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500亩土地!(第三更!)
    还不等薛洪昌有所反应,周天明下巴向着林易点一下:
    “告诉薛书记,就你们前两天那个展览会,你们总成交金额是多少。”
    仅仅两三句话的功夫,薛洪昌的好奇就被周天明勾了起来。
    在两人的注视下,林易竖起三根手指,很平静地回答道:
    “3.74亿。”
    听见这个数字,薛红昌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
    翻了年,全区上下都在统计gdp数据,根据统计局的同志的初步判断,2009年,寒山寺区全年的gdp大概在540亿左右。
    3.74亿,四舍五入,大概就是寒山寺市区1%的gdp。
    这……
    薛洪昌缓缓回头,目光定格在周天明身上,向周天明点一下头,随后又转过身看向林易,朝林易露出一个和蔼可亲的微笑:
    “小伙子不错。”
    听完他的赞扬,林易脸上先浮现出一抹尴尬,然后又轻声说道:
    “薛书记,那个里面还有几千万得分出来。”
    “虽然这3.74亿的交易额都在小米重工旗下,但其中有几个公司在别的城市。”
    听见林易的这一番解释,薛洪昌轻轻摆手,满脸的平静:“不打紧,不打紧。”
    “生意讲究的是互通有无,我们寒山寺区也不大,有些公司在外面很正常。”
    “不用太在意。”
    说完这几句,他表情突然僵住,转过头就在左手边的文件里疯狂翻找起来。
    翻了一会儿,他从一大堆文件里抽出一份文件,那是一份表格,表格的标题,是纳税大户表彰信息。
    薛洪昌手指在表格上一阵滑动,最终,停在了一个名字面前。
    他抬起头,一双眼睛直勾勾看着林易,那目光看着人害怕,似乎是要把人生吞活剥一般。
    看了一会儿,薛洪昌翻转表格,将表格上的那个名字,展示到林易面前:
    “这个小米重工集团第一建筑咨询有限公司也是你们的?”
    “对!”林易点点头,非常痛快地承认了这件事。
    那笔资金银行手续齐全,税务手续齐全,完全找不到破绽。
    想找破绽,就得去伊拉克找。
    就伊拉克那个状态,傻子才过去。
    得到了准确的答复,薛洪昌直接从椅子上起身,拍开周天明的手,来到林易身边,围着他转了两圈,最后又站到林易面前,双手拍了拍面前这个年轻人的肩膀。
    拍得有点用力,但林易身形没有半分晃动,依旧笔直的站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塑。
    见到林易这副样子,薛洪昌脸上笑容更盛,随后转过头看着周天明说道:
    “刚才我就说这名字怎么这么眼熟,原来已经见过了。”
    “就前两天,林总旗下的一个建筑咨询公司,在伊拉克接了一个大项目,仅仅是营业税就交了500多万。”
    给周天明介绍完,薛洪昌回到自己办公桌前,拿起桌上的电话,快速拨了一个号码出去。
    对着电话里交代几句,他就将电话放到一边,又一次来到林易面前。
    这一次,薛洪昌的表情都变得随和许多。
    “过来,这边坐。”
    把人安排到沙发上,又给两人上了一杯茶,薛洪昌这才捧着一杯茶,在林易对面坐下,笑着向林易问道:
    “我听下面的同志说,林总手里还有两个工厂正在建设。”
    “一个是搞特种金属材料加工,另一个好像是用来制造通讯设备的。”
    “这两个工厂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封顶完工啊?”
    “大概3月底封顶,然后两个月时间来安装调试设备,6月份就可以投产。”林易竖起三根手指,将不久之前和周天明说过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
    这个时间节点,让薛洪昌更加满意。
    他放下茶杯,轻轻鼓了鼓掌,随后又追问道:
    “市场呢?林总这两个工厂准备主攻哪些产品呢?”
    对于这个问题,林易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向周天明投去一个眼神。
    周天明收到了这个眼神暗示,先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薛洪昌,看了一下对方脸上的表情,这才向林易眨眼,示意他接话。
    得到周天明的暗示,林易左手五指张开,右手掰着手指头小声数道:
    “特种金属加工工厂,主要的业务是做钢缆绳。”
    “我们建了一个外国的研发单子,签了合同,6月份必须给对方供货。”
    “还有一部分厂区,在我的设想里,主要用在异型特种金属构件加工方面。”
    “至于通讯设备,以我们的技术,主要生产面向第三世界国家的功能机。”
    “按照我们的市场调查,仅仅是特种缆绳加工,每年都有数10亿的市场,如果再加上异形特种金属构件加工,每年应该能够奉献20亿左右的gdp。”
    “至于通讯设备,市场会更大,保守估计,大概会有30~50亿。”
    这边话音刚落,薛洪昌双手就抬了起来,紧接着就是一阵鼓掌。
    鼓掌声里,还有他的赞扬:“好好好!”
    “这才是有志青年。”
    “新一代的年轻人,果然敢打敢拼,比我们那一批人好多了。”
    按照最低值取,那也是50亿人民币。
    一个集团50亿的订单,至少可以带来上万人的就业。
    这上万人吃吃喝喝,还会在50亿之外,带来一笔可观的日常gdp。
    2008年,寒山寺区的gdp总额是450亿。
    2009年,寒山寺区的gdp总额是540亿左右。
    如果这个小米重工和下面的公司,能够在今年内完成50亿的gdp,那寒山寺区今年的gdp增长指标,就完成了一大半。
    如果再算上这50亿的资金带来的就业,带来的消费。
    那几乎可以说,寒山寺区刚开年,就完成了今年的gdp增长指……
    不对!
    薛洪昌很突然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同时又喊了一声老糊涂了。
    小米重工的两个工厂正在建设,厂房建设完成,设备安装。
    这些东西都需要消费,那都是钱。
    都是可以算gdp的。
    按照林易预估的收入,这两个工厂的建设成本和设备成本,至少在10亿元以上。
    这些都可以算gdp。
    超越,远远超越。
    今年的gdp一定可以远超往年,而且超过很多。
    gdp快速增长,那对普通人而言,就是赚钱变得更加容易,对自己而言,那就是仕途坦荡。
    周天明说得对,这个年轻人,果然是自己的贵人。
    既然是贵人,那就要好好帮一下。
    手指在茶几上敲了一会儿,薛洪昌突然抬头问道:
    “我记得你们那附近好像有一宗500亩的工业用地,整个场地方方正正的,非常适合用来建工厂。”
    “林总要不要拿那块土地?”
    这个问题一出口,不光是林易,连带着周天明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姑苏市的面积并不大,如果不含太湖水域面积,那姑苏市的面积就是6487平方公里,如果包含,那就是8657平方公里。
    6000多平方公里,在苏省13个地级市排名中,排名第十。
    所以说,姑苏市能够动用的土地并不多。
    尤其是工业用地。
    一个公司想要拿到500亩的工业用地,那需要想尽办法,求爷爷告奶奶。
    可是现在,薛洪昌随随便便就说出500亩土地,还随口问林易要不要。
    这简直离谱。
    林易摸了摸鼻子,没有直接开口回应。
    作为寒山寺区的地头蛇,他自然知道薛洪昌口中那块500亩工业用地的具体位置。
    那块地距离小米重工并不远,从现有的工厂大门出来,在门口右拐,然后一直走到头,穿过斑马线,对面就是那块工业用地。
    据说,那块工业用地,是寒山寺区特意留下来的,准备给以后招商过来的大工厂用的。
    但招商了好几年,那块土地一直没有卖出去,现在,那块土地里面的草都有一两米高了。
    想要吗?
    那自然是想要的。
    但手里钱不够。
    想要拿下这块土地,就只能掏空荷包,强行拿下来。
    强行拿下土地,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小米重工的资金流会非常危险,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破产。
    一想到这样一块好地无法拿到手,林易就忍不住叹气。
    唉声叹气完毕,他向薛洪昌投过去一个无奈的笑,随后轻声解释:
    “我确实很想要那块土地,但手里没钱,强行上去,不过是把自己摔得更惨,”
    “所以……”
    有些话,点到为止即可。
    耸了一下肩膀,林易无奈地端起茶杯,开始往嘴里灌茶水。
    看出他表情里的无奈,薛洪昌右手食指竖起,轻轻摆了摆,说道:
    “其实,那500亩的土地,你可以不一分钱。”
    “嗯?”
    不钱?
    林易眉头皱起,满脸不解地看向薛洪昌。
    这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也不可能掉馅饼,如果真的掉了馅饼,那就说明这个饼有问题。
    林易的不解和抗拒非常明显,薛洪昌是人精,他看得一清二楚。
    拎着茶壶,给林易的杯子蓄满热水,他这才出声解释道:
    “如果是去年,也就是2009年,这500亩的土地,按照那附近的土地出让价格,大概需要2.5亿左右。”
    “但是今年,政策变了。”
    “你有机会免费拿到那片土地。”
    经过他这么一提醒,旁边一直在喝茶的周天明,也在这一刻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随后他又看向林易解释道:“我给你解答一下。”
    “04,05,06这几年,有很多人拿到了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但是这些人拿到土地之后,并没有立刻投入开发。”
    “而是把地攥到手中,紧紧地捂着,不让任何人一个人窥探。”
    “等到市场上出现合适的价格,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把拿到手中的土地转卖掉。”
    “出现这种情况后,省里和市里的领导们也在讨论,最后,终于讨论出了一个方案。”
    “那就是收入和税收对赌。”
    不解释还好,一解释,林易眼中的迷惑更甚。
    如果姑苏市有这样的政策,那拥有两辈子记忆的他不可能不知道。
    可是很不凑巧,哪怕将上辈子的记忆全部搜了一遍,也没在记忆里收到这么一个政策。
    他眼中的迷惑,全都被薛洪昌看在眼睛里,这位寒山寺区工党官员很自然地端起茶杯,抿一口茶水,解释道:
    “其实这是一个试行政策,市里面和省里面,都只是提了这方面的方案。”
    “并没有正式的文件落实。”
    “想要执行,也只能以试点的名义来执行。”
    经过这么一提醒,林易脑子里出现了一幅久远的画面。
    那是他40多岁时,和一个在商场上认识的朋友聊天时的画面。
    而那个朋友,经常在嘴边念叨的一句话,就是他当年胆子小,没敢主动请缨,去市里面要一块地。
    如果当时他去了,说不定结局完全不同,完全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薛洪昌的话,还有那位朋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让林易大概明白自己上一辈子为什么没有听过这些政策
    因为这政策很有可能在正式施行之前,就直接胎死腹中,再也没能继续下去。
    而前世这段时间的自己,实在是有些倒霉,自然接触不到这个层面。
    等接触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政策已经没了,那自然什么都不用知道。
    思来想去,林易决定先把这500亩土地拿下来,毕竟有句话叫做有便宜不但是王八蛋。
    至于需要支付的代价,那些都是后话。
    他向着薛洪昌点了一下头,追问道:
    “薛主任,如果我想要拿这块土地,我应该付出些什么代价。”
    听见林易的话再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薛洪昌掰起手指头,开始数拿到这500亩土地,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第1条,就是公司纳税额超过500万。”
    “第2条,就是开发时间,拿到土地,必须在一年之内开始动工,如果超过一年没有动工,土地自动收回。”
    “第3条,营业额至少达到20亿。”
    “你看,你的条件完全符合,不是吗?”
    听见只有这么简单的几条限制条款,林易也忍不住松了一口气。
    20亿。
    以前是一笔大资金。
    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数字。
    但是现在,只要自己产品线铺开,等自己的名声打出来,20亿,那不过是小钱。
    小到不能再小的钱。
    这500亩土地,他要定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清炖莲子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清炖莲子羹并收藏小米重工,第一次创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