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频阳县往事
    公子衡提着一袋蜂窝煤与刘盈煤走入县府,还在说着近日来的潼关见闻。
    县府内,萧何见到来人行礼道:“公子。”
    衡道:“刚去看望了爷爷,爷爷让我带来了这些煤来。”
    萧何道:“当初为了建设铜川的制煤作坊,没少出乱子,好在有章邯将军相助。”
    那是发生在去年的事,那时候衡正与陈平在外巡查各县。
    直到按照父皇与老师的安排,来渭北协助萧何主持各县之事,才知道了当初建设制煤作坊的事。
    那时为了将煤矿空出来,还要动员铜川县搬迁,没少因土地问题而争执。
    而闹事的也都是当年拥有土地的老秦人,因有些土地是当年的老秦人用军功换来的,在丞相府的主持下,拿出了更多的土地与县民交换。
    才有了如今的铜川县,铜川县是一座以煤矿为核心的县,其中不论男女老壮都在围绕着那座矿劳作。
    曾经,衡也问过萧何,中原各地还有很多这样的煤矿,它们又要怎么处置?
    萧何只说皇帝与丞相府会有办法的,这点事不用公子牵挂。
    见萧何递来几卷文书,公子衡接过,正在看着。
    公子衡虽说不在渭北任职,但在秦廷任御史,依旧可以留在渭北。
    自从巡视过中原各县之后,衡看到一些县治的卷宗时,看法也有了些变化。
    等刘盈离开之后,衡又道:“听曹县丞说,萧郡守要回楚地?”
    萧何颔首。
    如今的萧何已是郡守,这也是近五六年间的事。
    以他这样的才能或许用不了多久就可以进丞相府,将来说不定能够位列九卿。
    衡觉得这是必然的,不仅仅是他,就连丞相府的群臣也是这样认为,如今的皇帝与秦廷用人往往只看能力,不看出身,也不看家世。
    更何况,现在有很多庶民的孩子,也都在秦廷任职,甚至已是如今秦廷中的一个很大的团体。
    以后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
    衡又道:“是楚地有事还牵挂着郡守?”
    萧何道:“臣与皇帝已有约定。”
    衡不知道萧何与父皇有了何种约定,只是一想到他这样的人会离开关中,心中多少有些惋惜。
    看过中原各地的情形后,衡自然清楚,其实这个国家并没有这么好。
    这中原的其他郡县更需要像萧何这样的人,衡也见过如今楚地的风貌,衡以前不知道楚地是什么样,他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什么印象。
    小时候,衡也跟随着爷爷一起东巡,可是那时候他尚在襁褓之中。
    又与萧何谈了许久,衡这才在县里休息。
    翌日,天还是漆黑的,公子衡就早早牵马出了县,翻身上马朝着咸阳而去。
    虽说受御史府之命在渭北任职,可公子衡不想错过任何一次廷议。
    每一次的早晨廷议,对他而言就是一次学习国事的机会。
    当天边刚出现亮光,公子衡已经到了咸阳城,从城门口赶到咸阳宫门,也正好是宫门打开的时辰。
    今天的廷议有些难得,因武将一列多了两位大将军,众人也多了一些新鲜的话题。
    不然,每天廷议前大家所聊的都是那些事,未免有些太过无趣了。
    而现在赵佗与屠雎站在武将一列,有不少人愿与他们谈话。
    当皇帝到来,群臣也才恢复了安静。
    今天的廷议所言多是秋后的官吏任免,还有不少以前留下来的老官吏需要替换。
    直到廷议结束之后,赵佗与屠雎一起去了潼关城。
    在如今的人们眼中,想要读书想要入仕就必须要去潼关,潼关不仅仅是一座学城,它更是万千庶民们进入秦廷权力体系的一条途径。
    因进潼关读书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庶民出身,赵佗看到如此大的城池,一时间有点恍惚。
    走入潼关城内,赵佗得到了此地郡守司马欣的接待,并且等孩子们结束上午的课时,也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子嗣。
    司马欣平日里很忙,无暇顾及赵佗一家,更何况他们家的家事,由他们自己家去商议。
    走到太学府时司马欣见到了一个熟人,道:“王夫子。”
    王馀见到来人道:“郡守。”
    “今天赵佗来了,恐怕他要让他的孩子回南方。”
    王馀感慨道:“此事我听说了。”
    司马欣又叹道:“陈平好手段呀。”
    王馀摇头道:“我觉得这不是陈平的手段。”
    闻言,司马欣稍加思索,又道:“也对,换作是陈平的手段,多半赵佗回到关中都会掉一层皮,不会这般完好。”
    王馀摇头苦笑。
    两人对陈平的理解,都是来自这些年陈平巡视各县的传闻,这陈平立功有多少人们倒是不清楚,不过有关这个陈平的一些坏消息,倒是传得很快。
    就御史府的那些御史中,你惹谁都可以,千万不要招惹陈平。
    就快要入冬的关中又下了一场冻雨,今夜扶苏坐在车驾上,正在朝着频阳县而去。
    因今天是来祭拜王翦大将军,车驾到了频阳县内的一座老宅前停下。
    平日里一直关着门的老宅今天终于开门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正坐在正堂门外,见到是皇帝一家来了,忙行礼。
    走入宅院内,这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家不是别人,正是王贲。
    扶苏伸手扶着行礼的王贲,没想到这两年这位丈人竟老得这么快。
    等对方站起来,扶苏点着头也没有话语,心里觉得能不老吗?
    自己这个皇帝也四十岁了。
    扶苏又看向堂内,两位老人家正在这里低声交谈着,正是父皇与老师。
    先前怎么劝老师,老师都不肯离开骊山,这一次因祭拜王翦老将军的事,倒是走出骊山了。
    扶苏走入堂内,依旧伸手扶着自己的丈人,而身后是妻子与女儿。
    安静的老宅堂内,王翦灵位就放在桌上,四下也无他人。
    嬴政回头看向自己的儿子,“近来可好?”
    扶苏回道:“一切都好。”
    “那徐福,到现在还未回来吗?”
    “至今没有徐福的消息。”
    ……
    ps:今天请假一天,暂更一章,容小张休息一天,早睡一晚。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秦人的悠闲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张九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九文并收藏秦人的悠闲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