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攻坚战
    景泰帝收起望远镜,远远的眺望了一眼不远处的邯郸城,这一座千年风雨不改其名的城市,他第一次来却是以这样的方式。
    他其实攻打邯郸没有任何舆论上的影响,因为这里本来就还是大魏的土地,一国的皇帝举着绘有龙纹的旗帜收复自己的国土,这便是正义。
    这些日子以来他几乎是每天都不眠不休的攻读这些他没有见过的战法,什么大兵团集群战术,什么火力覆盖学说、什么步炮协同、什么分散战术、什么三角学说。
    他都不知道突然之间冒出了这么多自己听都没听过的战法,还都是他们浮梁军校的必修课程。
    当下他们就处于攻坚战阶段,而关于攻坚战学说里头甚至还有心理战方向的专业指导。
    兵法韬略细致严谨,可谓叫人咋舌。
    现在他们并没有着急攻城,就是在等对方的援军抵达。这么说可能有点嚣张,但这场仗是要打给城里的士兵看的同时也是给城后的各方势力来看的。
    因为攻坚时不管是软攻硬攻,围城或者是强攻,其实都是最下等的策略。上等的策略就是攻心为上,如果能在城外将几倍于自己兵力的敌人给干废了,这座城基本上就没有悬念了。
    当然了,另外还有一条路就是强攻屠城战术,这也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战术,用一城人的命来换取其他城市的投降。
    但问题是这条命令谁下都行,唯独景泰帝不能下,因为他是正义的,他是真正的王师,而王师不可屠城。
    “一旦屠城,国运尽失。”
    夏林给他留的八个字犹在耳边,而所有的将军和参谋也都否定了屠城战术。
    于是留给他们的就是在城外打上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并且还能获胜这一条路了。
    之前一路上他们都是以进攻方的姿态出现,但这次他们则是用防守方的姿态。工兵营白天休整,晚上则趁着夜色修建防御工事。对于敌军的动向,前方侦察兵每一个时辰返回通报一次,将敌人的行踪完全体现在了沙盘之上。
    一开始景泰帝还诧异为什么一支队伍里头要有如此之多的斥候,但现在他算是明白了,信息这两个字对作战的队伍究竟有多么重要。
    这支完全用新体系打造出来的军队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两方对垒先算人数的作战方式了,人数并不是制约他们的关键,能让他们陷入被动的只有信息链的不够完整。
    大帐之中参谋们不停的根据敌人的行进路线调整作战方向,这种方式叫景泰帝大开眼界。
    而更叫他大开眼界的则是这些人传递信息的方式,他们就用一个小小的盒子,就能把命令传递到周围的大营里头去,而他们管这个叫电报。
    报纸景泰帝见过,电报是个什么东西,他是真没听说过。
    但他也没问,毕竟什么都问显得很没面子,等回去之后直接问夏道生好了。
    不过这东西怎么说呢,听上去很荒诞,但如果真的仔细研究下来,它每一项的科技都不高,只是工业集成化要求很高。
    首先最难的就是酸碱的问题,但这个很早就已经被解决的,主要感谢运城盐湖的硫酸钠和军地两用人才里的缸釜法,这才让初级电力循环系统能够使用。接着就是天然磁石磨出形状,导线用银丝和铜丝就可以利用切割磁感线弄出发电机,再用布刷漆,漆用熬制过的桐油,用银板压薄卷起来可以制作电容器……
    总之每一样东西都不算难,但能组合到一起的人只有天才和作弊选手。
    很不巧,夏林是作弊选手。
    这次作战他们解放了所有黑科技,其中就包括这常人难以理解的顺风耳之术,可以做到瞬时通讯,这一点在战场上堪称神仙技能。
    史书都没法记载的那种神仙技能。
    此刻,杨英的联军共有近十四万人兵分两路从两个方向以包夹之势开始对魏军进行进攻,后头还埋伏着五万多草原骑兵。
    他自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布局,按照他的想法,对面也就四万多人,自己加起来快二十万,还有精锐的骑兵足足五万,用人数堆都能把对方堆死,更何况对方如此狂妄竟就在邯郸城外等着他们来攻,这不给他包个饺子都对不起自己手头上的这些人数。
    而杨英手底下的那些人这辈子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这敌人还没见着就已经开始争功了,他们其实并不太理解李密为什么会输的那么惨,对于敌人的一路平推他们把原因归于敌人人数上占尽优势。
    总之他们的观念上仍然停留在玄幻小说里开局比战力的阶段,你有三十万人,属于五级木匠。我有八十万人,属于八极钳工。你五级木匠打我八极钳工,小小职称可笑可笑。
    杨英看着他们在那谈笑风生,看着他们在那嚷嚷谁能活捉景泰帝,他的心里却并不乐观。
    聪明人都不会乐观的吧,杨家的娱乐产业遍布天下,所以他们的情报网络也遍布天下。
    别的不说,江南道士兵的具体情况他可能不知道,但江南道的士兵了多少钱他还能不知道么?
    正常养一个士兵,加上军饷一年大概是八十两银子,但浮梁县的军费大概占了整个浮梁营收的三成左右,也就是一千四百万两银子。
    整个江南道又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破虏军、新军和绿林军,驻扎在浮梁的主要是新军,也就是这次出动的四万多人。
    四万多人,一年掉一千四百万两银子,平均每人每年摊平是三百五十两银子,是正常精兵的四倍有余。
    要知道江南道的产业全面,几乎所有东西都能够自产自销,并不像其他地区有各种溢价,最简单的就是餐标上可以体现出来,浮梁每个士兵每餐是二十文钱,这二十文钱可以让士兵吃到肉吃到鸡蛋,而同样在沧州、衡州之地,二十文钱只能换到零星的豆子、一点豆腐和一小勺荤油,这还是丰收的时候,换成平日的话还吃不上这些。
    那这样的话,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溢价去哪里了?不可能被人贪了,因为那地方属于夏林的禁地,谁伸手谁就死,这一点杨英都清楚。
    那好了,这三百五十两银子每年的销,去了什么地方?
    重甲骑兵、强弓弩手、死士军。
    这就是杨英能想到的最强配置了。
    可再回头看自己那些士兵,大部分都是瘦弱不堪的征召兵,吃饱饭都是得到军营里混才行的人,各地的地痞无赖,还有那些被各地军阀裹挟着强迫入伍的农民。
    这样的战斗力,跟人家的百战精兵对抗,他们怎么高兴的出来的?
    但他现在不能说,半点风声都不能透露出来,因为一旦消息透露出去,就没有人为他卖命了。
    杨英是要赌,但他肯定不能用自己的命去赌,甚至于他已经想好了撤离的地点,只要邯郸一旦失守,他立刻朝北走,走去燕赵之地,反正那地方已经许给了草汉,到时候叫他们狗咬狗去。
    所以当下他很淡定,听到手底下人在逼逼的时候他甚至还恭祝对方旗开得胜。
    唯独他注意到一个人的表情,那便是刘黑闼。他这几日全程黑脸,沉默不语。其他人都争当先锋,唯独他一言不发,甘心押送粮草。
    杨英个人认为他是已经猜出了个大概,但他为什么没有跟其他人说,那就搞不清楚了。
    “神勇,为何闷闷不乐?”
    杨英在誓师宴的空档找到了正在角落独自喝闷酒的刘黑闼,虽然刘黑闼不字神勇,但大伙儿都叫他刘神勇,因为这些人里就属他最强最猛。
    “我?”刘黑闼放下酒杯看着杨英:“我与李密打了三年。”
    一句话就叫杨英心中咯噔一声,但接下来刘黑闼的话更是叫他已经确信这人已经知道了对方真实的战力。
    “别人不知,我还能不知道他的冀北双骑与陷阵营有多强?”刘黑闼这会儿拍了拍胸口:“天下豪杰,能稳赢我者,不过三人。你都不行,你不过是有钱,太有钱了,若是论战阵之上,我一人一万骑足以荡平你手下八万人。但是李密用八千人,与我周旋了三年,使我损失惨重。陷阵营,当世无双。冀北双骑,如风而行。”
    刘黑闼这会儿站起身来,拍了拍杨英的胸口:“掂量掂量一下,你该怎样用兄弟们的命去填那个能在一日之内全灭陷阵、双骑之军吧。”
    说完他就往外走,接着突然回头说道:“天下能稳赢我者,唯独一人能叫我心服口服,夏林夏道生。这便是他的兵团他的兵,杨老大,好生想想退路吧。”
    杨英坐在那胸口起伏不定,最终气极反笑,他连连点头:“好好好,还没开打你便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你也得威风的起来。”刘黑闼居高临下的瞥了杨英一眼:“这么与你说吧,杨老大。我曾在浮梁新军中服役过三个月,我……刘黑闼,被他们的先锋营当不合格刷下来了,本来调我去辎重营,我不肯,这才负气出走的。来了这,你们叫我刘神勇。”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伴读小牧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伴读小牧童并收藏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