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乐称帝是意料之中的事,毕竟满清余部势力还很强大,不可能因为燕京这座老巢被捣毁就彻底树倒猢狲散的。
    兔死尚挣,况一国乎。
    就算岳乐自个不愿挑大梁,也会有其他觉罗出面扛面大清这面旗帜。
    就眼下局面来看,东南无疑成了八旗新的中心。
    如同当年燕京被李自成攻破,一直作为陪都存在的南都立即成为明帝国的权力中心般。
    客观来说,满清在东南还是有些底气的。
    最大的底气不是岳乐从北方带来的几万包衣健奴,而是江宁和杭州这两座满城。
    仅江宁一座满城,就有旗人三万余,披甲人五千左右。杭州次之,旗人两万左右,披甲人四千。
    除此外,江宁周边还有京口、乍浦等两座小型满城,能够动员的披甲人也有两三千。
    加上平南将军赖塔南征时率领的15个满蒙八旗牛录4000兵,以及在江西和福建征战的十几个八旗佐领,整个东南地区光是纯八旗就有两万人。
    加上包衣军这支杂八旗,属于八旗战斗序列的清军就多达八万人!
    东南督抚方面,两江总督郎廷佐节制陆营一万三千余,水营两万;江宁巡抚韩世琦节制抚标三千人,另江南各地驻防绿营又有几千。
    凤庐巡抚朱国治手头能够动用的绿营兵有五千多,临时强拉的守淮壮丁则有两万多。
    除此外,江南提督梁化凤、浙江总督赵廷知、浙江巡抚蒋国柱、浙江提督哈尔库指挥的绿营主力有近四万人,江西总督张朝璘统一负责的江西战区清军也有三万多。
    杂七杂八一算,东南清军光旗汉主力就有二十余万之众,还不算地方上临时拼凑的类似团练性质的杂兵。
    地盘上,除两江地区外,清军实控浙江全省、江西一半、福建三分之一,这个地方也是自宋明以来中国财赋最高的地方。
    况山东、河南尚未分出归属,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也没决出最终结果,关外留守的八旗也有两万披甲人。
    故而从牌面上来看,大清没有必亡的道理。
    既然大清还能坚持,甚至可以卷土重来,那东南的三位大将军、三位总督就不可能弃牌。
    其实燕京沦陷消息传到东南的第一时间,江宁将军额楚就同杭州将军图喇、平南将军赖塔通了气。
    通气结果是不管北方是否彻底沦陷,东南的旗人也要战斗到最后一刻,否则燕京旗人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统一意见后,平南将军赖塔就分别给两江总督朗廷佐、浙江总督赵廷臣、江西总督张朝珍发去密信,达成统一意见后,赖塔即以东南督抚名义派人北上河南力劝安亲王岳乐南下主持大局。
    对将军和总督们的决定,东南的三位巡抚大人则态度不一。
    支持迎安亲王主持大局跟吴军拼到底的是浙江巡抚蒋国柱和凤庐巡抚朱国治,前者手中沾满抗清将士鲜血,后者更是被江南汉人骂成“朱白地”,这大清真要亡了能有他俩好果子吃?
    江宁巡抚韩世琦态度则有些“暧昧”,一方面赞同迎安亲王南下,另一方面则悄悄派秘使去武昌表明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只要大周天军兵临江南,他韩世琦第一个举旗响应。
    态度是端正的,奈何武昌的大周朝廷这会有点自顾不暇。
    岳乐的称帝以及东南清军文武大员的“一条心”,让武昌方面想通过政治分化瓦解东南清军的意图破产,另一方面皇帝的亲叔叔露出造反意图,更让武昌的洪化朝廷倍感措手不及。
    局面像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东边有岳乐的大清朝,西边则有一个“新大周”。
    如果全力用兵东边,西边的楚王叔怎么办?
    远在广东的另一位亲王吴应期态度不明,如果这位晋王叔也支持楚王弟弟争夺帝位,再加上一个在北方壮大起来的赵王叔,洪化小朝廷真就是被四方势力困死在中央。
    留守云南的郭壮图通过韩大任给燕王献了一个法子,就是如果武昌这边难以维持,不如朝廷退守云贵,坐视几方争战之余积蓄实力,再行太祖北伐之事。(作者注:此策即吴三桂死后郭壮图所出,导致吴军大崩盘。)
    郭壮图的主意形象点形容,就是把伸出去的拳头再收回来,等力气恢复之后再打出去。
    洪化朝廷如今实控区也就三分之一江西,二分之一湖北加一个湖南、一个贵州、一个四川、一个云南,另外就是四分之一河南。
    广东和广西因为尚之信、孙延龄原因,实控权不在洪化朝廷手中。
    四川是无人区,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所以真要纳了郭壮图意见,洪化朝廷真正损失的就是湖南一省和几十个州县。
    换来的却是战略上的稳固。
    云贵本就是吴三桂重点经营的区域,洪化朝廷携带大量精兵强将和缴获的战利品退回云贵,不管哪一方短期内还真没能力啃下来。
    而洪化朝廷弃掉的地盘则会跟骨头般吸引群狗疯咬。
    群狗打疯打残,扔骨头的洪化朝廷自然就底气十足的出来收拾残局了。
    郭壮图的这个建议得到不少将领支持,因为郭壮图在昆明给这些将领建了个“别墅区”,吴军上下除吴国贵、马宝等少数人外,大部分将士都将缴获的战利品和赏赐运回了昆明。
    所以退守云贵对这些吴军将士而言,也未必不是一个好选择。
    夏国相这边还在犹豫,一是因为楚王吴应麟还没有正式宣布称帝,二是这盘死局还是能盘活的。
    定北王张长庚献策燕王,许北方的赵王山东、河南二省,换取赵王放弃对楚王大舅哥的支持,同时出兵江淮对付岳乐的伪清。
    只要赵王全力支持朝廷,不管是西北的楚王还是东南的岳乐,大周都是有能力对付的。
    可夏国相刚刚给燕京发了三道不合人情的圣旨,还让马宝带人北上准备接收赵王打下的地盘,这会再舔着脸求赵王发兵支持他,怎么看都有点难为情。
    而且把山东和河南许给赵王,无疑让赵王这小子翅膀更硬,实力更是能和朝廷扳手腕,将来如何制伏?
    那赵王小连襟又是否愿意听从朝廷调派呢?
    夏国相是真急,但正如方光琛对他的评价般轻浮无谋,一时间竟是措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张长庚见状也不多言,从燕王府告辞出来后便坐着轿子回了自家王府,从燕京回来的外甥章阿庆早就等着舅舅了,正着急汇报五叔那边的事时,舅舅就打断了他,四下看了眼,压低声音道:“你一个人回来的?”
    “嗯?”
    章阿庆没反应过来舅舅啥意思。
    老张急了:“我是说你五叔有没有让你带个人给我?”
    “啊,有,有!”
    当外甥的这才明白舅舅问的是啥。
    一听人带回来子,老张顿时眉开眼笑:“人在哪?”
    “在后院关着呢。”
    说完,章阿庆朝王府后院方向一指,扭过头来时舅舅已然奔后院去了,摞给他一句话:“你先歇着,舅父忙完事找你。”
    一个老太婆,舅舅这么猴急的?
    章阿庆摇了摇头,转念一想也不能怪舅舅性急,古往今来哪个臣子不想太皇太后?
    就是他这个当外甥的把人领出来时,不也花了五十文光顾了那太皇太后么。
    别说,年纪是大了点,但那身份五十文花的绝对不亏。
    老张可不知道自家外甥抢了他头彩,满心憧憬的来到自家王府后院,在仆人指引下轻轻推开了一间屋子。
    视线中,五十来岁的太皇太后穿的虽是民间妇人衣服,看着还是那么高贵,那么得体。
    “是你!”
    进来的男人让布木布泰发出惊呼声。
    “太皇太后,奴才张长庚给您请安了!”
    老张随手把门一掩,上前就“叭叭”给布木布泰打了千。
    他是汉军镶黄旗出身,镶黄旗是上三旗,虽然是汉军但也能自称一声“奴才”。
    “你这狗贼!出去,给哀家滚出去!”
    没想到把自己弄到这来的竟是张长庚这个卖国贼,布木布泰当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出去?”
    老张轻步上前,一脸狞笑,“这里是奴才的定北王府,太皇太后您老人家要让奴才去哪呢?”
    “无耻!”
    怒火中烧的布木布泰随手抄起桌上茶碗就砸向张长庚,后者一个飘移那碗就落了空,不等布木布泰再抄东西,老张就猛的上前扯下这位大清太皇太后的外衣。
    “放开哀家,你这狗奴才!”
    倘若进来的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布木布泰也就认命了,毕竟她在燕京每天都接好几个客。
    可进来的竟是张长庚这个当年老在自己面前转悠的翰林院侍读,尤其这还是大清第一个向吴三桂那狗贼投降的叛徒,家仇国恨之下布木布泰打死也是不从的。
    然而,她的反抗迎来的却是“奴才”张长庚的“叭叭”两耳光。
    这两耳光把布木布泰打懵了,等回过神来已然迟了,羞怒之下不禁泪流满面,任由这狗奴才糟践于她。
    时间也不长,几十个呼吸后,累极了的老张一脸满足之余讪讪下床,准备穿衣出去忙正事时,忽的鬼使神差朝床上的太皇太后跪了下去:“后进之人给太宗文皇帝请安了!”

章节目录

抗清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傲骨铁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傲骨铁心并收藏抗清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