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您有办法吗
“是啊!大爷,您有办法吗?”李向东满怀希望地看著他。
老渔夫摸了摸鬍子,想了一下,忽然扛起肩上的渔网,说道:“我这网能捞点小鱼小虾,捞个相机倒是不好说,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你要试试吗?”
“当然!”李向东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老渔夫笑了笑,走到河边,把渔网轻轻展开。他眯著眼睛看了看水面,判断了一下相机可能沉下去的方位,然后熟练地挥手,把网拋了出去。
“哗啦——”
渔网在水面上铺展开来,慢慢沉了下去。
李向东紧张地盯著河面,心里默默祈祷著,希望相机別沉得太深,至少还能捞得上来。
过了片刻,老渔夫猛地一拽渔网,把网收了回来。
李向东立刻凑上去看,结果网里只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哪里有什么相机?
“唉,不在这儿。”老渔夫皱了皱眉,似乎也有些不甘心,又换了个角度,再次拋网。
李向东屏住呼吸,眼神一刻不离地盯著水面,心臟砰砰直跳。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变得无比煎熬。
终於,老渔夫再次收网,这一次,网里似乎有个沉甸甸的东西!
“有了!”老渔夫眉头一挑,用力拽著渔网往岸上拉。
李向东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伸手去帮忙。两人合力把渔网拉上岸,网里確实有个黑乎乎的东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正是那台相机!
李向东顾不上满手的水,立刻把相机捞出来,仔细检查了一下。机身已经湿透了,水珠顺著镜头滴下来,屏幕也黑著,显然进水了。
“糟了……”李向东心头一沉。
“这相机进水,恐怕是废了。”老渔夫嘆了口气。
李向东紧紧握著相机,咬了咬牙,心里却不甘心。他不相信这么结实的相机会这么容易报废!他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修好!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远处,眼神坚定起来。
他必须儘快找到一个修理相机的地方,把这台相机拆开看看,也许还有救!
李向东小心翼翼地拿著湿透的相机,水珠顺著镜头一滴滴往下掉,他的心情也仿佛沉到了河底。
这台相机他才刚刚买到手,甚至还没来得及真正用它拍些什么,怎么就这么倒霉地掉进了河里?
“还能救吗?”他咬了咬牙,心里暗暗问自己。
他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的话,他一定会后悔的!
他迅速回忆起以前看到的一些关於电子设备进水后的急救办法。首先,绝对不能立刻开机,否则短路的风险更大。他立即按下自己想要去试探屏幕是否还能亮起的衝动,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住自己的情绪。
老渔夫看著他那副凝重的模样,忍不住说道:“小伙子,这种精细的东西一旦进水,可不好弄啊。要不,拿去城里的修理铺看看?”
“谢谢大爷,不过我想先自己试试。”李向东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不能指望別人,得靠自己先做一些应急处理,否则等水渗透进內部零件,就彻底没救了!
他走到一块大石头旁,迅速把相机的电池仓打开,取出电池。水已经渗进去了一些,他心里一沉,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又取下存储卡,发现卡槽里也进了一些水。
“先晾乾,不能急。”他低声自言自语,隨后拿起相机,轻轻甩了甩,试图让里面的积水流出来。但他不敢用太大的力气,生怕把里面更精细的零件给震坏了。
老渔夫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扛著渔网走了。
李向东蹲在河边,犹豫了一下,迅速脱下自己的外套,把相机包裹住,轻轻擦拭著机身上的水分。
但仅仅擦乾外部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想办法让內部的水分儘快蒸发掉!
他看了看四周,忽然想起集市那边有卖乾燥剂的店铺,或许可以去买一些乾燥剂,把相机埋进去吸水!
想到这里,他立即站起身,拿著相机快步往集市方向走去。
集市上的尝试
回到集市,他直奔一家专门卖杂货的小店。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甚至还有一些老式相机配件。他目光一扫,迅速锁定了货架上的几包干燥剂,抓起几包就衝到柜檯前。
老板是个中年人,见他神色匆匆,好奇地问道:“小伙子,这么著急干嘛?”
“相机进水了,想买点乾燥剂看看能不能吸乾水分。”李向东边说边掏钱。
老板一听,顿时皱起眉:“这东西啊,进水了可不好救……你这相机什么情况?进水多久了?”
“刚掉进河里不到半个小时,刚才已经把电池和存储卡取出来了。”
“还好你反应快,但光靠乾燥剂恐怕不够。”老板摇摇头,伸手指了指店里一个角落,“要不,你试试吹风机?我这儿有小型的,可以低温慢慢吹,说不定能把水分吹乾。”
李向东眼前一亮:“太好了!我试试!”
他立刻接过吹风机,把相机放在柜檯上,调整到最小风速,开始耐心地吹著相机內部。他不敢用热风,怕温度过高损坏零件,所以只能慢慢地用冷风吹著。
时间一点点过去,吹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后,他停下来,再次检查相机的缝隙,发现里面的水分少了一些,但仍然能看到潮湿的痕跡。
“还不行……”他皱眉道。
老板看他愁眉不展,笑了笑:“要不,你把相机放在米缸里?生米的吸湿效果比乾燥剂还好!”
李向东一愣,这才想起自己以前確实听说过这种办法——如果手机进水,可以埋在生米里一天一夜,吸乾水分。
“谢谢老板,我就买点米回去试试!”他果断买了一包生米,把相机小心地埋进去,然后用塑胶袋封好,准备带回去等上一个晚上再看看效果。
回到家后,他把装著相机的米袋放在桌上,心里却仍然七上八下的。毕竟,这台相机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个拍照的工具,而是一种承载回忆的寄託。
老渔夫摸了摸鬍子,想了一下,忽然扛起肩上的渔网,说道:“我这网能捞点小鱼小虾,捞个相机倒是不好说,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强,你要试试吗?”
“当然!”李向东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老渔夫笑了笑,走到河边,把渔网轻轻展开。他眯著眼睛看了看水面,判断了一下相机可能沉下去的方位,然后熟练地挥手,把网拋了出去。
“哗啦——”
渔网在水面上铺展开来,慢慢沉了下去。
李向东紧张地盯著河面,心里默默祈祷著,希望相机別沉得太深,至少还能捞得上来。
过了片刻,老渔夫猛地一拽渔网,把网收了回来。
李向东立刻凑上去看,结果网里只有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哪里有什么相机?
“唉,不在这儿。”老渔夫皱了皱眉,似乎也有些不甘心,又换了个角度,再次拋网。
李向东屏住呼吸,眼神一刻不离地盯著水面,心臟砰砰直跳。
时间仿佛被拉长,每一秒都变得无比煎熬。
终於,老渔夫再次收网,这一次,网里似乎有个沉甸甸的东西!
“有了!”老渔夫眉头一挑,用力拽著渔网往岸上拉。
李向东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伸手去帮忙。两人合力把渔网拉上岸,网里確实有个黑乎乎的东西——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正是那台相机!
李向东顾不上满手的水,立刻把相机捞出来,仔细检查了一下。机身已经湿透了,水珠顺著镜头滴下来,屏幕也黑著,显然进水了。
“糟了……”李向东心头一沉。
“这相机进水,恐怕是废了。”老渔夫嘆了口气。
李向东紧紧握著相机,咬了咬牙,心里却不甘心。他不相信这么结实的相机会这么容易报废!他一定要想办法把它修好!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远处,眼神坚定起来。
他必须儘快找到一个修理相机的地方,把这台相机拆开看看,也许还有救!
李向东小心翼翼地拿著湿透的相机,水珠顺著镜头一滴滴往下掉,他的心情也仿佛沉到了河底。
这台相机他才刚刚买到手,甚至还没来得及真正用它拍些什么,怎么就这么倒霉地掉进了河里?
“还能救吗?”他咬了咬牙,心里暗暗问自己。
他不甘心,就这么放弃的话,他一定会后悔的!
他迅速回忆起以前看到的一些关於电子设备进水后的急救办法。首先,绝对不能立刻开机,否则短路的风险更大。他立即按下自己想要去试探屏幕是否还能亮起的衝动,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住自己的情绪。
老渔夫看著他那副凝重的模样,忍不住说道:“小伙子,这种精细的东西一旦进水,可不好弄啊。要不,拿去城里的修理铺看看?”
“谢谢大爷,不过我想先自己试试。”李向东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他不能指望別人,得靠自己先做一些应急处理,否则等水渗透进內部零件,就彻底没救了!
他走到一块大石头旁,迅速把相机的电池仓打开,取出电池。水已经渗进去了一些,他心里一沉,但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又取下存储卡,发现卡槽里也进了一些水。
“先晾乾,不能急。”他低声自言自语,隨后拿起相机,轻轻甩了甩,试图让里面的积水流出来。但他不敢用太大的力气,生怕把里面更精细的零件给震坏了。
老渔夫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扛著渔网走了。
李向东蹲在河边,犹豫了一下,迅速脱下自己的外套,把相机包裹住,轻轻擦拭著机身上的水分。
但仅仅擦乾外部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想办法让內部的水分儘快蒸发掉!
他看了看四周,忽然想起集市那边有卖乾燥剂的店铺,或许可以去买一些乾燥剂,把相机埋进去吸水!
想到这里,他立即站起身,拿著相机快步往集市方向走去。
集市上的尝试
回到集市,他直奔一家专门卖杂货的小店。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甚至还有一些老式相机配件。他目光一扫,迅速锁定了货架上的几包干燥剂,抓起几包就衝到柜檯前。
老板是个中年人,见他神色匆匆,好奇地问道:“小伙子,这么著急干嘛?”
“相机进水了,想买点乾燥剂看看能不能吸乾水分。”李向东边说边掏钱。
老板一听,顿时皱起眉:“这东西啊,进水了可不好救……你这相机什么情况?进水多久了?”
“刚掉进河里不到半个小时,刚才已经把电池和存储卡取出来了。”
“还好你反应快,但光靠乾燥剂恐怕不够。”老板摇摇头,伸手指了指店里一个角落,“要不,你试试吹风机?我这儿有小型的,可以低温慢慢吹,说不定能把水分吹乾。”
李向东眼前一亮:“太好了!我试试!”
他立刻接过吹风机,把相机放在柜檯上,调整到最小风速,开始耐心地吹著相机內部。他不敢用热风,怕温度过高损坏零件,所以只能慢慢地用冷风吹著。
时间一点点过去,吹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后,他停下来,再次检查相机的缝隙,发现里面的水分少了一些,但仍然能看到潮湿的痕跡。
“还不行……”他皱眉道。
老板看他愁眉不展,笑了笑:“要不,你把相机放在米缸里?生米的吸湿效果比乾燥剂还好!”
李向东一愣,这才想起自己以前確实听说过这种办法——如果手机进水,可以埋在生米里一天一夜,吸乾水分。
“谢谢老板,我就买点米回去试试!”他果断买了一包生米,把相机小心地埋进去,然后用塑胶袋封好,准备带回去等上一个晚上再看看效果。
回到家后,他把装著相机的米袋放在桌上,心里却仍然七上八下的。毕竟,这台相机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个拍照的工具,而是一种承载回忆的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