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升驃骑都尉!
第103章 升驃骑都尉!
官署。
沐浴过后的庄渊浑身清爽,来到了官署报到。
这是昨天约定好的,今天要给他封功明赏,而且诸將也会到场见证。
庄渊基本提前了半刻钟,要不是洗了个澡,应该还能更早到。
不过当他赶到官署时才发现,大家都已经到了,他反而成了最后一个。
於是庄渊只能连声抱歉,不过大家也不在意。
毕竟他们都知道昨天庄渊喝了不少酒,而且家里还有个美娇娘,这久別胜新婚,身为同僚和上司,总得体谅一下。
更何况,庄渊还並没有迟到,只是他们来的过早罢了。
人都到齐了,会议自然开始。
李牧坐在主位上,开门见山第一件事,就直接道:“屯骑校尉庄渊,此次出使东胡,斩杀东胡王,致使东胡內乱,大功一件,上前听赏!”
“卑职领赏!”庄渊上前抱拳道。
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因此这种事上没必要谦虚辞让,否则容易得罪人。
李牧看著庄渊笑道:“你此番立下大功,足以封爵加官,不过我虽统领雁代,但封爵一事不能擅自做主,因此已经上报给了大王定夺,不过倒是可以给你升升官。”
“是。”庄渊並不意外。
“嗯,”李牧頜首,抚须道:“你的功劳足够,也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勇武多智,果敢坚毅,因此我决定升你为【驃骑都尉】,统一万骑兵,另赐宝马一匹,龙骨弓一张!”
庄渊顿了顿,还是领命道:“多谢將军!”
这一次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不说他的官职一下从校尉跃升到了都尉,从统领数百人一下猛增到一万,就说那宝马和良弓就非同一般。
要知道,上等的战马可是很珍稀的,价值高的可达千金万金。
而对於庄渊的封赏,大家自然是羡慕的,不过想起对方的功绩,倒也没人有什么异议毕竟对方能跑那么远把东胡王宰了,还能安然无恙回来,这本事任谁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一个“服”字。
“恭喜了庄都尉!”司马尚率先送上了祝贺。
“就是就是,以后若是上了战场,庄都尉可得照顾一下老哥啊!”
“哈哈哈,庄都尉今天喜事临门,可得请客喝酒!”
“还喝?呼延灼你收收你的酒癮吧。”
庄渊一一回应大家的祝贺,等热闹完了,李牧才將一份捲轴递了过来。
“这是你磨下的封赏,你到时候亲自向他们宣读吧。”
庄渊接过道:“诺。”
封赏完毕之后,便是开会议事。
议题依旧是东胡和匈奴,如今东胡大乱,匈奴似乎贼心不死,面对这样的局面,又该做出什么的部署调整。
眾將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呼延灼就提议主动出击,趁著东胡內乱,一口气將其打残。
而司马尚则表示,东胡因为蜃珠而內乱,而如今匈奴也凯蜃珠,因此我方不如坐山观虎斗,减少损失。
毕竟若是主动出击,那就表示要深入草原,先不说其它东西,大军一动,每天的后勤都將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深入草原是个很危险的事,一旦补给线拉长,极其容易受到草原骑兵的袭扰。
但呼延灼等主战的將领则认为,即便损耗一些钱財,但要是能一举把东胡打残,那至少可以保边境十年以上的和平,一些损失是可以接受的。
总而言之,主战的也有,主守的也有,而且都各有各的理由。
李牧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並没有立马出声下决策。
等到大家各抒己见完,李牧发现庄渊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並没有出言建议,反而是一副沉思的样子。
“庄都尉。”
“呢,在!”
李牧道:“关於匈奴和东胡方面,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先整军备战,隔岸观火,看看火势如何,烧向哪边,再做抉择该如何打,什么时候打。”
李牧终於笑了,道:“详细说说。”
“是。”庄渊说道:“末將认为,如今东胡刚刚大乱,我们不宜出兵,一旦出兵可能会让东胡內部再次统合,那么如今大好的局势便会丟失。”
“嗯,还有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盯紧匈奴的动向,看看对方接下来是什么动作。对战如弈棋,我们如今已经在东胡那边落了一子,接下来自然要观察对手的棋子落在何处。”庄渊说道。
“若是匈奴贪图蜃珠宝物,出兵东胡掠夺,那么我们就可以先坐山观虎斗。”
“但如果匈奴並未出兵东胡,那么就足以证明匈奴暗藏野心,其心恐怕不在草原上,而在南下!”
“不错,”李牧頜首给予了认可,“继续说。”
庄渊见大家看著自己,便继续道:“其实不论是哪种情况,仗是一定要打的,如果匈奴参与了东胡的內乱,那么证明其有野心一统草原,必须进行打压,以免后患无穷。”
“如果匈奴按兵不动,那么就证明其早有预谋准备南下,因此战爭同样不可避免。”
“一旦出现第一种情况,我们就观察局势,看看能不能施加引导,让东胡和匈奴两败俱伤,然后再出场坐收渔利。”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我们就需要主动出击,不是去打东胡,而是直接攻打匈奴。
呼延灼认真听完之后,恍然道:“我明白了,其实核心就三个字一一打匈奴!”
“呢”庄渊嘴角一抽,点头道:“倒也算总结精闢。”
“哈哈哈!”呼延灼大笑起来,“我这智谋一样不差嘛!”
司马尚开口道:“所以庄都尉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先看匈奴那边的动向再做决定?”
“是的。”庄渊点头。
车兵都尉陈梁问道:“可,要是匈奴那边一直没有动作怎么办?”
“那我们就可以出兵了。”
司马尚道:“可即便匈奴要南下,我们也可以坚壁清野,守株待兔,为何要主动出击,跑到草原去跟匈奴人打仗?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庄渊目光一闪,回道:“因为我们要把战爭主动权握在手里!”
眾將闻言,面面相,显然有些没能理解。
而李牧则看著庄渊,抚须一笑,有些意味深长,他能看出来,庄渊肚子里还藏著话没说,看来这小子又有什么谋划。
对於庄渊的这些话,其实李牧並没有觉得多么意外,但他的直觉却告诉他,对方肚子里藏著的,或许才是真正的惊喜。
毕竟打仗说著容易,可怎么打,为什么这样打,有时候很多將领都未必清楚。
官署。
沐浴过后的庄渊浑身清爽,来到了官署报到。
这是昨天约定好的,今天要给他封功明赏,而且诸將也会到场见证。
庄渊基本提前了半刻钟,要不是洗了个澡,应该还能更早到。
不过当他赶到官署时才发现,大家都已经到了,他反而成了最后一个。
於是庄渊只能连声抱歉,不过大家也不在意。
毕竟他们都知道昨天庄渊喝了不少酒,而且家里还有个美娇娘,这久別胜新婚,身为同僚和上司,总得体谅一下。
更何况,庄渊还並没有迟到,只是他们来的过早罢了。
人都到齐了,会议自然开始。
李牧坐在主位上,开门见山第一件事,就直接道:“屯骑校尉庄渊,此次出使东胡,斩杀东胡王,致使东胡內乱,大功一件,上前听赏!”
“卑职领赏!”庄渊上前抱拳道。
有功就赏,有过就罚,因此这种事上没必要谦虚辞让,否则容易得罪人。
李牧看著庄渊笑道:“你此番立下大功,足以封爵加官,不过我虽统领雁代,但封爵一事不能擅自做主,因此已经上报给了大王定夺,不过倒是可以给你升升官。”
“是。”庄渊並不意外。
“嗯,”李牧頜首,抚须道:“你的功劳足够,也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勇武多智,果敢坚毅,因此我决定升你为【驃骑都尉】,统一万骑兵,另赐宝马一匹,龙骨弓一张!”
庄渊顿了顿,还是领命道:“多谢將军!”
这一次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不说他的官职一下从校尉跃升到了都尉,从统领数百人一下猛增到一万,就说那宝马和良弓就非同一般。
要知道,上等的战马可是很珍稀的,价值高的可达千金万金。
而对於庄渊的封赏,大家自然是羡慕的,不过想起对方的功绩,倒也没人有什么异议毕竟对方能跑那么远把东胡王宰了,还能安然无恙回来,这本事任谁都得竖起大拇指说一个“服”字。
“恭喜了庄都尉!”司马尚率先送上了祝贺。
“就是就是,以后若是上了战场,庄都尉可得照顾一下老哥啊!”
“哈哈哈,庄都尉今天喜事临门,可得请客喝酒!”
“还喝?呼延灼你收收你的酒癮吧。”
庄渊一一回应大家的祝贺,等热闹完了,李牧才將一份捲轴递了过来。
“这是你磨下的封赏,你到时候亲自向他们宣读吧。”
庄渊接过道:“诺。”
封赏完毕之后,便是开会议事。
议题依旧是东胡和匈奴,如今东胡大乱,匈奴似乎贼心不死,面对这样的局面,又该做出什么的部署调整。
眾將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呼延灼就提议主动出击,趁著东胡內乱,一口气將其打残。
而司马尚则表示,东胡因为蜃珠而內乱,而如今匈奴也凯蜃珠,因此我方不如坐山观虎斗,减少损失。
毕竟若是主动出击,那就表示要深入草原,先不说其它东西,大军一动,每天的后勤都將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深入草原是个很危险的事,一旦补给线拉长,极其容易受到草原骑兵的袭扰。
但呼延灼等主战的將领则认为,即便损耗一些钱財,但要是能一举把东胡打残,那至少可以保边境十年以上的和平,一些损失是可以接受的。
总而言之,主战的也有,主守的也有,而且都各有各的理由。
李牧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並没有立马出声下决策。
等到大家各抒己见完,李牧发现庄渊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並没有出言建议,反而是一副沉思的样子。
“庄都尉。”
“呢,在!”
李牧道:“关於匈奴和东胡方面,你有什么建议吗?”
“我的建议是先整军备战,隔岸观火,看看火势如何,烧向哪边,再做抉择该如何打,什么时候打。”
李牧终於笑了,道:“详细说说。”
“是。”庄渊说道:“末將认为,如今东胡刚刚大乱,我们不宜出兵,一旦出兵可能会让东胡內部再次统合,那么如今大好的局势便会丟失。”
“嗯,还有呢。”
“我认为,我们应该盯紧匈奴的动向,看看对方接下来是什么动作。对战如弈棋,我们如今已经在东胡那边落了一子,接下来自然要观察对手的棋子落在何处。”庄渊说道。
“若是匈奴贪图蜃珠宝物,出兵东胡掠夺,那么我们就可以先坐山观虎斗。”
“但如果匈奴並未出兵东胡,那么就足以证明匈奴暗藏野心,其心恐怕不在草原上,而在南下!”
“不错,”李牧頜首给予了认可,“继续说。”
庄渊见大家看著自己,便继续道:“其实不论是哪种情况,仗是一定要打的,如果匈奴参与了东胡的內乱,那么证明其有野心一统草原,必须进行打压,以免后患无穷。”
“如果匈奴按兵不动,那么就证明其早有预谋准备南下,因此战爭同样不可避免。”
“一旦出现第一种情况,我们就观察局势,看看能不能施加引导,让东胡和匈奴两败俱伤,然后再出场坐收渔利。”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那我们就需要主动出击,不是去打东胡,而是直接攻打匈奴。
呼延灼认真听完之后,恍然道:“我明白了,其实核心就三个字一一打匈奴!”
“呢”庄渊嘴角一抽,点头道:“倒也算总结精闢。”
“哈哈哈!”呼延灼大笑起来,“我这智谋一样不差嘛!”
司马尚开口道:“所以庄都尉的意思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先看匈奴那边的动向再做决定?”
“是的。”庄渊点头。
车兵都尉陈梁问道:“可,要是匈奴那边一直没有动作怎么办?”
“那我们就可以出兵了。”
司马尚道:“可即便匈奴要南下,我们也可以坚壁清野,守株待兔,为何要主动出击,跑到草原去跟匈奴人打仗?岂非以己之短攻敌之长?”
庄渊目光一闪,回道:“因为我们要把战爭主动权握在手里!”
眾將闻言,面面相,显然有些没能理解。
而李牧则看著庄渊,抚须一笑,有些意味深长,他能看出来,庄渊肚子里还藏著话没说,看来这小子又有什么谋划。
对於庄渊的这些话,其实李牧並没有觉得多么意外,但他的直觉却告诉他,对方肚子里藏著的,或许才是真正的惊喜。
毕竟打仗说著容易,可怎么打,为什么这样打,有时候很多將领都未必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