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百度姓李不姓马
    1998年,李彦洪已是硅谷infoseek公司的首席工程师,手握“超链分析”专利——这项技术后来成为现代搜索引擎的核心算法之一。
    彼时,他年薪18万美元,在技术圈内小有名气,但职业发展却面临瓶颈。
    1999年,迪士尼收购infoseek,公司战略转向娱乐内容,李彦宏的搜索引擎技术不再受重视,他曾一度陷入迷茫,但他惯性反应是赶紧找一份新工作,毕竟,h-1b签证持有者失业后仅有60天期限。
    苹果和甲骨文是他的理想目标,但前者只要itunes人才,搜索不是优先级,而后者只是看重他的专利,却无意让他主导技术方向,只想将其算法融入数据库优化工具。
    最终他收到了egroups首席架构师和inktomi搜索算法负责人的两份offer。
    正当李彦洪犹豫不决的时候,妻子马冬敏开始了她的行动,先是将互联网报道(搜狐、新浪崛起)打印成册放在robin床头,进行心理暗示。
    圣诞前夕,马冬敏邀请北大校友在家中聚会,觥筹交错间,话题转向华夏互联网创业的黄金机遇。
    当晚,马冬敏对丈夫展开了一场堪称经典的“创业攻心战”——她精准切入三个痛点:
    职业天板(“你在infoseek的代码服务上亿用户,却连专利署名权都没有”)、中美机遇差(“张朝阳不懂搜索技术却能登陆纳斯达克”);
    财富增值空间(“留美,10年后最高年薪约50万美元;回国,按华夏网站估值,同等技术公司5年内估值可超10亿美元。”);
    当看丈夫仍显犹豫时,她给出了致命一击:“如果你这次不回去,我会自己回国做公司——用你的专利技术。”
    最终夫妇二人抵押硅谷房产,凑足33万美元创业资金。
    2000年1月,李彦宏只身回国百度应运而生,马冬敏则留下家庭应急储备金10万美元,留守国外构筑退路。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堪称天时:3个月后纳斯达克泡沫破裂。
    若延迟半年回国,将错过最后融资窗口(2000年9月百度获dfj首轮融资)
    至此“冬敏劝夫创业”跟“崇信加入阿里”、“小龙研发foxmail”并列为华夏互联网三大蝴蝶效应事件,被斯坦福商学院列为“中美科技产业转折点”经典案例。
    马冬敏对百度的塑造远超世人认知。
    她不仅是创业推手,更是隐形架构师,劝夫回国创业只是其一,随后主导百度早期英文名“baidu”的命名。
    2001年互联网寒冬期,她建议转向企业搜索服务,为新浪、搜狐等企业进行搜索服务支持度过危机。
    设计通过ab股架构令丈夫持股16%但拥有53%投票权,确保控制权。
    随后以百度ceo特别助理的身份,多次‘修正’李彦洪的战略。
    2008年cfo离职风波期间暂代财务监管,李昕晢任职后,功成身退。
    但马冬敏在百度的影响力并未随着隐于幕后而减弱,而是与日俱增,甚至互联网有种说法,bat不是二马一李,而是三马同槽。
    如果说李彦洪拥有技术理想主义者的理性克制,那马冬敏就是现实功利主义的果决强势。
    前者对失败的容忍度,可以接受各种试错,但后者或许出于资本考量立即叫停。
    当技术理想主义与资本现实主义剧烈碰撞,构成了百度决策系统的双重人格。
    这种双重决策机制既造就了百度早期“冰与火”的爆发力,也埋下了如今战略摇摆的伏笔。
    蓦然回首,曾经那个与他并肩作战的伴侣,何时竟变得如此陌生?她的锋芒不再是为百度劈开前路,反而化作急功近利的插入自己腹背的利刃。
    此刻,李彦洪终于意识到他反击彼岸之前,要先处理一下‘家事’!
    “.道理我都懂.”他的声音忽然变得异常平静,“但,决策权在我,你可以提议,但不能越界”
    不知电话那头说了什么,李彦宏突然提高了音量:“.现在是什么时候?利益又是利益!我看你是利欲熏心,之前我就劝过你少接触别以为我不清楚你背后的那些动作.”
    他一拍桌子,猛地站起身,“.百度为什么掉队?就是因为永远在向资本妥协!”字句如刀,“再不动手术,三个月后搜索市场就姓‘彼岸’了——没有搜索的百度算什么?你难道看不清?”
    “.百度贴吧听你的,我放手了,然后现在怎么样.”
    李彦宏‘呵’地一声冷笑,“.承包出去多少贴吧需要我明说么?
    女经理越来越多,用户体验反倒每况愈下,贴吧这么好的根基都能弄得用户怨声载道压都压不住,再往上我都不敢想”
    李彦洪忽然收住话锋,最后通牒般掷下一句:“这次你别插手,否则——”停顿半秒,“别怪我不念旧情!”
    电话挂断的瞬间,他面上怒意潮水般退去,只剩深海般的平静。
    “李彦洪,当初要是没有我”免提电话里尖锐的女声骤然中断-——李彦洪把远洋电话的座机电话线拔了。
    “娘们儿懂个弔!”这句脏话在死寂的会议室里格外刺耳。
    当手机铃声再度响起时,李彦宏突然抡臂,手机化作一道黑色残影砸向墙壁。
    向海龙本能地缩颈,机身擦着他发梢狠狠砸在墙上。
    “啪!”手机屏幕碎片四溅,死无葬身之地。
    “不是故意的。”李彦宏甩了甩手,轻描淡写地说道,至于是不是真的无意,只有他自己知道。
    世界安静了!
    “现在,所有人手机静音,放桌上。”李彦宏说着眼神微眯,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高管们,
    看他们照做,他松了松领带仿佛卸下某种枷锁,感觉空气都新鲜了一些,
    “从现在起,我说,你们做。先制定应急预案,细节我们慢慢讨论”
    李彦洪落座后,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忽然笑了,眼底却毫无温度,
    “不要急,我们有一整晚的时间.”
    4月8日这天,百度大厦顶层会议室的灯光亮了整整一夜。
    当初升的东曦透过落地窗洒进会议室时,神情略显疲惫的高管们仍然保持着高度紧绷的状态。
    李彦宏迎着朝阳眯起眼睛,挥了挥手中刚刚打印完毕还带着余温的《涅槃计划》,
    “这份计划,将决定百度的生死。六个月内,我们必须遏制彼岸的增长,重建用户信任,彻底重构商业模式,夺回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再有打折扣的情况,有一个算一个,无论是创业元老、十年老臣都给我滚蛋。”
    看着其中欲言又止的几人,李彦洪抬了下手,声音很轻,却让每个人心头一颤,“不需要表态,我只看结果。散会。”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李彦宏沉思片刻,从西装口袋里掏出一部备用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马总,这次,得靠‘同学们’拉一把了。”
    电话另一端,马云放下手机,唇角微不可察地扬了扬。
    这通电话,他等了整整三天。
    既然李彦宏终于低头,那么,该出手了。
    现在的互联网江湖,早已不是各自为战的草莽年代。
    如果今天倒下的百度,明天就可能轮到阿里,唇寒齿亡的道理大家都明白。
    搜索虽非各家所长,但若集众人之力,未必不能助百度扭转局面。
    两天后,一支“特别行动组”进驻百度总部。
    这支队伍汇聚了阿里、搜狐、网易、新浪等头部企业的核心骨干,甚至还有几位来自传统行业的“外援”。
    技术、产品、公关、财务——每一个关键岗位,都站着最顶尖的操盘手。
    一周之内,以百度为核心的《涅槃计划》悄然升级,一个更为庞大的战略框架逐渐浮出水面……
    在抽调搜索核心技术团队,经过72小时不眠不休的攻坚后,4月15日,纯净版(无广告版)百度正式上线。
    这一天,无数用户在搜索框下方发现了一个醒目的链接——《致用户的一封信》。
    【让搜索回归初心,把选择权交给您】
    「亲爱的用户:
    您好!
    首先,请允许我们诚挚地说一声:对不起。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bd搜索的竞价排名机制给您带来了困扰——那些本不该出现的冗余广告、不够精准的推荐,甚至偶尔误导的信息,都背离了我们“让人们最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的初心。
    我们深知,信任一旦失去便难以挽回,但今天,我们想用行动重新开始。
    改变,从今天开始
    我们推出了全新版本的搜索,提供两种模式供您自由选择:
    纯净模式:零商业广告干扰、优先展示权威来源(如政府网站、学术论文等)、智能答案直接呈现(天气/汇率/计算等“即搜即得”)。
    选择权在您手中——您可随时在设置中切换模式,无需任何代价。
    我们是谁?百度从未忘记!
    回首2000年公司成立至今:
    当国际巨头垄断搜索时,是百度用中文分词技术让华夏网民第一次用母语自由探索世界;
    当谷歌退出时,又是百度扛起大旗,保障十亿用户的信息服务不间断;
    在非典、天灾等危难时刻,更是百度第一时间搭建生命通道,用技术连接希望……
    这些,不是为了辩解,更不是邀功,而是想说:我们或许走过些许弯路,但从未忘记为何出发。
    此刻,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楚:用户的选择,才是百度存在的意义。
    未来十年,请您与我们一起,携手前行」
    这封信一发,迅速引爆全网讨论,许多原本抵制百度的网友态度开始松动.
    (本章完)

章节目录

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挨踢的老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挨踢的老臣并收藏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