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大明是谁的大明
    毕自严带著鲁音的官话继续响起,声音洪亮。
    “天启六年,初步统计,天津盐业公司缴纳盐税为四百二十六万圆,淮东盐业公司缴纳盐税一千三百七十万圆.:
    听到这两个数字,许多人都舒了一口气。
    天津和淮东盐业公司的盐税不降反增,大家都放心了。
    毕自严的目光在眾人的脸上扫过,把大家的心思都看透了。
    你们能想到的,皇上早就想到了。
    两淮和长芦两盐政贪墨案,追缴的赃银,除去现银铜钱和金子,还有大量的屋舍、宅院、商铺、车舟等固定资產,折现起来,门道重重。
    皇上叫袁世振等精通盐政的人,统计两淮和天津盐政每年的出盐销量,按照正常的盐税折算上去,算出一个大致金额,再把追赃的银两和变现固定资產的银两,统计出一个差不多的金额,当成天启五年缴纳的盐税公布与眾还有三分之一的钱財没有公布出来,被单独列了一本帐,作为秦皇岛造船厂、江南织造局等实业的启动资本。
    天启六年,天津和淮东盐业公司以改革后的新盐政运行,缴纳的盐税跟天启五年比,略有增加。
    隨著两家盐业公司不断深入整伤,完全適应新盐政制度,盐税还会每年增加,一直到正常运作,才会保持稳定。
    毕自严继续往下念。
    天启六年盐税收入增加的还有西北局组建的陕西盐业公司,以及西南局组建的四川盐业公司。
    四川盐业公司也很厉害,天启六年缴纳盐税三百六十七万圆,给了西南局朱燮元和傅宗龙足够的胆气,编练兵马,粮餉发足,儿郎们,给老子把叛乱的安氏和奢氏围成铁桶,老夫要困死他们。
    钱是人的胆,这句话真没错。
    陕西盐业公司由於本身產盐不多,盐税只有七十一万圆。
    现在西北局盯看河东盐司,眼晴都要望出血来。
    可河东盐司跟两浙盐司、广东盐司一样,不慌不忙,依照陈规,缴纳了四十万两银子的盐税。
    河东盐司每年销盐量仅次於两淮,现在淮东盐业每年缴纳盐税一千三百七十万圆银元,折合银子九百一十七万两。
    你居然只缴纳四十万银子的盐税?
    这些老西们,还真是要钱不要命!
    两淮盐政案杀了那么多人,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不过毕自严等人也知道,趴在河东盐司上吸血的人太多了,突然叫他们把银子全吐出来,谁愿意?
    人还没被拉到西市口,都会认为自己命大福大,能躲过一劫。
    毕自严接著念天启六年的支出。
    平辽局支出减少到六百六十五万圆银元,折合银子四百四十六万两,比天启五年减少了近一百万两银子。
    原因有几个,首先因为天启五年需要补发不少欠餉,天启六年正常发餉。
    其次是天启五年平辽局合併了诸多辽西辽东军將世家的“家丁精锐”,裁汰了许多老兵油子,需要补发遣散银子。
    101看书.com全手打无错站
    还有安置这些裁汰兵卒,也需要一笔钱粮。
    经过整编,天启六年平辽局的兵额只有二十九万四千人,这还是包括登莱镇和京畿巡海都司四支舰队的兵额。
    比天启五年平辽局成立时接受蓟辽督师府名册里四十一万七千兵额要少十二万。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熊廷弼的努力下,平辽局后勤完成自成体系。
    以前户部、巡抚一条线的粮漂没率在三成以上,无论海运还是陆运,运输费用更是高得嚇死人。
    熊廷弼接手后,你敢飘没超过半成,他就敢砍你的脑袋!
    而运输成本直接降低到此前的五分之一..:
    不过后勤省下的钱,很大一部分又在装备火器的支出。
    滦州煤铁局下属的枪炮厂,还有京城搬过来的火药局,经过一番整伤,都脱胎换骨.,工匠待遇提高,福利拉满,得到尊重,积极性提高。
    工厂从此前的作坊式管理,逐渐向大工厂发展,分工协作,精益求精..:使得生產工艺改良,成本大大降低,生產效率提高..:
    以前造一支三眼的钱,足以製造一支最先进的天启五式火枪,以前造一支鸟的钱,足以製造一门短管炮.::
    以前一年只能造三千枝鸟,现在一年可以造一万支天启五式火枪,產量还在不停地爬坡.::
    朱由校还是朱友霄时,在网上看到过一段清人笔记,说第一次鸦片战爭后期,连战连败的清廷在面对英军从大沽口登陆的威胁,满世界搜刮兵器,尤其是火器和火药。
    后来在京师某个角落,找到明朝遗留的一个武库,里面存放著大量的火器和火药,其中有戚家军常用的鸟(火绳枪),也少量赵士禎研製的鲁密、电和“火箭弹”::
    有的火器,比当时英军所用的火器还要先进..,看记载,这些火器是天启、崇禎年间为了应对辽东战事准备的,可它们为什么没有在关乎大明存亡的战事中发挥作用,反而在尘土里被封存了两百多年?
    有好事者根据仓库里的公文,翻阅明朝留下的文档,最后查证,因为当时主持战事的大明文官们,觉得这些火器太贵了,发给粗鄙的武夫丘八,很容易会被搞坏掉,实在是心痛。
    乾脆封存在仓库里,等待真正危急时刻再发挥擎天作用。
    可笑、可悲、可恨!
    朱友宵一夜之间,醒来变成朱由校后,回忆起这些点点滴滴的歷史故事,心中有了一个判定。
    要想自己活下去,要想让大明活下去,首先一点就是搞钱,搞到足够多的钱。
    不解决大明的財政问题,自己就算召唤来白起、韩信、吕布等一堆名將猛將,护不住发发可危的大明。
    如何解决財政问题,无非就是开源节流。
    现在建奴肆虐,需要源源不断地钱,节流是无法节流的,只能竭力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重要放在开源上,於是盐税是他最先盯上的税源。
    但税源天板摆在那里,朱由校又把税源盯在商税和关税上。
    毕自严洪亮的声音,打断了朱由校的思绪。
    “皇上圣諭,天启六年六月初一开始,裁撤崇文门宣课分司、张家湾宣课司、河西关务钞关、临清钞关、滸墅钞关、九江钞关、淮安钞关、扬州钞关、九江钞关、武昌钞关、
    上海务钞关十一处钞关宣课分司..:
    废除全大明猪牛羊口牙税,和泰山、武当山、衡山香火税...”
    听到废除了这么多“税收”,换做內阁六部的官员,早就炸了。
    但是与会的眾人却波澜不惊,因为废除这些钞关和税收的原因,朱由校已经跟他们讲得很清楚了。
    猪口牙税就是屠宰税,还包括牛、羊,但是在大明杀壮年耕牛是违法的,要杀牛需要层层审批,非常麻烦,於是民间乾脆私下宰杀。
    私宰还怎么可能缴纳屠宰税?
    大明的羊肉,多半是富贵人家享用,他们有权有势,怎么可能缴税?
    於是只有平民百姓们吃得多的猪肉,撑起了屠宰税的一片天。
    在大明,除了泰山,香火兴旺的还有武当山和衡山,结队上山进香,就是指的去这三处。
    按照大明律例,是要收香火税的。
    可是朝廷能收到的只有泰山的香火税,武当山和衡山,早就被当地的縉绅世家把持,侵吞乾净,一文钱都不会给到朝廷。
    还有崇文门等十一处钞关宣课分司,都是设在出入城门、运河要津上,號称谁经过要按律收税。
    可会场上的眾人都知道,官绅们是不可能缴税的!
    他们的船只,在桅杆上掛一面官衔旗帜,管事再手持一份老爷的名帖,这十一处钞关和宣课分司,谁敢收他们的税?
    官绅老爷们的税不能收,亲属族人的税也不能收,收来收去,只能收无权无势的平民百姓们的税。
    谁让你们无权无势,还想做生意?
    那就多缴些税,多为大明做贡献!
    朱由校把这些钞关、宣课分司的真实情况了解清楚,忍不住冷笑。
    官绅为首的商税大头不去收,数百万两银子的税收眼睁睁流失,却只知道去压榨普通百姓,苍蝇腿上也要剔下二两肉,干蛤也要挤出半斤尿。
    这样的徵税机构,反倒成了阻碍经济流通和发展、祸国害民的弊端,要它何用!
    既然如此,朕就把你们全部废除了,老子重新想办法收税。
    会场上有心人都知道,皇上的收税办法十分独特。
    你们这些官绅依仗权势做生意,不仅垄断资源,还不用缴税,赚得盆满钵满,那朕就直接皇权下场,外加“科技新生產力”,大搞工业革命..:
    至高无上的权势再加超越时代的新生產力,buff叠满,直接把你们官绅的生意挤兑黄。
    你们做不成生意,赚不到钱,缴不缴税,朕也就不在意了。
    当毕自严等人听完朱由校讲述完他的整个计划完后,被震惊得许久不会平静。
    皇上,你这想法实在是太奇葩了,前所未有啊。
    你爷爷神宗皇帝,广开皇店,还只是想跟士绅们抢生意,分点利润。
    你倒好,直接要把士绅们的生意挤兑黄,把赚钱的税源捏在手里。
    对了,还有京畿和两浙巡海都司的海军,巡海重要职责就是打击走私。
    皇上这是双管齐下,不仅要在大明內部赶尽杀绝,还不让士绅的货物出海,从外部堵死,彻底让你们赚不到钱,完全抢走这些財源滚滚的税源。
    难怪你在此之前要连兴大案,叫魏忠贤、刘国华和冯梦龙他们往死里整江南士绅集团你的税源计划一实行,江南士绅集团早晚会察觉。
    断人財路,犹如刨人祖坟,江南士绅们肯定翻脸玩命。
    所以皇上你先下手为强,以盐政贪腐、弒君谋逆、叛国通敌、南闹舞弊等大案,先杀一批,再暗中指使江南佃户奴僕暴乱,又弄死一批。
    而且杀死弄死的都是士绅集团里有头有脸,朝野有影响力的那一批。
    现在江南士绅集团已经被你弄残了,就算知晓你抢夺税源计划的真相,也奈何不了你。
    皇上,你的手段和心计,简直就是太祖皇帝叠加世宗皇帝啊!
    制置司眾臣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心里对朱由校多了不少敬畏,当然了,他们对跟著皇上再造大明的宏伟愿景,也更有信心。
    皇上不仅手段心计了得,人品更是坚挺!
    魏忠贤奉詔清查长芦、两淮盐政,搞来了上千万两银子,大部分运入內承运库。
    大家都以为皇上要跟他的父祖们一样,使劲地挥霍,大兴土木、广收美女、炼丹求仙可出乎眾人意料,皇上只是钱僱人在西苑挖沟渠,铺设管道,修了几个茅厕和浴室,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更难得可贵的,內承运库每一文钱的进出,都会经过“金算盘”毕自严的手。
    入库多少,从哪里进来的;出库多少,出给谁了,一文一毫,毕自严的財政厅会计司和国库司都记得清清楚楚。
    会计帐和出纳帐,財政厅的帐和御用监的帐都对得上,一文一毫都没错。
    有手段、有心计、有魄力又坚毅果敢。
    偏偏还光明磊落,大公至正!
    这样的皇上,不值得信任和追隨吗?
    听完毕自严的財政报告后,眾人心绪澎湃,如波澜起伏的大海。
    刘国华走上讲台,大声宣布:“现在请眾人聆听皇上御言垂训。”
    眾人神情一肃,看著朱由校和毕自严等发言人一样,走到讲台跟前,对著铁皮大喇叭说话。
    “本次会议重要议程,就是让诸位大明股肱柱石,了解大明的实情,从军事到民政,再到重要的財政.::
    经过两天的会议,孙先生、卢建斗、萧帅、毛帅、黄先生、毕先生的讲述,大家对大明实情了解得很透彻了,接下来就是就大明未来紧要问题,继续国策討论。
    在此之前,朕要说一件事,那就是本次会议重要议程之一,就是改兴明会为新明会...
    其中用意,大家已经取得共识,具体更改会在会议最后人事机构议程中进行表决,朕暂时不多言.::
    朕现在要说的是,再造新明,我们首要要弄清楚大明是什么,或者说,大明是谁的大明!”
    听到这里,眾人愣然!

章节目录

天启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佚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佚名并收藏天启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