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514【连环计】
第512章 514【连环计】
黄祖耀说道“罗先生放心。我们知道规矩,不会乱说话的。”
罗齐鸿想了想,说道“星狮集团!这家公司的啤酒、乳制品、饮料都可以和杨协成集团形成很强的互补,但是其市值很高,恒安投资公司的现金流不多了,需要有帮手。”
“而且我还想做其他的投资,所以希望大华银行能帮忙,一起收购星狮集团,不过杨协成集团会占主导地位,大华银行只是投资方。”
收购星狮集团,将会是很大的阵仗,而且需要收服一些股东、董事,罗齐鸿初来驾到,很难做到,而大华银行不一样,作为地头蛇,有不错的威望,或许可以提供不错的帮助。
“那大华银行的好处呢?仅仅是股权投资的利润?”黄祖耀知道是该他挟持罗齐鸿了。
“星狮集团旗下有不少的地皮,可以和联合工业集团合作开发,黄生觉得如何?”罗齐鸿微微笑起来,目光投在黄家父子二人脸上。
“我还有一个问题,罗先生好像和郭令璨、黄庭访这些人相熟,为什么要找不太熟悉的我?”黄祖耀不解的问道。
这问题在罗齐鸿的预料之中,早就想好了答案。
罗齐鸿说道“很简单,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朋友向来是越多越好,谁都不知道哪个朋友值得永远相信,而且我要想在新加坡站稳脚跟,必须有更多的朋友。大华银行又是新加坡3大银行之一,比起丰隆集团,大华银行的关系更多,资金更厚实。”
“谢谢罗先生如此看得起大华银行。”黄祖耀接受了这个解释,“罗先生想大华银行做什么?”
罗齐鸿说道“第一,我需要大华银行帮忙搞掂星狮集团的股东,让他们出售股权;第二,让星狮集团大股东的反收购行动不顺利,给我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黄祖耀低头沉思一会,道“罗先生不需要贷款吗?收购星狮集团起码需要10亿新元,罗先生的恒安投资公司应该没有这个资金吧?!”
黄祖耀对恒安投资公司有过不浅的调查,虽然不知道恒安投资究竟有多少资金,但是很清楚其支出的情况,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计算,一定是拿不出10亿新元的。
当然黄祖耀不敢排除罗齐鸿从其他市场调集资金的情况,但他目前还没有接到罗齐鸿有大笔资金汇到新加坡的消息。
“那大华银行能借贷多少?多少利息?”罗齐鸿问道,既然黄祖耀愿意借,他自然不会拒绝,这样也省了他去一趟银行。
“2亿新元,8厘利息。”黄祖耀竖起了两根手指,借给了罗齐鸿一些资金,他也能安心一点,毕竟这也算是把柄。
“ok!其余的资金我会去找其他银行拆借。”罗齐鸿点了点头,表示接受。
银行做事向来如此,既希望有人进来借钱,又不希望借的太多,利用同行分担压力,万一借款人破产了,几家银行一起产生坏账,不用一家银行承担。
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黄祖耀父子快到午饭时间才离开罗齐鸿的办公室。
“爹地,罗齐鸿是一匹饿狼,我担心他会背刺我们一刀,不如我们自己吃下这个项目,星狮集团虽然在泰国等地建厂亏损不少,但是实力依旧强大,如果收购成功,对我们家族是很有好处的。”黄一宗想要吃独食,甩掉罗齐鸿。
“糊涂!”黄祖耀斥责一句“你以为罗齐鸿没有想到这一步吗?我们要是敢独吞星狮集团,你猜罗齐鸿会不会立刻发起对联合工业集团的收购?甚至还会死盯着我们家族,等我们露出破绽,会冲上来狠狠的咬死我们的。”
“罗齐鸿是什么人?在香江混得风生水起,击败了一众老前辈,不可能这么简单的。”
“那只能看着他吃肉,我们喝点汤吗?”黄一宗颇为不甘。
黄祖耀冷冷的盯着黄一宗,厉声道“什么时候都想着吃肉,总有一日你会栽在这份贪心上面的,有时候能喝点汤就很不错了。”
“好在罗齐鸿不是真的的盯上联合工业集团,不然我们连这点汤都喝不上,而且还要亏损不少钱。”
黄一宗见到父亲生气了,也不敢再说话,如果黄祖耀对他不满意了,会有弟弟顶上来的,毕竟黄家不止他一个儿子。
罗齐鸿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凝视着乌节路的繁华,他在考虑从哪里调来足够的资金,准备对星狮集团发起收购。
如黄祖耀所说,恒安投资公司的资金已然不足,账面上的现金仅剩下5000万新元,与预想的10亿新元相差了20倍。
现在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从其他市场调来现金,二是向其他银行借贷,后者的动作太大,很容易造成大动静。
“公司在股市上的投资全部抛售的话能套现多少?”罗齐鸿询问起来,落地窗反射出张文和的身影,站在他的背后。
“按照目前的股市情况来计算,大概能回笼资金2.6亿新元,这笔钱还要私有化杨协成集团,到最后恐怕会所剩无几。”张文和有些惭愧的说道。
“私有化杨协成集团还需要多少资金?按保守计算。”罗齐鸿转过身来,双手抓住椅背,面无表情的问道。
杨协成必须私有化,如此才可以使用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减轻恒安投资的一些压力。
按照罗齐鸿的计划,恒安投资公司将会持有星狮集团最多股权,杨协成集团也会持有一部分股权,原因在于杨协成集团还有部分股权捏在杨景连家族手上。
这个家族是不太可能响应集资的,如果罗齐鸿一味的逼迫,稀释杨氏家族的股权,似乎有些不地道,所以干脆让恒安投资公司出大头。
如此的股份架构也方便两个集团合作,同时符合罗齐鸿的利益。
“我们已经持股61%,按照新加坡的公司法,必须在一个月内发起全面收购,预想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吸纳股票至70%,如此的话还需要1亿新元。”张文和说道。
“立刻将所有的股票证券投资抛售,回笼资金。然后抽出1亿新元,扩大吸纳星狮集团的股票,务必在一个月内持股到20%。”罗齐鸿下命令说道。
“是!不过公司的资金目前不是很够,需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张文和说道。
罗齐鸿点了点头“大华银行已经同意为我们提供2亿新元,你再去其他银行借款3亿新元,剩下的我再想办法。”
一周之后,恒安投资公司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对杨协成集团进行全面收购,溢价1成。
杨景连家族的掌门人杨天成对外宣布响应恒安投资公司的私有化,这对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原本小股东们认为杨氏家族会带头反抗恒安投资公司的私有化,会让股价暴涨,她们趁机赚一笔呢。
见反响平平,罗齐鸿咬牙将溢价提升到2成。
这项收购案要尽快完成,不然越拖越是损失严重,小股东越是觉得有利可图。
(本章完)
黄祖耀说道“罗先生放心。我们知道规矩,不会乱说话的。”
罗齐鸿想了想,说道“星狮集团!这家公司的啤酒、乳制品、饮料都可以和杨协成集团形成很强的互补,但是其市值很高,恒安投资公司的现金流不多了,需要有帮手。”
“而且我还想做其他的投资,所以希望大华银行能帮忙,一起收购星狮集团,不过杨协成集团会占主导地位,大华银行只是投资方。”
收购星狮集团,将会是很大的阵仗,而且需要收服一些股东、董事,罗齐鸿初来驾到,很难做到,而大华银行不一样,作为地头蛇,有不错的威望,或许可以提供不错的帮助。
“那大华银行的好处呢?仅仅是股权投资的利润?”黄祖耀知道是该他挟持罗齐鸿了。
“星狮集团旗下有不少的地皮,可以和联合工业集团合作开发,黄生觉得如何?”罗齐鸿微微笑起来,目光投在黄家父子二人脸上。
“我还有一个问题,罗先生好像和郭令璨、黄庭访这些人相熟,为什么要找不太熟悉的我?”黄祖耀不解的问道。
这问题在罗齐鸿的预料之中,早就想好了答案。
罗齐鸿说道“很简单,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朋友向来是越多越好,谁都不知道哪个朋友值得永远相信,而且我要想在新加坡站稳脚跟,必须有更多的朋友。大华银行又是新加坡3大银行之一,比起丰隆集团,大华银行的关系更多,资金更厚实。”
“谢谢罗先生如此看得起大华银行。”黄祖耀接受了这个解释,“罗先生想大华银行做什么?”
罗齐鸿说道“第一,我需要大华银行帮忙搞掂星狮集团的股东,让他们出售股权;第二,让星狮集团大股东的反收购行动不顺利,给我争取足够多的时间。”
黄祖耀低头沉思一会,道“罗先生不需要贷款吗?收购星狮集团起码需要10亿新元,罗先生的恒安投资公司应该没有这个资金吧?!”
黄祖耀对恒安投资公司有过不浅的调查,虽然不知道恒安投资究竟有多少资金,但是很清楚其支出的情况,按照目前的情况来计算,一定是拿不出10亿新元的。
当然黄祖耀不敢排除罗齐鸿从其他市场调集资金的情况,但他目前还没有接到罗齐鸿有大笔资金汇到新加坡的消息。
“那大华银行能借贷多少?多少利息?”罗齐鸿问道,既然黄祖耀愿意借,他自然不会拒绝,这样也省了他去一趟银行。
“2亿新元,8厘利息。”黄祖耀竖起了两根手指,借给了罗齐鸿一些资金,他也能安心一点,毕竟这也算是把柄。
“ok!其余的资金我会去找其他银行拆借。”罗齐鸿点了点头,表示接受。
银行做事向来如此,既希望有人进来借钱,又不希望借的太多,利用同行分担压力,万一借款人破产了,几家银行一起产生坏账,不用一家银行承担。
又商议了一些其他事情,黄祖耀父子快到午饭时间才离开罗齐鸿的办公室。
“爹地,罗齐鸿是一匹饿狼,我担心他会背刺我们一刀,不如我们自己吃下这个项目,星狮集团虽然在泰国等地建厂亏损不少,但是实力依旧强大,如果收购成功,对我们家族是很有好处的。”黄一宗想要吃独食,甩掉罗齐鸿。
“糊涂!”黄祖耀斥责一句“你以为罗齐鸿没有想到这一步吗?我们要是敢独吞星狮集团,你猜罗齐鸿会不会立刻发起对联合工业集团的收购?甚至还会死盯着我们家族,等我们露出破绽,会冲上来狠狠的咬死我们的。”
“罗齐鸿是什么人?在香江混得风生水起,击败了一众老前辈,不可能这么简单的。”
“那只能看着他吃肉,我们喝点汤吗?”黄一宗颇为不甘。
黄祖耀冷冷的盯着黄一宗,厉声道“什么时候都想着吃肉,总有一日你会栽在这份贪心上面的,有时候能喝点汤就很不错了。”
“好在罗齐鸿不是真的的盯上联合工业集团,不然我们连这点汤都喝不上,而且还要亏损不少钱。”
黄一宗见到父亲生气了,也不敢再说话,如果黄祖耀对他不满意了,会有弟弟顶上来的,毕竟黄家不止他一个儿子。
罗齐鸿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凝视着乌节路的繁华,他在考虑从哪里调来足够的资金,准备对星狮集团发起收购。
如黄祖耀所说,恒安投资公司的资金已然不足,账面上的现金仅剩下5000万新元,与预想的10亿新元相差了20倍。
现在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从其他市场调来现金,二是向其他银行借贷,后者的动作太大,很容易造成大动静。
“公司在股市上的投资全部抛售的话能套现多少?”罗齐鸿询问起来,落地窗反射出张文和的身影,站在他的背后。
“按照目前的股市情况来计算,大概能回笼资金2.6亿新元,这笔钱还要私有化杨协成集团,到最后恐怕会所剩无几。”张文和有些惭愧的说道。
“私有化杨协成集团还需要多少资金?按保守计算。”罗齐鸿转过身来,双手抓住椅背,面无表情的问道。
杨协成必须私有化,如此才可以使用公司账面上的资金,减轻恒安投资的一些压力。
按照罗齐鸿的计划,恒安投资公司将会持有星狮集团最多股权,杨协成集团也会持有一部分股权,原因在于杨协成集团还有部分股权捏在杨景连家族手上。
这个家族是不太可能响应集资的,如果罗齐鸿一味的逼迫,稀释杨氏家族的股权,似乎有些不地道,所以干脆让恒安投资公司出大头。
如此的股份架构也方便两个集团合作,同时符合罗齐鸿的利益。
“我们已经持股61%,按照新加坡的公司法,必须在一个月内发起全面收购,预想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吸纳股票至70%,如此的话还需要1亿新元。”张文和说道。
“立刻将所有的股票证券投资抛售,回笼资金。然后抽出1亿新元,扩大吸纳星狮集团的股票,务必在一个月内持股到20%。”罗齐鸿下命令说道。
“是!不过公司的资金目前不是很够,需不需要向银行贷款?”张文和说道。
罗齐鸿点了点头“大华银行已经同意为我们提供2亿新元,你再去其他银行借款3亿新元,剩下的我再想办法。”
一周之后,恒安投资公司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对杨协成集团进行全面收购,溢价1成。
杨景连家族的掌门人杨天成对外宣布响应恒安投资公司的私有化,这对市场造成不小的影响。原本小股东们认为杨氏家族会带头反抗恒安投资公司的私有化,会让股价暴涨,她们趁机赚一笔呢。
见反响平平,罗齐鸿咬牙将溢价提升到2成。
这项收购案要尽快完成,不然越拖越是损失严重,小股东越是觉得有利可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