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李亨解除郭子仪兵权
    至德二载,十月初一。
    李做率领上万骑兵回来护驾。
    阿史那从礼见到大唐援军已经到来,他无奈只能选择撤军。
    李亨在行宫中接见李傲,准备问他前线情况究竟如何。
    李傲面色疲惫稟报导:“父皇,虽然安守忠在香积寺的战场上折损八万大军,但是姜天骄已然率兵数万驰援长安,短时间內要把长安打下来还不是那么容易。”
    李亨眉头紧锁问道:“这么说来,王师若是想要收復长安,还要再歼灭掉姜天骄所部人马?”
    “是的!”
    李傲心神不寧点了点头。
    李泌见到李心神不寧的模样,他一脸疑惑问道:“殿下好像有什么心事,
    不知可否直言相告,说不定微臣能为您解惑。”
    李亨误以为李傲有什么事瞒著自己,他站起身来说道:“傲儿,难道你还有什么没稟报的吗?”
    李傲声嘆气说道:“父皇,儿臣回师路上听到不少流言,虽然儿臣及时捕杀,但还是有很多流言传播出去。”
    “流言?”
    李泌面色大变感觉不对劲。
    “是的!”
    李傲郑重其事解释道:“也不知道是从哪里传出流言,声称郭子仪表面上忠心耿耿,实际上是借平叛积累军功威望,待到时机成熟之时,便会效法魏普禪让之事。”
    这话一出,李亨和李泌两人猛然脸色大变。
    李亨感受到皇位受到威胁,他勃然大怒质问道:“混帐,这大逆不道的话,
    你到底从哪里听来的?”
    “父皇,民间好多黄口小儿都在传唱反诗,儿臣已经把他们抓捕起来。”
    李傲嚇得跪在地上解释道。
    李亨一脸阴霾质问道:“什么反诗?”
    然而李面露惧意不敢念出来,他怀疑这是有人在陷害郭子仪。
    李亨怒目而视瞪著李傲,他脸色铁青说道:“朕命你念!”
    李傲见到自家父皇已经动怒,他只能乖乖把反诗念出来。
    “九鼎何曾铭姓氏,戈矛所指即王庭。”
    “十二冕坠地时,方信帝王亦凡骨。”
    “待到万民来叩首,谁记当年武举人。”
    “虽有史笔如刀处,胜者墨痕即春秋。”
    李亨和李泌君臣两人听完脸色大变,这作诗之人明显是在唯恐天下不乱。
    这首反诗乃是姜天骄亲笔题写,他这是要让李亨对郭子仪弃而不用,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毁灭掉大唐江山。
    本来李亨早就对郭子仪心生忌惮,他听到这首反诗必定会猜忌郭子仪。
    尤其李亨是在朔方军的劝进之下,这才选择在灵武郡登基称帝。
    李泌见到李亨脸色由晴转阴,他连忙站出来劝諫道:“陛下,大敌当前切勿不可自乱阵脚,这肯定是叛军故意散播流言古惑人心。”
    若是平叛问题李亨或许还能听从李泌意见,一旦涉及皇位他有自己主张。
    当初郭子仪和李光弼率领大军返回灵武勤王救驾,李亨加封他们两人同平章事拜为宰相。
    现在李亨觉得郭子仪在大唐军中的威望实在太高,他担心对方將来真会效仿司马懿,旋即脸色阴沉对著李泌说道:“先生,朕要把郭子仪召来隨驾,改由僕固怀恩接替他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
    “僕固怀恩治军颇严从不收买人心,不像郭子仪那般处事圆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像他这样的人只会行军打仗,又不用担心他犯上作乱。”
    李泌听闻李亨要让僕固怀恩取代郭子仪,他本来还想继续再劝。
    可是李泌猛然意识到自己跟郭子仪素来没有什么交情,要是连他都说起对方好话,那么郭子仪更会引来皇帝的忌惮。
    在这种情况下李泌选择以大局为重,他没有多费口舌再去反对。
    李亨看见李泌沉默不语还以为赞同,他立刻下旨把郭子仪召来凤翔郡,顺便让人带去加官进爵的詔书,加封其为中书令,普爵代国公。
    京兆府,鄂县。
    郭子仪还不知道自己已被解除兵权,他把大军转移到津水以西驻扎下来,隔著津水跟著姜天骄进行对峙。
    由於郭子仪魔下已经没有多少骑兵,所以他的军队必须依託河流建立防线,
    以此遏制住燕军骑兵突击。
    僕固怀恩通过长安暗线搜集到越来越多的情报,他把这些情报匯总后票报给郭子仪。
    “元帅,姜天骄在长安城有五万铁骑,另外阿史那从礼率领大军向东挺进,
    看来这是要去长安城跟姜天骄合兵一处,再加上安守忠所部兵马,叛军兵力约有十万人马。”
    郭子仪得知关中燕军大概还有十方人马,他顿时觉得压力巨大。
    宦官鱼朝恩在这时候携带圣旨来到鄂县,李若幽走了进来跟著郭子仪稟报导:“元帅,陛下派遣天使前来旨意。”
    “好,本帅这就去接旨!”
    郭子仪带著將领们立刻去接旨。
    宦官鱼朝恩当著眾人开始宣布圣旨,他把皇帝旨意告知前线诸將,加封郭子仪为中书令,普爵代国公,领他速速返回凤翔隨驾。
    诸將听闻皇帝陛下要把郭子仪调回凤翔隨驾,改由僕固怀恩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兼任朔方节度使,大家对此都是不理解,临阵换將岂不是犯了兵家大忌?
    李若幽作为宗室子弟率先发出质疑,他脸色不满质问道:“莫非陛下不知前线情况吗?这个时候怎么可以把郭令公调回凤翔隨驾!”
    鱼朝恩一脸阴阳怪气说道:“李將军,你自己都称呼郭令公,那又何必再揣测陛下的圣意?”
    “你—..”
    李若幽差点气得破口大骂。
    令公是对中书令的尊称。
    因为李亨解除郭子仪的兵权,改封他为中书令,所以李若幽这才称呼他为“郭令公”。
    可要是李若幽不称呼郭子仪为郭令公,反而还是跟以前那样叫他元师,那么就有抗旨不遵的罪名,难保日后不会遭到清算。
    本来李若幽只想问个前因后果,没想到鱼朝恩一句话就把他堵了回来。
    既然郭子仪已经选择接下圣旨,那他就不可能再去抗旨,只能按照皇帝陛下的旨意,悉数把兵权移交到僕固怀恩的手上,自己回去凤翔郡当面叩谢圣恩。

章节目录

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