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747何去何从
两节课结束时,韩海舟早已在教室外等待唐植桐下课。
“唐科长,这是这几天的饭票,上面有用餐时间,每人每天一斤半的定量,每天早上供应一个鸡蛋,过时是不候、不补的,你收好。”韩海舟交给唐植桐四张纸条,一个搪瓷饭缸,上面印有“第九期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留念”的字样。
唐植桐没想到还能混个搪瓷饭缸,接过来扫了一眼饭票,每张纸条代表一天,上面印有三个用框框框起来的区域,上面写有早餐、午餐、晚餐字样。
每个区域都盖有文改委的鲜章,并用红戳盖有几月几号,大大增高了仿造的难度。
“谢谢韩科长,早饭我就不过来了,放我这也浪费,你不嫌弃的话,拿着用了吧。”唐植桐将四张纸条对齐,在早餐与午餐中间一折,然后撕了下来,递给韩海舟。
虽然已是“逃课小能手”,但唐植桐依旧尽可能的完成自己作为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不能因为一个鸡蛋就把上午的课也逃掉。
“这……”韩海舟手里拿着饭票,愣住了,他真的没想到唐植桐会如此行事,鸡蛋说送就送了。
“韩科长,食堂在哪边?晚饭几点开始?我吃完晚饭就可以回家了吧?”唐植桐笑笑,今天早上的鸡蛋已经过时不候了,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下三天,三个鸡蛋,权当结份善缘了。
“谢谢唐科长,跟我来吧,我带你过去。”韩海舟接受了唐植桐的这份善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的文人,韩海舟刻在骨子里的“清高”让他做不出为五斗米太折腰的事情,但眼下钝刀子割肉的供应同样让他很难受,这次拿了唐植桐的早餐票,仿佛吃了嗟来之食,让他感觉很别扭。
唐植桐礼貌的跟韩海舟道了谢,跟在他身后朝食堂走去,也就是不知道韩海舟的想法,否则怎么都得问一句:道心破否?
食堂明显为这次培训做了准备,单独开了两个个窗口为参加本次研习班的教师、学员打饭,而本学校的师生则去另外的窗口。
研习班这边不分老师、学员,统统排队打饭,每人一份带油星的菜,满满两大勺,再加上三个馒头,搪瓷饭缸盛不下,每人手里还得抓着俩馒头才行。
进修学院的老师、学生无不侧目,看着研究班的伙食眼热。
食堂这边位置有限,很多学员都选择端着晚饭回宿舍,唐植桐没地儿去,索性把馒头往自己中午带饭的饭盒里一塞,用绳子将搪瓷饭缸系好挂上车把,慢慢悠悠回了家。
由于排队打饭用了些时间,等唐植桐到家的时候,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早已到家。
凤芝今儿没有逗贝贝玩,也没写作业,正和凤珍趴在八仙桌上看书看的起劲。
“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看什么书这么入迷?”唐植桐单手拎着搪瓷饭缸,打趣道。
“嫂子拿回来的,可好看了!”凤芝抬起书,给唐植桐展示一下书名,凤珍在一旁抬了一下书。
唐植桐扫了一眼,书名是《四签名》、《血字的研究》,遂逗凤芝道:“凤芝,这书是破案的吧?你看得懂吗?”
“哼!少瞧不起人,看不懂我可以问我嫂子呀!”凤芝正看的入迷,头也不抬的回道。
“得嘞,敢情你是抱上大腿了。我希望你废寝忘食,可别见了吃的就扔下书本。”唐植桐乐呵呵的说完,将搪瓷饭盒放在八仙桌上,解开绳子,拿掉盖子,一股香味就飘了出来。
“哥!我不会的也可以问你,嫂子这次带回来好几本呢,咱们互相探讨、学习!”凤芝闻见菜香,也顾不得看书了,将书倒扣过来,往前一拱,从凳子上下来,立马凑到了唐植桐身前。
“去去去,为了口吃的就这么没原则了吗?”唐植桐赏了凤芝一个脑瓜崩,一边从挎包里掏馒头,一边问小王同学:“怎么想起借这种书了?对凤芝来说难度有点大。”
“都是借回来给你看的,她非要看。”小王同学略显无奈的回道。
“哦?还有什么?”唐植桐有些摸不着头脑,小王同学莫名其妙的借这类书干嘛?
“喏,都是一个系列的。”小王同学从凤芝课本下面掏出自己借的书,递给丈夫。
唐植桐接过来,先看书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再看出版信息,《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是前两年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1916年出版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不折不扣的一本老书。
“我没跟你说想看这类书吧?”唐植桐摸摸头,还是没有头绪。
“前阵子骗人民银行钱的案子破了,同事今天说肯定很多人过来借这几本书,我就留了个心思,先借出来给你看。喜欢吗?”小王同学嫣然含笑,其实是同事说男同志喜欢这类书籍,她才借的,不过当着婆婆和小姑子的面,她没有说出来。
“嗯,嗯,那我一定要认真拜读一下。”唐植桐以前看过《全集》,不过早已记不清其中的情节,拿来重温一下也挺好。
只要看过,就有理由跟小王同学玩“盲生,你发现了华点”的梗了。
说罢,唐植桐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放下,手里只留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打开扉页,纸张已泛黄,但北图保管到位,书籍并没有破损、污渍。
“我猜这位翻译家是福建人。”唐植桐指着里面的译者给小王同学看。
“你怎么知道?你看过吗?”小王同学有些惊讶,因为在跟丈夫聊及过往时,丈夫曾坦言之前看过的书不多。
“没看过,我猜的。今天在研习班教拼音的时候,碰到位福建过来的学员,h读成f的发音,怎么纠正都改不过来。”唐植桐往后一翻,指着正文前的英文holmes说道:“这男主人公的名字,如果按照音译来说,应该是霍姆斯、霍尔姆斯,书中却被翻译成了福尔摩斯,译者明显也是个h、f不分的人。”
“说的煞有其事,很有几分侦探的风采。”小王同学听了丈夫的胡诌,笑的枝乱颤。
“行了,先吃饭,吃完饭再探讨。”唐植桐不敢再招惹小王同学了,生怕自己忍不住乱想。
唐植桐从教师进修学院打来的菜是现成的,热一热就能吃,馒头还是软的,不用热直接吃。
唐植桐虽然调侃凤芝,但该给的一点都没少给,三个馒头她自己吃一个,其他人都是吃半个,不足的部分用家里的窝头添补。
唐家这边吃的正香的时候,武爱军吃的更香。
赵全一的案子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高层震怒,要求十日内破案。
公安部门的领导虽然立了军令状,但开始后的几天一直没有进展,恨不能一天打六遍电话督促市局抓紧破案。
从上到下,压力都非常大。
尽管在第十天的时候将赵全一捉拿归案,但他却拒不交代赃款的下落。
虽然赵全一已经交代了作案过程,二十万的损失国家也能承担的了,但拿着口供勉强结案总归有些不完美。
武爱军的细心恰好将最关键的一环给补上,张新平第二天就提交了请功材料,市局火速通过并上报到了部里。
部里的主要领导就那么几位,谁家的孩子在哪个单位也基本上都清楚,更何况武爱军就在本系统。
这下子,鹿岚脸上的笑容就没掉下来过,一天下来,脸都笑僵硬了。
功,肯定是要评的,但要走流程,没有那么快。
部里在4日一大早就将案件的情况向高层进行了汇报,口供、证据都很扎实,最高层满意,部里也满意。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今儿部里的一把手亲自设宴,请专案组全体同志吃饭,以表示庆贺和奖励。
宴会规格很高,武爱军不仅在宴会上受到了点名表扬,吃的也满意。
回到家后,武爱军犯了食困,跟亲妈打声招呼就想回屋睡觉。
“你这孩子,昨儿睡了一天,都没好好跟你聊聊这次的事情。先坐下。”鹿岚没有如儿子的意,指着自己跟前的椅子命令道。
武爱军无奈,其实没聊还真不怪他,4号虽然破了案,但后续的扫尾工作依旧不少,他留在单位又熬夜写报告,关于案件的,关于张新平要给他请功的资料等等。
5号一回来就睡了个天昏地暗,晚上若不是饿极了,他能一直睡到次日。
尽管5号晚上起过床,但整个人依旧是昏昏沉沉的,所以鹿岚也没有打扰他。
“卷宗不是昨天一早就交到部里了吗?您没看?”武爱军坐下后,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
“卷宗是卷宗,你说的是你说的。你把你参与的、负责的事情仔细跟我说一遍。”鹿岚给儿子倒了一杯水,静待下文。
鹿岚不光看过卷宗,还听别人说了整件事情的过程,甚至已经得知了市局为儿子请功的事情。
正是这件事,让鹿岚决定好好跟儿子谈谈,不仅谈案件本身,也谈将来发展。
武爱军看母亲认真起来,事无巨细的把自己在本案中做的工作讲了一遍。
鹿岚边听边点头,基本不插话,只是仔细的看着儿子的表情变化。
武爱军问心无愧,讲起来自然、流畅,甚至有些压抑的自得。
鹿岚将儿子的细微表情看在眼里,知道这事没有作伪,也就放了心。
部里哪位领导的孩子在什么单位,在一些有心人眼里并不是秘密,鹿岚担心有些人投机,趁机给儿子身上安功劳。
现在这种担心没了,鹿岚才问道:“这么说来,你还是受了小唐的启发?”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去了刑侦后,我发现很多同事都是重调查,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往往会忽略掉案发现场的细微证据。当然,这跟技术跟不上也有关系,很多证据在破案前也确实起不到什么作用。”武爱军实事求是道。
“小唐还跟你说什么了?”鹿岚点点头,觉得儿子这朋友交的值,不仅默不作声的给儿子完成了工作调动,还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启发,若不是唐植桐前阵子受了接见,闹的动静太大,鹿岚真的想将他收入麾下、好好重用。
“还说……”武爱军挠挠头,距离俩人上次相见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得好好想想。
“好像还说什么破案技术,让试着跟大学合作来着。”武爱军当时喝了不少酒,印象已经模糊。
“小唐还是很有见地的。”鹿岚隔空对唐植桐的看法给予了肯定,话头一转,问武爱军道:“市局已经给你请功了,我估摸着能在集体功之外,再给你评个三等功。你自己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武爱军一听能有个三等,咧着嘴就笑了,他明白个体三等跟集体三等之间的区别,一个细心换个三等功,值!
“你这孩子,说话。”武爱军高兴,鹿岚也高兴,部里领导在看到请功材料后就跟自己通了气。
报告写的很好,着重强调了武爱军发现赃款的重大意义。
其实在鹿岚看来,找到赃款的意义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能让领导在十日的规定期限内将案件画上完美的句号;另一个是为国家及时的挽回了重大损失。
这二十万如果是烧了,那国家付出的无非是一点印刷成本,但隐匿了、转移了,却没能找到,就成了重大损失。
二十万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五百年的收入,是建国第一大案张刘贪污总额的八分之一!
如果一直没人发现,赵全一的母亲在风头过后拿着这笔钱买买买,就相当于赵家没有付出任何劳动,白嫖了国家二十万元的物资!
这笔潜在的损失不可谓不巨大,是有资格跟三等功画等号的。
“好好工作,再接再厉,努力破案,不放过一个坏分子!”武爱军站起身来保证道。
“你呀!”鹿岚对儿子的说法不是很满意,笑着指指儿子,帮他做了决定:“你们市局刚往上提了半格,我听那意思,有让你领组办案的苗头。等评功结束,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争取个去公安学院进修的机会。”
(本章完)
两节课结束时,韩海舟早已在教室外等待唐植桐下课。
“唐科长,这是这几天的饭票,上面有用餐时间,每人每天一斤半的定量,每天早上供应一个鸡蛋,过时是不候、不补的,你收好。”韩海舟交给唐植桐四张纸条,一个搪瓷饭缸,上面印有“第九期普通话语音研究班留念”的字样。
唐植桐没想到还能混个搪瓷饭缸,接过来扫了一眼饭票,每张纸条代表一天,上面印有三个用框框框起来的区域,上面写有早餐、午餐、晚餐字样。
每个区域都盖有文改委的鲜章,并用红戳盖有几月几号,大大增高了仿造的难度。
“谢谢韩科长,早饭我就不过来了,放我这也浪费,你不嫌弃的话,拿着用了吧。”唐植桐将四张纸条对齐,在早餐与午餐中间一折,然后撕了下来,递给韩海舟。
虽然已是“逃课小能手”,但唐植桐依旧尽可能的完成自己作为一个学生该做的事情,不能因为一个鸡蛋就把上午的课也逃掉。
“这……”韩海舟手里拿着饭票,愣住了,他真的没想到唐植桐会如此行事,鸡蛋说送就送了。
“韩科长,食堂在哪边?晚饭几点开始?我吃完晚饭就可以回家了吧?”唐植桐笑笑,今天早上的鸡蛋已经过时不候了,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下三天,三个鸡蛋,权当结份善缘了。
“谢谢唐科长,跟我来吧,我带你过去。”韩海舟接受了唐植桐的这份善意,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
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的文人,韩海舟刻在骨子里的“清高”让他做不出为五斗米太折腰的事情,但眼下钝刀子割肉的供应同样让他很难受,这次拿了唐植桐的早餐票,仿佛吃了嗟来之食,让他感觉很别扭。
唐植桐礼貌的跟韩海舟道了谢,跟在他身后朝食堂走去,也就是不知道韩海舟的想法,否则怎么都得问一句:道心破否?
食堂明显为这次培训做了准备,单独开了两个个窗口为参加本次研习班的教师、学员打饭,而本学校的师生则去另外的窗口。
研习班这边不分老师、学员,统统排队打饭,每人一份带油星的菜,满满两大勺,再加上三个馒头,搪瓷饭缸盛不下,每人手里还得抓着俩馒头才行。
进修学院的老师、学生无不侧目,看着研究班的伙食眼热。
食堂这边位置有限,很多学员都选择端着晚饭回宿舍,唐植桐没地儿去,索性把馒头往自己中午带饭的饭盒里一塞,用绳子将搪瓷饭缸系好挂上车把,慢慢悠悠回了家。
由于排队打饭用了些时间,等唐植桐到家的时候,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早已到家。
凤芝今儿没有逗贝贝玩,也没写作业,正和凤珍趴在八仙桌上看书看的起劲。
“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看什么书这么入迷?”唐植桐单手拎着搪瓷饭缸,打趣道。
“嫂子拿回来的,可好看了!”凤芝抬起书,给唐植桐展示一下书名,凤珍在一旁抬了一下书。
唐植桐扫了一眼,书名是《四签名》、《血字的研究》,遂逗凤芝道:“凤芝,这书是破案的吧?你看得懂吗?”
“哼!少瞧不起人,看不懂我可以问我嫂子呀!”凤芝正看的入迷,头也不抬的回道。
“得嘞,敢情你是抱上大腿了。我希望你废寝忘食,可别见了吃的就扔下书本。”唐植桐乐呵呵的说完,将搪瓷饭盒放在八仙桌上,解开绳子,拿掉盖子,一股香味就飘了出来。
“哥!我不会的也可以问你,嫂子这次带回来好几本呢,咱们互相探讨、学习!”凤芝闻见菜香,也顾不得看书了,将书倒扣过来,往前一拱,从凳子上下来,立马凑到了唐植桐身前。
“去去去,为了口吃的就这么没原则了吗?”唐植桐赏了凤芝一个脑瓜崩,一边从挎包里掏馒头,一边问小王同学:“怎么想起借这种书了?对凤芝来说难度有点大。”
“都是借回来给你看的,她非要看。”小王同学略显无奈的回道。
“哦?还有什么?”唐植桐有些摸不着头脑,小王同学莫名其妙的借这类书干嘛?
“喏,都是一个系列的。”小王同学从凤芝课本下面掏出自己借的书,递给丈夫。
唐植桐接过来,先看书名,《巴斯克维尔的猎犬》、《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再看出版信息,《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是前两年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1916年出版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不折不扣的一本老书。
“我没跟你说想看这类书吧?”唐植桐摸摸头,还是没有头绪。
“前阵子骗人民银行钱的案子破了,同事今天说肯定很多人过来借这几本书,我就留了个心思,先借出来给你看。喜欢吗?”小王同学嫣然含笑,其实是同事说男同志喜欢这类书籍,她才借的,不过当着婆婆和小姑子的面,她没有说出来。
“嗯,嗯,那我一定要认真拜读一下。”唐植桐以前看过《全集》,不过早已记不清其中的情节,拿来重温一下也挺好。
只要看过,就有理由跟小王同学玩“盲生,你发现了华点”的梗了。
说罢,唐植桐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放下,手里只留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打开扉页,纸张已泛黄,但北图保管到位,书籍并没有破损、污渍。
“我猜这位翻译家是福建人。”唐植桐指着里面的译者给小王同学看。
“你怎么知道?你看过吗?”小王同学有些惊讶,因为在跟丈夫聊及过往时,丈夫曾坦言之前看过的书不多。
“没看过,我猜的。今天在研习班教拼音的时候,碰到位福建过来的学员,h读成f的发音,怎么纠正都改不过来。”唐植桐往后一翻,指着正文前的英文holmes说道:“这男主人公的名字,如果按照音译来说,应该是霍姆斯、霍尔姆斯,书中却被翻译成了福尔摩斯,译者明显也是个h、f不分的人。”
“说的煞有其事,很有几分侦探的风采。”小王同学听了丈夫的胡诌,笑的枝乱颤。
“行了,先吃饭,吃完饭再探讨。”唐植桐不敢再招惹小王同学了,生怕自己忍不住乱想。
唐植桐从教师进修学院打来的菜是现成的,热一热就能吃,馒头还是软的,不用热直接吃。
唐植桐虽然调侃凤芝,但该给的一点都没少给,三个馒头她自己吃一个,其他人都是吃半个,不足的部分用家里的窝头添补。
唐家这边吃的正香的时候,武爱军吃的更香。
赵全一的案子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高层震怒,要求十日内破案。
公安部门的领导虽然立了军令状,但开始后的几天一直没有进展,恨不能一天打六遍电话督促市局抓紧破案。
从上到下,压力都非常大。
尽管在第十天的时候将赵全一捉拿归案,但他却拒不交代赃款的下落。
虽然赵全一已经交代了作案过程,二十万的损失国家也能承担的了,但拿着口供勉强结案总归有些不完美。
武爱军的细心恰好将最关键的一环给补上,张新平第二天就提交了请功材料,市局火速通过并上报到了部里。
部里的主要领导就那么几位,谁家的孩子在哪个单位也基本上都清楚,更何况武爱军就在本系统。
这下子,鹿岚脸上的笑容就没掉下来过,一天下来,脸都笑僵硬了。
功,肯定是要评的,但要走流程,没有那么快。
部里在4日一大早就将案件的情况向高层进行了汇报,口供、证据都很扎实,最高层满意,部里也满意。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今儿部里的一把手亲自设宴,请专案组全体同志吃饭,以表示庆贺和奖励。
宴会规格很高,武爱军不仅在宴会上受到了点名表扬,吃的也满意。
回到家后,武爱军犯了食困,跟亲妈打声招呼就想回屋睡觉。
“你这孩子,昨儿睡了一天,都没好好跟你聊聊这次的事情。先坐下。”鹿岚没有如儿子的意,指着自己跟前的椅子命令道。
武爱军无奈,其实没聊还真不怪他,4号虽然破了案,但后续的扫尾工作依旧不少,他留在单位又熬夜写报告,关于案件的,关于张新平要给他请功的资料等等。
5号一回来就睡了个天昏地暗,晚上若不是饿极了,他能一直睡到次日。
尽管5号晚上起过床,但整个人依旧是昏昏沉沉的,所以鹿岚也没有打扰他。
“卷宗不是昨天一早就交到部里了吗?您没看?”武爱军坐下后,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哈欠。
“卷宗是卷宗,你说的是你说的。你把你参与的、负责的事情仔细跟我说一遍。”鹿岚给儿子倒了一杯水,静待下文。
鹿岚不光看过卷宗,还听别人说了整件事情的过程,甚至已经得知了市局为儿子请功的事情。
正是这件事,让鹿岚决定好好跟儿子谈谈,不仅谈案件本身,也谈将来发展。
武爱军看母亲认真起来,事无巨细的把自己在本案中做的工作讲了一遍。
鹿岚边听边点头,基本不插话,只是仔细的看着儿子的表情变化。
武爱军问心无愧,讲起来自然、流畅,甚至有些压抑的自得。
鹿岚将儿子的细微表情看在眼里,知道这事没有作伪,也就放了心。
部里哪位领导的孩子在什么单位,在一些有心人眼里并不是秘密,鹿岚担心有些人投机,趁机给儿子身上安功劳。
现在这种担心没了,鹿岚才问道:“这么说来,你还是受了小唐的启发?”
“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去了刑侦后,我发现很多同事都是重调查,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往往会忽略掉案发现场的细微证据。当然,这跟技术跟不上也有关系,很多证据在破案前也确实起不到什么作用。”武爱军实事求是道。
“小唐还跟你说什么了?”鹿岚点点头,觉得儿子这朋友交的值,不仅默不作声的给儿子完成了工作调动,还能在关键时刻给予启发,若不是唐植桐前阵子受了接见,闹的动静太大,鹿岚真的想将他收入麾下、好好重用。
“还说……”武爱军挠挠头,距离俩人上次相见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得好好想想。
“好像还说什么破案技术,让试着跟大学合作来着。”武爱军当时喝了不少酒,印象已经模糊。
“小唐还是很有见地的。”鹿岚隔空对唐植桐的看法给予了肯定,话头一转,问武爱军道:“市局已经给你请功了,我估摸着能在集体功之外,再给你评个三等功。你自己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武爱军一听能有个三等,咧着嘴就笑了,他明白个体三等跟集体三等之间的区别,一个细心换个三等功,值!
“你这孩子,说话。”武爱军高兴,鹿岚也高兴,部里领导在看到请功材料后就跟自己通了气。
报告写的很好,着重强调了武爱军发现赃款的重大意义。
其实在鹿岚看来,找到赃款的意义无非是两个,一个是能让领导在十日的规定期限内将案件画上完美的句号;另一个是为国家及时的挽回了重大损失。
这二十万如果是烧了,那国家付出的无非是一点印刷成本,但隐匿了、转移了,却没能找到,就成了重大损失。
二十万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五百年的收入,是建国第一大案张刘贪污总额的八分之一!
如果一直没人发现,赵全一的母亲在风头过后拿着这笔钱买买买,就相当于赵家没有付出任何劳动,白嫖了国家二十万元的物资!
这笔潜在的损失不可谓不巨大,是有资格跟三等功画等号的。
“好好工作,再接再厉,努力破案,不放过一个坏分子!”武爱军站起身来保证道。
“你呀!”鹿岚对儿子的说法不是很满意,笑着指指儿子,帮他做了决定:“你们市局刚往上提了半格,我听那意思,有让你领组办案的苗头。等评功结束,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争取个去公安学院进修的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