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或许真的是一个好日子。
    朱应认祖归宗,归于宗谱。
    更是被敕封为皇太孙。
    同时自己正妻刘玉儿也到了临盆,第二个子嗣将在今日出世。
    太孙府。
    随着今日朱应成功被封为皇太孙,原本虞怀王的牌匾也是被撤下了,取而代之的是太孙府。
    位分更高了。
    此刻。
    整个太孙府无比的戒备。
    在府外。
    禁卫军肃立。
    金吾卫肃立。
    还有隶属于太孙府的王卫军肃立。
    可以说。
    属于大明最顶尖的几个军队规制都在此了。
    三个军的统领都在此,郭镇,罗扬,刘磊三个统领镇守在外。
    可以说。
    此刻的太孙府戒备森严到了极致。
    在府内。
    刘玉儿所处的殿宇内。
    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婢女,十分的忙碌。
    虽然是第二次当爹。
    但朱应此刻的表现仍然是十分紧张。
    “哈哈。”
    “标儿,还真的是难得看到雄英如此表现啊。”
    “你这小子竟然还有怕的时候。”朱元璋看着朱应这担心忐忑的样子,忍不住的笑了。
    不过。
    在一旁的朱标没有附和,也是带着一种忐忑的看着,毕竟这可是他的第二个孙儿了。
    “不知道这一胎是男孩还是女孩?”朱标带着几分忐忑的道。
    “不管男孩还是女孩,咱都喜欢。”朱元璋笑着道。
    如今嫡长子已经有了,而且朱应另外的三个女人都有了身孕,以后肯定是子嗣繁衍昌盛的。
    正在这时!
    殿宇内。
    传出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声。
    显得极为宏亮。
    下一刻。
    一个接生婆抱着一个红布包裹,哭声格外嘹亮的婴孩走了出来。
    “恭喜太孙殿下。”
    “太孙妃生了一位公子。”
    接生婆来到了朱应面前,恭敬道。
    顺带将手中的婴孩一递。
    朱应立刻接了过来,一看,皱皱巴巴的,与以前朱文熙一样。
    朱元璋和朱标立刻凑了过来。
    “玉儿还真的是一个咱的好孙媳妇,又给雄英生了一个男丁。”朱元璋笑着道,十分高兴。
    在这时代。
    绝对是重男轻女的,这也是时代改变不了,哪怕是到了后世有很多地方也是如此。
    “宿主第二个子嗣出生。”
    “是否随机赋予天赋?”
    正在朱应抱着自己二儿子的一刻,面板提示声随之响起。
    “随机赋予天赋。”
    朱应没有任何犹豫,立刻道:“赋予!”
    在朱文熙出世时。
    赋予了【政】的天赋。
    这也让朱文熙如今几岁,已然写得一手好字,在文治上天赋卓越。
    虽然不知道这一次能够给二儿子赋予什么天赋,但朱应很清楚,只要天赋赋予,必然是出色的。
    无论什么天赋,未来朱应就对他走什么天赋的培养路线。
    “随机天赋赋予。”面板提示道。
    下一刻。
    一道金色的光晕轻轻落到了朱应抱着的二儿子身上。
    持续了一刻后。
    “成功赋予天赋【武】。”面板提示道。
    听到这一个字。
    朱应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来:“天赋【武】,看来未来老二善武,能够随我一起战场杀伐,攻城掠地,不错。”
    老大是【政】,老二是【武】,还真的是相辅相成。
    “雄英。”
    “给他想好名字了没有?”朱元璋笑着问道。
    “文熙未来是以政务作为根本,老二自然是要跟着我一起征伐天下,当以战为名。”朱应笑了笑,直接定下来。
    “朱文战吗?”朱元璋立刻将字辈给取了,一听,点了点头。
    “没办法。”
    “虽然听起来略微拗口,但这字辈可是老头子你定下的。”朱应笑着道。
    “你这臭小子,没事就喜欢顶咱。”朱元璋没好气的道。
    “哈哈。”
    朱应大笑了起来。
    随后。
    看着这周围忙碌的婢女和侍从,当即道:“今日参与接生之人,一律厚赐。”
    “林伯,你安排一下。”
    朱应大声道。
    林福立刻走上来:“老奴领命。”
    “多谢太孙殿下。”
    周围所有的侍从都恭敬道谢。
    “老头子,爹。”
    “我进去看看玉儿。”
    “你们也看看文战。”朱应笑着,将手中的老二对着朱元璋一递。
    “去吧。”
    “玉儿可是咱朱家的大功臣,可要好好对她啊。”朱元璋笑着道,顺手接过了二曾孙。
    老脸上也是挂着喜悦的笑容。
    血脉的延续,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而朱应则是走到了殿内。
    第二次临盆,自然是比第一次更为顺畅。
    刘玉儿躺在了床榻上,十分虚弱。
    “玉儿,辛苦你了。”朱应走上前,温声安抚道。
    “能够为夫君再诞子嗣,这是玉儿的职责。”刘玉儿温柔回道。
    “我给你准备了好东西,我亲自调配的灵丹。”
    “你服用下去,可弥补精血亏空。”朱应关切的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一瓶丹药来。
    然后给刘玉儿服用了一颗。
    丹药入口。
    一股精纯的能量散开,让刘玉儿苍白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丹药为辅,但还需休养好。”
    “孩子我已经取好名字了,叫朱文战。”
    “文熙主政,文战主战。”
    “以后随我一起为大明开疆拓土。”朱应握着刘玉儿的手,温柔说道。
    “恩。”刘玉儿点了点头,将自己二儿子的名字记了下来。
    而在外。
    许多听到了刘玉儿临盆消息的大臣也都来了。
    淮西将领,还有诸多大臣。
    “臣等参见皇上。”
    “参见太子殿下。”
    当众多大臣来到了此间,看到了朱元璋父子,立刻恭敬行礼。
    “好了。”
    “无需多礼。”
    朱元璋笑着道。
    “皇上。”
    “玉儿这次生得男孩还是女孩?”
    蓝玉凑上前,十分好奇的问道。
    “玉儿又给咱生了一个曾孙子。”朱元璋高兴的说道。
    “恭贺皇上。”
    “恭贺太子。”蓝玉等臣立刻恭贺道。
    “刘璟。”
    “你爹有一个好孙女啊。”朱元璋转过头,看着一旁的刘璟笑道。
    听到这。
    刘璟立刻躬身一拜:“多谢皇上夸赞。”
    对于刘璟而言,心底自然是带着难言的激动。
    因为与朱应的姻亲关系,刘璟身份地位水涨船高,官至户部尚书。
    可以说。
    未来刘家只要不造反谋逆,他们家族肯定昌盛。
    如今刘玉儿再次给朱应生下了一个儿子,地位自然也是更高了,无人可以撼动。
    “好了。”
    “正好你们今天来了。”
    “咱孙子体恤百官,等下午你们就可以听到一个好消息,保管你们会高兴。”
    看着这些官吏到此,朱元璋也是带着几分深意的说道。
    听到这话。
    几乎所有大臣都是一脸茫然,只有刘璟面带微笑,自然是已经收到了圣旨了。
    “好了。”
    “你们的心意,孤替雄英受了。”
    “如今大明正值于诸多国策施行关键,诸卿先行归去吧。”
    “待得他日,孤会让雄英设宴的。”朱标这时开口说道。
    闻言!
    众臣纷纷一拜,便退了下去。
    ……
    府外。
    “刘尚书。”
    “刚刚皇上说的是什么意思?”
    一出府。
    蓝玉等将领,还有六部其他尚书都看向了刘璟。
    “诸位大人。”
    “等下午,凡大明官吏的俸禄都要提升一倍了。”
    “而且不仅仅是俸禄上的提升,还有皇太孙对天下官员的勉励,只待官吏做出政绩,便有更大的恩赏。”刘璟抚了一下胡须,笑着说道。
    “俸禄提升一倍?”
    听到这个。
    周围的文武大臣全部都是大惊失色,显然是没有想到。
    “总之,诸位等明日看昭告即可。”
    “而且除此外,我大明还有一件喜事。”
    “皇太孙带回了传国玉玺,如今我大明便是真正的名正言顺,皇上也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啊。”刘璟又是一脸敬畏之色的说道。
    而众人听到传国玉玺四个字。
    全部都惊呆了。
    “传国玉玺?”
    “真的假的?”
    “这传国玉玺不是早就遗失了吗?”
    众人看着刘璟,一脸惊讶。
    “这是皇上在圣旨之中言明的。”
    “自不会有假。”刘璟笑道。
    “太孙殿下真乃天命之人啊。”
    “传国玉玺竟然都被太孙给带回来了。”
    “天命眷顾啊。”
    ……
    众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充满了惊骇。
    传国玉玺对于华夏国度的意义,自是无需多言。
    时间一转。
    京都各处府衙之中。
    来了礼部与吏部下发的圣旨。
    一则。
    便是大明朝廷命官俸禄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一倍。
    二则。
    便是年终恩赏,每一部,每一职权部门,乃至于每一个府域择选出五十个人,政绩突出,恩赏俸禄。
    “皇上圣明,太子圣明,太孙圣明。”
    “俸禄递增一倍,以后日子真的可以过好了。”
    “是啊。”
    “以前那俸禄还要省着用,如今多了一倍的俸禄,家里的婆娘终于可以有更多的销了。”
    “年终俸禄,政绩突出者恩赏一年的俸禄,由皇家产业赋予,这肯定是太孙殿下的手笔。”
    “必然啊。”
    “自太孙处置政务后,定下了多少有利于大明的国策,如今想来也不例外。”
    “除此外。”
    “还有供养皇族宗室的供养钱银,以后皇族宗室供养与国库无关,由太孙创建的皇家产业供养,年满十五岁皇族,不再供养,十五岁之下则是供养至十五岁为止,而封国内只有藩王能够得到供养,甚至于供养银子都减半了。”
    “太孙英明啊。”
    “当日就揭开了皇族宗室的弊端,必会拖垮大明的国本,如今这一改变,必会让大明国力变得更为强盛。”
    “太孙自民间归来,深知民间疾苦与国之根本,当真是大明之幸,大明万民之幸啊。”
    “对啊,太孙不仅体恤万民,更体恤我等为大明效力臣子,圣旨上说了,如今涨幅一倍的俸禄,待得大明国力强盛,俸禄还会涨。”
    ……
    应天府的诸多府衙内。
    自然是让所有的官吏全部都喜不自胜。
    当然。
    不仅仅是官吏,还有为朝廷效力的衙役,他们的俸禄自然也是得到了一倍增长。
    这是真正的恩泽大明的官吏。
    不过。
    在另一道圣旨下。
    皇族宗室供养的改变,这对于藩王而言,绝对不是好事。
    此刻在他们的王府内,已经是暗骂不断了。
    “该死的朱雄英。”
    “好狠啊。”
    “供养减半也就罢了,往后我们子孙供养只能供至十五岁,十五岁之上不再供养。”
    “如今父皇还在他就敢如此,等以后父皇不在了,他绝对会拿我们开刀。”
    “该死啊。”
    “苍天无眼,为何要让这该死的朱雄英活过来?”
    对于那些藩王而言,此刻怒骂不断。
    这是他们的利益受损,大损。
    随着这国策的改变。
    未来他们的日子不会像以前那般奢靡好过了,而且未来他们归于封国之后,虽然名义上是藩王,可实则却变成了吉祥物,不再拥有权柄了。
    不过。
    他们这些怒骂的话,也根本不敢在朱应面前来造次。
    只能关闭府门暗骂几句罢了。
    随着这两道圣旨的颁布。
    虽然不是真正影响民生的,但对于整个大明而言,绝对会起到不小的用处。
    文渊阁!
    “反响如何?”
    看着朱标走来,朱元璋直接问道。
    “各府衙内的官吏宛若过年,皆是极为高兴。”
    “只不过王府内,我刚刚询问了蒋瓛,我的那些弟弟们颇有微词,甚至都怒骂起雄英了。”朱标十分平静的说道。
    显然。
    从朱标这毫无波澜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一点,他对那些弟弟们已经不像是以前那样看重,更没有对他们再太过亲近,显然是被朱棣给伤到了。
    如今的他,只有以人君身份去面对他们。
    听着朱标所言。
    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后道:“再过一些时日,让他们滚回封地吧,不要在咱面前碍眼了。”
    “雄英说的对。”
    “人是会变得。”
    “拥有了权利,那也会变得。”
    “你的这些弟弟们大多已经变得咱都不认识了,以后就让他们每一支的主脉为富家翁吧,除此外,咱也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允。”
    显然。
    到了现在。
    朱元璋也放弃了曾经心中所想了。
    就凭朱桂他们那些逆子所作所为,便已然让朱元璋放弃了他们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无谅888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谅888并收藏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