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新设备到达
第208章 新设备到达
剧组的第一批人马终於要出发前往南疆了。
由李庚、杨远领队,人员主要以现场拍摄的团队为主。
演员则是几个男主演,要在南疆那边接受实地的军事训练,为期两个月。
六十天的时间,虽然不足以让他们变成真正的战土,但足以拥有战土的外型了。
最起码在观眾的眼里,他们的表演看起来將会和真正的战士没有什么区別。
“到了那边,一切行动听从几位导演的指挥,切记不可乱来。也不要对工作指手画脚,还没到你们出人头地的时候。”
看著陈凯戈、田状状、张一谋、顾长蔚、冯晓寧等人年轻的脸庞,李子成不放心,又一次做了嘱咐。
“行啦,小师弟,我们都是剧组的老人了,怎么做清楚的很。”
“就是,让你说的我们跟小学生似的。”
这帮傢伙牢骚翻天,总算是逮著机会了。
没办法,这段时间的剧组生活,他们可是被折磨的不轻。平均每天被李子成挑出来的毛病,不下五十个。
有的时候他们都不禁自我怀疑,他们真的那么差劲吗?
虽然知道这种教导对自己帮助很大,但肚子里就是有怨气。
朝李子成发火是不敢的,尤其是那次亲眼看到李子成怎么拿捏陈小二之后,这帮筒子就非常从心。
现在好不容易要分別一段时间,不將心里的怨气发泄一下,可就没机会了。
李子成也知道堵不如疏,任由他们吐槽,唾面自乾。
“爸,到了那边一定要注意气候。南疆潮湿多雨,衣物、被褥什么的都要保持乾爽,
千万不要冷天下水,会得关节炎的。”
李庚却不觉得他叻,笑呵呵地全盘接受,也对他吩咐起来。
“我走后,照顾好你妈,千万別让她饿著。”
父子俩说的平常,刘尚贤在一旁听的咕咕直笑,笑的贝聿成很是不好意思。
“行啦行啦,赶紧走吧。让你说的,我还生活不能自理了呢。”
李庚呵呵傻笑。
“我这不是怕我不在身边,你丟三落四的嘛。”
“快走快走,到了那边,你先顾好自己吧。”
李庚这才拿起行李,上了客车。
刘尚贤看了全部过程,神情里不无羡慕。
“成姐,你和姐夫的感情真好啊。教教我唄,怎么做到的?”
贝聿成害羞不已,躲躲闪闪。
“哎呀,谁家————谁家不是这样的?”
见她走开了,刘尚贤不由撇嘴。
谁家不是这样的?
谁家都不是这样的。
送走了李庚、杨远等人,剧组的忙碌照旧。
贝聿成、李骏、陈怀愷等人继续忙著选角,完善演员阵容。
李子成也没有閒著,將给中岛美雪的信邮寄出去后,带著杨国民等人来到了京城人民机械厂。
来这里,是为了提货的。
什么东西呢?
摇臂。
具体来说,是查普曼摇臂。
拍摄战爭电影,少不了大范围画面的囊括,
但这种大场面,光使用飞机航拍是不够的。
飞机航拍受到飞行高度、航线规划等诸多条件限制,导致拍摄的时候很难呈现细节。
摇臂,就能起到补充的作用。
而且摇臂的运作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镜头,让画面更具备立体感。
国內的电影拍摄,其实很早就用到摇臂了。
长影厂成立之处,就引进了苏联的简易机械摇臂。
后来上影厂还尝试了自製摇臂,只是受限於材料和工艺,导致摇臂笨重且灵活不足。
这一次要拍战爭电影,李子成早早就注意到了相关问题。
第一次会议的时候,就跟上面打了报告,希望能够引进当下最先进的摇臂系统。
如果是一般情况,国家不可能拿出宝贵的外匯,引进这种设备。但《高山下的环》
是国家任务,意义重大。
最后老人家亲自拍板,从美国购买了两台查普曼摇臂。
这种摇臂是利用液压驱动的,运转起来更加流畅,能极大地帮助拍摄。
而京城人民机械厂,就是代理进口的单位。
如果没有李子成的掺合,国內將在明年首次引进查普曼摇臂,並且用於《骆驼祥子》
的拍摄。
现在,这个记录是《高山下的环》的了。
在李子成的指挥下,大家將摇臂拆封,推到了空地上。然后李子成亲自操作,给大家演示这玩意儿怎么用。
“嘿,能升这么高啊!
“这下多大的场地都能拍了,又丝滑、又平稳。”
“美国就是先进啊,连拍摄的设备都造的这么好。”
大家对摇臂节节讚嘆,李子成却不是很满意。
可惜数字时代没有来临,拍摄的时候还需要摄影师扛著摄影机站到摇臂的云台里。
这样一来,不但不够稳定,还有点危险哪像后来,只需要將摄影机掛在摇臂上,然后导演、摄影师通过监视器就能看到拍摄的画面。
不要太方便。
他们在这边试验机器,引起了机械厂的注意,一群人寻找了过来。
“李子成同志,冒昧打扰一下。”
一个中年人上前,往他手里递烟,並自我介绍。
“我是人机厂的厂长张伯卿,想跟你商量点事。”
李子成將烟推了回去。
“我不会抽菸。”
然后才道:“有什么事儿,您儘管说。”
既然他不抽菸,张伯卿乾脆將烟盒重新揣了回去,然后才热切地指著两台摇臂。
“能不能让我们看看这两台机器的液压装置?你放心,我们保证小心,绝对不会弄坏的。”
原来是看到新技术见猎心喜了。
换成別人,肯定对两台摇臂宝贝的不得了,李子成却不是这样。
“哈哈,张厂长客气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儘管看,如果说明书看不懂的话儘管问我,我英文还成。”
“哎哟喂,那可真是太谢谢你了。”
张伯卿大喜,同时也很会做人。
“今儿个各位来了,就是客,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他回头对人吩咐道:“小王,让食堂做一桌席面出来,拿出最好的手艺。”
怕李子成等人拒绝,他又道:“不用担心,等吃完了饭,我安排车帮你们把设备运回去。”
面子给到这个份上,李子成也不好拒绝,便道:“那就麻烦贵厂了。”
人机厂的工程师们可不矜持,早已扑到了两台摇臂前,埋头钻研起了液压装置。
剧组的第一批人马终於要出发前往南疆了。
由李庚、杨远领队,人员主要以现场拍摄的团队为主。
演员则是几个男主演,要在南疆那边接受实地的军事训练,为期两个月。
六十天的时间,虽然不足以让他们变成真正的战土,但足以拥有战土的外型了。
最起码在观眾的眼里,他们的表演看起来將会和真正的战士没有什么区別。
“到了那边,一切行动听从几位导演的指挥,切记不可乱来。也不要对工作指手画脚,还没到你们出人头地的时候。”
看著陈凯戈、田状状、张一谋、顾长蔚、冯晓寧等人年轻的脸庞,李子成不放心,又一次做了嘱咐。
“行啦,小师弟,我们都是剧组的老人了,怎么做清楚的很。”
“就是,让你说的我们跟小学生似的。”
这帮傢伙牢骚翻天,总算是逮著机会了。
没办法,这段时间的剧组生活,他们可是被折磨的不轻。平均每天被李子成挑出来的毛病,不下五十个。
有的时候他们都不禁自我怀疑,他们真的那么差劲吗?
虽然知道这种教导对自己帮助很大,但肚子里就是有怨气。
朝李子成发火是不敢的,尤其是那次亲眼看到李子成怎么拿捏陈小二之后,这帮筒子就非常从心。
现在好不容易要分別一段时间,不將心里的怨气发泄一下,可就没机会了。
李子成也知道堵不如疏,任由他们吐槽,唾面自乾。
“爸,到了那边一定要注意气候。南疆潮湿多雨,衣物、被褥什么的都要保持乾爽,
千万不要冷天下水,会得关节炎的。”
李庚却不觉得他叻,笑呵呵地全盘接受,也对他吩咐起来。
“我走后,照顾好你妈,千万別让她饿著。”
父子俩说的平常,刘尚贤在一旁听的咕咕直笑,笑的贝聿成很是不好意思。
“行啦行啦,赶紧走吧。让你说的,我还生活不能自理了呢。”
李庚呵呵傻笑。
“我这不是怕我不在身边,你丟三落四的嘛。”
“快走快走,到了那边,你先顾好自己吧。”
李庚这才拿起行李,上了客车。
刘尚贤看了全部过程,神情里不无羡慕。
“成姐,你和姐夫的感情真好啊。教教我唄,怎么做到的?”
贝聿成害羞不已,躲躲闪闪。
“哎呀,谁家————谁家不是这样的?”
见她走开了,刘尚贤不由撇嘴。
谁家不是这样的?
谁家都不是这样的。
送走了李庚、杨远等人,剧组的忙碌照旧。
贝聿成、李骏、陈怀愷等人继续忙著选角,完善演员阵容。
李子成也没有閒著,將给中岛美雪的信邮寄出去后,带著杨国民等人来到了京城人民机械厂。
来这里,是为了提货的。
什么东西呢?
摇臂。
具体来说,是查普曼摇臂。
拍摄战爭电影,少不了大范围画面的囊括,
但这种大场面,光使用飞机航拍是不够的。
飞机航拍受到飞行高度、航线规划等诸多条件限制,导致拍摄的时候很难呈现细节。
摇臂,就能起到补充的作用。
而且摇臂的运作模式,可以极大地丰富镜头,让画面更具备立体感。
国內的电影拍摄,其实很早就用到摇臂了。
长影厂成立之处,就引进了苏联的简易机械摇臂。
后来上影厂还尝试了自製摇臂,只是受限於材料和工艺,导致摇臂笨重且灵活不足。
这一次要拍战爭电影,李子成早早就注意到了相关问题。
第一次会议的时候,就跟上面打了报告,希望能够引进当下最先进的摇臂系统。
如果是一般情况,国家不可能拿出宝贵的外匯,引进这种设备。但《高山下的环》
是国家任务,意义重大。
最后老人家亲自拍板,从美国购买了两台查普曼摇臂。
这种摇臂是利用液压驱动的,运转起来更加流畅,能极大地帮助拍摄。
而京城人民机械厂,就是代理进口的单位。
如果没有李子成的掺合,国內將在明年首次引进查普曼摇臂,並且用於《骆驼祥子》
的拍摄。
现在,这个记录是《高山下的环》的了。
在李子成的指挥下,大家將摇臂拆封,推到了空地上。然后李子成亲自操作,给大家演示这玩意儿怎么用。
“嘿,能升这么高啊!
“这下多大的场地都能拍了,又丝滑、又平稳。”
“美国就是先进啊,连拍摄的设备都造的这么好。”
大家对摇臂节节讚嘆,李子成却不是很满意。
可惜数字时代没有来临,拍摄的时候还需要摄影师扛著摄影机站到摇臂的云台里。
这样一来,不但不够稳定,还有点危险哪像后来,只需要將摄影机掛在摇臂上,然后导演、摄影师通过监视器就能看到拍摄的画面。
不要太方便。
他们在这边试验机器,引起了机械厂的注意,一群人寻找了过来。
“李子成同志,冒昧打扰一下。”
一个中年人上前,往他手里递烟,並自我介绍。
“我是人机厂的厂长张伯卿,想跟你商量点事。”
李子成將烟推了回去。
“我不会抽菸。”
然后才道:“有什么事儿,您儘管说。”
既然他不抽菸,张伯卿乾脆將烟盒重新揣了回去,然后才热切地指著两台摇臂。
“能不能让我们看看这两台机器的液压装置?你放心,我们保证小心,绝对不会弄坏的。”
原来是看到新技术见猎心喜了。
换成別人,肯定对两台摇臂宝贝的不得了,李子成却不是这样。
“哈哈,张厂长客气了,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们儘管看,如果说明书看不懂的话儘管问我,我英文还成。”
“哎哟喂,那可真是太谢谢你了。”
张伯卿大喜,同时也很会做人。
“今儿个各位来了,就是客,可不能就这么走了。”
他回头对人吩咐道:“小王,让食堂做一桌席面出来,拿出最好的手艺。”
怕李子成等人拒绝,他又道:“不用担心,等吃完了饭,我安排车帮你们把设备运回去。”
面子给到这个份上,李子成也不好拒绝,便道:“那就麻烦贵厂了。”
人机厂的工程师们可不矜持,早已扑到了两台摇臂前,埋头钻研起了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