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碧游宫中客,通天询量劫!(22)
第316章 碧游宫中客,通天询量劫!(22)
碧游宫内。
通天教主见杨宣面露思索之色,并未将其打断,而是端坐于云台之上闭目养神。
起初的时候,杨宣还以为通天教主是在想事情,不敢有所打扰,便各想各的事情去。
但渐渐地,他发现通天教主好像并非是在什么事情,而是并未打断他的思索。
这个发现可把他给吓了一跳,通天教主是什么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哪有让通天教主等候的道理?这未免也太不知礼数了一些?!
杨宣急忙收敛心神,对着通天教主行了一礼,恭敬说道:
“多谢圣人出手相助,此恩贫道没齿难忘,今后圣人但有所需,贫道定然鼎立相助!”
不管怎么说,通天教主这次出手逼退准提,都是替他解决一个不小的麻烦,于情于理,这个恩情杨宣都得报答。
当然了,杨宣所说的‘日后’并不包含封神量劫这个时间点。
如果通天教主真的在封神量劫期间,让他帮截教一把,那他真的只能‘鼎立相助’了。
但话又说回来,圣人多少都要一些脸面,通天教主肯定知道截教的隐患,但却没有将任何弟子逐出师门,他又怎么可能让杨宣相助截教呢?不存在的好不好!
通天教主见杨宣说话,笑着摇了摇头。
“举手之劳,无需在意。”
“说起来,赵公明能够突破大罗后期,碧霄能够突破大罗金仙中期,开出九品气,我截教弟子上天庭、入地府,获得如此功德,多亏了有你相助。”
“贫道这一剑,都不足以了结这些因果,小友何须道谢呢?”
“圣人谬赞!”
杨宣急忙摆了摆手,露出一脸严肃之色。
“大哥和三姐那是圣人教导有方,本就在突破的边缘,即便没有贫道的无意之举,他们两人要不了多久也能突破,和贫道的关系不大。”
“截教弟子在天庭和地府所得的功德,那都是他们按照天条、地规办事,凭自己的本事所得,乃是他们自身的机缘所在!”
在这个节骨眼,杨宣可不敢和截教产生太多因果,他是半点邀功的想法都没有。
而且,他说的这些话也没有错,赵公明和碧霄能够突破,归根结底,可不就是通天教主教导有方嘛。
至于截教弟子这些年所获的功德,也的确是靠着自身的努力所得,杨宣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当然了,杨宣的这个机会至关重要,杨宣在无意间,对赵公明的提点,以及送给碧霄的两片紫金色悟道茶叶,同样是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只是杨宣并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情,和截教产生太深的联系。
虽然用这些事情,了结通天教主这次出手的因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万一让通天教主误会了,提出邀请入教的想法,那杨宣怎么办?
这里可是碧游宫,他就算想要摇来后土相助,也不见得能够传递出去。
为了保险起见,杨宣还是觉得先表明立场比较好,至于通天教主这次出手的因果,以后总会有机会报答。
以他如今在天庭的地位,等到封神量劫之后,‘稍微’给截教弟子提供一些便利,那还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样的话多说几句,或许就能将这次的因果了结了。
况且,赵公明等人欠下的因果就算不用,那也不会丢,何必着急呢?
通天教主并未做出窥探杨宣心神的举动,但他也明白杨宣没有加入级截教的想法,对于其他大教也是如此。
杨宣的心……很大!
他之所以这么说,也只是在陈述事实,希望让杨宣放松一些,并没有邀请杨宣入教的想法。
现在这一看,他这个举动似乎有些多余了。
虽然杨宣一直都给人一种距离感,但却丝毫没有因为直面圣人而紧张,心境一直都平和,甚至可以说是淡然。
万相皆虚妄,道心不染尘!
“真是个好苗子啊……”
通天教主心中感慨,生出爱才之心,若是杨宣愿意入教,他一定倾囊相授。
沉默片刻之后,通天教主暂且将此事放下,笑着说道:
“贫道今日邀请小友来到碧游宫,是有两件事和小友相关。”
“圣人请讲!”
杨宣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但心中却是极为警惕,思索各种应对之策,如果通天教主真的邀请他入教,就算拼着得罪圣人的风险,他也得想办法拒绝了。
要是在这个节骨眼成为截教门徒,不仅杨宣要遭殃,甚至就连天庭和地府,也可能会因此这人遭劫,让某些有心之人找到可乘之机。
然而,通天教主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截教传统,贫道每隔十个元会,便会举办一次讲道,下一次讲道的时间,便定在三万年之后。”
“小友虽不是截教弟子,但小友乃是碧霄的结义小弟,在天庭和地府,对赵公明、十天君等人颇为照顾。”
“小友若是愿意,可在三万年之后来到碧游宫,截教将有小友的一个位置。”
杨宣闻言,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露出一抹思索之色,但心中却是多了几分警惕。
讲道?
你说的这个讲道,怕不是和准提一样,都是一种别有用意的讲道。
若是听了你的讲道,恐怕我就不是我了!
“也许…不是这样……”
但旋即,杨宣便又觉得,或许通天教主所说的讲道,真的只是正经的讲道。
如果通天教主真的别有用意,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又何必等到三万年之后,而且还是当着截教全体弟子的面这么做呢?
如果通天教主邀请他三万年后再来碧游宫,真的只是让他聆听圣人讲道,即便是在碧游宫外,和寻常外门弟子站在一块,也属于是难得的机缘。
但是,这个讲道的人是通天教主,讲道的地方是截教,这就让杨宣心生犹豫。
聆听圣人讲道固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他更突破到大罗圆满,准备开始斩尸。
万一此次听道,让他因此而入劫,那就得不偿失了。
简单思索过后,杨宣便对此事心生抗拒,潜在风险大于利益,为了稳妥起见,这种机缘不要也罢!
但圣人亲邀,就这么拒绝未免有些失礼。
再三思索之后,杨宣露出一脸纠结之色,最后无奈叹了一口气。
“承蒙圣人看重,聆听圣人讲道这种机缘,贫道自是不愿错过。”
“但贫道此番来到血海,是有关乎地府和地道的重要事情,需要找娘娘商议。”
“贫道也不知道这三万年时间,能否将此事完成。”
说话间,杨宣的神色变得愈发遗憾和歉意,可谓是演技拉满。
“无妨,截教每隔十个元会,贫道便会举行一次讲道。”
“从今往后,贫道这碧游宫中,都有小友一个位置,小友若是此次错过,今后贫道讲道,小友再来碧游宫旁听便好。”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并未感到不满,也并未强求杨宣一定要来。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表明一个态度,在告诉杨宣,截教永远都是他的朋友!
至于杨宣能不能来,就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就算杨宣错过了这次讲道,以杨宣给截教带来的变化,通天教主还能不给他开个小灶?
通天教主并未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再度说道:
“对于截教,贫道有一事相询。”
说这句话的时候,通天教主的神色变得略显严肃。
杨宣更是微微一愣,面露错愕之色。
要知道,在他面前的这位可是截教教主,天道六圣之一。
而杨宣只是一个大罗金仙,这样的存在,又有什么事情需要问杨宣的呢?
杨宣并未做出任何回应,只等通天缓缓道来。
通天叹了口气,道:
“大道两面,一阴一阳,盛极必衰,乃是洪荒大势。”
“如今截教久盛洪荒,虽有万仙来朝之称,实则业力深重,气运如同漏水的大船,已然撑不了多久。”
听着通天的话,杨宣先是一愣,没想到通天教主会这般说。
对于通天教主知道截教隐患之事,杨宣并未感到意外。
通天作为截教教主,更是圣人,截教的情况,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有一点他一直不太理解。
既然通天教主知道截教的隐患,为什么收徒的标准没有任何改变,也不曾纠正灵牙仙等弟子的行事风格,放任他们胡作非为,妄造业力呢?
总不能通天教主性格比较特殊,喜欢给自己的修行制造难度吧?
这个疑惑在杨宣心中存在已久,如今通天主动提出此事,杨宣便顺势问出心中的不解。
“圣人既然知晓截教所存在的问题,为何不将收徒的门槛设置得高一些,驱逐一些业力深重,作恶多端的截教门徒,减轻截教的业力呢?”
碧游宫中寂静片刻,而后通天教主摇头一笑。
“天下众生,有教无类,万物有灵,万类有性,只要有求道之心,求当一视同仁,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吾为众生,截取其一!”
说到这里,通天教主的身上爆发出一股惊人的气势,让人无法直视。
“这,便是贫道所追寻的道!”
随着通天教主的话音落,他身上气息便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他看向杨宣,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洪荒众生怀着求道之心登上金鳌岛,贫道岂有将其拒之门外的道理?”
“截教弟子既然拜贫道为师,贫道理应为其截取一线生机,岂能将其逐出截教?”
杨宣沉默不语,通天教主明知截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但却始终不曾更改收徒标准,驱逐业力深重之辈。
并非通天教主不能做,而是他不愿如此。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求道!
即便修为到了他这种地步,已经成为洪荒圣人,依旧没有走到求道的终点,依旧走在求道的路上。
元始建立阐教,是为了验证心中的道,通天建立截教也是如此。
逆天而行,为洪荒众生,截取一线生机,这便是他的道!
如果因为截教的危机,而将金鳌岛上的求道者驱逐取出,亦或是将业力深重的截教弟子逐出截教。
那不就成了顺天而为,和他所追寻的道相悖,他自然不可能这般做。
杨宣心中恍然的同时,又有几分不解,通天教主曾说,是有一事相询,难不成他想要询问的事情,和截教的隐患相关?
不等他多想,便听通天教主继续说道:
“贫道所要询问之事,便和截教的未来相关。”
杨宣:???
不是,你几个意思啊,你截教的未来问我一个外人干嘛?
有句古话说得好,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对于截教之事,杨宣自然是一百个不想参与,也不想知道,免得被截教给连累了。
只是通天教主并未理会杨宣心中所想,继续说道:
“在万个元会之前,贫道发现碧霄命中当有一劫,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身死道消之危。”
“近些年的时候,碧霄命中的这一劫虽然还在,但却多了一线生机,只要小心一些,便不会再有陨落之危。”
“就连上天庭、入地府的其余截教弟子,同样多了一线生机,只是没有碧霄那般明显。”
“按照贫道推测,他们的这一线生机,便是因小友而来。”
杨宣听着,心中松了一口气,通天教主都这么说了,这就证明他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接下来的封神量劫之中,只要碧霄乖乖待在地府,就不可能遭劫。
至于赵公明、云霄等人,杨宣只能尽力而为,能将他们保下自然是最好,免得他们出事,把碧霄也给搭进去了。
如果事不可违,杨宣也不会强求,这是他们的命数,没办法。
同时,杨宣的心中更加警惕,通天教主铺垫了这么多,那么他接下来所要说的事情……
通天教主停顿了片刻,看向杨宣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沉声说道:
“据贫道推衍,碧霄、云霄等人的命中之劫,便应在接下来的量劫之中,不知小友可有良策,助他们渡过此劫?”
虽然通天教主作为圣人,却来问杨宣这个问题,看起来很不合理。
但通天所追寻的道,便是为洪荒众生谋取一些生机。
杨宣对于截教来说,便是那个遁去的‘一’,是截教的一线生机。
在这件事上面,通天教主并未将杨宣当做大罗金仙来看,而是将他视为一个变数,是截教一众弟子的生机所在,是通天印证自身之道的一个重要契机。
如果杨宣的存在,真的可以为截教争取一线生机,不仅截教可以渡过此劫,通天教主道行也将因此迈上新的高度!
(本章完)
碧游宫内。
通天教主见杨宣面露思索之色,并未将其打断,而是端坐于云台之上闭目养神。
起初的时候,杨宣还以为通天教主是在想事情,不敢有所打扰,便各想各的事情去。
但渐渐地,他发现通天教主好像并非是在什么事情,而是并未打断他的思索。
这个发现可把他给吓了一跳,通天教主是什么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哪有让通天教主等候的道理?这未免也太不知礼数了一些?!
杨宣急忙收敛心神,对着通天教主行了一礼,恭敬说道:
“多谢圣人出手相助,此恩贫道没齿难忘,今后圣人但有所需,贫道定然鼎立相助!”
不管怎么说,通天教主这次出手逼退准提,都是替他解决一个不小的麻烦,于情于理,这个恩情杨宣都得报答。
当然了,杨宣所说的‘日后’并不包含封神量劫这个时间点。
如果通天教主真的在封神量劫期间,让他帮截教一把,那他真的只能‘鼎立相助’了。
但话又说回来,圣人多少都要一些脸面,通天教主肯定知道截教的隐患,但却没有将任何弟子逐出师门,他又怎么可能让杨宣相助截教呢?不存在的好不好!
通天教主见杨宣说话,笑着摇了摇头。
“举手之劳,无需在意。”
“说起来,赵公明能够突破大罗后期,碧霄能够突破大罗金仙中期,开出九品气,我截教弟子上天庭、入地府,获得如此功德,多亏了有你相助。”
“贫道这一剑,都不足以了结这些因果,小友何须道谢呢?”
“圣人谬赞!”
杨宣急忙摆了摆手,露出一脸严肃之色。
“大哥和三姐那是圣人教导有方,本就在突破的边缘,即便没有贫道的无意之举,他们两人要不了多久也能突破,和贫道的关系不大。”
“截教弟子在天庭和地府所得的功德,那都是他们按照天条、地规办事,凭自己的本事所得,乃是他们自身的机缘所在!”
在这个节骨眼,杨宣可不敢和截教产生太多因果,他是半点邀功的想法都没有。
而且,他说的这些话也没有错,赵公明和碧霄能够突破,归根结底,可不就是通天教主教导有方嘛。
至于截教弟子这些年所获的功德,也的确是靠着自身的努力所得,杨宣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
当然了,杨宣的这个机会至关重要,杨宣在无意间,对赵公明的提点,以及送给碧霄的两片紫金色悟道茶叶,同样是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只是杨宣并不希望因为这些事情,和截教产生太深的联系。
虽然用这些事情,了结通天教主这次出手的因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万一让通天教主误会了,提出邀请入教的想法,那杨宣怎么办?
这里可是碧游宫,他就算想要摇来后土相助,也不见得能够传递出去。
为了保险起见,杨宣还是觉得先表明立场比较好,至于通天教主这次出手的因果,以后总会有机会报答。
以他如今在天庭的地位,等到封神量劫之后,‘稍微’给截教弟子提供一些便利,那还是一句话的事情?
这样的话多说几句,或许就能将这次的因果了结了。
况且,赵公明等人欠下的因果就算不用,那也不会丢,何必着急呢?
通天教主并未做出窥探杨宣心神的举动,但他也明白杨宣没有加入级截教的想法,对于其他大教也是如此。
杨宣的心……很大!
他之所以这么说,也只是在陈述事实,希望让杨宣放松一些,并没有邀请杨宣入教的想法。
现在这一看,他这个举动似乎有些多余了。
虽然杨宣一直都给人一种距离感,但却丝毫没有因为直面圣人而紧张,心境一直都平和,甚至可以说是淡然。
万相皆虚妄,道心不染尘!
“真是个好苗子啊……”
通天教主心中感慨,生出爱才之心,若是杨宣愿意入教,他一定倾囊相授。
沉默片刻之后,通天教主暂且将此事放下,笑着说道:
“贫道今日邀请小友来到碧游宫,是有两件事和小友相关。”
“圣人请讲!”
杨宣摆出一副倾听的姿态,但心中却是极为警惕,思索各种应对之策,如果通天教主真的邀请他入教,就算拼着得罪圣人的风险,他也得想办法拒绝了。
要是在这个节骨眼成为截教门徒,不仅杨宣要遭殃,甚至就连天庭和地府,也可能会因此这人遭劫,让某些有心之人找到可乘之机。
然而,通天教主接下来所说的话,却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截教传统,贫道每隔十个元会,便会举办一次讲道,下一次讲道的时间,便定在三万年之后。”
“小友虽不是截教弟子,但小友乃是碧霄的结义小弟,在天庭和地府,对赵公明、十天君等人颇为照顾。”
“小友若是愿意,可在三万年之后来到碧游宫,截教将有小友的一个位置。”
杨宣闻言,表情没有太大变化,只是露出一抹思索之色,但心中却是多了几分警惕。
讲道?
你说的这个讲道,怕不是和准提一样,都是一种别有用意的讲道。
若是听了你的讲道,恐怕我就不是我了!
“也许…不是这样……”
但旋即,杨宣便又觉得,或许通天教主所说的讲道,真的只是正经的讲道。
如果通天教主真的别有用意,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又何必等到三万年之后,而且还是当着截教全体弟子的面这么做呢?
如果通天教主邀请他三万年后再来碧游宫,真的只是让他聆听圣人讲道,即便是在碧游宫外,和寻常外门弟子站在一块,也属于是难得的机缘。
但是,这个讲道的人是通天教主,讲道的地方是截教,这就让杨宣心生犹豫。
聆听圣人讲道固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他更突破到大罗圆满,准备开始斩尸。
万一此次听道,让他因此而入劫,那就得不偿失了。
简单思索过后,杨宣便对此事心生抗拒,潜在风险大于利益,为了稳妥起见,这种机缘不要也罢!
但圣人亲邀,就这么拒绝未免有些失礼。
再三思索之后,杨宣露出一脸纠结之色,最后无奈叹了一口气。
“承蒙圣人看重,聆听圣人讲道这种机缘,贫道自是不愿错过。”
“但贫道此番来到血海,是有关乎地府和地道的重要事情,需要找娘娘商议。”
“贫道也不知道这三万年时间,能否将此事完成。”
说话间,杨宣的神色变得愈发遗憾和歉意,可谓是演技拉满。
“无妨,截教每隔十个元会,贫道便会举行一次讲道。”
“从今往后,贫道这碧游宫中,都有小友一个位置,小友若是此次错过,今后贫道讲道,小友再来碧游宫旁听便好。”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并未感到不满,也并未强求杨宣一定要来。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在表明一个态度,在告诉杨宣,截教永远都是他的朋友!
至于杨宣能不能来,就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情。
就算杨宣错过了这次讲道,以杨宣给截教带来的变化,通天教主还能不给他开个小灶?
通天教主并未在这个话题上继续,再度说道:
“对于截教,贫道有一事相询。”
说这句话的时候,通天教主的神色变得略显严肃。
杨宣更是微微一愣,面露错愕之色。
要知道,在他面前的这位可是截教教主,天道六圣之一。
而杨宣只是一个大罗金仙,这样的存在,又有什么事情需要问杨宣的呢?
杨宣并未做出任何回应,只等通天缓缓道来。
通天叹了口气,道:
“大道两面,一阴一阳,盛极必衰,乃是洪荒大势。”
“如今截教久盛洪荒,虽有万仙来朝之称,实则业力深重,气运如同漏水的大船,已然撑不了多久。”
听着通天的话,杨宣先是一愣,没想到通天教主会这般说。
对于通天教主知道截教隐患之事,杨宣并未感到意外。
通天作为截教教主,更是圣人,截教的情况,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但有一点他一直不太理解。
既然通天教主知道截教的隐患,为什么收徒的标准没有任何改变,也不曾纠正灵牙仙等弟子的行事风格,放任他们胡作非为,妄造业力呢?
总不能通天教主性格比较特殊,喜欢给自己的修行制造难度吧?
这个疑惑在杨宣心中存在已久,如今通天主动提出此事,杨宣便顺势问出心中的不解。
“圣人既然知晓截教所存在的问题,为何不将收徒的门槛设置得高一些,驱逐一些业力深重,作恶多端的截教门徒,减轻截教的业力呢?”
碧游宫中寂静片刻,而后通天教主摇头一笑。
“天下众生,有教无类,万物有灵,万类有性,只要有求道之心,求当一视同仁,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吾为众生,截取其一!”
说到这里,通天教主的身上爆发出一股惊人的气势,让人无法直视。
“这,便是贫道所追寻的道!”
随着通天教主的话音落,他身上气息便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他看向杨宣,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的笑容。
“洪荒众生怀着求道之心登上金鳌岛,贫道岂有将其拒之门外的道理?”
“截教弟子既然拜贫道为师,贫道理应为其截取一线生机,岂能将其逐出截教?”
杨宣沉默不语,通天教主明知截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但却始终不曾更改收徒标准,驱逐业力深重之辈。
并非通天教主不能做,而是他不愿如此。
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求道!
即便修为到了他这种地步,已经成为洪荒圣人,依旧没有走到求道的终点,依旧走在求道的路上。
元始建立阐教,是为了验证心中的道,通天建立截教也是如此。
逆天而行,为洪荒众生,截取一线生机,这便是他的道!
如果因为截教的危机,而将金鳌岛上的求道者驱逐取出,亦或是将业力深重的截教弟子逐出截教。
那不就成了顺天而为,和他所追寻的道相悖,他自然不可能这般做。
杨宣心中恍然的同时,又有几分不解,通天教主曾说,是有一事相询,难不成他想要询问的事情,和截教的隐患相关?
不等他多想,便听通天教主继续说道:
“贫道所要询问之事,便和截教的未来相关。”
杨宣:???
不是,你几个意思啊,你截教的未来问我一个外人干嘛?
有句古话说得好,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对于截教之事,杨宣自然是一百个不想参与,也不想知道,免得被截教给连累了。
只是通天教主并未理会杨宣心中所想,继续说道:
“在万个元会之前,贫道发现碧霄命中当有一劫,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身死道消之危。”
“近些年的时候,碧霄命中的这一劫虽然还在,但却多了一线生机,只要小心一些,便不会再有陨落之危。”
“就连上天庭、入地府的其余截教弟子,同样多了一线生机,只是没有碧霄那般明显。”
“按照贫道推测,他们的这一线生机,便是因小友而来。”
杨宣听着,心中松了一口气,通天教主都这么说了,这就证明他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接下来的封神量劫之中,只要碧霄乖乖待在地府,就不可能遭劫。
至于赵公明、云霄等人,杨宣只能尽力而为,能将他们保下自然是最好,免得他们出事,把碧霄也给搭进去了。
如果事不可违,杨宣也不会强求,这是他们的命数,没办法。
同时,杨宣的心中更加警惕,通天教主铺垫了这么多,那么他接下来所要说的事情……
通天教主停顿了片刻,看向杨宣的神色变得更加严肃,沉声说道:
“据贫道推衍,碧霄、云霄等人的命中之劫,便应在接下来的量劫之中,不知小友可有良策,助他们渡过此劫?”
虽然通天教主作为圣人,却来问杨宣这个问题,看起来很不合理。
但通天所追寻的道,便是为洪荒众生谋取一些生机。
杨宣对于截教来说,便是那个遁去的‘一’,是截教的一线生机。
在这件事上面,通天教主并未将杨宣当做大罗金仙来看,而是将他视为一个变数,是截教一众弟子的生机所在,是通天印证自身之道的一个重要契机。
如果杨宣的存在,真的可以为截教争取一线生机,不仅截教可以渡过此劫,通天教主道行也将因此迈上新的高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