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许青山年”
    其实从原则上出发的话,政府是不会答应这种要求的。
    因为这会关系到屁股问题。
    只不过许青山与其他资本的目的并不相同,最终导向的结果也有所不同。
    所以林季华在一开始和政府协商的时候就已经提到了关于行政法规的调整都是会基于遵循宪法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设立所谓的行政区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政府。
    且不说许青山自己在鹭岛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单单林季华所提出来的所谓“智能化社会”、“智慧都市”的概念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鹭岛并不比京沪羊鹏。
    鹭岛的核心区域只有一小块海岛,想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到无限的事情,那就不能简单的以量取胜,而是需要将科技点得更高,把服务做得更好。
    但在左有羊鹏,右有沪都的情况下。
    虹吸效应会导致人才很难来到并留在鹭岛。
    而许青山所提出来的这个概念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打造青山大学,也是为鹭岛政府将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之后,留在鹭岛进行工作和生活打基础。
    经过政府班子的再三讨论和衡量之后,最终他们还是决定同意林季华所提出来的青山科技城-未来概念项目。
    能够得到政府的同意,拿到政府的批文,那后续的事情就相对来说要好办很多。
    如果只是青山集团一家来操持这一项项目的推进,那或许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但许青山早有先见之明,他把柯希平他们都拉进组局。
    同时还邀请了鹭岛的几大国企同步入场,在多个行业、多个渠道、多个领域都有涉猎的几家巨头凑在一块之后,很多棘手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这可是能够凑出来的鹭岛最强地头蛇天团。
    不过许青山倒是不用亲自去过问项目的推进情况,他只需要作为最终点头的那个人就行。
    林季华好不容易忙完几个优质的地产项目,正准备休息一下,现在被许青山抓来做这个青山科技城,又开始忙得焦头烂额。
    本来这个春节大家是要聚一聚,放松放松,一起度假一下,但林季华却是个例外。
    大年初三都还没过,就到处有老总邀请他去赴饭局聊一聊整个青山科技城的规划,并且以他为主来划分整个板块各个部分应该如何分配。
    这些涉及到的都是颇为重要的利润板块。
    每一家都想要在这个一看就颇有前景的超级地标型项目中捞到足够多的好处或者是赚足名声。
    对于那些老道的巨头企业老总们各种稀里胡哨的套路,哪怕是圆滑如林季华,都有些应接不暇。
    不过好在他虽然表面装得糊涂,但在原则上一步都不退让。
    早在项目推进之前,林季华就已经让企业里的战略分析师和精算师们凑在一起,设计计算出了最为平衡的方案。
    想要拿下哪一块具有高额利润的项目就需要同时吞下与其对应的另外一个基础性投资项目。
    最终评估出来的各种投资组合利润都相对来说比较合理。
    这就让那些老总一边脸上笑嘻嘻,一边背后偷偷骂林季华鸡贼,不肯吃亏。
    对此,五星人脉家林季华评论道。
    “他们在背后偷偷骂你,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从你这里抢走更多的利润。他们需要对你笑嘻嘻,是因为你掌控了合作的命脉。在商业合作中,越能够让对方脸上笑嘻嘻,心中妈卖批的人,就越是成功的企业家。”
    在创城这件事上,有二舅在帮忙应付那些牛鬼蛇神,许青山完全不用担心。
    他需要去关注的就是青山高等研究院前期应该把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哪些领域去,能够在未来青山科技城成立之后,第一时间就把对应的科技投入到青山科技城之中进行试运行。
    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青山大学、青山科技城、新鹭投工业区的三方内循环。
    而且既然青山科技城创城的噱头是智慧城市。
    那研究的基础自然就摆脱不了人工智能,还有无人汽车驾驶等等。
    比较刚好的是,目前许青山的团队里,张珂和伊恩是专门攻克人工智能技术的,而孙楠则是对于车机智能芯片也有涉猎。
    或者说他们在研究的芯片技术本身就是能够作为无人汽车驾驶的智能车机芯片。
    为此春节刚过没多久,许青山就再度把研究团队召集起来,并且增加了纳入团队的考核指标,他需要更多的人手把芯片团队完全搭建起来。
    只不过让许青山有些始料未及的是在他召集了团队成员回到鹭岛的研究基地之后。
    张珂却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就在今年2012年的开年阶段,他们的人工智能团队爆发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特别是他和伊恩在做的生成对抗网络。
    张珂在前中期帮助伊恩已经打造好了足够坚硬的基础架构。
    而伊恩作为一个外国人,许青山自然不可能在现在这种特殊的阶段把伊恩纳入芯片团队之中。
    所以在张珂跑过来这边陪着许青山搞芯片的时候,伊恩自己一个人勤勤恳恳的窝在实验室里,继续完善生成对抗网络的后续工作。
    不得不说,这个小子在这方面是有足够的天赋的。
    半年的时间,他真的就完成了后续的大部分工作,并且第一时间向张珂报喜,和他讨论应该怎么完善最后的收尾阶段,给许青山一个惊喜。
    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但这也同样代表着青山高等研究院朝着青山大学扩张转型的必要性被提上了日程。
    因为以许青山和伊恩他们的生成对抗网络为核心。
    许青山手中和合作的各个人工智能团队将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来。
    这些研究成果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孵化空间和落地流程的。
    如果只是靠着研究团队的那么点人,那这些成果很快就会被世界上其他更加成熟的团队和机构先行开发。
    他们作为学术成果的发明者,除了能够拥有名声上的好处之外,在实际上的应用收益却少的可怜。
    许青山需要有青山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生源,并且和青山集团配合起来,搭建起成规模的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成为这个世界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存在。
    而且也只有将青山高等研究院拓展成青山大学,学校才能够有更大的容量,接纳更多优质的国际学者。
    很多东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不过许青山也很快就想到了伊恩这一份超级成果应该要放到哪里去。
    《山》,《mountain》。
    作为青山高等研究院所创办的综合科学期刊,像生成对抗网络这种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有着指导性思想的研究成果,已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
    这样一份具有含金量和重量级的研究成果,很适合作为期刊创刊第一期的内容,甚至由于其第一作者中包含了许青山,更是有成为核心版面论文的潜力。
    许青山想要把自己的期刊打造成世界第一创新进步刊物,那就需要让期刊里的研究成果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刚刚好,这份成果的主要研究人员,三个人都不需要考虑华夏体制内的职称问题。
    伊恩是外国人,他就算想要留在华夏,基本上也只会留在去青山的青山大学里。
    毕竟他就是因为崇拜许青山才来的华夏。
    至于张珂,作为一个曾经的高级工程师,目前许青山帐下人工智能团队的头号马仔。
    他要比其他的教授和研究员更加不注重科研成果的名誉。
    他很清楚自己之前在创新性上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只有牢牢地跟进许青山的步伐,他的人生上限才会被开拓。
    至于职称那些东西,反正他这辈子都跟着许青山,许青山在哪,他就在哪,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职称,光是许青山的那一箩筐荣誉匀给他一些,他都足够在京城大学担任终身教授了。
    他永远都是许青山团队里的一员。
    许青山好,他就好。
    至于许青山自己.他还需要在意成果吗?
    所以这个成果反而就成为了《山》能够打开当前局面的最好代表作。
    许青山都已经想好了宣传标题了。
    他这么久以来其实都没有主动买过几次热搜,都是社会舆论自然而然的,因为他的行为或者成就将他推向了热搜之王的位置。
    要知道,为娱乐圈专门打造出来的明星热度榜上第一名依旧还是许青山。
    别人的代表作都是什么影视剧,而许青山的代表作则是两部自传纪录片。
    把人工智能方面的事情敲定之后。
    许青山又拉着张珂重新投入到了光刻机新技术和芯片的设计开发工作之中。
    他们躲在实验室里,岁月静好。
    但在外界,许青山的名字却又像是一艘星际巨轮一样,粗暴蛮横的,撞开了一家又一家的大门。
    在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预告之后,像是一呼百应一样。
    之前世界各地和许青山达成了深度合作的各个人工智能团队也突然开始对外公开他们每个项目的进度。
    似乎是觉得如今许青山的热度很高,不蹭一蹭他的热度有点辜负了双方的深度合作关系。
    几乎每一个团队在进行发布会或者官宣的时候,都会提到许青山而且是大提特提。
    其中包括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出现了重大突破的杰弗里·辛顿,作为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他当时看到了杰西卡奔赴华夏寻找和许青山的合作,并且迅速的出产了成果之后。
    就请杰西卡前桥搭线,认识了许青山。
    他和弟子研发出来的alexnet,核心部分还是他们师徒自己研究出来的,但其中多个关键思路,例如首次将卷积神经网络应用在大规模图像识别上的思路,却是许青山和他们讨论的时候提出的。
    这两年的许青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在旁人看来是有些随意的。
    陪这一家聊一聊,陪那个团队讨论讨论不是去看看人家的实验团队情况,就是开开线上会议,进行头脑风暴。
    一两年前许青山无心之举播撒下去的种子,却在2012年这一年集中的开结果。
    除了生成对抗网络和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的突破这两大重要成果之外,那些能够进入机器学习领域各个顶会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
    都不需要有人去做什么统计,2012年上半年还没有结束,许青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被引数就已经突破了去年的最高记录。
    或许在今年以前,还会有人因为许青山在数学领域过于耀眼和夸张的成就而认为他在计算机领域已经达到上限。
    毕竟在正常人的认知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个领域里做到登峰造极之后,就很难在其他领域达到同样的高度。
    但很明显,许青山并不是一个正常人。
    他在计算机领域突然爆发出来的耀眼光芒,那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一节冒出一节的学术成果,都在告诉世人一个道理。
    永远不要以凡人的眼光来衡量天才。
    特别是一个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天才。
    当然许青山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因为之前的无心之举在机器学习领域爆发出来的强势成就之后,原本之前联系过的那些芯片领域的年轻才俊们,开始主动和积极的寻求和自己的交流。
    借着这个机会,许青山也稍微抛出了量子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芯片的想法。
    这两个玩意儿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特别新奇的东西。
    但是由于之前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存在,世人都看不到其实现的可能,所以热度也就那样。
    可如今这个时候却不太一样,因为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许青山。
    他本身就是对于量子计算掌握最为深入的数学专家之一,如今更是在计算机领域大放光彩。
    一年一评的图灵奖在2012年刚开年没有多久就已经失去了悬念。
    就像是当年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的出现,直接贯彻了信息学后50年,一个人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学科,成为当之无愧的信息论之父。
    这一年的许青山也是拥有这样的地位。
    几乎所有计算机领域最具有分量的重量级成果都有许青山的名字和影响。
    他就像是一双大手在拨弄着整个计算机领域,引领着整个学科的前进。
    特别是生成式ai的推进,让更多人看到了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前景。
    就像是从0到1的突破一般。
    所以,起码在计算机领域,2012年,将会被正式命名为“许青山年”。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云少陵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云少陵并收藏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