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当年指幡之谜
    太阳亮白,万里无云。
    整座长安城,都沐浴在这片温暖的日光之下。
    但对不少人来说,最近这几天,却是心惊肉跳,疾风骤雨。
    眾世家之中,近年来声势极壮的李、孔、裴、吴四家,凡处长安的宅邸產业,全被查抄。
    连带在洛阳等各地的產业,也开始清算。
    內卫在朝堂上,拿出了大批的证据,指出这四家有族人勾结绿林匪盗,尸位素餐,行商不端,欺上害民,侵吞田產。
    朝野之间,凡是跟这四家,有姻亲、人情、生意往来的,最近无不战战兢兢,生怕清算到自家头上。
    有些人家,索性主动陈情,声称自查,从家中推出一批罪魁祸首,把罪状都栽到这批人身上。
    然而,內卫等势力,这回找到了这么好的切入点,怎么肯轻易放过?
    凡被確认有罪者,都及时下狱,留待查询,不得以私刑惩处。
    所谓罪人自裁之事,全部立案,留待严查。
    长安城中许多人家,一时有风声鹤唳之感。
    不过,为万国演武而来的各国使者们,却仍然让这座城,变得越来越热闹。
    旧长安有一百零八坊市,南北十四街,东西十一街的分法。
    现在的长安面积,与旧时大不相同,但大体划分方式,却与旧时一脉相承。
    诸多坊市之中,有一宣义坊,正是海东来府邸所在。
    不乏有各国使者路过附近的时候,驻足良久,眺望高墙。
    他们消息灵通,自然知道,这里不仅是海东来的府邸,最近还有一个人,也住在这里。
    楚天舒,近来就住在府中。
    咚咚!
    楚天舒坐在长廊栏杆之上,背靠朱漆大柱,左腿伸直,右腿垂下触及廊內地面。
    他看著旁边池塘里的各色卉,一手抓鼓,一手指尖轻敲鼓面。
    阳光,香,游鱼,青蛙。
    让人心情幽静,从容淡雅。
    在这样的环境中,揣摩《石中无色掌》的意境,恰到好处。
    郭令威和风搏虎,就站在长廊之中,乍看好像也是在观赏景色。
    但楚天舒每次鼓声有起伏的时候,他们两个便不禁加深了呼吸,调整气血,分明是在借鼓声,磨礪心意。
    “哎,我现在敲鼓的这个意境,用的是柔中之柔,跟你们两个的武道路数,都不吻合。”
    楚天舒扭头看向他们,“等我敲《龙王登岸曲》的时候,你们再来,不行吗?”
    风搏虎憨憨笑道:“按照大唐的哲学,刚极会返柔,我也想追求一下柔美的一面。”
    郭令威恭谨的说:“能听前辈敲鼓,已是万幸,是福缘,便是漏听一声,也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不管是什么样的曲子,晚辈都不想错过。”
    楚天舒一笑:“你说话虽然好听,但就是太文縐縐了,行吧,你去看看厨房有没有什么小食,搞点过来,我们先吃点,然后再听鼓。”
    海东来的府邸,人不多。
    从百余年前到六十七年前,一直有人孜孜不倦的,给他送各种美人,希望与他成为亲族。
    然而,他除了有过一个身患重病,自小不能受阳光照射,因此早夭的女儿,后来似乎便淡了此心。
    以他的武道修为,妻妾虽多,但只要无此心意,自然便无新的子嗣。
    等他妻妾也老死之后,这府中常有冷清之態。
    他自己又不常在这里居住,当年索性下令,凡华阴郭氏,迴转长安,都可以在他这里借住。
    內卫旧友,也可暂住府中。
    因此,郭令威对这地方,其实比楚天舒熟得多。
    郭令威应了一声,就大步走向厨房。
    风搏虎似乎连这一点短暂分別都不肯,索性也跟了上去。
    二人走到长廊尽头,穿过院门的时候,聂红线正好走了进来。
    “咦?”
    楚天舒惊讶道,“你怎么有空过来?”
    聂红线换了一身內卫统领的服饰,头戴乌纱冠,身穿緋袍,腰缠玉带,配有仪刀,箭袖快靴,英姿颯爽。
    但看她衣袍下摆,些许尘土也未掸去,就知道最近有多忙。
    “师叔!”
    她叉手一礼,將右手几块银镜递给楚天舒,“真是惭愧,我来又是有事找你帮忙。”
    “你看这几块镜子,內部究竟有没有兵魂?”
    楚天舒把神鼓翻过来,恰好如同一个脸盆,把几块镜子放在里面,右手指尖摩挲著镜面,沉吟不语。
    聂红线继续说道:“这是我们查抄了四大家族的宅邸之后,又翻找许多暗格,清点资產时,发现的东西。”
    “四家暗格之中,都藏有此物,应该是一整套。”
    “但匠作监的大匠说,这种铸造风格,不像是大唐本土所產,该是西域人所做。”
    “我猜测,这可能是用来跟西域等异族联络的宝物,但一时分辨不出,此物如何运用。”
    楚天舒那天晚上,去过四家府邸,但他当时的注意力,主要是在制住活人,搜寻秘籍,还真没有留心什么镜子。
    如今他运转念力,细细查看,很快察觉端倪。
    “这些镜子里面,確实拥有兵魂,但只有一只,存在的状態,比较奇特。”
    楚天舒斟酌道,“这一套镜子,应该还不止四面。”
    “它的兵魂就像章鱼一样,拥有很多触手,主身寄存在某一面镜子中,而只用触手连接其余的镜子。”
    聂红线微讶:“章鱼?海中那种章举吗?”
    唐朝韩愈就称章鱼为章举,大唐的闽越人,已经喜欢將这种鱼新鲜焯水之后,佐以姜醋食用。
    楚天舒听到她这一问,微微点头,心中却有点好笑。
    这异世界的大唐,有点太搞了。
    在老家歷史上,唐代的鯊这个字,指的也不是海中巨鯊,但这个异界大唐,明明已经把鯊鱼名称给了海中那种鱼。
    而像章鱼这类的词,却又还没有成为惯例。
    “反正,我虽然能感受到它的兵魂状態,但我也拿它没什么办法。”
    楚天舒捏起一面镜子,拋了两下。
    “除非知道正確的换主方法,否则,我若强行尝试去触及这个兵魂,恐怕那兵魂会立即断足求生。”
    聂红线点点头,收回镜子。
    “多谢师叔。”
    她想了一下,“那我去钦天监问问吧。”
    楚天舒奇道:“钦天监不是只算天灾,不算人事吗?”
    聂红线解释道:“钦天监人数眾多,只有监正专算天灾,其中也有人善於算器物相关的事。”
    楚天舒唔了一声,想到李矩的遗言。
    总感觉这个世界除了天灾算法久经考验,其余占卜术,仍然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聂红线已经在向他告辞,行礼之后,匆匆离开。
    “这么忙啊……”
    毕竟是抄家,果然很有动力。
    楚天舒原本是想这么说的,但耳朵动了动,忽然笑道,“海东来真是可恶啊。”
    “自己出去游山玩水,让人家小姑娘挑重担。”
    微风拂动走廊。
    白衣红袍的男子,收拢红伞,负手握伞於腰后,閒庭信步,靠近楚天舒。
    “是否要我提醒你呢?你眼中的小姑娘,才是正当壮年,而我,已经是个日薄西山的老人了。”
    海东来走到了楚天舒前方,转身看来,目光微动。
    “一百多年不见,你的年纪,怎么好像比红线还小一些?”
    楚天舒眉毛一扬,诧异道:“怎么看出来的?”
    “感觉。”
    海东来给出了一个万能答案,目光投向池塘。
    “况且,你当年在南詔的言行,就颇有些奇异之处,越是回想越觉得,你好像跟当初的那个时代,格格不入。”
    “既然会有天地运行,乾坤归位,上古兵魂归来这种事情,那会不会也有另一方乾坤呢?”
    楚天舒倒吸一口冷气,竖起拇指。
    他当年在废土世界,都没被人看出来是异界来客。
    想不到,竟然被一个古代人猜出来了。
    “你还真是啊?”
    海东来感受到他的肯定之意,嘴角也动了动,“所以,你那边才过去几年光景,就已经修炼到这一步了?”
    不等楚天舒回答,海东来便又有点感慨。
    “我在岭南遇到点事,去找个內卫驛点,打听了一下最近时局,关於你的消息,就一股脑的往我这里报。”
    “难怪这么能闹腾,原来你依然是个少年。”
    楚天舒不满的敲了敲鼓:“喂,就算现在年龄有差距,你也別想把辈分抬到我爷爷那辈。”
    海东来轻笑一声,目光落到那面鼓上,笑容渐渐收敛。
    “山王的鼓,原来真是落在你手上……”
    他这句话说的有点慢,“那老和尚,如果继续钻研这面鼓,那倒是省心了。”
    楚天舒听出了不寻常的意味,惊奇道:“这话何意,山王研究了別的什么厉害东西?”
    池塘中卉摇曳,小青蛙从叶之上跳入水中。
    嘟的一声,水波轻响。
    海东来在微波清风中,闭目稍作休息,说起一段往事。
    当年他和山王最后一战,已打裂头壳,毁灭了山王的魂魄。
    山王的尸身,落入了冰川溶洞之中。
    冰川那种地方,哪怕是一个看起来不起眼的蓝色小水洼,隨便就能跨越。
    等人真的一脚踩进去,却也可能直落到百丈深的寒水之中。
    海东来当时伤势重,没能及时把尸体截住,之后寻过几回,不见踪影,多半被暗流冲走,也就没有在意。
    直到杜樊川的临终预言。
    “我听说过这个。”
    楚天舒道,“听说,他临终之时,占卜將来会坏大唐国运的罪魁祸首,却没能明確说出来,只用手指了一面佛幡。”
    海东来微微頷首。
    “不错,杜樊川预言从未有误,他那一指,令我也深思良久。”
    “佛门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確有祸患,但也只是小患,敲打收缴,清洗一番即可。”
    “如果,那面幡指向的並非佛门,莫非是指吐蕃?吐蕃虽然崇佛,但四分五裂,势难再起。”
    “又或是指幡色?”
    “自古五色皆有非凡意义,那一面黄幡,莫非指的是黄氏?”
    楚天舒听到这里,不禁轻咳一声。
    连姓黄都能扯出来……隔壁大唐,確实是被黄巢老兄葬送了最后一口元气。
    但此界大唐,早过了老黄逞威的节点了。
    海东来瞧他一眼,也未多问,继续说下去。
    “但当世,並无姓黄且有谋反之力的,况且,预言倘若指的是姓氏,那变数太多了,任何一代都可能有人改姓为黄。”
    “杜樊川毕生预言,无不精准,且心地柔软,诗情號称继承杜甫,有小杜之称,他最后一占,绝不会是往姓氏这个方向去占卜。”
    海东来轻声道,“所以,只剩最后一点。”
    佛道各寺宫观,往往是因为遇到天灾,才会往钦天监中送幡祈福。
    而那一面佛幡,同样是为天灾祈福。
    但具体是哪一种天灾?
    海东来命人查询了钦天监所有的典籍记录,找出了结果。
    ——蝗灾!!
    大唐三百多年,经歷了数百场蝗灾。
    蝗灾的可怕,在大唐子民心目中,甚至排在旱灾洪灾之前。
    海东来因此派了许多人手,到各地查看有无蝗灾徵兆,广招民间贤士,徵求治蝗之法。
    他自己也四处游歷,每逢听闻有成就的,便前往查看。
    “然后……”
    海东来的面色古怪了起来,“七年前,我又遇到了山王。”
    “他似乎已经不认得我,他的眼睛变得如蝗虫一般,额头生出了两条长须,背后甚至隱有膜翅,赤身裸体,走在山野之间。”
    与其说那是人,不如说,那已经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妖孽。
    若是寻常百姓见了,只怕要直接嚇死。
    海东来见了,当场就准备把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谁料,这妖孽居然有能耐从他手上脱逃。
    海东来疑心他是装疯卖傻。
    因此,在同一年,山王大弟子约战的时候,海东来硬是拖了三十招,想看看山王会不会现身。
    山王始终未曾出现。
    之后,海东来发现,这妖孽確实对山王的门人毫无兴趣,甚至也没有回过吐蕃,只在大唐土地上流连不去。
    妖孽所过之处,会散发出一种独特气息,令蝗虫加速繁殖。
    让本来可以被鸟雀鸡鸭啄食的蝗虫,体內生出毒素,使鸟雀鸡鸭本能地避让蝗虫,反而不去以此为食。
    山王,好像成为了蝗虫的王者。
    “所以,你这几年在追查这个……怪物?”
    楚天舒听到这里,心头猛然一动。
    对了,大禹石碑的常识中,隱有提及。
    其实,只要能修成单无漏的境界,就已经算是“脱胎”大成,可以尝试衝击“回光”之境。
    回光境界,本质是在闭关之中,隱隱约约,让体內情况迴转到诞生之前,藉此修正自己先天的缺陷,突破天生的枷锁。
    就像是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更强大的生命,重新发育。
    但是,以单无漏的根基,衝击回光境界,失败概率本来就不低。
    这个世界,还没有现成的相关功法可以参考,只能靠自己摸索。
    山王冲关失败,是大有可能的。
    就是不知道,他当初到底想把自己升华成何种存在,才会导致原有的魂魄灭去后,肉身变成这种怪物。
    难道,他想变成大唐的灾难化身吗?
    “嘶!”
    楚天舒这回是真的倒吸一口冷气了,双目紧盯著海东来。
    还好,看海东来的功法脉络,他是在尝试双无漏的路数。
    还好啊,他没有贸然衝击回光。
    否则,要是海东来也衝击回光失败了,这方天下,现在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鬼样子。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噬恶演武,诸天除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温茶米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温茶米酒并收藏噬恶演武,诸天除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