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藏地平乱波澜
第248章 藏地平乱波澜
夏奶奶的这一番话,属实是捅到王夫人的心窝子了。
她最在意的,就是旁人拿贾环同贾宝玉比较。
可是夏奶奶口中所言,简直就句句戳中王夫人最敏感最介怀之处。
夏奶奶这般说,王夫人这会儿因为气急,反倒是连连冷笑出声:“你这话说的,也要旁人瞧得上你家才是。你打量著周遭问问,周遭姑娘,谁家瞧不上我家宝玉?”
闻言,史湘云微微后退一步。
她看不上。
王夫人和夏奶奶都瞧见了。
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
王夫人面上青一阵、红一阵,夏奶奶则是掩嘴轻笑。
贾宝玉看著这两边对峙的样子,隱约觉得自个儿坏了事,只是他內心愈发纠结。
贾宝玉原本看著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血脉相连的亲人,那种心中的悸动,自然是不言而喻,甚至有一瞬间,他还起了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再浑浑噩噩度日的念头。
只是瞧见母亲那样,听到王夫人口中的话语,他的心头,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
他——他究竟该如何是好?
贾宝玉撇过头,心中竟是无尽痛苦,以至於他这会儿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无奈扭脸,假装看不到,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
將军府。
等史湘云从荣国公府回来之时,將军府里早就听闻了隔壁府的闹剧。
史湘云才回到院子里,喝了一杯茶,却不曾想到,那边薛宝釵和薛宝琴双双来到屋外。
史湘云因为贾环的缘故,原本是对於宝釵和宝琴心有芥蒂,只是这会儿,她想起早上发生了事儿,还有令人惊掉下巴的————堪称是泼妇一般的骂战,於是就不由得心有戚戚,转而斟酌再三,还是忍不住吐露其中的一二心声:“我今儿————瞧见了隔壁宝二哥家的夏姨奶奶发动,那场面,我只知妇人生產困难,却不曾料到,看著这一盆盆血水端出来,听著耳边那一声声惨叫,我才发现自个儿腿都软得站不住————”
薛宝釵这会几,嘆息了一声,也算是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於是便开口道:“女人何必难为女人。你我姐妹一场,云儿,你天真烂漫,率真英气,我私心里,是拿你当妹妹一般的。说句实在话,你对我来说,和宝琴没什么差別。我也知道,这些日子,咱们姐妹几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嫌隙,可是————”
宝釵此时此刻,说话的时候,神情带著几分情真意切:“我母亲曾说过,嫁为人妇那么多年,最忘不掉的,还是在闺中之际。我们既为姐妹,何必闹成不愉快的模样呢?”
史湘云闻言,倒是有几分鬆动。
虽说因著贾环的缘故,她对於薛宝釵姐妹俩有想法,奈何宝釵和宝琴,都不是那起子討人厌的存在,甚至若非贾环的缘故,史湘云倒是觉得,她们几个姐妹,还会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可是————
史湘云思忖再三,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可是难不成,你就对环三爷没有心思吗?”
薛宝釵微微一笑,在史湘云迷茫的眼神中,她竟然承认了,只是薛宝釵大大方方承认之余,还继续开口说道:“可是云妹妹,你可要想清楚,在大乾朝,但凡是出息一些的男子,悉数都是三妻四妾,是,你是喜欢环兄弟,可是难不成,你还要拦著他不纳妾不成?”
薛宝釵这一番言语,彻底打破了史湘云心中的侥倖。
是了,以贾环今时今日的身份,想要不纳妾,那怎么可能?
別说是如今已经有的香菱、晴雯两位姨娘,便是日后,还多的是有姨娘要纳,真要说起来————史湘云其实心中也清楚,正头太太————说不定还轮不到她一介从史家出来的孤女做。
既然如此,她和薛宝釵较什么劲呢?
说不定,以薛宝釵如此气度,再加上薛家那万贯家財,將来说不准还能当正头太太呢————
且,史湘云心中也有著一丝隱秘、不为人知的得意。
薛宝釵虽然肌骨莹润,皓腕更是如同凝霜,但是真要说起来,论起容貌,她是比不过自己的。
薛宝琴在旁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由得被宝姐姐的手腕折服。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宝姐姐也能用口舌、情理,动晓史湘云,便是史湘云这般倔强的性子,也能被她说的动摇。
只是,宝琴还是忍不住觉得有些不对。
她倒是觉得————贾环瞧著似乎对於薛宝釵,没有过多的念头,若是单单凭藉著薛家所谓的万贯家財,当真能让她如愿嫁给贾环吗?
且瞧著薛宝釵和薛姨妈的样子,似乎想要的————是嫁给贾环做正房太太————
*
此时。
就在京城中,还因为夏金桂的事情,整个荣国公府都闹成了一锅粥,儼然是一派兵荒马乱模样的时候。
此时朝廷的军队,已然悄悄西进,来到了青海境內。
青海,也就是保龄侯史家,史鼐所担任节度使,掌握地方兵马之处。
此番朝廷军队,带著煌煌天威之势,来到青海內,史鼐早就听闻,便早早出来迎接。
史鼐乃是史湘云之叔父,此番朝廷军队来到,史鼐早就备好了接风宴席,早早准备起来。
无他,史家如今虽说也是侯门世家,但是却比贾家,更早露出败落之状。
史湘云私下里觉得,是叔父等缩减她的用度开支,以至於史湘云不得不自己做些针凿活计,以此缩减用度。
然而事实上,偌大的一个侯门,那也是要体面的,无冤无仇,苛刻你一介孤女的小小用度,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
实则其中更深的原因,不过是史家开始败落,史鼐作为侯爷,一府之主,不得不以身作则,开始缩减用度开支,其中史湘云自然也逃脱不出去。
而今朝廷討伐藏地乱军的队伍当中,简直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八爷手下的秦錚,作为少年將军,乃是京中新贵之家。
若是此番平乱之中,秦錚作为先锋营大军的將军,就算没有射落敌將首级,但是若能斩获其中敌军不少人头,想来回到京中后,平步青云、將官进爵,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样一盘算,秦錚所在的秦家,虽然算不得什么四王八公,但是真要说起来,有八爷帮衬著,也得让史鼐慎重对待。
秦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隨行的大皇子庆禔乃至十四皇子庆。
史鼐此番设宴,为了这群天家背景的贵客,可谓是用心之至,甚至其中史鼐还少不了自己掏腰包,也要想办法將这次的宴会给举办得风风光光。
事实上,如果没有老十四在的话,这次的宴会,说不定真是宾主尽欢。
此时。
青海节度使府上的宴会中。
一片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其中作为先锋营將军的秦錚,更是被青海眾多官员巴结的对象。
大皇子身边自然更不用多说,来往宾客眾多,大家借著商议战事的藉口,实际上都是向老大在那攀关係。
这事儿要是放在早年,老大自然满心不耐,只是九子夺嫡演化至今,再加上与太子明爭暗斗那么多年,老大便是性子再蛮直,也明白一个道理—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別想看这帮眼下看起来,似乎酒囊饭袋一般,什么也干不成,只会拍马屁的官员,但是实际上,要是不跟他们扯好关係,磨嘴皮子,这般地方上的官吏,稍微来点弯弯绕绕,就能让人伤筋动骨。
更何况是在青海这般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隨便找个藉口,让手底下的人马吃些苦头,是这般地方官吏最擅长做的事情。
这一点,便是史鼐这位节度使在,也不一定管用。
毕竟地方上的派系盘根节错,谁又能知道,这一个不起眼的官吏,最终背后站著的,究竟是谁呢。
只是老大吃过这样的教训,明白其中的利害,此时再加上年纪大了,性格也比年少时沉稳,此时倒还算是能耐得下性子。
但是现在————庆,也就是老十四,可没有这般耐心了。
他刚开始想著,地方上的兵马司来人,找他商討些事情。
这老十四还兴冲冲的,瞧著就跟吊著胡萝卜的驴似的,嘴一禿嚕,就止不住地往外说自己关於此番藏地平乱的细节,只是说著说著,老十四就琢磨出不对味来了。
他说什么,这帮地方官吏,就一个劲儿地在那附和捧哏,恨不得连连点头,顺带著给他大声喝彩,只差就说十四皇子乃是韩信降世,既有统帅之才,又有衝锋陷阵的才能。
老十四刚开始高兴了一下,听多了,觉察出味道来,於是不免就觉得腻味,转而就不乐意说话,便生想到来之前,四哥和十三哥嘱咐的话语,老十四也不敢在战时喝酒,於是看著一帮人觥筹交错,自己找了个角落,一杯一杯地闷著茶水,简直就像是把茶水喝出酒水的感觉来。
他的思绪不由得迴转————这个时候,京城中又会是如何呢?
*
京城中。
此时却没有如同老十四以为的那般平静。
事实上,整个户部因为此次隨行的粮草和辐重,其中每天点卯的官吏,手中的算盘都快要拨冒烟了。
而要说户部中的四爷也在忙,是为了银子发愁。
那吏部的八爷,同样也在为银子发愁。
藏地平乱,是动盪,也是机遇。
明眼人都能知晓,若是藏地平乱大胜,其中隨行军队,少不得要论功行赏,而八爷素来有贤王之称,手下揽了不少所谓“良才美玉”,这次队伍中,自然也塞了不少人。
只是现如今,康帝也对老八有所提防,这次的事儿中,老八废了不少力气,才把自己看中的人选,给安排到一个合適的差事上。
至於这所谓的费劲,其中自然少不了人情往来,还有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银钱往来。
只是老八的银钱,要用到的地方,多了去了,如今仔细一盘算下来,居然到了不凑手的窘境当中。
眼瞧著老八对著帐目上的银钱嘆气,旁边的老九看不下去,拿起那帐目一扫,豁然开口便道:“八哥,这好端端的嘆什么气?左不过是八万两银子,我替你出了!”
老九这话,让老八有些惊疑不定:“银子?你哪来的银钱?我记得前些日子,你才给了我九万两,怎地如今又挪出了八万两来?”
老九说到这个的时候,他自己心中就是咯噔一声,转而便是吱吱唔唔,不肯多说一句话。
老八眸光一厉,转而便想到其中一种可能,於是就失声开口道:“你是不是动用了粮餉?”
老九低著头,沉默不语,似乎有些惧怕八哥的责骂,但是从他紧抿下撇的唇角来看,可见老九似乎也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诚心认错。
依著老八细腻的心思,怎能看不出老九的心思来,可正是因著如此,他才愈发恨铁不成钢,伸出手,指著老九的鼻子,指尖都微微哆嗦,转而便满脸失望地开口:“之前我是怎么跟你说的?这发粮餉的银钱,不能动、不能动!”
“你呢?你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转过头,是把我的话,都当作耳旁风,都忘记了不成?”
“老九,素日里你做生意,我不说你什么,正所谓君子爱財、取之有道,只要你是正经手段得来的,便是做生意什么,我亦不会说你分毫。”
“可是你这挪用剋扣粮餉的时候,可曾想过,一旦此事泄漏,你当如何?一旦藏地平乱失败,追责到你的头上,父皇天威震怒,你又应当如何应对?”
“老九,我反覆说,再三跟你细细揉碎、掰开来讲,可你怎么就不曾听进心里面去呢?”
老九听到这里,带著几分感动,但也有几分不耐烦:“八哥,那些丘八,饿不死就成了。一向以来便是如此,凭什么別人能干,偏我干不得?而且八哥,要不是有我这八万两银子,你现在拿什么填窟窿?要知道,现如今,国库里可没法借取银钱了!”
>
夏奶奶的这一番话,属实是捅到王夫人的心窝子了。
她最在意的,就是旁人拿贾环同贾宝玉比较。
可是夏奶奶口中所言,简直就句句戳中王夫人最敏感最介怀之处。
夏奶奶这般说,王夫人这会儿因为气急,反倒是连连冷笑出声:“你这话说的,也要旁人瞧得上你家才是。你打量著周遭问问,周遭姑娘,谁家瞧不上我家宝玉?”
闻言,史湘云微微后退一步。
她看不上。
王夫人和夏奶奶都瞧见了。
两人的反应,截然不同。
王夫人面上青一阵、红一阵,夏奶奶则是掩嘴轻笑。
贾宝玉看著这两边对峙的样子,隱约觉得自个儿坏了事,只是他內心愈发纠结。
贾宝玉原本看著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血脉相连的亲人,那种心中的悸动,自然是不言而喻,甚至有一瞬间,他还起了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再浑浑噩噩度日的念头。
只是瞧见母亲那样,听到王夫人口中的话语,他的心头,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
他——他究竟该如何是好?
贾宝玉撇过头,心中竟是无尽痛苦,以至於他这会儿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无奈扭脸,假装看不到,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
將军府。
等史湘云从荣国公府回来之时,將军府里早就听闻了隔壁府的闹剧。
史湘云才回到院子里,喝了一杯茶,却不曾想到,那边薛宝釵和薛宝琴双双来到屋外。
史湘云因为贾环的缘故,原本是对於宝釵和宝琴心有芥蒂,只是这会儿,她想起早上发生了事儿,还有令人惊掉下巴的————堪称是泼妇一般的骂战,於是就不由得心有戚戚,转而斟酌再三,还是忍不住吐露其中的一二心声:“我今儿————瞧见了隔壁宝二哥家的夏姨奶奶发动,那场面,我只知妇人生產困难,却不曾料到,看著这一盆盆血水端出来,听著耳边那一声声惨叫,我才发现自个儿腿都软得站不住————”
薛宝釵这会几,嘆息了一声,也算是带上了几分真情实感,於是便开口道:“女人何必难为女人。你我姐妹一场,云儿,你天真烂漫,率真英气,我私心里,是拿你当妹妹一般的。说句实在话,你对我来说,和宝琴没什么差別。我也知道,这些日子,咱们姐妹几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嫌隙,可是————”
宝釵此时此刻,说话的时候,神情带著几分情真意切:“我母亲曾说过,嫁为人妇那么多年,最忘不掉的,还是在闺中之际。我们既为姐妹,何必闹成不愉快的模样呢?”
史湘云闻言,倒是有几分鬆动。
虽说因著贾环的缘故,她对於薛宝釵姐妹俩有想法,奈何宝釵和宝琴,都不是那起子討人厌的存在,甚至若非贾环的缘故,史湘云倒是觉得,她们几个姐妹,还会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可是————
史湘云思忖再三,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可是难不成,你就对环三爷没有心思吗?”
薛宝釵微微一笑,在史湘云迷茫的眼神中,她竟然承认了,只是薛宝釵大大方方承认之余,还继续开口说道:“可是云妹妹,你可要想清楚,在大乾朝,但凡是出息一些的男子,悉数都是三妻四妾,是,你是喜欢环兄弟,可是难不成,你还要拦著他不纳妾不成?”
薛宝釵这一番言语,彻底打破了史湘云心中的侥倖。
是了,以贾环今时今日的身份,想要不纳妾,那怎么可能?
別说是如今已经有的香菱、晴雯两位姨娘,便是日后,还多的是有姨娘要纳,真要说起来————史湘云其实心中也清楚,正头太太————说不定还轮不到她一介从史家出来的孤女做。
既然如此,她和薛宝釵较什么劲呢?
说不定,以薛宝釵如此气度,再加上薛家那万贯家財,將来说不准还能当正头太太呢————
且,史湘云心中也有著一丝隱秘、不为人知的得意。
薛宝釵虽然肌骨莹润,皓腕更是如同凝霜,但是真要说起来,论起容貌,她是比不过自己的。
薛宝琴在旁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由得被宝姐姐的手腕折服。
即便是在这个时候来,宝姐姐也能用口舌、情理,动晓史湘云,便是史湘云这般倔强的性子,也能被她说的动摇。
只是,宝琴还是忍不住觉得有些不对。
她倒是觉得————贾环瞧著似乎对於薛宝釵,没有过多的念头,若是单单凭藉著薛家所谓的万贯家財,当真能让她如愿嫁给贾环吗?
且瞧著薛宝釵和薛姨妈的样子,似乎想要的————是嫁给贾环做正房太太————
*
此时。
就在京城中,还因为夏金桂的事情,整个荣国公府都闹成了一锅粥,儼然是一派兵荒马乱模样的时候。
此时朝廷的军队,已然悄悄西进,来到了青海境內。
青海,也就是保龄侯史家,史鼐所担任节度使,掌握地方兵马之处。
此番朝廷军队,带著煌煌天威之势,来到青海內,史鼐早就听闻,便早早出来迎接。
史鼐乃是史湘云之叔父,此番朝廷军队来到,史鼐早就备好了接风宴席,早早准备起来。
无他,史家如今虽说也是侯门世家,但是却比贾家,更早露出败落之状。
史湘云私下里觉得,是叔父等缩减她的用度开支,以至於史湘云不得不自己做些针凿活计,以此缩减用度。
然而事实上,偌大的一个侯门,那也是要体面的,无冤无仇,苛刻你一介孤女的小小用度,似乎也没有什么必要。
实则其中更深的原因,不过是史家开始败落,史鼐作为侯爷,一府之主,不得不以身作则,开始缩减用度开支,其中史湘云自然也逃脱不出去。
而今朝廷討伐藏地乱军的队伍当中,简直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八爷手下的秦錚,作为少年將军,乃是京中新贵之家。
若是此番平乱之中,秦錚作为先锋营大军的將军,就算没有射落敌將首级,但是若能斩获其中敌军不少人头,想来回到京中后,平步青云、將官进爵,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样一盘算,秦錚所在的秦家,虽然算不得什么四王八公,但是真要说起来,有八爷帮衬著,也得让史鼐慎重对待。
秦錚尚且如此,更何况是隨行的大皇子庆禔乃至十四皇子庆。
史鼐此番设宴,为了这群天家背景的贵客,可谓是用心之至,甚至其中史鼐还少不了自己掏腰包,也要想办法將这次的宴会给举办得风风光光。
事实上,如果没有老十四在的话,这次的宴会,说不定真是宾主尽欢。
此时。
青海节度使府上的宴会中。
一片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
其中作为先锋营將军的秦錚,更是被青海眾多官员巴结的对象。
大皇子身边自然更不用多说,来往宾客眾多,大家借著商议战事的藉口,实际上都是向老大在那攀关係。
这事儿要是放在早年,老大自然满心不耐,只是九子夺嫡演化至今,再加上与太子明爭暗斗那么多年,老大便是性子再蛮直,也明白一个道理—一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別想看这帮眼下看起来,似乎酒囊饭袋一般,什么也干不成,只会拍马屁的官员,但是实际上,要是不跟他们扯好关係,磨嘴皮子,这般地方上的官吏,稍微来点弯弯绕绕,就能让人伤筋动骨。
更何况是在青海这般天高皇帝远的地方,隨便找个藉口,让手底下的人马吃些苦头,是这般地方官吏最擅长做的事情。
这一点,便是史鼐这位节度使在,也不一定管用。
毕竟地方上的派系盘根节错,谁又能知道,这一个不起眼的官吏,最终背后站著的,究竟是谁呢。
只是老大吃过这样的教训,明白其中的利害,此时再加上年纪大了,性格也比年少时沉稳,此时倒还算是能耐得下性子。
但是现在————庆,也就是老十四,可没有这般耐心了。
他刚开始想著,地方上的兵马司来人,找他商討些事情。
这老十四还兴冲冲的,瞧著就跟吊著胡萝卜的驴似的,嘴一禿嚕,就止不住地往外说自己关於此番藏地平乱的细节,只是说著说著,老十四就琢磨出不对味来了。
他说什么,这帮地方官吏,就一个劲儿地在那附和捧哏,恨不得连连点头,顺带著给他大声喝彩,只差就说十四皇子乃是韩信降世,既有统帅之才,又有衝锋陷阵的才能。
老十四刚开始高兴了一下,听多了,觉察出味道来,於是不免就觉得腻味,转而就不乐意说话,便生想到来之前,四哥和十三哥嘱咐的话语,老十四也不敢在战时喝酒,於是看著一帮人觥筹交错,自己找了个角落,一杯一杯地闷著茶水,简直就像是把茶水喝出酒水的感觉来。
他的思绪不由得迴转————这个时候,京城中又会是如何呢?
*
京城中。
此时却没有如同老十四以为的那般平静。
事实上,整个户部因为此次隨行的粮草和辐重,其中每天点卯的官吏,手中的算盘都快要拨冒烟了。
而要说户部中的四爷也在忙,是为了银子发愁。
那吏部的八爷,同样也在为银子发愁。
藏地平乱,是动盪,也是机遇。
明眼人都能知晓,若是藏地平乱大胜,其中隨行军队,少不得要论功行赏,而八爷素来有贤王之称,手下揽了不少所谓“良才美玉”,这次队伍中,自然也塞了不少人。
只是现如今,康帝也对老八有所提防,这次的事儿中,老八废了不少力气,才把自己看中的人选,给安排到一个合適的差事上。
至於这所谓的费劲,其中自然少不了人情往来,还有最重要的,自然就是银钱往来。
只是老八的银钱,要用到的地方,多了去了,如今仔细一盘算下来,居然到了不凑手的窘境当中。
眼瞧著老八对著帐目上的银钱嘆气,旁边的老九看不下去,拿起那帐目一扫,豁然开口便道:“八哥,这好端端的嘆什么气?左不过是八万两银子,我替你出了!”
老九这话,让老八有些惊疑不定:“银子?你哪来的银钱?我记得前些日子,你才给了我九万两,怎地如今又挪出了八万两来?”
老九说到这个的时候,他自己心中就是咯噔一声,转而便是吱吱唔唔,不肯多说一句话。
老八眸光一厉,转而便想到其中一种可能,於是就失声开口道:“你是不是动用了粮餉?”
老九低著头,沉默不语,似乎有些惧怕八哥的责骂,但是从他紧抿下撇的唇角来看,可见老九似乎也不像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诚心认错。
依著老八细腻的心思,怎能看不出老九的心思来,可正是因著如此,他才愈发恨铁不成钢,伸出手,指著老九的鼻子,指尖都微微哆嗦,转而便满脸失望地开口:“之前我是怎么跟你说的?这发粮餉的银钱,不能动、不能动!”
“你呢?你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转过头,是把我的话,都当作耳旁风,都忘记了不成?”
“老九,素日里你做生意,我不说你什么,正所谓君子爱財、取之有道,只要你是正经手段得来的,便是做生意什么,我亦不会说你分毫。”
“可是你这挪用剋扣粮餉的时候,可曾想过,一旦此事泄漏,你当如何?一旦藏地平乱失败,追责到你的头上,父皇天威震怒,你又应当如何应对?”
“老九,我反覆说,再三跟你细细揉碎、掰开来讲,可你怎么就不曾听进心里面去呢?”
老九听到这里,带著几分感动,但也有几分不耐烦:“八哥,那些丘八,饿不死就成了。一向以来便是如此,凭什么別人能干,偏我干不得?而且八哥,要不是有我这八万两银子,你现在拿什么填窟窿?要知道,现如今,国库里可没法借取银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