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阿猫阿狗奥兰治亲王
第927章 阿猫阿狗奥兰治亲王
奥地利,维也纳。
本来喜气洋洋的战胜拿破仑后调整欧陆格局大会,在开始不久之后,立刻便陷入了剧烈的争吵中。
最大的原因,是大虞给出了三个所有欧洲国家都不愿意答应的条件。
一、在维也纳和会中发表集体声明,不承认斐迪南七世西班牙国王的合法性。
要求西班牙临时政府按照驱逐约瑟夫.波拿巴的西哥特法典。
即国王离开本土超过六个月,便自动丧失王位这条,宣布费迪南七世不再是合法的西班牙国王。
二、将俄占芬兰,俄属卡利累阿并入瑞典王国,并割让摩尔曼斯克,同时还要允许瑞典吞并挪威。
三、俄国割让克里米亚汗国和察里津-罗斯托夫及以南地区给大虞,由大虞成立并不直接控制的藩国。
这三条太狠了!
第一条要干什么所有都很清楚,这是要推大虞的皇子来就任西班牙国王了。
西班牙可不是瑞典和匈牙利这样的欧洲边角料,英法西奥历来就是欧陆底蕴深厚的大国。
赛里斯人已经半控制了奥地利,要是再实控西班牙,那对欧洲的影响就太大了。
第二条是要造出一个大瑞典王国出来。
皇孙申国公马上就要加冕为瑞典国王,建立瑞典莫氏王朝了,一个大瑞典将会成为大虞在欧洲北方最重要的支点。
第三条则是要在最大限度上削弱沙俄,使之从一个列强变为中等强国。
这二三条看着没第一条那么直捅人心,但却遭遇到了比第一条更强烈的反对。
英格兰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
奥地利外相梅特涅。
普鲁士首相哈登堡亲王,以及法兰西路易十八的代表塔列朗伯爵,都强烈反对第二条和第三条,并且已经开始私下串联。
美泉宫密室中,欧陆列强代表们脸上的神色,比密室中蜡烛的蝇头小光还要黯淡。
历史上在击败拿破仑之后,虽然有维也纳和会的称呼,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聚集起来开会,只有各国私下的合纵连横。
但在这个时空,形势远比历史上复杂,加上大虞在击败拿破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召集了这次和会。
“我们不能同意赛里斯帝国特使提出的第二项和第三项要求,因为这并不单纯是削弱沙皇俄国,还是在削弱欧洲的防御能力。”
奥地利的梅特涅面色凝重的提醒道,“根据此次战争获得的数据来看,赛里斯帝国目前极限的投送能力大约是二十万陆军和十五艘战列舰。
这股力量非常强大,但并不足以在欧罗巴展开一场灭国级别的战争。
所以我们如果要保持在面对赛里斯帝国时拥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就不要让他的投送能力得到增强。”
“大臣阁下的意思,如果我们同意了赛里斯帝国的条件,那么沙皇俄国就很可能沦为赛里斯帝国的仆从?”普鲁士首相哈登堡亲王问道。
“是的,一个获得了卡累利阿和摩尔曼斯克的瑞典王国,能轻易的对圣彼得堡造成致命威胁。
而失去了克里米亚汗国和察里津之后,赛里斯帝国的大军就随时可以杀向沙皇俄国腹地。
这种情况下,沙皇和他的大臣们无处可躲,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赛里斯帝国的附庸,成为赛里斯帝国进攻我们的帮手,就像历史上他们作为蒙古人的仆从时那样。”
听了梅特涅的分析,路易十八的代表塔列朗伯爵有些绷不住了。
“最可怕的是,这些罗斯人只是披着欧洲人外皮的鞑靼人,别人可能对臣服赛里斯帝国这样的东方人有一些心理障碍,但他们完全没有。”
“完全同意,为了保证欧罗巴的安全,保证欧罗巴不被赛里斯帝国控制,我们需要在和会上尽力保住沙皇俄国,以确保他们的不会投向赛里斯帝国。”
英格兰的外相卡斯尔雷子爵做了最后的决定,英法普奥四国,在保住罗斯帝国这一点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消息传到大虞全权特使陶澍这里,他笑着对姚莹和赶来见识一下的林则徐说道:“果然不能小看天下英雄,欧人能奇迹般崛起,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现在我们要控制罗斯帝国,逼迫他们成为我们附庸的想法基本不可能实现了,元抚、石甫你们怎么看?”
姚莹属于合纵连横派,他呵呵一笑,“英法普奥四国看似共进退,其实各怀鬼胎。
英格兰看着坚决,但他们因为印度受制于我们,且不存在大陆安全焦虑,所以只是叫的响,不会真的出力。
奥地利虽然有梅特涅这样的人存在,但至少夏王殿下成为了奥地利摄政王后,他们的利益就会在很大层面上与我们相同,完全可以控制。
法兰西和路易十八,恐怕国内的问题就够他焦头烂额了,
革命派虽然失败,但并没有彻底被铲除,甚至还没有丧失信心,我看他们还有一场内战要打,根本无暇关注国外。
只有普鲁士,他们一怕罗斯帝国倒向我们之后,他们就要成为欧洲之盾。
二怕罗斯帝国东进无望,回头跟他在波罗的海周围展开竞争,因此算是这四国中最坚定的。
只可惜,普鲁士在四国中国力最弱,成不了什么气候。”
陶澍满意的点了点头,姚莹分析的与他想的差不多,欧洲各国完全可以各个击破,让他们不得不接受大虞的条件。
“元抚,你的想法呢?”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之后,陶澍对于这个少年时就声名鹊起,跟他一样属于皇帝慧眼识珠,直接提拔起来的官员,越来越欣赏了。
“石甫兄所言极是,这帮欧人现在能串联一起,不过是因为感觉到了威胁,所以联合起来求个心安而已,根本没有长久结盟与我对抗的心思和意志。”
不过说到这,林则徐话锋一转,“但欧罗巴诸国毕竟不是寻常蛮夷土酋。
陛下说他们与我们同属高速发展国家行列,虽然有些抬举,却也是他们真实实力的反应。”
“对于这种国家,在下觉得,还是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因为目前没有这个实力。
强行来做,短期内是可以成功,但时间一长必然控制不住,白白增添他们的警惕之心和对抗之意。
因此,咱们是不是可以采取退让放纵的策略,在控制欧罗巴军事政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故意显示咱们没有想控制他们的心思,麻痹这些欧洲人,等他们自己斗起来。”
陶澍皱起了眉头,皇帝要他来欧洲之前,是准备给某些不开眼家伙一点颜色看看的,但此时听林则徐如此建议,似乎更有道理。
“元抚之意,是不要打草惊蛇,等到欧洲二度、三度爆发战争,且瑞典、夏藩已经站稳脚跟,安西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万,再来寻求控制欧洲?”
“确实如此,在下就是这么想的,现在我们能投送到欧罗巴附近的兵力不过二三十万,距离控制欧罗巴,还远远不够。”
这确实是林则徐的想法,甚至他还更进一步,“我其实还想建议,咱们连奥斯曼帝国都不要急着动,先慢慢从他身上割肉,一直割到奥斯曼奄奄一息再来最后一击。
这样一可以麻痹欧陆诸强,二来吞下奥斯曼以后,能更好消化。”
陶澍听完,忍不住站了起来,他捻着胡须来回踱步思考着。
“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动用几十万海陆军,了四千多万银元的军费,不就什么也没得到吗?”
“不能说什么也没得到,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目标。
那就是击败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使欧洲大陆唯一有点希望可以统一起来的机会完全失去。
当然,广大的国民和奋战的将士们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我们也需要一些战利品来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林则徐思考了一下后,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坚持西班牙的提案,欧陆诸国不同意第二、三条,就不可能再来否决第一条。
而且如果瑞典拿不到卡累利阿地区和摩尔曼斯克,那我们就要求拿回波美拉尼亚地区。
此外,东平伯目前驻军在米兰,我们可以把他拉上桌,要求和会同意把伦巴第地区独立出来,交给东平伯统治,让他成为伦巴第大公,最低要求是东平伯成为奥地利的伦巴第亲王。”
波美拉尼亚在后世德国和波兰的北边,具体包括德国勃兰登堡州北部临海地区和波兰的什切青州及格但斯克省一部分。
这里是原本属于神罗范围内的波美拉尼亚公爵采邑,瑞典王国在1637年得到了西波美拉尼亚,普鲁士得到了东波美拉尼亚。
但此后两国继续围绕这地区交锋,直到1720年,才基本确立了各自势力范围。
林则徐在这个时候要求为瑞典得到整个波美拉尼亚,就是在报复普鲁士,给普鲁士埋下不忿的种子,好在之后让他爆发出来,把普鲁士王国送上绝路。
至于伦巴第地区,就是以米兰为中心的北意大利最富裕地区。
此时是如此,后世也是如此,这里纺织业发达,冶金业也有很雄厚的基础。
大区包含四百多座城镇,人口两百多万,绝对是意大利的核心。
拿破仑担任意大利国王时期,伦巴第就是他掌控最牢的地方。
“伦巴第生产了欧罗巴百分之三十八的生丝,一直是大虞丝绸产品在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控制这里,相当于直接把竞争对手给兼并了。
此外在历年战争中,两百万人口的伦巴第被拿破仑抽血严重,二十年中包括因为大量粮食被强征走的饿死者和战争死亡者高达二十七万,且大部分是青壮年。”
林则徐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这代表着伦巴第地区最支持拿破仑的青壮基本都死光了,他们占了全伦巴第成年男性的四成。
战后,这里不知道多少小寡妇嗷嗷待哺,咱们不去占,自然有别人要去占。
如果能把温州、台州、衢州、处州、金华五府的人移十万过来,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小中华了。”
陶澍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些同意了。
勋臣东平伯是上一任夏王莫子溶的儿子,现任夏王莫公泽的同父异母弟莫公泊。
他跟朝廷关系很近,因为最早莫公泊就是作为朝廷放在莫公泽身边的明线与替补存在的。
且莫公泊比起莫公泽其他的弟弟有个很大优势,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不能算是私生子。
莫公泊的母亲,是撒丁王国的公主玛利亚.泰蕾莎,这位公主是现任撒丁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的姑母。
因此莫公泊跟撒丁国王是表兄弟,这也是他能指挥撒丁王国军队的重要原因。
当然,莫公泊不是撒丁公主玛利亚.泰蕾莎的婚生子,这位公主早年嫁给了路易十六弟弟的阿图瓦伯爵,也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末代王查理十世。
不过撒丁公主与查理十世的关系在1786年左右破裂,随后就跟莫子溶搞到了一起,大革命以后甚至和莫子溶一起跑到了大虞。
1805年在南京去世后,撒丁公主玛利亚是直接葬在兴龙府兴龙县(雷州府海康县)的莫氏皇陵(祖坟)中的。
不过即便撒丁公主跟莫子溶的关系都已经到这种程度了,但她跟查理十世的婚姻关系却并没有结束,两人还是名义上的夫妻。
也就是说,莫公泊是一个谁都知道的私生子,但同时也可以说他是查理十世跟撒丁公主的儿子,是法兰西波旁家族的一员。
只要查理十世不主动站出来,通过教宗宣告他不认莫公泊,那莫公泊就不是私生子。
而且拿下伦巴第地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奥地利,准确的说是梅特涅一个警告,他每一次的私下小动作,最后都会导致奥地利帝国的损失。
“我觉得还是太少了,罗斯帝国必须要割让察里津、罗斯托夫和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都割让给我们,咱们给他在黑海留个敖德萨就不错了。
为此,我觉得可以暂时放弃让瑞典获得芬兰和卡累利阿地区以及摩尔曼斯克,这里是圣彼得堡的最后防线,可以等到下次战争后,再来夺取。”
姚莹给出了不同意见,察里津是血战得来的,不适宜还回去,必须要割让。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辽藩的移藩已经通过了,如果我们暂时不进攻奥斯曼帝国,那么就需要给辽藩找一个暂时的栖身地。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让陛下支持我们暂缓狠狠打击欧洲和暂缓进攻奥斯曼帝国。”
陶澍这么说,就是赞成了林则徐的意见,他们三人的意见能快速达成一致,也是在于欧洲的形势。
真的一口吞不下啊,那还不如少刺激欧洲人,一定要避免自己坐实了黄祸的锅。
“让辽藩迁到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比萨拉比亚吧,这里人口稀少,急需招募百姓填补,需要人亲自坐镇。
辽王殿下是奥皇的女婿,能得到奥地利人的支持,欧洲人对他也不会完全以外人来看待。
此外,夏王殿下其实没空呆在摩尔达维亚等地,因为他要集中力量处理尼德兰的事情和当上奥地利摄政王。”
林则徐很快想到了解决方案,“至于用什么理由说服陛下,石甫兄应该知道。”
姚莹闻言呵呵一笑,“元抚兄这么说,就是想让我回京面圣吧。”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三个人也就能统一意见,最后拍板肯定是要皇帝才行的,是以必须回去一个说服皇帝支持他们。
“这个借口,或者说并非借口,就是北贺洲的战事。
英美之间自前年底爆发战争以来,目前仍在继续,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要打击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的米利坚合众国,咱们自己在北贺洲实际力量又很有限,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英格兰人助拳。
另外,此次征俄和讨法两战,耗费钱粮六千一百万银元,已经让朝廷的支出很是紧张了。
如果这之后还要同时开打灭亡奥斯曼之战和痛击米利坚之战,财政肯定是没法支撑的。
所以大概率只能选择一方进行打击。
那么两相比较之下,奥斯曼帝国腐朽,未来只会问题越来越大,我们还可以通过扶持埃及的阿里帕夏来打击他,没必要急在这一刻。
而米利坚正处于其兴也勃焉的时刻,它不但没有内乱,反而可以不断从战争延绵的欧洲吸取养分。
所以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把它彻底摁下去,此所谓千万不能缓。”
“对了,咱们还要负担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想要阿里帕夏把人命往里面填,又得上一大笔钱来打动他。”
听完姚莹的话,陶澍觉得基本上与他的意见能合得上,先打米利坚,再打奥斯曼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于是点了点头。
“那就请夏、辽二王前来商议吧。
回京去向陛下汇报的事,就请石甫辛苦一趟。”
“使君,外面有位自称尼德兰奥兰治亲王宫廷管家的人递上了一张名刺,说是奥兰治亲王威廉殿下想来拜访您。”
说话间,门口的礼部小吏前来报告,尼德兰奥兰治亲王来了,且好像就在门外,一点也没有大贵族的矜持。
三人对望一眼,知道这家伙是来干什么的了,君王的位置要没了,病急乱投医了。
“什么奥兰治亲王,放到咱大虞不就是一个乡贤嘛,阿猫阿狗也要我亲自接见,那还有时间干正事吗!”
陶澍肯定不会见奥兰治亲王的,这个荷兰佬死定了,谁也救不了他。
“不见,就说本使君没空!”陶使君挥了挥手,就像是赶走一只苍蝇般。
(本章完)
奥地利,维也纳。
本来喜气洋洋的战胜拿破仑后调整欧陆格局大会,在开始不久之后,立刻便陷入了剧烈的争吵中。
最大的原因,是大虞给出了三个所有欧洲国家都不愿意答应的条件。
一、在维也纳和会中发表集体声明,不承认斐迪南七世西班牙国王的合法性。
要求西班牙临时政府按照驱逐约瑟夫.波拿巴的西哥特法典。
即国王离开本土超过六个月,便自动丧失王位这条,宣布费迪南七世不再是合法的西班牙国王。
二、将俄占芬兰,俄属卡利累阿并入瑞典王国,并割让摩尔曼斯克,同时还要允许瑞典吞并挪威。
三、俄国割让克里米亚汗国和察里津-罗斯托夫及以南地区给大虞,由大虞成立并不直接控制的藩国。
这三条太狠了!
第一条要干什么所有都很清楚,这是要推大虞的皇子来就任西班牙国王了。
西班牙可不是瑞典和匈牙利这样的欧洲边角料,英法西奥历来就是欧陆底蕴深厚的大国。
赛里斯人已经半控制了奥地利,要是再实控西班牙,那对欧洲的影响就太大了。
第二条是要造出一个大瑞典王国出来。
皇孙申国公马上就要加冕为瑞典国王,建立瑞典莫氏王朝了,一个大瑞典将会成为大虞在欧洲北方最重要的支点。
第三条则是要在最大限度上削弱沙俄,使之从一个列强变为中等强国。
这二三条看着没第一条那么直捅人心,但却遭遇到了比第一条更强烈的反对。
英格兰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子爵。
奥地利外相梅特涅。
普鲁士首相哈登堡亲王,以及法兰西路易十八的代表塔列朗伯爵,都强烈反对第二条和第三条,并且已经开始私下串联。
美泉宫密室中,欧陆列强代表们脸上的神色,比密室中蜡烛的蝇头小光还要黯淡。
历史上在击败拿破仑之后,虽然有维也纳和会的称呼,但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聚集起来开会,只有各国私下的合纵连横。
但在这个时空,形势远比历史上复杂,加上大虞在击败拿破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召集了这次和会。
“我们不能同意赛里斯帝国特使提出的第二项和第三项要求,因为这并不单纯是削弱沙皇俄国,还是在削弱欧洲的防御能力。”
奥地利的梅特涅面色凝重的提醒道,“根据此次战争获得的数据来看,赛里斯帝国目前极限的投送能力大约是二十万陆军和十五艘战列舰。
这股力量非常强大,但并不足以在欧罗巴展开一场灭国级别的战争。
所以我们如果要保持在面对赛里斯帝国时拥有一定的应对能力,就不要让他的投送能力得到增强。”
“大臣阁下的意思,如果我们同意了赛里斯帝国的条件,那么沙皇俄国就很可能沦为赛里斯帝国的仆从?”普鲁士首相哈登堡亲王问道。
“是的,一个获得了卡累利阿和摩尔曼斯克的瑞典王国,能轻易的对圣彼得堡造成致命威胁。
而失去了克里米亚汗国和察里津之后,赛里斯帝国的大军就随时可以杀向沙皇俄国腹地。
这种情况下,沙皇和他的大臣们无处可躲,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赛里斯帝国的附庸,成为赛里斯帝国进攻我们的帮手,就像历史上他们作为蒙古人的仆从时那样。”
听了梅特涅的分析,路易十八的代表塔列朗伯爵有些绷不住了。
“最可怕的是,这些罗斯人只是披着欧洲人外皮的鞑靼人,别人可能对臣服赛里斯帝国这样的东方人有一些心理障碍,但他们完全没有。”
“完全同意,为了保证欧罗巴的安全,保证欧罗巴不被赛里斯帝国控制,我们需要在和会上尽力保住沙皇俄国,以确保他们的不会投向赛里斯帝国。”
英格兰的外相卡斯尔雷子爵做了最后的决定,英法普奥四国,在保住罗斯帝国这一点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消息传到大虞全权特使陶澍这里,他笑着对姚莹和赶来见识一下的林则徐说道:“果然不能小看天下英雄,欧人能奇迹般崛起,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现在我们要控制罗斯帝国,逼迫他们成为我们附庸的想法基本不可能实现了,元抚、石甫你们怎么看?”
姚莹属于合纵连横派,他呵呵一笑,“英法普奥四国看似共进退,其实各怀鬼胎。
英格兰看着坚决,但他们因为印度受制于我们,且不存在大陆安全焦虑,所以只是叫的响,不会真的出力。
奥地利虽然有梅特涅这样的人存在,但至少夏王殿下成为了奥地利摄政王后,他们的利益就会在很大层面上与我们相同,完全可以控制。
法兰西和路易十八,恐怕国内的问题就够他焦头烂额了,
革命派虽然失败,但并没有彻底被铲除,甚至还没有丧失信心,我看他们还有一场内战要打,根本无暇关注国外。
只有普鲁士,他们一怕罗斯帝国倒向我们之后,他们就要成为欧洲之盾。
二怕罗斯帝国东进无望,回头跟他在波罗的海周围展开竞争,因此算是这四国中最坚定的。
只可惜,普鲁士在四国中国力最弱,成不了什么气候。”
陶澍满意的点了点头,姚莹分析的与他想的差不多,欧洲各国完全可以各个击破,让他们不得不接受大虞的条件。
“元抚,你的想法呢?”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之后,陶澍对于这个少年时就声名鹊起,跟他一样属于皇帝慧眼识珠,直接提拔起来的官员,越来越欣赏了。
“石甫兄所言极是,这帮欧人现在能串联一起,不过是因为感觉到了威胁,所以联合起来求个心安而已,根本没有长久结盟与我对抗的心思和意志。”
不过说到这,林则徐话锋一转,“但欧罗巴诸国毕竟不是寻常蛮夷土酋。
陛下说他们与我们同属高速发展国家行列,虽然有些抬举,却也是他们真实实力的反应。”
“对于这种国家,在下觉得,还是不要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因为目前没有这个实力。
强行来做,短期内是可以成功,但时间一长必然控制不住,白白增添他们的警惕之心和对抗之意。
因此,咱们是不是可以采取退让放纵的策略,在控制欧罗巴军事政治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故意显示咱们没有想控制他们的心思,麻痹这些欧洲人,等他们自己斗起来。”
陶澍皱起了眉头,皇帝要他来欧洲之前,是准备给某些不开眼家伙一点颜色看看的,但此时听林则徐如此建议,似乎更有道理。
“元抚之意,是不要打草惊蛇,等到欧洲二度、三度爆发战争,且瑞典、夏藩已经站稳脚跟,安西人口超过一千五百万,再来寻求控制欧洲?”
“确实如此,在下就是这么想的,现在我们能投送到欧罗巴附近的兵力不过二三十万,距离控制欧罗巴,还远远不够。”
这确实是林则徐的想法,甚至他还更进一步,“我其实还想建议,咱们连奥斯曼帝国都不要急着动,先慢慢从他身上割肉,一直割到奥斯曼奄奄一息再来最后一击。
这样一可以麻痹欧陆诸强,二来吞下奥斯曼以后,能更好消化。”
陶澍听完,忍不住站了起来,他捻着胡须来回踱步思考着。
“可是这样一来,咱们动用几十万海陆军,了四千多万银元的军费,不就什么也没得到吗?”
“不能说什么也没得到,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目标。
那就是击败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使欧洲大陆唯一有点希望可以统一起来的机会完全失去。
当然,广大的国民和奋战的将士们很可能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我们也需要一些战利品来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林则徐思考了一下后,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坚持西班牙的提案,欧陆诸国不同意第二、三条,就不可能再来否决第一条。
而且如果瑞典拿不到卡累利阿地区和摩尔曼斯克,那我们就要求拿回波美拉尼亚地区。
此外,东平伯目前驻军在米兰,我们可以把他拉上桌,要求和会同意把伦巴第地区独立出来,交给东平伯统治,让他成为伦巴第大公,最低要求是东平伯成为奥地利的伦巴第亲王。”
波美拉尼亚在后世德国和波兰的北边,具体包括德国勃兰登堡州北部临海地区和波兰的什切青州及格但斯克省一部分。
这里是原本属于神罗范围内的波美拉尼亚公爵采邑,瑞典王国在1637年得到了西波美拉尼亚,普鲁士得到了东波美拉尼亚。
但此后两国继续围绕这地区交锋,直到1720年,才基本确立了各自势力范围。
林则徐在这个时候要求为瑞典得到整个波美拉尼亚,就是在报复普鲁士,给普鲁士埋下不忿的种子,好在之后让他爆发出来,把普鲁士王国送上绝路。
至于伦巴第地区,就是以米兰为中心的北意大利最富裕地区。
此时是如此,后世也是如此,这里纺织业发达,冶金业也有很雄厚的基础。
大区包含四百多座城镇,人口两百多万,绝对是意大利的核心。
拿破仑担任意大利国王时期,伦巴第就是他掌控最牢的地方。
“伦巴第生产了欧罗巴百分之三十八的生丝,一直是大虞丝绸产品在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控制这里,相当于直接把竞争对手给兼并了。
此外在历年战争中,两百万人口的伦巴第被拿破仑抽血严重,二十年中包括因为大量粮食被强征走的饿死者和战争死亡者高达二十七万,且大部分是青壮年。”
林则徐说着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这代表着伦巴第地区最支持拿破仑的青壮基本都死光了,他们占了全伦巴第成年男性的四成。
战后,这里不知道多少小寡妇嗷嗷待哺,咱们不去占,自然有别人要去占。
如果能把温州、台州、衢州、处州、金华五府的人移十万过来,这里就会变成一个小中华了。”
陶澍点了点头,心里已经有些同意了。
勋臣东平伯是上一任夏王莫子溶的儿子,现任夏王莫公泽的同父异母弟莫公泊。
他跟朝廷关系很近,因为最早莫公泊就是作为朝廷放在莫公泽身边的明线与替补存在的。
且莫公泊比起莫公泽其他的弟弟有个很大优势,那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他不能算是私生子。
莫公泊的母亲,是撒丁王国的公主玛利亚.泰蕾莎,这位公主是现任撒丁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一世的姑母。
因此莫公泊跟撒丁国王是表兄弟,这也是他能指挥撒丁王国军队的重要原因。
当然,莫公泊不是撒丁公主玛利亚.泰蕾莎的婚生子,这位公主早年嫁给了路易十六弟弟的阿图瓦伯爵,也就是历史上的法兰西末代王查理十世。
不过撒丁公主与查理十世的关系在1786年左右破裂,随后就跟莫子溶搞到了一起,大革命以后甚至和莫子溶一起跑到了大虞。
1805年在南京去世后,撒丁公主玛利亚是直接葬在兴龙府兴龙县(雷州府海康县)的莫氏皇陵(祖坟)中的。
不过即便撒丁公主跟莫子溶的关系都已经到这种程度了,但她跟查理十世的婚姻关系却并没有结束,两人还是名义上的夫妻。
也就是说,莫公泊是一个谁都知道的私生子,但同时也可以说他是查理十世跟撒丁公主的儿子,是法兰西波旁家族的一员。
只要查理十世不主动站出来,通过教宗宣告他不认莫公泊,那莫公泊就不是私生子。
而且拿下伦巴第地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奥地利,准确的说是梅特涅一个警告,他每一次的私下小动作,最后都会导致奥地利帝国的损失。
“我觉得还是太少了,罗斯帝国必须要割让察里津、罗斯托夫和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都割让给我们,咱们给他在黑海留个敖德萨就不错了。
为此,我觉得可以暂时放弃让瑞典获得芬兰和卡累利阿地区以及摩尔曼斯克,这里是圣彼得堡的最后防线,可以等到下次战争后,再来夺取。”
姚莹给出了不同意见,察里津是血战得来的,不适宜还回去,必须要割让。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辽藩的移藩已经通过了,如果我们暂时不进攻奥斯曼帝国,那么就需要给辽藩找一个暂时的栖身地。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什么样的理由,来让陛下支持我们暂缓狠狠打击欧洲和暂缓进攻奥斯曼帝国。”
陶澍这么说,就是赞成了林则徐的意见,他们三人的意见能快速达成一致,也是在于欧洲的形势。
真的一口吞不下啊,那还不如少刺激欧洲人,一定要避免自己坐实了黄祸的锅。
“让辽藩迁到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比萨拉比亚吧,这里人口稀少,急需招募百姓填补,需要人亲自坐镇。
辽王殿下是奥皇的女婿,能得到奥地利人的支持,欧洲人对他也不会完全以外人来看待。
此外,夏王殿下其实没空呆在摩尔达维亚等地,因为他要集中力量处理尼德兰的事情和当上奥地利摄政王。”
林则徐很快想到了解决方案,“至于用什么理由说服陛下,石甫兄应该知道。”
姚莹闻言呵呵一笑,“元抚兄这么说,就是想让我回京面圣吧。”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三个人也就能统一意见,最后拍板肯定是要皇帝才行的,是以必须回去一个说服皇帝支持他们。
“这个借口,或者说并非借口,就是北贺洲的战事。
英美之间自前年底爆发战争以来,目前仍在继续,对于我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为要打击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的米利坚合众国,咱们自己在北贺洲实际力量又很有限,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给英格兰人助拳。
另外,此次征俄和讨法两战,耗费钱粮六千一百万银元,已经让朝廷的支出很是紧张了。
如果这之后还要同时开打灭亡奥斯曼之战和痛击米利坚之战,财政肯定是没法支撑的。
所以大概率只能选择一方进行打击。
那么两相比较之下,奥斯曼帝国腐朽,未来只会问题越来越大,我们还可以通过扶持埃及的阿里帕夏来打击他,没必要急在这一刻。
而米利坚正处于其兴也勃焉的时刻,它不但没有内乱,反而可以不断从战争延绵的欧洲吸取养分。
所以必须要在这个时候把它彻底摁下去,此所谓千万不能缓。”
“对了,咱们还要负担苏伊士运河的开凿,想要阿里帕夏把人命往里面填,又得上一大笔钱来打动他。”
听完姚莹的话,陶澍觉得基本上与他的意见能合得上,先打米利坚,再打奥斯曼确实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了,于是点了点头。
“那就请夏、辽二王前来商议吧。
回京去向陛下汇报的事,就请石甫辛苦一趟。”
“使君,外面有位自称尼德兰奥兰治亲王宫廷管家的人递上了一张名刺,说是奥兰治亲王威廉殿下想来拜访您。”
说话间,门口的礼部小吏前来报告,尼德兰奥兰治亲王来了,且好像就在门外,一点也没有大贵族的矜持。
三人对望一眼,知道这家伙是来干什么的了,君王的位置要没了,病急乱投医了。
“什么奥兰治亲王,放到咱大虞不就是一个乡贤嘛,阿猫阿狗也要我亲自接见,那还有时间干正事吗!”
陶澍肯定不会见奥兰治亲王的,这个荷兰佬死定了,谁也救不了他。
“不见,就说本使君没空!”陶使君挥了挥手,就像是赶走一只苍蝇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