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震惊之群臣 袁隗 袁绍!
第97章 震惊之群臣 袁隗 袁绍!
王越同样笑道:“陛下,臣以为,季秋是既要隐藏实力,又要炫耀实力。
对某些人隐藏实力,而某些人炫耀实力!
臣也仔细看了这份上表,发现若是对季秋全无了解的人,看了这份上表后,只怕真会以为季秋只是个精通谋略,善用用兵,且喜好弄险的赌徒呢!
唯有陛下这种了解季秋底细之人,才能看破其中虚实,看出他隐藏在背后的力量!”
“所以,他是向朕炫耀实力,向那些不了解他的人,隐藏实力了?”刘宏笑道。
王越点头道:“圣明无过陛下!”
“如此看来,他这是想坑人啊呐!那王师以为,他这是想坑谁呢?”刘宏饶有兴致的问道。
王越笑道:“应该便是那些陛下最为厌恶之人吧!”
“哈哈哈,好!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既然他是要坑那这朕最厌恶之人,那朕岂能不助他一臂之力!”刘宏大笑道。
随后刘宏下旨,第二天召开大朝会,所有洛阳城内三百石以上官员,皆要参加!
第二日。
北宫正殿,大朝会上,宦官当众宣读季秋的上表。
其名为平泰山世家乱及黄巾归附表:
“臣季秋,稽首顿首,死罪死罪。
伏惟陛下圣德昭昭,如日之升,而泰山郡内,竟有奸佞作祟,蒙蔽圣聪,致使良民被逼为贼,臣痛心疾首,幸赖陛下威灵,得除此患,谨详陈本末,以告天听。
泰山羊氏、臧氏、鲍氏,累世簪缨,却行禽兽之事。彼等恃其田连阡陌,奴婢千群,竟私设公堂,鱼肉乡里。
春发“青苗钱”盘剥农户,夏占民女充其家伎,秋增田赋逼民卖身为奴,冬囤粮居奇,致使“人相食”之惨状遍于郡境。
建安五年正月,三大世家更阴结黄巾渠帅徐和,许以“破城后纵兵大掠”,诱其攻打奉高县城,妄图趁乱截留陛下赈济粮款,割据泰山。
徐和本为敦厚农人,被世家逼杀父兄,无奈落草,然其常于营中泣叹:“吾反世家,不反天子!”
臣初闻世家与贼相通,乃密遣斥候,扮作货郎、游医,深入羊氏庄园。
果见其地窖藏甲胄三万副,马厩养战马千匹,墙上绘“泰山王气图”,图中奉高县城被涂以血色,旁注“岁在甲子,当王此地”。
时臣正巡视边塞,闻变星夜回援,行至汶水河畔,忽遇贼众阻路。
正相持间,徐和竟率亲卫百人,缚世家使者至军前,哭拜曰:“某误信奸言,几成大错!今得闻明公乃陛下忠臣,愿以死赎罪!”
遂献世家勾贼密书三函,内有羊氏家主与黄巾军“分赃契约”,及鲍氏私铸的“假五铢钱”范模。
臣即与徐和合兵,分五路突袭三大世家:
遣部将魏延攻羊氏坞堡,破其“依山为城”之险,擒杀羊氏全族!
派典韦捣毁臧氏钱炉,火焚私钱十万贯,烟焰蔽日,百姓称快;
檄召鲍氏佃户倒戈,许以“免三年租赋”,竟得三万青壮助战,直取鲍氏老宅。
经此一役,三大世家诛灭殆尽,其囤积的百万石粟米尽充官仓,奴婢万余人皆放归为民。
徐和感陛下仁德,率黄巾余部八万解甲归田,愿为陛下“执耒耜以耕王土,荷戈矛以卫边疆”,
臣已将其编为“泰山义从”,号“忠勇营”,日夜操练,以备不虞。
伏查羊氏等罪,上违天道,下逆民心,按《汉律》当“族诛连坐,籍没其产”。
然臣念及其中或有被迫附逆者,已命人甄别良莠,唯首恶十族及助纣为虐者论死,余皆宽宥。
是否允当,伏候圣裁。
今奉高县城已悬三大世家子弟头颅,郡中老幼皆流涕称“复见天日”。
徐和因功乞赐“刘”姓,臣斗胆代请,望陛下俯允,以励天下忠义之士。
臣忝为郡尉,未能早察奸谋,致生乱象,本当万死;
幸赖陛下洪福,使奸佞伏诛,百姓重归王化。
臣愿以余生,镇此要冲,使泰山郡成为陛下东方之铁壁,永绝世家乱政之患!
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
建安五年某月某日
泰山郡尉臣季秋顿首再拜。”
宦官念完季秋的上表,一时间朝堂肃静,百官鸦雀无声。
这里的很多官员其实是第一次听闻季秋的名字,但首次听闻,季秋就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震撼。
此人居然在短短数日内就平定了泰山黄巾!
不过这事看似重要,其实并不太重要。
虽然黄巾危害甚巨,甚至可以说是动摇了大汉的根基。
但其实谁都清楚,黄巾军的战斗力不行,这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乱民。
所以但凡是稍有能力的人,就能平定黄巾军。
可季秋竟然打败了泰山三大世家,这就有点厉害了。
他们基本都是世家出身,太清楚世家大族在当地的力量了,那可是连皇权都能够镇压的。
而季秋作为一个外来户,居然能够打败本地的世家大族,这就很有能力了。
但最重要的,还是季秋对三大世家的处理方法。
虽然外来太守能够打败本地世家的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
这种太守主要集中在那些由武将转任的太守上。
他们靠军功起家,手下都有一大批精兵猛将,自然能够压制当地的世家大族。
可即便是这些打败了本地世家大族的外来太守,也最多不过杀几个首恶,然后再从被打败的世家大族旁支子弟中挑选合适人员,成为新任家主便是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地世家大族之间,彼此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
你若行诛灭之事,那可不只是杀了一个世家大族,而是同时得罪了很多世家大族。
大家都在世上混,谁都不能永远强大,若你搞得天下皆敌,那还怎么玩下去?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治理地方,到底还是要依靠当地的世家大族。
这一股脑的全杀了,固然是心中痛快了,但其后的治理怎么办呐?
总不能让那些只会拿刀的匹夫去治理郡县吧!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季秋确实不按常理出牌。
他竟是真的将三大世家子弟,全都斩尽杀绝了!
这一方面显示了此人的残暴且无远见的本性,另一方面则确定了他与世家大族完全对立的态度!
对朝臣们来说,对于这种人他们是极端厌恶的,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他们早就口诛笔伐,要将季秋满门诛灭,以儆效尤了。
但在此时他们却做不到。
一方面,是因为刘宏已经控制了洛阳城及周边三辅之地。
在这块地盘上,没人能反抗刘宏的意志!
他们知道刘宏不会处置季秋,所以说了也是白说。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季秋将事情办的很完美,泰山三大世家反叛的事情罪证确凿,无人能够质疑。
他们就算有心回护,也不能公然为反贼叫冤吧。
所以一时间,满堂沉寂,无人说话。
龙椅上的刘宏,对眼前这种情况自然是早有预料。
他知道,群臣就是在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但刘宏不在意,他甚至很开心。
就喜欢你们这种看我不爽,却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于是他大笑着说道:“众卿皆无反对意见,那看来就是认可季秋的功劳啦!
既然如此,那有功就要赏!
朕决定,任命季秋为泰山太守,并封其为安岱亭侯,食邑五百户!”
封侯,天子竟然为那季秋封侯了?
群臣侧目。
但依旧是无人说话。
道理同上,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说话,也改变不了什么。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就季秋本身的功绩来说,封侯并也不为过。
只不过这份功绩指的并不是他平定泰山黄巾的功绩,而是他平定泰山三大世家的功绩。
而一想到季秋竟然是踩着世家大族的尸体上位,群臣对他的观感就更差了。
大朝会便在这无尽的沉默中落下了帷幕。
太傅府。
袁隗将袁基、袁术等袁家在京核心子弟召集到了一起。
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袁隗冷眼看着袁术,说道:“你不是说袁涣能够解决掉季秋吗?
你不是说他前几天还传来消息,说计划一切顺利吗?
为了让他顺利完成任务,老夫把乾坤布袋交给他了!
结果呢?
这就是你说的必定能够完成任务?
这就是你口中的一切顺利!
根据老夫收到的消息,如今乾坤布袋已经到了季秋手上。
袁涣也投靠季秋了!
耗费如此多的资源,事情却办成这个样子!
手下负责这件事的主要人员投敌,你居然没有丝毫觉察。
你到底是没有用心,还是无能!
这一切都是你的问题,你要承包这件事的所有责任!
在季秋之事上消耗的所有资源,都要从你的家族份例中扣除!”
袁术被骂的抬不起头来,双拳紧握低着头,拼命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袁隗这是在甩锅,同时也是在借机打压他的势力。
在对付季秋这件事上,虽然名义上是他在负责,具体办事人员袁涣,也是他的属下。
但袁隗先前却是屡屡插手,所以说是他负责,其实应该是袁隗负责才对。
如果这件事成功了,那袁隗一定会将所有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让这事成为他的又一个大功绩。
但如今却是失败了。
那袁隗自是不会让自己承担这个责任,而是要找一个替死鬼。
显而易见,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同时,在袁绍被赶出洛阳之后,他的势力在这段时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然隐隐有了当初袁绍得声势,这让袁隗感受到了威胁。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既是甩锅推脱责任,又是打压袁术势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知道也没用。
很多时候,上位者用的手段并不是有多高明,也不是下位者看不清其中用心。
只不过上位者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而下位者权势不及上位者,明知是被欺辱打压,也只能忍气吞声罢了。
袁术此时便是如此,他看出了袁隗的目的,但却无能为力。
只能认栽。
因为此时反抗,只能是给袁隗机会,让他打压的更狠!
只是态度上低了头心里却不会低头。
一颗名为仇恨的种子,已经还是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袁基站在旁边,淡淡的瞥了一眼袁术,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
如今他的形式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说来真是要感激季秋。
三个月前便是因为他的出现,才让势力日渐强大,已然开始威胁到他地位的袁绍,被赶出了洛阳城。
如今又是因为他,让同样势力庞大,开始威胁他地位的袁术,也被狠狠打压!
果然啊,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这季秋对袁家是个麻烦,对他却是个宝贝!
这世上的开心总数是相同的,有人哭就有人笑,这就是天道!
“叔父,术弟也是一时疏忽,才被那季秋给钻了空子,如今他已然知错,叔父就莫要苛责他了。
为今之计,咱们应该考虑的,是下一步该怎么走了!”袁基笑呵呵的上前劝说道。
只是宁美劝说,实际却是将此事的责任,彻底扣在了袁术头上,让他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袁隗嗯了一声,满意的看了袁基一眼,然后说道:“也罢,那就给你个面子,此事到此为止了。接下来说说,咱们接下来的规划吧!”
“今日大朝会上,陛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他重赏季秋,不仅任命他为泰山郡太守,还封他为安岱亭侯。
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要我们将目光彻底转移到季秋身上,不惜血本去消灭季秋!
而季秋此人,从他的上表内容中便可知道,他是个极有谋略,同时又非常善于用兵的人。
与此同时,那泰山郡又是个多有山林,易守难攻的地方。
若我们要集合大军,以武力来消灭季秋,只怕是要消耗大量资源。
而这会导致我们压制天子的力量不足,让天子的权势进一步扩张起来!
侄儿以为,于我们袁家而言,那季秋只是癣疥之患,纵然是让他占据了泰山郡又如何?
那泰山郡中,多山林,少耕地,若是没有外地郡县往里面输送粮草,季秋别说整军备武,威胁我们,便是想要活下来都不易!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中了天子的调虎离山之计,将主要精力放在季秋身上。
恰恰相反,我们要将大量力量集中到洛阳城来,重新压制天子的力量。
而等到我们彻底压制了天子,想要对付季秋,还不是随便一句话的事情?”袁基侃侃而谈,流利的分析着目前的局势。
袁隗则是听的连连点头,只觉袁基的分析,真是深得他心,与他所思所想一模一样。
于是问道:“那目前该怎么处置季秋呢?
不论如何,他杀了泰山三大世家,是咱们世家大族的死敌。
咱们袁家是世家大族领袖,此事又是因咱们而起,若是置之不理,只怕是难以服众吧?”
“叔父思虑周全,确实是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侄儿以为,叔父可以联络泰山郡周边四洲的世家大族们。
让他们联手封锁泰山郡!
咱们不进泰山郡去攻打季秋,但也不许他从泰山郡中出来!
最重要的是,所有周边郡县都不得同泰山郡做买卖,更不许任何商队进入泰山郡!
侄儿先前说过,泰山郡中山林多,耕地少,一直以来,都是用山货和外面郡县交易粮草,如此才能养活泰山郡的人。
咱们断绝泰山郡的对外交易通道,这既不需要耗费太多资源,又能给季秋造成重大打击,不给他人口实,可谓是一举两得!”袁基说道。
袁隗连连点头道:“嗯,不错,不错,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基儿不愧是我袁家下任家主,果然是思虑周全,才能出众!
那就这么办吧!”
“叔父,侄儿还有一个建议。”
袁基见袁隗认同了他的想法,不由更加开心,偷偷瞥了一眼旁边脸色越发难看的袁术,然后再次建言道。
袁隗道:“基儿还有什么好办法,速速说出来吧!”
“季秋于我袁家,不过是癣疥之患,我袁家真正的心腹大患,还是天子!
所以接下来,我们袁家要加强洛阳城的力量,不仅要重新夺取洛阳城周边三辅之地的权利,更要找机会重建袁家军营,彻底镇压洛阳城!
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可能的将我袁家核心力量,集中到洛阳城来。
本初乃是我袁家英才,先前虽有小过,但叔父让他离开洛阳三个月,也算是对他有过惩戒了。
如今既是到了用人之际,还是应该将他召回洛阳,为宗族出力呀!”袁基说道。
当初将袁绍赶出洛阳城,是因为袁绍在洛阳城的势力太大了,不仅威胁到袁基的地位,甚至都开始威胁袁隗的位置了。
但如今袁绍离开洛阳三个多月,形势已然大为不同。
他当初在洛阳的势力,已经被袁隗、袁基、袁术等人分食殆尽。
如今召袁绍返回洛阳城,既不会威胁袁基、袁隗的地位,又能借助袁绍的能力,压制袁术,为宗族效力。
可谓是一举多得!
袁隗显然是早就想清楚这些道理了,所以在袁基说完后,他连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基儿身为长兄,能够时刻想到兄弟们,实在是让老夫欣慰!
那便给袁绍去信吧,让他即可返回洛阳城!”
“是,侄儿领命!”袁基躬身行礼道。
而站他旁边的袁术,则是脸色已经难看到想要杀人的地步了。
但是没办法,身为下位者,权势不如人,便只能任人摆布!
……
渤海郡,太守府。
袁绍几乎是同时收到了季秋扫平泰山郡的战报,和袁基写来的书信。
在看看季秋那份战报后,袁绍不由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这季秋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
居然这么干脆利落的拿下了泰山郡,不仅消灭了泰山黄巾和泰山世家,甚至还收服了袁涣!
袁隗那老匹夫,和袁术那个蠢货,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想必脸色一定是很好看吧!”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季秋拿下了泰山郡,还收服了袁涣,那家主想要以袁涣来顶替主公位置的图谋,便彻底落空了。
如此一来,洛阳城中袁家势力内部失衡,家主必然是要召主公返回洛阳城了。”许攸恭贺道。
但袁绍脸上却并无多少高兴的神色,他拿出袁基那封书信,扔给许攸道:“你说的不错,袁隗的确是想让我返回洛阳城,袁基已经写了书信过来了。
不过,你真觉得真是什么好事吗?”
“呃,主公何处此言?”许攸将袁基的信件匆匆浏览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不由疑惑问道。
袁绍悠悠道:“我先前身在洛阳,身在局中,有些事情不免难以看透。
但这些日子离开了洛阳城,到了这渤海郡中,反而是将以往一些事情给看清楚了。
这些年来,袁隗一直大力培养我和袁术,有些时候甚至会让我们的力量超过袁基。
可每当我们的力量,真的超过袁基时,就会迎来袁隗的打压!
我一直以为,我和袁术都是有机会的,只要我们的表现足够出色,就能超越袁基,成为袁家的下任家主。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
在袁隗老儿眼中,只是将我和袁术,视为袁基的磨刀石罢了!
他用我们来磨砺袁基的才能,同时又用我们来制衡袁基的势力,还要用我们去干那些他和袁基都不愿意干的脏活!
等到袁基的才能大成,他也寿元将尽要退位的时候,我们便彻底没用了。
到时他会像抛弃没用的夜壶一样,将我们彻底丢弃!
所以,回了洛阳又能怎样呢?
不过是重复先前的轮回罢了。”
“这,那主公是如何打算的呢?”许攸问道。
其实袁绍说的这些事情,他是早就看透的。
以往也曾隐约向袁绍透漏过。
但袁绍当时被局势所迷,却是难以醒悟。
而就他来说,这毕竟是袁家家事,自古疏不间亲,他却也不好多说。
只能等袁绍自行醒悟。
如今看袁绍终究是醒悟了,不由老怀大慰。
但对于接下来要怎么做,他却也不好发表意见。
只能先问袁绍的意思!
(本章完)
王越同样笑道:“陛下,臣以为,季秋是既要隐藏实力,又要炫耀实力。
对某些人隐藏实力,而某些人炫耀实力!
臣也仔细看了这份上表,发现若是对季秋全无了解的人,看了这份上表后,只怕真会以为季秋只是个精通谋略,善用用兵,且喜好弄险的赌徒呢!
唯有陛下这种了解季秋底细之人,才能看破其中虚实,看出他隐藏在背后的力量!”
“所以,他是向朕炫耀实力,向那些不了解他的人,隐藏实力了?”刘宏笑道。
王越点头道:“圣明无过陛下!”
“如此看来,他这是想坑人啊呐!那王师以为,他这是想坑谁呢?”刘宏饶有兴致的问道。
王越笑道:“应该便是那些陛下最为厌恶之人吧!”
“哈哈哈,好!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既然他是要坑那这朕最厌恶之人,那朕岂能不助他一臂之力!”刘宏大笑道。
随后刘宏下旨,第二天召开大朝会,所有洛阳城内三百石以上官员,皆要参加!
第二日。
北宫正殿,大朝会上,宦官当众宣读季秋的上表。
其名为平泰山世家乱及黄巾归附表:
“臣季秋,稽首顿首,死罪死罪。
伏惟陛下圣德昭昭,如日之升,而泰山郡内,竟有奸佞作祟,蒙蔽圣聪,致使良民被逼为贼,臣痛心疾首,幸赖陛下威灵,得除此患,谨详陈本末,以告天听。
泰山羊氏、臧氏、鲍氏,累世簪缨,却行禽兽之事。彼等恃其田连阡陌,奴婢千群,竟私设公堂,鱼肉乡里。
春发“青苗钱”盘剥农户,夏占民女充其家伎,秋增田赋逼民卖身为奴,冬囤粮居奇,致使“人相食”之惨状遍于郡境。
建安五年正月,三大世家更阴结黄巾渠帅徐和,许以“破城后纵兵大掠”,诱其攻打奉高县城,妄图趁乱截留陛下赈济粮款,割据泰山。
徐和本为敦厚农人,被世家逼杀父兄,无奈落草,然其常于营中泣叹:“吾反世家,不反天子!”
臣初闻世家与贼相通,乃密遣斥候,扮作货郎、游医,深入羊氏庄园。
果见其地窖藏甲胄三万副,马厩养战马千匹,墙上绘“泰山王气图”,图中奉高县城被涂以血色,旁注“岁在甲子,当王此地”。
时臣正巡视边塞,闻变星夜回援,行至汶水河畔,忽遇贼众阻路。
正相持间,徐和竟率亲卫百人,缚世家使者至军前,哭拜曰:“某误信奸言,几成大错!今得闻明公乃陛下忠臣,愿以死赎罪!”
遂献世家勾贼密书三函,内有羊氏家主与黄巾军“分赃契约”,及鲍氏私铸的“假五铢钱”范模。
臣即与徐和合兵,分五路突袭三大世家:
遣部将魏延攻羊氏坞堡,破其“依山为城”之险,擒杀羊氏全族!
派典韦捣毁臧氏钱炉,火焚私钱十万贯,烟焰蔽日,百姓称快;
檄召鲍氏佃户倒戈,许以“免三年租赋”,竟得三万青壮助战,直取鲍氏老宅。
经此一役,三大世家诛灭殆尽,其囤积的百万石粟米尽充官仓,奴婢万余人皆放归为民。
徐和感陛下仁德,率黄巾余部八万解甲归田,愿为陛下“执耒耜以耕王土,荷戈矛以卫边疆”,
臣已将其编为“泰山义从”,号“忠勇营”,日夜操练,以备不虞。
伏查羊氏等罪,上违天道,下逆民心,按《汉律》当“族诛连坐,籍没其产”。
然臣念及其中或有被迫附逆者,已命人甄别良莠,唯首恶十族及助纣为虐者论死,余皆宽宥。
是否允当,伏候圣裁。
今奉高县城已悬三大世家子弟头颅,郡中老幼皆流涕称“复见天日”。
徐和因功乞赐“刘”姓,臣斗胆代请,望陛下俯允,以励天下忠义之士。
臣忝为郡尉,未能早察奸谋,致生乱象,本当万死;
幸赖陛下洪福,使奸佞伏诛,百姓重归王化。
臣愿以余生,镇此要冲,使泰山郡成为陛下东方之铁壁,永绝世家乱政之患!
臣不胜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
建安五年某月某日
泰山郡尉臣季秋顿首再拜。”
宦官念完季秋的上表,一时间朝堂肃静,百官鸦雀无声。
这里的很多官员其实是第一次听闻季秋的名字,但首次听闻,季秋就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震撼。
此人居然在短短数日内就平定了泰山黄巾!
不过这事看似重要,其实并不太重要。
虽然黄巾危害甚巨,甚至可以说是动摇了大汉的根基。
但其实谁都清楚,黄巾军的战斗力不行,这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乱民。
所以但凡是稍有能力的人,就能平定黄巾军。
可季秋竟然打败了泰山三大世家,这就有点厉害了。
他们基本都是世家出身,太清楚世家大族在当地的力量了,那可是连皇权都能够镇压的。
而季秋作为一个外来户,居然能够打败本地的世家大族,这就很有能力了。
但最重要的,还是季秋对三大世家的处理方法。
虽然外来太守能够打败本地世家的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
这种太守主要集中在那些由武将转任的太守上。
他们靠军功起家,手下都有一大批精兵猛将,自然能够压制当地的世家大族。
可即便是这些打败了本地世家大族的外来太守,也最多不过杀几个首恶,然后再从被打败的世家大族旁支子弟中挑选合适人员,成为新任家主便是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各地世家大族之间,彼此世代联姻,关系盘根错节。
你若行诛灭之事,那可不只是杀了一个世家大族,而是同时得罪了很多世家大族。
大家都在世上混,谁都不能永远强大,若你搞得天下皆敌,那还怎么玩下去?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治理地方,到底还是要依靠当地的世家大族。
这一股脑的全杀了,固然是心中痛快了,但其后的治理怎么办呐?
总不能让那些只会拿刀的匹夫去治理郡县吧!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季秋确实不按常理出牌。
他竟是真的将三大世家子弟,全都斩尽杀绝了!
这一方面显示了此人的残暴且无远见的本性,另一方面则确定了他与世家大族完全对立的态度!
对朝臣们来说,对于这种人他们是极端厌恶的,恨不能除之而后快。
如果是在其他时候,他们早就口诛笔伐,要将季秋满门诛灭,以儆效尤了。
但在此时他们却做不到。
一方面,是因为刘宏已经控制了洛阳城及周边三辅之地。
在这块地盘上,没人能反抗刘宏的意志!
他们知道刘宏不会处置季秋,所以说了也是白说。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季秋将事情办的很完美,泰山三大世家反叛的事情罪证确凿,无人能够质疑。
他们就算有心回护,也不能公然为反贼叫冤吧。
所以一时间,满堂沉寂,无人说话。
龙椅上的刘宏,对眼前这种情况自然是早有预料。
他知道,群臣就是在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不满。
但刘宏不在意,他甚至很开心。
就喜欢你们这种看我不爽,却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于是他大笑着说道:“众卿皆无反对意见,那看来就是认可季秋的功劳啦!
既然如此,那有功就要赏!
朕决定,任命季秋为泰山太守,并封其为安岱亭侯,食邑五百户!”
封侯,天子竟然为那季秋封侯了?
群臣侧目。
但依旧是无人说话。
道理同上,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说话,也改变不了什么。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就季秋本身的功绩来说,封侯并也不为过。
只不过这份功绩指的并不是他平定泰山黄巾的功绩,而是他平定泰山三大世家的功绩。
而一想到季秋竟然是踩着世家大族的尸体上位,群臣对他的观感就更差了。
大朝会便在这无尽的沉默中落下了帷幕。
太傅府。
袁隗将袁基、袁术等袁家在京核心子弟召集到了一起。
大家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袁隗冷眼看着袁术,说道:“你不是说袁涣能够解决掉季秋吗?
你不是说他前几天还传来消息,说计划一切顺利吗?
为了让他顺利完成任务,老夫把乾坤布袋交给他了!
结果呢?
这就是你说的必定能够完成任务?
这就是你口中的一切顺利!
根据老夫收到的消息,如今乾坤布袋已经到了季秋手上。
袁涣也投靠季秋了!
耗费如此多的资源,事情却办成这个样子!
手下负责这件事的主要人员投敌,你居然没有丝毫觉察。
你到底是没有用心,还是无能!
这一切都是你的问题,你要承包这件事的所有责任!
在季秋之事上消耗的所有资源,都要从你的家族份例中扣除!”
袁术被骂的抬不起头来,双拳紧握低着头,拼命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袁隗这是在甩锅,同时也是在借机打压他的势力。
在对付季秋这件事上,虽然名义上是他在负责,具体办事人员袁涣,也是他的属下。
但袁隗先前却是屡屡插手,所以说是他负责,其实应该是袁隗负责才对。
如果这件事成功了,那袁隗一定会将所有功劳全部揽到自己身上,让这事成为他的又一个大功绩。
但如今却是失败了。
那袁隗自是不会让自己承担这个责任,而是要找一个替死鬼。
显而易见,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同时,在袁绍被赶出洛阳之后,他的势力在这段时间有了长足的发展,已然隐隐有了当初袁绍得声势,这让袁隗感受到了威胁。
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既是甩锅推脱责任,又是打压袁术势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不过知道也没用。
很多时候,上位者用的手段并不是有多高明,也不是下位者看不清其中用心。
只不过上位者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而下位者权势不及上位者,明知是被欺辱打压,也只能忍气吞声罢了。
袁术此时便是如此,他看出了袁隗的目的,但却无能为力。
只能认栽。
因为此时反抗,只能是给袁隗机会,让他打压的更狠!
只是态度上低了头心里却不会低头。
一颗名为仇恨的种子,已经还是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
袁基站在旁边,淡淡的瞥了一眼袁术,嘴角不禁露出了一抹笑意。
如今他的形式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说来真是要感激季秋。
三个月前便是因为他的出现,才让势力日渐强大,已然开始威胁到他地位的袁绍,被赶出了洛阳城。
如今又是因为他,让同样势力庞大,开始威胁他地位的袁术,也被狠狠打压!
果然啊,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这季秋对袁家是个麻烦,对他却是个宝贝!
这世上的开心总数是相同的,有人哭就有人笑,这就是天道!
“叔父,术弟也是一时疏忽,才被那季秋给钻了空子,如今他已然知错,叔父就莫要苛责他了。
为今之计,咱们应该考虑的,是下一步该怎么走了!”袁基笑呵呵的上前劝说道。
只是宁美劝说,实际却是将此事的责任,彻底扣在了袁术头上,让他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袁隗嗯了一声,满意的看了袁基一眼,然后说道:“也罢,那就给你个面子,此事到此为止了。接下来说说,咱们接下来的规划吧!”
“今日大朝会上,陛下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
他重赏季秋,不仅任命他为泰山郡太守,还封他为安岱亭侯。
其目的只有一个,便是要我们将目光彻底转移到季秋身上,不惜血本去消灭季秋!
而季秋此人,从他的上表内容中便可知道,他是个极有谋略,同时又非常善于用兵的人。
与此同时,那泰山郡又是个多有山林,易守难攻的地方。
若我们要集合大军,以武力来消灭季秋,只怕是要消耗大量资源。
而这会导致我们压制天子的力量不足,让天子的权势进一步扩张起来!
侄儿以为,于我们袁家而言,那季秋只是癣疥之患,纵然是让他占据了泰山郡又如何?
那泰山郡中,多山林,少耕地,若是没有外地郡县往里面输送粮草,季秋别说整军备武,威胁我们,便是想要活下来都不易!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中了天子的调虎离山之计,将主要精力放在季秋身上。
恰恰相反,我们要将大量力量集中到洛阳城来,重新压制天子的力量。
而等到我们彻底压制了天子,想要对付季秋,还不是随便一句话的事情?”袁基侃侃而谈,流利的分析着目前的局势。
袁隗则是听的连连点头,只觉袁基的分析,真是深得他心,与他所思所想一模一样。
于是问道:“那目前该怎么处置季秋呢?
不论如何,他杀了泰山三大世家,是咱们世家大族的死敌。
咱们袁家是世家大族领袖,此事又是因咱们而起,若是置之不理,只怕是难以服众吧?”
“叔父思虑周全,确实是不能完全置之不理,侄儿以为,叔父可以联络泰山郡周边四洲的世家大族们。
让他们联手封锁泰山郡!
咱们不进泰山郡去攻打季秋,但也不许他从泰山郡中出来!
最重要的是,所有周边郡县都不得同泰山郡做买卖,更不许任何商队进入泰山郡!
侄儿先前说过,泰山郡中山林多,耕地少,一直以来,都是用山货和外面郡县交易粮草,如此才能养活泰山郡的人。
咱们断绝泰山郡的对外交易通道,这既不需要耗费太多资源,又能给季秋造成重大打击,不给他人口实,可谓是一举两得!”袁基说道。
袁隗连连点头道:“嗯,不错,不错,这的确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基儿不愧是我袁家下任家主,果然是思虑周全,才能出众!
那就这么办吧!”
“叔父,侄儿还有一个建议。”
袁基见袁隗认同了他的想法,不由更加开心,偷偷瞥了一眼旁边脸色越发难看的袁术,然后再次建言道。
袁隗道:“基儿还有什么好办法,速速说出来吧!”
“季秋于我袁家,不过是癣疥之患,我袁家真正的心腹大患,还是天子!
所以接下来,我们袁家要加强洛阳城的力量,不仅要重新夺取洛阳城周边三辅之地的权利,更要找机会重建袁家军营,彻底镇压洛阳城!
而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可能的将我袁家核心力量,集中到洛阳城来。
本初乃是我袁家英才,先前虽有小过,但叔父让他离开洛阳三个月,也算是对他有过惩戒了。
如今既是到了用人之际,还是应该将他召回洛阳,为宗族出力呀!”袁基说道。
当初将袁绍赶出洛阳城,是因为袁绍在洛阳城的势力太大了,不仅威胁到袁基的地位,甚至都开始威胁袁隗的位置了。
但如今袁绍离开洛阳三个多月,形势已然大为不同。
他当初在洛阳的势力,已经被袁隗、袁基、袁术等人分食殆尽。
如今召袁绍返回洛阳城,既不会威胁袁基、袁隗的地位,又能借助袁绍的能力,压制袁术,为宗族效力。
可谓是一举多得!
袁隗显然是早就想清楚这些道理了,所以在袁基说完后,他连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下来:“基儿身为长兄,能够时刻想到兄弟们,实在是让老夫欣慰!
那便给袁绍去信吧,让他即可返回洛阳城!”
“是,侄儿领命!”袁基躬身行礼道。
而站他旁边的袁术,则是脸色已经难看到想要杀人的地步了。
但是没办法,身为下位者,权势不如人,便只能任人摆布!
……
渤海郡,太守府。
袁绍几乎是同时收到了季秋扫平泰山郡的战报,和袁基写来的书信。
在看看季秋那份战报后,袁绍不由哈哈大笑道:“不错,不错,这季秋果然是没有让我失望!
居然这么干脆利落的拿下了泰山郡,不仅消灭了泰山黄巾和泰山世家,甚至还收服了袁涣!
袁隗那老匹夫,和袁术那个蠢货,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想必脸色一定是很好看吧!”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季秋拿下了泰山郡,还收服了袁涣,那家主想要以袁涣来顶替主公位置的图谋,便彻底落空了。
如此一来,洛阳城中袁家势力内部失衡,家主必然是要召主公返回洛阳城了。”许攸恭贺道。
但袁绍脸上却并无多少高兴的神色,他拿出袁基那封书信,扔给许攸道:“你说的不错,袁隗的确是想让我返回洛阳城,袁基已经写了书信过来了。
不过,你真觉得真是什么好事吗?”
“呃,主公何处此言?”许攸将袁基的信件匆匆浏览一遍,觉得没什么问题,不由疑惑问道。
袁绍悠悠道:“我先前身在洛阳,身在局中,有些事情不免难以看透。
但这些日子离开了洛阳城,到了这渤海郡中,反而是将以往一些事情给看清楚了。
这些年来,袁隗一直大力培养我和袁术,有些时候甚至会让我们的力量超过袁基。
可每当我们的力量,真的超过袁基时,就会迎来袁隗的打压!
我一直以为,我和袁术都是有机会的,只要我们的表现足够出色,就能超越袁基,成为袁家的下任家主。
但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
在袁隗老儿眼中,只是将我和袁术,视为袁基的磨刀石罢了!
他用我们来磨砺袁基的才能,同时又用我们来制衡袁基的势力,还要用我们去干那些他和袁基都不愿意干的脏活!
等到袁基的才能大成,他也寿元将尽要退位的时候,我们便彻底没用了。
到时他会像抛弃没用的夜壶一样,将我们彻底丢弃!
所以,回了洛阳又能怎样呢?
不过是重复先前的轮回罢了。”
“这,那主公是如何打算的呢?”许攸问道。
其实袁绍说的这些事情,他是早就看透的。
以往也曾隐约向袁绍透漏过。
但袁绍当时被局势所迷,却是难以醒悟。
而就他来说,这毕竟是袁家家事,自古疏不间亲,他却也不好多说。
只能等袁绍自行醒悟。
如今看袁绍终究是醒悟了,不由老怀大慰。
但对于接下来要怎么做,他却也不好发表意见。
只能先问袁绍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