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袁绍: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好在医官及时安抚了他的情绪。
    医官告诉他:“虽然这场瘟疫的传播广,发病快,迅速就感染了大量北军将士。
    但就目前的观察结果来看,这次瘟疫的杀伤力并不强,只是让北军将士们痛苦虚弱,但并不危及生命。
    所以只要好生修养几日,应该就能有所缓解了。”
    “是这样吗?那我就放心了!”
    徐荣长松了一口气,但随后就像是想起了什么一般,陡然盯着医官道:“既然如此,那这几日就请医官留在军营中为官兵治病吧,在彻底治好瘟疫之前,还请医官不要离开北军军营!”
    他要留下医官,但并不完全是为了给北军将士治病。
    更重要的原因,是要控制医官,不让北军将士大量感染瘟疫的消息流传出去。
    方才他忧心北军感染瘟疫,不知会不会造成重大伤亡,所以来不及考虑其他。
    但此时得知北军不会出现重大伤亡,才终于有时间考虑其他问题了。
    然后突然想到,即便是北军将士不被瘟疫造成大量伤亡,只是被瘟疫降低几天战斗力。
    这同样会在洛阳城中引起巨大的连锁反应。
    因为如今洛阳城中的局势,实在是太微妙了。
    以宦官为代表的皇权势力,和以大将军为代表的世家大族势力,刚好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在这个微妙的平衡中,大家谁都不敢先动手,所以才保持了洛阳城暂时的安宁。
    此时不论任何一方的实力,发生了任何变化,都有可能打破这个平衡。
    而打破平衡的结果,恐怕就是让双方爆发剧烈的冲突了!
    北军大量将士感染瘟疫,会在一段时间内被降低战斗力,这无疑就是一种打破平衡的变化。
    而且是对他这一方不利的变化!
    所以,他要控制医官,防止这件事被泄露出去!
    但医官只是淡淡的看了徐荣一眼,然后平静说道:“徐将军,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但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你现在才想到这件事,恐怕已经迟了。
    你既然知道北军在洛阳城的重要性,就应该知道有多少双眼睛,正在盯着北军的一举一动!
    所以,在北军士兵大量倒下,当你匆忙派人去请我过来的时候,只怕这里的消息,已经传到洛阳城中所有关心北军的有心人耳中了。
    我此时当然可以继续留在北军的军营中,我也可以承诺,不会向任何人透漏这里的任何事。
    但我认为,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什么?这里的消息已经泄露出去了?”
    徐荣大惊失色,只觉得手脚冰凉。
    他终于意识到,他已经闯下大祸了。
    他到底只是一员武将,或许他在战场上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但在政治斗争中,他的政治敏感性和斗争经验,都实在是太低了。
    早在刚发现有士兵倒下的时候,他就应该立刻封锁营门,封锁消息的。
    而他当时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焦急的让人去请医官。
    而等到他终于反应过来要封锁消息的时候,却已经来不及了。
    “那事到如今,该如何是好?”徐荣面如死灰道。
    医官同样是苦笑着摇头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或许只能听天由命了吧!”
    ……
    大将军府。
    便如那医官所说,北军出现问题的消息,已经传入了所有关注北军的有心人耳中。
    而整个洛阳城内,最关心北军情况的人,无疑就是大将军何进了!
    所以何进,也是第一个得知北军出现问题的人!
    虽然他还不知道,北军出现的问题,是感染了瘟疫。
    但这其实并不重要,他只需要知道北军士兵因不明原因,忽然大批量的倒下,这就已经足够了!
    “哈哈哈,太好了,这可真是天助我也!”
    “北军居然在此时出现问题,看来是上天都知道,那些阉人都是祸国贼子,要本大将军来攘除奸凶,正本清源了!”
    大厅内,何进手捧刚收到的密信,不由哈哈大笑道。
    在他下手站着数人,皆是大将军府的属官,或何进的亲近之人。
    其一,是荀攸,字公达,颍川郡人,官拜黄门侍郎,是何进的心腹谋士,后成为曹魏五大谋臣之一,以智谋超群著称。
    其二,是逢纪,字元图,南阳郡人,何进的心腹谋士,后投靠袁绍,成为袁绍麾下的重要谋臣,为袁绍出谋划策,在袁绍崛起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其三,是陈琳,字孔璋,广陵郡人,何进麾下主簿,有才华,擅长写文章。曾力谏何进反对召外兵入京,但未被采纳。
    其四,是蒯越,字异度,南郡人,被何进辟为东曹掾,曾劝何进尽诛诸宦官,但何进犹豫不决,后来蒯越离开大将军府,回襄阳老家帮助刘表稳定了荆州局势。
    其五,是何苗,字叔达,何进的弟弟,同为尊贵外戚,目前是车骑将军,济阳侯。
    其六,是袁绍,字本初,他本就是何进与袁家的联系纽带,双方关系极好,当初袁绍便是因为何进的支持,才当上了司隶校尉。
    可惜后来因为袁家内部斗争,袁绍被赶出了洛阳城,去渤海郡做了太守。
    不过如今袁绍又回来了,而何进待他依旧亲厚,再次支持他担任了司隶校尉的职务。
    并且在洛阳城中拥有极大的权利!
    “既是天意如此,本大将军自是不能违背天意,我意立刻捉拿蹇硕,先除去十常侍中最危险的人物,拔掉他们的牙齿,诸位意下如何?”何进意气风发的问道。
    但荀攸却是紧锁双眉道:“府君稍安勿躁,属下以为,这里面恐怕是有些问题的。
    北军将士为何突然大批量的倒下,这是不是十常侍诱敌深入的诡计?
    一切没有调查清楚之前,若是贸然行动,只怕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啊!”
    “诱敌深入?就凭那些阉竖还能有这般计谋?公达莫要太过高看那些阉人,我与他们交手数年,深知他们的能力水平,他们是没有这等计谋的!”何进有些不满的说道。
    不过荀攸到底是他很信任的谋士,此时态度鲜明的反对他如此做,他也不好驳斥荀攸的面子。
    只好继续询问他人道:“你们都怎么看?”
    “我认为府君的决定极为英明!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或许此事真的有些隐情,但北军很多将士在众目睽睽之下倒下了,这总是事实!
    如今洛阳城中局势微妙,我们与阉竖形成了极为脆弱的平衡状态,此时任何变化,都足以打破平衡!
    他们是诱敌深入也好,有其他诡计也罢,都不重要。
    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擒杀蹇硕,便可让事情成为定局了!”蒯越出列说道。
    何进立刻大赞道:“善!异度之言,深知我心!何苗,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带上我的亲军,立刻以谋反的名义,去上军校尉府捉拿蹇硕!”
    “放心吧,哥,小弟一定将那蹇硕给您捉回来!”何苗眼睛一亮,立刻说道。
    抓捕蹇硕,可不只是简单的抓捕蹇硕,必然还包含着抄家灭族等一系列规定流程。
    而蹇硕的上军校尉府可是洛阳城中有名的奢华之地,那里不知藏着多少奇珍异宝。
    何苗早就对那里的奇珍异宝无比眼红了。
    如今何进将抓捕蹇硕的任务交给他,那无疑就是默许将从上军校尉府中抄出来的财物,也都给他了。
    这让他如何能不欢喜?
    当即一刻也不停留,急匆匆的便向外面走去。
    而荀攸看到这一幕,不由在心底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将本已涌到喉咙的话,又给重新咽了下去。
    显而易见,何进并不愿意听从他的意见。
    目前这种情况下,何进已经算是给足了他面子了。
    若他继续劝说,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谋士,要知进退。
    毕竟,谋士只是给主公提出建议而已,只是是否采纳建议,则是主公的权利!
    只是他心中那股不妙的感觉,却是变得更加强烈了。
    “呃,府君,既然决定此时对十常侍动手,那就没必要让董卓和丁原的部队,继续赶来洛阳城了。
    不如给他们下一道军令,让他们原路返回驻地吧!”陈琳上前建议道。
    洛阳城中敌我双方力量均衡,何进对此自然不会无所作为。
    所以他早就已经下令,让董卓和丁原各自带着本部的西凉铁骑和并州狼骑进京勤王!
    一旦这两只部队抵达洛阳城,大将军府一方的力量,将占据压倒性优势。
    到时消灭十常侍,将不费吹灰之力!
    但此事在大将军府中,并未获得所有人的同意。
    以陈琳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让边军进京的负面影响,远大于他们带来的正面作用。
    所以他们反对何进下令召边军进京。
    不过先前何进为了获得能够压倒十常侍的优势力量,压下了内部的反对意见,最终下达了召边军进城的命令。
    如今这两支部队,距离洛阳城都已经只剩下几百里的距离了。
    何进看到陈琳再次提议,让两支部队返回驻地的建议,神色也是不由的迟疑起来。
    其实他也不是不知道召边军进城的危害,先前如果不是因为实在无法独立吃下十常侍,那他也是不会召边军入城的。
    如今既然决定要对十常侍提前动手,那似乎真的是可以让这两支部队返回驻地了。
    只是就在他准备下令的时候,却见下方队列中,又走出了一人。
    正是何进最为信任的两大谋士之一,逢纪。
    逢纪建言道:“府君,此时却不可下达让两军返回驻地的命令啊!”
    “嗯?这是为何?”何进疑惑道。
    逢纪说道:“一个月前,府君向两军下令,召他们来洛阳勤王。
    如今两军经过一个月的艰难行军,终于快要抵达洛阳城了。
    若是此时给他们下令,让他们返回驻地去,那军心必乱!
    此其一也。
    府君虽然抓住了北军出现变故的机会,迅速展开了对十常侍的进攻。
    但我们并不知道北军到底是出了什么变故,也不知道这个变故会持续多长时间。
    所以十常侍是有可能中途翻盘的。
    但若能让两只边军进京,那不管北军是不是能解决变故,何时能解决变故,都无法影响大局了!
    此其二也。
    府君在铲除了十常侍时候,将正式辅佐少帝,治理天下。
    但当今天下混乱,府君若无几只亲近部队,如何能够辅佐少帝,治理天下呢?
    这两只边军愿意接受府君的军令过来勤王,可见是亲近府君的。
    若府君能在洛阳城中,重重赏赐他们,那必能让他们更加牢记府君的恩德,从此府君将掌握着两支强大边军。
    此其三也!
    有此三点,主公怎可在此时,让这两只军队返回驻地呢?”
    “彩!元图不愧是智谋之士,看事情就是看的透彻,若无元图,吾险些犯下大错矣!”何进抚掌大笑道。
    陈琳顿时神色黯然,心知何进这是又一次拒绝了他的建议。
    而逢纪则是满面春风,谦逊说道:“府君过奖了,为府君建言献策,乃是属下分内之事!”
    随后又趁着旁人不注意的时刻,向袁绍点点头。
    逢纪与袁绍的关系,那素来是极好的。
    历史上何进灭亡后,他便是投靠了袁绍,成为袁绍麾下重要谋士。
    而他这次向何进建议继续召两支兵马进京,主要原因并不是方才说的那些,而是因为袁绍的请托。
    虽然他并不清楚,为什么袁绍一定要这两只兵马进京,但对他而言,这并不重要。
    他只需要顺利完成袁绍的请托,让袁绍欠下他一个大人情就足够了!
    袁绍收到了逢纪发来的信号,不由暗暗点头,同时嘴角勾起了一丝微笑。
    如今局势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实在是太棒了!
    随后袁绍出列说道:“府君,只是抓捕一个蹇硕,还不足以彻底打击宦官势力,属下以为,您应当立刻进宫,让太后下令,诛杀所有阉竖!”
    “让太后下令诛杀所有阉竖?这恐怕不行吧,我先前便让她这么做,但她始终不肯!”何进迟疑道。
    灵帝驾崩,新帝年幼,此时朝廷名义上的掌控者,其实是何太后。
    只要何太后下令捉拿十常侍,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得扫平所有阉竖了。
    可何皇后虽然不太聪明,但也不傻。
    她深知想要不被外戚和朝臣们架空,就必须依靠宦官的力量。
    所以她坚决不同意抓捕十常侍。
    何进对此也没有办法。
    袁绍却是自信笑道:“先前太后不同意,是因为我方力量与十常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
    但如今北军出了问题,府君下令抓捕蹇硕,与当初已经截然不同了。
    只要府君带着蹇硕的人头进宫,去给太后看,她自会明白大势已去,那时她若要继续坐稳太后的位置,便只能依靠您了。
    这时她自会下令除掉十常侍的!”
    “唔,言之有理呀!”何进眼前一亮,喃喃说道。
    但荀攸却是脸色一变,迅速谏言道:“府君不可!太后不过一介妇人尔,初掌大权,哪里能做到这般冷静?
    而且宫中乃是十常侍的地盘,若他们得知自己死期将近,焉知他们不会狗急跳墙,危害府君?”
    “嗯?不错,公达所说,也是不可不防啊!”何进面容一肃,沉声说道。
    他又不是什么舍身取义的勇士,自是不敢以身犯险。
    但袁绍却是笑道:“府君过滤了,属下岂会让府君以身犯险?在府君进宫之后,属下自会带着袁家军营的兵马,于宫门之前列阵。由此兵马威慑,那些阉竖心胆俱裂,岂敢危害府君?”
    “这……他们真的不敢动手吗?”何进有些迟疑的说道。
    袁绍诚恳道:“府君放心,他们必是不敢动手的!
    其实属下也知道此举多少有些风险,但这实在是天赐良机,不了放过!
    借着拿下蹇硕得机会,逼太后下旨尽诛十常侍,一举便可得全功!
    若是给了他们反应的时间,只怕又要出现很多变数了。”
    “这……说的倒也有道理。”何进见袁绍言辞恳切,态度不由再次转变了。
    而荀攸嘴唇蠕动了一下,却终究是没再说什么。
    其实他还是觉得有些危险,并且袁绍的行为举止中,也透着些许奇怪。
    但袁绍有句话说的很对,这是诛杀十常侍的大好机会。
    为了这个机会,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在他心里,诛杀十常侍,为国除贼才是第一位的。
    至于何进的安全,要往后排!
    何进见无人反对,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这就进宫,让太后下旨诛杀十常侍!”
    而此时何苗也回来了,他成功干掉了蹇硕,拎着蹇硕的人头回来复命。
    但他脸上却并无多少开心之色。
    因为他在上军校尉府,并没有抄到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大多是些没什么用的东西。
    抄家所得远低于他的心理预期。
    这很正常,因为季秋已经提前筛过一遍了。
    将上军校尉府中所有价值贵重的东西,已经全都带走了。
    只剩下些华而不实的奢侈品用来充样子。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跟何进汇报这些的时候。
    而何进自然也想不到这些东西,他只是对蹇硕的人头进行了确认,然后下令找个盒子,将蹇硕的人头给装起来。
    又下令何苗带着大将军府的亲军,与袁绍一起在宫门外接应他,然后便带着盒子进宫了。
    他还是有点脑子的,不敢将身家性命完全托付给袁绍。
    留下了何苗和三千大将军府亲军,用来制衡袁绍的袁家军营兵马。
    只可惜,以何苗的手段,又哪里是袁绍的对手?
    袁绍在何进进宫后,便带着袁家军营的三千大戟士,来到了北宫的兵马来到了皇宫九龙门前列阵。
    此时在他军阵左侧,是何苗及三千大将军府亲军。
    右侧,则是虎贲中郎将袁术,及其本部的两千大戟士!
    没错,袁绍和袁术结盟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虽然这两人从小到大都看对方不顺眼,后来更是全部成了袁隗的棋子,在袁隗的安排下,互相给对方下绊子,彼此结下的仇怨更深。
    但如今他们却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袁隗。
    因为袁隗,让他们可以短暂的联合起来!
    而在袁绍与袁术联手后,袁绍能够动用的兵力,自然就远远超过了何苗能够动用的兵力。
    于是也就掌控了这九龙门前的局势。
    袁绍立刻派遣兵马上前挑衅,制造事端,作势要攻打皇宫。
    守卫九龙门的士兵们非常恐惧,立刻将这里的消息传到了宫中十常侍的耳中。
    而十常侍比他们更加恐惧,在这种恐惧的情绪促使下,他们最终决定对何进下手。
    于是大将军何进便被宫廷侍卫们斩杀于嘉德殿前。
    随后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出了九龙门外。
    说:“何进谋反,已经杀掉了,你们速速退兵,还可从轻发落!”
    袁绍心中大喜,脸上却是大怒,立刻以为何进报仇的名义,下令全军攻打九龙门。
    宫里的十常侍更加惊慌,立刻下令皇宫的所有兵马,全部支援九龙门。
    一时间,整个皇宫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到处都是兵马跑动的声音。
    而就在这皇宫内外乱成一团的关键时刻。
    在皇宫内部某个偏殿的偏僻角落,两个身穿低级宦官服饰的小宦官,突然露出身影。
    “嗯,宁儿,没想到,你穿上这身宦官服饰,倒是颇有风味呀。”
    “或许,晚上咱们可以试试这身衣服!”
    季秋看着拌做小宦官模样的张宁,不由连连点头。
    张宁本就是那种英姿飒爽的气质,有种中性美,如今在穿上宦官的衣服,还真有种雌雄莫辨的感觉了。
    顿时就让季秋心中升起了些许少儿不宜的想法。
    张宁听得顿时脸色一红,狠狠白了季秋一眼,娇嗔道:“主人,咱们还有正事做呢!”
    “也好,那就先干正事,再干私事!”季秋轻笑道。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作家q0DVg6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作家q0DVg6并收藏双穿:这个三国有龙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