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咱无脑听萧太尉的就对了!魏王啊,做舔狗是舔不出死战之兵的!
    新郑西南,洧水西岸。
    山坡之上。
    赵云立马横枪,正远望着西岸渡头。
    身后山林之内,七千骑兵人衔枚,马裹蹄,如无声无息的兵俑般驻立。
    就在昨日,萧和的密令送到了他手中。
    赵云遂带三日干粮,七千轻骑从许都北面绕了一大圈,借着夜色掩护奔行六十余里,抢先一步赶到了此地。
    徐晃的四万魏军,必然会在这里渡过洧水。
    这里,就是萧和为他选定的伏击之地。
    赵云和他的七千铁骑,已在此等候了整整一日。
    时近黄昏,却仍不见有魏军身影出现。
    “车骑将军,魏军迟迟未出现,会不会是他们察觉了这是萧太尉的计策,半路又退回了许都?”
    身后的张燕忍不住问道,言语间略有担忧。
    “萧太尉说了,若程昱贾诩之流在许都,或许能察觉到他这围魏救赵之计。”
    “董昭,陈群的话…”
    赵云嘴角掠起一抹不屑,面色笃信道:
    “总之你尽管放心吧,吾自与萧太尉相识以来,他计策还未曾失算过一次。”
    “既是他料定,魏军必会来此送死,你我就无需过多猜测,只管耐心等着便是。”
    张燕心头一震,蓦的省悟过来。
    自己也是长了本事,竟然神奇的质疑起了萧太尉的判断…
    念及于此,张燕不禁摇头自嘲一笑。
    马蹄声响起,一骑斥侯飞奔而至。
    “启禀车骑将军,南面一里大道上,有大批魏军正向渡头而来,数量约有四万余人,旗号乃是‘徐’字旗。”
    张燕自嘲霎时间收起,惊喜的目光看向赵云:
    “车骑将军,魏军果然来了,萧太尉当真乃神人也!”
    赵云却未大惊小怪,仿若习以为常一般,只淡淡一笑:
    “子翼,我早说过,萧太尉说的话,我们只管照做便是,根本无需多想。”
    张燕重重点头,欣然一拱手:
    “车骑将军,请下令吧!”
    赵云龙胆枪一横,厉声道:
    “传吾之命,全军做好准备,只等魏寇渡河之时,背后击之!”
    张燕慨然领命。
    七千楚军铁骑,皆是热血沸腾,战意陡燃。
    赵云立马于山坡,静看南面。
    果然。
    片刻之后,尘雾滚滚而至,数万魏军士卒,沿着洧水西岸急行军而来,很快抵达了渡头。
    徐晃唯恐慢一步,被关羽抢先杀入河南尹,连让士卒稍适休整吃口热饭都不许,便喝令魏卒渡河。
    新郑并非大城,渡头船只有限,一次最多容纳千人渡河而已。
    徐晃却耗不起时间,一面令士卒以现有船只渡河,一面拆卸渡头内的材料,扎制成简易木筏过河。
    一时间,四万余魏军士卒,拥挤在狭窄的渡头内,忙到热火潮天。
    徐晃和他的四万士卒,却全然没有觉察到,渡头西面的山林中,无数双森冷的目光,正死死盯着他们。
    就像是在盯着送到嘴边的猎物…
    “时机已到!”
    赵云枪锋一指,厉喝道:
    “全军听令,随我杀进渡头,杀魏寇一个片甲不留——”
    赵云纵马提枪,如一道雪亮银虹,头一个冲出了树林。
    张燕手提长刀,紧随其后。
    七千楚军铁骑,如下山猛虎一般,铺天盖地涌出树林,向着渡头袭卷而上。
    渡头内,四万魏军浑然不觉死亡正逼近,还拥挤于岸边等着过河。
    尽管徐晃已下令,将渡头内木料统统拆下,扎成简易木筏,却依旧不够用。
    “公明将军,这样过河速度太慢了,天黑之前,我们最多也就只能渡一半人过河。”
    夏侯杰忍不住提醒道。
    徐晃盯着河面沉吟片刻,喝道:
    “光靠渡头这点木材扎筏确实不够,你速调三千人,就近往附近山林间伐木制筏!”
    夏侯杰当即领命,回头便调动兵马,准备往渡头外而去。
    徐晃紧皱的眉头,这才稍稍松展,目光望向了洛阳方向。
    “关云长,不得不说,你这招转攻洛阳之计,确实是一步妙棋。”
    “也不知道这一计,是那徐元直,还是那法正为你所献。”
    “不过,那二人终究不是萧和,这一计还欠火候,还是被我们识破了。”
    “这中原鹿死谁手,依旧尚未可知…”
    徐晃喃喃自语,若有所思,眉宇间渐燃自信。
    突然。
    耳边隐隐传来某种细微的异动。
    一位绝顶武将的本能,令他陡然警觉起来,下意识的向着渡头外望去。
    视野尽头,似乎有漫漫尘雾,正向渡头袭扑而近。
    此时河上风平浪静,并非是大风天,怎会突然间出现这么大的尘雾?
    徐晃手中长斧握紧,神经跟着紧绷起来,瞪大眼睛细细再看。
    下一瞬,倒吸一口凉气,脸色愕然惊变。
    那并非是狂风掀起的滚滚尘雾。
    尘土之中,隐隐约约有无数的骑兵身影,如地狱而来的幽冥,正若隐若现。
    一面“楚”字旗,陡然撞入眼帘。
    楚军骑兵。
    是无数楚军骑兵,卷着漫空狂尘,从身后杀向了渡头。
    “这怎么可能?”
    徐晃眼珠陡然间爆睁,神色霎时惊变,仿若见鬼一般。
    楚军骑兵!
    数量之多,足足有七八千之众。
    这么多的楚骑,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莫非担忧之事成真,关羽转攻洛阳,果真乃是引蛇出洞之计?
    当关羽得知他主力尽出时,便发骑兵奔袭新郑渡,在此伏击于他?
    徐晃脑海中,霎时间迸出这般猜测。
    转念又想不对。
    关羽所统的荆州军团,虚实他还是很楚的,基本上皆以步军为主。
    可来袭的却是七千铁骑啊!
    关羽哪有这么多骑兵?
    徐晃惊异的目光再望楚骑,旋即眉头一皱:
    “关云长不可能有这么多骑兵,必是在马尾后挂了树枝,掀起漫空尘土,虚张声势而已。”
    “传令全军,不得自乱阵脚,即刻结阵拒敌!”
    徐晃迅速冷静下来,当即喝令后军转向,往渡头外拒敌。
    此时的魏军,原本发现楚骑来袭,陷入一片惊慌失措中。
    徐晃凭借着他的威望,稍稍镇压住动荡军心,催喝着后军士卒匆忙结阵。
    楚骑来势太快,转眼从尘雾冲出。
    楚军全貌,已看到的清清楚楚。
    徐晃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再度愕然惊变。
    楚军并非小队人马,也并没用什么马尾拴树枝,扬起狂尘的把戏。
    七千铁骑!
    那乌压压而来,如钢铁洪流般的骑兵,就是七千铁骑!
    “这么多的楚骑?”
    “关羽一夜之间,怎会多出这么多骑兵?”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徐晃脑中嗡嗡作响,万千疑问如惊雷炸响。
    仓促结阵的魏兵们,士气再度遭受重创,脚步不听使唤的便开始步步后退。
    魏军虽多,却仓促应战,阵形都来不及结。
    且半数以上的魏军,还拥挤在河边等着上船,尚未掉转方向。
    而为加快行军速度,魏军丢弃了盾牌长矛等重装备,皆只携带一柄环首刀轻装行军。
    无盾无矛又无枪,仓促之间,如何能在这野外之上,阻挡七千铁骑来攻?
    “徐将军,楚军突然冒出这么多骑兵,怎么办啊?”
    夏侯杰飞奔而来大叫,声音已是吓到颤栗沙哑。
    徐晃来不及细想,只得咬牙大叫:
    “别管那么多,严令士卒不得后退,死战拒敌!”
    “命前军尽快渡河,能渡过多少就渡多少——”
    徐晃很清楚,在这种不利局面下,想要抵挡住楚军铁骑冲击的希望微乎其乎。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将兵马渡河,以减少死伤。
    夏侯杰无奈,只得提刀在手,忐忑不安的坐看楚军逼近。
    眨眼间,楚骑已冲近七十余步。
    “全军听令,放箭!”
    “射杀魏寇!”
    奔行中的楚骑,纷纷弯弓搭箭,箭雨呼啸而出。
    飞蝗般的利箭,腾空而起,向着魏军袭卷而去。
    这七千骑兵,以白马义从为骨干,皆乃弓马娴熟之士,这一轮箭雨放出,何等犀利。
    顷刻间,无盾牌抵挡的魏军,便被成片成片钉倒在地。
    惨叫声此起彼伏。
    徐晃这才反应过来,急是大叫:
    “弓弩手在哪里,放箭,给我放箭——”
    魏军弓弩手们,只得手忙脚乱,向着奔腾而来的楚军乱射。
    私兵制的缺陷之一,在此时便体现了出来。
    魏军之中,近半数以上,皆是士家豪强的家兵僮客组成,远不及当年曹军士卒之精锐。
    这些家仆出身的弓弩手,多数都射术稀松,仓促间只是一顿乱射,根本对楚军形成不了多大威胁。
    楚军势不可挡,已冲近三十余步。
    面对这般山崩地裂般的冲势,魏军本就慌乱的意志,终于土崩瓦解。
    溃退开始。
    私兵制的又一缺陷,同时也显现了出来。
    统军部将多为豪强出身,兵马皆归私有,打顺风仗的时候自然个个悍勇,争相抢功。
    现下身处逆风局,人人皆想着保存部曲实力,哪里有为国死战之心。
    顷刻间,三成左右的豪强私兵,便不得徐晃命令,最先退下阵来,奔向岸边。
    私兵们一退,直属魏廷的世兵们,军心自然也大受影响,不由自主的也跟着溃散。
    两万后军,未等楚骑杀到,便不战自溃。
    “谁敢擅退,斩~~”
    徐晃勃然惊怒,口中咆哮喝斥,挥舞着大斧连斩数名溃卒。
    无济于事。
    军心已崩,谁还管他的将令,尽皆只顾夺路而逃。
    望着崩溃的己军,徐晃满腹酸楚,仰天长叹道:
    “魏王啊魏王,你看到了吗,枉你一心重用士家豪姓,他们又怎愿为你死战?”
    就在徐晃悲愤怒叫时,前方楚军铁骑,已滚滚撞至。
    赵云如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当先刺入了崩溃的魏阵中。
    手起枪落,手起枪落…
    沿途魏卒,皆如草芥般,被他成片成片收割性命。
    血目一扫,一眼锁定了将旗之下,正仰天悲叫的徐晃。
    “徐晃,受死——”
    赵云一声厉啸,纵马拖枪,直奔徐晃杀去。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天命不在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命不在身并收藏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