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包装难题
回到屠宰场车间,李向前动作迅速,先將那块入手冰凉、材质奇特的黑色存储模块用油布层层包裹,塞进一个不起眼的铁皮箱子最底层,上面盖满杂物。
这东西透著诡异,现在碰不得,更不能让任何人瞧见。
隨后,他小心翼翼地搬出那块高温镍基合金板,找了个乾燥角落靠墙放好,又用破麻袋盖住。
这可是宝贝,得空了必须好好琢磨,怎么用在刀刃上。
处理完这些隱秘的收穫,紧迫感重新占据了他的思绪。
红星厂的第一笔正式订单,像一座沉甸甸的山,压在肩头。
新反应釜轰隆运转,解决了產能的核心瓶颈,润滑脂正源源不断地生產出来,质量稳定。
但麻烦总是接踵而至。
包装。
一个看似简单,却卡住了脖子的问题。
以前小打小闹,黑市里交易,买家要么自带破桶烂罐,要么他就用废品站收来的旧油桶隨便装装。
糊弄过去就行。
现在不同了。
那是红星厂,国营大厂!交货必须是统一规格、乾净整洁的標准二百升铁皮油桶。
这关乎脸面,更关乎產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会不会被污染。马虎不得。
他蹬著自行车去市面上跑了一圈。专门卖工业包装桶的供销点,全新的二百升標准桶,鋥明瓦亮,码放整齐。
一问价格,李向前的心就凉了半截。
一个桶就要十几块钱!这批订单需要的数量可不少,光是买新桶,就得砸进去一大笔钱。
钱!又是钱!
他兜里那点钱,刚够支付反应釜定金,买原料又去一部分,现在捉襟见肘。
红星厂的回款猴年马月才能到帐?这中间的资金缺口,谁来填?
买新桶,无疑会把本就紧绷的资金炼彻底压垮。
他掉转车头,往前进五金厂骑去。死马当活马医,问问王厂长有没有门路。
厂长办公室,烟雾繚绕。王厂长正对著一堆报表发愁,眼圈发黑。
“王厂长。”李向前推门进去。
王厂长抬头,挤出个疲惫的笑容。
“向前来了?坐。”
李向前把包装桶的难处说了。
“……厂里仓库有没有这种標准铁桶?或者,能不能通过厂里的採购渠道,想想办法?价格便宜点的,二手的也行。”
王厂长听完,重重嘆了口气,掐灭手里的菸头。
“向前吶,不是我不帮你。”
他摊开手,一脸的无奈:“你看看我这儿,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哪有閒钱去採购新桶?仓库里那点破烂,你上次来也看到了,別说二百升的標准桶,连个像样的五十升桶都找不出几个。”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至於採购渠道……咱们这小破厂,在外面说话没分量。人家供销点认钱不认人,没指標没关係,想赊帐或者拿到低价,门儿都没有。”
希望彻底破灭。
前进厂这条路,堵死了。
李向前没再多说什么,起身告辞。
回到屠宰场车间,看著那台新反应釜旁边,已经初步冷却、等待分装的粘稠润滑脂,他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难道真要被这小小的包装桶给难住?
不行,绝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红星厂的订单。
这是打开局面的第一步,必须走稳了。
他在车间里来回踱步,脚下的水泥地坑坑洼洼。
烦躁的情绪在胸口积聚。
目光无意间扫过车间角落。
那里堆放著一堆杂七杂八的旧铁桶、旧油桶。
有的是之前收废品顺手捡回来的,有的是黑市交易时別人扔下的。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多锈跡斑斑,桶口还沾著不明污渍。
一股难闻的气味隱约飘来。
换做平时,他看都不会多看一眼这些垃圾。
但此刻,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猛地躥入脑海。
旧桶……
能不能把这些废弃的旧桶,修復一下,废物利用?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这些桶,锈蚀、变形、里面残留的污物更是五八门。
直接用来装精密设备用的高品质润滑脂?那不是开玩笑吗?等於自砸招牌。
可如果……如果能找到一种办法,把它们彻底弄乾净呢?
除锈。
整形。
最关键的,是內壁处理。
怎么確保修復后的桶壁,不会污染润滑脂?形成一层稳定、惰性的保护膜?
他的脑海里,瞬间闪过【基因图鑑】解锁蛞蝓信息时,获得的那条知识片段——【表面活性剂与惰性保护膜形成原理(初级)】。
可行!或许真的可行!
他立刻行动起来。说干就干!
从那堆废桶里,他挑出几个看起来损伤不算太严重、容量接近二百升的旧铁桶。
虽然外表惨不忍睹,但至少结构还算完整。
找来水管,接上一个简易的喷头——这是他之前自己捣鼓的高压水枪替代品。对著桶內部,反覆冲刷。
油污、泥垢、不知名的残留物,被强劲的水流衝击下来,匯成浑浊的污水流走。
冲洗乾净后,是除锈。
他翻出之前买的一些化学试剂,小心翼翼地按照比例调配。
酸性除锈液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他戴上厚厚的橡胶手套,用长柄刷子蘸著除锈液,仔细涂抹桶的內壁。
嘶嘶的轻微声响传来,铁锈在酸液的作用下,开始溶解、剥落。
处理完一个桶的內壁,他又用清水反覆冲洗,直到流出的水变得清澈。
对於桶壁上一些轻微的凹陷和变形,他找来锤子、垫块,叮叮噹噹地敲打起来。这需要技巧和耐心,既要恢復形状,又不能破坏桶的整体结构。
汗水顺著额角流下,他毫不在意,眼中只有手里的工具和眼前的旧桶。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內壁保护膜。
他回忆著【表面活性剂与惰性保护膜形成原理】的知识,结合现实中能找到的廉价材料。
松香,加热融化后能形成一层硬膜。
桐油,乾燥后防水耐腐。
还有库房里找到的一些不知名的树脂块。
他像个古代炼金术士,在几个破烧杯里反覆试验,调配著比例,观察著混合物的性质。
加热、搅拌、冷却、测试附著力、测试耐油性……
失败了几次。有的涂层太脆,一碰就裂。有的气味太大,久久不散。有的根本无法均匀附著。
但他没有放弃。
终於,一种以松香和某种改性树脂为主,添加少量桐油和其他助剂的混合涂料,达到了他的初步要求。
顏色是难看的黄褐色,但涂刷在处理乾净的铁皮上,加热烘烤(他用喷灯小心地进行局部加热)后,能形成一层光滑、致密、略带弹性的保护膜。
用手指刮擦,很牢固。
滴上几滴润滑脂样品,也没有发生溶解或变色的跡象。
成了!
他立刻將这种“土法”涂料,均匀地涂刷在第一个修復好的旧桶內壁。
然后小心地进行烘烤处理,確保涂层完全固化。
一个小时后,第一个“再生”油桶诞生了。
外面看,依旧是个不起眼的旧铁桶,甚至还带著敲打修復的痕跡。
但打开桶盖,內部焕然一新。
乾净,光滑,闻不到铁锈味,只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和树脂混合的气味,很快会散去。內壁那层黄褐色的保护膜,在光线下泛著油润的光泽。
成了!真的成了!
李向前拿起一个修復好的桶,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鬆笑容。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立刻投入到后续的修復工作中。清洗、除锈、整形、涂刷內膜、烘烤……一套流程下来,越来越熟练。
最后,他找出之前准备好的油墨和刻好的简易模板,在每个修復好的桶身上,印上白色的“前进牌工业润滑脂”字样,以及简单的型號和生產日期。
字跡或许不够精美,但清晰、统一。
看著一排排修復完成、贴好標籤的“新”油桶,虽然外表依旧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它们整齐地排列在那里,解决了燃眉之急。
包装问题,以一种近乎匪夷所思的方式,被他硬生生解决了。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这东西透著诡异,现在碰不得,更不能让任何人瞧见。
隨后,他小心翼翼地搬出那块高温镍基合金板,找了个乾燥角落靠墙放好,又用破麻袋盖住。
这可是宝贝,得空了必须好好琢磨,怎么用在刀刃上。
处理完这些隱秘的收穫,紧迫感重新占据了他的思绪。
红星厂的第一笔正式订单,像一座沉甸甸的山,压在肩头。
新反应釜轰隆运转,解决了產能的核心瓶颈,润滑脂正源源不断地生產出来,质量稳定。
但麻烦总是接踵而至。
包装。
一个看似简单,却卡住了脖子的问题。
以前小打小闹,黑市里交易,买家要么自带破桶烂罐,要么他就用废品站收来的旧油桶隨便装装。
糊弄过去就行。
现在不同了。
那是红星厂,国营大厂!交货必须是统一规格、乾净整洁的標准二百升铁皮油桶。
这关乎脸面,更关乎產品在运输、存储过程中会不会被污染。马虎不得。
他蹬著自行车去市面上跑了一圈。专门卖工业包装桶的供销点,全新的二百升標准桶,鋥明瓦亮,码放整齐。
一问价格,李向前的心就凉了半截。
一个桶就要十几块钱!这批订单需要的数量可不少,光是买新桶,就得砸进去一大笔钱。
钱!又是钱!
他兜里那点钱,刚够支付反应釜定金,买原料又去一部分,现在捉襟见肘。
红星厂的回款猴年马月才能到帐?这中间的资金缺口,谁来填?
买新桶,无疑会把本就紧绷的资金炼彻底压垮。
他掉转车头,往前进五金厂骑去。死马当活马医,问问王厂长有没有门路。
厂长办公室,烟雾繚绕。王厂长正对著一堆报表发愁,眼圈发黑。
“王厂长。”李向前推门进去。
王厂长抬头,挤出个疲惫的笑容。
“向前来了?坐。”
李向前把包装桶的难处说了。
“……厂里仓库有没有这种標准铁桶?或者,能不能通过厂里的採购渠道,想想办法?价格便宜点的,二手的也行。”
王厂长听完,重重嘆了口气,掐灭手里的菸头。
“向前吶,不是我不帮你。”
他摊开手,一脸的无奈:“你看看我这儿,工人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哪有閒钱去採购新桶?仓库里那点破烂,你上次来也看到了,別说二百升的標准桶,连个像样的五十升桶都找不出几个。”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
“至於採购渠道……咱们这小破厂,在外面说话没分量。人家供销点认钱不认人,没指標没关係,想赊帐或者拿到低价,门儿都没有。”
希望彻底破灭。
前进厂这条路,堵死了。
李向前没再多说什么,起身告辞。
回到屠宰场车间,看著那台新反应釜旁边,已经初步冷却、等待分装的粘稠润滑脂,他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难道真要被这小小的包装桶给难住?
不行,绝不能因为这个耽误了红星厂的订单。
这是打开局面的第一步,必须走稳了。
他在车间里来回踱步,脚下的水泥地坑坑洼洼。
烦躁的情绪在胸口积聚。
目光无意间扫过车间角落。
那里堆放著一堆杂七杂八的旧铁桶、旧油桶。
有的是之前收废品顺手捡回来的,有的是黑市交易时別人扔下的。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大多锈跡斑斑,桶口还沾著不明污渍。
一股难闻的气味隱约飘来。
换做平时,他看都不会多看一眼这些垃圾。
但此刻,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猛地躥入脑海。
旧桶……
能不能把这些废弃的旧桶,修復一下,废物利用?
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这些桶,锈蚀、变形、里面残留的污物更是五八门。
直接用来装精密设备用的高品质润滑脂?那不是开玩笑吗?等於自砸招牌。
可如果……如果能找到一种办法,把它们彻底弄乾净呢?
除锈。
整形。
最关键的,是內壁处理。
怎么確保修復后的桶壁,不会污染润滑脂?形成一层稳定、惰性的保护膜?
他的脑海里,瞬间闪过【基因图鑑】解锁蛞蝓信息时,获得的那条知识片段——【表面活性剂与惰性保护膜形成原理(初级)】。
可行!或许真的可行!
他立刻行动起来。说干就干!
从那堆废桶里,他挑出几个看起来损伤不算太严重、容量接近二百升的旧铁桶。
虽然外表惨不忍睹,但至少结构还算完整。
找来水管,接上一个简易的喷头——这是他之前自己捣鼓的高压水枪替代品。对著桶內部,反覆冲刷。
油污、泥垢、不知名的残留物,被强劲的水流衝击下来,匯成浑浊的污水流走。
冲洗乾净后,是除锈。
他翻出之前买的一些化学试剂,小心翼翼地按照比例调配。
酸性除锈液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他戴上厚厚的橡胶手套,用长柄刷子蘸著除锈液,仔细涂抹桶的內壁。
嘶嘶的轻微声响传来,铁锈在酸液的作用下,开始溶解、剥落。
处理完一个桶的內壁,他又用清水反覆冲洗,直到流出的水变得清澈。
对於桶壁上一些轻微的凹陷和变形,他找来锤子、垫块,叮叮噹噹地敲打起来。这需要技巧和耐心,既要恢復形状,又不能破坏桶的整体结构。
汗水顺著额角流下,他毫不在意,眼中只有手里的工具和眼前的旧桶。
最关键的一步来了——內壁保护膜。
他回忆著【表面活性剂与惰性保护膜形成原理】的知识,结合现实中能找到的廉价材料。
松香,加热融化后能形成一层硬膜。
桐油,乾燥后防水耐腐。
还有库房里找到的一些不知名的树脂块。
他像个古代炼金术士,在几个破烧杯里反覆试验,调配著比例,观察著混合物的性质。
加热、搅拌、冷却、测试附著力、测试耐油性……
失败了几次。有的涂层太脆,一碰就裂。有的气味太大,久久不散。有的根本无法均匀附著。
但他没有放弃。
终於,一种以松香和某种改性树脂为主,添加少量桐油和其他助剂的混合涂料,达到了他的初步要求。
顏色是难看的黄褐色,但涂刷在处理乾净的铁皮上,加热烘烤(他用喷灯小心地进行局部加热)后,能形成一层光滑、致密、略带弹性的保护膜。
用手指刮擦,很牢固。
滴上几滴润滑脂样品,也没有发生溶解或变色的跡象。
成了!
他立刻將这种“土法”涂料,均匀地涂刷在第一个修復好的旧桶內壁。
然后小心地进行烘烤处理,確保涂层完全固化。
一个小时后,第一个“再生”油桶诞生了。
外面看,依旧是个不起眼的旧铁桶,甚至还带著敲打修復的痕跡。
但打开桶盖,內部焕然一新。
乾净,光滑,闻不到铁锈味,只有一股淡淡的松香和树脂混合的气味,很快会散去。內壁那层黄褐色的保护膜,在光线下泛著油润的光泽。
成了!真的成了!
李向前拿起一个修復好的桶,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鬆笑容。
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他立刻投入到后续的修復工作中。清洗、除锈、整形、涂刷內膜、烘烤……一套流程下来,越来越熟练。
最后,他找出之前准备好的油墨和刻好的简易模板,在每个修復好的桶身上,印上白色的“前进牌工业润滑脂”字样,以及简单的型號和生產日期。
字跡或许不够精美,但清晰、统一。
看著一排排修復完成、贴好標籤的“新”油桶,虽然外表依旧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它们整齐地排列在那里,解决了燃眉之急。
包装问题,以一种近乎匪夷所思的方式,被他硬生生解决了。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