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空军的首战(一)(二合一章节)
    话说!在晋省的各方势力中,第一个知道胡彪和苏北独立团如今要打平定县城,并且打算全歼鬼子独立混成第九旅团的势力,自然是我党了。
    在胡彪决定要打平定县城的第一时间里,赵正就将这一切急电告诉了我党。
    因此,就算需要保密胡彪和苏北独立团,目前已经正式加入了我党的秘密,依然是尽可能地做了一些什么。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用着共同抗日的名义,命令在晋省各地的我党武装部队,尽可能帮忙阻击鬼子援军。
    可惜我党各部队的装备严重缺乏,联络用的电台当前只配备到了旅一级。
    哪怕师旅一级的单位在接到命令后,立刻就派遣出了传令兵;但是他们下属的每一支部队都距离了老远,比起当初苏北独立团各营和张家峪的距离还要远。
    等到传令兵抵达后,怕是黄菜都凉透了。
    幸运的是,就算没有接到上级的命令;但是基于各部队的军事主管,都是战争中浸润多年的老兵,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当他们看出了情况不对劲后,一个个命令霸气十足地发出:
    “我管特么这些鬼子打算去哪里,又打算要干什么?他们就是去吃席的,也别想平平安安地通过老子的防区。
    传我命令,全团出动准备狙击……”
    “鬼子抽风了不成,急急忙忙地往这边去干什么?
    对了!他们一定是往平定县去的,看来是鬼子的独立混成第九旅团马上要吃大亏了;不愧是淞沪之虎胡彪啊,这可是五千多号鬼子了。
    这么大的场面,我也一定要帮帮场子……”
    “传我命令!不要抠抠搜搜的舍不得这点家当,立刻破坏防区沿线所有的公路、桥梁,然后全力对鬼子部队进行袭扰。
    我看这些全是坐着大卡车赶路的鬼子,他们怎么快得起来……”
    等于是这些我党的众多基层军事主管,在事先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却与胡彪他们打出了一个良好的协同作战……
    第二个知道胡彪和苏北独立团,本次作战计划和目标的势力,则是阎老西了。
    当初他麾下帮忙押送军械,前往了张家峪的一个连部队,如今还借口那晚受伤的伤员伤势没有恢复,依然是留在根据地了,
    自然知道了本次作战的相关的情况,并且通过秘密携带的电台发送回去。
    与之同时发送回去的,还有着苏北独立团的更多一些细节。
    比如说,胡彪和他的伙伴一行二十多人,来到平定县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发展出了一支上万人的部队,并且装备上已经相当不错。
    更为恐怖的是,在实行坚壁清野战术时。
    一众百姓异常听从安排,二话不说就堵了村子的水井,扒了自家的房子。
    今天与鬼子即将大战的时候,更有众多百姓主动来帮忙,可以说威信和拥护力大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因为以上的种种情况,凌晨时分被从被窝中叫醒,身上披着一件衣的阎老西。
    在放下了手上的电文之后,不久前才过了55岁生日的他面容萧瑟,背好像又驼了几分,显得愈发有些老态了。
    嘴里也自言自语地嘀咕起来:“前有恶狼、后有猛虎,这世道越来越坏了啊。
    原本鬼子就很难对付,现在又来了一个胡彪和苏北独立团,才三个多月就被他拉起了这么多队伍,平定县也被经营得铁桶一般。
    若是给他胡彪更多时间,一年、三年,就算打退了鬼子。
    还有多少百姓肯认我阎老西,这个晋省还会是我的吗?”
    嘀咕到最后的时候,这位早在27年前,不过以28岁的年纪就成为督军的晋省王,心中已经是有了主意,嘴里大声交代了起来:
    “我命令!晋绥军各部,对过境的鬼子部队不得有丝毫阻拦。
    如有人违反,事后一定严惩不贷。”
    没错!因为胡彪和苏北独立团过于惊人,又或者说是恐怖一般的发展速度,已经让阎老西视之为心腹大患了。
    所以巴不得这一次将所有兵马,全部断送在了平定城之下;就命令麾下的晋绥军各部,不要阻拦鬼子的援军。
    可惜很快之后,阎老西惊恐地发现手下一部分的晋绥军,已经不是那么听指挥了……
    第三个知道了胡彪和苏北独立团,本次作战计划和目标的势力,那就是光头校长了。
    具体一些,光头校长一大早才来到了办公室,就听到侍从上来汇报,说戴老板有紧急军情报告。
    既然是紧急军情,光头校长自然不敢耽搁,连忙让戴老板进来。
    戴老板进来之后,立刻就将胡彪正在打平定县城,还有准备歼灭鬼子又一个旅团的消息,赶紧汇报了一次。
    除了这些之外,还汇报了一些其他的消息和推断。
    其中最重要的,一共有两点:
    其一,虽然军统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胡彪和苏北独立团加入了我党的证据。
    但是从这一段时间我党在晋省的部队,全力配合本次作战的情况来看,双方之间至少已经是眉来眼去。
    所以这样一个事情,光头校长可不得不提防。
    其二,阎老西之前打鬼子的决心,还是非常坚决;在忻口会战和太原会战中,可是连老本都动了。
    只是人总会变的!尤其在武汉会战失败后,阎老西的抗战决心明显是有了一些松动;根据可靠情报,他已经与鬼子一方私下有了接触,在商量着投靠的细节和条件。
    此战之后,阎老西投靠鬼子的想法怕是更加强烈。
    毕竟对于阎老西来说,晋省这个经营了27年的地盘,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
    综合以上两点,戴老板的建议是,绝对不能任由胡彪今后继续在晋西北发展了,不然后果相当严重。
    不管是导致了胡彪投靠了我党,还是阎老西投靠了鬼子,后果都是无法承受的。
    尤其是后者,因为以阎老西的身份和声望一旦投靠鬼子,怕是会引起一系列连锁性恐怖的后果。
    关于阎老西准备投靠鬼子的事情,历史上还真有这回事,甚至连条件都谈好了。
    也就是他手下的主要将领严厉反对,我党和光头校长也做了很多工作,加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让他看到了局势开始对鬼子不利,最终才没有投靠。
    当然了!这些情况对于胡彪和苏北独立团,当前的大战来说不重要。
    重要的是,光头校长面对着戴老板的建议,心中有了一个决断。
    而以上各方的反应,也让这一场大战越发精彩;很快后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晋省,甚至是周边的地区也打成了一团。
    不过我们还是将视线,放回到平定县这个主战场上来……
    ******
    早上6点53分,平定县的天色基本算是彻底亮了。
    虽然温度还是零下十七八摄氏度,但是天空万里无云,更没有刮风下雪,真心是冬日中一个难得适合飞行的好天气。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北独立团只有一架飞机的空军部队。
    还有米娜人生之中首次的空中作战,这些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
    在张家峪东南方向三四里远的位置上,有着一片比较特别的山头;这里地势比较平坦,有着一条200来米的天然跑道,刚好能够用来起飞老式的螺旋桨飞机。
    因此这一个山头,目前也被当成了苏北独立团的野战机场。
    好一阵的忙活后,当初鬼子来袭时被小心藏好的飞机,已经是被几头骡子拉到了这里。
    并且一些被巫师和超子匆匆培训出来,连二把刀也算不上的地勤人员,已经做好了升空前的一切准备。
    他们对着身穿着飞行皮衣,戴着一个大大的护目镜,脖子上还围着一条很长的白色围巾,看起来格外飒气的米娜。
    行了一个军礼后,在嘴里不断地大声汇报了起来:
    “报告米长官,汽油已经加注完毕,理论上能够维持700公里左右航程的飞行。”
    “报告米长官,弹药全部安装到位,两挺八九式机枪,一共备弹发200发;挂载高爆、燃烧等25公斤航弹一共4枚。”
    “报告米长官,飞机主要设备和结构检查完毕,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随时可以起飞。”
    在以上一切良好的报告声中,米娜‘当当当’的沿着梯子,爬上了驾驶舱之中;表面上一切平静,心中却是慌的一批。
    倒不是因为胡彪在电文中,要求她一定要打掉鬼子的炮兵阵地和弹药库,让她现在压力山大。
    而是巫师和超子两人,磨叽了好久才将这一架飞机修好后。
    修好之后,连续几天不是刮风就是大雪,天气情况恶劣根本就不允许米娜试飞;等到天气稍微好一些,鬼子就开始进攻根据地了。
    匆匆之下,只能是将飞机隐藏起来。
    所以说,这一架九五式战斗机只是在理论上修好,能不能真正飞起来,还存在着一些疑问了。
    没办法!在条件有限之下,这一架飞机在修复的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土办法。
    比如说:原本的起落架上的轮胎爆掉了,只能让铁匠打了一个铁轮胎,外面垫上了一圈厚厚的橡胶。
    这玩意肯定能转得动,但是对速度肯定有影响,导致起飞滑行距离更长。
    还有一边的机翼断掉了,修复过程中机翼骨架铆接的问题还比较容易,关键是机翼最外面的蒙皮。
    原本鬼子采用的蒙皮材料,是一种特制的帆布。
    这玩意根据地肯定是没有,只能是用普通帆布加了一些原始防水材料;不知道靠谱不靠谱不说,关键颜色还不对,如同给飞机补了一个大补丁一样。
    总之怎么看,米娜这个原本就是属于菜鸟的飞行员,怎么觉得不靠谱。
    不过到了这样一个时候了,她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坐进了连机舱盖都没有的驾驶室,示意着地勤人员转动螺旋桨,帮忙发动起了飞机,撤走了梯子。
    然后她对着地勤人员比画出了一个大拇指后,操作着飞机在土质跑道上滑行了起来。
    为了尽可能的达到起飞速度,在一路滑行到还有十来米就到跑道尽头,眼见着飞机就要滑落下山崖的时候。
    米娜才是一拉操控杆,抬起了机头准备升空。
    在第一次拉动时候,飞机居然没有拉起来,当时可怜的妹子吓得苦茶子都被汗水给打湿了。
    好在离着跑道尽头只有三四米时,米娜咬着牙再次拉动,飞机终于成功的拔地而起。
    确定了这玩意真能飞后,这妹子用着很是生涩的动作,操作着飞机在机场上空一个盘旋,才向着平定县的方向飞去。
    飞行之中,脖子上一条长长的白色,随着凛冽寒风飘动了起来,让这妹子看起来是那样的拉风,又或者说是骚气……
    7点17分,在平定县城的东面城墙上,趴在一处观察哨上的藤冈武熊,端起望远镜看着城外的情况。
    自始至终在这个鬼子少将的脸上,满是不解和担心混合在一起的复杂情绪。
    不解!是他实在有些想不通,苏北独立团为什么会采用如此大规模的土木作业?
    差不多两个小时之前,城外四面八方就有着数量惊人的人员,从城墙上的步枪射程之外,开始挖掘起了众多向着城墙这边延伸的壕沟。
    掘进的速度还相当惊人,现在已经掘进了老长的一段距离。
    不过想要挖掘到城墙的百米之内,也需要费很长的一段时间,起码到下午两三点才可以。
    这样一种不断掘进的方式,自然对于攻城有着相当好处;可以缩短攻击距离,减少进攻人靠近城墙过程中的伤亡。
    然而胡彪既然连太原城外的飞机场,都安排人员给端掉了。
    那么肯定会料到,如今一定有着大量的援军正向着平定县驰援过来,留给他和苏北独立团攻城的时间不多。
    对比起来的话,费宝贵的时间用来掘进靠拢,就很有些有划不来和说不通。
    担心!则是藤冈武熊认为,其他任何人都可能犯以上的错误,但是淞沪之虎胡彪却绝对不会。
    这个危险的男人在战场上的每一个行动,背后都有着他的深意在。
    应该是自己一时半会,没有想到对方的真正战术而已,所以绝对不能大意,一大意就会付出巨大代价。
    关于这一点,是成千上万的帝国士兵、军官,甚至是将军用自己的生命,所换来的宝贵经验。
    只是对手这样掘进的方式,他们想要制止也很难。
    开枪?根本没有一点效果,对方全部躲在了壕沟中没有冒头,子弹根本就打不到他们。
    八九式掷弹筒?效果有,但是不太好,又或者说非常有限;因为除非是让弹药落在了壕沟里,不然不会取得任何杀伤效果。
    而就算是老兵使用的掷弹筒,在将近四百米的位置上,想要精准地将弹药发射进不过一米宽的壕沟,也非常的困难。
    开炮?效果肯定会更好一些,城中的炮弹储备倒是不少。
    可藤冈武熊不确定本方的援兵,需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还想将这些炮弹用在最关键的战斗了。
    最终在心中一番斟酌后藤冈武熊决定了,还是不能坐视苏北独立团的掘进继续。
    当即之下,开始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命令炮兵部队,立刻对城东外400米区域,进行炮火覆盖。”
    很快,一个鬼子传令兵站在了城头挥舞着旗语。
    向布置在城中关帝庙前,一块空地上的炮兵部队传递命令。
    平定县城原本就不大,一下子又涌进来这么多的鬼子兵。
    所以鬼子将他们一共22门炮,全部都布置在了这一个位置上,所有的炮弹也全部堆在一旁方便取用。
    因为他们寻思着,苏北独立团根本没有像样的炮兵,也不担心本方的炮兵阵地会在炮战中被端掉。
    收到了命令后,一众鬼子炮兵根据早就划定好的射击诸元,很快之后就调整了炮口。
    试射了几发之后,12门75毫米山炮和野炮,外加10门92式步兵炮,立刻就是全力地开火起来。
    一时间,密集的炮弹落在了东面城墙外的区域中,形成了连绵的爆炸。
    见状之下,藤冈武熊皱着的眉头却没有松开多少。
    无他!炮击的效果确实更好一些,但是也好的有限,爆炸的冲击波和飞溅的弹片,依然无法对壕沟中的众人造成有效杀伤。
    就算落进了壕沟的炮弹,取得的杀伤效果也比起预料中的更低。
    因为这些壕沟挖掘得相当巧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往前挖掘20米之后,就会有一个直角一般的拐角。
    这就让炮弹的爆炸威力,被限制在了这一截不长的壕沟中,根本没有办法出现一发炮弹命中,直接干掉一战壕对手的结果。
    反而是那些对手,在这样炮击的过程中都没有停止挖掘。
    就在藤冈武熊有些进退失据,不太确定要不要停止这种浪费炮弹一样的炮击,忽然间耳边响起了副官满是惊喜的欢呼声:
    “飞机,我们的飞机来了,这些苏北独立团的家伙们,再也没有办法嚣张了。”
    闻言之后,藤冈武熊抬头一看,果然看到了一架飞机从高空向下俯冲了下来。
    迟疑了一两秒后,嘴里嚷嚷了起来:“怎么只有一架战斗机?不管了,估计是太原机场匆忙之下,只能来得及找到一个飞行员的原因。
    立刻用信号旗向飞行员发信号,让他帮忙攻击东面城墙外,那些正在掘进作业的对手。”
    然而之后的时间里,就算传令兵将手上的信号旗挥舞到飞起,挥舞到了手都要抽筋的程度。
    飞机上的飞行员,却如同根本没有看到一样。
    他控制着飞机,下降到了四五百米的高度后,并没有继续向着地面俯冲,对着地面那些掘进的人员扫射。
    而是继续飞行,从藤冈武熊等人头顶飞过,径直向着县城中飞了进去。
    也是飞机从头顶飞过去的时候,藤冈武熊等人看清了飞机上的更多细节,看到了并不一样的轮胎,以及打了补丁一样的一侧机翼蒙皮后。
    终于反应过来一点:不对!这架飞机搞不好是苏北独立团的。
    紧接着,想到了什么的藤冈武熊面色惨白,疯了一样地从观察哨位上起身,冲到了城墙的另外一侧。
    对着不过里许的位置上,那里正在对着飞机挥手、欢呼的炮兵们大喊起来:“疏散、快疏散,这一架飞机不是我们的。”
    可惜的是到了这个时候,一切都太迟了一些……
    (本章完)

章节目录

抗战从淞沪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长腿大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长腿大叔并收藏抗战从淞沪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