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泰山
第195章 泰山
香江红磡火车站韩錚三人走下火车,看著形形色色人有些不知所措。
在京城外地人眼里,天津卫的人管他们叫京爷,牛气哄哄的京爷,可京爷也没出过这么远的外门啊。
先坐软臥一路南下到广州,还没缓口气,直愣愣就跟著人进了港。
带他们的人不认识,只是广州火车站口举著牌子,上面写著他们的名字。
“走吧,郑总在参加一场地皮拍卖来不了,我先带你们四处逛逛,身上有钱没?”
“有,来的时候在银行换了两千块的港幣。”
四个人出火车站,门口停著一辆海狮麵包车,拉开后车门先坐上去。
“刀哥。”
“介绍一下,这三位是老板內地来的朋友,叫韩哥宝哥金哥。”
“韩哥,宝哥,金哥。”
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两个黄毛热情的打了个招呼,刀仔拍了拍驾驶位的肩膀。
“去旺角。”
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给仨人看的目瞪口呆,饶是韩錚不想做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身体刚坐直,没几分钟又下意识的扒在车窗往外瞅。
“都说香江繁荣发达,乖乖,这也太发达了吧。
“哥,快看!你看那女的,肚脐眼都漏出来了!”
“哪儿呢哪儿呢。”
街边三个女人结伴而行,下身是修身牛仔,上面是粉色紧身半袖,肚脐眼的位置正好露了出来,目光再往上瞅,则是两座相当宏伟的高山。
刀仔顺著瞥了一眼,笑道:“韩哥,到了旺角就是我们的地盘,到时候保证让你满意。”
韩錚乾咽了口口水,香江的女人怎么这么开放。
进入旺角,弥敦道商铺林立,通菜街女人街更是购物天堂,尖沙咀码头为天星小轮枢纽,连结港岛。
虽然挨著,可和港岛的经济差距却是天差地別,这里的购物天堂自然不能和中西区和湾仔区的高端商场做对比。
女人街,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摊子,磁带发卡,围巾香水全是一些廉价商品,人多热闹的同时,也是鱼龙混杂。
郑卫东在这边需要人手,不光需要公司洽谈业务上的专业职员,手底下更需要一批打手。
香江现在,哪怕回归后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奉行的就是有钱好办事。
只要有钱,手下轻而易举就能匯集一批马仔。
刀仔说旺角是他们的地盘也是在內地人这边吹吹牛逼,归他们管的只是一家小型的夜总会。
韩錚待了不大一会儿就惊奇的发现,这里面很多人都是內地跑过来的。
“只要你肯干,勤快点,香江这边还是很好找活的,你们內地偷渡过来的,只要能顺利进入市区就可以获得身份证,有了身份证顺便找份工作一个月都有两千五百块的工资,听说你们內地一个月才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在我们这边也就嗦两碗粉的钱啊。”刀仔说的很得意,可一想到郑卫东,又觉得索然无味。
不是都说內地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么,怎么还有个上亿身价的富豪,这在他看来是矛盾的。
大宝听得很不得劲,想反驳可愣是不知道从哪几反驳、
“只要跑进市区就有身份证,那要是没跑到市区怎么办?”
“偷渡的人只要在郊区被抓到,那就是他倒霉,会被直接遣返。”
进入夜总会,刀仔原先只是九龙这边一个港口鱼贩手里打工的,有了郑卫东赏识,华成房地產集团的背景支持,不到半年就混的有声有色。
八十年代香江的夜总会是什么样的,无非就是喝喝酒跳跳舞,心里孤单寂寞的年轻男女来这边消遣消遣。
吧檯前坐一会几,看对眼了请一杯酒,聊对频道了,出门左拐就是阿婆的小旅馆。
韩錚大宝他们在京城横惯了,自认为什么都见过,这时候在夜总会里却单纯的像个孩子。
香江湾仔爱群道18號。
伊利沙伯体育馆,官方地皮拍卖的固定场地,今天到场的大大小小的地產公司,千万老总,上亿富豪不下六十多號。
郑卫东混杂在其中,听著起步喊价就是三千万,每次加价不得低於一百万的地皮拍卖,心里一阵惆悵。
地皮他是买不起的,拍卖会肯定是要参加的,一是能见世面,二是能认识一些富豪。
位置越靠前,身价就越高,像长江实业那种庞然大物自然是坐最前面的,只是今天掌舵人老李没有亲自到场。
能进入这里已经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可,可郑卫东更想去看看第一排的风景。
拍卖会结束,出门一辆劳斯莱斯停在门口。
韩錚见到的时候一阵新奇:“郑哥,我哥说你在这边做的风生水起我原先还不信,这车瞅著也太气派了。”
“六五款的劳斯莱斯银影,老古董了,二手价六万港幣,我这还不是买的,租的。”
公司的钱每笔都得在刀刃儿上,可出门得有代步工具不说,他好歹也是华成地產的老总,门面总得装饰好。
看著气派,实际上就是个瓷器活儿,完全经不起磕碰。
华成投资有限公司是方望完全私有的,名下现在的华成地產集团却是和郑卫东共同持有。
持股比例四六分,方占四成,在股份上郑卫东占绝对优势,但是公司决策和未来走向却是方堃说了算。
这以后迟早是要独立出去的,眼里有星辰大海,肯定不会在这上面太过计较得失。
前期方不能一个人单打独斗,郑卫东的资金和背景渠道都是他必不可缺的。
不过等过了这档子,资本积累足够后,往后的投资却是可以单干了,沈修杰根据方堃的电话已经在开曼註册了离岸公司,泰山投资完全归他个人所有。
“家那边的事儿我都知道了,你们就放宽心在这边玩儿一阵子,等过段日子再回去。”
“郑哥,在这边我们听你的安排。”三人一口答应。
在出京前,韩錚都是满脑袋问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让他们来香江,结果南下的路上空气里的风味儿就不对了。
到了广州一看报纸,嚇的三人一激灵,这要是晚走半步,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人是出来了,可能不能再回去是个问题,有了郑卫东的这句话,让他们心里舒服多了。
酒过三巡,郑卫东安排他们现在这边熟悉熟悉环境,真要是閒不住,开个店做点小生意也行。
大钱他们抽不出来,小钱还是轻而易举能拿出来的。
而远在京城这边,方堃应付完韩大山两口子,钟楚楚抱著娃一阵抹眼泪,他是好一顿打包票才给劝住。
耳根子刚清净,於华从外面跑了进来,整个人兴奋道:“方哥,我的小说终於上杂誌了!”
“上杂誌有什么好高兴的,这只是刚开始,行了,收拾东西回去吧,在我这儿白吃白喝有一阵子了。
於华有些不好意思,他的两篇短篇小说全部发表,由於是新人,稿费在千字四元的水平,咬了咬牙最后还是拿了二干块钱出来。
方堃好笑道:“快收回去,开玩笑的听不懂啊,你这不寒磣我呢。
“方哥,我这是感谢你和姚姐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我现在也没什么能拿出来,这是我赚的稿费,你...”
方堃直接打断他的话,硬生生塞了回去,来京一个月,真要按吃喝算帐可不是二十块钱能结清的,方堃也不打算图对方回报。
能交个朋友也就够了,现在看这傢伙认真的表情,没白让他蹭吃蹭喝。
“梁妈,我走了,等有时间了就来看你。”
“,多拿点乾粮路上吃,等小孙女儿稍微大点我就要回晋省了,你以后有空去晋省,去了家我招待你。”
梁英侠突然也捨不得这小子,实在是每天梁妈长梁妈短的叫惯了,现在冷不丁要走,还挺不適应的。
董浩给他送到车站,余华回头望了一眼,心里打定主意他一定要尝试的写一篇长篇小说。
无他,短篇稿费太少,只有写长篇才赚钱,等有了稿费,京城晋省哪里不能去!
揣著五十块钱巨款回原武镇,小说发表已经轰动了镇里的邻居,结果没半个月,《星星》也顺利在京城文学上发表。
稿费匯款单邮到镇里,全镇乃至全县唯一一个发表过小说的人物,连县领导都重视了起来。
方堃收到这傢伙来信的时候,已经从卫生所转到了县文化馆工作,什么特意迟到两个小时上班,结果发现他是最早到的。
方哥,这工作一年到头也就一段时间忙,大部分閒得很,我终於能专心创作了,替我给梁妈问个好,就说我一定会去晋省看她...
梁英侠接过信件,眯著眼看了好半天,可惜她不认字儿,除了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和自家一家六口人的名字能认出来外,全是鬼画符。
“这孩子真有心了,以后要是遇到困难了,你可帮衬著点儿。”
方堃应著,都不用想,下次再见面,估计就是这傢伙进京领奖成名的时候了o
八月底,眼瞅著要开学了,孩子太小不方便坐火车来回跑,可满月酒总不能拖个一两年。
方余姚和梁英侠商量了商量,还是决定在三味楼办一办,寧峰和丈母娘特意从苏州赶了过来。
“我来抱抱外甥女,这小丫头的眼睛真跟姚姚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叫舅舅。
“”
“呀!”小穀雨只是比划著名叫了一声,眼珠子落在寧姚身上伸著手,想回到母亲怀里。
寧姚白了他一眼:“雨昕小的时候也没四个月就会开口说话吧。”
“孩子就得多张嘴发声,你们当著她的面多喊喊,指不定哪天就开口了。”
满月酒一办,学校也正式开学了。
方堃这次不带古文了,直接带新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学概论,而他的研究生论文也定了下来。
“《红楼梦》满汉合璧本中的语言接触现象研究,嗯,可以。”
叶蜚声没有太过为难方堃,毕竟这题目选的一点也不简单,歷史与比较语言学。
原意上最好是应用语言学方向的题目最好,可这个系列的题目你选一个区域,非得下乡做调研不可,方堃这边实在是走不开。
日子一晃眼进入了深秋,八一製片厂的张京华给方堃约了出来。
没有去別的地方,就在三味楼,关键是除了极少数人外,没人知道这酒楼是他的生意。
“我来介绍一下,这就是《潜伏》的作者方堃,方堃,这两位是长春电影製片厂的郭石川郭主任和李百叶同志。”
“您好郭主任,李百叶同志。”
“哎呀,你好你好方堃同志,我可是你的老书迷了,总算是就见到了真人,真是年少有为。”
两边先客套了几句没营养的,坐定点菜上菜后,才聊到正题上。
“你们想拍潜伏的电视剧?”
“厂里是有这个计划的,你的这篇《潜伏》很適合拍成电视剧搬到电视银幕上,供全国百姓观看。”
郭石川说的很诚恳,按他们开会討论的意见来看,潜伏既能拍成电影也能拍成电视剧,厂里明年会有三十集的电视剧任务。
这里的任务不是特定的,只要是拍电视剧拍够集数就行,並不是说非得拍某一部拍到三十集。
今年除了从香江tvb那边引进的《大侠霍元甲》和《射鵰英雄传》tvb以外,也就鲁省的单元剧《水滸传》能看了。
两部武侠剧一进入大陆,就引起了轰动,武侠热也隨之兴起,除此之外今年也正好可以说是內地电视剧的转折点。
在方堃问道潜伏能拍多少集时,郭石川哑火了,方堃想像中的三十集简直是天方夜谭。
郭石川半天才比划了个八集,如果市场反馈够好,延长到十二集左右也不是不可以。
方堃砸么了砸么嘴:“十五万字的小说要浓缩进八集,每集三四十分钟左右的电视剧里,这任务可不轻鬆,贵厂的编剧...”
一顿饭吃罢,张京华做局请的这顿饭没有谈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方堃可不是只要给版权费就卖,好歹也得靠点谱不是,而且八集十二集,这得把故事该成什么样儿,才能装进去。
对上张京华,方也没好脸色,人生都卖出去两年了,八一製片厂连个屁都没放,一点动静都没。
面对方堃的质问,张京华也犯愁啊,他们八一製片厂可不是地方小厂,每年的任务影片多得很,排一排排一排,就排到现在了,那是他能一口定下来的。
一连三天,方和郭石川碰了四次面,编剧改编好说,电视剧集数有点难搞,每年多少任务就有多少经费,想拍长就得加钱,可上面那会那么容易拨款。
方堃一阵无语,合著要么认命,先拍个八四版的短集数潜伏出来,要么自己投点钱搞个二三十集唄?
香江红磡火车站韩錚三人走下火车,看著形形色色人有些不知所措。
在京城外地人眼里,天津卫的人管他们叫京爷,牛气哄哄的京爷,可京爷也没出过这么远的外门啊。
先坐软臥一路南下到广州,还没缓口气,直愣愣就跟著人进了港。
带他们的人不认识,只是广州火车站口举著牌子,上面写著他们的名字。
“走吧,郑总在参加一场地皮拍卖来不了,我先带你们四处逛逛,身上有钱没?”
“有,来的时候在银行换了两千块的港幣。”
四个人出火车站,门口停著一辆海狮麵包车,拉开后车门先坐上去。
“刀哥。”
“介绍一下,这三位是老板內地来的朋友,叫韩哥宝哥金哥。”
“韩哥,宝哥,金哥。”
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两个黄毛热情的打了个招呼,刀仔拍了拍驾驶位的肩膀。
“去旺角。”
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给仨人看的目瞪口呆,饶是韩錚不想做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身体刚坐直,没几分钟又下意识的扒在车窗往外瞅。
“都说香江繁荣发达,乖乖,这也太发达了吧。
“哥,快看!你看那女的,肚脐眼都漏出来了!”
“哪儿呢哪儿呢。”
街边三个女人结伴而行,下身是修身牛仔,上面是粉色紧身半袖,肚脐眼的位置正好露了出来,目光再往上瞅,则是两座相当宏伟的高山。
刀仔顺著瞥了一眼,笑道:“韩哥,到了旺角就是我们的地盘,到时候保证让你满意。”
韩錚乾咽了口口水,香江的女人怎么这么开放。
进入旺角,弥敦道商铺林立,通菜街女人街更是购物天堂,尖沙咀码头为天星小轮枢纽,连结港岛。
虽然挨著,可和港岛的经济差距却是天差地別,这里的购物天堂自然不能和中西区和湾仔区的高端商场做对比。
女人街,琳琅满目的小商品摊子,磁带发卡,围巾香水全是一些廉价商品,人多热闹的同时,也是鱼龙混杂。
郑卫东在这边需要人手,不光需要公司洽谈业务上的专业职员,手底下更需要一批打手。
香江现在,哪怕回归后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奉行的就是有钱好办事。
只要有钱,手下轻而易举就能匯集一批马仔。
刀仔说旺角是他们的地盘也是在內地人这边吹吹牛逼,归他们管的只是一家小型的夜总会。
韩錚待了不大一会儿就惊奇的发现,这里面很多人都是內地跑过来的。
“只要你肯干,勤快点,香江这边还是很好找活的,你们內地偷渡过来的,只要能顺利进入市区就可以获得身份证,有了身份证顺便找份工作一个月都有两千五百块的工资,听说你们內地一个月才二十块钱?”
“二十块钱,在我们这边也就嗦两碗粉的钱啊。”刀仔说的很得意,可一想到郑卫东,又觉得索然无味。
不是都说內地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么,怎么还有个上亿身价的富豪,这在他看来是矛盾的。
大宝听得很不得劲,想反驳可愣是不知道从哪几反驳、
“只要跑进市区就有身份证,那要是没跑到市区怎么办?”
“偷渡的人只要在郊区被抓到,那就是他倒霉,会被直接遣返。”
进入夜总会,刀仔原先只是九龙这边一个港口鱼贩手里打工的,有了郑卫东赏识,华成房地產集团的背景支持,不到半年就混的有声有色。
八十年代香江的夜总会是什么样的,无非就是喝喝酒跳跳舞,心里孤单寂寞的年轻男女来这边消遣消遣。
吧檯前坐一会几,看对眼了请一杯酒,聊对频道了,出门左拐就是阿婆的小旅馆。
韩錚大宝他们在京城横惯了,自认为什么都见过,这时候在夜总会里却单纯的像个孩子。
香江湾仔爱群道18號。
伊利沙伯体育馆,官方地皮拍卖的固定场地,今天到场的大大小小的地產公司,千万老总,上亿富豪不下六十多號。
郑卫东混杂在其中,听著起步喊价就是三千万,每次加价不得低於一百万的地皮拍卖,心里一阵惆悵。
地皮他是买不起的,拍卖会肯定是要参加的,一是能见世面,二是能认识一些富豪。
位置越靠前,身价就越高,像长江实业那种庞然大物自然是坐最前面的,只是今天掌舵人老李没有亲自到场。
能进入这里已经是一种身份上的认可,可郑卫东更想去看看第一排的风景。
拍卖会结束,出门一辆劳斯莱斯停在门口。
韩錚见到的时候一阵新奇:“郑哥,我哥说你在这边做的风生水起我原先还不信,这车瞅著也太气派了。”
“六五款的劳斯莱斯银影,老古董了,二手价六万港幣,我这还不是买的,租的。”
公司的钱每笔都得在刀刃儿上,可出门得有代步工具不说,他好歹也是华成地產的老总,门面总得装饰好。
看著气派,实际上就是个瓷器活儿,完全经不起磕碰。
华成投资有限公司是方望完全私有的,名下现在的华成地產集团却是和郑卫东共同持有。
持股比例四六分,方占四成,在股份上郑卫东占绝对优势,但是公司决策和未来走向却是方堃说了算。
这以后迟早是要独立出去的,眼里有星辰大海,肯定不会在这上面太过计较得失。
前期方不能一个人单打独斗,郑卫东的资金和背景渠道都是他必不可缺的。
不过等过了这档子,资本积累足够后,往后的投资却是可以单干了,沈修杰根据方堃的电话已经在开曼註册了离岸公司,泰山投资完全归他个人所有。
“家那边的事儿我都知道了,你们就放宽心在这边玩儿一阵子,等过段日子再回去。”
“郑哥,在这边我们听你的安排。”三人一口答应。
在出京前,韩錚都是满脑袋问號,不明白为什么非要让他们来香江,结果南下的路上空气里的风味儿就不对了。
到了广州一看报纸,嚇的三人一激灵,这要是晚走半步,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人是出来了,可能不能再回去是个问题,有了郑卫东的这句话,让他们心里舒服多了。
酒过三巡,郑卫东安排他们现在这边熟悉熟悉环境,真要是閒不住,开个店做点小生意也行。
大钱他们抽不出来,小钱还是轻而易举能拿出来的。
而远在京城这边,方堃应付完韩大山两口子,钟楚楚抱著娃一阵抹眼泪,他是好一顿打包票才给劝住。
耳根子刚清净,於华从外面跑了进来,整个人兴奋道:“方哥,我的小说终於上杂誌了!”
“上杂誌有什么好高兴的,这只是刚开始,行了,收拾东西回去吧,在我这儿白吃白喝有一阵子了。
於华有些不好意思,他的两篇短篇小说全部发表,由於是新人,稿费在千字四元的水平,咬了咬牙最后还是拿了二干块钱出来。
方堃好笑道:“快收回去,开玩笑的听不懂啊,你这不寒磣我呢。
“方哥,我这是感谢你和姚姐这段时间对我的照顾,我现在也没什么能拿出来,这是我赚的稿费,你...”
方堃直接打断他的话,硬生生塞了回去,来京一个月,真要按吃喝算帐可不是二十块钱能结清的,方堃也不打算图对方回报。
能交个朋友也就够了,现在看这傢伙认真的表情,没白让他蹭吃蹭喝。
“梁妈,我走了,等有时间了就来看你。”
“,多拿点乾粮路上吃,等小孙女儿稍微大点我就要回晋省了,你以后有空去晋省,去了家我招待你。”
梁英侠突然也捨不得这小子,实在是每天梁妈长梁妈短的叫惯了,现在冷不丁要走,还挺不適应的。
董浩给他送到车站,余华回头望了一眼,心里打定主意他一定要尝试的写一篇长篇小说。
无他,短篇稿费太少,只有写长篇才赚钱,等有了稿费,京城晋省哪里不能去!
揣著五十块钱巨款回原武镇,小说发表已经轰动了镇里的邻居,结果没半个月,《星星》也顺利在京城文学上发表。
稿费匯款单邮到镇里,全镇乃至全县唯一一个发表过小说的人物,连县领导都重视了起来。
方堃收到这傢伙来信的时候,已经从卫生所转到了县文化馆工作,什么特意迟到两个小时上班,结果发现他是最早到的。
方哥,这工作一年到头也就一段时间忙,大部分閒得很,我终於能专心创作了,替我给梁妈问个好,就说我一定会去晋省看她...
梁英侠接过信件,眯著眼看了好半天,可惜她不认字儿,除了简单的一二三四五和自家一家六口人的名字能认出来外,全是鬼画符。
“这孩子真有心了,以后要是遇到困难了,你可帮衬著点儿。”
方堃应著,都不用想,下次再见面,估计就是这傢伙进京领奖成名的时候了o
八月底,眼瞅著要开学了,孩子太小不方便坐火车来回跑,可满月酒总不能拖个一两年。
方余姚和梁英侠商量了商量,还是决定在三味楼办一办,寧峰和丈母娘特意从苏州赶了过来。
“我来抱抱外甥女,这小丫头的眼睛真跟姚姚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叫舅舅。
“”
“呀!”小穀雨只是比划著名叫了一声,眼珠子落在寧姚身上伸著手,想回到母亲怀里。
寧姚白了他一眼:“雨昕小的时候也没四个月就会开口说话吧。”
“孩子就得多张嘴发声,你们当著她的面多喊喊,指不定哪天就开口了。”
满月酒一办,学校也正式开学了。
方堃这次不带古文了,直接带新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学概论,而他的研究生论文也定了下来。
“《红楼梦》满汉合璧本中的语言接触现象研究,嗯,可以。”
叶蜚声没有太过为难方堃,毕竟这题目选的一点也不简单,歷史与比较语言学。
原意上最好是应用语言学方向的题目最好,可这个系列的题目你选一个区域,非得下乡做调研不可,方堃这边实在是走不开。
日子一晃眼进入了深秋,八一製片厂的张京华给方堃约了出来。
没有去別的地方,就在三味楼,关键是除了极少数人外,没人知道这酒楼是他的生意。
“我来介绍一下,这就是《潜伏》的作者方堃,方堃,这两位是长春电影製片厂的郭石川郭主任和李百叶同志。”
“您好郭主任,李百叶同志。”
“哎呀,你好你好方堃同志,我可是你的老书迷了,总算是就见到了真人,真是年少有为。”
两边先客套了几句没营养的,坐定点菜上菜后,才聊到正题上。
“你们想拍潜伏的电视剧?”
“厂里是有这个计划的,你的这篇《潜伏》很適合拍成电视剧搬到电视银幕上,供全国百姓观看。”
郭石川说的很诚恳,按他们开会討论的意见来看,潜伏既能拍成电影也能拍成电视剧,厂里明年会有三十集的电视剧任务。
这里的任务不是特定的,只要是拍电视剧拍够集数就行,並不是说非得拍某一部拍到三十集。
今年除了从香江tvb那边引进的《大侠霍元甲》和《射鵰英雄传》tvb以外,也就鲁省的单元剧《水滸传》能看了。
两部武侠剧一进入大陆,就引起了轰动,武侠热也隨之兴起,除此之外今年也正好可以说是內地电视剧的转折点。
在方堃问道潜伏能拍多少集时,郭石川哑火了,方堃想像中的三十集简直是天方夜谭。
郭石川半天才比划了个八集,如果市场反馈够好,延长到十二集左右也不是不可以。
方堃砸么了砸么嘴:“十五万字的小说要浓缩进八集,每集三四十分钟左右的电视剧里,这任务可不轻鬆,贵厂的编剧...”
一顿饭吃罢,张京华做局请的这顿饭没有谈出什么实质性的成果。
方堃可不是只要给版权费就卖,好歹也得靠点谱不是,而且八集十二集,这得把故事该成什么样儿,才能装进去。
对上张京华,方也没好脸色,人生都卖出去两年了,八一製片厂连个屁都没放,一点动静都没。
面对方堃的质问,张京华也犯愁啊,他们八一製片厂可不是地方小厂,每年的任务影片多得很,排一排排一排,就排到现在了,那是他能一口定下来的。
一连三天,方和郭石川碰了四次面,编剧改编好说,电视剧集数有点难搞,每年多少任务就有多少经费,想拍长就得加钱,可上面那会那么容易拨款。
方堃一阵无语,合著要么认命,先拍个八四版的短集数潜伏出来,要么自己投点钱搞个二三十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