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人类学的进程!(求月票!!!)
很快,李主任和陈院长那边就把最后的一篇稿子交了上来。
这已经是他的最后一次审核了,至于说之后那就只能是开一场视频会议,然后慢慢的去总结一下,还剩余的一些缺点,一些缺陷吧。
这个项目基本上也就要完工了,到时候可能就不是开视频会议了,直接找一个场地,然后开几天的会议,现场改,然后再去把那些东西整合一下。
他这边的稿子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直接发给书店去印出来,这就是他们的学术成果。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学术成果并不少啊,至少有三千多页,如果真的兑换成字典的话可能会更多。
“这是最后的三百个字,也是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最多的文字了,其他的有些是不敢确认的,还有一些是还在摸索状态的。”
“没有相关的论文确认,我们这边是不敢下结论的,毕竟编字典还是要严谨一些,这是百代的工程,我们这个学术做到这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于说之后的那些文字就让后人去做吧。”
“不太需要,接下来我会把那些文字敲定一下,至于说之后的论文,那就后面再补吧。”
李主任皱了皱眉头,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好大的口气,但是又觉得没有眼前这个人办不成的事情,也觉得有些唏嘘,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学问似乎依旧比不上眼前之人?
周越不管那么多,反正他这里有资料库,可以调动一些更为超前的学问,他这边正在整理,算是他自己的学术成果,至于说之后的那些文字就一点一点的去做论文吧。
他想了一下,把自己整理出来的那些古文字发了过去,大概有二百多个字。
这还没有整理完,大概还能够再识别出来一百个左右。
一千多个字在这种字典当中已经算是不错的,毕竟他们是要考镜源流的,甚至要把很多的字形都囊括到一处,这要看很多的书,参考很多的文献才能够做到这里。
但是当李主任拿到这些字的时候,双手都在颤抖。
这是啥?
二百多个字就相当于二百多篇极为完善的学术文献啊!
毕竟你要考证一个字的时候,还是要把上上下下的所有论据都聚集在一起,那些证据都是分散在各大古书当中的,然而眼前的年轻人直接把这一批文献都给罗列了出来,并且把这个字考证的很明确。
二百多个字,有些是他们正在进程当中的,有些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但是看完了他的考证之后,又觉得很有道理的。
而且论证无比的充实,几乎可以说是很明确了。
“我觉得周老师提出来的这二百多字,我们需要大会讨论一下,把先前的那些古文字的学者聚集到一起,不然的话实在是很难把这些文字定夺下来。”李主任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实在是很难想象啊,一个人居然能够把学问做到这种地步?
他现在终于明白那些建筑学专业的学者见到周老师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客气了,就连他们的建筑学院院长也对周老师极为的欣赏。
这个人做学问简直是做的不讲道理啊,那些你根本弄不明白的东西,到了他这里几乎就直接给你个结果,这谁顶得住啊!
至于说过程,他们可能都要考虑很久才能够给出答案。
“希望周老师能够理解一下,毕竟如果周老师的这二百多个字的确定下来,那么绝对会给整个文字学研究的进程,以及众多历史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李主任并没有危言耸听。
古代文献,即便是一个字,一个句子都是微言大义的。
比如说左传,一字褒贬,一个字,就代表了当时先圣的态度。
所以说一个古文字被识别出来,绝对会给整个学科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说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为过。
对于民族的历史,对于整个学术的进程,甚至不仅仅是在学术界了,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带来一些巨大的影响。
文字学,历史学,古籍整理也就是文献学,哲学。
人类学。
都有很大的意义。
这还仅仅是按照一个重要的字说的,古文字考证出来,绝对有这么大的影响啊。
但是眼前呢?
二百多个!
他觉得双手都在有些颤抖啊,他们能够识别出来的一千个字,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想要把那些未解的文字,或者说是谜题放到之后,让人去更多的解释出来。
毕竟文字学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工程啊,比如说在乾嘉时期,就有父子相传的例子。
文字研究从古到今,脉络一直在延续,几乎每一代人都有研究这种学问的。
现在你跟我说,直接把后三十年的文字考证都做了出来?
是的。
按照李主任最先的预想,即便是这些文字都考证出来,可能也需要至少三十年的时间,用三十年来考证二百个文字,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毕竟上面刚刚下达文件。
考证出来一个古文字奖励十万。
但现在距离文件已经两个多月了,没有一个文字是可以通过他们专家评审的。
材料不足。
或者说论证不够,上面给钱,他们自然是要很严谨的去把钱批下去。
所以说即便是一些模棱两可的,他们也都驳回了,让他们重新去考虑一下,或者说继续的完善。
可能有了这个文件之后,古文字的研究会井喷一下。
但也不至于说一年能够研究出来几十个?
甚至说两位数,他都觉得很悬啊。
一些最基本的论文总归是要发的吧,至少还需要被众人所承认吧,至少说是学术界公认的东西。
总而言之。
这二百多个字是真的让他心惊肉跳的。
他研究了一辈子,也没有研究出来二百多个啊!
而且还要算上他老师的研究成果。
那可是公认的最后一位文学大师。
然而他们两代人,占据了这么高的学术地位,可能也就研究出来几十个字而已。
“周老师这是真的要逆天了。”
(本章完)
很快,李主任和陈院长那边就把最后的一篇稿子交了上来。
这已经是他的最后一次审核了,至于说之后那就只能是开一场视频会议,然后慢慢的去总结一下,还剩余的一些缺点,一些缺陷吧。
这个项目基本上也就要完工了,到时候可能就不是开视频会议了,直接找一个场地,然后开几天的会议,现场改,然后再去把那些东西整合一下。
他这边的稿子也就差不多了,到时候直接发给书店去印出来,这就是他们的学术成果。
毫无疑问的是,他们的学术成果并不少啊,至少有三千多页,如果真的兑换成字典的话可能会更多。
“这是最后的三百个字,也是我们能够识别出来的最多的文字了,其他的有些是不敢确认的,还有一些是还在摸索状态的。”
“没有相关的论文确认,我们这边是不敢下结论的,毕竟编字典还是要严谨一些,这是百代的工程,我们这个学术做到这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至于说之后的那些文字就让后人去做吧。”
“不太需要,接下来我会把那些文字敲定一下,至于说之后的论文,那就后面再补吧。”
李主任皱了皱眉头,他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好大的口气,但是又觉得没有眼前这个人办不成的事情,也觉得有些唏嘘,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学问似乎依旧比不上眼前之人?
周越不管那么多,反正他这里有资料库,可以调动一些更为超前的学问,他这边正在整理,算是他自己的学术成果,至于说之后的那些文字就一点一点的去做论文吧。
他想了一下,把自己整理出来的那些古文字发了过去,大概有二百多个字。
这还没有整理完,大概还能够再识别出来一百个左右。
一千多个字在这种字典当中已经算是不错的,毕竟他们是要考镜源流的,甚至要把很多的字形都囊括到一处,这要看很多的书,参考很多的文献才能够做到这里。
但是当李主任拿到这些字的时候,双手都在颤抖。
这是啥?
二百多个字就相当于二百多篇极为完善的学术文献啊!
毕竟你要考证一个字的时候,还是要把上上下下的所有论据都聚集在一起,那些证据都是分散在各大古书当中的,然而眼前的年轻人直接把这一批文献都给罗列了出来,并且把这个字考证的很明确。
二百多个字,有些是他们正在进程当中的,有些是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但是看完了他的考证之后,又觉得很有道理的。
而且论证无比的充实,几乎可以说是很明确了。
“我觉得周老师提出来的这二百多字,我们需要大会讨论一下,把先前的那些古文字的学者聚集到一起,不然的话实在是很难把这些文字定夺下来。”李主任前所未有的郑重。
他实在是很难想象啊,一个人居然能够把学问做到这种地步?
他现在终于明白那些建筑学专业的学者见到周老师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客气了,就连他们的建筑学院院长也对周老师极为的欣赏。
这个人做学问简直是做的不讲道理啊,那些你根本弄不明白的东西,到了他这里几乎就直接给你个结果,这谁顶得住啊!
至于说过程,他们可能都要考虑很久才能够给出答案。
“希望周老师能够理解一下,毕竟如果周老师的这二百多个字的确定下来,那么绝对会给整个文字学研究的进程,以及众多历史文献研究的学术成果都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李主任并没有危言耸听。
古代文献,即便是一个字,一个句子都是微言大义的。
比如说左传,一字褒贬,一个字,就代表了当时先圣的态度。
所以说一个古文字被识别出来,绝对会给整个学科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说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不为过。
对于民族的历史,对于整个学术的进程,甚至不仅仅是在学术界了,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带来一些巨大的影响。
文字学,历史学,古籍整理也就是文献学,哲学。
人类学。
都有很大的意义。
这还仅仅是按照一个重要的字说的,古文字考证出来,绝对有这么大的影响啊。
但是眼前呢?
二百多个!
他觉得双手都在有些颤抖啊,他们能够识别出来的一千个字,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想要把那些未解的文字,或者说是谜题放到之后,让人去更多的解释出来。
毕竟文字学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代人的工程啊,比如说在乾嘉时期,就有父子相传的例子。
文字研究从古到今,脉络一直在延续,几乎每一代人都有研究这种学问的。
现在你跟我说,直接把后三十年的文字考证都做了出来?
是的。
按照李主任最先的预想,即便是这些文字都考证出来,可能也需要至少三十年的时间,用三十年来考证二百个文字,这个速度已经很快了。
毕竟上面刚刚下达文件。
考证出来一个古文字奖励十万。
但现在距离文件已经两个多月了,没有一个文字是可以通过他们专家评审的。
材料不足。
或者说论证不够,上面给钱,他们自然是要很严谨的去把钱批下去。
所以说即便是一些模棱两可的,他们也都驳回了,让他们重新去考虑一下,或者说继续的完善。
可能有了这个文件之后,古文字的研究会井喷一下。
但也不至于说一年能够研究出来几十个?
甚至说两位数,他都觉得很悬啊。
一些最基本的论文总归是要发的吧,至少还需要被众人所承认吧,至少说是学术界公认的东西。
总而言之。
这二百多个字是真的让他心惊肉跳的。
他研究了一辈子,也没有研究出来二百多个啊!
而且还要算上他老师的研究成果。
那可是公认的最后一位文学大师。
然而他们两代人,占据了这么高的学术地位,可能也就研究出来几十个字而已。
“周老师这是真的要逆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