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各怀心思
叶盼汣双颊爆红,立马转过头,这衝击有点太大了。
“你怎么坐起来了?!”
控制不住,问的语气甚是恼羞成怒。
苏阎答得委屈,“躺著脱不下来…盼汣莫气。”
说著,人已经贴了上来,灼热的温度烫著叶盼汣后背。
苏阎轻眯起眼,头靠在了叶盼汣肩上,语气纯良无害,“盼汣,你怎么了?怎的耳朵这么红?”
光问还不够,他本就比叶盼汣高出一个头,直凑上前含住了她的耳垂。
叶盼汣一个激灵,浑身似是电流涌过,娇哼一声,顾不上双腿疼痛,立马跳下了榻。
苏阎立马切换了神情,一张脸上满是迷茫疑惑。
“各睡各的,养伤为紧,动过来动过去的,伤怎么能好。”
说著吹灭了红烛,气鼓鼓地躺在了旁边的榻上。
她就看苏阎演吧,又是软弱无害,又是楚楚可怜,但由他这张脸,这身子演出来,便难招架得厉害。
她这会心跳得飞快,满脑子都是刚刚那幕。
苏阎滚了滚喉头,不敢再造作地躺下了。
他身上是受了四处伤,可不影响这个啊…
雁羽不是说好些女人都迷他这脸么?
怎么盼汣像是不为所动的样子呢?
这夜很长,两人各怀心思,都过了许久才睡著。
紫宸殿,子时。
盛平才躺下,门外便有声音传了进来,“殿下,狄筠心写了封信给殿下。”
盛平便坐起身,披上外袍,“进来。”
她就势点亮了蜡烛。
甲三脚步无声,推开门走了进来,將信递给她,便又转身退了出去。
盛平快速拆开信,看了起来。
“殿下安好,自殿下施手相助,將筠心从狄家祠堂中救出,还助我自立女户,已有数日。”
“近来筠心收留无家女子,因类施教,授予学识本事,已小有成效。令,筠心在街道四处宣讲,驳斥女戒等古旧思想,不乏怒骂者,更不乏应和者。”
“筠心身在朝廷外,却也已听闻,王家將倒,空出眾多官位,筠心认为,此乃推女子上朝之绝妙时机,切望殿下奋力力爭,筠心愿为殿下马首是瞻!”
隨信来的还有狄筠心格外重视的王家官位,都是位不高却掌有实权之位,便於今后升官进爵。
两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想要让女子说的话被听见,就和男人同桌,逼著他们听。
爭是必须的。
盛平看著信许久,又提笔涂改些许,最后吹灭了蜡烛,闭眼凝思。
翌日早朝,因王家之事,眾人都紧绷著。
寧宣脸上也是一片黑沉。
盛平却不愿在等,上前迈了一步,“陛下,臣女有事请奏。”
“讲。”
“盛平上朝已月余,不知陛下及重臣对盛平所作所为有何看法?”
她这一个月上朝兢兢业业,凡是她经手的事,全都办得极佳。
若说苏阎是把刮骨刀,她就是柄长枪,无需顾虑太多,便足以令许多人折腰。
寧宣点道,“沈尚书有何看法?”
沈尚书正为自己前面没了王和录而高兴,感觉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就突然被点到了,只得赶紧答对,“盛平殿下能力出眾,殫精竭虑,恪尽职守…”
寧宣点下一个人,“好了,陈尚书。”
陈尚书换了些夸奖的词,又说了一通。
如今盛平势大,六皇子无了,只剩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人相爭,更不会如之前一般合力对盛平。
大家似是突然就又忽略了盛平登位的可能。
毕竟是女子,过於惊世骇俗。
盛平冲两位大臣躬身行了一礼,“多谢沈大人,陈大人的讚誉,盛平自当更加努力。甚多女子比盛平之文采学问高超,比盛平之武术更优。
学成文武艺,货於帝王家。臣女看她们一腔报国之心,却苦於无门,望陛下明鑑这番拳拳之心!”
纵是王家一事压著,眾臣还是炸开了锅。
狄玉书自是首当其衝,“不可,依臣看,盛平殿下年岁不轻,也该退出朝堂,寻个駙马,为皇家开花散叶为先!”
其他大臣紧跟而上,反对之言绵延不绝。
盛平不耐烦听了,直接打断了,“在盛平看来,大家不过是怕了。”
狄玉书吹鬍子瞪眼,“怕什么?何怕之有!”
盛平笑了,双手向后一背,“怕女子入朝做官,显出眾位的无能!”
狄玉书气得都顾及不上她是公主了,“岂有此理,无知小儿,此地是你大放厥词的地方么!陛下圣明,请务必將疯了的殿下请出大殿,莫误了早朝!”
“请出大殿!”好些人齐声跟著喊道。
官位本就有定数,人人都是抢破了头,权势这种好东西,谁不想有?
更別提让出来给女子了!
那绝对是没门的事!
盛平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眾臣惊得瞪大了眼看向她。
是真觉得此人太过疯癲了。
盛平躬身行礼,“陛下明鑑,多说无益,臣女想办一场擂台,臣女会找来女子与当朝大臣打擂,也请陛下看看,披著官府的各位究竟是骡子是马!”
狄玉书指著盛平,“比就比!谁还能输了不成!笑话!”
就盛平那半吊子学问,找来的人又能怎样,比就比!
沈尚书也讥笑著,“殿下还是太年轻,不若趁早收回成命,莫到时输得直哭!”
这话一出,眾臣好些都憋不住笑了起来。
盛平一摆手,“不用各位为盛平著想,这擂台非打不可!”
寧宣淡声问道,“盛平,朕时间有限,只可比三场,你要比什么?”
盛平早已准备好,毫不犹豫地回道,“一比学问,二比武艺,三比论辩。”
寧宣看向狄玉书等人,“眾爱卿以为如何?”
盛平一人站在眾臣前面,眾臣聚集著站在她后面,全都应了。
“甚好。”
盛平继续道,“不知陛下觉得明日未时打擂如何?”
寧宣应了,“可。”
陛下都应了,眾臣也都没再说什么。
最后快退朝时,寧宣点了寧烁,“岐王,你与大理寺卿,刑部尚书,明日便不必来上朝,后日我便要查审结果。”
寧烁连忙躬身应了,“父皇不必担心,案件进展极快。”
“你怎么坐起来了?!”
控制不住,问的语气甚是恼羞成怒。
苏阎答得委屈,“躺著脱不下来…盼汣莫气。”
说著,人已经贴了上来,灼热的温度烫著叶盼汣后背。
苏阎轻眯起眼,头靠在了叶盼汣肩上,语气纯良无害,“盼汣,你怎么了?怎的耳朵这么红?”
光问还不够,他本就比叶盼汣高出一个头,直凑上前含住了她的耳垂。
叶盼汣一个激灵,浑身似是电流涌过,娇哼一声,顾不上双腿疼痛,立马跳下了榻。
苏阎立马切换了神情,一张脸上满是迷茫疑惑。
“各睡各的,养伤为紧,动过来动过去的,伤怎么能好。”
说著吹灭了红烛,气鼓鼓地躺在了旁边的榻上。
她就看苏阎演吧,又是软弱无害,又是楚楚可怜,但由他这张脸,这身子演出来,便难招架得厉害。
她这会心跳得飞快,满脑子都是刚刚那幕。
苏阎滚了滚喉头,不敢再造作地躺下了。
他身上是受了四处伤,可不影响这个啊…
雁羽不是说好些女人都迷他这脸么?
怎么盼汣像是不为所动的样子呢?
这夜很长,两人各怀心思,都过了许久才睡著。
紫宸殿,子时。
盛平才躺下,门外便有声音传了进来,“殿下,狄筠心写了封信给殿下。”
盛平便坐起身,披上外袍,“进来。”
她就势点亮了蜡烛。
甲三脚步无声,推开门走了进来,將信递给她,便又转身退了出去。
盛平快速拆开信,看了起来。
“殿下安好,自殿下施手相助,將筠心从狄家祠堂中救出,还助我自立女户,已有数日。”
“近来筠心收留无家女子,因类施教,授予学识本事,已小有成效。令,筠心在街道四处宣讲,驳斥女戒等古旧思想,不乏怒骂者,更不乏应和者。”
“筠心身在朝廷外,却也已听闻,王家將倒,空出眾多官位,筠心认为,此乃推女子上朝之绝妙时机,切望殿下奋力力爭,筠心愿为殿下马首是瞻!”
隨信来的还有狄筠心格外重视的王家官位,都是位不高却掌有实权之位,便於今后升官进爵。
两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想要让女子说的话被听见,就和男人同桌,逼著他们听。
爭是必须的。
盛平看著信许久,又提笔涂改些许,最后吹灭了蜡烛,闭眼凝思。
翌日早朝,因王家之事,眾人都紧绷著。
寧宣脸上也是一片黑沉。
盛平却不愿在等,上前迈了一步,“陛下,臣女有事请奏。”
“讲。”
“盛平上朝已月余,不知陛下及重臣对盛平所作所为有何看法?”
她这一个月上朝兢兢业业,凡是她经手的事,全都办得极佳。
若说苏阎是把刮骨刀,她就是柄长枪,无需顾虑太多,便足以令许多人折腰。
寧宣点道,“沈尚书有何看法?”
沈尚书正为自己前面没了王和录而高兴,感觉空气都清新了许多。
就突然被点到了,只得赶紧答对,“盛平殿下能力出眾,殫精竭虑,恪尽职守…”
寧宣点下一个人,“好了,陈尚书。”
陈尚书换了些夸奖的词,又说了一通。
如今盛平势大,六皇子无了,只剩二皇子和三皇子两人相爭,更不会如之前一般合力对盛平。
大家似是突然就又忽略了盛平登位的可能。
毕竟是女子,过於惊世骇俗。
盛平冲两位大臣躬身行了一礼,“多谢沈大人,陈大人的讚誉,盛平自当更加努力。甚多女子比盛平之文采学问高超,比盛平之武术更优。
学成文武艺,货於帝王家。臣女看她们一腔报国之心,却苦於无门,望陛下明鑑这番拳拳之心!”
纵是王家一事压著,眾臣还是炸开了锅。
狄玉书自是首当其衝,“不可,依臣看,盛平殿下年岁不轻,也该退出朝堂,寻个駙马,为皇家开花散叶为先!”
其他大臣紧跟而上,反对之言绵延不绝。
盛平不耐烦听了,直接打断了,“在盛平看来,大家不过是怕了。”
狄玉书吹鬍子瞪眼,“怕什么?何怕之有!”
盛平笑了,双手向后一背,“怕女子入朝做官,显出眾位的无能!”
狄玉书气得都顾及不上她是公主了,“岂有此理,无知小儿,此地是你大放厥词的地方么!陛下圣明,请务必將疯了的殿下请出大殿,莫误了早朝!”
“请出大殿!”好些人齐声跟著喊道。
官位本就有定数,人人都是抢破了头,权势这种好东西,谁不想有?
更別提让出来给女子了!
那绝对是没门的事!
盛平仰天大笑,“哈哈哈哈!”
眾臣惊得瞪大了眼看向她。
是真觉得此人太过疯癲了。
盛平躬身行礼,“陛下明鑑,多说无益,臣女想办一场擂台,臣女会找来女子与当朝大臣打擂,也请陛下看看,披著官府的各位究竟是骡子是马!”
狄玉书指著盛平,“比就比!谁还能输了不成!笑话!”
就盛平那半吊子学问,找来的人又能怎样,比就比!
沈尚书也讥笑著,“殿下还是太年轻,不若趁早收回成命,莫到时输得直哭!”
这话一出,眾臣好些都憋不住笑了起来。
盛平一摆手,“不用各位为盛平著想,这擂台非打不可!”
寧宣淡声问道,“盛平,朕时间有限,只可比三场,你要比什么?”
盛平早已准备好,毫不犹豫地回道,“一比学问,二比武艺,三比论辩。”
寧宣看向狄玉书等人,“眾爱卿以为如何?”
盛平一人站在眾臣前面,眾臣聚集著站在她后面,全都应了。
“甚好。”
盛平继续道,“不知陛下觉得明日未时打擂如何?”
寧宣应了,“可。”
陛下都应了,眾臣也都没再说什么。
最后快退朝时,寧宣点了寧烁,“岐王,你与大理寺卿,刑部尚书,明日便不必来上朝,后日我便要查审结果。”
寧烁连忙躬身应了,“父皇不必担心,案件进展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