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无需浪费子弹
虽然乔治有信心,德国这个好学生还是给了乔治一个巨大的惊喜。
8月19号,德军使用“古斯塔夫”列车炮,对布列斯特要塞实施炮击。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虏伯制造的“大贝尔塔”就曾在攻击比利时烈日要塞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古斯塔夫”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的一门800毫米口径攻城火炮,该炮全重接近1350吨,可发射重达7吨的弹药,最远射击距离约为47千米。
“古斯塔夫”是专门为俄罗斯的要塞研制的。
“古斯塔夫”的部署很麻烦,需要使用3辆特别为“古斯塔夫”研制的巨型运输列车运送。
运送途中,如果桥梁无法承受“古斯塔夫”的重量,列车只能绕路而行,在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能完成。
“古斯塔夫”的威力巨大,19号上午,位于布列斯特要塞群中心位置的捷列斯波尔要塞被“古斯塔夫”发射的炮弹击中弹药库。
弹药库里储存的弹药引发的殉爆,将整个要塞几乎彻底摧毁,俄军死伤超过2000人。
俄军战斗机群快速出动,终于在距离布列斯特要塞大约20公里处找到了“古斯塔夫”。
德国人早有防备,在“古斯塔夫”周围布置了大量防空阵地,并且安排了两个中队的战斗机,专门负责保护“古斯塔夫”。
在俄空军的不懈努力下,俄军以12架战斗机,40吨炸弹为代价,将“古斯塔夫”击毁。
空军击毁古斯塔夫的同时,赤塔第四装甲师开入冰城。
对于这座因中东铁路而出现的城市,俄军并不陌生。
第四装甲师师长巴里诺夫当年曾作为护路队成员,参与过冰城的建设,并在冰城生活了近10年之久。
对于冰城这座城市,巴里诺夫有着深厚的感情。
所以巴里诺夫下令,将冰城的所有日本人全部集中关押。
“全部?”
巴里诺夫的副官塔拉斯是巴里诺夫的小儿子。
第四师是一支匆忙组建的部队,整支部队只有60辆装甲战车,和欧洲的装甲部队相比,装备的装甲战车数量较少。
对于日本人来说,60辆装甲战车已经足够了。
对于日本人,巴里诺夫没有丝毫好感,所以第四师从海参崴一路打到冰城,一个俘虏都没有。
俘虏只会拖累第四师的行军速度。
塔拉斯还以为巴里诺夫只针对日军。
如果是全部的话,那么连日本平民,也将被扔进缺衣少食的集中营。
考虑到再过一个月,冰城即将进入冬季,塔拉斯也不确定有多少人能活到明年春天。
“是的全部,这是我们作为胜利者的特权。”
巴里诺夫坚决执行海参崴的命令,要给日本人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日本这个国家记吃不记打,只有像日俄战争中的乔治那样,真正把日本打疼,日本才老实。
被乔治打疼的那一代日本人都已经老了,对于俄罗斯的恐惧不再深刻。
巴里诺夫要用残酷的现实,唤醒日本人死去的记忆。
巴里诺夫和塔拉斯进入冰城的时候,冰城已经被俄军占领,俄军正在冰城人的配合下,对城内的日本人进行搜捕。
由于日本的疯狂移民,战争爆发前,冰城生活着大约1.2万日本人。
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俄军抵达前已经逃离冰城。
可还有大约3000余人没能挤上开往奉天的最后一列火车。
能看得出,冰城人对于这些日本移民恨之入骨,即便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学会汉语,深度融入冰城当地的生活,冰城人抓捕日本人的积极性,比法国人配合盖世太保抓人的热情更高。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塔拉斯今年只有18岁,战争爆发前正在阿穆尔大学读书。
塔拉斯响应俄罗斯政府的号召,主动中断学业参军,为国效力。
俄罗斯政府针对这些主动中断学业的学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学生不仅可以重回校园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享受学费减免,奖学金,并在毕业后工作时享有优先权等很多福利项目。
“这是阿穆尔人的集体诉求,你知道这些年阿穆尔官方承受了多大压力。”
巴里诺夫似笑非笑。
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一直没有参战,包括阿穆尔大学在内的俄罗斯高等学府的学子们,纷纷组织各种活动,要求俄罗斯参战。
塔拉斯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是主力。
阿穆尔华裔的比例占总人口的70%,在阿穆尔大学,华裔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90%。
“我们的要求是正义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加入,德国根本就没有挑战我们的实力。”
塔拉斯对俄罗斯政府的保守非常不满。
“这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你在学校里,唯一的任务是学习。”
巴里诺夫对塔拉斯的要求高。
“自从战争爆发后,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这件事,根本无心学习,明明我们在波兰收获颇丰,为什么不能联合德国攻击法国呢?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说不定已经在英国登陆,占领伦敦了!”
塔拉斯理想中的世界大战,和乔治设计中的不一样。
“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我们和德国联盟,那么日本也将成为我们的盟友。”
巴里诺夫提醒塔拉斯,日本是德国的盟友。
“那又如何,如果我们主动向日本发动进攻,德国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和瓜分波兰一样,和我们一起瓜分日本,四个岛我们可以平分,这样难道不好吗?”
塔拉斯的逻辑很俄罗斯。
“不不不,难道在你的心目中,俄罗斯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国家吗?”
巴里诺夫失望,他一直要求塔拉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德国人一次又一次食言而肥,所以才征服整个欧洲;为了俄罗斯的利益,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塔拉斯倔强,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汽车开入冰城,街道上兵荒马乱,几名冰城人将一家日本餐厅的老板拖到街道上,逼迫老板跪在地上,轮流打老板耳光。
老板尖叫哀嚎,不停地哀求。
一名俄罗斯军官带着几名俄军士兵走过来,不仅没有阻止,军官还掏出自己的手枪递过去。
“不用,无需为他们浪费子弹!”
所有冰城人异口同声拒绝。
汽车没有停留,继续往前开。
“这是学校里的老师告诉你们的?”
巴里诺夫怀疑自己的儿子被自己养废了。
“并不是,教授们也要求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但同时教授也告诉我们,对待敌人,最好降低我们的道德标准。”
塔拉斯坦诚。
巴里诺夫松口气,还好,还有救。
“你们这些小家伙,根本无法理解大公的计划,大公并不是想和德国分享欧洲,而是要独霸欧洲。”
巴里诺夫比塔拉斯更了解乔治。
塔拉斯震惊,成年人的世界比他想象中更残酷。
如果不是波兰人主动攻击俄罗斯,乔治也不会和德国瓜分波兰。
乔治从未想过和德国联合,本来就是利用德国征服欧洲,然后乔治再通过击败德国,连同德国一起,将德国之前的战利品全部收入囊中。
“大公一直在鼓励德国人渡过英吉利海峡,你以为德国人不知道大公的计划吗?德国人确实按照大公设计的去做了,只可惜没能占领英国。”
巴里诺夫很遗憾,因为德国人的无能,乔治的计划未尽全功。
“我,我不明白——”
塔拉斯瞠目结舌,第一次领略到军神的可怕。
“德国只是开胃菜,大公真正的目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巴里诺夫淡淡的说。
“大公是俄罗斯帝国的大公,帝国灭亡美利坚和英国人,以及德国人联手造成的,大公本有机会改变这一切,只可惜——”
巴里诺夫想起至今下落不明的沙皇一家,表情惆怅。
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自称是沙皇家人的人出现,尤其是沙皇的女儿,层出不穷。
俄罗斯政府从未放弃对沙皇下落的寻找。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复仇,也是大公本人对英、法、美、德的复仇,大公已经为此部署了20年,那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
随着巴里诺夫的冷笑,汽车驶入冰城火车站广场。
几名军官正带领一些俄军士兵在火车站周围布置十字架。
再过几天,这些十字架就会派上用场。
城内不时有零星枪声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淡淡的血腥味。
一阵微风吹过,硝烟散尽,血腥味却愈发浓重。
(本章完)
虽然乔治有信心,德国这个好学生还是给了乔治一个巨大的惊喜。
8月19号,德军使用“古斯塔夫”列车炮,对布列斯特要塞实施炮击。
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克虏伯制造的“大贝尔塔”就曾在攻击比利时烈日要塞的战斗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古斯塔夫”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研制的一门800毫米口径攻城火炮,该炮全重接近1350吨,可发射重达7吨的弹药,最远射击距离约为47千米。
“古斯塔夫”是专门为俄罗斯的要塞研制的。
“古斯塔夫”的部署很麻烦,需要使用3辆特别为“古斯塔夫”研制的巨型运输列车运送。
运送途中,如果桥梁无法承受“古斯塔夫”的重量,列车只能绕路而行,在到达阵地后,先用2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能完成。
“古斯塔夫”的威力巨大,19号上午,位于布列斯特要塞群中心位置的捷列斯波尔要塞被“古斯塔夫”发射的炮弹击中弹药库。
弹药库里储存的弹药引发的殉爆,将整个要塞几乎彻底摧毁,俄军死伤超过2000人。
俄军战斗机群快速出动,终于在距离布列斯特要塞大约20公里处找到了“古斯塔夫”。
德国人早有防备,在“古斯塔夫”周围布置了大量防空阵地,并且安排了两个中队的战斗机,专门负责保护“古斯塔夫”。
在俄空军的不懈努力下,俄军以12架战斗机,40吨炸弹为代价,将“古斯塔夫”击毁。
空军击毁古斯塔夫的同时,赤塔第四装甲师开入冰城。
对于这座因中东铁路而出现的城市,俄军并不陌生。
第四装甲师师长巴里诺夫当年曾作为护路队成员,参与过冰城的建设,并在冰城生活了近10年之久。
对于冰城这座城市,巴里诺夫有着深厚的感情。
所以巴里诺夫下令,将冰城的所有日本人全部集中关押。
“全部?”
巴里诺夫的副官塔拉斯是巴里诺夫的小儿子。
第四师是一支匆忙组建的部队,整支部队只有60辆装甲战车,和欧洲的装甲部队相比,装备的装甲战车数量较少。
对于日本人来说,60辆装甲战车已经足够了。
对于日本人,巴里诺夫没有丝毫好感,所以第四师从海参崴一路打到冰城,一个俘虏都没有。
俘虏只会拖累第四师的行军速度。
塔拉斯还以为巴里诺夫只针对日军。
如果是全部的话,那么连日本平民,也将被扔进缺衣少食的集中营。
考虑到再过一个月,冰城即将进入冬季,塔拉斯也不确定有多少人能活到明年春天。
“是的全部,这是我们作为胜利者的特权。”
巴里诺夫坚决执行海参崴的命令,要给日本人一个印象深刻的教训。
日本这个国家记吃不记打,只有像日俄战争中的乔治那样,真正把日本打疼,日本才老实。
被乔治打疼的那一代日本人都已经老了,对于俄罗斯的恐惧不再深刻。
巴里诺夫要用残酷的现实,唤醒日本人死去的记忆。
巴里诺夫和塔拉斯进入冰城的时候,冰城已经被俄军占领,俄军正在冰城人的配合下,对城内的日本人进行搜捕。
由于日本的疯狂移民,战争爆发前,冰城生活着大约1.2万日本人。
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俄军抵达前已经逃离冰城。
可还有大约3000余人没能挤上开往奉天的最后一列火车。
能看得出,冰城人对于这些日本移民恨之入骨,即便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学会汉语,深度融入冰城当地的生活,冰城人抓捕日本人的积极性,比法国人配合盖世太保抓人的热情更高。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塔拉斯今年只有18岁,战争爆发前正在阿穆尔大学读书。
塔拉斯响应俄罗斯政府的号召,主动中断学业参军,为国效力。
俄罗斯政府针对这些主动中断学业的学生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在战争结束后,这些学生不仅可以重回校园完成学业,而且还可以享受学费减免,奖学金,并在毕业后工作时享有优先权等很多福利项目。
“这是阿穆尔人的集体诉求,你知道这些年阿穆尔官方承受了多大压力。”
巴里诺夫似笑非笑。
战争爆发后,由于俄罗斯一直没有参战,包括阿穆尔大学在内的俄罗斯高等学府的学子们,纷纷组织各种活动,要求俄罗斯参战。
塔拉斯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是主力。
阿穆尔华裔的比例占总人口的70%,在阿穆尔大学,华裔学生的比例更是高达90%。
“我们的要求是正义的,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加入,德国根本就没有挑战我们的实力。”
塔拉斯对俄罗斯政府的保守非常不满。
“这不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你在学校里,唯一的任务是学习。”
巴里诺夫对塔拉斯的要求高。
“自从战争爆发后,我们每天都在讨论这件事,根本无心学习,明明我们在波兰收获颇丰,为什么不能联合德国攻击法国呢?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说不定已经在英国登陆,占领伦敦了!”
塔拉斯理想中的世界大战,和乔治设计中的不一样。
“你有没有考虑过,如果我们和德国联盟,那么日本也将成为我们的盟友。”
巴里诺夫提醒塔拉斯,日本是德国的盟友。
“那又如何,如果我们主动向日本发动进攻,德国要么保持中立,要么和瓜分波兰一样,和我们一起瓜分日本,四个岛我们可以平分,这样难道不好吗?”
塔拉斯的逻辑很俄罗斯。
“不不不,难道在你的心目中,俄罗斯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国家吗?”
巴里诺夫失望,他一直要求塔拉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德国人一次又一次食言而肥,所以才征服整个欧洲;为了俄罗斯的利益,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塔拉斯倔强,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汽车开入冰城,街道上兵荒马乱,几名冰城人将一家日本餐厅的老板拖到街道上,逼迫老板跪在地上,轮流打老板耳光。
老板尖叫哀嚎,不停地哀求。
一名俄罗斯军官带着几名俄军士兵走过来,不仅没有阻止,军官还掏出自己的手枪递过去。
“不用,无需为他们浪费子弹!”
所有冰城人异口同声拒绝。
汽车没有停留,继续往前开。
“这是学校里的老师告诉你们的?”
巴里诺夫怀疑自己的儿子被自己养废了。
“并不是,教授们也要求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但同时教授也告诉我们,对待敌人,最好降低我们的道德标准。”
塔拉斯坦诚。
巴里诺夫松口气,还好,还有救。
“你们这些小家伙,根本无法理解大公的计划,大公并不是想和德国分享欧洲,而是要独霸欧洲。”
巴里诺夫比塔拉斯更了解乔治。
塔拉斯震惊,成年人的世界比他想象中更残酷。
如果不是波兰人主动攻击俄罗斯,乔治也不会和德国瓜分波兰。
乔治从未想过和德国联合,本来就是利用德国征服欧洲,然后乔治再通过击败德国,连同德国一起,将德国之前的战利品全部收入囊中。
“大公一直在鼓励德国人渡过英吉利海峡,你以为德国人不知道大公的计划吗?德国人确实按照大公设计的去做了,只可惜没能占领英国。”
巴里诺夫很遗憾,因为德国人的无能,乔治的计划未尽全功。
“我,我不明白——”
塔拉斯瞠目结舌,第一次领略到军神的可怕。
“德国只是开胃菜,大公真正的目的,是大洋彼岸的美利坚。”
巴里诺夫淡淡的说。
“大公是俄罗斯帝国的大公,帝国灭亡美利坚和英国人,以及德国人联手造成的,大公本有机会改变这一切,只可惜——”
巴里诺夫想起至今下落不明的沙皇一家,表情惆怅。
这些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自称是沙皇家人的人出现,尤其是沙皇的女儿,层出不穷。
俄罗斯政府从未放弃对沙皇下落的寻找。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复仇,也是大公本人对英、法、美、德的复仇,大公已经为此部署了20年,那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
随着巴里诺夫的冷笑,汽车驶入冰城火车站广场。
几名军官正带领一些俄军士兵在火车站周围布置十字架。
再过几天,这些十字架就会派上用场。
城内不时有零星枪声响起,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淡淡的血腥味。
一阵微风吹过,硝烟散尽,血腥味却愈发浓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