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父(上)
时间回拨至,银船入水第五日,夜。
京师过了秋,就像入了渡天劫的雷霆洞,地下地上几千年来的帝王气,都顶不住这九重天接二连三的天罚。
天跟漏了个洞似的,哗啦啦地向地上砸雨。
山月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手向左侧摸去,空荡荡的、冷涔涔的,全然没有往日火热。
山月嘆口气:人呀,果然都是有些惯性的。往日嫌食荤的猪一直拱菜,有点烦。难得一日猪不在,竟还染上几分寂寥。
“咻——”
门被推开。
一股凉气爭先恐后涌入室內,男人衣角带起的风里,藏著血腥气和海河水的咸与潮。
山月猛然起身:“成了?”
“成了。”
薛梟声音低哑。
山月想走近些。
薛梟制止:“脏得搓泥儿——你先披上衣裳,待我冲洗冲洗。”
说著向內室去,一走动,衣摆处便在青砖地上拖出一道如腐泥样的深酱色血跡。
薛梟脚下一顿。
前头的四扇山水工笔绢绸屏风是山月画的。
薛梟將带血的外裳果断褪下,揉一揉扔出去,绕过屏风快速冲洗后,发梢带著水珠,隨意披件外衫子出来,见几桌上严丝合缝扣著茶碗,薛梟端起一饮而尽。
茶还是温的,吃下去,嗓子眼连带著八百个心眼都是热的。
薛梟清了清嗓子,这才有了踏回陆地的实感。
银船自秋水渡再向北航行,就是入海口,江面埋伏目標太大,他们只能选择在海上守株待兔,在海面蛰伏將近七日不可靠岸,淡水稀缺,船上是两百余號西山大营精挑细选、確定没有背景的精兵,只待银船出现,立刻蒙面將银船上兵士即刻诛杀,趁夜再將雪银搬至货船。
今夜,他甚至与雍王徐渠椋打了个模糊照面。
雍王仍旧是胖乎乎的身形,时刻笑著——笑著招呼人把十八两白银一摞一摞搬上货船。
雍王如今隱姓埋名,帮永平帝把著漕运和盐运的航线,水上的都称他做“胖梁爷”,这些银子经他的手,往盐、铁、矿、上过一圈,便可十分清白地洗进国库的大门,彻底完成洗清靖安身家的使命。
永平帝不仅想收割靖安的人,还要收割靖安的钱。
“.圣人本预备藉此解决兵部的暗线,来个一箭三雕。谁知將要出行,靖安大长公主为图方便,將船上的人尽数换成自己的人手。”薛梟跨坐於床榻边上:“如此一来,下手更无窒碍。”
窒碍?
怎会用这个词?
山月偏头,恰见薛梟张开大掌,仔细端详。
手掌乾净,掌纹清晰。
但山月知道他在看双手早已洗刷乾净的血跡。
“权力更迭,必定伴隨鲜血与阴谋。”薛梟声音很低:“自古皆是。”
杀人倒没什么。
就像师父。
杀的是恶人,赚的是养家银。
他既要做这个纯臣,挺那个明君,他必要在牌桌大杀四方——只要杀得有价值。
只要必要的流血,能够让世间的冤屈少一些、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社稷百法公平正义一些.那他薛其书,就算当一把杀人的刀、当一条咬人的狗、背负无数条鲜活的人命、狂虐放纵的骂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山月目光清晰地静静看著薛梟,隔了许久,方柔和地將头搁在薛梟肩头。
身与身靠在一起,心和心才能互相救赎。
******
时光拨回现在。
留著报信的活口,一路被带至禁宫,哭哭啼啼说清楚“银船行至一半,便遇上海匪,黑衣蒙面,用的是嵌宝的弯刀,看起来像是罗剎鬼”。
报完信,即以“办差有失,守卫不利”赐死。
永平帝著吴敏给靖安带话,约莫是些无关紧要的抚慰之词,或许夹杂著缠对罗剎的痛恨和誓要追击的决心。
靖安却当场喷射出一口鲜红腥臭的血!
罗煞鬼!
什么罗煞鬼!
这永平小儿,就是那条鬼!
那条诛她私兵、私吞她钱物、暗谋她势、拆她半生心血的鬼!
十日前,她怎会想不到呢!!
是不是来充当说客的袁文英早就叛变了?!还是她老了所以她变得蠢了!
靖安急火攻心,手脚瞬时像木棍一样僵直,后脑闪过一团瀰漫白光的眩晕,眼前一片漆黑,当即晕厥过去!
“殿下!”
“殿下!”
“来人啊!来人啊!”
“传太医!救命!”
大长公主府里里外外瞬时乱作一锅粥。
杂乱无章中,一个人影静悄悄地向后退,退至府外,见胡同里外四下无人,迅速快步行至一处门可罗雀的客栈,略过店小二的招呼寒暄,径直走入屋內,换上布衣直缀,將冷茶水倒在手上,用掌心抿了抿鬢髮。
他余光瞥向掛著的铜镜。
镜中人头髮整齐乌黑。
不对。
这里不对。
他半蹲下步扎,索性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对著铜镜,將藏在髮丝深处的白髮,一綹一綹挑了出来,明明白白地垂在鬢间、浮於表面。
看镜中人,两鬢斑白,眼角带细纹,眼神平和疲惫,衣著朴素,並不惹人討厌,浑身上下更无諂媚、奢靡、浮夸之风。
贺卿书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幅面孔,正是十五年来,自然老去的样貌。
贺卿书转身出客栈,向另一个方向的十二胡同去。
薛南府门口那棵年久硕大的老槐树,因入冬的缘故,枝叶已掉了个精光,光禿禿的枝椏上斑驳地生出纹路和苔蘚。
贺卿书目光羡慕地从这棵老槐树上扫过:就冲这棵树,就知道这户人家是家学渊博、颇有来头的。
叩响门房。
门房探出脑袋来,见是个生面孔,却又有些官威,便问:“.您可是御史台的老爷?来寻我们薛大人?”
贺卿书摇摇头来,双手呈递上一只泛黄的粗布香囊:“不找薛校尉,找你们家夫人——”
“您將这物件儿呈给她,她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门房接过,將信將疑地拿过香囊,侧眉打量了两眼:布匹粗粗麻麻的,接线处甚至有些泛灰。
门房將门掩好,飞也似的跑进二门通传,那只香囊以极快的速度折转至山月手上。
“.是个老大人。”门房接的是疾风的活儿,还是个小孩子,挠挠头:“也不算老大人,只是穿著朴素,又有些不修边幅,便看上去有些老——他说夫人看见这香囊,便什么都知道了。”
门房话音渐弱,只因眼前的夫人,赤红著眼,手紧紧捏攥住那只旧得抖灰的香包。
时间回拨至,银船入水第五日,夜。
京师过了秋,就像入了渡天劫的雷霆洞,地下地上几千年来的帝王气,都顶不住这九重天接二连三的天罚。
天跟漏了个洞似的,哗啦啦地向地上砸雨。
山月翻来覆去,无法入眠,手向左侧摸去,空荡荡的、冷涔涔的,全然没有往日火热。
山月嘆口气:人呀,果然都是有些惯性的。往日嫌食荤的猪一直拱菜,有点烦。难得一日猪不在,竟还染上几分寂寥。
“咻——”
门被推开。
一股凉气爭先恐后涌入室內,男人衣角带起的风里,藏著血腥气和海河水的咸与潮。
山月猛然起身:“成了?”
“成了。”
薛梟声音低哑。
山月想走近些。
薛梟制止:“脏得搓泥儿——你先披上衣裳,待我冲洗冲洗。”
说著向內室去,一走动,衣摆处便在青砖地上拖出一道如腐泥样的深酱色血跡。
薛梟脚下一顿。
前头的四扇山水工笔绢绸屏风是山月画的。
薛梟將带血的外裳果断褪下,揉一揉扔出去,绕过屏风快速冲洗后,发梢带著水珠,隨意披件外衫子出来,见几桌上严丝合缝扣著茶碗,薛梟端起一饮而尽。
茶还是温的,吃下去,嗓子眼连带著八百个心眼都是热的。
薛梟清了清嗓子,这才有了踏回陆地的实感。
银船自秋水渡再向北航行,就是入海口,江面埋伏目標太大,他们只能选择在海上守株待兔,在海面蛰伏將近七日不可靠岸,淡水稀缺,船上是两百余號西山大营精挑细选、確定没有背景的精兵,只待银船出现,立刻蒙面將银船上兵士即刻诛杀,趁夜再將雪银搬至货船。
今夜,他甚至与雍王徐渠椋打了个模糊照面。
雍王仍旧是胖乎乎的身形,时刻笑著——笑著招呼人把十八两白银一摞一摞搬上货船。
雍王如今隱姓埋名,帮永平帝把著漕运和盐运的航线,水上的都称他做“胖梁爷”,这些银子经他的手,往盐、铁、矿、上过一圈,便可十分清白地洗进国库的大门,彻底完成洗清靖安身家的使命。
永平帝不仅想收割靖安的人,还要收割靖安的钱。
“.圣人本预备藉此解决兵部的暗线,来个一箭三雕。谁知將要出行,靖安大长公主为图方便,將船上的人尽数换成自己的人手。”薛梟跨坐於床榻边上:“如此一来,下手更无窒碍。”
窒碍?
怎会用这个词?
山月偏头,恰见薛梟张开大掌,仔细端详。
手掌乾净,掌纹清晰。
但山月知道他在看双手早已洗刷乾净的血跡。
“权力更迭,必定伴隨鲜血与阴谋。”薛梟声音很低:“自古皆是。”
杀人倒没什么。
就像师父。
杀的是恶人,赚的是养家银。
他既要做这个纯臣,挺那个明君,他必要在牌桌大杀四方——只要杀得有价值。
只要必要的流血,能够让世间的冤屈少一些、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社稷百法公平正义一些.那他薛其书,就算当一把杀人的刀、当一条咬人的狗、背负无数条鲜活的人命、狂虐放纵的骂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
山月目光清晰地静静看著薛梟,隔了许久,方柔和地將头搁在薛梟肩头。
身与身靠在一起,心和心才能互相救赎。
******
时光拨回现在。
留著报信的活口,一路被带至禁宫,哭哭啼啼说清楚“银船行至一半,便遇上海匪,黑衣蒙面,用的是嵌宝的弯刀,看起来像是罗剎鬼”。
报完信,即以“办差有失,守卫不利”赐死。
永平帝著吴敏给靖安带话,约莫是些无关紧要的抚慰之词,或许夹杂著缠对罗剎的痛恨和誓要追击的决心。
靖安却当场喷射出一口鲜红腥臭的血!
罗煞鬼!
什么罗煞鬼!
这永平小儿,就是那条鬼!
那条诛她私兵、私吞她钱物、暗谋她势、拆她半生心血的鬼!
十日前,她怎会想不到呢!!
是不是来充当说客的袁文英早就叛变了?!还是她老了所以她变得蠢了!
靖安急火攻心,手脚瞬时像木棍一样僵直,后脑闪过一团瀰漫白光的眩晕,眼前一片漆黑,当即晕厥过去!
“殿下!”
“殿下!”
“来人啊!来人啊!”
“传太医!救命!”
大长公主府里里外外瞬时乱作一锅粥。
杂乱无章中,一个人影静悄悄地向后退,退至府外,见胡同里外四下无人,迅速快步行至一处门可罗雀的客栈,略过店小二的招呼寒暄,径直走入屋內,换上布衣直缀,將冷茶水倒在手上,用掌心抿了抿鬢髮。
他余光瞥向掛著的铜镜。
镜中人头髮整齐乌黑。
不对。
这里不对。
他半蹲下步扎,索性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对著铜镜,將藏在髮丝深处的白髮,一綹一綹挑了出来,明明白白地垂在鬢间、浮於表面。
看镜中人,两鬢斑白,眼角带细纹,眼神平和疲惫,衣著朴素,並不惹人討厌,浑身上下更无諂媚、奢靡、浮夸之风。
贺卿书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幅面孔,正是十五年来,自然老去的样貌。
贺卿书转身出客栈,向另一个方向的十二胡同去。
薛南府门口那棵年久硕大的老槐树,因入冬的缘故,枝叶已掉了个精光,光禿禿的枝椏上斑驳地生出纹路和苔蘚。
贺卿书目光羡慕地从这棵老槐树上扫过:就冲这棵树,就知道这户人家是家学渊博、颇有来头的。
叩响门房。
门房探出脑袋来,见是个生面孔,却又有些官威,便问:“.您可是御史台的老爷?来寻我们薛大人?”
贺卿书摇摇头来,双手呈递上一只泛黄的粗布香囊:“不找薛校尉,找你们家夫人——”
“您將这物件儿呈给她,她自然什么都明白了。”
门房接过,將信將疑地拿过香囊,侧眉打量了两眼:布匹粗粗麻麻的,接线处甚至有些泛灰。
门房將门掩好,飞也似的跑进二门通传,那只香囊以极快的速度折转至山月手上。
“.是个老大人。”门房接的是疾风的活儿,还是个小孩子,挠挠头:“也不算老大人,只是穿著朴素,又有些不修边幅,便看上去有些老——他说夫人看见这香囊,便什么都知道了。”
门房话音渐弱,只因眼前的夫人,赤红著眼,手紧紧捏攥住那只旧得抖灰的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