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稳扎稳打
面对愤怒的矶谷廉介,参谋长梅村笃郎大佐在一旁劝道:“师团长阁下,现在不是追究陆军航空兵责任的时候,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拿下台儿庄。
刚刚接到长濑武平的报告,他已经率领第八旅团抵达台儿庄以南两公里处。
请您示下,是否立刻进入台儿庄接替三十三旅团。”
“去吧!”矶谷廉介沉着脸点点头:“顺便把大本营的最新任命也传达给他们。”
…………
大日本帝国陆军大本营命令
昭和十三年(1938年)三月二十四日
奉敕命
陆军大臣杉山元
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
关于第十师团第三十三旅团长等职务免除及回京述职之件
陆军少将濑谷启
陆军大佐赤柴八重藏
兹命令如下:
一、免除濑谷启第三十三旅团长职务,免除赤柴八重藏第十联队长职务。
二、着令二人即刻交接军务,于三日内启程返回东京,向陆军省及参谋本部报到。
三、抵京后须立即提交详细作战报告,并接受大本营特别调查委员会问询。
此令”
三十三旅团指挥部内,三十三旅团所有联队长以及大佐以上军官全都聚集在这里。
刚刚抵达这里的第8旅团长,长濑武平少将用缓慢的语气宣读完了这份任免文件。
宣读完毕后,他合上文件,对站在跟前的濑谷启道:“濑谷君,命令你都听完了吗?”
“听完了。”
濑谷启苦笑一声:“早在藤县丢掉了骑兵联队和两个炮兵大队后,我就知道自己回本土的日子不会太久,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濑谷君,你明白就好。”长濑武平扫了他认真的说道:“由于你的莽撞,三十三旅团这支劲旅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没有四到六个月根本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战斗力,从这点上看你这个旅团长是失败的。
而你……”
他将目光转移到了一旁的第十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大佐身上,不客气的说:“说实话,你能够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让一支三千八百人的步兵联队折损到只剩下一千多人,无能成这样就连我也不得不钦佩。”
“我……”赤柴八重藏刚想说话,却被濑谷启拦住了。
原本已经认命的濑谷启此刻眼睛有些发红,只见他冷笑一声:“好吧,既然长濑君也是这么认为的,那我也无话可说。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能率领第八旅团,将对面的南京保安团全部消灭,或是将那苏耀阳给活捉过来。
我会和赤柴君在东京翘首以待,等待着您的好消息……前提是我们俩人没切腹的话。”
说吧,他扭头道:“赤柴君……我们走吧,可别让几位赤帽大人久等了。”
说吧,他率先朝着原本冷着脸肃然站在长濑武平身后的两名宪兵走了过去。
而那两名宪兵也被濑谷启的称呼气红了眼。
由于宪兵直接隶属日本陆军省或军司令部,权力极大,可干预军官晋升、调查违纪行为,普通军官若被宪兵盯上,轻则影响仕途,重则被秘密处决。
宪兵凌驾于普通军纪体系之上,常以“天皇直属”自居,引发一线部队不满。许多军官认为宪兵“不参与实战却掌握生杀大权”,视其为“军队内部的敌人”。
例如关东军某联队长曾在日记里写道:“宪兵随意逮捕士兵,连作战计划也要过问,简直像一群幽灵。”
有鉴于此,一线部队和宪兵的关系十分紧张,但像濑谷启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当面讥讽宪兵的军官还是非常少见的。
看到两名宪兵不善的神情,长濑武平皱了皱眉,“够了濑谷君,我知道你的心情很不好,但这也不是你出言不逊的理由。”
“出言不逊?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濑谷启哈哈一笑,也不再说话,大步朝外面走了出去,赤柴八重藏也紧跟了上去。
濑谷启等人一走,长濑武平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诸君,濑谷旅团的血不能白流,下面我来给大家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的声音格外严肃,指挥部里,沼田和高桥两位联队长下意识挺直脊背,就在几天前,三十三旅团在这座小小的庄子里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承受了重大伤亡,就连他们的旅团长和联队长也被宪兵押回了国内。
有前车之鉴在,他们自然要加倍小心。
不得不说,长濑武平还是吸取了濑谷启的教训。
在接收了阵地后,并没有急于发起进攻,而是先加固阵地,并联系了矶谷廉介,提出了不少要求,约定好时间后这才于第二天……四月二十六日,对台儿庄发起了进攻……
黎明时分,天空响起蜂群般的嗡鸣。
二十四架九七式重爆击机掠过运河水道,将炸弹倾泻在东南角的残垣上。
谷口春治的炮兵联队同步开火,105毫米榴弹像地狱的鼓点,将城墙夯成齑粉。硝烟未散,工兵队的铁锹已开始挖掘堑壕,仿佛巨蟒朝着台儿庄蠕动。
“蚂蚁啃食。”
这是长濑武平采取的新战法,说白了就是利用日军的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用稳打稳扎的办法一点点的蚕食保安团的阵地。
而这一招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在空中战机和轰炸机的掩护下,保安团的炮兵只要一露头就会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
尽管防空营的士兵努力对空射击,但一来防空营的规模还是太小,加之又是被动防御。
因此在日军航空兵前仆后继的轰炸下,短短不到一天时间,炮营又损失了四门105榴弹炮和两门重型迫击炮,把张志豪心疼得直跳脚。
看到炮营和防空营的损失如此之大,苏耀阳第一次意识到了以一个农业国家去对抗工业强国的困难和痛苦,而且这还是在自己开了挂的情况下,这也更加彰显出了那些先烈们的伟大和坚强。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苏耀阳只能命令炮营停止炮击暂时隐蔽。
而没有了炮营的支援,日军的炮火更加猖狂了,一枚枚炮弹不断落在我军的阵地上,炸得尘土飞扬房倒屋塌。
(本章完)
面对愤怒的矶谷廉介,参谋长梅村笃郎大佐在一旁劝道:“师团长阁下,现在不是追究陆军航空兵责任的时候,而是应该考虑如何拿下台儿庄。
刚刚接到长濑武平的报告,他已经率领第八旅团抵达台儿庄以南两公里处。
请您示下,是否立刻进入台儿庄接替三十三旅团。”
“去吧!”矶谷廉介沉着脸点点头:“顺便把大本营的最新任命也传达给他们。”
…………
大日本帝国陆军大本营命令
昭和十三年(1938年)三月二十四日
奉敕命
陆军大臣杉山元
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
关于第十师团第三十三旅团长等职务免除及回京述职之件
陆军少将濑谷启
陆军大佐赤柴八重藏
兹命令如下:
一、免除濑谷启第三十三旅团长职务,免除赤柴八重藏第十联队长职务。
二、着令二人即刻交接军务,于三日内启程返回东京,向陆军省及参谋本部报到。
三、抵京后须立即提交详细作战报告,并接受大本营特别调查委员会问询。
此令”
三十三旅团指挥部内,三十三旅团所有联队长以及大佐以上军官全都聚集在这里。
刚刚抵达这里的第8旅团长,长濑武平少将用缓慢的语气宣读完了这份任免文件。
宣读完毕后,他合上文件,对站在跟前的濑谷启道:“濑谷君,命令你都听完了吗?”
“听完了。”
濑谷启苦笑一声:“早在藤县丢掉了骑兵联队和两个炮兵大队后,我就知道自己回本土的日子不会太久,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濑谷君,你明白就好。”长濑武平扫了他认真的说道:“由于你的莽撞,三十三旅团这支劲旅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没有四到六个月根本无法恢复到原来的战斗力,从这点上看你这个旅团长是失败的。
而你……”
他将目光转移到了一旁的第十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大佐身上,不客气的说:“说实话,你能够在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让一支三千八百人的步兵联队折损到只剩下一千多人,无能成这样就连我也不得不钦佩。”
“我……”赤柴八重藏刚想说话,却被濑谷启拦住了。
原本已经认命的濑谷启此刻眼睛有些发红,只见他冷笑一声:“好吧,既然长濑君也是这么认为的,那我也无话可说。
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能率领第八旅团,将对面的南京保安团全部消灭,或是将那苏耀阳给活捉过来。
我会和赤柴君在东京翘首以待,等待着您的好消息……前提是我们俩人没切腹的话。”
说吧,他扭头道:“赤柴君……我们走吧,可别让几位赤帽大人久等了。”
说吧,他率先朝着原本冷着脸肃然站在长濑武平身后的两名宪兵走了过去。
而那两名宪兵也被濑谷启的称呼气红了眼。
由于宪兵直接隶属日本陆军省或军司令部,权力极大,可干预军官晋升、调查违纪行为,普通军官若被宪兵盯上,轻则影响仕途,重则被秘密处决。
宪兵凌驾于普通军纪体系之上,常以“天皇直属”自居,引发一线部队不满。许多军官认为宪兵“不参与实战却掌握生杀大权”,视其为“军队内部的敌人”。
例如关东军某联队长曾在日记里写道:“宪兵随意逮捕士兵,连作战计划也要过问,简直像一群幽灵。”
有鉴于此,一线部队和宪兵的关系十分紧张,但像濑谷启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当面讥讽宪兵的军官还是非常少见的。
看到两名宪兵不善的神情,长濑武平皱了皱眉,“够了濑谷君,我知道你的心情很不好,但这也不是你出言不逊的理由。”
“出言不逊?你真的是这么认为的?”濑谷启哈哈一笑,也不再说话,大步朝外面走了出去,赤柴八重藏也紧跟了上去。
濑谷启等人一走,长濑武平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诸君,濑谷旅团的血不能白流,下面我来给大家部署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他的声音格外严肃,指挥部里,沼田和高桥两位联队长下意识挺直脊背,就在几天前,三十三旅团在这座小小的庄子里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承受了重大伤亡,就连他们的旅团长和联队长也被宪兵押回了国内。
有前车之鉴在,他们自然要加倍小心。
不得不说,长濑武平还是吸取了濑谷启的教训。
在接收了阵地后,并没有急于发起进攻,而是先加固阵地,并联系了矶谷廉介,提出了不少要求,约定好时间后这才于第二天……四月二十六日,对台儿庄发起了进攻……
黎明时分,天空响起蜂群般的嗡鸣。
二十四架九七式重爆击机掠过运河水道,将炸弹倾泻在东南角的残垣上。
谷口春治的炮兵联队同步开火,105毫米榴弹像地狱的鼓点,将城墙夯成齑粉。硝烟未散,工兵队的铁锹已开始挖掘堑壕,仿佛巨蟒朝着台儿庄蠕动。
“蚂蚁啃食。”
这是长濑武平采取的新战法,说白了就是利用日军的空中优势和炮火优势用稳打稳扎的办法一点点的蚕食保安团的阵地。
而这一招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在空中战机和轰炸机的掩护下,保安团的炮兵只要一露头就会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
尽管防空营的士兵努力对空射击,但一来防空营的规模还是太小,加之又是被动防御。
因此在日军航空兵前仆后继的轰炸下,短短不到一天时间,炮营又损失了四门105榴弹炮和两门重型迫击炮,把张志豪心疼得直跳脚。
看到炮营和防空营的损失如此之大,苏耀阳第一次意识到了以一个农业国家去对抗工业强国的困难和痛苦,而且这还是在自己开了挂的情况下,这也更加彰显出了那些先烈们的伟大和坚强。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苏耀阳只能命令炮营停止炮击暂时隐蔽。
而没有了炮营的支援,日军的炮火更加猖狂了,一枚枚炮弹不断落在我军的阵地上,炸得尘土飞扬房倒屋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