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分歧
    第二日一早。
    贾府门口已经停了一排的马车,等候府里的主子们出来,王家也提前派了人来迎接,两边的人倒是把门口气势弄得十足。
    过了片刻,薛姨妈和王熙凤出来,她们二人每人一乘四人轿。贾府还有一顶八抬大轿,不过按照朝廷规定,那是贾母才能坐的。
    贾宝玉高兴的登上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得知今日要去舅舅家玩,心里早就高兴不已,奈何老祖宗不去,林妹妹也不去,如果林妹妹能去,那该多好啊。
    随后几名姑娘,宝钗,迎春,探春,惜春等登上别的车,其余丫鬟如莺儿、文杏,司棋、绣橘,待书、翠墨,入画、彩屏,同喜、同贵等,乌压压占去半街车马。
    贾政也坐着轿子,王信和薛蟠骑着马,除了贾政的长随,还有王信带着几名少年亲卫,顺便护送府里的女眷。
    贾宝玉一个人坐车,感觉到无聊,掀开车窗帘子,看到外头骑马的王信,心里也想要骑马的念头,刹那间消失了,闷闷不乐的放下帘子。
    自从林妹妹从扬州回来,变得懂事了许多,不再像小时候喜欢玩,竟然能耐得住性子,在屋子里一个人呆几天。
    前几日去看林妹妹,林妹妹神仙似的仙女,竟然在做算学,算学最是枯燥,一点用处也没有,还不如做道学,最后从紫鹃嘴里得知,原来是帮王信,贾宝玉心里不喜此人。
    可此人在府里地位高,自己又不敢得罪,只能眼不见心不烦了。
    王信骑着马在贾政的轿子旁边,讨论着朝廷的一些小事,一路上闲聊打发时间,说了一会话,无话可说,王信放慢了马速,渐渐落到后头压阵。
    薛宝钗与香菱坐在一辆车里,听到马蹄声,小心翼翼的掀开窗帘,只露出一条缝,往外头看去,竟然真的是他,犹如叶公好龙,先是想要看他,真看到了,又吓了一跳。
    香菱笑道:“瞧把姑娘给吓得,我倒要看看是谁。”
    看清楚外头的人,香菱跟着薛姨妈,倒是没见过王信,好奇道:“这人是谁呀。”
    薛宝钗小声说道:“府里人叫他信爷。”
    “啊,他就是?”香菱又看过去。
    “你小心点,别让他发现。”看到香菱动作太大,窗帘被拉开很多,一向沉稳的薛宝钗突然急了,香菱好奇道:“看见就看见了,小姐以前又不这样。”
    薛宝钗不知道如何解释,也不好意思说,更不能告诉别人,“以前是以前,你别让他发现了就是。”
    “好嘛。”香菱拉长了声音,倒也是听话的放下。
    京城的道路平直,车夫又是贾府的家生子,马车驱赶的很稳,车厢里恢复了安静,薛宝钗想着刚才,那人骑马的样子,又想到先前表哥说的话,舅舅的安排等等。
    借着黛玉请客的机会,自己才大胆接触了一回,可并没说太多的话,薛宝钗叹了口气,为了家族利益,只要他对自己好,自己倒没别的要求。
    吵闹着不嫁,薛宝钗没有想过,至于话本小说里的情呀爱的,薛宝钗认为都是假的,刚才也不过是好奇罢了。
    香菱安静了下来,小姐性子真闷,无聊的又悄悄掀开窗帘。
    终于到了王家。
    女眷们有女眷的去处,王仁出来迎接贾政和王信、薛蟠,包括宝玉,宝玉在贾府里头能带呆在园子里,但是在外头可没这规矩。
    几人到了院外,王子腾已经在门口相迎。
    “舅舅。”宝玉最先喊道。只见王子腾一脸严肃,穿着常服,没有回应,贾宝玉习以为常,印象里舅舅没怎么笑过。
    而且自己很怕他,不光是自己,薛蟠也怕,薛蟠等靠近后,才揖礼小声道:“舅舅。”
    王子腾没有在意小辈,而是打量着王信。
    “王兄,这是王信。”贾政笑道。
    王信主动拱了拱手行礼道:“王公。”
    王子腾这才点了点头,率先往里面走去,吩咐道:“都进去吧。”
    等进入了大厅,众人一一落座,管家带着下人端着茶盘,小心翼翼的把茶杯放到案几上,茶杯里装着刚准备好的新茶。
    “你回京以来沉得住气,表现的不错。”王子腾夸奖道,仿佛一个大长辈似的。
    如果是个性格平和的人夸奖自己,王信会谦虚,不过自己了解王子腾的脾气,所以王信没有谦虚,只是内敛的露出笑容,算是默认了王子腾的话。
    双方都是第一次见,王子腾没有在意,又问了贾政关于朝堂上的事。
    贾政有问必答,包括林如海的计策也如实告知。
    听到林如海的名字,王子腾的态度明显僵硬了一下,王信察觉到,心里有数,看来王子腾与林如海之间有点陈芝麻烂谷子的旧情,自己倒是没听说过。
    王子腾仿佛不愿意听到林如海的名字,打断了贾政,目光转向王信。
    贾政内心咯噔一下,知道王子腾要问王信,王信和自己的沟通中,可没有要服软的意思,贾政心里顿时紧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
    “你和冯庸之间的事并不复杂,许多人以为朝廷在等冯胖子归京,你是否也如此认为?”王子腾问道。
    王子腾提起这件事,说明他知道更多的消息。
    王子腾担任过京营节度使,又和皇帝搭上关系,还是开国功勋子弟,别的方面不提,消息灵通的事情上,必然是超出很多人的。
    这是自己不如他的地方,王信了然。
    不过自己与冯庸的矛盾,并不是单纯的自己和冯庸的矛盾,而是京营和地方野战军的矛盾关系。
    自古以来,京营和地方野战军更多的是竞争关系,很少的时候才是同袍的关系,特别是牵扯到利益的时候,往往两者是矛盾的。
    京营强,朝廷强,京营弱,朝廷弱。
    反之亦然。
    自己和冯庸的矛盾是必然的,要么自己被冯庸压服,要么自己掀翻冯庸,要么是形成对持的稳定状态,现在自己掀翻了冯庸,朝廷必然不希望会有下一个冯庸。
    王信推测道:“朝廷应该想要加强对大同的控制,这方面没有准备好,所以决议还未出。”
    王子腾皱起眉头,问道:“你听谁说过?”
    王信摇了摇头,笑道:“并没有谁告诉我,这些日子一直呆在贾府,见了太上皇后,才去了河西一趟,然后是来到王府。”
    这件事贾政可以作证,贾政正出神。
    自己怎么没想到过,原先心里许多不懂的事,经过王信一说,许多事豁然开朗,原来不是林如海的计策有问题,而是朝廷还没有准备好。
    其实也对,冯庸在大同镇守多年,谁知道轻易被王信掀翻了呢。
    更多的人料想的是王信被冯庸压制,但是根据王信以往表现出来的能力,应该能自保,保住雁门关大概是没问题的,雁门关挡住胡人,就保住了代州诸地的稳定。只要做到这点,就能让朝廷在大同有个制衡手段。
    王子腾心里也忍不住暗叹,如果真是此子自个推算出来的,其心计倒是像林如海。
    想到这点,王子腾越发坐不住,王信姓王,不会把自己真当做是林如海的人吧,那才是扯淡,王子腾不再绕弯子,直言道:“既然如此,你为何不愿意我回去大同?”
    虽然错过了让王信在太上皇面前提议的机会,可后面还有机会。
    王信喝着茶,王子腾是个聪明人,可有时候太过自我为中心了,难道真以为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合着自己辛苦一场,还要冒着风险为他说话,为他争取利益。
    其实在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有时候也不是不可以。
    可必须是双赢才对,按照王子腾的计划,王信看不到双赢,只看到王子腾想要在自己身上站起来,可能,这就是真正勋贵子弟的表象吧。
    反倒是贾政林如海他们,因为读书,见识过科道的残酷,洗去了身上勋贵子弟之气。
    如果林如海若与王子腾秉性相同,自己当初也不会和林如海合作的。
    贾宝玉原本眼观鼻,鼻观心,在父亲和叔叔的面前不敢出差错,等着应付完前头的事,好赶去后面玩,可渐渐感觉到了不对,什么时候,气氛变得如此凝重。
    王仁欲言又止,贾政也无可奈何。
    王子腾万万没有想到,当着自己的面,王信竟然敢如此态度,还只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而已。
    王信叹了口气,如果是聪明人,此时就不应该再继续逼迫,王子腾为什么在此事上就如此偏激呢,王信无奈道:“太上皇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听我的呢,想要让太上皇同意的事情,必须要从下面先把事情做好,符合太上皇的利益,才能水到渠成。”
    此话一出,贾政惊呆了。
    王信说的好像有道理啊,向来令人看不透的太上皇,好多人都没奈何,王信是怎么知道的?
    王子腾脸上的愤怒烟消云散,只剩下惊疑,王信刚才说的话,仔细想来,越想越有道理,连忙问道:“这也是你推算出来的?”
    王信没有隐瞒,如实道:“林公透露过。”
    无论太上皇有多聪明,可这么多年来,天下的聪明人都在研究他,总有研究出对付他办法的那一天,而且还能让他无法察觉,甚至察觉到了也无法拒绝。
    这就是林如海为何能在两边同时吃香的原因。
    所以这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自己没有要讨好太上皇的意味,自己秉着一片公心罢了,倒是误打误撞,王信放下茶杯,不在意王子腾的不满。
    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准备。
    有时候勉强合在一起做事,不如索性分开,至于对自己的影响,现在是自己占据有利的环境。四大家里的很多人是自己不想要的,甚至想要剔除出去,或者自己挑选一些人而已。
    王子腾脸色阴沉,看来此子真倒向了林如海,不知不觉,王子腾握紧了拳头,难怪他在支持自己回大同的事情上不松口。
    (本章完)

章节目录

红楼兵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键盘战斗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键盘战斗家并收藏红楼兵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