第358章 亡者行军
    【塞尔维安帝国北方·艾尔斯堡】
    北方的风,总是比別处更冷一些。
    那是从极北雪原吹来的风,裹著碎冰与砂砾,掠过冻得僵硬的山岭,再顺著宽阔的河谷一路南下。
    当它抵达帝国北境的城市一一艾尔斯堡时,连石墙都被吹得发出低沉的声响。
    城外的积雪已经结成厚壳,城內的道路上铺了一层灰褐色的霜泥。
    街角的铁灯笼里燃著油火,火焰被风压得歪斜,映出巡逻卫兵踩著霜路行走的模糊身影。
    南方的战事虽然激烈,但距离太远,消息传来的慢。
    帝国北方的驻军早已习惯了这种与世隔绝的平静日子。
    除了偶尔往返於边境的军报骑土,城里几乎没有外来的声音。
    守备长官雷哈特上校的官邸建在內堡北侧,临近城墙。
    那是一栋厚重的石楼,窗缝里塞满麻与兽皮,但仍挡不住寒风的渗透。
    屋內的火炉烧得正旺。
    雷哈特披看旧大擎,坐在长桌旁看看一封军报。
    这封军报的纸张因为反覆摩而起了摺痕,上面写著几个字:“北境边防,七日未报。”
    他的副官一一一个刚刚从帝都军事学院毕业的年轻人,正站在一旁,拿著羽笔犹豫地开口问道。
    “长官要不要再派一批骑兵斥候去看看?也许上一支是被雪困住了。”
    雷哈特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伸手拨了拨炉火。
    火星被撩起,又落回去。
    “被雪困住?”他语气很淡,“七天时间,连续三批斥候都一个人没回来?你觉得这是雪能解释的事?”
    副官张了张嘴,没敢再说。
    屋里安静了一会儿,只有外面的寒风拍在窗上的声音。
    雷哈特靠在椅背上,眉头深深皱起。
    “写信吧。按照以往的格式,报往帝都军务厅。內容就写一一北境边防线失联七日,疑有变故。”
    副官犹豫道:“只是通讯中断,就要惊动帝都吗?”
    “惊动也好,”雷哈特低声道,“反正也该让他们记起这地方还归帝国管。”
    说罢,他伸出手,在桌上轻轻敲了两下。
    这是他的旧习惯,每当有不安的念头时,他就会这样做。
    片刻后,门外传来敲门声。一个士兵推门而入,脸上还带著寒霜。
    “长官,北部哨站传来消息。今日还是没有收到灰岩要塞的消息。”
    雷哈特抬眼:“连续几天了?”
    “今天已经是第八天了。”
    他沉默地看著士兵半响,点头:“知道了。让哨站继续加派巡逻,每更换岗都要留书面记录。”
    士兵应声而去。
    雷哈特重新坐下。
    他盯著桌上的那封军报,指尖在纸上摩。
    “”..—.边防要塞不会无缘无故失联。”他低声说。
    副官听见了,但不知该如何回应。
    这句话,他在过去几天里听雷哈特说了数次。
    夜幕降临得很早。
    雪又落了下来,风声一阵高过一阵。
    城头上的火盆被风吹得“味味”作响,巡逻士兵一边哈气,一边互相嘟囊。
    “真他娘的冷。北边诺德海姆那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熬的,听说那儿比这儿还冷得多。”
    “冷我倒是不怕,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吗,”另一人说,“就是最近太安静了。整整一周没消息,像是北边的人都被雪埋了似的。”
    “少说这些,”年长的队长哼了一声,“上头耳朵尖,听见又得扣餉。”
    他们笑了两声,声音在风里飘散。
    笑声刚落下,远处的荒原方向传来一声闷响。
    那声音极低,像是什么重物砸在雪地里。
    几人对望了一眼。
    “你听见了吗?”
    “也许是雪崩。”
    “这天儿能雪崩?你糊涂了吧。”
    队长皱眉,走到垛口边,眯眼往北望。
    风雪太重,什么也看不清。
    只有一层淡红的光在云底隱约闪烁,像极光,又不像。
    他心里有些发毛,回头吩咐:“去哨塔叫號长。让他派人再去听一趟。要真有动静立刻稟报。”
    士兵立刻跑了下去。
    那层红光持续了很久,像是融在雪里。
    风吹得城旗猎猎作响,声音冷硬刺耳。
    不久后,守备长官雷哈特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副官推门进来,额头上全是汗。
    “长官,北边又出事了。”
    雷哈特披上外袍,声音平静:“说。”
    “边境的驛站被烧毁了。”
    “什么?”
    “北部哨站派出的斥候刚回来,说在边境路上发现一处被彻底焚毁的驛站。整片雪地都被烧化,连石头都裂开了。”
    雷哈特脸色微变。
    “有尸体吗?”
    “有,但全都焦黑。辨不出是谁。只在灰堆里捡到几块残甲,是帝国制式的纹样。
    2
    副官放低声音:“他们说——像是被自己人烧的。”
    屋里陷入死寂。
    火炉的木柴“啪”的一声爆裂,火星进在地上。
    雷哈特缓缓开口:“派人去確认。让他们带上医师,带上乾粮,多带几匹马。”
    “是。”
    他看著副官离去的背影,良久未动。
    外头的风再次拍在窗上,窗杨发出低响。
    雷哈特伸手,从桌上拿起一枚银质徽章。那是他年轻时在边境部队服役时留下的纪念徽章背面刻著四个字:“边境永固。”
    他看了许久,把徽章轻轻放下。
    “.—但愿如此。”
    黎明前的最后一刻,天色灰白。
    从北部哨站回来的斥候带来更糟的消息“长官,前往边境堡垒的三条山道全都被封死了。积雪塌方,还有—还有一股奇怪的气味。”
    “什么气味?”
    “有点像———铁锈味,或者说———血腥味。”
    “有看到敌人?”
    “没有人,连只野兽的踪影都看不见。只有那股味道。”
    雷哈特看著那名斥候,沉声道:“我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
    他转身走回屋內。
    炉火已熄,只剩余烬。
    他靠在窗边,看著天色一点点亮起。
    远处的北风仍在呼啸,风中仿佛还带著某种从极远的地方传来的低语。
    那声音若有若无,令人心烦意乱。
    雷哈特皱了皱眉。
    他总觉得,这风声里,夹著某种诡异的律动。
    夜色再度降临。
    艾尔斯堡的钟声在寒风中响了三下,悠长、低沉,回音在街巷间来回折射。
    这一夜的风比昨晚更大,卷著雪扑在城墙上,像在砸门。
    雷哈特上校整夜没睡。
    他披著厚毯,坐在案旁看军报。
    烛火跳得厉害,火苗被风吹得倾斜,蜡油滴落在地图边缘,凝成一层浅黄的痕。
    副官在旁边低声说:“长官,西北方向的信鸽塔那边—仍然没信號。”
    “几次了?”雷哈特问。
    “连著第四夜。”
    “派去的斥候都没回来?”
    “是的。”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
    窗外的风雪一片灰白,灯影在雪雾间摇晃。
    “照这个势头,绝不是风雪的事。”
    他说这话时语气很轻,像在自言自语。
    副官犹豫了一下,试探地开口:“长官,您怀疑———是有敌人入侵了?”
    雷哈特没有马上回答,只慢慢站起身。
    “敌人也要动员,要吃饭,要休整。若真有动静,按理说应该早有边防要塞的军报传过来。”
    他顿了顿,又低声补了一句:“可如今什么消息也没有。”
    副官默然。
    外头风声嘶厉。
    过了一会儿,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士兵推门进来,身上全是霜雪。
    “报告长官,城门口的卫兵—抓到了一个人。”
    雷哈特抬眼:“谁?”
    “看样子是—从北边来的逃兵。”
    屋內的气氛顿时紧绷。
    雷哈特示意:“带进来。”
    那人被两个卫兵架著,衣甲残破,脸上覆著乾涸的血和灰,双眼呆滯。
    “你是哪支部队的?”雷哈特问。
    那人嗓子发哑,嘴唇开裂。
    “..—.北境—灰岩—.要塞。”
    “灰岩要塞?”副官皱眉,“那是最靠北的要塞,失联了好多天了。那里———不是早该传信回报了吗?”
    那人没有回答,呼吸急促,像是隨时要断气。
    雷哈特示意侍从上前,递水。
    那人喝了一口,却立刻呕出一口黑血。
    副官脸色一变:“这血里———怎么还有灰?”
    雷哈特的眉头皱得更紧:“继续说。”
    逃兵的声音颤抖:“他们都疯了所有人都疯了我看见了火,自己人点起来的.”
    “自己人点的火?”副官不信地重复了一遍。
    那人剧烈摇头,手在空中乱抓:不是火—————是————血————烧起来了———烧得———连雪都变成血了...
    话音未落,他的身体一阵痉挛,嘴角流出灰白色的沫子。
    副官俯身察看,片刻后摇了摇头。
    屋里没人说话。
    雷哈特看著这具尸体,神情冰冷。
    他伸手拿起桌上的羽笔,在记录簿上写下几行字。
    笔尖划过纸面时发出轻微的沙声。
    副官低声问:“要不要派人去灰岩要塞確认?”
    “派。”雷哈特头也不抬,“一队斥候,十名骑兵,不要多。带上旗帜,不许轻进。
    若见情况不对,立刻撤回。”
    “是。”
    副官转身离开。
    门再次被风推开,一股寒气灌了进来,吹得烛火差点熄灭。
    雷哈特没动。
    他一直盯著那具尸体,目光缓缓下移一一那人掌心里,握著一块烧焦的军徽。
    徽章上的帝国纹章已模糊,但仍能看出那枚鹰形印。
    只是鹰的双翼被烧断了。
    次日,风雪未停。
    天还没亮,远处的地平线忽然泛起一丝红光。
    起初极微弱,像是雪反射了晨曦,可那光越来越强,顏色也愈发深。
    直到整片天边都被染成暗红色。
    城头的哨兵惊得直起身:“那是什么?“
    旁边的人探头去看,一时间谁都没说话。
    那光不动,不闪,也不像火。
    “去稟报!”队长回过神来,喊道,“快去稟报!”
    报信兵一路跑下塔楼,脚步声在石梯间迴荡。
    当雷哈特赶到北墙时,天边的光已经烧成一线。
    浓云被映亮,云底泛著血色,风里隱约能听见低沉的“咚一—咚一—”声。
    “鼓?”副官抬头问。
    雷哈特没答,只眯起眼,远远望去。
    可视线里只有一片模糊的红。
    他收回视线,慢慢开口:“不是极光。”
    “会不会是—·敌人的营火?”
    “营火能亮到天边?”雷哈特的语气里带著冷意。
    他抬起头,盯著那片红光,许久没说话。
    周围的士兵都在低声议论。有人说是雪地反光,有人说是神启,也有人说那是天谴。
    副官忍不住上前:“要不要敲警钟?”
    雷哈特思索片刻,摇头:“先別慌。若真是敌军,他们不会点著火等我们看。”
    副官迟疑:“那要不要派斥候?”
    “派。”
    他停顿了一下,“让他们绕行,不要走大道。白天出发,夜里不许点火。”
    “是。”
    命令传下后,风雪又大了。
    天边的红光仍在闪,像被风吹动的血。
    雷哈特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似有若无的鸣咽声。
    那声音极轻,带著一种低沉的共鸣。
    士兵们纷纷抬头。
    “那是什么声音?”
    “风声吧。”
    “可风哪会这样叫?”
    雷哈特停下脚步。
    那声音一瞬间又消失了,只剩风在雪中呼啸。
    他抬起头,心中越发疑惑:
    “..—.风,也会哭吗?”
    日暮时,风雪终於停下。
    但天边那道红色的光,直到夜深都未散。
    它静静悬在地平线上,像是在等待。
    雷哈特整夜没再回房,只在城头守著。
    副官劝他休息,他摇头:“等斥候回来再说。”
    火盆的火熄了又添,天亮时仍不见人影。
    直到第二天的清晨,北门传来號声一“斥候回营!”
    雷哈特立刻下城迎接。
    十骑只回来了三个,个个面色惨白。
    “说。”
    领骑的小队长行礼,声音发颤:“长官,灰岩要塞——没了。”
    “没了?”
    “整座堡垒成了灰。地面黑得像烧焦的铁,连石头都化了。”
    “尸体呢?”
    “有,但不全。很多都像是————自己消失了一样。”
    雷哈特神色不变,语气缓慢:“那敌人呢?”
    “没见到。只有雪,和灰。”
    四周一片静。
    副官迟疑道:“那边境的防线——”
    雷哈特抬手制止他:“別说了。”
    他转过身,看著北方的天。
    那片红光仍然在。
    只是顏色淡了些,像是烧尽后的余烬。
    他低声说:“他们不是被敌人击败的”
    这一夜的雪下得很久。
    风从北面来,呼啸著掠过山岭,带著一种令人不安的低鸣。
    艾尔斯堡的烽火塔上,油火一阵高、一阵低,在风口处摇晃。
    火光照著守夜士兵的脸一一他们的眼神都显得不安。
    雷哈特上校站在城楼上,披著厚披风,眉间带著霜雪。
    副官在他身后,手里捧著一份刚写完的急报。
    这份急报要立即送往帝都,內容只有短短几句:
    北境防线尽数失联,灰岩要塞无人生还。
    敌军可能自极北而来。
    艾尔斯堡已进入战备状態。
    写完这封信时,副官的手有些抖。
    雷哈特只是淡淡看了一眼,点头:“让信使立即送去帝都。”
    “是。”副官匆匆离去。
    风更紧了。
    天边的红光在这一夜彻底褪去,只剩下一片死寂。
    但这种静,像是暴雨前的空白。
    次日黎明前,號角声在北墙上响起。
    但不是警號,而是斥候归营的信號。
    几名满身雪尘的骑兵推开城门,马鼻喷著白气。
    他们几乎是跌下马的。
    领骑军士一进门就跪在地上,大声喊:“敌军——敌军南下!”
    雷哈特从內堡赶到城门前,披风被风卷得猎猎作响。
    “多少人?”他问。
    军士喘著气:“数不清,长官。整片雪原都亮著火。”
    “火?”
    “是。像星海一样。”
    雷哈特目光一凝:“是诺德海姆王国?”
    军士点头,声音发颤:“他们的旗帜——全是诺德海姆的。可那规模—那规模不对“有多大?”
    “我们骑了一整夜,数不尽。到处都是火。连山坡上都有人。”
    副官十分疑惑,低声道:“诺德海姆的人口撑得起这样规模的军队吗?”
    “除非他们是举全国所有士兵南下入侵了。”雷哈特冷声说。
    屋外风声呼啸,捲起厚厚的雪尘。
    他转身看向一旁的士兵:“敲警钟,集合所有指挥官,马上进议事厅。”
    半个小时后,內堡的军议厅被点亮。
    火盆燃得通红,墙上掛著的地图被烟气熏得模糊。
    数十名军官环立一圈。
    雷哈特走进来,摘下手套,语气平静:“敌军正在向艾尔斯堡逼近。確认是诺德海姆王国的旗號。”
    一名年轻的骑兵队长忍不住开口:“他们这是疯了?!”
    他的声音带著明显的不信,“诺德海姆王国才多少人?他们竟敢主动入侵帝国?”
    “没人知道这是为什么。”雷哈特看向他,“但他们確实已经来了。”
    另一名年长军官问:“边境的要塞没有抵抗?”
    “边境要塞尽数失联,灰岩要塞的情况已被探明,无人生还。”
    “怎么可能?这就更不对劲了。”
    “是啊,”另一名资深军官插话道,“这些堡垒都有囤积的军粮和高墙重弩,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沦陷了?”
    雷哈特没有接话。
    他只看著地图上的那条北境防线一一现在,这条线已经可以被视作不存在了。
    “派斥候继续向北侦查。沿著旧雪道探查,確认敌军先头位置。”
    “长官,”一名骑兵军官急声道,“他们这样的规模,我们的斥候根本靠近不了!”
    “那就远远地看。”雷哈特语气不重,但压得全场寂静,“带齐装备,別死在雪地里了。”
    他看向眾人,“其余人,回各自岗位。补给、器械、药物都清点一遍,不得有误。”
    “是!”
    命令传下,眾人纷纷退去。
    只剩下副官还站在一旁。
    “长官,若真是诺德海姆举国而来———”
    “別说『若真』了。”雷哈特声音低沉,“他们已经来了。”
    傍晚时分,北门外的风忽然停了。
    那种停並不自然,像是整片天地都屏住了呼吸。
    连城头上悬掛的旗帜都垂了下来。
    “有情况!”
    哨兵的喊声打破寂静。
    远方的雪原上传来微弱的光。
    起初是一线、然后两线、接著无数线。
    风卷著雾,光线在其中晃动。
    有人举目远望,下一刻整个人僵在原地。
    “长官·那不是极光—
    “那是什么?”
    “是火把。”
    雷哈特登上城楼。
    他一眼望去-
    雪原尽头,密密麻麻的火点正向南移动。
    火把连成片,成带,成无边无际的海。
    风中传来鼓声。
    沉闷、间断,却在层层雪浪间迴荡。
    雷哈特看了很久。
    他喃喃道:“他们带著全国的男人都来了。”
    副官声音发颤:“不止如此您看那速度,那种整齐一一这不像普通的杂兵,就算是帝国最精锐的一线军团也不过如此了。”
    雷哈特沉默了。
    夜幕彻底降临。
    艾尔斯堡全城戒严。
    钟楼敲响,铁门落闸,街巷里传来奔跑声。
    工坊的锻炉重新点燃,士兵搬运著长矛、油桶与弩机。
    雷哈特在城墙上巡视。
    每到一处,他都亲自確认守备人数与器械数量。
    这种有条不紊的冷静,使士兵们稍感安定。
    可北面的火海仍在逼近。
    天边那片光已扩散成一整片血红。
    副官追上来,喘著气:“斥候回报一一敌军军阵横跨二十里,其中还有不少攻城器械,在不断向我们推进!”
    “速度呢?”
    “很快—过不了多久就能到城墙下了。”
    雷哈特抬头,望向夜色深处。
    火光无边无际,映得雪地发亮。
    他沉默片刻,说道:“他们不会停在外面。天亮之前,必然发起进攻。”
    副官咽了口唾沫:“那我们——””
    “命令全城戒严。弩机上弦,油锅备好。”
    “是。”
    夜深之后,城头的士兵仍未合眼。
    他们蜷在风口下,握著冻得发僵的长枪。
    有人低声嘀咕:“这火光太多了,把天都照亮了,看著都晃眼。”
    “別看,越看越心慌。”
    “他们真打算全上?这都他娘的多少人?”
    “管他多少人,咱守不住也得守。”
    “是啊,跑也没地儿跑。”
    一阵沉默。
    忽然,远处传来第一声號角。
    那声音低沉,却让所有人都一震。
    紧接著,鼓声再起一不是远处一线,而是铺天盖地。
    像有无数铁蹄在同时撞击著大地。
    火光在这一刻骤然明亮。
    从城头望去,整片雪原都被火照亮。
    密密麻麻的诺德海姆士兵正从雾中走出。
    他们身披覆著皮毛的战甲,步伐整齐一致,像是由同一个意志驱动的军潮。
    雷哈特握紧了城垛的石边,指节发白。
    副官的声音有些发抖:“长官诺德海姆人的军阵,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整齐了?”
    雷哈特没有回答。
    他只说了一句话:“备战。”
    然后转身,慢慢走下城阶。
    “全体就位。等他们靠近再射击。”
    他的声音在夜风中传开。
    但士兵们依旧难以抑制心中的恐慌。
    下方的雪原上,火光正逼近。
    鼓声一波又一波,像浪在推。
    有人低声说:“他们走得太整齐了。”
    另一个人接话:“整齐得不像人。”
    没人再笑。
    雷哈特登上塔楼。
    他看著那无尽的火海,神情冷得像石。
    “传我命令一一全军戒备。谁若后退一步,斩立决。”
    副官挺直身体,大声回应:“是!”
    號角隨即响起。
    长弓手列阵,重弩手上弦,投石机的臂杆在雪中升起。
    雷哈特仰头,看著夜色深处那无数火光,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战爭。
    这是一场能將整个帝国北境吞没的狂潮。
    鼓声一阵比一阵急。
    起初还能听出节拍,后来已变成一片连绵的轰鸣。
    这声音透过雪原传来,像一场无形的地震。
    艾尔斯堡的石墙在夜色里轻微颤抖,火盆的火焰被震得直跳。
    风中瀰漫著焦味,是火把与燃油的味道。
    副官低声匯报:“敌军距城已经不到两里了。”
    “所有人就位了吗?”
    “弩机已装填完毕,投石车待命。弓弩手部署完毕,外城壕沟已洒上燃油。”
    雷哈特点头。
    “很好。”
    他自光仍盯著远方那片火海。
    敌军的行列越走越近,雪地在火光映照下泛著红。
    成千上万的身影在夜色里连成海,旗帜密得几乎看不出间隙。
    有士兵在垛口上轻声咒骂:“这他娘的哪儿来这么多人,这人数恐怕能顶得上好几个帝国军团了吧?”
    旁边的人狠狠推了他一肘:“闭嘴。”
    没人再说话。
    鼓声忽然一停。
    这种静,比喧囂更令人室息。
    副官靠近,低声说:“他们停下了。”
    雷哈特的目光在黑暗中微微收紧。
    他能看到最前排那些身影的轮廓一张张面孔苍白,眼窝深陷,火光照在他们脸上,却看不出神色。
    “他们在等什么?”副官问。
    雷哈特没有回答。
    又一阵鼓声响起,比之前更慢,这声音仿佛是某种仪式的节奏。
    紧接著,整片火海开始移动。
    副官咽了口唾沫:“他们—又开始前进了。””
    “准备。”
    传令兵拔出號角,一声低沉的鸣响划破夜空。
    弩机绞动的声音隨之响起。
    城头的士兵一齐上前,手指搭在弩机的扳机上,盯著那片越来越近的火光。
    风变得诡异。
    它带著一股难言的腥甜味,像腐肉,又像血浆。
    有士兵忍不住乾呕。
    “再等一等,”队长咬著牙,“等他们进弩距再放。”
    “现在距离还有一—”副官进行判断,语气陡然拔高,“七十步!”
    雷哈特抬手:“放!”
    囊那间,城墙上的弩机同时轰响。
    铁矢破风而出,带著短促的呼啸。
    箭雨掠过夜空,划出一道道黑影,没入敌阵。
    “命中!”有人喊。
    可下一刻,城墙上的声音便夏然而止。
    被射中的诺德海姆士兵倒下,又被后方的人踩过去。
    他们不喊、不叫,只一味地向前走。
    “再装填!”雷哈特命令。
    第二轮箭雨发射出去。
    前排的人再次成片倒下,可行列依然整齐,没有混乱,没有停顿。
    副官的声音发颤:“怎么可能?帝国最精锐的军团都做不到这种程度,他们简直像是没有恐惧与痛觉一样。”
    雷哈特接过话,说道:“.—·就是像一群死人。”
    副官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鼓声再起。
    这次更急,像是催促。
    敌军已经逼近壕沟。
    “点火!”
    燃油点燃,火舌瞬间捲起。
    赤焰在雪地上蔓延,映红整片天。
    滚烫的热浪扑面而来。
    士兵们以为火墙能挡住他们,可诺德海姆的士兵根本没有停下。
    最前排的人直接踏入火中,衣甲燃起,皮肉焦黑。
    他们连惨叫都没有,只继续前行。
    “天杀的,他们疯了!”一名弓手喊。
    “稳住阵线!”队长怒吼。
    被火吞没的士兵倒下,身后的又跨过他们的尸体。
    那火墙在短短片刻內被尸体铺平。
    火光在风中乱跳,像被什么吸入,又被吐出。
    副官难以压抑心头的恐惧,忍不住说道:“长官,这根本就不是进攻,是送死!这些诺德海姆人疯了.
    雷哈特沉默不语。
    城墙的阴影下,风声呼啸。
    肉被烧焦的气息混著雪雾钻进每个人的鼻腔。
    士兵们的呼吸越来越乱。
    “他们根本就不会停下,”副官惶恐地说道,“这一战——-我们贏不了的。”
    雷哈特看了他一眼:“闭嘴。”
    鼓声又一次变调。
    那种节奏古怪,像是在召唤。
    敌军的后列突然加速,带著雪雾衝上来。
    “投石机准备!”
    雷哈特一声令下,重石被掀起,带著低吼般的破空声砸向敌阵。
    轰鸣接连响起,石块在雪地上翻滚,砸出一片血雾。
    然而那些倒下的身影又被新的士兵替代,仿佛没有尽头。
    副官的声音嘶哑,几乎被风声淹没:“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雷哈特沉声道:“数不清。”
    副官的喉结动了动,嘴唇发白:“可他们为什么一一为什么还在前进?那些人已经被射穿胸膛,腿都断了,还是在走——...”
    他的语气里带著几乎控制不住的颤抖,“长官,他们到底是什么东西?”
    雷哈特缓缓转头,目光冰冷。
    “停止你的问题,少尉。”
    副官一证,还想再说什么。
    雷哈特的声音更低了些,却比风还冷:“你现在是在战场上,而不是在课堂里向老师提问!”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投向前方那片灰雾。
    “看清楚他们的脚步。这不是人群的混乱,也不是生者的畏惧一一这是死亡在行军。”
    副官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呼吸急促。
    整齐的脚步声依旧在逼近,沉稳、整齐、永无休止。
    塞尔维安帝国虽然疆域辽阔、军力强盛,但北部边防自建国以来便从未被列入军事重心。
    帝国的目光始终向南,南方富庶的平原、盐矿与河谷才是它真正的心臟所在。
    北境荒寒、土地贫瘠,连粮草运输都要依赖南方供给。
    对帝国议会与军部而言,这片被冰雪覆盖的边陆,只是地图上无关紧要的空白。
    並且在帝国的判断中,位於极北苦寒之地的诺德海姆王国,从来不具备真正的威胁。
    他们的国土荒芜、人口稀薄,资源贫瘠,耕地不足以维持大量的常备军规模。
    相比之下,南方的瓦伦西亚等国才是帝国的真正的对手一南大陆诸国的地区拥有肥沃的土地、成熟的工坊体系与充足的兵源,一旦结盟,足以形成能威胁到帝国庞大势力。
    因此,在帝国的高层眼中,北方的冰雪王国不过是一道天然屏障,是寒风与群山筑起的防线。
    他们更担心的是南方诸国联合进攻时的军队与火炮,而非北方雪原的斧与矛。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瓦伦西亚王国牵头组建诸国联盟,更是令帝国的战略天平彻底倾斜。
    南方诸国的联盟匯聚了数十万大军,火炮、骑兵、舰队齐备,帝国不得不將绝大部分精锐军团调往南方以应对这股压力。
    帝国的十三个常备军团中,有足足八个被部署在南方边境,另外三个则留守都城及內陆腹地。
    至於北方一一在这片漫长而荒凉的边界线上,仅剩下两个军团维持名义上的防御,还被拉得极长,分散驻扎在边境的各个山口与要塞之间。
    在这样的格局下,艾尔斯堡的存在几乎被遗忘。
    它並非位於一线的军事要塞,也不是战略重镇,驻军不过数百人。
    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塞尔维安帝国的艾尔斯堡与瓦伦西亚王国的夜风堡有著异曲同工之处。
    艾尔斯堡的守军缺乏补给,训练不足,连冬衣都要靠自己缝补。
    在敌人数以万计的人海围攻之下,他们显得极其无力。
    黎明前的最后一刻,號角声终於断了。
    霄还在下,缓慢而沉重,像是天地都在哀悼。
    城头的火光早已熄灭,风从破裂的垛口吹过,捲起残灰与血跡。
    曾经坚固的石墙塌了一半,裂缝中还在冒著烟。
    艾尔斯堡一一这座帝国北境的小城,已经不復存在。
    风雪中,最后的吶喊早已湮没。
    街道被血水浸成暗红,碎裂的旗帜掛在断裂的旗杆上,被风吹得无力地拍打。
    雷哈特倒在城门的石阶前,盔甲破碎,剑锋折断。
    他的手仍紧紧握著那柄只剩半截的长剑,指节发白。
    副官趴在他身边,胸口微微起伏,气息微弱。
    “长官—他们进城了。”
    雷哈特没有回答。
    他费力抬起头,望向北方的雪原。
    那片原本纯白的天地,如今被无数黑影覆盖。
    诺德海姆的大军正源源不绝地踏入城中,旗帜、鎧甲、尸体混成一片。
    他们没有吶喊,没有欢呼,没有任何声音。
    只是沉默著一步步前行,將燃烧的废墟与尸骸踏成碎末。
    火光映在他们的脸上,那些面孔毫无表情,像是一张张空洞的面具。
    诺德海姆的士兵们列阵在废墟之间,他们的旗帜被风捲起,霜狼的旗帜隨风晃动。
    没有凯旋的欢呼。
    他们只是静静地站著,仿佛在等待什么命令。
    风雪再起,吹动尸骸与盔甲。
    在这无声的战场上,只有雪落的声音。
    城內的喊杀声,终於彻底消失。
    副官的声音断断续续:“他们—太多了—”
    雷哈特艰难地吐出一口血,喃喃道:“.到此为止了。”
    风声呼啸,像是回应。
    雪落在他的脸上,融化又结成冰。
    他最后的视线里,那无尽的黑色军阵在火光的余暉中分开出一条路。
    一个身披黑袍的身影从人潮中走出,脚步极轻,踏在血与雪之间,几乎没有声音。
    那人的面上戴著一副面具,眼眶处空洞漆黑,火光在其中摇曳,如同无底的深渊。
    他走到近前,缓缓停下。
    风捲起他的袍角,露出袍下的冰冷金属纹路,像是某种符文在缓缓流动。
    他静静地俯视著雷哈特。
    良久,那面具下传出一阵低笑。
    那笑声既不像人类,也不像兽人。
    “到此为止?”那声音低沉、清晰,带著一种诡异的平静。
    “”..—.不,勇士。你错了。””
    他缓缓蹲下,伸出手,在雷哈特面前停住。
    “你的使命不会在此结束。”
    那声音似乎来自风雪的另一端,带著不容抗拒的迴响:
    “吾王正在凝视。他將召集新的军队,重铸新的秩序。而你一—”
    那双空洞的眼眶微微俯下,仿佛在直视他的灵魂。
    “—一將为吾王率领的亡者大军。”
    雷哈特的胸口剧烈起伏,呼吸已经断断续续。
    面具人俯下身,声音几乎贴在他耳边,低如呢喃:
    “起来吧,人类的指挥官。你的使命———还远不止於此。”
    风再度吹起。
    火光在远方摇曳,映红了漫天的雪。
    在这片焦黑的废墟中,灰烬被风捲起,又静静落下。
    就在死寂的废墟中央,有什么动了。
    一道身影,缓缓从血与雪中直起身来。
    一一是雷哈特。
    他先是微微抬头,像被什么从梦中唤醒。
    破碎的盔甲在他胸前轻轻作响,披风早已烧成焦黑的碎布。
    他没有立刻站起,只是跪在地上,双手撑在雪上。
    风吹乱了他的头髮,带著焦灼的血腥气。
    雷哈特缓缓抬起头。
    那双眼晴,本该早已失去光一一却重新亮起。
    瞳孔深处闪著一抹暗红的光泽,像血在眼底流动。
    他呆立片刻,眼神空洞,仿佛尚未理解自己身在何处。
    风掠过他乾涸的唇角,带出一缕白雾。
    他缓缓伸出手,掌心仍满是灰与血。雪落在上面,立刻融化成水。
    那水沿著掌纹流淌,像细细的血线。
    他似乎听见了什么。
    风中,有低语在呼唤。
    那声音模糊、遥远,却又清晰地迴荡在他脑海中“起来吧———你的使命,还未结束。”
    雷哈特的呼吸一滯。
    他缓缓转过头,望向北方。
    那片被寒风覆盖的天地,正被一层暗红的光照亮。
    不是火,也不是星。
    那光自地平线后升起,如血流在冰下蔓延,照亮了整个雪原。
    他眯起眼,眼底的血光隨之微微闪动,像在回应某种召唤。
    片刻后,他站起身。
    盔甲上的裂痕仍在冒烟,他的步伐却稳得可怕。
    他迈开脚,朝南方走去。
    脚下的雪被烧透,发出细微的脆响,仿佛在吸气。
    风在他耳边呼啸,夹杂著低沉的呢喃:
    “北境之门—已开。”
    雷哈特的背影一点点没入雪雾之中。
    天空的暗红愈发浓烈,像血在流淌,像某种古老的力量在甦醒。

章节目录

天国拯救:梦境传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天国拯救:梦境传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