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194.什么踏马叫惊喜
    掛了姜纹的电话,叶柯看著桌上《寄生虫》那厚厚的筹备资料,无奈地笑了笑,手指无意识地在人物小传上敲了敲。
    似乎角色中苦闷还没琢磨过来,那边姜纹的声音就已经在耳边响起来了。
    助理小周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观察著他的神色,轻声问:“叶总,那咱们《寄生虫》的选角试镜·还按原计划吗?”
    “照常准备吧。”
    叶柯果断做出安排,“我过去集中拍几天就回来,不会耽误太久。
    姜导那边催得急,估计戏份都集中安排好了。
    你把我的时间重新排一下,跟那边剧组对接好,儘量压缩,確保这边进度不受影响。”
    “好的,叶总,我马上处理。”小周点头,迅速退出去安排。
    几天后,叶柯只带了小周,直接飞往《让子弹飞》剧组所在的南方外景地。
    一出机场闸口,立刻就看到了一个穿著剧组马甲、举著“接叶柯导演”牌子的年轻小伙儿。
    “叶导您好!我是姜导派来接您的助理小王,车就在外面,您这边请!”
    小伙子很是机灵,一边引路一边热情地说,“姜导特意吩咐了,一定要把您安全快速地接到!”
    “辛苦了。”叶柯点点头,跟著他上了车。
    一路无话,车子很快驶入一个颇具民国风情的古镇,最终停在了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宾馆门口。
    刚到房间放下行李,没等喘口气,房门就被“咚咚咚”地敲响了,节奏快而有力。
    叶柯打开门,果然是姜纹本人,脸上带著他那標誌性的、有点土匪头子的笑容。
    “哎呦!我的叶大导演!可算把你给盼来了!路上辛苦了吧?別歇了,走!葛大爷和发哥他们都在等著呢,给你接风!”
    姜纹嗓门洪亮,根本不给叶柯任何拒绝和休息的机会,几乎是搂著他的肩膀就把他“掳”出了房间。
    “等等,你先让我换件衣服——”叶柯有些哭笑不得。
    “换什么换!这样就挺好!都是自己人,没那么多讲究!”姜纹大手一挥,不由分说地把他塞进了门口早已准备好的车里。
    车子七拐八绕,停在一家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饭店外。
    一推开包间的门,一股混合著牛油辣椒香气的热浪扑面而来。
    只见葛忧、周閆发、廖帆、邵冰等人已经围著一口咕嘟咕嘟翻滚的红油铜锅坐下了,桌上摆满了毛肚、黄喉、鸭肠等各式涮品。
    “哟!咱们的『大反派”来了!”
    葛忧率先眯著眼发现了他们,笑眯眯地起鬨道,他手里正夹著一片毛肚在锅里涮。
    周闰发也转过头,笑著用他那独特的港普热情招呼:“叶生!快快请坐,呢个锅底好正噶!快试试!”
    他边说边指著那翻滚的红汤。
    廖帆、邵兵等人也纷纷起身笑著打招呼:“叶导。”
    “叶导来了。”
    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热烈。
    姜纹大手一挥:“都坐下都坐下!虚礼就免了!叶老弟可是我费了老大劲才请来的客串。
    今天必须吃好喝好,不醉不归!”
    他特意重重地强调了客串两个字,瞬间引得在场所有人一阵心照不宣的鬨笑。
    叶柯笑著拱手入座,环顾一周:“各位好,我来咱们剧组学习几天,给各位添麻烦了,后面还请多多指教。”
    “哪儿的话!”
    葛忧涮好了那片毛肚,蘸了香油蒜泥放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你来了,我们压力才大呢,生怕接不住你这刚破了纪录的大满贯影帝的戏。你这演技,现在可是这个!”
    葛忧说著还竖起大拇指。
    一旁的周闰发也连连点头附和:“系啊系啊,叶生你戏真系好好噶!我睇过《无双》,哇,那个反转,那个眼神,好犀利!佩服佩服!”
    一顿火锅,吃得是热火朝天,气氛融洽。
    姜纹显然是桌上的绝对核心,兴致极高,天南地北地聊,从电影拍摄趣事到歷史典故,再到社会见闻,妙语连珠,观点犀利,经常说著说著就激动地站起来比划。
    葛忧则时不时慢悠悠地接一句神吐槽,冷幽默恰到好处,总能引发满堂大笑。
    周閆发虽然普通话不算流利,但努力融入,时不时蹦出几个烫嘴的词汇或有趣的比喻,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廖帆、邵冰两人则多是微笑著倾听,偶尔插话,態度谦逊。
    叶柯很快就被这种轻鬆、直接、又充满专业气息的氛围所感染,来时匆忙的疲惫感很快就消散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完全亮,叶柯就准时到了化妆间。
    剧组的造型师看著他那张在镜头前无可挑剔、公认的帅脸,显得有些犹豫和无从下手。
    “叶导,姜导之前特意交代了.”
    造型师拿著粉底刷,比划著名说,“胡万这个人吧,是黄四郎的狗腿子,得有点『奸相”,不能太周正了。
    得往『糙”里弄,可能得给您脸上稍微加点阴影,让轮廓硬朗点,眉毛也得给您修得挑一点,带点刁滑的感觉——”
    叶柯闻言,毫不在意地往椅子上一靠,闭上眼晴爽快地说:“没关係,儘管弄。角色怎么需要,你就怎么来。
    我现在不是叶柯,是胡万。不用考虑我本来什么样,一切为角色服务。”
    “哎,好嘞!”
    造型师暗暗鬆了口气,放心大胆地开始工作。
    一番精心“折腾”之后,再睁开眼,镜子里的那个人已然大变样。
    肤色被刻意打暗沉了些,突出了些粗糙的质感,眉毛被修得微微上挑,带出几分刻薄和刁滑,眼神稍微一眯,那股子小人得志、狐假虎威、欺软怕硬的劲儿立刻就出来了。
    到了片场,姜纹正拿著对讲机吆喝,回头一看叶柯的造型,眼睛一亮,啪地一拍大腿:“对对对!就是这个味儿!儿坏!肚子里全是坏水儿!叶老弟,你这可塑性太强了!
    我当初就觉得你是老天爷赏饭吃,真是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我又不是泥巴”叶柯没好气撇了一眼。
    想不到今天第一场要拍的,就是重头戏。
    胡万设计陷害六子,逼他剖腹自证吃了几碗粉。
    而这场戏台词密集,心理交锋激烈,情绪需要层层递进,极其考验演员的节奏控制和微表情管理。
    开拍前,叶柯主动找到饰演六子的张默,想和他简单对对词。
    张默显然有些紧张,面对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却已是欧洲三大电影节满贯影帝、刚刚打破国內票房纪录、身兼顶级导演的叶柯。
    他的手心都有些冒汗,台词念得有点磕巴。
    叶柯看出了他的紧张,温和地拍拍他肩膀,语气平和地说:“放鬆点,別想那么多。现在你就是六子,我就是胡万。
    一会儿开拍了,你就盯著我的眼晴,跟著我的节奏走就行。”
    对於张默,叶柯其实並没有太在意其背景,毕竟在这个剧组,凭本事说话,更何况他父亲见了自己同样也得客气礼让。
    “”action!”
    打板声落下,叶柯脸上瞬间掛上了一副看似讲理、实则步步紧逼的虚偽笑容。
    一步步走向张默,叶柯语调平和,甚至带著点被误解的委屈,但眼神里却透著一股冰冷的算计和残忍。
    “六爷,你是体面人。”
    叶柯此刻的语气诚恳,仿佛真心为对方著想。
    “这哪是逼你啊,这是请大家做个见证。”他把责任轻巧地推给虚无的“大家”。
    “你得让我看清楚,你吃了几碗粉。”图穷匕见,叶柯以最温和的语调说著最恶毒的话。
    叶柯的表演精准无比,每一句台词都像一根毒刺,慢慢扎进六子的心理防线。
    在场的工作人员都屏息凝神,被那股无形的压力所笼罩,感到一股寒意。
    而张默显然也被他完全带入了戏中,从最初的辩解到激动,再到最后的绝望愤怒,情绪一层层顶了上去。
    当六子最终被逼得情绪崩溃,真的做出极端举动时叶柯脸上那瞬间的错和慌乱,仿佛事情好像玩脱了,超出了他的预料,以及隨后强装出来的镇定和试图撇清关係的虚偽。
    可以说叶柯现在的情绪,那是转换极其自然、精准、层次分明。
    “咔!”
    姜纹从监视器后猛地站起来,脸上洋溢著满意的笑容,大声喊道:“好!太好了!完美!叶柯,你这胡万绝了!坏的这么有层次,有理有据有包袱,让人恨得牙痒痒又想特么的给你鼓掌!
    张默,你也不错!情绪给得足!这条过了!”
    听到导演的发话,周围顿时响起一片鬆气声和忍不住的低声鼓掌。
    连在一旁休息的葛忧和周閆发也看著回放监视器,忍不住点头表示讚赏。
    葛忧对旁边的周闰发低声道:“瞧瞧,这戏接的,多瓷实。年轻一辈里,真是这个了。”
    说著悄悄又竖了下大拇指。
    如同姜纹一直看好叶柯那样,葛忧当初与他一起拍那部《卡拉》时,也是一直很看好叶柯。
    接下来的几天,叶柯完全沉浸在了“胡万”这个角色里。
    他不仅演出了胡万作为反派爪牙的“坏”,更深入挖掘並演出了一种底层小人物在强权庇护下的扭曲、可悲以及那点可怜的生存智慧。
    与葛忧、周闰发、尤其是姜纹的几场对手戏,更是火四溅,精彩纷呈。
    尤其是那场经典的“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他妈的叫惊喜!”的戏份。
    叶柯將胡万一开始的器张跋扈、和被姜纹饰演的张麻子,用强大气场和逻辑按在地上摩擦后的色厉內荏、以及最后希望破灭时的绝望与癲狂可以说是演绎得层次分明,张力十足,叶柯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戏。
    拍完那条,姜纹看著监视器回放,忍不住私下对葛忧感嘆:“麻的,让叶柯来,真是请对了!
    这哪是来客串的?这简直是给咱这戏镶了颗金牙啊!太出彩了!”
    叶柯虽然戏份集中拍摄,强度很大,但似乎他却乐在其中,甚至有些享受。
    这种暂时拋开了导演的身份,以纯粹的演员身份,进入另一个虚构世界、与国內最顶尖的演技派高手们过招的感觉。
    好似让叶柯重新体验到了表演最原始、最直接的快乐和挑战。
    在《让子弹飞》剧组的这些天,叶柯的日常紧凑而充实。
    姜纹似乎打定主意要让他这位“特邀嘉宾”宾至如归,充分感受剧组的热情。
    姜纹那是完全不拿叶柯当外人。
    不仅给他搬了个小马扎放在监视器旁边,让他看自己如何调度全场,有时拍完一条,姜纹还会直接回头问:“叶老弟,你觉得这条怎么样?胡万刚才那个反应够不够欠揍?镜头这么给劲儿足不足?”
    而叶柯则是认真思考,然后给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刚才机位要是再低一点,略带点仰角。
    那样或许更能突出胡万仰视黄四郎权威,同时又想俯视拿捏六子的小人得志的微妙心態。”
    姜纹摸著下巴的胡茬,眼晴一亮:“有道理!说得在点子上!摄影,过来,咱们再保一条,按叶柯说的,机位降一点!”
    这种导演之间的专业交流,让周围的工作人员都暗自咋舌,同时也受益匪浅。
    葛忧有时会慢悠悠地溜达过来,並打趣道:“喷,看见没,俩导演搁这儿现场教学上了,让我们这纯演员压力很大啊,这戏都快不会演了。”
    叶柯赶紧笑著谦虚道:“葛老师,可別寒我了,我这就是班门弄斧,跟著偷师学艺呢。
    在你们几位面前,我就是个小学生。”
    和周閆发的对戏比想像中更有趣。
    周閆发的普通话不算流利,有些复杂的台词需要叶柯稍微放慢语速或者配合眼神手势来帮助对方理解。
    两人经常在开拍前,用一种“中英粤三语混杂”再加肢体语言的方式对著词,连比划带猜,过程笑料百出,经常惹得旁边的人哈哈大笑。
    但神奇的是,一到镜头面前,两人立刻眼神交锋,电光火石,那种戏剧张力十足,默契程度仿佛已经合作过很多次。
    剧组的伙食不错,但姜纹显然更热衷於晚上的聚餐。
    几乎隔三差五,他就以“庆祝今天拍摄顺利”、“欢迎叶导”、“探討艺术”等各种理由,拉上主创团队去镇上觅食。
    所以饭桌上,烟雾繚绕,人声鼎沸,成了最好的交流场所。
    而几人中,姜纹是当之无愧的席长,天南海北,歷史,哲学艺术,无所不谈,经常说著说著就激动地站起来比划,激情澎湃,充满了一种强大的自信和创造力。
    葛忧则稳坐中军帐,时不时冷不丁冒出一句神吐槽或冷幽默,四两拨千斤,就能让全场喷饭不已。
    周闰发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时不时蹦出几个烫嘴的普通话词汇或生动比喻,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对此,叶柯虽在其中,但更多是保持一个看客的做法,听著姜纹的宏论,感受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澎湃的创作激情。
    对葛忧的梗,体会其深藏不露的幽默和人生智慧。
    偶尔叶柯也会和周闰发聊聊港岛那边电影工业与內地拍摄模式的不同。
    这些饭桌上的閒谈,远比任何正式採访都更能让他深入了解这些人的真实性情、思维方式和对电影的理解儘管白天拍摄强度很大,叶柯晚上回到酒店后,依然会雷打不动地抽出至少一两个小时处理《寄生虫》的事务。
    笔记本电脑打开,视频会议、邮件审批、剧本修改意见、美术概念图审核——
    几乎所有各项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素。
    只是有时叶柯看到关键处,房门会被“砰砰”敲响。
    姜纹拎著一瓶当地好酒,或者一些特色夜宵闯进来:“叶老弟,没打扰你搞创作吧?
    来来,喝两口,聊聊白天那场戏,我觉得胡万最后那个眼神还可以再———”
    然后两人就可能就著一场戏的表演细节、人物动机甚至镜头语言討论到深夜。
    姜纹的天马行空和强烈个人风格,常常能给叶柯带来不同於自己那种思维的启发,隨后碰撞出新的火。
    转眼间,叶柯在《让子弹飞》剧组的所有戏份即將杀青。
    最后一场戏拍完,姜纹带头鼓起掌来,全场工作人员也纷纷向叶柯表示感谢和祝贺。
    “叶老弟,谢了!这回真是帮了大忙!”
    姜纹拿著两瓶水走过来,递给他一瓶,以“水”代酒,真心实意地说道,“你这胡万的角色,绝对给这电影增光添彩!”
    “太客气了,是我来学习到了,受益匪浅。”叶柯笑著与他碰了碰水瓶。
    一旁的葛忧也笑著说道:“叶柯啊,跟你这小子演戏挺过癮,节奏都在点上。以后有啥合適的本子,记得想著点我。”
    周润发也过来用港普说:“叶生,好高兴同你合作,期待下次再一起拍戏啊!”
    环视现场一圈,叶柯笑道:“谢谢大家了,希望后面有机会能再次与大家合作。”
    同时叶柯让旁边等候的小周,拿出早已准备的小礼物。
    除了姜纹、葛优、周润发等几位主要演员外,还有导演组核心成员也准备了精心挑选的小礼物叶柯並再次真诚地向整个剧组表示感谢:“这次来,说是客串,但其实是我赚大了。
    跟各位老师学到了太多东西,不仅是表演,还有对电影的理解,受益匪浅,非常感谢大家!”
    其实这也是叶柯在拍电影后,为数不多的客串,不论咖位与片酬,纯粹就是出於人情应酬。
    不然现在真的很少有人能请到叶柯,更別说是客串。
    不过,叶柯现在还得赶回去,进行新电影选角的事宜

章节目录

华娱从雪姨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华娱从雪姨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