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姜正乾
虎山下,姜正乾腰间挎著家传大刀,紧了紧肩上的包袱。
一行二十余人,队伍鬆散地开往镇上。
姜正乾十二岁时,险些夭折,却也是因为这柄大刀。
彼时他跟同村玩伴吹嘘,家中有柄宝刀,吹毛断髮,却没人信。
於是他趁著姜承寿不在,將刀偷了出去。
待姜承寿找到他时,他正举著刀,跟他们追著玩耍。
姜承寿把他带回家,吊起来用木棍打。
他不受打,竟昏死过去。
叫神婆来看时,连气儿都没了。
姜承寿又气又悔,急得大骂:“你要急死爹,给老子起来!”
他竟一个激灵,真的醒转过来。
时至今日,姜正乾是姜家五个子女中,挨打最重,吃苦最多,却反而是从小到大最孝顺听话的一个。
姜正乾一边走,一边莫名想起许多往事。
比如当初夫子开村学时,儘管他已经跟著姜承寿认了不少字,年纪也已是个大人了,却还被领了去。
姜承寿当著夫子的面说道:“你们跟著夫子好好学,能识文断字,將来自己打拼出路,莫想著靠老子。”
不料夫子大笑:“我也算见过些世面,但凡能成一番事业的,无一不是靠著家人,乃至族人全力托举,方才有些底气,再肯拼搏,还要有莫大的运气,才或许成事。
“多少世家大族,將全族之力凝聚在几个好苗子身上,你一个种地的,本就没什么家底,还不叫儿子靠你,真是招笑。”
姜承寿一时如遭雷劈般愣住,想了许久。
当天夜里,他倒了两碗酒,一碗摆在姜正乾面前。
“往日只想著叫你成器,倒让你平白吃了许多苦头,今天夫子的意思,却是我自己没成器,还对你扣扣搜搜,想全叫你靠自己本事,怨我。”
姜承寿一番话,让他手足无措,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没两天,姜承寿就四处张罗著给他说亲,后来掏空家底,娶了赵雪兰回家。
队伍忽然停住。
迎面过来二三十人,领头的是个中年汉子。
姜正乾收拢了思绪,隨著队伍与那些人匯合在一处。
那名中年汉子身材精壮,满眼厉色,站到他们对面,大声道:“你们是虎山村的民团?谁是领头的,出来说话。”
当下,便有一人站出去,拱了拱手:“小人刘鹏,出来时村正叫我领著他们。”
两人走到一旁说了几句,刘鹏便站到他们面前。
“这位是镇上派来的夫长,李正山大人!此行出去,咱们凡事都听李大人指派,有不从者,莫怪我不念同村之情!”
姜正乾隨著眾人齐声应喏,刻意避开刘鹏的视线不去看他。
身为刘恆的二哥,刘鹏自然也不是善与的,倒不如不去触他的霉头。
至於刘家为何也要出人进民团的缘由,姜正乾早在路上已然想到。
刘家田產不少,能名正言顺减免四成秋税,是笔不菲的好处。
刘鹏的二伯身为村正,自然也落下了名声。
况且此行必然已经打点好,出了险情绝轮不到刘鹏,但若虎山村眾人立了功,待到行赏时,却必然落在带头的刘鹏身上。
两边人匯合在一处,浩浩荡荡往虎口道行去。
李正山身为夫长,自然是骑马的。
后面各村领头的队长,为了方便接应传令,也各配了一匹老弱的瘦马。
算起来这民团一行六十余人,四个村籍,倒是虎山村的人占了一小半。
不是虎山村的农户更有决心,而是他们住在山上,地少粮稀,减免的那四成粮税,在他们眼中分量更重。
捱到傍晚,毒日渐西。
李正山忽然一声令下,翻下马背,牵著马离开大路,钻入道旁的树林中。
姜正乾一边格开乱枝,一边四处张望。
这虎口道两旁大山绵延,后面是前些日子刚被抢过的徐王村。
往前再走几里,便到了虎山口,一边是通往虎山村的路,另一边上去则到了虎坳堡,也是个大小相当的村落,只是山势更平缓些,良田也多。
再往前,则是柳寨村,也是此次参团人数最少的村子。
按理说要挡山匪,迎击也罢,伏击也好,都该再往前走几里。
到那里虎口道收窄,山势陡峭,既能阻击,万一不敌,也能边打边退,到山上村子里寻求支援。
此处山地平缓,乱树横生,除了隱蔽一些之外,再无任何地利。
姜正乾心中思量,跟著队伍一直走到山林深处。
李正山找了一处树木稀疏的所在,將马拴上,让眾人就地歇下,不许营火,各村轮流派人到林边,往虎口道上瞭望。
他自己独自走到一旁,席地躺下,从怀中摸出一块乾粮,慢悠悠嚼起来。
各村领头的人,除了徐王村以外,也都凑到他跟前。
姜正乾远远望去,总觉得这李正山相比其他人,像是哪里不太一样。
思索半晌,才恍然发现他並没有带著包袱。
但转念一想,他身为夫长,自然有人给他奉送饼食,该是自己多心了。
当下他不再多想,与其余兵丁坐在一起。
天色逐渐黑透,有人闷得慌,便出声閒聊,见李正山並不阻止,大家逐渐声量大了起来。
其中尤以徐王村那几人跟前热闹,只因他们已经跟山匪杀过一回,知道情况,便引得其他人都围了过去。
想到总有一战,提前听些情报不是坏事。
见徐王村那领头的队长端坐在地,一脸肃然,旁边几人不时朝他发问,他也不紧不慢地一一作答,姜正乾便也凑了过去,坐在近处。
恰好有人问起那帮山匪的样貌。
那位队长名叫陈敢,看了那人一眼,淡淡道:“高头大马,雪银刀,杀起人来如同割麦。”
眾人一时噤若寒蝉,却听他又冷笑一声:“怎么,怕了?”
姜正乾又听了一阵,才知道陈敢家是徐王村路口头一家。
山匪来的那晚,他爹忙忙敲锣警示,被一刀砍去半个脑袋。
他兄弟五人奋力抗匪,却只他一人被马踏晕,活了下来,妻子也被掳了去。
后面的人家也有反抗的,但见了他家惨状,大都隱忍下来。
徐王村遭匪难最深的,就是陈敢家。
其余参加民团的徐王村人,也多数是家中有死伤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年仅十六。
陈敢顿了一会儿,沉声道:“你们谁若怕了,便躲在后面,我却不怕,只要那帮山匪再来,定叫他们知道阎罗的长相。”
他一声落下,旁边就有其他徐王村的人接口道:“怕个球,我也不怕,跟他们干了,杀一个不亏,杀两个就是赚。”
“对,怕个老驴卵子,咱们一条命,他们也一条命。”
“陈哥。”眾人正有些躁动时,却见那名年纪最小的朝著陈敢慢慢开口。
“我怕是回不去了,真的杀起来时,谁要是看见我退一步,只管一刀劈了我,但我爹娘年纪大了,两个哥哥又旧病缠身,若家中有事时,烦劳陈哥帮扶一二,下辈子我做牛做马都报答你。”
陈敢面色一软,星光下眼光闪烁,沉声道:“你放心,但凡徐王村有一个回去的,你爹娘便多了一个儿子。”
话音一落,又有人道:“小兄弟,说什么晦气话,你们徐王村的人是男人,我们虎山村的也不孬,等杀起来时,你只管跟我站在一处,我护著你。”
“对,咱们都是来抗匪的,你们徐王村已被抢过,本可以不来,这次实则也是为了守住我们这些还没遭抢的村子,我也一样,谁要伤你这小兄弟,先过我这关!”
“也算我一个!”
一时间,士气高涨,听得姜正乾也热血沸腾。
但临行前姜承寿特意叮嘱的话,此刻犹在耳边。
他便没有跟著表態,只是心下想著,若有余力时,能看护这小子一番,也是好的。
却听虎山村第一个表態的乡党,此刻看向他,道:“正乾,往日咱们也来往不少,我知道你也不是那孬种的人,怎么却不说话?”
姜正乾本也是个直人,不会口是心非,便道:“我自会见机行事,若能分身,自然也会护著这个小兄弟。”
话音落下,却见陈敢看了他一眼,满眼的不屑之色。
旁边其他人,不管什么村籍,也都露出几分鄙夷神色,身边也有同村的人轻轻冷哼一声,故意与他离得远了一些。
姜正乾自己也有些不適,却也不多辩解。
他偶一转头,忽然看见不远处原本躺在地上的李正山,此刻不见了人影。
就连刘鹏也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其余两个村子的队长,坐在那里閒聊。
姜正乾皱了皱眉,四下观望,隱约看见十几丈外的山坡后面,像是有个人影闪了过去。
他心思一转,起身也朝那里摸过去。
剩下的兵丁见他走了,只当他是没脸跟他们待在一处,也不多理。
“不用管他,姜家人就是那样,我们虎山村別的人,可没那么窝囊。”
“对,还是那句话,等山匪来了,谁要是想跑,便一刀宰了,大家生死与共。”
“好,我看那姜正乾多半要溜,咱们多盯著他些。”
一行二十余人,队伍鬆散地开往镇上。
姜正乾十二岁时,险些夭折,却也是因为这柄大刀。
彼时他跟同村玩伴吹嘘,家中有柄宝刀,吹毛断髮,却没人信。
於是他趁著姜承寿不在,將刀偷了出去。
待姜承寿找到他时,他正举著刀,跟他们追著玩耍。
姜承寿把他带回家,吊起来用木棍打。
他不受打,竟昏死过去。
叫神婆来看时,连气儿都没了。
姜承寿又气又悔,急得大骂:“你要急死爹,给老子起来!”
他竟一个激灵,真的醒转过来。
时至今日,姜正乾是姜家五个子女中,挨打最重,吃苦最多,却反而是从小到大最孝顺听话的一个。
姜正乾一边走,一边莫名想起许多往事。
比如当初夫子开村学时,儘管他已经跟著姜承寿认了不少字,年纪也已是个大人了,却还被领了去。
姜承寿当著夫子的面说道:“你们跟著夫子好好学,能识文断字,將来自己打拼出路,莫想著靠老子。”
不料夫子大笑:“我也算见过些世面,但凡能成一番事业的,无一不是靠著家人,乃至族人全力托举,方才有些底气,再肯拼搏,还要有莫大的运气,才或许成事。
“多少世家大族,將全族之力凝聚在几个好苗子身上,你一个种地的,本就没什么家底,还不叫儿子靠你,真是招笑。”
姜承寿一时如遭雷劈般愣住,想了许久。
当天夜里,他倒了两碗酒,一碗摆在姜正乾面前。
“往日只想著叫你成器,倒让你平白吃了许多苦头,今天夫子的意思,却是我自己没成器,还对你扣扣搜搜,想全叫你靠自己本事,怨我。”
姜承寿一番话,让他手足无措,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没两天,姜承寿就四处张罗著给他说亲,后来掏空家底,娶了赵雪兰回家。
队伍忽然停住。
迎面过来二三十人,领头的是个中年汉子。
姜正乾收拢了思绪,隨著队伍与那些人匯合在一处。
那名中年汉子身材精壮,满眼厉色,站到他们对面,大声道:“你们是虎山村的民团?谁是领头的,出来说话。”
当下,便有一人站出去,拱了拱手:“小人刘鹏,出来时村正叫我领著他们。”
两人走到一旁说了几句,刘鹏便站到他们面前。
“这位是镇上派来的夫长,李正山大人!此行出去,咱们凡事都听李大人指派,有不从者,莫怪我不念同村之情!”
姜正乾隨著眾人齐声应喏,刻意避开刘鹏的视线不去看他。
身为刘恆的二哥,刘鹏自然也不是善与的,倒不如不去触他的霉头。
至於刘家为何也要出人进民团的缘由,姜正乾早在路上已然想到。
刘家田產不少,能名正言顺减免四成秋税,是笔不菲的好处。
刘鹏的二伯身为村正,自然也落下了名声。
况且此行必然已经打点好,出了险情绝轮不到刘鹏,但若虎山村眾人立了功,待到行赏时,却必然落在带头的刘鹏身上。
两边人匯合在一处,浩浩荡荡往虎口道行去。
李正山身为夫长,自然是骑马的。
后面各村领头的队长,为了方便接应传令,也各配了一匹老弱的瘦马。
算起来这民团一行六十余人,四个村籍,倒是虎山村的人占了一小半。
不是虎山村的农户更有决心,而是他们住在山上,地少粮稀,减免的那四成粮税,在他们眼中分量更重。
捱到傍晚,毒日渐西。
李正山忽然一声令下,翻下马背,牵著马离开大路,钻入道旁的树林中。
姜正乾一边格开乱枝,一边四处张望。
这虎口道两旁大山绵延,后面是前些日子刚被抢过的徐王村。
往前再走几里,便到了虎山口,一边是通往虎山村的路,另一边上去则到了虎坳堡,也是个大小相当的村落,只是山势更平缓些,良田也多。
再往前,则是柳寨村,也是此次参团人数最少的村子。
按理说要挡山匪,迎击也罢,伏击也好,都该再往前走几里。
到那里虎口道收窄,山势陡峭,既能阻击,万一不敌,也能边打边退,到山上村子里寻求支援。
此处山地平缓,乱树横生,除了隱蔽一些之外,再无任何地利。
姜正乾心中思量,跟著队伍一直走到山林深处。
李正山找了一处树木稀疏的所在,將马拴上,让眾人就地歇下,不许营火,各村轮流派人到林边,往虎口道上瞭望。
他自己独自走到一旁,席地躺下,从怀中摸出一块乾粮,慢悠悠嚼起来。
各村领头的人,除了徐王村以外,也都凑到他跟前。
姜正乾远远望去,总觉得这李正山相比其他人,像是哪里不太一样。
思索半晌,才恍然发现他並没有带著包袱。
但转念一想,他身为夫长,自然有人给他奉送饼食,该是自己多心了。
当下他不再多想,与其余兵丁坐在一起。
天色逐渐黑透,有人闷得慌,便出声閒聊,见李正山並不阻止,大家逐渐声量大了起来。
其中尤以徐王村那几人跟前热闹,只因他们已经跟山匪杀过一回,知道情况,便引得其他人都围了过去。
想到总有一战,提前听些情报不是坏事。
见徐王村那领头的队长端坐在地,一脸肃然,旁边几人不时朝他发问,他也不紧不慢地一一作答,姜正乾便也凑了过去,坐在近处。
恰好有人问起那帮山匪的样貌。
那位队长名叫陈敢,看了那人一眼,淡淡道:“高头大马,雪银刀,杀起人来如同割麦。”
眾人一时噤若寒蝉,却听他又冷笑一声:“怎么,怕了?”
姜正乾又听了一阵,才知道陈敢家是徐王村路口头一家。
山匪来的那晚,他爹忙忙敲锣警示,被一刀砍去半个脑袋。
他兄弟五人奋力抗匪,却只他一人被马踏晕,活了下来,妻子也被掳了去。
后面的人家也有反抗的,但见了他家惨状,大都隱忍下来。
徐王村遭匪难最深的,就是陈敢家。
其余参加民团的徐王村人,也多数是家中有死伤的,其中最小的一个,年仅十六。
陈敢顿了一会儿,沉声道:“你们谁若怕了,便躲在后面,我却不怕,只要那帮山匪再来,定叫他们知道阎罗的长相。”
他一声落下,旁边就有其他徐王村的人接口道:“怕个球,我也不怕,跟他们干了,杀一个不亏,杀两个就是赚。”
“对,怕个老驴卵子,咱们一条命,他们也一条命。”
“陈哥。”眾人正有些躁动时,却见那名年纪最小的朝著陈敢慢慢开口。
“我怕是回不去了,真的杀起来时,谁要是看见我退一步,只管一刀劈了我,但我爹娘年纪大了,两个哥哥又旧病缠身,若家中有事时,烦劳陈哥帮扶一二,下辈子我做牛做马都报答你。”
陈敢面色一软,星光下眼光闪烁,沉声道:“你放心,但凡徐王村有一个回去的,你爹娘便多了一个儿子。”
话音一落,又有人道:“小兄弟,说什么晦气话,你们徐王村的人是男人,我们虎山村的也不孬,等杀起来时,你只管跟我站在一处,我护著你。”
“对,咱们都是来抗匪的,你们徐王村已被抢过,本可以不来,这次实则也是为了守住我们这些还没遭抢的村子,我也一样,谁要伤你这小兄弟,先过我这关!”
“也算我一个!”
一时间,士气高涨,听得姜正乾也热血沸腾。
但临行前姜承寿特意叮嘱的话,此刻犹在耳边。
他便没有跟著表態,只是心下想著,若有余力时,能看护这小子一番,也是好的。
却听虎山村第一个表態的乡党,此刻看向他,道:“正乾,往日咱们也来往不少,我知道你也不是那孬种的人,怎么却不说话?”
姜正乾本也是个直人,不会口是心非,便道:“我自会见机行事,若能分身,自然也会护著这个小兄弟。”
话音落下,却见陈敢看了他一眼,满眼的不屑之色。
旁边其他人,不管什么村籍,也都露出几分鄙夷神色,身边也有同村的人轻轻冷哼一声,故意与他离得远了一些。
姜正乾自己也有些不適,却也不多辩解。
他偶一转头,忽然看见不远处原本躺在地上的李正山,此刻不见了人影。
就连刘鹏也不知去了哪里,只剩下其余两个村子的队长,坐在那里閒聊。
姜正乾皱了皱眉,四下观望,隱约看见十几丈外的山坡后面,像是有个人影闪了过去。
他心思一转,起身也朝那里摸过去。
剩下的兵丁见他走了,只当他是没脸跟他们待在一处,也不多理。
“不用管他,姜家人就是那样,我们虎山村別的人,可没那么窝囊。”
“对,还是那句话,等山匪来了,谁要是想跑,便一刀宰了,大家生死与共。”
“好,我看那姜正乾多半要溜,咱们多盯著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