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桂南谍战,临时除奸小组
桂南战事持续进行中。
日军本来以为计划周全的攻势,结果因为制空权的反复争夺而陷入僵局。
桂南的天空上,反复上演空战-——前线空袭——反空袭。
苏联航空队和泰山独立团以及桂系的4架战机在这场空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日军突然感觉,自己的情报系统不灵了。
每次日军战机的出击,总是会被桂南守军提前发现,而他们一结束空袭,神出鬼没的炮舰机队,就会在方文的带领下对日军地面部队进行猛烈火力打击。
其中必然是有原由的,为此,日军启用了在南宁潜伏的间谍,试图用金钱和利益收买31军的军官。
而同时,方文也感觉出桂南地区潜伏了日本人的间谍,与31军韦军长商量暗中找出那些不断向日军传递情报的暗探。
12月 5日深夜,北部湾日军军舰“夕张”号的指挥舱内,桂南战区情报官松井四郎正盯着桌面上的战报,眉头拧成一团。
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一周的空战损失:15架九六式战机被击落,8架击伤,地面部队因炮舰机突袭损失的装甲车、火炮更多。
为此,日军前线部队,已经开始后撤修整,等待新的机械化装备补充。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一个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情报失灵了。
“为什么每次战机出击,中国人都能提前预警?为什么我们的地面部署,总能被炮舰机精准打击?”
松井四郎将战报狠狠摔在桌上,对着下属咆哮。
一名情报参谋战战兢兢地回答:“南宁城内的潜伏人员已经很久没有传来有效情报了,或许……或许他们被发现了?”
“八嘎!”松井四郎一脚踹翻椅子,“立即启用南宁城内‘潜伏者’!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收买 31军的军官,搞清楚中国人的预警来源,最好能破坏他们的航空队!”
“是。”下属军官立即执行,用特殊频率,向南宁城发送密电。
与此同时。
方文正在机场内,用钦原号上的无线电设备与仰光那边通讯。
作为独立团全力参与的战斗,这些天里,弹药消耗量巨大。
特别是航空火箭弹,目前独立团带来的弹药已经用完,需要缅北基地那边发运一批过来补充。
电报发出,他坐在驾驶舱内等待着回电。
龚修能顺着登机梯爬上来,不解问道:“团长,你不是说,我们要全力支持八路军和新四军吗?为什么要那么大的力气在桂南这边作战。”
这个问题得解释下,方文回道。
“桂南是日军封锁华夏海岸线最后一环,一旦日军将这里占领,他们就完全控制了华夏沿海区域。另外,一旦他们攻占桂南,就会切断西南地区与粤南地区的联系,我们独立团在阳江将会腹背受敌。”
“这样啊,我懂了。”龚修能回道,从登机梯上下来,不再打扰方文。
过了阵,仰光那边回电,表示会在明日将需要的物资通过水上运输机运过来。
方文与仰光那边电报沟通,确定了时间地点。
电报沟通结束后,方文去并没有从驾驶舱出来。
他拨动调节频率,倾听不同频率间的电波杂音。
这是机械感知能力的又一个小技巧,可以比普通人更敏锐的发现可能的密电频率。
他想要用这种方式,找出潜伏在南宁的鬼子间谍。
频率不断调整着,一些不规则杂音被排除,暂时还没有发现。
突然,方文觉察出“电波异常”。
是一道微弱而短促的电波,不属于他知道的频率,但有规律性,很可能就是某个势力发送的密电。
他拿出电波侦测设备,通过异能感知,确定电波来自南边。
难道是日军在给南宁城里的间谍发报?
方文心中一紧。
之前日军总能精准找到己方机场、预判地面进攻路线的情况,他越发肯定桂南地区潜伏着日军暗探。
现在发现端倪,怎么能放过。
随即,他离开机场,驾驶31军给他配置的军车前往城内。
汽车驶入南宁城,31军指挥部。
指挥部的守卫,一见是方文,并没有阻拦,直接放行。
停车,方文让龚修能在车里等着,他独自去教堂里面。
教堂里,韦军长正和参谋在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
见方文来了,顿时满面笑容。
“方指挥,来来来,我准备等友军抵达,进行一波反攻,你来帮我参谋下。”
方文并没有顺着韦军长的话,而是直接说明情况。
“军长,上次我和你说过,怀疑城里有日军间谍潜伏,刚才我发现了一个不明电波,似乎正在向城里发报。有可能就是给那些间谍的。”
韦军长听完,脸色凝重起来:“间谍的事情,必须尽快找出来。前天后勤部上报,有一批弹药的运输路线被日军空袭,损失惨重。鬼子的飞机绝不可能如此巧合,恐怕也是内鬼给他们传递的情报!”
顿了下,他做出决定。
“这样吧,现在趁着日军后撤的空档时间,咱们把鬼子的间谍找出来。这事我交给你全权负责。刘参谋,你给方指挥做副手,人手从宪兵队里面挑。”
“我们独立团也可以派2个擅长电波侦查的人一起。”方文补充。
“那好,你自己安排,刘参谋从现在起就跟着你,有什么需要你和他说。”
随即,参谋中走出一名少校军官,在方文面前敬礼:“方指挥,在下刘致和。”
方文点头,和刘致和商量起来。
“事情紧急,得马上进行,城里有没有可以办公的地方。”
“现在城里很多房子都空着,对了兴宁路22号可以用,那里是我一个叔叔的房子。”
“那就定在兴宁路22号,我们两分别去召集人手,便衣到那里汇合。”
“好的。”
商量好了后,方文便和刘参谋分开行事。
他带着龚修能驱车前往邕江南岸的防空阵地。
从那里调了2名参与过电台监测培训的士兵,然后又到机场将电台监测设备取来。
一个小时,换上便装的方文、龚修能还有两名士兵,背着装有电台监测设备的箱子来到了兴宁路。
这条街并不长,但地处市中心,都是商铺。
可如今,因为战争,很多商铺都已经关门,街道上行人稀少。
方文一边走,一边看门牌号,在22号停下。
楼上小跑下来一位穿着长衫的男子,正是刘参谋。
方文与他对视一眼,默契地跟其上楼去了。
二楼房间里,站着十五个人。
刘参谋介绍道:“都是从宪兵队挑出的好手,方指挥放心,他们现在绝对服从你的命令。”
方文点头,环视15人。
然后道:“情况紧急,我就不客套了,现在直接说事。从目前我掌握的情况看,城里的间谍正在通过电报机接受日军指令。为了保证能让间谍接收到电报,日军很可能还会发报,现在,你们在这里待命,等待我的下一步行动指令。”
说完后,方文便和龚修能,以及2名泰山独立团士兵忙碌起来。
新型号的泰山电报监测设备,很快组装起来。
随后,方文戴上耳机,亲自开始侦听。
侦听的过程,是非常枯燥的。
一开始,那些行动队员还蛮有兴致的看着。
但随着时间延长,一直没有动静,他们也失去耐心,在别的屋里待着等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中午到了下午,一直没有发现。
刘参谋带人出去了一趟,拿着晚餐回来。
“方指挥,吃点东西吧。”
方文点头,抬手指向龚修能。
龚修能连忙拿了一个空碗,给他装上饭和菜。
这样可以一边监听,一边吃饭两不误。
吃完饭,又过了2个小时,到了晚上7点。
终于有发现了。
方文突然举起右手。
“电报侦测人员去西边,带着步话机去。行动队跟着他们一起。”
两名独立团战士连忙背上设备,15名宪兵也打起精神跟上。
十几个便衣陆陆续续从22号走出,分散开。
中心是两名独立团战士,他们将携带的步话机开启,随时与方文保持联系。
“团长,我们向西走,暂时还没发现信号。”
“不要急,鬼子的间谍最擅长隐蔽,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继续往西走。”
两名侦测人员走出兴宁路,穿过一个巷子,来到另一条街道。
他们要找的信号出现了。
就在一片骑楼中。
所谓骑楼,就是下面的门面包括了人行道,行人可以在门面前的廊道上行走,是广东广西近代的特色建筑。
而这里骑楼连片,到底目标具体在哪一家呢?
两名侦测人员按照学习的操作方式,对信号进行定位。
而在他们操作时,15名行动队员挡在前面,以防止被发现。
过了小会,监测人员向方文报告。
“找到了,目标就在正前方,门牌号7。”
兴宁路22号。
刘参谋听到发现间谍位置后,顿时振奋。
“方指挥,咱们去抓人。”
方文却摇头:“不行,日军发来电报,必然是给他们下达命令。我们暂时不要动,把目标监视起来,看看他会干什么。刘参谋,你去安排监视人员分工,另外,把那里面住户的情况调查下。”
“遵命。”刘参谋兴冲冲出去了。
过了一阵,他带回了新的情况。
“查到了,目标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在那里经商多年。”
“是吗?”方文冷笑,“那我们就等他露出马脚。走,我们过去。”
方文起身,带着龚修能,与刘参谋出门。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晚上7点到了深夜10点。
街道上行人全无,监视的暗哨都躲在暗处观察着。
方文和龚修能也待在其中一个暗处,观察着对面。
10点15分。
目标从住所出来。
他行走在骑楼的廊道中,借着廊道的阴暗隐藏身形。
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就被暗中视线盯着呢。
目标走出骑楼廊道,归入另一个巷口。
跟踪人员悄悄跟上,但保持着距离,避免被发现。
“我们也要跟过去吗?”龚修能急切问道。
方文的脑海中浮现南宁城的地图,勾勒出目标可能前往的区域。
“我们绕过去。”
随即,他带着龚修能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过了15分钟,方文来到一个路口。
携带的步话机发出通讯电子提示声。
他开启步话机。
步话机中传出独立团战士沮丧的声音:“团长,我们跟丢了。这家伙在巷子里拐来拐去,突然就不见人影。”
“放心,他跑不掉的。”
方文说完,关闭步话机,拉着龚修能退到墙角阴暗处。
没过多久,目标从前方急冲冲走了过来,完全没有发现身旁的暗处站着的方文和龚修能两人。
等起走出去几十米远,方文这才走出来,带着龚修能跟上去。
他不需要跟的太近,远超常人的感知,可以让他在更远距离观察。
就这么,在夜色中,方文一直跟在目标身后,来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街区。
目标停下,回头观察一番,然后走到了一个门户前,扣响门环。
三长三短的扣环声后,房门开启,目标立即钻进门内,随后房门立即关闭。
远处,方文和龚修能从暗处站出。
“团长,他进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能翻墙吗?”方文问道。
作为会武功的道士,龚修能回道:“当然可以,团长你是说让我翻进去偷听?”
“不是你一个,我也去。”
随即,两人走到那户人家外墙。
龚修能在墙角蹲下。
“团长,我给你搭把手,你踩着我的肩膀上去。”
方文摇头,后退数米,突然起跑,双脚蹬在墙面上,只用了两次借力,就上到墙上。
他向下伸手,将龚修能拉了上来。
上来后,龚修能不禁感慨:“团长,我这个保镖快当不下去了。”
方文连忙捂住他得嘴,用更低的声音附耳道:“嘘,别说话,下面有东西。”
下面,有一条看家狗,正趴着。
如果从墙上下来,肯定会引起狗子的注意,只要狗一叫,方文两人的行踪就败露了。
还好,方文的感知能力远超常人,一上墙就发现了不对劲。
那现在,要怎么对付下面的狗呢?
方文还没想到什么手段,龚修能却动手了。
他取出一根细线,将一团药饼挂在线上,掉了下去。
下面的狗子鼻子耸动,抬头看着放下来的药团,一口吞下。
吃了药团后,狗子顿时呼呼大睡起来。
这样方文他们下去,就不用再担心了。
两人纵身一跳,落在地上。
方文就要前行,这次却被龚修能拉住。
“团长,这么走不行,有脚印,顺着墙角走。”
方文点头,顺着墙角走到平房的窗沿下。
这是老式的木房子,方文的超强听力,可以隔着木板听到里面说什么。
“藤野君,上头有令,启动所有潜伏者。调查桂南军方为何能每次都能提前预知我们的动向。”
“连‘蛇’都要启用吗?”
“蛇虽然是我们在南宁的最高机密,但为了桂南战事能够顺利,启用他也是必须得。”
“是。我明天就去通知蛇,让他行动。”
“那今天就到这里,我也要回去了。”
听到这里,方文连忙拉着龚修能去到房子后面躲着。
就在两人刚走到屋后时,屋里的人出来了,这两人根本没发现方文他们。
径直走到院门处,将目标送走。
房门管好,那人准备回去,却又在狗子面前停下。
“没用的狗,又在偷睡,哼。”
说完,他才走进平房里。
这时,屋后暗处,龚修能低声问道:“团长,要不要将两人抓起来。”
方文摇头:“还没到时候,顺着这个人,把那个蛇也查出来,再动手不迟。”
说完,他和龚修能从屋后走出,顺着墙角来到下来的位置,还是由方文先上墙,然后拉着龚修能上去。
两人离开这片区域后,方文拿出步话机。
“注意,目标即将返回,通知大家回原地隐蔽,不要被目标撞上了。”
步话机中传出刘参谋的惊喜声:“目标没有跟丢啊。太好了。”
“等我回来,有新的任务布置。”
方文结束通话,在夜色中返程。
一夜过去。
接到新任务的行动人员,开始跟踪新目标。
这个目标反侦查意识并不高,出门后,便直接去了几个地方,将纸条放在暗处。
这显然是用来与其他潜伏者接头用的。
只要谁拿了,就肯定是日本间谍。
行动队员将此情况汇报,并受命等候抓捕。
而那个目标的送信行动还没有结束。
他竟然去了31军后勤部外的茶馆等待。
随后,后勤部出来一位低级军官,也来到茶馆中喝茶。
两人坐在不同的座位,却很默契的椅子背靠着椅子。
目标悄然将纸条从椅子下面递过去,对方刚伸手接过,数名行动队员冲了过来,将两人制伏在地。
(本章完)
桂南战事持续进行中。
日军本来以为计划周全的攻势,结果因为制空权的反复争夺而陷入僵局。
桂南的天空上,反复上演空战-——前线空袭——反空袭。
苏联航空队和泰山独立团以及桂系的4架战机在这场空战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日军突然感觉,自己的情报系统不灵了。
每次日军战机的出击,总是会被桂南守军提前发现,而他们一结束空袭,神出鬼没的炮舰机队,就会在方文的带领下对日军地面部队进行猛烈火力打击。
其中必然是有原由的,为此,日军启用了在南宁潜伏的间谍,试图用金钱和利益收买31军的军官。
而同时,方文也感觉出桂南地区潜伏了日本人的间谍,与31军韦军长商量暗中找出那些不断向日军传递情报的暗探。
12月 5日深夜,北部湾日军军舰“夕张”号的指挥舱内,桂南战区情报官松井四郎正盯着桌面上的战报,眉头拧成一团。
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近一周的空战损失:15架九六式战机被击落,8架击伤,地面部队因炮舰机突袭损失的装甲车、火炮更多。
为此,日军前线部队,已经开始后撤修整,等待新的机械化装备补充。
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指向一个让他寝食难安的问题——情报失灵了。
“为什么每次战机出击,中国人都能提前预警?为什么我们的地面部署,总能被炮舰机精准打击?”
松井四郎将战报狠狠摔在桌上,对着下属咆哮。
一名情报参谋战战兢兢地回答:“南宁城内的潜伏人员已经很久没有传来有效情报了,或许……或许他们被发现了?”
“八嘎!”松井四郎一脚踹翻椅子,“立即启用南宁城内‘潜伏者’!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收买 31军的军官,搞清楚中国人的预警来源,最好能破坏他们的航空队!”
“是。”下属军官立即执行,用特殊频率,向南宁城发送密电。
与此同时。
方文正在机场内,用钦原号上的无线电设备与仰光那边通讯。
作为独立团全力参与的战斗,这些天里,弹药消耗量巨大。
特别是航空火箭弹,目前独立团带来的弹药已经用完,需要缅北基地那边发运一批过来补充。
电报发出,他坐在驾驶舱内等待着回电。
龚修能顺着登机梯爬上来,不解问道:“团长,你不是说,我们要全力支持八路军和新四军吗?为什么要那么大的力气在桂南这边作战。”
这个问题得解释下,方文回道。
“桂南是日军封锁华夏海岸线最后一环,一旦日军将这里占领,他们就完全控制了华夏沿海区域。另外,一旦他们攻占桂南,就会切断西南地区与粤南地区的联系,我们独立团在阳江将会腹背受敌。”
“这样啊,我懂了。”龚修能回道,从登机梯上下来,不再打扰方文。
过了阵,仰光那边回电,表示会在明日将需要的物资通过水上运输机运过来。
方文与仰光那边电报沟通,确定了时间地点。
电报沟通结束后,方文去并没有从驾驶舱出来。
他拨动调节频率,倾听不同频率间的电波杂音。
这是机械感知能力的又一个小技巧,可以比普通人更敏锐的发现可能的密电频率。
他想要用这种方式,找出潜伏在南宁的鬼子间谍。
频率不断调整着,一些不规则杂音被排除,暂时还没有发现。
突然,方文觉察出“电波异常”。
是一道微弱而短促的电波,不属于他知道的频率,但有规律性,很可能就是某个势力发送的密电。
他拿出电波侦测设备,通过异能感知,确定电波来自南边。
难道是日军在给南宁城里的间谍发报?
方文心中一紧。
之前日军总能精准找到己方机场、预判地面进攻路线的情况,他越发肯定桂南地区潜伏着日军暗探。
现在发现端倪,怎么能放过。
随即,他离开机场,驾驶31军给他配置的军车前往城内。
汽车驶入南宁城,31军指挥部。
指挥部的守卫,一见是方文,并没有阻拦,直接放行。
停车,方文让龚修能在车里等着,他独自去教堂里面。
教堂里,韦军长正和参谋在商议下一步军事行动。
见方文来了,顿时满面笑容。
“方指挥,来来来,我准备等友军抵达,进行一波反攻,你来帮我参谋下。”
方文并没有顺着韦军长的话,而是直接说明情况。
“军长,上次我和你说过,怀疑城里有日军间谍潜伏,刚才我发现了一个不明电波,似乎正在向城里发报。有可能就是给那些间谍的。”
韦军长听完,脸色凝重起来:“间谍的事情,必须尽快找出来。前天后勤部上报,有一批弹药的运输路线被日军空袭,损失惨重。鬼子的飞机绝不可能如此巧合,恐怕也是内鬼给他们传递的情报!”
顿了下,他做出决定。
“这样吧,现在趁着日军后撤的空档时间,咱们把鬼子的间谍找出来。这事我交给你全权负责。刘参谋,你给方指挥做副手,人手从宪兵队里面挑。”
“我们独立团也可以派2个擅长电波侦查的人一起。”方文补充。
“那好,你自己安排,刘参谋从现在起就跟着你,有什么需要你和他说。”
随即,参谋中走出一名少校军官,在方文面前敬礼:“方指挥,在下刘致和。”
方文点头,和刘致和商量起来。
“事情紧急,得马上进行,城里有没有可以办公的地方。”
“现在城里很多房子都空着,对了兴宁路22号可以用,那里是我一个叔叔的房子。”
“那就定在兴宁路22号,我们两分别去召集人手,便衣到那里汇合。”
“好的。”
商量好了后,方文便和刘参谋分开行事。
他带着龚修能驱车前往邕江南岸的防空阵地。
从那里调了2名参与过电台监测培训的士兵,然后又到机场将电台监测设备取来。
一个小时,换上便装的方文、龚修能还有两名士兵,背着装有电台监测设备的箱子来到了兴宁路。
这条街并不长,但地处市中心,都是商铺。
可如今,因为战争,很多商铺都已经关门,街道上行人稀少。
方文一边走,一边看门牌号,在22号停下。
楼上小跑下来一位穿着长衫的男子,正是刘参谋。
方文与他对视一眼,默契地跟其上楼去了。
二楼房间里,站着十五个人。
刘参谋介绍道:“都是从宪兵队挑出的好手,方指挥放心,他们现在绝对服从你的命令。”
方文点头,环视15人。
然后道:“情况紧急,我就不客套了,现在直接说事。从目前我掌握的情况看,城里的间谍正在通过电报机接受日军指令。为了保证能让间谍接收到电报,日军很可能还会发报,现在,你们在这里待命,等待我的下一步行动指令。”
说完后,方文便和龚修能,以及2名泰山独立团士兵忙碌起来。
新型号的泰山电报监测设备,很快组装起来。
随后,方文戴上耳机,亲自开始侦听。
侦听的过程,是非常枯燥的。
一开始,那些行动队员还蛮有兴致的看着。
但随着时间延长,一直没有动静,他们也失去耐心,在别的屋里待着等待。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中午到了下午,一直没有发现。
刘参谋带人出去了一趟,拿着晚餐回来。
“方指挥,吃点东西吧。”
方文点头,抬手指向龚修能。
龚修能连忙拿了一个空碗,给他装上饭和菜。
这样可以一边监听,一边吃饭两不误。
吃完饭,又过了2个小时,到了晚上7点。
终于有发现了。
方文突然举起右手。
“电报侦测人员去西边,带着步话机去。行动队跟着他们一起。”
两名独立团战士连忙背上设备,15名宪兵也打起精神跟上。
十几个便衣陆陆续续从22号走出,分散开。
中心是两名独立团战士,他们将携带的步话机开启,随时与方文保持联系。
“团长,我们向西走,暂时还没发现信号。”
“不要急,鬼子的间谍最擅长隐蔽,不是那么容易发现的。继续往西走。”
两名侦测人员走出兴宁路,穿过一个巷子,来到另一条街道。
他们要找的信号出现了。
就在一片骑楼中。
所谓骑楼,就是下面的门面包括了人行道,行人可以在门面前的廊道上行走,是广东广西近代的特色建筑。
而这里骑楼连片,到底目标具体在哪一家呢?
两名侦测人员按照学习的操作方式,对信号进行定位。
而在他们操作时,15名行动队员挡在前面,以防止被发现。
过了小会,监测人员向方文报告。
“找到了,目标就在正前方,门牌号7。”
兴宁路22号。
刘参谋听到发现间谍位置后,顿时振奋。
“方指挥,咱们去抓人。”
方文却摇头:“不行,日军发来电报,必然是给他们下达命令。我们暂时不要动,把目标监视起来,看看他会干什么。刘参谋,你去安排监视人员分工,另外,把那里面住户的情况调查下。”
“遵命。”刘参谋兴冲冲出去了。
过了一阵,他带回了新的情况。
“查到了,目标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在那里经商多年。”
“是吗?”方文冷笑,“那我们就等他露出马脚。走,我们过去。”
方文起身,带着龚修能,与刘参谋出门。
时间一点点过去,从晚上7点到了深夜10点。
街道上行人全无,监视的暗哨都躲在暗处观察着。
方文和龚修能也待在其中一个暗处,观察着对面。
10点15分。
目标从住所出来。
他行走在骑楼的廊道中,借着廊道的阴暗隐藏身形。
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就被暗中视线盯着呢。
目标走出骑楼廊道,归入另一个巷口。
跟踪人员悄悄跟上,但保持着距离,避免被发现。
“我们也要跟过去吗?”龚修能急切问道。
方文的脑海中浮现南宁城的地图,勾勒出目标可能前往的区域。
“我们绕过去。”
随即,他带着龚修能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过了15分钟,方文来到一个路口。
携带的步话机发出通讯电子提示声。
他开启步话机。
步话机中传出独立团战士沮丧的声音:“团长,我们跟丢了。这家伙在巷子里拐来拐去,突然就不见人影。”
“放心,他跑不掉的。”
方文说完,关闭步话机,拉着龚修能退到墙角阴暗处。
没过多久,目标从前方急冲冲走了过来,完全没有发现身旁的暗处站着的方文和龚修能两人。
等起走出去几十米远,方文这才走出来,带着龚修能跟上去。
他不需要跟的太近,远超常人的感知,可以让他在更远距离观察。
就这么,在夜色中,方文一直跟在目标身后,来到了一个比较偏僻的街区。
目标停下,回头观察一番,然后走到了一个门户前,扣响门环。
三长三短的扣环声后,房门开启,目标立即钻进门内,随后房门立即关闭。
远处,方文和龚修能从暗处站出。
“团长,他进去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你能翻墙吗?”方文问道。
作为会武功的道士,龚修能回道:“当然可以,团长你是说让我翻进去偷听?”
“不是你一个,我也去。”
随即,两人走到那户人家外墙。
龚修能在墙角蹲下。
“团长,我给你搭把手,你踩着我的肩膀上去。”
方文摇头,后退数米,突然起跑,双脚蹬在墙面上,只用了两次借力,就上到墙上。
他向下伸手,将龚修能拉了上来。
上来后,龚修能不禁感慨:“团长,我这个保镖快当不下去了。”
方文连忙捂住他得嘴,用更低的声音附耳道:“嘘,别说话,下面有东西。”
下面,有一条看家狗,正趴着。
如果从墙上下来,肯定会引起狗子的注意,只要狗一叫,方文两人的行踪就败露了。
还好,方文的感知能力远超常人,一上墙就发现了不对劲。
那现在,要怎么对付下面的狗呢?
方文还没想到什么手段,龚修能却动手了。
他取出一根细线,将一团药饼挂在线上,掉了下去。
下面的狗子鼻子耸动,抬头看着放下来的药团,一口吞下。
吃了药团后,狗子顿时呼呼大睡起来。
这样方文他们下去,就不用再担心了。
两人纵身一跳,落在地上。
方文就要前行,这次却被龚修能拉住。
“团长,这么走不行,有脚印,顺着墙角走。”
方文点头,顺着墙角走到平房的窗沿下。
这是老式的木房子,方文的超强听力,可以隔着木板听到里面说什么。
“藤野君,上头有令,启动所有潜伏者。调查桂南军方为何能每次都能提前预知我们的动向。”
“连‘蛇’都要启用吗?”
“蛇虽然是我们在南宁的最高机密,但为了桂南战事能够顺利,启用他也是必须得。”
“是。我明天就去通知蛇,让他行动。”
“那今天就到这里,我也要回去了。”
听到这里,方文连忙拉着龚修能去到房子后面躲着。
就在两人刚走到屋后时,屋里的人出来了,这两人根本没发现方文他们。
径直走到院门处,将目标送走。
房门管好,那人准备回去,却又在狗子面前停下。
“没用的狗,又在偷睡,哼。”
说完,他才走进平房里。
这时,屋后暗处,龚修能低声问道:“团长,要不要将两人抓起来。”
方文摇头:“还没到时候,顺着这个人,把那个蛇也查出来,再动手不迟。”
说完,他和龚修能从屋后走出,顺着墙角来到下来的位置,还是由方文先上墙,然后拉着龚修能上去。
两人离开这片区域后,方文拿出步话机。
“注意,目标即将返回,通知大家回原地隐蔽,不要被目标撞上了。”
步话机中传出刘参谋的惊喜声:“目标没有跟丢啊。太好了。”
“等我回来,有新的任务布置。”
方文结束通话,在夜色中返程。
一夜过去。
接到新任务的行动人员,开始跟踪新目标。
这个目标反侦查意识并不高,出门后,便直接去了几个地方,将纸条放在暗处。
这显然是用来与其他潜伏者接头用的。
只要谁拿了,就肯定是日本间谍。
行动队员将此情况汇报,并受命等候抓捕。
而那个目标的送信行动还没有结束。
他竟然去了31军后勤部外的茶馆等待。
随后,后勤部出来一位低级军官,也来到茶馆中喝茶。
两人坐在不同的座位,却很默契的椅子背靠着椅子。
目标悄然将纸条从椅子下面递过去,对方刚伸手接过,数名行动队员冲了过来,将两人制伏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