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这才刚刚开始
院里围著的街坊看得清楚,心里多少也有了些计较。李向东到底不是省油的灯,贾张氏要再往他身上泼脏水,怕是得自个儿先弄脏了手。
李向东没搭理贾张氏,逕自转身回了屋。推门而入那一刻,他忽然感觉背后像是针尖在扎——那不是错觉,那是四合院的“热情”,眼睛多,嘴更多。
他知道,这才刚刚开始。
门“咔噠”一声合上,室內顿时安静下来。李向东背靠著门站了一会儿,低头看著手指上沾的斑斑油漆,忽然觉得这一身脏污,比外面的喧囂还叫人难受。
屋里那只旧茶壶早已凉了,他隨手拎起壶盖,看到里面还有一截残茶,倒出来时听见“咚”的一声轻响——是颗茶核,滚进了壶嘴。
他望著那茶核出了神。
屋外突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节奏很轻,像是怕打扰到他。
“李哥,是我,小玲。”
他怔了一下,还是去开了门。
严小玲低著头,手里抱著个小木盆,眼睛里有点迟疑:“我刚才是不是说多了?你別怪我,我就是一时心急,没想那么多……”
李向东眼神柔和了些,淡声道:“不是你的错,谁都能看出来她就是想找茬。”
小玲抿了抿唇,小声说:“你是不是得小心点?我看贾张氏这次是吃了亏,下次只怕不会那么简单了。”
李向东听完,没立刻回答,而是目光越过她的肩头,看著不远处拐角处若隱若现的身影。那是王妈,院里最爱嚼舌根的一个,正半躲在墙后,一边嗑瓜子一边伸著耳朵。
“这些事,嘴上说说也就罢了。”李向东轻声一笑,“真要是有人背后做手脚,那我也不怕。只要她敢玩,我就陪到底。”
小玲见他神情坚定,心里略略安定了一些,但眼里还是闪过一丝担忧:“我就是怕她不择手段……李哥,你家后院角落里有个废纸箱子,刚才我洗完衣裳看到她在那里蹲了一会儿,好像还往里头塞了什么东西……”
李向东眉头一动。
“你说她往我家后院塞东西?”
小玲点头:“嗯,我本来想喊你,可她一回头,我就赶紧跑开了,她那眼神嚇人。”
李向东心里泛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知道贾张氏精明,但没想到她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布置“陷阱”。
“你回去吧。”他声音低了些,“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你真不让我帮你看看?”小玲显然还有点放心不下。
“你別卷进来,这种事脏,你別蹚。”他语气坚定,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玲默了会儿,轻轻点了点头,然后低著头转身回了屋。
李向东站在原地,过了片刻,才慢慢挪步,往屋后走去。他的动作很慢,仿佛每一步都在盘算著什么。他的手插在裤兜里,指头紧紧扣著一个钥匙圈,那钥匙圈边上掛著一节铁丝——他自己绕的,锋利得很,是为了防猫钻门时用的。
绕过屋后的小道,他来到了后墙下。那里原本堆著些破旧杂物,一个用旧被裹起来的烂箱子倚著墙角,看著毫不起眼。
但今天它的位置偏了一些,旁边的砖也有被动过的痕跡。
李向东蹲下身,缓缓揭开箱盖,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掀开最上面那层脏布,视线扫过去时,眉头顿时紧紧蹙起。
一只包得严严实实的塑胶袋,里面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什么。
他伸手捏住角,提了起来,拎到屋前的水龙头底下。剪刀“咔”地一声剪开封口,露出的不是別的,正是一叠叠看起来像是帐本一样的笔记本,还有一两张皱巴巴的纸幣,以及几张红头文件模样的废纸——全是他根本不认识、也从未拥有过的东西。
“这贾张氏疯了……”他低声骂了一句,隨手把一张纸摊开,看著上面的潦草字跡。
“借条:今借李向东钱款三十元整,限一月归还,如逾期不还,愿以贾家门前地皮抵押。——贾冬来。”
李向东目光一震。贾东旭,是贾张氏的儿子,早些年外出没再回来过,而他压根不曾借过什么钱,更別说写这种荒唐的借条。
这是一出大戏,一出想让他彻底从这院子里“滚出去”的大戏。
“真狠啊。”李向东咬了咬牙。
他明白了贾张氏下一步会做什么。她要拿这假借条去造势,说他借钱不还,赖地皮,把这桩“债务”坐实。到那时,就算他再有理,也会陷入无休止的爭执。
李向东深吸一口气,把那些纸重新收好,用帆布包裹住,锁进了自己家屋里的木箱里。他知道,他不能现在就反击,还不是时候。他得把这摊子事一件件捋清楚,把她每一个动作都钉死在证据上。
他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本子,开始记下时间、地点、事由,以及涉及的人。
“你想栽我,我偏不如你愿。”他低声说道,眼里划过一道坚如铁的光。
屋外春风渐渐变暖,而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才刚刚升温……
夜色缓缓落下,四合院內静得出奇。邻里的窗户大多已掩,唯有院角处贾张氏的房中,还透出晃晃的昏黄灯光。
李向东坐在屋里,手边的茶早已凉透,他却始终未曾喝一口。他的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那几本假帐本与假借条上,眉头紧锁,唇角微微抿著,一言不发。屋內的沉默仿佛浓稠的墨水,一滴一滴滴进心头,將他的思绪压得越来越深。
他不是没经歷过风浪,也不是怕事的人。只是这一次,来的太阴毒,太突然。
“她不是在试探,她是真要动手。”他自语,声音低沉,带著一丝微不可察的寒意。
他缓缓起身,打开窗户,夜风微凉,一下子吹散了些沉闷。他眯著眼望了望院里,寂静中,却有细碎的脚步声从角门那边传来。他眉头微动,靠窗静听。
那声音极轻,极碎,像是有人刻意放缓了步子,穿著布鞋在砖地上缓缓踩著,每一步都带著迟疑,却又逼近。
“谁?”李向东推门而出,声音不高,却清晰。
那脚步声猛然一顿,隨即一道瘦削的身影从角落里闪了出来。
是棒梗。
这小子披了件薄外套,眼神闪烁,神情带著点慌张和心虚。
“李叔……”他挤出一丝笑,搓著手,“我,我不是故意偷听的,我就是——我就是想来找我娘,她不是说晚上要缝补我的裤子么?我寻思著她屋子里灯还亮著,就……”
“你娘在你屋。”李向东一语戳破,“你站那角门边磨蹭半天,怕不是在听我这边动静吧?”
棒梗脸色一白,嘴巴张了张,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李向东嘆了口气,目光盯著他,一字一顿道:“你娘在玩火,你要是跟著她一块搅和进来,我告诉你,迟早得烧了你们自己。”
棒梗张口结舌,最后还是咬咬牙,低著头,小声道:“我……我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就是有点好奇嘛。”
“回去告诉你娘,她那点伎俩,別以为能藏得住。要是真想玩阴的,就准备好承受后果。”
说完这话,李向东转身进了屋,关门的声音不轻不重,却像是一道无形的警告。
棒梗愣在原地片刻,回头朝自己家的屋门看了一眼,那灯光似乎比方才更亮了几分。他心里忐忑,却不敢再留,垂头丧气地溜了回去。
这一夜,就这么静静地过去了。可李向东却知道,这只是表面风平浪静,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
第二天一早,李向东没像往常一样去工地,而是绕到了附近的一家修理铺。他手里拎著一只坏了轴的老风扇,顺带著,还和铺子里那位嘴快的师傅聊了会天。
“前几天我听说啊,贾张氏的那条裙子找著了。”师傅一边摆弄风扇,一边说,“不过找著的地方可邪门,说是你家那油漆桶里头?”
李向东点了点头,笑了笑,没多说。
“这事儿你得小心啊。”师傅凑近些,小声道,“她这人我见过,动静大得很。你一不小心,说不定她就翻脸去派出……呃,去告你了。”
李向东眼神微眯:“她要是敢告,我就敢对证。到时候,看看到底谁乾净。”
回到院里时,院门口却已经聚起了不少人。有人围在那看榜样,指指点点;有人则凑在一起,小声议论著什么。
他一走近,就听到那几个老婆子在说话。
“我看贾张氏是动真格了,听说今天早上她就跑去找了老纪头,说要请人来评评理。”
“哎哟,你说这事她闹得还嫌不够?一条裙子,值几个钱?她都撕了两回了!”
“可你不知道啊,她这回说是李向东还藏了她家的借条,什么当年她儿子借钱的证据,全都搁李向东屋里头!”
李向东听得真切,脚步微顿,心中冷笑:来了,终於要亮招了。
他一步步往院內走,果然,在他家门口不远处,贾张氏正叉著腰站在那,旁边还拉著两个胡同口的街坊。
“你说说啊,我这老太婆容易吗?一件衣服没了,现在连借条都被人抢了去!这不是欺负人嘛!”她一边说,一边拿著手帕抹眼角,眼泪却怎么也抠不出来。
“贾张氏。”李向东的声音平静,却带著一丝威压,“你说借条在我这儿,有证据吗?”
贾张氏眼珠一转,咬著牙说:“你屋里有我的包,里面就是当年我儿子写的借条。你不认也不行!”
李向东点了点头:“好,既然你说是你儿子的,那咱们现在就叫人来,当著全院人的面,把那包打开看看。若是真是你儿子的字,我赔你三倍;可要不是——你就得跪在院子里跟我赔不是。”
贾张氏脸色一变,嘴唇哆嗦:“你……你这人……怎么这么恶毒?”
“我不过是要个公道。”李向东冷冷地看著她。
围观的人群一阵譁然。
“得!我就等著你这句话!”贾张氏一跺脚,“我现在就去喊人来!”
她拎著帕子气冲冲地走了出去,身后的棒梗也缩著脖子跟了上去。
李向东则转身回了屋,目光落在那锁著的木箱上。他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较量。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李向东关上屋门的那一刻,屋內顿时安静了下来。那扇薄薄的木门仿佛隔开了整个世界的纷扰。他坐回椅子上,手搭在膝上,指节轻轻敲著裤缝,一下一下,像是在掂量什么,又像是在压抑內心的一股燥意。
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只老旧的木箱上,那是他刚搬来四合院时父亲留下的遗物,沉重结实,也装得住许多不能见光的秘密。如今,那些假借条、帐本、所谓的“证据”就安安稳稳地躺在里面,像是准备登场的戏服,只等一声锣响。
外头院子里的脚步声和低语声越发热闹,显然,贾张氏已经回来了。而且不止一个人回来了。
“让一让让一让!”贾张氏的嗓门隔著窗子都能听见,“今天我就当著大傢伙的面,让他李向东当眾还我一个公道!我这老太婆再不要脸,脸也不能被他这么糟践了去!”
紧接著是几声脚步杂乱的声音,还有街坊们的喧譁。院子仿佛一下子热闹了三分。
李向东不急不躁,起身,走到木箱前,从抽屉里拿出钥匙插入锁孔,咔噠一声解开。他打开箱盖,低头打量那些纸张,目光锐利而清明。他挑出那份“借条”,仔细端详了几秒,然后从一只布袋里摸出一副白手套戴上,小心地將几份关键的“证据”包进一个透明塑胶袋里。
他转身,出门。
门一开,院子里顿时安静了几秒,眾人的目光纷纷投来,有好奇的、有看热闹的,也有带著些许怜悯的。
贾张氏则站在屋门口,身旁站著两人,一个是老纪头,四合院公认的调解人,另一个是贾张氏娘家远房的侄子,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名叫贾磊,脸上掛著不屑和傲慢。
“李向东,”贾张氏指著他,大声道:“今天你要是不把那借条拿出来给我一个说法,我就让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你是什么人!”
李向东面无表情,走到院子中央,站定,淡淡地说道:“你想看借条是吧?好,我今天就当著所有人的面给你看。可我要先说清楚了,这借条要是假的,你愿不愿意给我一个说法?”
“借条当然是真的!我家冬来那时候就写给你的!”贾张氏瞪眼。
“好。”李向东从怀里取出那只透明袋子,將“借条”取出,高举在眾人眼前,“大家都看清楚了,上头写的是『贾冬来』借我三十块,还附了抵押说明。你们谁见过贾冬来的字?”
眾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覷。老纪头咳了一声,望著那张纸说道:“我当年看过他写的收据,那字儿瘦长偏右,不是这种大咧咧的楷体。”
李向东淡笑,將借条递到贾张氏眼前,“您再看看,这是不是你儿子的笔跡?”
贾张氏眼神闪躲,嗓子一哑,“我……我记不太清了……那年头,我儿子天天忙著跑腿写字,哪记得清……”
“那我来提醒你。”李向东忽然从兜里掏出另一张旧信纸,“这是贾冬来给街道写的请假条,留存档案的副本,我好不容易从老许那找来的。大家都看一看,笔跡是不是完全不一样?”
他把请假条也拿出来,与“借条”並列,大家一看,果然差別极大,一个细瘦工整,一个粗獷杂乱。
“贾张氏,”李向东声音压得极低,“你还认这个借条吗?”
贾张氏面色灰败,嘴角一抽,却还是倔强地说道:“这……也许是我儿子著急写的,不一定就是假的……”
“急著写借条还能换笔跡?”李向东轻笑,“你要说是你写的,那我认了,可你要说是你儿子的,那你就得让他本人来对证!”
这句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安静得连落叶声都能听见。
贾磊脸色不善地上前一步,冷哼一声:“你是不是欺人太甚了?就算这借条有点模糊,也是个意思,你不能拿这破纸条来搅混水!”
李向东不怒反笑,將透明袋收起,“我不搅混水,我只是要一个清白。你们不是说借条在我屋里是证据吗?现在,我也来讲讲这『证据』是怎么来的。”
他说著,从另一个袋子里取出一张老旧的日历纸,递给老纪头,“这是我记下的,昨天凌晨四点钟,有人翻我家后院的旧纸箱,我那时候醒了,可没出来。日子和时间我写得清清楚楚。”
老纪头接过一看,皱起眉头。
李向东继续道:“今天一早我就请人在墙角做了指纹採样,结果是有人摸过那油漆桶和那包『证据』。你们要不要猜猜是谁的指纹?”
贾张氏一听,脸色猛地一变,张嘴刚要说什么,却被贾磊一把拽住了胳膊。
“走,婶儿,咱別跟他瞎纠缠。”贾磊低声咕噥,“这人有准备,先避一避再说。”
“避?”李向东冷哼一声,“没这么容易。”
贾张氏气得满脸通红,眼圈都红了,猛地指著李向东:“你別得意,我还没完!你別以为你躲得过去!”
李向东看著她,语气低沉而坚定:“不是我躲,而是你躲不过。”
贾张氏心里一颤,那一刻,她才终於意识到——这次,怕是真的踢到铁板了。
围观的街坊渐渐散去,可那股不安却像雾一样瀰漫在空气中。
李向东站在原地,目送贾张氏踉蹌离开,目光如刃,沉稳如山。他知道,这还没结束——不过,棋已经下开,每一步,他都不会退。
贾张氏脸色铁青,恨意如烈火般在胸口熊熊燃烧。她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喉头髮出低沉而嘶哑的声音:“李向东,你以为你胜了?我倒要看看,你还怎么玩得转!”
她目光扫过散去的人群,心中却盘算著下一步该如何反击。她恨不得立刻冲回去,撕碎他的假证据,把他那所谓的清白碾成粉末。但她清楚,自己如今手里没什么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单凭口头的指控根本撑不起这场官司。
她咬紧牙关,脑中却浮现出一个主意——一个绝招,一个能让李向东顿时陷入困境的计策。
“那个老易中海!”她自言自语,声音像一把锤子敲打著脑门。“那个老东西最看重的就是他的那个水壶,我偏偏要让那个水壶碎在他的眼前,让李向东背上这个骂名!”
想到这里,贾张氏嘴角勾起一丝扭曲的笑意。她知道,这样的手段虽然低劣,但却极具杀伤力。只要弄坏了易中海的心头好,李向东就会在邻里间的口碑彻底破裂,之前的那些“借条”真假爭议也就变得无关紧要。
傍晚时分,四合院的阳光慢慢消散,天色渐暗。李向东正躺在院里的长凳上,望著远处那几缕橘红色的晚霞,心头依旧没法平静。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声响动,紧接著是一声水壶破碎的清脆声音。
“哐当!”一只陶瓷水壶碎成了好几块,散落在地。
李向东猛地睁眼,立刻察觉到了异常。他跳下长凳,顺著声音望去,看到不远处的易中海正蹲在地上,面色阴沉,手指颤抖著摸著地上的碎片。
“怎么回事?”李向东皱著眉头快步走了过去。
易中海头也不抬,声音沙哑:“我的水壶……碎了。”
李向东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碎片,心头突然一紧。那水壶可是易中海多年收藏的老物件,平日里极为珍惜,几乎从不离手。
“你刚才在这里吗?发生了什么事?”李向东问。
易中海猛地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愤怒,“我刚从家里出来,看到贾张氏正站在这里,手里还拿著个石头,可能就是她扔的!”
这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直刺进李向东心底。
“她?”李向东猛然起身,声音冷厉,“你確定是她?”
易中海点了点头,眼神中带著恨意,“我死活不相信她会无缘无故来找我麻烦。但这水壶,是我心爱的东西,现在碎了,我心头的火气……”
他顿了顿,似乎在强忍著愤怒,“我不能不问她个说法。”
李向东眉头紧皱,心中波澜起伏不定。贾张氏果然不甘心失败,竟然祭出了这么阴狠的招数。他知道,这绝不会是意外,更像是一场刻意的陷害。
“我这就去找她。”李向东沉声道,“不能让她得逞。”
他转身迈步,向贾张氏家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沉重,像是踏入了一场无声的战斗。
走进院子,只见贾张氏正坐在屋檐下,眼神冷漠,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到来。她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缓缓开口:“来得正好,李向东。你说我陷害你?谁又砸了老易的水壶?难道你还想我自己掏腰包赔偿吗?”
李向东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声音压得很低:“別以为这种小伎俩能嚇倒我。你知道水壶的珍贵,知道砸碎它会带来什么后果。你这样做,就是想让我背黑锅,是吗?”
贾张氏扬了扬手中的一块石头,冷笑道:“谁说不是?你不是想贏,我就让你尝尝败的滋味。”
两人四目相对,气氛紧绷得几乎让人窒息。
李向东心中暗自思量:这次的局,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难解。若贸然反击,恐怕会落入她设下的陷阱;若退一步,又怕被她得寸进尺,彻底將自己打垮。
“你就这点手段?”他冷冷说道,“不过是破坏点瓷器,耍些小把戏。我告诉你,真要把事情弄清楚,就得靠证据和真相,而不是这些卑劣的阴谋诡计。”
贾张氏脸色一变,咬牙切齿:“哼,你嘴皮子利索得很,李向东。可你就等著看好戏吧,等著水壶碎了,等著那些人都转过身来指著你的脊背说『这个李向东,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向东不再多说,转身离去,心头却翻腾不止。他知道,这场斗爭才刚刚开始,贾张氏会不停地用各种手段来攻他防他,甚至不惜牺牲身边的亲人和邻里。自己必须更谨慎,更强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离开贾张氏家的方向,他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那碎裂的水壶碎片一眼,心底升起一股冷意。水壶虽小,却成了这场纷爭的焦点,也像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
他揉了揉太阳穴,暗暗决定——明天,一定要找到能证明自己清白的关键人物,找到那个真相,结束这一切纷爭。
夜幕逐渐深沉,四合院陷入了另一种沉默,风从破碎的水壶碎片间掠过,带著冰冷刺骨的寒意。
夜风从四合院的瓦檐缝隙里钻进来,带著一股薄凉的湿气,吹得李向东的衣角微微飘动。院子里的灯光逐渐暗淡,只剩几盏掛在屋檐下的老式灯笼,摇曳著模糊不清的光影。李向东站在院子中央,望著那碎裂的水壶碎片映在地上的淡淡光晕,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搅动著。
“水壶碎了,只是个开始。”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有力。
脚步声忽然从侧门传来,带著几分急促和焦躁。李向东回头,见是老纪头迈著沉稳的步子走了过来。老纪头的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难得的严肃。
“向东,刚才听说了水壶的事,”老纪头开口,声音有些压抑,“这事不简单。你知道贾张氏这脾气,眼下她是恨得牙痒痒,但她也不至於这么明目张胆地砸东西。你得小心点。”
李向东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也觉得有猫腻。她想陷害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可是,这事如果真是她做的,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老纪头嘆了口气,“这四合院的事儿,讲究的是人情世故,不能太硬碰硬。但你这次要是能拿出点確凿证据,倒是有望让大家信你。”
李向东目光在夜色中闪烁,“证据,我正打算找。那水壶被砸的时间,地方都在我能掌控的范围內。昨天晚上我一直没离开院子,旁人可没这么说。”
“这就对了。”老纪头点头,“先收敛气势,別给贾张氏找藉口。她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下一步很可能会更疯狂。”
李向东沉默片刻,眼神渐渐凌厉,“我今晚就去调那个被砸的水壶周围的地面,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留下的痕跡。再联繫那个帮我做指纹採样的人,看看能不能查出指纹。”
老纪头拍拍他的肩膀,“好,你是个聪明人,別被她那点小心机蒙蔽了双眼。也別忘了,四合院的人都在看著呢,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
李向东点了点头,眼底闪过一丝冷笑,“正因为大家都在看著,我才不能输。”
老纪头离开后,李向东重新走向碎片散落的地方,蹲下身,仔细端详著每一块破碎的陶瓷。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紧锁的眉头和深陷的眼窝。
“这水壶碎得太整齐了。”他自言自语,手指轻轻摸过碎片边缘,感受到那种断裂的锐利与冰冷,“不像是失手摔碎的,更像是有人故意砸的。”
他想起昨夜贾张氏脸上闪过的那抹阴狠笑意,心头升起一种被算计的感觉。
“她敢下这么狠的手,是不是已经没退路了?”李向东心里隱隱有些不安。
他站起身,目光扫向那条通向贾张氏家的小巷,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她藏匿在深处的秘密。
忽然,院子另一头传来几声低语,李向东侧耳细听,是几个年轻邻居小声谈论著刚才的事。
“你们听说了吗?听说贾张氏那水壶是被李向东给砸了!”一个声音带著难以掩饰的兴奋。
“哪有这事?我刚才去看了,碎片都在贾张氏屋外,怎么可能是李向东砸的?”另一个声音怀疑地说。
“可我听见有人说,李向东昨天晚上还和別人吵架呢,说不定就是他发火砸的水壶。”第三个声音添油加醋地说道。
李向东听著,心中怒火翻涌,但他明白,这种谣言才是最难对付的东西。
他迈步向那几个年轻人走去,声音冷冷:“你们说这话,考虑过后果吗?谁砸的水壶,只有真相能说明。”
年轻人们被他的气势压得不敢吭声,只得退后几步。
李向东转身回到院子中央,心里却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必须主动出击,不能等著被动挨打。
他决定明天一早去找那个曾经和贾张氏有过爭执的邻居老王,据说老王昨夜路过这里,可能看到了些什么。
夜色越发深沉,李向东站在院中,望著星空,心中百感交集。他的眼神里带著决绝,仿佛告诉自己:
“无论前路多难,这场战斗,我一定要贏。”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夹杂著低声的窃笑和细微的窸窣。李向东的心猛然一紧,直觉告诉他,这场纷爭远未结束,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掀开帷幕。
李向东蹲在那堆破碎的水壶碎片旁,手指轻轻拨动著碎片,月光映照下,碎瓷片边缘锋利如刀刃,反射出冷冷的光芒。他的眼神锐利,像猎手在地上寻找著猎物留下的蛛丝马跡。心臟跳得有些快,仿佛下一刻就能捕捉到那个关键的线索。
“一定有什么东西。”他心里暗道,汗水顺著额头流下,却被夜风吹散得无影无踪。
手指划过地面,突然触碰到一块布料。李向东迅速捡起,细看之下,那是一小片红色丝绸,上面隱约还有一些细小的金线纹。面料柔软却带著些许皱褶,显然不是隨意丟弃的。
“这是什么?”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红色丝绸在这个四合院里极少见,尤其是带金线的,显然是件精致的衣物配件。
他站起身,心头微微一震,仿佛发现了什么重要的证据。脑海里快速回忆起贾张氏的衣著风格——她那几件昂贵的衣服,特別是那件红色绣外套,正是她常穿的標誌。
“难道……这是她的东西?”李向东心中一紧,同时也有些不安。若真是如此,这碎片无疑会让她的指纹和纤维和现场更加关联。
他將布料小心翼翼地装进怀里,暗下决心,必须儘快拿去找专业人士分析指纹和纤维,给这场纷爭添上铁一般的证据。
“不能让她有翻盘的机会。”他暗自说道。
正当这时,身后的院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贾张氏的身影闪入月光中。她的眼神里燃烧著愤怒和戒备,看到李向东手中捏著那块红色丝绸,嘴角微微抽动,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
“这布片?”她缓缓开口,声音透著刺耳,“是我的东西,你拿著也没用。”
李向东面无表情,目光直接,沉声道:“贾张氏,你知道这布片是怎么落在这里的吗?这和水壶碎了的事紧紧相关。你该不会真想让大家都认为,是我乾的吧?”
贾张氏冷冷地回击:“李向东,你別做作了。你身边的人不都是你拉来的帮手吗?他们都说水壶是你砸的,还不够明白?”
李向东眉头一紧,內心却在不停计算著,如何从这言语攻击中抽身,同时保全自己的清白。
“我没有帮手,我只有真相。你要陷害我,必先有证据,不是靠你这几句誹谤。”他声音渐渐提高,眼中闪烁著愤怒的火焰,“现在这块布片,就是证据的一部分。”
贾张氏脸色微微变了变,但很快又恢復冷静:“这东西放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没准是你丟的,想嫁祸我。”
“我丟的?”李向东嘲讽地笑了,“你若真有胆量,可以在所有人面前拿出证据,证明这布片是我扔的。否则,这种无根无据的诬陷,就不要在这儿耍嘴皮子了。”
两人的目光再次交锋,空气仿佛凝结,压抑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贾张氏忽然转过身,声线冷得像冰:“李向东,等著吧,今晚的事还没结束,你以为你手里有个布片就了不起了?別忘了,我还有更多『惊喜』。”
李向东紧盯著她离去的背影,心中却越发坚定。他知道,这场斗爭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贾张氏不会轻易放弃,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
夜色沉沉,四合院里飘荡著几声犬吠,仿佛是黑暗中的低语,诉说著一场更深的阴谋正在慢慢展开。
李向东將那块红色丝绸小心收好,心底清楚,明天他必须去找老王,去找那个知道更多內幕的人。只有摸清真相,才能把贾张氏那一串又一串的陷害链条一一拆解。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堆碎裂的水壶残片,仿佛看见它们在无声地诉说著一场无形的战爭,等待著他去揭开谜底。
夜色浓得像墨汁般沉淀在四合院的每个角落,李向东心头的阴云也越积越厚。刚刚与贾张氏的那场对峙,激起的怒火和不安仍未散去,反倒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胸口,令他呼吸微微急促。就在他打算离开碎裂的水壶现场,回屋继续思索对策时,耳边忽然传来阵阵低语声,细碎又急促。
他警觉地转头望去,只见贾张氏匆匆穿过小院,步伐隱隱带著焦躁。她的手紧紧攥著一只小布包,动作鬼鬼祟祟,像极了在藏匿著什么秘密的贼贼。
李向东的直觉一紧,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女人,难道又在搞什么鬼?”
他快步跟上,脚步轻得几乎不留痕跡。院墙的暗影中,他看到贾张氏停下脚步,四下无人时,低声自语:“这些钱藏好了,李向东那畜生肯定会栽赃给我。”
他愣住了,心中猛地一颤。藏钱?栽赃?这话是什么意思?
正当他暗自揣测时,贾张氏忽然掏出布包,將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塞进院墙砖缝中,动作嫻熟却透著慌乱。那布包颤抖间露出几个铜板的边角,显然是钱財。
李向东没搭理贾张氏,逕自转身回了屋。推门而入那一刻,他忽然感觉背后像是针尖在扎——那不是错觉,那是四合院的“热情”,眼睛多,嘴更多。
他知道,这才刚刚开始。
门“咔噠”一声合上,室內顿时安静下来。李向东背靠著门站了一会儿,低头看著手指上沾的斑斑油漆,忽然觉得这一身脏污,比外面的喧囂还叫人难受。
屋里那只旧茶壶早已凉了,他隨手拎起壶盖,看到里面还有一截残茶,倒出来时听见“咚”的一声轻响——是颗茶核,滚进了壶嘴。
他望著那茶核出了神。
屋外突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节奏很轻,像是怕打扰到他。
“李哥,是我,小玲。”
他怔了一下,还是去开了门。
严小玲低著头,手里抱著个小木盆,眼睛里有点迟疑:“我刚才是不是说多了?你別怪我,我就是一时心急,没想那么多……”
李向东眼神柔和了些,淡声道:“不是你的错,谁都能看出来她就是想找茬。”
小玲抿了抿唇,小声说:“你是不是得小心点?我看贾张氏这次是吃了亏,下次只怕不会那么简单了。”
李向东听完,没立刻回答,而是目光越过她的肩头,看著不远处拐角处若隱若现的身影。那是王妈,院里最爱嚼舌根的一个,正半躲在墙后,一边嗑瓜子一边伸著耳朵。
“这些事,嘴上说说也就罢了。”李向东轻声一笑,“真要是有人背后做手脚,那我也不怕。只要她敢玩,我就陪到底。”
小玲见他神情坚定,心里略略安定了一些,但眼里还是闪过一丝担忧:“我就是怕她不择手段……李哥,你家后院角落里有个废纸箱子,刚才我洗完衣裳看到她在那里蹲了一会儿,好像还往里头塞了什么东西……”
李向东眉头一动。
“你说她往我家后院塞东西?”
小玲点头:“嗯,我本来想喊你,可她一回头,我就赶紧跑开了,她那眼神嚇人。”
李向东心里泛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知道贾张氏精明,但没想到她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布置“陷阱”。
“你回去吧。”他声音低了些,“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你真不让我帮你看看?”小玲显然还有点放心不下。
“你別卷进来,这种事脏,你別蹚。”他语气坚定,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小玲默了会儿,轻轻点了点头,然后低著头转身回了屋。
李向东站在原地,过了片刻,才慢慢挪步,往屋后走去。他的动作很慢,仿佛每一步都在盘算著什么。他的手插在裤兜里,指头紧紧扣著一个钥匙圈,那钥匙圈边上掛著一节铁丝——他自己绕的,锋利得很,是为了防猫钻门时用的。
绕过屋后的小道,他来到了后墙下。那里原本堆著些破旧杂物,一个用旧被裹起来的烂箱子倚著墙角,看著毫不起眼。
但今天它的位置偏了一些,旁边的砖也有被动过的痕跡。
李向东蹲下身,缓缓揭开箱盖,一股霉味扑面而来。他掀开最上面那层脏布,视线扫过去时,眉头顿时紧紧蹙起。
一只包得严严实实的塑胶袋,里面鼓鼓囊囊,不知装了什么。
他伸手捏住角,提了起来,拎到屋前的水龙头底下。剪刀“咔”地一声剪开封口,露出的不是別的,正是一叠叠看起来像是帐本一样的笔记本,还有一两张皱巴巴的纸幣,以及几张红头文件模样的废纸——全是他根本不认识、也从未拥有过的东西。
“这贾张氏疯了……”他低声骂了一句,隨手把一张纸摊开,看著上面的潦草字跡。
“借条:今借李向东钱款三十元整,限一月归还,如逾期不还,愿以贾家门前地皮抵押。——贾冬来。”
李向东目光一震。贾东旭,是贾张氏的儿子,早些年外出没再回来过,而他压根不曾借过什么钱,更別说写这种荒唐的借条。
这是一出大戏,一出想让他彻底从这院子里“滚出去”的大戏。
“真狠啊。”李向东咬了咬牙。
他明白了贾张氏下一步会做什么。她要拿这假借条去造势,说他借钱不还,赖地皮,把这桩“债务”坐实。到那时,就算他再有理,也会陷入无休止的爭执。
李向东深吸一口气,把那些纸重新收好,用帆布包裹住,锁进了自己家屋里的木箱里。他知道,他不能现在就反击,还不是时候。他得把这摊子事一件件捋清楚,把她每一个动作都钉死在证据上。
他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本子,开始记下时间、地点、事由,以及涉及的人。
“你想栽我,我偏不如你愿。”他低声说道,眼里划过一道坚如铁的光。
屋外春风渐渐变暖,而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较量,才刚刚升温……
夜色缓缓落下,四合院內静得出奇。邻里的窗户大多已掩,唯有院角处贾张氏的房中,还透出晃晃的昏黄灯光。
李向东坐在屋里,手边的茶早已凉透,他却始终未曾喝一口。他的目光落在桌上摊开的那几本假帐本与假借条上,眉头紧锁,唇角微微抿著,一言不发。屋內的沉默仿佛浓稠的墨水,一滴一滴滴进心头,將他的思绪压得越来越深。
他不是没经歷过风浪,也不是怕事的人。只是这一次,来的太阴毒,太突然。
“她不是在试探,她是真要动手。”他自语,声音低沉,带著一丝微不可察的寒意。
他缓缓起身,打开窗户,夜风微凉,一下子吹散了些沉闷。他眯著眼望了望院里,寂静中,却有细碎的脚步声从角门那边传来。他眉头微动,靠窗静听。
那声音极轻,极碎,像是有人刻意放缓了步子,穿著布鞋在砖地上缓缓踩著,每一步都带著迟疑,却又逼近。
“谁?”李向东推门而出,声音不高,却清晰。
那脚步声猛然一顿,隨即一道瘦削的身影从角落里闪了出来。
是棒梗。
这小子披了件薄外套,眼神闪烁,神情带著点慌张和心虚。
“李叔……”他挤出一丝笑,搓著手,“我,我不是故意偷听的,我就是——我就是想来找我娘,她不是说晚上要缝补我的裤子么?我寻思著她屋子里灯还亮著,就……”
“你娘在你屋。”李向东一语戳破,“你站那角门边磨蹭半天,怕不是在听我这边动静吧?”
棒梗脸色一白,嘴巴张了张,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李向东嘆了口气,目光盯著他,一字一顿道:“你娘在玩火,你要是跟著她一块搅和进来,我告诉你,迟早得烧了你们自己。”
棒梗张口结舌,最后还是咬咬牙,低著头,小声道:“我……我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就是有点好奇嘛。”
“回去告诉你娘,她那点伎俩,別以为能藏得住。要是真想玩阴的,就准备好承受后果。”
说完这话,李向东转身进了屋,关门的声音不轻不重,却像是一道无形的警告。
棒梗愣在原地片刻,回头朝自己家的屋门看了一眼,那灯光似乎比方才更亮了几分。他心里忐忑,却不敢再留,垂头丧气地溜了回去。
这一夜,就这么静静地过去了。可李向东却知道,这只是表面风平浪静,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
第二天一早,李向东没像往常一样去工地,而是绕到了附近的一家修理铺。他手里拎著一只坏了轴的老风扇,顺带著,还和铺子里那位嘴快的师傅聊了会天。
“前几天我听说啊,贾张氏的那条裙子找著了。”师傅一边摆弄风扇,一边说,“不过找著的地方可邪门,说是你家那油漆桶里头?”
李向东点了点头,笑了笑,没多说。
“这事儿你得小心啊。”师傅凑近些,小声道,“她这人我见过,动静大得很。你一不小心,说不定她就翻脸去派出……呃,去告你了。”
李向东眼神微眯:“她要是敢告,我就敢对证。到时候,看看到底谁乾净。”
回到院里时,院门口却已经聚起了不少人。有人围在那看榜样,指指点点;有人则凑在一起,小声议论著什么。
他一走近,就听到那几个老婆子在说话。
“我看贾张氏是动真格了,听说今天早上她就跑去找了老纪头,说要请人来评评理。”
“哎哟,你说这事她闹得还嫌不够?一条裙子,值几个钱?她都撕了两回了!”
“可你不知道啊,她这回说是李向东还藏了她家的借条,什么当年她儿子借钱的证据,全都搁李向东屋里头!”
李向东听得真切,脚步微顿,心中冷笑:来了,终於要亮招了。
他一步步往院內走,果然,在他家门口不远处,贾张氏正叉著腰站在那,旁边还拉著两个胡同口的街坊。
“你说说啊,我这老太婆容易吗?一件衣服没了,现在连借条都被人抢了去!这不是欺负人嘛!”她一边说,一边拿著手帕抹眼角,眼泪却怎么也抠不出来。
“贾张氏。”李向东的声音平静,却带著一丝威压,“你说借条在我这儿,有证据吗?”
贾张氏眼珠一转,咬著牙说:“你屋里有我的包,里面就是当年我儿子写的借条。你不认也不行!”
李向东点了点头:“好,既然你说是你儿子的,那咱们现在就叫人来,当著全院人的面,把那包打开看看。若是真是你儿子的字,我赔你三倍;可要不是——你就得跪在院子里跟我赔不是。”
贾张氏脸色一变,嘴唇哆嗦:“你……你这人……怎么这么恶毒?”
“我不过是要个公道。”李向东冷冷地看著她。
围观的人群一阵譁然。
“得!我就等著你这句话!”贾张氏一跺脚,“我现在就去喊人来!”
她拎著帕子气冲冲地走了出去,身后的棒梗也缩著脖子跟了上去。
李向东则转身回了屋,目光落在那锁著的木箱上。他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较量。而他,已经准备好了。
李向东关上屋门的那一刻,屋內顿时安静了下来。那扇薄薄的木门仿佛隔开了整个世界的纷扰。他坐回椅子上,手搭在膝上,指节轻轻敲著裤缝,一下一下,像是在掂量什么,又像是在压抑內心的一股燥意。
他的目光落在墙角那只老旧的木箱上,那是他刚搬来四合院时父亲留下的遗物,沉重结实,也装得住许多不能见光的秘密。如今,那些假借条、帐本、所谓的“证据”就安安稳稳地躺在里面,像是准备登场的戏服,只等一声锣响。
外头院子里的脚步声和低语声越发热闹,显然,贾张氏已经回来了。而且不止一个人回来了。
“让一让让一让!”贾张氏的嗓门隔著窗子都能听见,“今天我就当著大傢伙的面,让他李向东当眾还我一个公道!我这老太婆再不要脸,脸也不能被他这么糟践了去!”
紧接著是几声脚步杂乱的声音,还有街坊们的喧譁。院子仿佛一下子热闹了三分。
李向东不急不躁,起身,走到木箱前,从抽屉里拿出钥匙插入锁孔,咔噠一声解开。他打开箱盖,低头打量那些纸张,目光锐利而清明。他挑出那份“借条”,仔细端详了几秒,然后从一只布袋里摸出一副白手套戴上,小心地將几份关键的“证据”包进一个透明塑胶袋里。
他转身,出门。
门一开,院子里顿时安静了几秒,眾人的目光纷纷投来,有好奇的、有看热闹的,也有带著些许怜悯的。
贾张氏则站在屋门口,身旁站著两人,一个是老纪头,四合院公认的调解人,另一个是贾张氏娘家远房的侄子,一个瘦瘦高高的男人,名叫贾磊,脸上掛著不屑和傲慢。
“李向东,”贾张氏指著他,大声道:“今天你要是不把那借条拿出来给我一个说法,我就让整个院子的人都知道你是什么人!”
李向东面无表情,走到院子中央,站定,淡淡地说道:“你想看借条是吧?好,我今天就当著所有人的面给你看。可我要先说清楚了,这借条要是假的,你愿不愿意给我一个说法?”
“借条当然是真的!我家冬来那时候就写给你的!”贾张氏瞪眼。
“好。”李向东从怀里取出那只透明袋子,將“借条”取出,高举在眾人眼前,“大家都看清楚了,上头写的是『贾冬来』借我三十块,还附了抵押说明。你们谁见过贾冬来的字?”
眾人一听,顿时面面相覷。老纪头咳了一声,望著那张纸说道:“我当年看过他写的收据,那字儿瘦长偏右,不是这种大咧咧的楷体。”
李向东淡笑,將借条递到贾张氏眼前,“您再看看,这是不是你儿子的笔跡?”
贾张氏眼神闪躲,嗓子一哑,“我……我记不太清了……那年头,我儿子天天忙著跑腿写字,哪记得清……”
“那我来提醒你。”李向东忽然从兜里掏出另一张旧信纸,“这是贾冬来给街道写的请假条,留存档案的副本,我好不容易从老许那找来的。大家都看一看,笔跡是不是完全不一样?”
他把请假条也拿出来,与“借条”並列,大家一看,果然差別极大,一个细瘦工整,一个粗獷杂乱。
“贾张氏,”李向东声音压得极低,“你还认这个借条吗?”
贾张氏面色灰败,嘴角一抽,却还是倔强地说道:“这……也许是我儿子著急写的,不一定就是假的……”
“急著写借条还能换笔跡?”李向东轻笑,“你要说是你写的,那我认了,可你要说是你儿子的,那你就得让他本人来对证!”
这句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安静得连落叶声都能听见。
贾磊脸色不善地上前一步,冷哼一声:“你是不是欺人太甚了?就算这借条有点模糊,也是个意思,你不能拿这破纸条来搅混水!”
李向东不怒反笑,將透明袋收起,“我不搅混水,我只是要一个清白。你们不是说借条在我屋里是证据吗?现在,我也来讲讲这『证据』是怎么来的。”
他说著,从另一个袋子里取出一张老旧的日历纸,递给老纪头,“这是我记下的,昨天凌晨四点钟,有人翻我家后院的旧纸箱,我那时候醒了,可没出来。日子和时间我写得清清楚楚。”
老纪头接过一看,皱起眉头。
李向东继续道:“今天一早我就请人在墙角做了指纹採样,结果是有人摸过那油漆桶和那包『证据』。你们要不要猜猜是谁的指纹?”
贾张氏一听,脸色猛地一变,张嘴刚要说什么,却被贾磊一把拽住了胳膊。
“走,婶儿,咱別跟他瞎纠缠。”贾磊低声咕噥,“这人有准备,先避一避再说。”
“避?”李向东冷哼一声,“没这么容易。”
贾张氏气得满脸通红,眼圈都红了,猛地指著李向东:“你別得意,我还没完!你別以为你躲得过去!”
李向东看著她,语气低沉而坚定:“不是我躲,而是你躲不过。”
贾张氏心里一颤,那一刻,她才终於意识到——这次,怕是真的踢到铁板了。
围观的街坊渐渐散去,可那股不安却像雾一样瀰漫在空气中。
李向东站在原地,目送贾张氏踉蹌离开,目光如刃,沉稳如山。他知道,这还没结束——不过,棋已经下开,每一步,他都不会退。
贾张氏脸色铁青,恨意如烈火般在胸口熊熊燃烧。她紧握的双拳指节发白,喉头髮出低沉而嘶哑的声音:“李向东,你以为你胜了?我倒要看看,你还怎么玩得转!”
她目光扫过散去的人群,心中却盘算著下一步该如何反击。她恨不得立刻冲回去,撕碎他的假证据,把他那所谓的清白碾成粉末。但她清楚,自己如今手里没什么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单凭口头的指控根本撑不起这场官司。
她咬紧牙关,脑中却浮现出一个主意——一个绝招,一个能让李向东顿时陷入困境的计策。
“那个老易中海!”她自言自语,声音像一把锤子敲打著脑门。“那个老东西最看重的就是他的那个水壶,我偏偏要让那个水壶碎在他的眼前,让李向东背上这个骂名!”
想到这里,贾张氏嘴角勾起一丝扭曲的笑意。她知道,这样的手段虽然低劣,但却极具杀伤力。只要弄坏了易中海的心头好,李向东就会在邻里间的口碑彻底破裂,之前的那些“借条”真假爭议也就变得无关紧要。
傍晚时分,四合院的阳光慢慢消散,天色渐暗。李向东正躺在院里的长凳上,望著远处那几缕橘红色的晚霞,心头依旧没法平静。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声响动,紧接著是一声水壶破碎的清脆声音。
“哐当!”一只陶瓷水壶碎成了好几块,散落在地。
李向东猛地睁眼,立刻察觉到了异常。他跳下长凳,顺著声音望去,看到不远处的易中海正蹲在地上,面色阴沉,手指颤抖著摸著地上的碎片。
“怎么回事?”李向东皱著眉头快步走了过去。
易中海头也不抬,声音沙哑:“我的水壶……碎了。”
李向东蹲下身,仔细看了看碎片,心头突然一紧。那水壶可是易中海多年收藏的老物件,平日里极为珍惜,几乎从不离手。
“你刚才在这里吗?发生了什么事?”李向东问。
易中海猛地抬起头,眼中露出一抹愤怒,“我刚从家里出来,看到贾张氏正站在这里,手里还拿著个石头,可能就是她扔的!”
这话如同一把锋利的刀,直直刺进李向东心底。
“她?”李向东猛然起身,声音冷厉,“你確定是她?”
易中海点了点头,眼神中带著恨意,“我死活不相信她会无缘无故来找我麻烦。但这水壶,是我心爱的东西,现在碎了,我心头的火气……”
他顿了顿,似乎在强忍著愤怒,“我不能不问她个说法。”
李向东眉头紧皱,心中波澜起伏不定。贾张氏果然不甘心失败,竟然祭出了这么阴狠的招数。他知道,这绝不会是意外,更像是一场刻意的陷害。
“我这就去找她。”李向东沉声道,“不能让她得逞。”
他转身迈步,向贾张氏家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踏得坚定而沉重,像是踏入了一场无声的战斗。
走进院子,只见贾张氏正坐在屋檐下,眼神冷漠,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到来。她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缓缓开口:“来得正好,李向东。你说我陷害你?谁又砸了老易的水壶?难道你还想我自己掏腰包赔偿吗?”
李向东的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声音压得很低:“別以为这种小伎俩能嚇倒我。你知道水壶的珍贵,知道砸碎它会带来什么后果。你这样做,就是想让我背黑锅,是吗?”
贾张氏扬了扬手中的一块石头,冷笑道:“谁说不是?你不是想贏,我就让你尝尝败的滋味。”
两人四目相对,气氛紧绷得几乎让人窒息。
李向东心中暗自思量:这次的局,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难解。若贸然反击,恐怕会落入她设下的陷阱;若退一步,又怕被她得寸进尺,彻底將自己打垮。
“你就这点手段?”他冷冷说道,“不过是破坏点瓷器,耍些小把戏。我告诉你,真要把事情弄清楚,就得靠证据和真相,而不是这些卑劣的阴谋诡计。”
贾张氏脸色一变,咬牙切齿:“哼,你嘴皮子利索得很,李向东。可你就等著看好戏吧,等著水壶碎了,等著那些人都转过身来指著你的脊背说『这个李向东,不是什么好东西』。”
李向东不再多说,转身离去,心头却翻腾不止。他知道,这场斗爭才刚刚开始,贾张氏会不停地用各种手段来攻他防他,甚至不惜牺牲身边的亲人和邻里。自己必须更谨慎,更强硬,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离开贾张氏家的方向,他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那碎裂的水壶碎片一眼,心底升起一股冷意。水壶虽小,却成了这场纷爭的焦点,也像是悬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
他揉了揉太阳穴,暗暗决定——明天,一定要找到能证明自己清白的关键人物,找到那个真相,结束这一切纷爭。
夜幕逐渐深沉,四合院陷入了另一种沉默,风从破碎的水壶碎片间掠过,带著冰冷刺骨的寒意。
夜风从四合院的瓦檐缝隙里钻进来,带著一股薄凉的湿气,吹得李向东的衣角微微飘动。院子里的灯光逐渐暗淡,只剩几盏掛在屋檐下的老式灯笼,摇曳著模糊不清的光影。李向东站在院子中央,望著那碎裂的水壶碎片映在地上的淡淡光晕,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搅动著。
“水壶碎了,只是个开始。”他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有力。
脚步声忽然从侧门传来,带著几分急促和焦躁。李向东回头,见是老纪头迈著沉稳的步子走了过来。老纪头的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难得的严肃。
“向东,刚才听说了水壶的事,”老纪头开口,声音有些压抑,“这事不简单。你知道贾张氏这脾气,眼下她是恨得牙痒痒,但她也不至於这么明目张胆地砸东西。你得小心点。”
李向东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也觉得有猫腻。她想陷害我,肯定不惜一切代价。可是,这事如果真是她做的,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老纪头嘆了口气,“这四合院的事儿,讲究的是人情世故,不能太硬碰硬。但你这次要是能拿出点確凿证据,倒是有望让大家信你。”
李向东目光在夜色中闪烁,“证据,我正打算找。那水壶被砸的时间,地方都在我能掌控的范围內。昨天晚上我一直没离开院子,旁人可没这么说。”
“这就对了。”老纪头点头,“先收敛气势,別给贾张氏找藉口。她现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下一步很可能会更疯狂。”
李向东沉默片刻,眼神渐渐凌厉,“我今晚就去调那个被砸的水壶周围的地面,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留下的痕跡。再联繫那个帮我做指纹採样的人,看看能不能查出指纹。”
老纪头拍拍他的肩膀,“好,你是个聪明人,別被她那点小心机蒙蔽了双眼。也別忘了,四合院的人都在看著呢,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放大。”
李向东点了点头,眼底闪过一丝冷笑,“正因为大家都在看著,我才不能输。”
老纪头离开后,李向东重新走向碎片散落的地方,蹲下身,仔细端详著每一块破碎的陶瓷。月光洒在他的脸上,映出他紧锁的眉头和深陷的眼窝。
“这水壶碎得太整齐了。”他自言自语,手指轻轻摸过碎片边缘,感受到那种断裂的锐利与冰冷,“不像是失手摔碎的,更像是有人故意砸的。”
他想起昨夜贾张氏脸上闪过的那抹阴狠笑意,心头升起一种被算计的感觉。
“她敢下这么狠的手,是不是已经没退路了?”李向东心里隱隱有些不安。
他站起身,目光扫向那条通向贾张氏家的小巷,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她藏匿在深处的秘密。
忽然,院子另一头传来几声低语,李向东侧耳细听,是几个年轻邻居小声谈论著刚才的事。
“你们听说了吗?听说贾张氏那水壶是被李向东给砸了!”一个声音带著难以掩饰的兴奋。
“哪有这事?我刚才去看了,碎片都在贾张氏屋外,怎么可能是李向东砸的?”另一个声音怀疑地说。
“可我听见有人说,李向东昨天晚上还和別人吵架呢,说不定就是他发火砸的水壶。”第三个声音添油加醋地说道。
李向东听著,心中怒火翻涌,但他明白,这种谣言才是最难对付的东西。
他迈步向那几个年轻人走去,声音冷冷:“你们说这话,考虑过后果吗?谁砸的水壶,只有真相能说明。”
年轻人们被他的气势压得不敢吭声,只得退后几步。
李向东转身回到院子中央,心里却愈发坚定。他知道,自己必须主动出击,不能等著被动挨打。
他决定明天一早去找那个曾经和贾张氏有过爭执的邻居老王,据说老王昨夜路过这里,可能看到了些什么。
夜色越发深沉,李向东站在院中,望著星空,心中百感交集。他的眼神里带著决绝,仿佛告诉自己:
“无论前路多难,这场战斗,我一定要贏。”
就在这时,院墙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夹杂著低声的窃笑和细微的窸窣。李向东的心猛然一紧,直觉告诉他,这场纷爭远未结束,真正的风暴,才刚刚掀开帷幕。
李向东蹲在那堆破碎的水壶碎片旁,手指轻轻拨动著碎片,月光映照下,碎瓷片边缘锋利如刀刃,反射出冷冷的光芒。他的眼神锐利,像猎手在地上寻找著猎物留下的蛛丝马跡。心臟跳得有些快,仿佛下一刻就能捕捉到那个关键的线索。
“一定有什么东西。”他心里暗道,汗水顺著额头流下,却被夜风吹散得无影无踪。
手指划过地面,突然触碰到一块布料。李向东迅速捡起,细看之下,那是一小片红色丝绸,上面隱约还有一些细小的金线纹。面料柔软却带著些许皱褶,显然不是隨意丟弃的。
“这是什么?”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红色丝绸在这个四合院里极少见,尤其是带金线的,显然是件精致的衣物配件。
他站起身,心头微微一震,仿佛发现了什么重要的证据。脑海里快速回忆起贾张氏的衣著风格——她那几件昂贵的衣服,特別是那件红色绣外套,正是她常穿的標誌。
“难道……这是她的东西?”李向东心中一紧,同时也有些不安。若真是如此,这碎片无疑会让她的指纹和纤维和现场更加关联。
他將布料小心翼翼地装进怀里,暗下决心,必须儘快拿去找专业人士分析指纹和纤维,给这场纷爭添上铁一般的证据。
“不能让她有翻盘的机会。”他暗自说道。
正当这时,身后的院门吱呀一声被轻轻推开,贾张氏的身影闪入月光中。她的眼神里燃烧著愤怒和戒备,看到李向东手中捏著那块红色丝绸,嘴角微微抽动,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
“这布片?”她缓缓开口,声音透著刺耳,“是我的东西,你拿著也没用。”
李向东面无表情,目光直接,沉声道:“贾张氏,你知道这布片是怎么落在这里的吗?这和水壶碎了的事紧紧相关。你该不会真想让大家都认为,是我乾的吧?”
贾张氏冷冷地回击:“李向东,你別做作了。你身边的人不都是你拉来的帮手吗?他们都说水壶是你砸的,还不够明白?”
李向东眉头一紧,內心却在不停计算著,如何从这言语攻击中抽身,同时保全自己的清白。
“我没有帮手,我只有真相。你要陷害我,必先有证据,不是靠你这几句誹谤。”他声音渐渐提高,眼中闪烁著愤怒的火焰,“现在这块布片,就是证据的一部分。”
贾张氏脸色微微变了变,但很快又恢復冷静:“这东西放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没准是你丟的,想嫁祸我。”
“我丟的?”李向东嘲讽地笑了,“你若真有胆量,可以在所有人面前拿出证据,证明这布片是我扔的。否则,这种无根无据的诬陷,就不要在这儿耍嘴皮子了。”
两人的目光再次交锋,空气仿佛凝结,压抑得让人几乎无法呼吸。
贾张氏忽然转过身,声线冷得像冰:“李向东,等著吧,今晚的事还没结束,你以为你手里有个布片就了不起了?別忘了,我还有更多『惊喜』。”
李向东紧盯著她离去的背影,心中却越发坚定。他知道,这场斗爭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贾张氏不会轻易放弃,反而会更加肆无忌惮。
夜色沉沉,四合院里飘荡著几声犬吠,仿佛是黑暗中的低语,诉说著一场更深的阴谋正在慢慢展开。
李向东將那块红色丝绸小心收好,心底清楚,明天他必须去找老王,去找那个知道更多內幕的人。只有摸清真相,才能把贾张氏那一串又一串的陷害链条一一拆解。
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堆碎裂的水壶残片,仿佛看见它们在无声地诉说著一场无形的战爭,等待著他去揭开谜底。
夜色浓得像墨汁般沉淀在四合院的每个角落,李向东心头的阴云也越积越厚。刚刚与贾张氏的那场对峙,激起的怒火和不安仍未散去,反倒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胸口,令他呼吸微微急促。就在他打算离开碎裂的水壶现场,回屋继续思索对策时,耳边忽然传来阵阵低语声,细碎又急促。
他警觉地转头望去,只见贾张氏匆匆穿过小院,步伐隱隱带著焦躁。她的手紧紧攥著一只小布包,动作鬼鬼祟祟,像极了在藏匿著什么秘密的贼贼。
李向东的直觉一紧,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女人,难道又在搞什么鬼?”
他快步跟上,脚步轻得几乎不留痕跡。院墙的暗影中,他看到贾张氏停下脚步,四下无人时,低声自语:“这些钱藏好了,李向东那畜生肯定会栽赃给我。”
他愣住了,心中猛地一颤。藏钱?栽赃?这话是什么意思?
正当他暗自揣测时,贾张氏忽然掏出布包,將里面的东西小心翼翼地塞进院墙砖缝中,动作嫻熟却透著慌乱。那布包颤抖间露出几个铜板的边角,显然是钱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