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病中惊坐起(求保底月票)
张峦府上。
沈禄得知消息后,屁颠屁颠就跑过来行恭贺之事。
不料张峦装病装上瘾了,躺在那儿直呻唤,看向沈禄时神色迷离,就好像已经病入膏肓般,眼神都开始涣散了。
“来瞻,你这病拖延得太久了,怎到现在还不好?实在让人着急啊!”沈禄苦着脸说了一句,又道,“经此一事后,你在朝中的地位真就是稳如磐石,以后再没人敢对你说三道四了。”
张峦呓语般问道:“这西北传来的捷报,真的有这么大的用场?”
张延龄在旁看着挺无语的。
老爹现在魔怔了,人前老是表现得奄奄一息的样子,看起来把个绝症患者扮演得入木三分,其实就是演过头了。
张延龄很想说,老爹啊,你这不像是生病,生病的人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精神状态好起来,而你这更像是刚生完孩子,那叫一个九死一生,有气无力……
沈禄笃定地道:“你辅佐陛下登基,劳苦功高;又深得太皇太后信任,背景深厚;如今咱侄女乃大明正宫,与陛下夫妻恩爱,如胶似漆,你在朝中权势之盛可谓如日中天,再加上西北捷报,还有谁位置比你更稳?”
“呵呵,是吗?”
张峦听到这么多赞誉,有些不好意思,原本绷着的精神顿时松弛下来,病容看上去就显得真实了许多。
正说话间,常顺跑到门口,想要喊叫,却见自家二少爷坐在门边,便弓腰驱步上前,附耳向张延龄说明情况。
张峦看似在跟沈禄说话,但一双眼睛却瞄向门口方向。
精神头十足。
“吾儿,有事吗?”
张峦好奇地问道。
张延龄起身来到榻前,小声道:“庞大管家刚才亲自来府上知会,说是有从西北来的信件,涉及到答谢父亲的内容。”
“那还等什么?赶紧把人请进来啊。”
张峦一听庞顷代表李孜省来府上送谢礼,瞬间从床榻上蹿起来,动作那叫一个麻利。0
沈禄在旁看着,心里直发怵。
他倒没想过张峦是在装病。
至少从他的角度来看,如今正当红的张峦,实在没理由掌握朝中权柄而不用,非得在家装孙子,这样做并不能博得他人同情。
如果是装病,这既显得没意义,又会延误他官场登顶的脚步。
但在张延龄这个做儿子的眼中,张峦就是喜欢做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不过眼下张峦也的确是患病在身,只是没有他装的那么严重而已。
张延龄道:“庞管家已经回去了,说是礼物过几天就会送到。”
“咦?怎就把人给撵走了呢?”
张峦显得很着急。
沈禄在旁就比较尴尬了。
你在我这个客人面前说别人不该走,那意思就是说我不应该留下呗?我好心好意来恭贺你获得军功,你怎还嫌弃起我来了?
“汝学,最近银台司对我的风评如何?”
张峦可能是觉得疏远了沈禄,不由改换话题问道。
沈禄尴尬一笑。
你自己啥风评,难道自己不知道吗?
张峦道:“我不喜欢为自己申辩,我这个人最喜欢做实事,这次李尚书在西北奏捷就是我推动做的实事之一。
“你别担心,我告诉你,无论如何我们张家都不会倒下的。”
沈禄点头表示理解。
心里却在想,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
张延龄笑道:“姑父,我想我爹的意思是说,他的病马上就能好,回头在朝中将会表现得更有进取心,断不至于辜负姑父的期许。”
沈禄听到这里,精神总算好了些,笑着恭维道:“来瞻,朝中很多人都在等你病愈归来呢……来瞻,你可是吾辈楷模啊。”
“过誉了。”
张峦笑着谦虚了一句,接着道,“你看要不这样,有西北的最新消息,我会派人告知你,今日我这边……”
“明白、明白。”
沈禄笑着道,“我就是得到消息,登门来探寻一番,顺带恭喜你的。”
张峦道:“今日吾儿延龄入宫一趟,得悉的消息并不多,眼下说大获全胜还为时尚早,鞑靼人不太可能会善罢甘休。”
“那接下来……”
沈禄一听也不由紧张起来。
张峦无奈道:“我人在京师,尚在病中,西北那边的事我一时间真帮不上忙,实在是鞭长莫及啊。不过料想李尚书为人谨慎,或能化腐朽为神奇,可惜那些西北督抚和军将不为他所用,如何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稳住偏关一线,将鞑靼人击退,这些都很考验他的能力。”
沈禄问道:“那他在出发前,有关此役,您就没……给他个锦囊妙计之类的?”
张峦好奇地问道:“我不告诉他鞑靼人从哪儿来了吗?”
“这……”
沈禄问道,“后续呢?”
“后续……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呗……鞑靼人从某一个方向进逼我关隘,侥幸被我算中,接下来如何打跑,那不得看李尚书和他麾下的将士临阵发挥?这天机之事一旦涉及到人情,变化多端,可不是我三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张峦强行为自己辩解。
不是我不行,实在是题目超纲了!
“对对对。”
沈禄赶紧应声,“不过就您这本事,就算是龙虎山的张天师来了,也得甘拜下风。不过外间也有传言,说是你曾在龙虎山求过道,不知可有此事?”
“呸!我几时去过什么龙虎山?”
张峦一副不屑的神色。
沈禄道:“那你的道行何来?说来惭愧,来瞻,在下对你之前的际遇,知之甚少。”
张峦脸色有些回避,心想,你知道多了没好处,对我失去好奇心,剩下的就是鄙夷了。
连我都还没从儿子口中撬出个究竟呢。
张峦随口应道:“我修行不在龙虎山,而在黄山。”
“什么?”
沈禄闻言皱眉。
张峦道:“不然我怎么跟那群徽州商贾往来这般密切?还有什么黄山云母的宝贝!总归我就是黄山修道有成归来。”
沈禄听了不由觉得一阵尴尬。
要不是真知道你有大神通,还以为你在这儿瞎编乱造呢。
张峦装模作样扒拉几下手指头道:“我又大概算了一下,推测到朝中人不会轻易成全我和李尚书的功劳。事情还存在变化……你以为军功能轻易获得么?先前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下一步可能就是挑鸡蛋皮的毛病了。”
“也有几分道理。”
沈禄一味地附和张峦,不过想到当前朝中局势,还是谨慎地问道:“那来瞻兄,你可有做好应对准备?”
张峦道:“我事都办了,要是他们不信我,爱咋咋地!我再多窥探几次天机,可能把小命都给赔进去!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必遭天谴!我还想安稳度日,尽量活长久些,含饴弄孙呢!”
“明白,明白。”
沈禄好似会意,又好像什么都没懂,总归张峦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只需要看风使舵即可。
*********
这个月争取下月票,有保底月票请投一波,谢谢!
(本章完)
张峦府上。
沈禄得知消息后,屁颠屁颠就跑过来行恭贺之事。
不料张峦装病装上瘾了,躺在那儿直呻唤,看向沈禄时神色迷离,就好像已经病入膏肓般,眼神都开始涣散了。
“来瞻,你这病拖延得太久了,怎到现在还不好?实在让人着急啊!”沈禄苦着脸说了一句,又道,“经此一事后,你在朝中的地位真就是稳如磐石,以后再没人敢对你说三道四了。”
张峦呓语般问道:“这西北传来的捷报,真的有这么大的用场?”
张延龄在旁看着挺无语的。
老爹现在魔怔了,人前老是表现得奄奄一息的样子,看起来把个绝症患者扮演得入木三分,其实就是演过头了。
张延龄很想说,老爹啊,你这不像是生病,生病的人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精神状态好起来,而你这更像是刚生完孩子,那叫一个九死一生,有气无力……
沈禄笃定地道:“你辅佐陛下登基,劳苦功高;又深得太皇太后信任,背景深厚;如今咱侄女乃大明正宫,与陛下夫妻恩爱,如胶似漆,你在朝中权势之盛可谓如日中天,再加上西北捷报,还有谁位置比你更稳?”
“呵呵,是吗?”
张峦听到这么多赞誉,有些不好意思,原本绷着的精神顿时松弛下来,病容看上去就显得真实了许多。
正说话间,常顺跑到门口,想要喊叫,却见自家二少爷坐在门边,便弓腰驱步上前,附耳向张延龄说明情况。
张峦看似在跟沈禄说话,但一双眼睛却瞄向门口方向。
精神头十足。
“吾儿,有事吗?”
张峦好奇地问道。
张延龄起身来到榻前,小声道:“庞大管家刚才亲自来府上知会,说是有从西北来的信件,涉及到答谢父亲的内容。”
“那还等什么?赶紧把人请进来啊。”
张峦一听庞顷代表李孜省来府上送谢礼,瞬间从床榻上蹿起来,动作那叫一个麻利。0
沈禄在旁看着,心里直发怵。
他倒没想过张峦是在装病。
至少从他的角度来看,如今正当红的张峦,实在没理由掌握朝中权柄而不用,非得在家装孙子,这样做并不能博得他人同情。
如果是装病,这既显得没意义,又会延误他官场登顶的脚步。
但在张延龄这个做儿子的眼中,张峦就是喜欢做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事,不过眼下张峦也的确是患病在身,只是没有他装的那么严重而已。
张延龄道:“庞管家已经回去了,说是礼物过几天就会送到。”
“咦?怎就把人给撵走了呢?”
张峦显得很着急。
沈禄在旁就比较尴尬了。
你在我这个客人面前说别人不该走,那意思就是说我不应该留下呗?我好心好意来恭贺你获得军功,你怎还嫌弃起我来了?
“汝学,最近银台司对我的风评如何?”
张峦可能是觉得疏远了沈禄,不由改换话题问道。
沈禄尴尬一笑。
你自己啥风评,难道自己不知道吗?
张峦道:“我不喜欢为自己申辩,我这个人最喜欢做实事,这次李尚书在西北奏捷就是我推动做的实事之一。
“你别担心,我告诉你,无论如何我们张家都不会倒下的。”
沈禄点头表示理解。
心里却在想,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
张延龄笑道:“姑父,我想我爹的意思是说,他的病马上就能好,回头在朝中将会表现得更有进取心,断不至于辜负姑父的期许。”
沈禄听到这里,精神总算好了些,笑着恭维道:“来瞻,朝中很多人都在等你病愈归来呢……来瞻,你可是吾辈楷模啊。”
“过誉了。”
张峦笑着谦虚了一句,接着道,“你看要不这样,有西北的最新消息,我会派人告知你,今日我这边……”
“明白、明白。”
沈禄笑着道,“我就是得到消息,登门来探寻一番,顺带恭喜你的。”
张峦道:“今日吾儿延龄入宫一趟,得悉的消息并不多,眼下说大获全胜还为时尚早,鞑靼人不太可能会善罢甘休。”
“那接下来……”
沈禄一听也不由紧张起来。
张峦无奈道:“我人在京师,尚在病中,西北那边的事我一时间真帮不上忙,实在是鞭长莫及啊。不过料想李尚书为人谨慎,或能化腐朽为神奇,可惜那些西北督抚和军将不为他所用,如何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稳住偏关一线,将鞑靼人击退,这些都很考验他的能力。”
沈禄问道:“那他在出发前,有关此役,您就没……给他个锦囊妙计之类的?”
张峦好奇地问道:“我不告诉他鞑靼人从哪儿来了吗?”
“这……”
沈禄问道,“后续呢?”
“后续……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呗……鞑靼人从某一个方向进逼我关隘,侥幸被我算中,接下来如何打跑,那不得看李尚书和他麾下的将士临阵发挥?这天机之事一旦涉及到人情,变化多端,可不是我三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张峦强行为自己辩解。
不是我不行,实在是题目超纲了!
“对对对。”
沈禄赶紧应声,“不过就您这本事,就算是龙虎山的张天师来了,也得甘拜下风。不过外间也有传言,说是你曾在龙虎山求过道,不知可有此事?”
“呸!我几时去过什么龙虎山?”
张峦一副不屑的神色。
沈禄道:“那你的道行何来?说来惭愧,来瞻,在下对你之前的际遇,知之甚少。”
张峦脸色有些回避,心想,你知道多了没好处,对我失去好奇心,剩下的就是鄙夷了。
连我都还没从儿子口中撬出个究竟呢。
张峦随口应道:“我修行不在龙虎山,而在黄山。”
“什么?”
沈禄闻言皱眉。
张峦道:“不然我怎么跟那群徽州商贾往来这般密切?还有什么黄山云母的宝贝!总归我就是黄山修道有成归来。”
沈禄听了不由觉得一阵尴尬。
要不是真知道你有大神通,还以为你在这儿瞎编乱造呢。
张峦装模作样扒拉几下手指头道:“我又大概算了一下,推测到朝中人不会轻易成全我和李尚书的功劳。事情还存在变化……你以为军功能轻易获得么?先前不过是鸡蛋里挑骨头,下一步可能就是挑鸡蛋皮的毛病了。”
“也有几分道理。”
沈禄一味地附和张峦,不过想到当前朝中局势,还是谨慎地问道:“那来瞻兄,你可有做好应对准备?”
张峦道:“我事都办了,要是他们不信我,爱咋咋地!我再多窥探几次天机,可能把小命都给赔进去!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必遭天谴!我还想安稳度日,尽量活长久些,含饴弄孙呢!”
“明白,明白。”
沈禄好似会意,又好像什么都没懂,总归张峦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只需要看风使舵即可。
*********
这个月争取下月票,有保底月票请投一波,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