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哪儿是瞎说?
我这是为大家好,哪儿是瞎说?她要是真清清白白的,怕別人说啥?”
李向东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知道张二婶的弱点,就在这张嘴上。
回到屋里后,他將那本帐簿再度摊开,在张二婶名下写下一句:
“口舌多事,话语毒辣,喜暗中窥私。”
这女人的弱点就在“窥”字上。
他盯著窗外那几棵树发呆,忽然想到了前些天院里那对刚搬来的新住户——老李头带著个瘦高个的外甥,说是临时借住几天。李向东记得,那小伙子进门时,张二婶可是第一个跑去搭话,东摸摸西问问,甚至还送了碗绿豆汤。
“若是把她关进自己的八卦里,她还能怎么挣脱?”
一个想法,像毒藤一样从心底滋长。
翌日清晨,李向东早早起来,將一封手写的信偷偷塞在张二婶屋门口,信纸是裁得整整齐齐的老式毛边纸,上面写得娟秀漂亮,內容却是支离破碎,话语之间似有“你那天说的我一直记得”、“你让我別声张,我自然守口如瓶”等字眼,模糊曖昧,却故意不写具体是写给谁。
更要命的是,信最后的落款竟只写著“思人”。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张二婶的喊声就从屋里爆发出来:“谁干的?哪个混帐往我门口放这种信!”
她拿著信在院中转了一圈,眾人都围了上来,窃窃私语。秦淮如瞅了一眼,故作震惊:“哎呀,这信……这是你家男人写的?这也太腻歪了点吧?”
张二婶脸都涨红了:“放屁!我老头子早死几年了!这是有人故意栽赃我!”
“誒哟,那就奇了怪了,”许大茂也凑上来,“这信里写得倒像是你亲口说的,人家都『记得你说的话』呢。”
“我说你们是嫌我老了寂寞,成心编排我是不是?”张二婶气得直跺脚,信纸都快揉烂了。
围观的几个孩子偷偷笑,嘴里还学著:“思人——张婶儿的思人是谁呀——”
那一天,张二婶的脸几乎没离开她那扇破旧窗子半步,她像只受惊的猫,警觉地盯著每一个在她门口路过的人,生怕又蹦出什么“莫须有”的八卦。而那些曾经被她编排过的街坊邻居,也仿佛集体失忆,一个个笑而不语,看热闹不嫌事大。
夜里,李向东在烛光下將帐簿缓缓合上,心中没有一点波澜。
他知道,只要这张嘴闭不住,张二婶终会“咬到自己舌头”。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眯眼望向幽暗的院子,月光洒在地上斑驳陆离,一如人心。
下一位——易中海。
夜色如墨,四合院的屋檐下,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笼摇曳著微弱的光。李向东轻手轻脚地穿过院子,脚步无声,像一只猎豹潜行在草丛中。他的目標是那个经常在夜里拐弯抹角、满嘴谎话的易中海。这个人,狡猾得像条老狐狸,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別人的信任来攀爬利益的阶梯。李向东看著他,心里早已有了算计。
易中海的家门口,放著几块老砖和几根铁棍,平日里他用这些东西搭了一个简易的支架,方便掛衣服和晾晒杂物。李向东知道,这支架的结构非常脆弱,承重一点就会坍塌。
“今晚,就让你尝尝『意外』的滋味。”李向东心中暗念。
他蹲下身,悄悄將其中两根铁棍做了调整,故意鬆动了几块砖头,製造了一个极容易塌陷的陷阱。又在暗处布置了一些细绳,连通著一声轻微的响铃装置。一旦易中海不小心踏上陷阱,便会引发响铃,惊动周围的人,製造混乱。
他整理好一切,目光冷冷地盯著那扇半掩的木门。夜风吹过,夹杂著枯叶的沙沙声,仿佛也在为即將到来的“戏码”奏起序曲。
不远处,易中海正晃晃悠悠地从茶馆回来,手里提著一壶酒,脸上的酒气还未散去。他嘟噥著:“这老头子昨儿个又不给我借钱,这不等著我自己来凑和么?”
易中海毫无防备地走近门口,脚下一踩,正好踩中那块被李向东调整过的砖。只听“咔嚓”一声,那支架瞬间塌落,铁棍和砖块纷纷掉落,差点砸到易中海的脚踝。
“哎哟,妈的!”他痛叫一声,站不稳脚步,险些摔倒。
紧接著,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嚇得他一个激灵,四下张望,却见院子里空无一人。
“谁?谁放的屁啊?”易中海气急败坏地大喊,声音嘶哑。
李向东藏在暗处,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等人群聚集,易中海必然陷入眾人的怀疑中,成为被嘲笑和排斥的对象。
不多时,几个邻居闻声赶来,张二婶、胖婶儿和几个年轻人陆续出现。
“怎么回事?”胖婶儿皱眉看著倒塌的支架,“易中海,您这是自己不小心还是被人整?”
易中海脸上堆满尷尬和愤怒,“谁会下这种黑手?我还真没招谁惹谁!”
“哎,你自己看著办吧,院子不大,这点破事儿也要惹是生非。”张二婶斜眼看著易中海,口气带著几分嘲讽。
李向东故作关心地走上前,轻声说:“易哥,这种事儿,多半是有人不喜欢你了。你平时那脾气,又招谁惹谁了?”
易中海怔了怔,转头怒视李向东:“你什么意思?你又盯上我了?”
李向东笑得淡然,表情温和:“没啊,我不过是提醒一句,別让自己成了院子里茶余饭后的笑话。”
易中海咬牙切齿,脸色阴沉得像乌云,“哼,看著吧,我一定让你吃不了兜著走!”
李向东心中暗自冷笑:这正是我想看到的样子。
晚上,李向东躺在炕上,脑中反覆推敲著易中海最近的言行。易中海虽然表面上油腔滑调,可每次话里话外总藏著对李向东的敌意。他心里清楚,这个“易中海”早晚会找他麻烦,但他更相信,只要自己布好局,易中海再狡猾也逃不出他的掌控。
“这场棋,还远没结束。”李向东暗自下定决心。
李向东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知道张二婶的弱点,就在这张嘴上。
回到屋里后,他將那本帐簿再度摊开,在张二婶名下写下一句:
“口舌多事,话语毒辣,喜暗中窥私。”
这女人的弱点就在“窥”字上。
他盯著窗外那几棵树发呆,忽然想到了前些天院里那对刚搬来的新住户——老李头带著个瘦高个的外甥,说是临时借住几天。李向东记得,那小伙子进门时,张二婶可是第一个跑去搭话,东摸摸西问问,甚至还送了碗绿豆汤。
“若是把她关进自己的八卦里,她还能怎么挣脱?”
一个想法,像毒藤一样从心底滋长。
翌日清晨,李向东早早起来,將一封手写的信偷偷塞在张二婶屋门口,信纸是裁得整整齐齐的老式毛边纸,上面写得娟秀漂亮,內容却是支离破碎,话语之间似有“你那天说的我一直记得”、“你让我別声张,我自然守口如瓶”等字眼,模糊曖昧,却故意不写具体是写给谁。
更要命的是,信最后的落款竟只写著“思人”。
果然不到一个时辰,张二婶的喊声就从屋里爆发出来:“谁干的?哪个混帐往我门口放这种信!”
她拿著信在院中转了一圈,眾人都围了上来,窃窃私语。秦淮如瞅了一眼,故作震惊:“哎呀,这信……这是你家男人写的?这也太腻歪了点吧?”
张二婶脸都涨红了:“放屁!我老头子早死几年了!这是有人故意栽赃我!”
“誒哟,那就奇了怪了,”许大茂也凑上来,“这信里写得倒像是你亲口说的,人家都『记得你说的话』呢。”
“我说你们是嫌我老了寂寞,成心编排我是不是?”张二婶气得直跺脚,信纸都快揉烂了。
围观的几个孩子偷偷笑,嘴里还学著:“思人——张婶儿的思人是谁呀——”
那一天,张二婶的脸几乎没离开她那扇破旧窗子半步,她像只受惊的猫,警觉地盯著每一个在她门口路过的人,生怕又蹦出什么“莫须有”的八卦。而那些曾经被她编排过的街坊邻居,也仿佛集体失忆,一个个笑而不语,看热闹不嫌事大。
夜里,李向东在烛光下將帐簿缓缓合上,心中没有一点波澜。
他知道,只要这张嘴闭不住,张二婶终会“咬到自己舌头”。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眯眼望向幽暗的院子,月光洒在地上斑驳陆离,一如人心。
下一位——易中海。
夜色如墨,四合院的屋檐下,只有几盏昏黄的灯笼摇曳著微弱的光。李向东轻手轻脚地穿过院子,脚步无声,像一只猎豹潜行在草丛中。他的目標是那个经常在夜里拐弯抹角、满嘴谎话的易中海。这个人,狡猾得像条老狐狸,时时刻刻都在利用別人的信任来攀爬利益的阶梯。李向东看著他,心里早已有了算计。
易中海的家门口,放著几块老砖和几根铁棍,平日里他用这些东西搭了一个简易的支架,方便掛衣服和晾晒杂物。李向东知道,这支架的结构非常脆弱,承重一点就会坍塌。
“今晚,就让你尝尝『意外』的滋味。”李向东心中暗念。
他蹲下身,悄悄將其中两根铁棍做了调整,故意鬆动了几块砖头,製造了一个极容易塌陷的陷阱。又在暗处布置了一些细绳,连通著一声轻微的响铃装置。一旦易中海不小心踏上陷阱,便会引发响铃,惊动周围的人,製造混乱。
他整理好一切,目光冷冷地盯著那扇半掩的木门。夜风吹过,夹杂著枯叶的沙沙声,仿佛也在为即將到来的“戏码”奏起序曲。
不远处,易中海正晃晃悠悠地从茶馆回来,手里提著一壶酒,脸上的酒气还未散去。他嘟噥著:“这老头子昨儿个又不给我借钱,这不等著我自己来凑和么?”
易中海毫无防备地走近门口,脚下一踩,正好踩中那块被李向东调整过的砖。只听“咔嚓”一声,那支架瞬间塌落,铁棍和砖块纷纷掉落,差点砸到易中海的脚踝。
“哎哟,妈的!”他痛叫一声,站不稳脚步,险些摔倒。
紧接著,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起,嚇得他一个激灵,四下张望,却见院子里空无一人。
“谁?谁放的屁啊?”易中海气急败坏地大喊,声音嘶哑。
李向东藏在暗处,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等人群聚集,易中海必然陷入眾人的怀疑中,成为被嘲笑和排斥的对象。
不多时,几个邻居闻声赶来,张二婶、胖婶儿和几个年轻人陆续出现。
“怎么回事?”胖婶儿皱眉看著倒塌的支架,“易中海,您这是自己不小心还是被人整?”
易中海脸上堆满尷尬和愤怒,“谁会下这种黑手?我还真没招谁惹谁!”
“哎,你自己看著办吧,院子不大,这点破事儿也要惹是生非。”张二婶斜眼看著易中海,口气带著几分嘲讽。
李向东故作关心地走上前,轻声说:“易哥,这种事儿,多半是有人不喜欢你了。你平时那脾气,又招谁惹谁了?”
易中海怔了怔,转头怒视李向东:“你什么意思?你又盯上我了?”
李向东笑得淡然,表情温和:“没啊,我不过是提醒一句,別让自己成了院子里茶余饭后的笑话。”
易中海咬牙切齿,脸色阴沉得像乌云,“哼,看著吧,我一定让你吃不了兜著走!”
李向东心中暗自冷笑:这正是我想看到的样子。
晚上,李向东躺在炕上,脑中反覆推敲著易中海最近的言行。易中海虽然表面上油腔滑调,可每次话里话外总藏著对李向东的敌意。他心里清楚,这个“易中海”早晚会找他麻烦,但他更相信,只要自己布好局,易中海再狡猾也逃不出他的掌控。
“这场棋,还远没结束。”李向东暗自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