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府内。
    忽然传出了一声冷冽而威严的喝令。
    紧随着。
    只见王府内一个个身着王卫战甲,身披红披风的虞怀王卫出现。
    在刘协的率领下。
    王卫如同长龙,迅速从王府内冲了出来。
    “兄弟们。”
    “全部打趴下。”
    刘磊一声大喊。
    率先冲出去。
    手里还拿着一根木棍。
    在他身后的王卫也全部都是手持木棍,并未持兵刃。
    在他们出来后。
    目的明确,直接就对着这些藩王的王卫冲去。
    手起棍落。
    对着这些藩王王卫的手脚招呼,一棍落下就是一个藩王王卫倒地。
    此间都是藩王王卫。
    可面对朱应麾下的王卫却是很好区分,因为朱应麾下王卫得到了与禁卫军,金吾卫一样的殊荣,身披红披风,极具识别度。
    在众多王卫鱼贯冲出的一刻。
    便是一种摧枯拉朽之势。
    所过之处,一个个藩王王卫被干倒。
    以如今朱应麾下王卫的实力,对付这些藩王麾下的王卫,自然是轻而易举。
    纵观整个大明。
    杀敌染血有朱应麾下王卫多的,几乎没有。
    与朱应麾下王卫相比,这些藩王麾下的王卫就是新兵蛋子。
    朱应麾下王卫出动不过一千人。
    可只是眨眼间。
    这王府前的藩王王卫就被撂倒了大半,王府前遍布哀嚎声,惨叫声。
    “朱雄英。”
    “你…你好大的胆子。”
    “你竟然真的敢对我们出手。”
    朱棡看着府门前的朱应,指着怒骂道。
    在朱棡身边的众藩王此刻脸色也是十分难看。
    此番的场面与他们来到前所想的完全不同,原本他们就是想着来逼迫朱应背负一个残害亲叔的名声,宣扬出去,然后以此为逼迫,让朱应不敢再对他们如何,甚至于连带着让他们的父皇也退步。
    可现在呢?
    闹是闹大了。
    可想象的对朱应人人喊打并没有出现,反倒是他们这些藩王成了人人喊打的,甚至还激起了民愤。
    “现在,你们该想一想这事如何收场吧。”
    “我,是绝不会放过你们的。”
    朱应冷冷扫了朱棡几个藩王一眼,带着一种冷意。
    听到这话。
    众藩王看着此间的状况,甚至还有不少百姓被打出血,鼻青脸肿。
    想要走也被无数百姓包围的里三层外三层,根本不可能离开了。
    此刻的他们已经慌了,几个胆子小的脸色都已经变白了。
    很快。
    众藩王带着的王卫几乎被全部撂倒在地上,许多害怕的甚至直接跪下投降了。
    还站着的除了朱应麾下的王卫,便是汇聚周围的百姓。
    这时候。
    朱应已经走到了人群之中。
    看着一些被藩王王卫打伤的百姓,朱应脸上也是挂着一抹关切:“诸位没事吧?”
    “皇长孙殿下。”
    “草…草民没事。”
    当看着朱应来到,这些百姓哪怕受了伤,鼻青脸肿的,但他们却表现的极为高兴。
    皇长孙朱雄英,如今在民间的声望可称之为顶峰。
    不仅是开疆拓土,封狼居胥的大明武将第一人。
    更是心系万民,施行利国利民国策的仁义皇孙。
    “诸位乡亲父老。”
    “此番你们为我朱应而伤,此乃朱应失责。”
    “抱歉。”
    看着周围几十个负伤的百姓,朱应一脸郑重,抱拳躬身行了一礼。
    见此一礼。
    周围所有的百姓全部都变得激动,更有感动。
    “殿下万万不可对草民等多礼。”
    “殿下对天下万民有再造之恩,国策仁义,心系万民。”
    “这些人都带人打到了殿下的府上了,天下万民都禀承殿下恩惠,倘若让这些人欺负到了殿下,伤到了殿下,那就是草民们的无能了。”
    “没错。”
    “殿下仁德,天下万民皆拥护殿下,倘若殿下有闪失,草民等人就是万死之罪了。”
    “殿下无事就好。”
    “……”
    周围的百姓都是面带狂热的看着朱应说着,你一句我一句。
    或许他们都不善于言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是真心想要保护朱应。
    没有别的心思。
    因为所有百姓都知道朱应未来会是一个明君,会是一个好皇帝。
    听着这些。
    朱应脸上也是浮起了一抹郑重之色,随后,环视周围所有的百姓,大声道:“朱应,谢乡亲父老为挺身而出。”
    “朱应,别无二话。”
    “但也有几句肺腑之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皇明,当以仁德治天下,当以恩泽待万民。”
    “我朱应在民间长大,自知民间疾苦。”
    “未来所施国策,定不辜负万民期望。”
    朱应大声说道。
    随着话音落下。
    周围的百姓也都是无比激动。
    “殿下圣明。”
    “虞怀王圣明。”
    “……”
    整个虞怀王府全部都是高呼朱应圣明的百姓呼声。
    朱应一抬手,声音逐渐平息,但目光扫视了周围被打倒哀嚎还有跪地的藩王王卫,冷冷道:“今日之事。”
    “我会给所有乡亲父老一个交代。”
    “同样,也是给我自己一个交代。”
    此话一落。
    朱应直接转过身,看向了此刻已经呈现不安的众藩王,
    “带兵包围本王的府邸,下令伤民。”
    “原本对于你们这些叔叔,我觉得容忍也够了,但你们今日之举,实在是让我失望。”朱应冷冷说道。
    朱应没有任何犹豫。
    一挥手。
    冷冷一喝:“全部拿下。”
    众王卫立刻向着这几个藩王靠拢了过去。
    “朱雄英。”
    “你敢。”
    “吾等可都是你的亲叔叔,你敢对我们动手,父皇绝不会轻饶了你。”朱桂一脸愤怒的道。
    也正在这时!
    “闪开。”
    “闪开。”
    自皇宫方向,一阵阵脚步声席卷而来。
    乍一看。
    只见以郭镇为首,数千禁卫军手持长枪,快步跑来。
    众多百姓在这禁卫军的威压下,也是纷纷散开。
    “禁卫军来了。”
    “朱雄英。”
    “你还有胆子拿我们吗?”朱桂看到禁卫军来到,却是冷笑起来。
    “你残害亲叔,将四哥关入了宗人府。”
    “如今我们上门理论,你竟然还让王卫动手。”
    “此事,定让你在父皇面前吃不了兜着走。”
    “不错。”
    “朱雄英。”
    “不要以为父皇护着你就真的让你无视一切了。”
    “说到底,吾等也是你亲叔叔。”
    “你休得造次。”
    看到了禁卫军来到后,这些藩王虽然心里发慌,但他们自持还是自己占理。
    可朱应却根本没有理会。
    “拿下。”
    刘磊一声大喝。
    众王卫直接一拥而上,两人押一个,直接将朱棡,朱桂等藩王押下了。
    纵然他们反抗,可在朱应麾下王卫面前就如同孩童一样,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
    “朱雄英。”
    “你放肆。”
    “该死的下人,放开本王。”
    ……
    看到朱应真的动真格的,这些王卫竟然真的敢动手,这些藩王也气急了。
    这,也的确是他们想多了。
    朱应麾下的王卫都乃是他圈养的私兵,死忠。
    都是在战场上追随朱应刀山火海的,并且还经过了忠诚面板的筛查,别说是拿下他们这些藩王了,就算是当场造反谋逆都不会皱眉头。
    这时!
    郭镇也快步跑来。
    来到后。
    众多禁卫军迅速压来,将长枪对准了地上趴着的,跪着的藩王王卫。
    “王爷无碍吧?”
    郭镇十分关切的看着朱应,充满了忐忑。
    “我无碍。”
    “就是百姓受难。”
    朱应看了郭镇一眼,然后指着那些被藩王王卫所伤的百姓道。
    郭镇立刻看了过去,脸色也是变得难看起来。
    虞怀王府的安全虽然有着王卫,但昔日封王时,皇上就已经交代了,朱应的安危也与他禁卫军有关,倘若真的让这些藩王造次太过了,他绝对属吃不了兜着走。
    “郭统领。”
    “朱雄英猖獗至极,竟敢对吾等这些叔叔动手。”
    “还请速速禀告父皇。”
    “吾等来为四哥讨一个公道,竟被朱雄英如此对待,倘若他日朱雄英登基,绝对不会放过我们这些叔叔。”
    “不错。”
    “请父皇主持公道……”
    一个个被朱应麾下王卫押解的藩王愤怒的叫骂起来。
    “奉皇上旨意。”
    “诸藩王兴兵进犯虞怀王府,罪大恶极。”
    “禁卫军奉旨拿下所有藩王王卫,交由刑部处置。”
    “另,将所有犯事藩王全部押入皇宫,等候处置。”郭镇冷冷喝道。
    听到这。
    原本还期望着禁卫军来主持公道的藩王脸色都是大变。
    “王爷。”
    “皇上也召王爷入宫觐见。”郭镇又转而恭敬对着朱应道。
    “恩。”
    朱应点了点头。
    看向了那些为了自己负伤的百姓们。
    “肖汉。”
    朱应喊道。
    “请王爷吩咐。”肖汉快步来到。
    “请王府的医师给这些乡亲父老开药治伤。”朱应交代道。
    “属下领命。”肖汉立刻应道。
    而周围的百姓见此,全部都是面带感动之色。
    “诸位乡亲父老。”
    “今日之事会有一个结果。”
    “他们,会付出代价的。”
    朱应抬起手指着那些藩王,大声道。
    随后。
    朱应一挥手。
    便大步向着皇宫所在走去。
    至于这些藩王也没有移交给禁卫军,而是让刘磊带着王卫直接押着,步行向着皇宫而去。
    见此。
    郭镇也不敢说什么。
    皇宫!
    文渊阁外。
    徐妙云带着朱高炽三兄弟跪在了外面。
    显然。
    朱元璋并没有召见他们。
    但此刻。
    大殿内。
    朱元璋与朱标的脸色无比难看。
    “标儿。”
    “咱的这些好儿子们,当真是给咱长脸啊。”
    “兴兵围府。”
    “闹事辱骂。”
    “原本咱想要将老四的罪行给掩盖下来,保留我皇族的体面,可这些混账东西竟然去闹,还说雄英残害亲叔。”
    “混账啊!”
    朱元璋一脸铁青,愤怒的骂道。
    这一次。
    朱元璋是真的被气到了。
    “至少这一次也可以看出雄英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什么地步了。”
    “应天百姓为了保护雄英,自发汇聚。”
    “能够在民间拥有如此,当真是千古难有啊。”朱标则是充满感慨的说道。
    “你还是想着此事该如何处置吧。”朱元璋瞥了一眼,忧心忡忡。
    “事情到了这一个地步了。”
    “唯有如实阐述。”
    “所谓皇族颜面,公正便代表着吾皇族颜面,一昧遮掩,反倒是太过了。”
    “当然。”
    “北疆卖国通敌这件事还是太大了,如若要昭告出去,便是老四圈养死士之名吧。”朱标想了想,说道。
    听到这。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原本朱棣的事情可以无声无息,可是在这些好儿子的作用下,闹得人尽皆知了。
    这时!
    “启奏皇上。”
    “所有在虞怀王府闹事的藩王全部都带来了。”
    “皇长孙殿下也来了。”
    郭镇先一步走进了殿内,恭敬禀告道。
    “宣。”
    “让殿外所有人都进来。”
    朱元璋冷着脸道。
    “皇上有旨。”
    “宣殿外藩王,原燕王妃母子觐见。”云奇大声喊道。
    应声。
    朱应率先走入了殿内,在看到了老朱父子铁青的脸色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站到了一旁。
    随之八个藩王,还有徐妙云带着三个儿子进入了大殿内。
    “父皇。”
    “你要为儿臣们做主啊。”
    “这朱雄英太放肆了。”
    “他竟然让他麾下的王卫对我们动手。”
    朱桂一来,立刻委屈的大喊道。
    其他藩王也是纷纷附和。
    “给咱闭嘴。”
    朱元璋冷冷喝道,眼神锐利,大殿内立刻变得鸦雀无声。
    这些藩王也全部都吓得跪了下来。
    “借着老四被关入宗人府之名,污蔑雄英残害亲叔。”
    “好!你们还真的是有手段啊!”
    朱元璋冷冷说着,眼神之中尽是厌恶。
    现在。
    这些藩王的表现是让他越来越反感,
    “父皇。”
    “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当日就是这朱雄英将四哥留在了此地,之后就被打入宗人府了。”
    “如果不是他,父皇会下旨将四哥关入宗人府吗?”朱桂抬起头,充满了愤恨的说道。
    “不错。”
    “父皇不公。”
    “太过偏宠朱雄英。”
    “四哥在封国多年,将封国治理的井井有条,不说大功,但至少无过。”
    “可如今被打入宗人府不明不白,儿臣等作为四哥的兄弟,岂能坐视?”朱棡此刻也是一脸悲愤的开口道。
    “父皇不公。”
    “儿臣们是为了四哥讨一个公道。”
    众藩王纷纷高呼道。
    “看来。”
    “哪怕到了现在你们都不知悔改啊。”
    “利用此事让雄英背负骂名?”
    “你们这些小手段就想踹窝子?”
    “早点。”
    朱元璋怒骂一声。
    众藩王跪着,低着头不敢直视。
    一旁。
    朱应就是平静的看着,面无波澜,根本没有打算开口说什么。
    “好!”
    “既然你们想要答案。”
    “咱就给你们答案。”
    “老四,通敌卖国,于北伐之时出卖吾北伐大军军情给北元,谋害雄英。”
    “这算不算大罪?”
    “在封国圈养死士,秘密养死士近三千人。”
    “这算不算大罪?”
    朱元璋扫了一眼,冷冷喝问道。
    此话一落。
    众藩王,还有徐妙云母子四人全部都睁大眼睛,脸色大变。
    “这…这怎么可能?”
    “四弟怎会做出如此事?”朱棡一脸惊凝。
    其他藩王此刻已经没有胆子开口说话了。
    从朱元璋口中说出这等事情来,那绝对就没有虚假了。
    而现在。
    所有人也是瞬间明白,为何朱棣会被直接打入宗人府,甚至于只有处置旨意,没有缘由。
    如果真的让这两件事情传出去,那就真的会让皇族蒙羞,特别是那通敌卖国。
    “雄英。”
    “这几个畜生你打算如何处置?”
    “咱听你的。”
    朱元璋看向了朱应,带着一种无奈之色。
    实则。
    他心底也是有些无奈。
    原本朱应对这些藩王的感官就不好,可如今他们又主动送上门去找死。
    朱元璋哪怕想要维护都不知道怎么去维护了。
    “真的全部交给我处置?”
    朱应直接将目光看向了朱元璋,带着几分严肃。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无谅888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无谅888并收藏大明:从战场捡属性开创诸天大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