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学士恕罪啊
    出使西夏,先从汴京到京兆府长安,这一路上,道路其实很好走,只有零星几个地方稍稍有些难行。
    再从长安往北去,就分左右两条路,左边走环庆,右边走鄜延,不论走哪边,只要出了关中平原进了高原沟壑,路都难行,而且还要面对不断抬高的海拔。
    长安城里,驿馆之外,有几个很不起眼的汉子在旁边茶楼里坐着……
    只待使节车队再出发,几个汉子便也慢慢跟了上去。
    往北第一站就是耀州,就是姚平仲的地盘,他也在忙,忙着完成任务,招收良家子入伍,给出的待遇也着实不差,一个月也上到了两贯钱,一贯多来自枢密院的调拨,还有几百钱,那自是姚平仲补贴。
    任务很艰巨,要招三千人,招人是一方面的艰巨,怎么空出三千个编制员额,是另外一方面的麻烦。
    姚平仲一到老家,就开始着实忙这些事来,只在忙碌非常之时,一个军汉走进了班房来,屏退左右,开口禀告:“总管,又动身了。”
    姚平仲皱眉点头:“盯着就是,入得耀州,更要盯紧!”
    “得令!”军汉出门再去,打马飞奔。
    军汉去了,姚平仲忧心忡忡,他在等使团确切的路线,这对于他来说,只能是凭运气,最好是走鄜延……
    只待又过四五日,这军汉又来禀报:“总管,没有在耀州多作停留,走的东边右道……”
    只管一听这句话,姚平仲就大喜:“好,甚好甚好!”
    走的鄜延路,走的刘家的地盘,那十有八九也就会往鄜延而回,但姚平仲并不知道使团为何走鄜延。
    其实道理很简单,蔡攸出境要人护卫,要最最精锐,刘家父子回来了,也就是说鄜延的精锐军汉都回来了,其中最主要是骑兵,护卫而去需要精锐之骑,回来的时候接应,有精锐之骑便也更好。
    而环庆种师道还在燕云未归,特别是环庆堪用的骑兵都被种师道带走了。
    蔡攸如此选择,不外乎一点,那就是对自己的安全,格外看重,在朝堂上,在皇帝面前话语朗朗那是一回事,真到了西北,真要出境,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便是头前苏武也没有料到这一点,不免也是歪打正着,无意间帮了姚平仲一把。
    此时姚平仲人已然站起,开口又问:“把我点过名的人都立马聚起来,一人带五马,备好的东西都装好绑扎在马背上,今日傍晚随我出城!”
    “得令!”军汉飞奔而去。
    姚平仲还有事要安排,先要往州衙去,与衙门里说一下自己得了枢密院的令,要再去燕云见一见枢密院直学士苏武,差事是送舆图,送西北州府所藏的精度更高的舆图,快马来去,很快,许二十天就回,并还有枢密院的命令拿出来证明一下。
    这是脱身之计。
    然后军中开会,把军中要忙的事情都交代一二,也说二十天左右回来。
    然后,与三十二个人汇合,带一百五十来匹马,还有一些骡子,不出城北,出城南而去。
    只待落夜,再往北去,把衣装一换,西北风沙也大,带上麻布遮面,此番,只管昼伏夜出,只要真入了黄土高原之内,沟壑纵横之地,太好藏身。
    也不必追赶什么,远远跟在使团之后就是,不必去拦使团出境,而是要截使团回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哪怕出境了,还要安排三个会说党项话语的人,伴作客商,带十几匹骡子的布料,一直跟到兴庆府去。
    也怕蔡攸回来的时候又临时改变主意,往环庆而回,盯紧了有备无患,若是蔡攸真不往鄜延而回,那就得赶往西边青岗峡去截。
    这些细节,具体的事,姚平仲也反复推演了好几番,不论苏帅如何说那些不强求之类的话语,既然决定干这件事了,姚平仲心中的主意就是无论如何要干成!
    出耀州,路过坊州,坊州很小,马上也就入了鄜州,自就要去见一下刘延庆,刘延庆本在延州之处,便也是知道蔡攸要来出使,便先赶到了南边鄜州来迎接。
    几十岁的刘延庆,对于这种朝廷来的大员,那是伺候得格外的小心翼翼。
    甚至也派儿子刘光世一路跟随,说是护送,其实也是伺候着,怎么也多点好印象,来日兴许也能少点麻烦。
    军汉伺候文官,那自是伺候爹一样,何况还是当朝大学士、太师之子,更是天子面前最宠信之人。
    那得当爷爷伺候着。
    文武官员招待一顿酒宴,宿夜一番,第二日再出发,刘光世亲自带着六七百骑,说是护送大学士出境,便也安排了出境之后的事,也还要有一百骑一起进西夏,也只能一百骑,多了人家党项人也不答应。
    便是路途一路往北去,车驾里的蔡攸,时不时就会呼喊刘光世到近前来。
    一时说:“何以鄜延之地,官道这般颠簸?”
    刘光世陪着笑脸在答:“大学士有知,实在是这地形如此,皆是沟壑,一路往北,也是一路爬坡,且鄜延之地贫瘠,钱粮出产也少,道路修葺自也比不上中原……”
    蔡攸显然是颠簸坏了,这个时代的车,也没有减震的功能,他也是第一次来西北,以往出门,要不就在中原之地一马平川,要不就去江南,那运河之中行船更是舒缓非常。
    第一次到得西北,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河谷沟壑,也着实受罪,颠得人是上气不接下气,蔡攸不免又说:“又说钱粮,自从到得西北之地,听得你们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哭穷,再如何穷,你们这些军汉每年拿朝廷多少钱,平常也不打仗,将养着无事,修修路怎么了?修路不也是为你们好?行军也方便,运粮也方便……”
    蔡攸的话,岂能没有道理?
    岂不也是京城里的相公“高屋建瓴”?
    刘光世陪着笑脸:“相公说得是,是我等的差错,只待此番之后,立马着军汉来修路!”
    但刘光世心中却是在骂人,蔡攸说的是人话吗?
    西北的军汉不比东京,事多了去了,此处是鄜延,入延州再往前,一个一个都是堡寨,每个堡寨都要驻军,边境更是要来去巡视,时不时还要与党项人干几架。
    鄜延军汉,都是轮换的,人家在堡寨里驻守几个月,或是在边境里巡逻几个月,乃至血战几番,轮换回来,不让人家阖家欢乐好好休息一下,还要押着人家去修路,军汉这他妈能干?
    朝廷给多少钱?就把人家当牛做马?
    这大宋朝之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不把军汉当人,但在西北,哪怕文官再如何,军官一定要把军汉当人,不然,后果可想而知……
    但刘光世也知道,自己不能争辩,与其争辩,不如认错,人家东京来的大学士,指点一下地方工作,说得“句句在理”,你还要跟人家争,那能吃罪得起?
    只管再听蔡大学士话语又来:“尔等这些军将,着实尸位素餐,不思为民谋福,只顾自己舒坦,这般下去,百姓岂能不厌烦尔等?军心民心,何等重要?要知道,你们吃的每一口饭,都是百姓辛苦种出来的,被百姓养着,就当多干实事好事!”
    刘光世连连点头:“是是是,大学士一语,末将醍醐灌顶,自当铭记于心,来日就改,一定开始着手修路!”
    “哼!”大学士脾气可不好,便是对这个国家的责任心极大,对天子更要尽心尽力,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此番事情虽小,岂不也是为国为民?
    车帘放下了,刘光世转头去,笑脸还要保持住,只待走到自己队列里了,笑脸才垮下来。
    垮了脸,刘光世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能心中腹诽,去你娘的吧……
    左右军汉也知道,自家小刘总管这是吃罪了,唉……
    这一路,着实有些压抑,这差事,赶紧干完,干完了事。
    只管再往前行,不得多久,颠簸得难受不已的蔡大学士,掀起帘子又是呼喊:“刘光世!”
    刘光世连忙打马过去,下马跟在车驾车帘之外:“末将在!”
    蔡大学士心情是好不了一点,斜着眼瞟人:“这路得修,得赶紧修!”
    “遵命!”刘光世躬身拱手。
    “此其一也,其二,党项归附不远,到时候啊,西北各地,都要裁军,以为朝廷开源节流,减轻百姓之重负,你鄜延兵最多,回头你这番差事完了之后,只管回军中去,那些老弱病残,挑选一二,早作准备,也好教他们早有打算,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
    蔡大学士自还是指点一下工作,不免也是为国为民,一为国家减轻负担,每年军费开支着实太多,二是为民减负,三来也是为那些要裁汰的老弱病残考虑,让他们有一个过渡的准备。
    这岂能不是一个好官该有的思虑?来日把这些事拿到京中去与官家说说,官家岂能不夸奖一二?
    只待此番差事完成,回京之时,蔡大学士如此功勋,不说别的,参知政事当该有一个了,便是副宰相,此番岂不就是宰相之谋?
    一如昔日文正公范仲淹,又好似王文公王安石,不免也还像司马文正公……
    刘光世只管点头:“遵命!”
    “嗯,去吧……”蔡攸摆摆手去,也算苦中作乐,这般难走的路上,他一心为国为民思虑无数,谋得实事,似也有一种成就感,不免心情又好上几分。
    刘光世转头去,强撑笑脸上马转头去,面色立马就垮,撑不住了,话语也无。
    但心中腹诽更甚,党项归附?
    他娘的这辈子没听过这种愚蠢之语,这大学士读书读傻了吧?这是哪天做的梦?
    刚才还说要军汉去修路,现在又说要裁汰军汉,他娘的,苏帅还让他回来扩充兵马……
    这他妈该听谁的?
    刘光世回到队列,用眼角余光去看了一眼那车驾,心中暗骂一声:傻屌直娘贼!
    这朝廷大学士,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不免还想,来日,只怕真是这厮当宰相,想到这里,刘光世心中有点抑郁了。
    刘光世哪里知道,蔡大学士这一路,指点工作还上瘾了,时不时呼喊几语,对各处之事发表一下来自东京大学士的最高指示……
    刘光世第一次觉得鄜州延州怎么这么大,怎么感觉一直走不到边,平常里快马来去那是家常便饭,此番里,只感觉这天地何以如此广大!
    忍着忍着,入了延州,过了州城,那是一个一个的堡寨,金明寨,龙安寨,安塞堡,平羌寨,平戎寨,塞门寨……
    终于要到边境了,可把刘光世盼到头了,但一想着还得在边境之处等他回来,还要再护送一路,刘光世连死的心都有了。
    但刘光世得笑,陪着笑脸回答话语:“回大学士,再往前走二十里左右,就出境了,再走四五十里,就到党项洪州,想来党项人也有人在等大学士……”
    出使之事,自是先有快马国书去知会人家,再去。两国之间,互有使节,来去其实不少,打也是打的,来去也是多的,多也吵架,军汉在边境干来干去,使节便也来去,骂来骂去。
    一会儿停停,过几天消停日子,一会儿又打一打,互相又骂一骂。
    蔡攸听得当真就要过境了,不免心思里也起紧张,面色也沉,往前路看去,却又作镇定来说:“嗯,此去,可解边塞八十年战乱,百姓们终于可以过点安定日子了!”
    刘光世心知肚明,连忙躬身去谢:“只待大学士此番回来,百姓们必然将大学士的长生牌位立在家中,日日焚香祷祝!”
    蔡攸脸上的笑自不用说,刘光世这话说得真好,如此大功,岂能只是在东京有功?岂能不是为边塞州府之百姓谋得天大的福祉?
    百姓们供上长生牌位,不为过!这是多大的功德?
    再往前去,走着走着,当真就要出境了,忽然听得前方哪里呼喊大作,似喊杀之声!
    连一旁刘光世也陡然机警起来,大喊:“快左右护卫,前方怕是起了战事!”
    只等刘光世这一语来,就看一旁车驾的车帘立马掀起来了,一张煞白的脸惊慌来问:“哪里起了战事?”
    刘光世就答:“回大学士话语,定是头前有那游骑或者巡边的军汉与党项人碰到一处,打起来了!”
    “敌军多少?我军多少?”蔡攸连连发问,紧张不已。
    刘光世来答:“敌我多不过一二百人去!”
    这种事,边境时常发生,刘光世自是心里有数,回来的时候得了哥哥私下的命令,要多多摩擦,乃至还要谎报军情,这不就按照哥哥指示来干了,边境之军,当比昔日主动一些,主动挑起来这些摩擦之事。
    如此,敌人的大部也就会出现在边境之处,只管来的七八百骑,往朝廷一报,那就是五千!
    事关哥哥大计,刘光世岂能不做好?
    只听得是一二百人在打,只看自己队列里那五六百骑,蔡攸心思里稍稍一定,煞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些些红润。
    便听刘光世又来说:“大学士,我等当前去支援友军,大学士在此稍待片刻,留得百十骑护得大学士周全!”
    那喊杀之声就在不远,赶巧在此,此时去支援,那自是再好不过,只要一去,至少也能少得三五十人的死伤,还能多杀党项几十人不在话下。
    却听得蔡攸忽然高声来说:“不可!”
    刘光世一愣,怎么不可,自家人与敌人打起来了,若是不赶巧也还罢了,赶巧在此,快马又多,怎还不去支援自家兄弟?
    “大学士,无妨的,末将留得百十骑在此,定能护得大学士周全!”刘光世连忙来说,便也猜到了一些,这位大学士,原来是个怂货,那就多解释几句,宽慰他安心。
    不想蔡攸一语来:“我说不可就不可!”
    只看那边马背上的军汉一列一列,甚至已然有人下马开始穿甲了,听得这话,都是一愣,目光皆转头来看蔡攸,脸上焦急不已,支援自家兄弟,本也是他们的常规操作,边塞骑兵就是干这个的……
    此时就在近前不远,却不准去了,这是个什么道理?
    蔡攸看得无数目光,岂能不说话:“此番本是来谈归附,何必多加死伤?来日当是一家之人,岂能再添新怨?这般,刘光世,你带数骑往前去,分开双方,下令不必再打,让我军退后一些,脱离开来!”
    刘光世听得这话,已然就要脑溢血了,只觉得眼前一黑,好似真要栽倒在地。
    这他娘的傻屌说的是人话吗?
    这这这……
    再看左右军汉,一个个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表情上焦急不已,自也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只管都去看自家小刘总管。
    小刘总管能说什么?
    他脑溢血稍稍好一点之后,左右一看,抬手一招:“来十个……二十个人,随我走!”
    只管亲卫二十,打马飞奔往前去。
    后面还有蔡攸的呼喊:“只管分开脱离就是!”
    头前奔出去二三十步的刘光世,心里大骂,傻屌以为打仗是街头打架,衙差一来就能脱离双方?说不定到衙门里还能握手言和?
    直娘贼,傻屌直娘贼!
    “得令!”刘光世的得令之声,也就传回来了!
    车驾里,蔡大学士面色自也恢复不少,却也自得,还与左右之人乃至军汉来说:“如此,化干戈为玉帛,才是美谈,只待党项归附,便当多多走动,如此美美与共,共享我大宋盛世,此如汉唐之威也!”
    满场之人,呆的愣的一大堆。
    蔡大学士也不多言,便也知道,这些军汉泥腿子,都是愚钝不堪之辈,大字不识,与他们说这些高深之语,他们听不懂也正常。
    前方刘光世二十骑去也,奔得几百步外,长枪早已在手,循声再去,奔得不久,头前自真是边军在打,遭遇战,宋军七八十人,党项六七十人,双方都不散乱,皆是紧密结阵聚在一处,互相不断来去,正打得不可开交,双方死伤不少!
    刘光世已然大喊:“绕起来,往侧面去,快!”
    众骑随之就绕起来,场面不大,绕起来也快,瞬间入场,便是去冲党项侧翼。
    只待二三十骑一来,局势陡然大变,党项之军立马散乱,胜负就分,只管追着捅刺砍杀。
    党项人自也要跑,面对骑兵,着实无法,散乱去跑。
    这是小战,漫长的边境线,时常会有,有时候是宋人这么打党项,有时候也是党项这么打宋人。
    小追片刻,多杀几人,刘光世已然呼喊收兵:“罢了罢了,今日不宜多追!”
    便也是想着身后不远还有个傻屌直娘贼要伺候。
    只管收拢一下尸首,处理一下伤员,捡拾搜刮一下战利品,动作都快,边军自回最近堡寨去,伤员要救,赶紧抬着走,拖沓不得。
    刘光世便也打马而回,再去伺候大学士。
    只待到得大学士身前拜见,大学士在车驾之内往外打量,皱眉就问:“怎的马匹上血迹斑斑?”
    刘光世陪着笑脸:“大学士,刚才那一些党项人着实凶恶,分不开,唯有冲杀一番,击退了去。”
    “大胆,何以不听命令?”蔡攸威势又出,便也看得退下来的自家军汉抬着伤员尸首在狂奔,便又呵斥:“你看你看,死伤这么多,又添新怨,来日何以成为一家人?”
    刘光世脱口一语:“大学士容禀,不曾吃了亏当,党项尸首也是不少,就在头前,一会儿路过,大学士可看一看!”
    蔡攸闻言大怒:“我让你去脱离双方,消解仇怨,你竟是去砍杀党项?你好大的胆子!”
    刘光世无言以对,有起死心,这个世界,毁灭了吧……
    “大学士恕罪,不是末将不听号令,着实是那党项太过凶恶,末将无奈之举!”刘光世还能说什么?
    说党项凶恶,这一点蔡攸还是信的,却是蔡攸又道:“那自是你不善言辞,处理失当!”
    “是是是,许正是末将不善言辞……”刘光世频频躬身点头,身后的军汉,那是一个个侧脸低头,不愿多看,不忍多看,也不敢出言去说,相公就是相公,那是无法辩驳的权威。
    “此你之罪也,只待我回来了,定然与你不好相与!”蔡攸真气,他如此为国为民在谋,这些泥腿汉子,这些贼军汉,却还是坏事……
    这般出境之前,如此结怨,出境之后,不免也怕……党项人以为是他下的命令,把怨恨放在他身上来……
    “末将知罪,末将知罪!”刘光世也当真能忍,不是他一个人如此能忍,是这大宋的军汉,自古以来,就如此能忍,便是昔日狄青来了,也会如此能忍。
    “哼!走!”蔡攸车帘一放,出使的事,自还要继续往前走,也只能想洪州的西夏官员,当是读过书的,说得通道理,此麾下军汉肆意妄为,回头来定当处置就是。
    刘光世转头去,瞬间笑脸立马就垮,还好,已然到边境里,不必相随了,却也还要苦一苦麾下随之出境的百十军汉,唉……
    这他妈都叫什么事?
    怎么相公与相公的差距这么大?自家哥哥也是相公,也是学士,何以那般的好,那般的高明。
    眼前这个学士相公,还是大学士,怎就是傻屌人物?还是太师之子,还是天子宠信之近臣。
    怎么不死?
    还党项归附,这党项是能归附的?不打到兴庆府去,这党项能归附?那辽人都要亡国了,不打几仗,人家就归附了吗?
    傻屌!
    最好被党项人杀了去!
    刘光世一路走是一路想……
    “刘光世!”大学士呼喊又起,车帘也掀起来了,甚至那张脸都伸出了车窗,面目着实可憎!
    “末将在!”刘光世又得把笑脸露出来,赶紧往前去。
    “你看你看,惨烈如斯,惨烈如斯,你做的好事!”蔡攸气愤不已。
    刘光世岂能看不到?四五十具党项尸首就在头前,横七竖八躺倒一地,满目血腥……
    “末将来的时候,已经就打成这样了!”刘光世那是绞尽脑汁来说。
    “你这厮,不该为军将,你定是仗着你父亲的势,在鄜延作威作福良久了,胆大包天,祸国殃民之辈也!”
    蔡攸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岂能猜不到?
    “恕罪恕罪,大学士恕罪啊,末将句句属实!”刘光世真有些慌了,无妄之灾,塌天之祸,他做错什么了?
    回头,得赶紧写信给哥哥,让哥哥去与枢相来说,枢相一定要帮忙,这得救救命了!
    “你父亲此番可护不住你!”
    “大学士恕罪,末将知罪了!”刘光世已然在跪。
    蔡攸车帘又下,车驾自还在往前走,哪里理会那跪去的刘光世?
    刘光世自也起身,深吸一口气去,满心的愤懑,不知如何来说,眼神盯着头前车驾,气喘如牛,左右去看,军汉们也都是一脸的愤懑无奈……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祝家大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祝家大爷并收藏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