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不是穷八路吗?哪来的武器?
第266章 不是穷八路吗?哪来的武器?
柴崎中队长手中指挥刀所指之处,便是红党编织的陷阱!
柳树沟外围,那片在夏日微风中摇曳起伏的青纱帐。
“轰隆隆…”开足马力的八九式中型坦克的柴油引擎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咆哮,粗短的37毫米炮管指向高粱地深处,履带粗暴地碾压过田埂,溅起浑浊的泥浆。
卡车紧随其后,车厢板上挤满了面容狰狞抓着三八式步枪的日军士兵。
柴崎的意图简单粗暴,利用装甲优势,将那些刚刚制造了伏击惨案的“土八路”碾碎在青纱帐里,完成一场教科书式的机械化对步兵的追击歼灭战。
地图上标注的这片区域是“平原地带,无障碍物,适合机动部队展开”。
然而,当钢铁洪流一头扎进那片墨绿色的海洋时,柴崎尾三的作战计划瞬间被现实撕得粉碎。
三米多高的高粱秆如同密密麻麻的绿色壁垒,遮蔽了视线,阻碍了行进。
笨重的坦克在刻意挖掘出来的,狭窄的田埂和深陷的车辙沟壑中变得举步维艰,履带时常陷入松软的泥地徒劳地空转。
卡车的轮子更是深陷泥泞,任凭司机如何猛踩油门,排气管喷出黑烟,车子却只是原地打滑,甚至向一侧倾斜。
日军步兵被迫跳下车,试图徒步追击。
这看似绝境的青纱帐,对熟悉每一寸土壤的129师战士们而言,却是绝佳的狩猎场。
“打!”
一声厉啸,并非来自装甲车,而是来自高粱地的四面八方,如同死神的镰刀挥下的口令!
“哒哒哒哒哒!”从未在日军“土八路装备清单”上出现的密集火力骤然爆发!
这回不是老套筒单发的清脆,也不是歪把子点射的短促,而是持续不断的恐怖咆哮!
那是重机枪!而且……
不止一挺!
同时,捷克式轻机枪清脆急促的短点射如同死神的鼓点,精准地点名着暴露在田埂上或卡车旁不知所措的日军士兵。
“噗噗噗!”子弹钻入肉体的沉闷声与伤兵凄厉的惨嚎瞬间响彻青纱帐!
刚刚跳下卡车,还没来得及散开的日军步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血雾喷洒在翠绿的高粱叶上,腥气弥漫。
柴崎尾三惊恐地看到,自己侧翼掩护的一挺歪把子机枪组,仅仅抵抗了不到十秒钟,就被对面泼过来的密集弹雨打成了筛子,操作手连同副射手一起栽倒在血泊里。
“轰轰轰!”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接踵而至!
八二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从天而降!巨大的爆炸将陷在泥地里的卡车直接撕裂,残骸和人体碎片被高高抛起。
迫击炮弹的落点异常精准,根据预设的坐标,覆盖了日军车队最密集的区域和所有可能的集结地!浓烟和火光吞噬了公路。
“怎么回事?!哪来的重机枪?哪来的迫击炮?”柴崎中队长躲在唯一还能动弹的坦克侧面,头盔被打得叮当作响,脸上溅满了部下飞溅的鲜血和污泥,惊恐得几乎无法呼吸。
这绝不是地图和情报里描述的用“边区造”手榴弹和缴获装备战斗的八路军!
这火力密度、这装备水平,这炮击精度,远超他们对一支所谓“游击”部队的认知极限!
八九式坦克徒劳地转动着炮塔,试图朝着重机枪咆哮的方向开火。
“轰!”一声闷响,炮弹打在高粱地里,仅仅炸翻了一片庄稼,连袭击者的边都没摸着。
它笨拙的身躯在泥泞和青纱帐的迷宫束缚下,完全成了活靶子。
“柴崎中佐!支那人有重武器!火力太猛!我们……”一个满面血污的小队长连滚带爬地扑到柴崎身边,
话还没说完,一发迫击炮弹在附近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他炸飞出几米远,生死不知。
“火力太猛,”多么陌生的词汇啊,
柴崎尾三从没想过,有一天,居然会用火力太猛来形容那群土八路的火力。
看着眼前炼狱般的景象,燃烧的卡车残骸,横七竖八倒毙的士兵,在密集火力下徒劳反击又被瞬间压制消灭的几个火力点,以及那辆在泥泞和枪林弹雨中像无头苍蝇般挣扎的坦克……
恐惧彻底淹没了复仇的狂热,此时此刻,他再也不敢奢望什么“教科书式的歼灭战”,只剩下一个念头,我要活下去!
“撤退!快撤退!向柳树沟据点方向撤退!”柴崎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唯一能动的摩托车后座,全然不顾身份形象,催促驾驶员疯狂向后倒车。
日军残兵如蒙大赦,完全放弃了抵抗,丢弃所有重装备甚至伤员,如同炸了窝的蚂蚁,狼狈不堪地沿着来路疯狂逃窜,身后是持续收割生命的轻重机枪扫射和迫击炮欢送的轰鸣。
青纱帐不再是易于展开的平原,而是埋葬了日军一个精锐机动中队大部分兵力的巨大绿色坟墓。
五天后,太原,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
墙壁上巨大的“治安肃正作战态势图”显得格外讽刺。
地图中心,“囚笼”计划的蓝色封锁线依然醒目,但在代表太行山区的区域,代表八路军129师活动的红色箭头,刚刚在地图上标注为“柳树沟附近,青纱帐区域”狠狠撕开了一道口子。
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中将面沉似水地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
桌子上摊开的,是一份前线刚刚送来的战报,柴崎中队近乎全军覆没,柳树沟据点的外围机动力量损失殆尽。
战报的附注部分尤其刺眼,被反复加粗圈出:
“……遭遇伏击之红党部队,装备远超预期,装备有数挺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数量极多,步机枪火力异常凶猛且持续稳定。”
“更有至少五门以上八二迫击炮协同,炮击精准异常。”
“其炸药威力巨大,对装甲及人员杀伤远超以往所见之‘边区造’。我军士兵普遍反应,对方火力强度,持续性与装备精良程度,与我情报部门对红党地方部队的评估存在巨大之差距。疑似有外部稳定渠道为其秘密提供充足制式武器弹药及高爆品……”
“荒谬!”筱冢中将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起,“情报课那群废物在干什么!几个月前的评估还是‘装备低劣,弹药匮乏,主要依靠缴获和自制简陋武器’!”
“短短时间,哪里冒出来这么多重机枪?迫击炮?还有那种威力惊人的炸药?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参谋长中村正雄少将恭敬说道:“司令官阁下息怒。情报课或许有失职之处,但此次柴崎中队的报告,绝非孤例。”
“近几日,华北方面军针对红党的治安肃正行动屡屡遭到重创,从平西、冀中传回的一些零星战报……”
“似乎,也隐约提及部分红党部队的火力强度突然提升,尤其是在针对运输队和据点的袭击中,爆炸物威力大幅度提升。”
“更为关键的是,柴崎报告指出,伏击部队似乎对其行动路线和装备部署规律了如指掌。”
“而青纱帐的追击路线,恰恰是根据我们最新的‘肃正计划图’进行的‘标准反应’。这恐怕不仅仅是‘火力超预期’那么简单……”
“你的意思是……”筱冢义男的瞳孔猛地一缩,闪过一丝寒意,“我们那被视为最高机密的‘囚笼’部署图……泄露了?”
“帝国军队里面有内奸?中村君,你这个指控可不能随口胡诌。”
“这是要把多田司令官放在火上烤啊!”
“筱冢阁下,我只能说,不排除这种可能,军队内部有泄密情况,而且是高度机密的核心图泄露。”
“否则无法解释他们为何能精准掌握快速增援路线,并在最适合伏击我们机械化部队的青纱帐区预设阵地。同时……”
“这样集中的成规模高质量的武器输入,我认为绝不可能是零星的战场缴获!背后必然存在一个稳定隐蔽且能量巨大的物资输送网络!其源头渠道和接头人,对我们剿灭八路军至关重要,也关乎整个华北治安大局。”
筱冢义男脸色变幻,最终化为一片阴沉:“看来,我们的老对手给我们准备了不止一把刀。”
“一份是画在地上的‘囚笼’,另一份……是藏在黑暗里的补给线。”
“这两者,都必须立刻连根拔起!”
“中村君!此事关系重大,已非山西一地之事。‘囚笼’计划的泄露,可能危及整个方面军的战略部署。”
“这异常的装备来源,更是心腹之患!你立即动身,亲自向派遣军总部畑俊六司令官汇报此事的全部详情!”
“务必请他协调在华所有情报机构,特别是上海租界那些复杂的水域,给我彻查!是谁,在偷偷武装我们的死敌!”
“哈依!”中村正雄重重顿首,“卑职定当详细禀报,请求畑俊六阁下调动一切力量,全力彻查这条该死的输血线和泄密的鼹鼠!”
几天后,沪市,日侨区,一栋戒备森严的西式庭院。
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是日本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的秘密休憩场所之一。
庭院内外,身着宪兵制服和黑色西服的特务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杀到连蝉鸣都显得小心翼翼。
当中,一间日式风格的茶室内,穿着和服的畑俊六盘膝坐在榻榻米上,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深刻的皱纹掩盖不住眼神中的上位者威严。
他对面,风尘仆仆的中村正雄恭敬地跪坐着,双手将一份加急密函呈上。
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树叶被风吹拂的沙沙声。
中村详细汇报了太原围剿的惨况,尤其是129师超乎想象的强悍火力装备和对“囚笼”计划关键节点地图信息的精准掌握。
他着重强调了装备来源的异常性与作战情报的精确性两者迭加所产生的灾难性影响。
“……以上,便是山西前线之危急情状。筱冢司令官深感忧虑,认定此非山西一地之局部治安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华北乃至帝国‘治安肃正’根基的重大隐患!”
“红党此种装备水平与情报获取能力,绝非凭空而来,其背后必有境外势力之系统性支持与内奸之深度渗透!”
“此渠道不切断,泄密之鼹鼠不除,我皇军‘囚笼’困敌之策将处处漏风,各处扫荡作战都将面临火力情报双重劣势之凶险!”
畑俊六大将缓缓展开密函,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阅读着,眉头越皱越紧。
“‘囚笼图’……若真为刘部所得,无异于将我利刃交给敌人。”
“这张图,是帝国多位将领呕心沥血绘制,竟如此轻易落入敌手……太原情报课,该集体切腹谢罪!”
他拿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过中村:“至于那些武器……重机枪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而迫击炮更是难拆难运。”
“它们不是租界里那些军火贩子倒卖的手枪驳壳枪或零星子弹。”
“这条渠道能从大后方秘密、稳定地输入如此多的重装备和足量弹药,并且能避开沿途所有关卡哨所,直达太行山腹地……”
“这需要的不是一点小关系小手段,这是一条组织严密、能量庞大的运输通道!一个植根在我们眼皮底下,很可能就在这上海滩十里洋场的庞然大物!”
“司令官阁下明鉴!”中村立刻应道,“筱冢司令官也是此意!此非寻常走私可比,背后绝非等闲之辈!”
“沪上作为东方之巴黎,作为远东谍报之都,这里鱼龙混杂,英法美苏各方势力盘踞渗透,我怀疑必有国际力量在秘密操纵!苏俄?英美?都有可能利用租界为跳板!”
“无论是苏俄、英美,还是那些首鼠两端的洋买办亦或者是军阀残余……只要是胆敢触碰这条高压线者,”畑俊六的声音陡然变得森寒无比,“一律视为帝国之死敌,格杀勿论,绝不姑息!”
【下午还有一章…】
(本章完)
柴崎中队长手中指挥刀所指之处,便是红党编织的陷阱!
柳树沟外围,那片在夏日微风中摇曳起伏的青纱帐。
“轰隆隆…”开足马力的八九式中型坦克的柴油引擎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咆哮,粗短的37毫米炮管指向高粱地深处,履带粗暴地碾压过田埂,溅起浑浊的泥浆。
卡车紧随其后,车厢板上挤满了面容狰狞抓着三八式步枪的日军士兵。
柴崎的意图简单粗暴,利用装甲优势,将那些刚刚制造了伏击惨案的“土八路”碾碎在青纱帐里,完成一场教科书式的机械化对步兵的追击歼灭战。
地图上标注的这片区域是“平原地带,无障碍物,适合机动部队展开”。
然而,当钢铁洪流一头扎进那片墨绿色的海洋时,柴崎尾三的作战计划瞬间被现实撕得粉碎。
三米多高的高粱秆如同密密麻麻的绿色壁垒,遮蔽了视线,阻碍了行进。
笨重的坦克在刻意挖掘出来的,狭窄的田埂和深陷的车辙沟壑中变得举步维艰,履带时常陷入松软的泥地徒劳地空转。
卡车的轮子更是深陷泥泞,任凭司机如何猛踩油门,排气管喷出黑烟,车子却只是原地打滑,甚至向一侧倾斜。
日军步兵被迫跳下车,试图徒步追击。
这看似绝境的青纱帐,对熟悉每一寸土壤的129师战士们而言,却是绝佳的狩猎场。
“打!”
一声厉啸,并非来自装甲车,而是来自高粱地的四面八方,如同死神的镰刀挥下的口令!
“哒哒哒哒哒!”从未在日军“土八路装备清单”上出现的密集火力骤然爆发!
这回不是老套筒单发的清脆,也不是歪把子点射的短促,而是持续不断的恐怖咆哮!
那是重机枪!而且……
不止一挺!
同时,捷克式轻机枪清脆急促的短点射如同死神的鼓点,精准地点名着暴露在田埂上或卡车旁不知所措的日军士兵。
“噗噗噗!”子弹钻入肉体的沉闷声与伤兵凄厉的惨嚎瞬间响彻青纱帐!
刚刚跳下卡车,还没来得及散开的日军步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成片倒下。
血雾喷洒在翠绿的高粱叶上,腥气弥漫。
柴崎尾三惊恐地看到,自己侧翼掩护的一挺歪把子机枪组,仅仅抵抗了不到十秒钟,就被对面泼过来的密集弹雨打成了筛子,操作手连同副射手一起栽倒在血泊里。
“轰轰轰!”更具毁灭性的打击接踵而至!
八二迫击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从天而降!巨大的爆炸将陷在泥地里的卡车直接撕裂,残骸和人体碎片被高高抛起。
迫击炮弹的落点异常精准,根据预设的坐标,覆盖了日军车队最密集的区域和所有可能的集结地!浓烟和火光吞噬了公路。
“怎么回事?!哪来的重机枪?哪来的迫击炮?”柴崎中队长躲在唯一还能动弹的坦克侧面,头盔被打得叮当作响,脸上溅满了部下飞溅的鲜血和污泥,惊恐得几乎无法呼吸。
这绝不是地图和情报里描述的用“边区造”手榴弹和缴获装备战斗的八路军!
这火力密度、这装备水平,这炮击精度,远超他们对一支所谓“游击”部队的认知极限!
八九式坦克徒劳地转动着炮塔,试图朝着重机枪咆哮的方向开火。
“轰!”一声闷响,炮弹打在高粱地里,仅仅炸翻了一片庄稼,连袭击者的边都没摸着。
它笨拙的身躯在泥泞和青纱帐的迷宫束缚下,完全成了活靶子。
“柴崎中佐!支那人有重武器!火力太猛!我们……”一个满面血污的小队长连滚带爬地扑到柴崎身边,
话还没说完,一发迫击炮弹在附近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他炸飞出几米远,生死不知。
“火力太猛,”多么陌生的词汇啊,
柴崎尾三从没想过,有一天,居然会用火力太猛来形容那群土八路的火力。
看着眼前炼狱般的景象,燃烧的卡车残骸,横七竖八倒毙的士兵,在密集火力下徒劳反击又被瞬间压制消灭的几个火力点,以及那辆在泥泞和枪林弹雨中像无头苍蝇般挣扎的坦克……
恐惧彻底淹没了复仇的狂热,此时此刻,他再也不敢奢望什么“教科书式的歼灭战”,只剩下一个念头,我要活下去!
“撤退!快撤退!向柳树沟据点方向撤退!”柴崎声嘶力竭地嘶吼着,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上唯一能动的摩托车后座,全然不顾身份形象,催促驾驶员疯狂向后倒车。
日军残兵如蒙大赦,完全放弃了抵抗,丢弃所有重装备甚至伤员,如同炸了窝的蚂蚁,狼狈不堪地沿着来路疯狂逃窜,身后是持续收割生命的轻重机枪扫射和迫击炮欢送的轰鸣。
青纱帐不再是易于展开的平原,而是埋葬了日军一个精锐机动中队大部分兵力的巨大绿色坟墓。
五天后,太原,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
墙壁上巨大的“治安肃正作战态势图”显得格外讽刺。
地图中心,“囚笼”计划的蓝色封锁线依然醒目,但在代表太行山区的区域,代表八路军129师活动的红色箭头,刚刚在地图上标注为“柳树沟附近,青纱帐区域”狠狠撕开了一道口子。
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中将面沉似水地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桌面。
桌子上摊开的,是一份前线刚刚送来的战报,柴崎中队近乎全军覆没,柳树沟据点的外围机动力量损失殆尽。
战报的附注部分尤其刺眼,被反复加粗圈出:
“……遭遇伏击之红党部队,装备远超预期,装备有数挺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数量极多,步机枪火力异常凶猛且持续稳定。”
“更有至少五门以上八二迫击炮协同,炮击精准异常。”
“其炸药威力巨大,对装甲及人员杀伤远超以往所见之‘边区造’。我军士兵普遍反应,对方火力强度,持续性与装备精良程度,与我情报部门对红党地方部队的评估存在巨大之差距。疑似有外部稳定渠道为其秘密提供充足制式武器弹药及高爆品……”
“荒谬!”筱冢中将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跳起,“情报课那群废物在干什么!几个月前的评估还是‘装备低劣,弹药匮乏,主要依靠缴获和自制简陋武器’!”
“短短时间,哪里冒出来这么多重机枪?迫击炮?还有那种威力惊人的炸药?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参谋长中村正雄少将恭敬说道:“司令官阁下息怒。情报课或许有失职之处,但此次柴崎中队的报告,绝非孤例。”
“近几日,华北方面军针对红党的治安肃正行动屡屡遭到重创,从平西、冀中传回的一些零星战报……”
“似乎,也隐约提及部分红党部队的火力强度突然提升,尤其是在针对运输队和据点的袭击中,爆炸物威力大幅度提升。”
“更为关键的是,柴崎报告指出,伏击部队似乎对其行动路线和装备部署规律了如指掌。”
“而青纱帐的追击路线,恰恰是根据我们最新的‘肃正计划图’进行的‘标准反应’。这恐怕不仅仅是‘火力超预期’那么简单……”
“你的意思是……”筱冢义男的瞳孔猛地一缩,闪过一丝寒意,“我们那被视为最高机密的‘囚笼’部署图……泄露了?”
“帝国军队里面有内奸?中村君,你这个指控可不能随口胡诌。”
“这是要把多田司令官放在火上烤啊!”
“筱冢阁下,我只能说,不排除这种可能,军队内部有泄密情况,而且是高度机密的核心图泄露。”
“否则无法解释他们为何能精准掌握快速增援路线,并在最适合伏击我们机械化部队的青纱帐区预设阵地。同时……”
“这样集中的成规模高质量的武器输入,我认为绝不可能是零星的战场缴获!背后必然存在一个稳定隐蔽且能量巨大的物资输送网络!其源头渠道和接头人,对我们剿灭八路军至关重要,也关乎整个华北治安大局。”
筱冢义男脸色变幻,最终化为一片阴沉:“看来,我们的老对手给我们准备了不止一把刀。”
“一份是画在地上的‘囚笼’,另一份……是藏在黑暗里的补给线。”
“这两者,都必须立刻连根拔起!”
“中村君!此事关系重大,已非山西一地之事。‘囚笼’计划的泄露,可能危及整个方面军的战略部署。”
“这异常的装备来源,更是心腹之患!你立即动身,亲自向派遣军总部畑俊六司令官汇报此事的全部详情!”
“务必请他协调在华所有情报机构,特别是上海租界那些复杂的水域,给我彻查!是谁,在偷偷武装我们的死敌!”
“哈依!”中村正雄重重顿首,“卑职定当详细禀报,请求畑俊六阁下调动一切力量,全力彻查这条该死的输血线和泄密的鼹鼠!”
几天后,沪市,日侨区,一栋戒备森严的西式庭院。
这里远离市区的喧嚣,是日本派遣军总司令畑俊六大将的秘密休憩场所之一。
庭院内外,身着宪兵制服和黑色西服的特务们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肃杀到连蝉鸣都显得小心翼翼。
当中,一间日式风格的茶室内,穿着和服的畑俊六盘膝坐在榻榻米上,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深刻的皱纹掩盖不住眼神中的上位者威严。
他对面,风尘仆仆的中村正雄恭敬地跪坐着,双手将一份加急密函呈上。
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窗外树叶被风吹拂的沙沙声。
中村详细汇报了太原围剿的惨况,尤其是129师超乎想象的强悍火力装备和对“囚笼”计划关键节点地图信息的精准掌握。
他着重强调了装备来源的异常性与作战情报的精确性两者迭加所产生的灾难性影响。
“……以上,便是山西前线之危急情状。筱冢司令官深感忧虑,认定此非山西一地之局部治安问题,而是关乎整个华北乃至帝国‘治安肃正’根基的重大隐患!”
“红党此种装备水平与情报获取能力,绝非凭空而来,其背后必有境外势力之系统性支持与内奸之深度渗透!”
“此渠道不切断,泄密之鼹鼠不除,我皇军‘囚笼’困敌之策将处处漏风,各处扫荡作战都将面临火力情报双重劣势之凶险!”
畑俊六大将缓缓展开密函,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阅读着,眉头越皱越紧。
“‘囚笼图’……若真为刘部所得,无异于将我利刃交给敌人。”
“这张图,是帝国多位将领呕心沥血绘制,竟如此轻易落入敌手……太原情报课,该集体切腹谢罪!”
他拿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过中村:“至于那些武器……重机枪可不是一般人能搞到的,而迫击炮更是难拆难运。”
“它们不是租界里那些军火贩子倒卖的手枪驳壳枪或零星子弹。”
“这条渠道能从大后方秘密、稳定地输入如此多的重装备和足量弹药,并且能避开沿途所有关卡哨所,直达太行山腹地……”
“这需要的不是一点小关系小手段,这是一条组织严密、能量庞大的运输通道!一个植根在我们眼皮底下,很可能就在这上海滩十里洋场的庞然大物!”
“司令官阁下明鉴!”中村立刻应道,“筱冢司令官也是此意!此非寻常走私可比,背后绝非等闲之辈!”
“沪上作为东方之巴黎,作为远东谍报之都,这里鱼龙混杂,英法美苏各方势力盘踞渗透,我怀疑必有国际力量在秘密操纵!苏俄?英美?都有可能利用租界为跳板!”
“无论是苏俄、英美,还是那些首鼠两端的洋买办亦或者是军阀残余……只要是胆敢触碰这条高压线者,”畑俊六的声音陡然变得森寒无比,“一律视为帝国之死敌,格杀勿论,绝不姑息!”
【下午还有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