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借力打力,暗度陈仓
城郊村的平房里飘出饭菜的香气。
王辰坐在简陋却擦得乾乾净净的小方桌旁,唐瑶繫著围裙,將做好的饭菜端上桌。
菜色很简单:清蒸鱼,白灼菜心,西红柿炒蛋,还有一小碗燉得烂熟的瘦肉粥。没有辛辣,没有重油,却透著一种精心搭配的妥帖。
“王哥,高蛋白、维c、锌,没放辣椒,你尝尝如何?”
唐瑶擦了擦手,给婴儿椅里的小棠围上饭兜。
“按你昨天说的,没放辣椒,油也用的菜籽油。”
王辰点头,尝了几口。鱼很新鲜,火候恰到好处,鸡蛋嫩滑,蔬菜也清爽。虽然比不上大厨手艺,但有一种家常的温暖和用心。
王辰拿起筷子尝了尝鱼,鲜嫩入味,火候恰到好处。
“很好吃,麻烦你了。”
王辰点点头,继续安静地进食。
他吃饭的速度不慢,但动作有一种经过训练的利落感,脊背挺直。
这是在某个时代,几年戎马生涯间留下的。
吃饭间隙,唐瑶一边给小棠餵著捣碎的蛋黄瘦肉粥,一边看似隨意地问:“王哥,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好像挺自由的。”
王辰夹菜的手顿了顿,隨即自然地说道:“换了个自由点的活儿。”
他没有过多解释,身上那份歷经沙场磨礪出的干练气质,与普通都市白领截然不同,他猜测唐瑶可能以为自己当过兵。
唐瑶没追问,而是继续埋头吃饭。
但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日子好不容易宽裕起来,她也不想节外生枝,只想安安稳稳地把女儿带大,考上营养师,过回正常的生活。
饭后,王辰驱车回到城郊宅院。
一路回到书房內,他深吸一口气,在聊天群內上线了。
【宋钦宗】:先生!韩世忠急报!北岸金虏大肆伐木拆屋,舟船云集!似……似要架设浮桥!
东京福寧殿,年轻的皇帝攥著军报的手微微颤抖。
蔡京那二百万贯带来的底气,在黄河对岸金军森然的兵锋前,脆弱得像层窗户纸。
【王先生(管理员)】:@宋钦宗,你慌什么?完顏宗望这是找不到足够渡船,自然要准备搭建浮桥或浮桥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宋钦宗】:好事?坏事?
【王先生(管理员)】:好事在於,搭建跨越黄河的浮桥,费时费力,给了你更多时间等待西军主力匯合,加固城防。坏事在於,一旦浮桥建成,金军铁骑便可源源不断过河。
【王先生(管理员)】:黄河天堑,岂是几根木头能填平的?韩世忠、刘錡是死人吗?火油箭是摆设?让他们备足引火之物,待虏贼浮桥过半,火箭齐发,烧他个精光!或用舢板、竹筏装载柴薪火油,顺流而下,撞击焚烧其桥桩!记住史上金將过河后那句狂言——『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如今你南岸有兵有將,更有准备,岂能让他轻易得逞?!
王辰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让赵桓仿佛被注入一针强心剂,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对啊,黄河天堑,哪有那么容易渡过来的?
更何况守在南岸的韩世忠和刘錡都是史书上的名將,岂是易於之辈。
【宋钦宗】:先生所言极是!赵桓受教了。另外,陕西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已率领两千西军先锋抵汴梁!
【王先生(管理员)】:拨发厚赏!酒肉犒劳!让他们好生休整一日,明日便调往黄河沿岸,增援韩世忠,或分兵协防他处,重点盯住滑州的李固渡,绝不能让完顏宗望找到薄弱环节钻了空子!
王辰记得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完顏宗望没有打下濬州,而是从滑州的李固渡渡河。
【宋钦宗】:我这就去办!
赵桓急急忙忙的去给吴革下旨后,王辰又看向李曄。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张承业查的如何了?
蓬莱院,此处临太液池,风景绝佳,既是天子的读书角,也是皇家游宴之所。
今日,李曄特意在此地设宴,款待“朝中四贵”及禁內有头脸的宦官。
酒过三巡,李曄藉故如厕离席。
观军容使,神策左军中尉杨復恭志得意满,捋著自己那乌黑油亮的鬢角,环视席间诸人。
目光扫过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那斑驳的两鬢,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誚。
“刘公,”杨復恭声音洪亮,带著醉意,“几日不见,怎地如此憔悴?可是为圣人操劳过度?”
他又用力捋了捋鬢角,得意洋洋,“那『乌涎露』,果有神效!这气血,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
刘季述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握著酒杯的手指关节发白。
席间一时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著探究、嘲笑和一丝怜悯。
左枢密使西门重遂神色平静,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仿佛没听见。
內常侍韩全诲低著头,眼中闪过阴翳。
右枢密使刘景宣则諂笑著附和:“观军容使得天眷顾,实乃我大唐之福!”
剩下的中官们,如景务修、王仲先、宋道弼、骆全瓘、李周潼等人都是神色各异。
杨復恭哈哈大笑,愈发得意,竟起身走到刘季述案前,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酒气喷在刘季述脸上:“刘公啊,莫要忧心国事太过!该享乐时且享乐!瞧瞧你这头髮……唉!”
刘季述作为杨復恭以前的小跟班,血脉上被压製得死死的,虽然心中憋愤,但也只能强顏欢笑道,“杨……杨国老说的是……季述……受教了。”
不远处,“如厕”归来的李曄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唐昭宗】:先生,张承业已初步查清。我身边…確有他人耳目,目前发现的六人,分属西门、韩、刘、骆、王等家,幸而人数尚不算多。
虽然人数不算极多,但想到自己饮食起居皆在他人监视之下,仍让他不寒而慄。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你登基不过半月,僖宗驾崩亦未久,各方势力安插耳目也需要时间。且宦官內部派系林立,相互制衡,並非铁板一块,这给了你喘息之机。这些人中,可有杨復恭安插的?
【唐昭宗】:据张承业密报,並无杨復恭之人!
想到这里,李曄看向那席间目中无人的杨復恭,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感激”。
杨復恭虽跋扈,但起码没有在自己身边布满眼线。
也难怪群文件的史料里,杨復恭会被自己给反杀了,落荒而逃,逃离长安。
【王先生(管理员)】:不奇怪,杨復恭此人手握最强之神策左军,义子眾多,势力还遍布关中、山南等地,心腹义子更是担任节度使和刺史,自认实力碾压,根本不屑於在你身边安插这种低级眼线。他认为只需掌控兵权,便可掌控一切。这也说明,他目前对你尚无直接控制或加害之心,甚至可能还保留著一丝所谓的『拥立之功』的旧情。
李曄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唐昭宗】:原来如此,先生,我是否立刻將这六人清除替换?张承业已物色好一批可靠人手。”
【王先生(管理员)】:清除几个小卒子,打草惊蛇,毫无意义。@唐昭宗,朕问你,如今长安城內,除神策军外,尚有其他兵马否?最好距离禁內较近。
李曄闻言,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一个地方!
【唐昭宗】:有!是飞龙厩!在於玄武门外!乃宫中养马之所,其中马夫皆选自禁军边军善骑之士!虽名为马夫,实为精兵!上一任飞龙使正是杨復恭!他当年被田令孜排挤贬任,打发去养马。光启二年田令孜逃蜀,杨復恭接任左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后,飞龙使一直空缺。加之去年以来僖宗播迁凤翔,长安动盪,飞龙厩如今只剩几十老卒看守,形同虚设!杨復恭自觉此地晦气,尚未安插亲信!
【王先生(管理员)】:空架子,正好借尸还魂!
王辰顿时两眼放光,很快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方案。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听好!接下来,你要演一场戏,一场『借力打力』『暗度陈仓』的好戏!寻一机会,重启『浴堂奏对』!”
王辰坐在简陋却擦得乾乾净净的小方桌旁,唐瑶繫著围裙,將做好的饭菜端上桌。
菜色很简单:清蒸鱼,白灼菜心,西红柿炒蛋,还有一小碗燉得烂熟的瘦肉粥。没有辛辣,没有重油,却透著一种精心搭配的妥帖。
“王哥,高蛋白、维c、锌,没放辣椒,你尝尝如何?”
唐瑶擦了擦手,给婴儿椅里的小棠围上饭兜。
“按你昨天说的,没放辣椒,油也用的菜籽油。”
王辰点头,尝了几口。鱼很新鲜,火候恰到好处,鸡蛋嫩滑,蔬菜也清爽。虽然比不上大厨手艺,但有一种家常的温暖和用心。
王辰拿起筷子尝了尝鱼,鲜嫩入味,火候恰到好处。
“很好吃,麻烦你了。”
王辰点点头,继续安静地进食。
他吃饭的速度不慢,但动作有一种经过训练的利落感,脊背挺直。
这是在某个时代,几年戎马生涯间留下的。
吃饭间隙,唐瑶一边给小棠餵著捣碎的蛋黄瘦肉粥,一边看似隨意地问:“王哥,你现在…是做什么工作?好像挺自由的。”
王辰夹菜的手顿了顿,隨即自然地说道:“换了个自由点的活儿。”
他没有过多解释,身上那份歷经沙场磨礪出的干练气质,与普通都市白领截然不同,他猜测唐瑶可能以为自己当过兵。
唐瑶没追问,而是继续埋头吃饭。
但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
日子好不容易宽裕起来,她也不想节外生枝,只想安安稳稳地把女儿带大,考上营养师,过回正常的生活。
饭后,王辰驱车回到城郊宅院。
一路回到书房內,他深吸一口气,在聊天群內上线了。
【宋钦宗】:先生!韩世忠急报!北岸金虏大肆伐木拆屋,舟船云集!似……似要架设浮桥!
东京福寧殿,年轻的皇帝攥著军报的手微微颤抖。
蔡京那二百万贯带来的底气,在黄河对岸金军森然的兵锋前,脆弱得像层窗户纸。
【王先生(管理员)】:@宋钦宗,你慌什么?完顏宗望这是找不到足够渡船,自然要准备搭建浮桥或浮桥了。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宋钦宗】:好事?坏事?
【王先生(管理员)】:好事在於,搭建跨越黄河的浮桥,费时费力,给了你更多时间等待西军主力匯合,加固城防。坏事在於,一旦浮桥建成,金军铁骑便可源源不断过河。
【王先生(管理员)】:黄河天堑,岂是几根木头能填平的?韩世忠、刘錡是死人吗?火油箭是摆设?让他们备足引火之物,待虏贼浮桥过半,火箭齐发,烧他个精光!或用舢板、竹筏装载柴薪火油,顺流而下,撞击焚烧其桥桩!记住史上金將过河后那句狂言——『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如今你南岸有兵有將,更有准备,岂能让他轻易得逞?!
王辰一番有理有据的分析,让赵桓仿佛被注入一针强心剂,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对啊,黄河天堑,哪有那么容易渡过来的?
更何况守在南岸的韩世忠和刘錡都是史书上的名將,岂是易於之辈。
【宋钦宗】:先生所言极是!赵桓受教了。另外,陕西统制官,宣赞舍人吴革,已率领两千西军先锋抵汴梁!
【王先生(管理员)】:拨发厚赏!酒肉犒劳!让他们好生休整一日,明日便调往黄河沿岸,增援韩世忠,或分兵协防他处,重点盯住滑州的李固渡,绝不能让完顏宗望找到薄弱环节钻了空子!
王辰记得第二次东京保卫战,完顏宗望没有打下濬州,而是从滑州的李固渡渡河。
【宋钦宗】:我这就去办!
赵桓急急忙忙的去给吴革下旨后,王辰又看向李曄。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张承业查的如何了?
蓬莱院,此处临太液池,风景绝佳,既是天子的读书角,也是皇家游宴之所。
今日,李曄特意在此地设宴,款待“朝中四贵”及禁內有头脸的宦官。
酒过三巡,李曄藉故如厕离席。
观军容使,神策左军中尉杨復恭志得意满,捋著自己那乌黑油亮的鬢角,环视席间诸人。
目光扫过右神策军中尉刘季述那斑驳的两鬢,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誚。
“刘公,”杨復恭声音洪亮,带著醉意,“几日不见,怎地如此憔悴?可是为圣人操劳过度?”
他又用力捋了捋鬢角,得意洋洋,“那『乌涎露』,果有神效!这气血,仿佛回到了三十年前!”
刘季述脸色瞬间涨成猪肝色,握著酒杯的手指关节发白。
席间一时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带著探究、嘲笑和一丝怜悯。
左枢密使西门重遂神色平静,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仿佛没听见。
內常侍韩全诲低著头,眼中闪过阴翳。
右枢密使刘景宣则諂笑著附和:“观军容使得天眷顾,实乃我大唐之福!”
剩下的中官们,如景务修、王仲先、宋道弼、骆全瓘、李周潼等人都是神色各异。
杨復恭哈哈大笑,愈发得意,竟起身走到刘季述案前,俯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酒气喷在刘季述脸上:“刘公啊,莫要忧心国事太过!该享乐时且享乐!瞧瞧你这头髮……唉!”
刘季述作为杨復恭以前的小跟班,血脉上被压製得死死的,虽然心中憋愤,但也只能强顏欢笑道,“杨……杨国老说的是……季述……受教了。”
不远处,“如厕”归来的李曄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唐昭宗】:先生,张承业已初步查清。我身边…確有他人耳目,目前发现的六人,分属西门、韩、刘、骆、王等家,幸而人数尚不算多。
虽然人数不算极多,但想到自己饮食起居皆在他人监视之下,仍让他不寒而慄。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你登基不过半月,僖宗驾崩亦未久,各方势力安插耳目也需要时间。且宦官內部派系林立,相互制衡,並非铁板一块,这给了你喘息之机。这些人中,可有杨復恭安插的?
【唐昭宗】:据张承业密报,並无杨復恭之人!
想到这里,李曄看向那席间目中无人的杨復恭,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感激”。
杨復恭虽跋扈,但起码没有在自己身边布满眼线。
也难怪群文件的史料里,杨復恭会被自己给反杀了,落荒而逃,逃离长安。
【王先生(管理员)】:不奇怪,杨復恭此人手握最强之神策左军,义子眾多,势力还遍布关中、山南等地,心腹义子更是担任节度使和刺史,自认实力碾压,根本不屑於在你身边安插这种低级眼线。他认为只需掌控兵权,便可掌控一切。这也说明,他目前对你尚无直接控制或加害之心,甚至可能还保留著一丝所谓的『拥立之功』的旧情。
李曄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
【唐昭宗】:原来如此,先生,我是否立刻將这六人清除替换?张承业已物色好一批可靠人手。”
【王先生(管理员)】:清除几个小卒子,打草惊蛇,毫无意义。@唐昭宗,朕问你,如今长安城內,除神策军外,尚有其他兵马否?最好距离禁內较近。
李曄闻言,沉思片刻,突然想到一个地方!
【唐昭宗】:有!是飞龙厩!在於玄武门外!乃宫中养马之所,其中马夫皆选自禁军边军善骑之士!虽名为马夫,实为精兵!上一任飞龙使正是杨復恭!他当年被田令孜排挤贬任,打发去养马。光启二年田令孜逃蜀,杨復恭接任左神策军中尉、观军容使后,飞龙使一直空缺。加之去年以来僖宗播迁凤翔,长安动盪,飞龙厩如今只剩几十老卒看守,形同虚设!杨復恭自觉此地晦气,尚未安插亲信!
【王先生(管理员)】:空架子,正好借尸还魂!
王辰顿时两眼放光,很快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方案。
【王先生(管理员)】:@唐昭宗,听好!接下来,你要演一场戏,一场『借力打力』『暗度陈仓』的好戏!寻一机会,重启『浴堂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