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出使金国
第138章 出使金国
眾人对著旌节三拜九叩。
跟著起身,由礼部官员宣读圣旨。
戴权传国书、通关文、礼单。
贾环本次出使的副使是北军的赵將军。
以往出使金国,副使都是他,
除了贾环南军的一百人,此外,还有三名隨使、录言行的书状官、做翻译的译官,专业的兽医、掌药的医官等。
一共一百一十多人,浩浩荡荡,显尽国威,
玉璧、丝绸、典籍等礼物拉了三车。
其余的帐篷、药材、乾粮、草料等预备了三十辆马车。
不过並没有都装满,乾粮和草料等,临出山海关再补满。
礼部大堂內,贾环接过旌节。
礼部从皇宫內拉出马车,请贾环按照名单一样样的点好。
玄武门外,南军的一百人早已列队站好。
贾环的车队从玄武门出,列好,贾环给这百人一一分好职位。
待眾人都准备好,贾环便带著车队北上。
城门北,贾璉来送了送贾环。
其余人则没来。
又有使团其他人亲属前来相送。
时间有限,容不得多等,一声令下,眾人继续北上。
在乾朝內还好,有驛站,车上也有吃的,还有文等。
一路畅通无阻。
贾环便和副使赵將军聊起来。
原来这副使赵將军是禁军內一个百户,之前南北军演武,就是他领著骑兵队冲阵,最后被贾环的十人小队给戳下马来了。
贾环好奇问道:“之前那些出使金国的正使,说是都死了?”
赵將军笑著摆了摆手:“什么死了,都是以讹传讹罢了。
不过是出了山海关,见到北方苦寒,再加之金人刁难,又想到在翰林院被严庆打压。
心里也就萌生了脱逃之意,等到了锦城,严家自会有人安排接应,
临锦城换正使,严家再利诱一番,给他免罪,安排个富一点的职位,他也就不再声张了。”
“这严家还能把手伸进金廷呢?”
“有钱什么做不到,而且每次换成严家的人,金廷都有礼物回送,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默许了。
但我听说,贾武库是自己要求出使的?”
“正是,出来歷练歷练。”
赵將军拱手道:“赵某佩服!”
“不知赵將军姓名。”
“我单名一个达字。”
“赵达,好名字!”
赵达笑了笑,他军中之人,本就慕强,再加之贾环还是翰林院编修,就跟贾环多说了两句:
“咱们虽然和金国以山海关为界,但实际上,辽西走廊,一直到锦城,都有咱们的边军。”
贾环来了兴趣,问道:“哦?”
赵达对著贾环道:“从山海关到金国南都,多丘陵,只有临海这一段辽西道路好走。
因此从北到南,依次设了锦城、兴城、山海关三个重镇做防。
锦城归金,山海关归乾、中间兴城,一直没个定论,但县令和驻扎军队一直都是乾人。
以兴城为跳板,进可攻退可守。
金国的金王平定各部叛乱不久,最近一年称病不理朝政,近半年据说甚至见不到人。
眾王子蠢蠢欲动,无暇顾及辽西防线,兴城守將罗龙將军便一点点將部队装作商队往锦城通商。
这时应该已经进去不少了。”
“原来如此,赵將军对金国事务很熟悉嘛。”
“毕竟出使了多次。”他又道:“你也不用学金语,金王让其王子、官员等都学汉语,还接收乾朝的读书人,商人等。
在金国,你说汉语,基本上都能交流。”
贾环品了品:“狼子野心啊。”
赵达笑道:“贾武库,可不敢这么说,毕竟严家控制著去往金国的使团。再怎么说,出了事,
严家也会负责的。”
“哦?负责?”
“恩。”
“金国若是攻进乾朝,怎么负责?”
赵达沉默了。
想了半天:“严阁老会给金廷写信怒斥一番吧。”
“那能退兵吗?”
赵达又不说话了。
半天对贾环道:“贾武库,我跟你说,这山海关啊—”
贾环笑著看向赵达。
原来严阁老的任务不是防御金国乃至控制金国,而是让陛下相信他控制了金国。
万一金国真的打过来,若是从辽西走廊打过来那就是山海关守关不利,若是借道草原那就是大同守边不利。
硬要追责起来,到时候也得是:金人已经南下,说什么都晚了,赶紧找兵部吧。
好一个內阁啊。
和赵达谈笑间,眾人已经走到了山海关。
贾环在山海关停了一天,让他们採购草料等,其实也有放一天假的意思。
贾环则是和山海关守將见了一面,给他看了通关文,
守將招待了眾人一番,之后贾环便回驛站抄书了。
【宿主抄写《传文秘史》百遍!其意自显!获得传心宝鑑!】
【传心宝鑑:灵台有鉴,止水自澄。思极则现,心声如闻。对鉴理绪,有缘者察。澄明在己,
照影谁观?】
贾环意动之下,手里出现了一面宝鑑,
他对著宝鑑照了照,看著镜中的自己,思绪忽然平静了许多。
乱糟糟的脑子也能逐渐理顺了。
但抄《传文秘史》本来该是类似飞鸽那种能传递信息的,看这宝鑑,好像没传给什么人。
不过既然能帮他理顺思路,安抚心中烦躁,也算好东西了。
就这时,他的窗前,飞来两只信鸽,正是白云和乌云。
是林黛玉和史湘云来给他写信问好。
贾环收了宝鑑,分別回了信,告诉她们自己已经到了山海关。
跟著,他还在给林黛玉的信里还写了一首诗。
“朔风催节旌,铁鞍辞龙庭。
牙璋別紫陌,玄甲踏寒冰。
乳燕裂云幕,古月挑新星。
折笏横玉龙,何日九霄青?”
想来林黛玉会理解他的。
將信在两只信鸽的脚筒里装好,放飞了它们。
放飞信鸽,贾环继续抄书。
通信方式、地图等都有了,还差手下的將领。
他开始抄写《史记·淮阴侯列传》。
【宿主抄写《史记·淮阴侯列传》一遍,似有所悟,统兵+1·】
第二天,眾人补足了乾粮、草料等,向著兴城而去。
一路上来往商队不少,有的商队见到贾环还停了下来。
这金国人参等药材很是便宜,贾环低价买了些用苔蘚存著。
另外一边,两只飞鸽也飞回了贾府。
眾人对著旌节三拜九叩。
跟著起身,由礼部官员宣读圣旨。
戴权传国书、通关文、礼单。
贾环本次出使的副使是北军的赵將军。
以往出使金国,副使都是他,
除了贾环南军的一百人,此外,还有三名隨使、录言行的书状官、做翻译的译官,专业的兽医、掌药的医官等。
一共一百一十多人,浩浩荡荡,显尽国威,
玉璧、丝绸、典籍等礼物拉了三车。
其余的帐篷、药材、乾粮、草料等预备了三十辆马车。
不过並没有都装满,乾粮和草料等,临出山海关再补满。
礼部大堂內,贾环接过旌节。
礼部从皇宫內拉出马车,请贾环按照名单一样样的点好。
玄武门外,南军的一百人早已列队站好。
贾环的车队从玄武门出,列好,贾环给这百人一一分好职位。
待眾人都准备好,贾环便带著车队北上。
城门北,贾璉来送了送贾环。
其余人则没来。
又有使团其他人亲属前来相送。
时间有限,容不得多等,一声令下,眾人继续北上。
在乾朝內还好,有驛站,车上也有吃的,还有文等。
一路畅通无阻。
贾环便和副使赵將军聊起来。
原来这副使赵將军是禁军內一个百户,之前南北军演武,就是他领著骑兵队冲阵,最后被贾环的十人小队给戳下马来了。
贾环好奇问道:“之前那些出使金国的正使,说是都死了?”
赵將军笑著摆了摆手:“什么死了,都是以讹传讹罢了。
不过是出了山海关,见到北方苦寒,再加之金人刁难,又想到在翰林院被严庆打压。
心里也就萌生了脱逃之意,等到了锦城,严家自会有人安排接应,
临锦城换正使,严家再利诱一番,给他免罪,安排个富一点的职位,他也就不再声张了。”
“这严家还能把手伸进金廷呢?”
“有钱什么做不到,而且每次换成严家的人,金廷都有礼物回送,久而久之,大家也就默许了。
但我听说,贾武库是自己要求出使的?”
“正是,出来歷练歷练。”
赵將军拱手道:“赵某佩服!”
“不知赵將军姓名。”
“我单名一个达字。”
“赵达,好名字!”
赵达笑了笑,他军中之人,本就慕强,再加之贾环还是翰林院编修,就跟贾环多说了两句:
“咱们虽然和金国以山海关为界,但实际上,辽西走廊,一直到锦城,都有咱们的边军。”
贾环来了兴趣,问道:“哦?”
赵达对著贾环道:“从山海关到金国南都,多丘陵,只有临海这一段辽西道路好走。
因此从北到南,依次设了锦城、兴城、山海关三个重镇做防。
锦城归金,山海关归乾、中间兴城,一直没个定论,但县令和驻扎军队一直都是乾人。
以兴城为跳板,进可攻退可守。
金国的金王平定各部叛乱不久,最近一年称病不理朝政,近半年据说甚至见不到人。
眾王子蠢蠢欲动,无暇顾及辽西防线,兴城守將罗龙將军便一点点將部队装作商队往锦城通商。
这时应该已经进去不少了。”
“原来如此,赵將军对金国事务很熟悉嘛。”
“毕竟出使了多次。”他又道:“你也不用学金语,金王让其王子、官员等都学汉语,还接收乾朝的读书人,商人等。
在金国,你说汉语,基本上都能交流。”
贾环品了品:“狼子野心啊。”
赵达笑道:“贾武库,可不敢这么说,毕竟严家控制著去往金国的使团。再怎么说,出了事,
严家也会负责的。”
“哦?负责?”
“恩。”
“金国若是攻进乾朝,怎么负责?”
赵达沉默了。
想了半天:“严阁老会给金廷写信怒斥一番吧。”
“那能退兵吗?”
赵达又不说话了。
半天对贾环道:“贾武库,我跟你说,这山海关啊—”
贾环笑著看向赵达。
原来严阁老的任务不是防御金国乃至控制金国,而是让陛下相信他控制了金国。
万一金国真的打过来,若是从辽西走廊打过来那就是山海关守关不利,若是借道草原那就是大同守边不利。
硬要追责起来,到时候也得是:金人已经南下,说什么都晚了,赶紧找兵部吧。
好一个內阁啊。
和赵达谈笑间,眾人已经走到了山海关。
贾环在山海关停了一天,让他们採购草料等,其实也有放一天假的意思。
贾环则是和山海关守將见了一面,给他看了通关文,
守將招待了眾人一番,之后贾环便回驛站抄书了。
【宿主抄写《传文秘史》百遍!其意自显!获得传心宝鑑!】
【传心宝鑑:灵台有鉴,止水自澄。思极则现,心声如闻。对鉴理绪,有缘者察。澄明在己,
照影谁观?】
贾环意动之下,手里出现了一面宝鑑,
他对著宝鑑照了照,看著镜中的自己,思绪忽然平静了许多。
乱糟糟的脑子也能逐渐理顺了。
但抄《传文秘史》本来该是类似飞鸽那种能传递信息的,看这宝鑑,好像没传给什么人。
不过既然能帮他理顺思路,安抚心中烦躁,也算好东西了。
就这时,他的窗前,飞来两只信鸽,正是白云和乌云。
是林黛玉和史湘云来给他写信问好。
贾环收了宝鑑,分別回了信,告诉她们自己已经到了山海关。
跟著,他还在给林黛玉的信里还写了一首诗。
“朔风催节旌,铁鞍辞龙庭。
牙璋別紫陌,玄甲踏寒冰。
乳燕裂云幕,古月挑新星。
折笏横玉龙,何日九霄青?”
想来林黛玉会理解他的。
將信在两只信鸽的脚筒里装好,放飞了它们。
放飞信鸽,贾环继续抄书。
通信方式、地图等都有了,还差手下的將领。
他开始抄写《史记·淮阴侯列传》。
【宿主抄写《史记·淮阴侯列传》一遍,似有所悟,统兵+1·】
第二天,眾人补足了乾粮、草料等,向著兴城而去。
一路上来往商队不少,有的商队见到贾环还停了下来。
这金国人参等药材很是便宜,贾环低价买了些用苔蘚存著。
另外一边,两只飞鸽也飞回了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