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翁婿相见
要说这大明的高层斗爭,路子就是很野的。
裴元身边的就有三个。
一个是焦芳。
当初焦芳在翰林编修的位置上熬满年头,要突破境界晋升学士的时候,內阁大学士万安和人閒聊,说了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
內阁大学士和人说这个,摆明了就是要暗示身边的狗腿小弟们,要阻断焦芳的仙途。
焦芳闻言,直接勃然大怒的放话,要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砍死。
那彭华是谁呢?
彭华是当时首辅大学士彭时的族弟,三辅大学士万安的狐朋狗友。
焦芳威胁的难道真是彭华吗?
焦芳这话无疑就是说,他这个翰林编修要一手一把西瓜刀,衝进文渊阁。左手砍首辅彭时,右手砍三辅万安,然后看次辅商輅嚇得尿裤子。
焦芳这种黑道手段好使吗?
好使。
內阁三票通过。
再者,就是毛纪这个侍郎为了扶正背刺王华,以及毛澄这个翰林学士为了进入內阁奇袭梁储的两件事了。
毛纪的谋划被韩千户识破,然后裴元为了结个善缘,替他遮住了因果。
毛澄奇袭梁储的事情,就彻底扑街了。
一来天子需要梁储这个门面招牌,二来卡位在前面的靳贵及时的识破了毛澄的计谋,赶紧遏制了倒梁的氛围。
之后,发起“贡院大奇袭”的毛澄,就被赶去南京了。
杨旦现在身处突破的瓶颈期,自然像个疯狗一样到处寻找突破的机缘。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真要是让他通过青签案查到点什么,拿住了杨廷和的把柄。
那换一个六部侍郎或者副都御使,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一想到这里,裴元就感受到了意外之喜,杨旦想要咬人,自己刚好有目標要对付。
岂不是瞌睡时就有人送枕头?
而且杨旦乃是“三杨”中杨荣的曾孙,“三杨”又是大明文官的精神图腾。
要是能把杨旦拉下水,正好可以弥补裴元阵营道德高地不高的短板。
杨荣的子孙中,能出杨泰和杨曄这种草菅人命、暴横乡里的禽兽,裴元不相信这个杨旦就是多乾净的人。
这老傢伙虽然在游街礼的时候,表现的十分出色,但裴元不觉得他会很难缠。
在真正的政治凶器面前,这样的能力,只是达到了可以一战的门槛。
歷史上,就在杨旦马上要成为九卿之首的吏部尚书时,结果和张璁、桂萼只交手了两回合就被挑落马下。
那时候,他甚至在从南京赶往北京接任的路上。
想到这里,裴元对萧通说道,“去给杨旦回话,就说我很愿意见他,我也知道他想要什么,只不过眼下时机不对,不妨让他稍作忍耐。“
萧通闻,立刻要起身。
裴元摆手道,“不必你亲自去,找个锦衣卫去捎个话就行。“
说完,对萧通道,“你去做另一件事。等到翰林院散衙的时候,你去找霍韜问问,看他和桂萼联繫上了吗?”
萧通看看天色,当即道,“翰林院比较清閒,说不定霍韜现在就回去了,我去打听打听。”
霍韜馆选了庶吉士,平时没事就在翰林院打酱油。
庶吉士的就业方向比较明確,表现好的留在翰林院,成为朝官中的绝顶清贵,天之骄子。
表现差一点的就会依次流向六科、都察院以及六部。
以庶吉士们半步翰林的地位,六科自然是首选。
朝廷其实也乐於把人安排在六科。
因为庶吉士进六部,就得腾出实权主事;进都察院,也得是担任要职的监察御史。
去做六科给事中就比较灵活了。
裴元对霍韜的安排,就是在考核的时候落选,然后出来担任六科给事中。
裴元可以不要翰林学士,但是六科给事中这种一刀封喉的刺客角色,却不能没有。
裴元对霍韜的期待也很简单,平时默默在六科蹲草,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跳出来,达成一次对圣旨的封驳,那这安排就足够回本了。
所以霍韜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候表现的很佛系,就等著落选,然后赶紧去六科潜伏。
霍韜和桂萼都在正德六年考过,彼此有点交情。
上次去山东的时候,裴元就叮嘱霍韜留心桂萼的事情。
这两人能在歷史上成为政治盟友,相性应该是比较接近的。
何况这“一条鞭法”的构想,歷史上本就是桂萼后来提出来的,这说明他本身就有这样的思路和观念。
裴元有“一条鞭法”做为诱饵,有这个变法的机会钓著,不怕桂萼不上鉤。
到时候可以设法把桂萼弄去山东当个县令,实际的参与变法。
待到萧通和陆永离开后,裴元刚把想要进步的杨旦记到小本本上,就听外面锦衣卫回报,说是庆阳伯夏儒,以及庆阳伯世子夏助来了。
裴元闻言大喜,连忙道,“快请!”
说完又觉得不妥,连忙道,“人在哪里,我亲自去接。“
那传信的亲兵有些懵逼。
这对父子哪次回去不是灰头土脸,鼻青脸肿的,什么时候裴千户这么客气了。
他连忙道,“回稟千户,已经带进了寺里,人在前面佛堂。”
裴元连忙看看身上,见官服穿的还齐整,当即对那亲兵说道,“快去准备茶水。”
然后就匆匆而出,往中院的佛堂而去。
那锦衣卫亲兵愣了一会儿,才赶紧去预备。
裴元到了前面往常迎客的佛堂,正见夏儒和夏助魂不守舍的等著。
见到裴元大步而来。
侍立的夏助惊得连退两步,夏儒的脸色也刷的白了,连忙从蒲团上起来。
裴元笑眯眯的进来。
见裴元心情还好,夏儒这才壮著胆子招呼道,“今日老夫得千户盛情相邀,不知所为何事啊?”
裴元上前,抓著庆阳伯的手臂爽朗笑道,“庆阳伯这话说得,没事咱们就不能多亲近亲近吗?”
庆阳伯看著裴元那熊羆一样的身形,距离这么近的凑过来,只感觉有一种心悸的压迫感。
他脸上似哭似笑的勉强道,“千户说得也对,该多走动,该多动。”
裴元迫不及待就想和这两位分享自己心中的小秘密。
但是这佛堂却不是什么清静之所,四下里还有不少锦衣卫值守,也有那些裴元刻意留下的僧人,维持著智化寺的运作。
裴元连忙邀请道,“裴某已经准备了好茶,还请庆阳伯移步东院,再行敘话。”
夏儒闻言有些畏惧,夏助更是尤甚。
这边人多,那裴元或许不敢施暴,真要去了东院那边,还不知道要被怎么折辱。
裴元见夏儒犹犹豫豫的不想动,他也不好强迫,当即亲切的看著夏助,“贤弟,走哇。”
夏助立刻感觉自己腿也疼,胳膊也疼,腰也疼,连忙对夏儒道,“父亲,咱们来都来了,何必违逆了千户美意?“
庆阳伯听懂了夏助话里的意思,想想確实也没什么挣扎的余地。
於是只能硬著头皮,被裴元领著,往东院而去。
这对父子心中戚戚,看著沿途那些密密麻麻值守的锦衣卫,感觉有一种走进了詔狱的既视感。
等到了东院正堂,三人刚进入堂中,夏助就很利索的一个滑跪,等著裴元吩咐。
裴元倒是吃了一惊,连忙將他扶起,“贤弟,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夏助只以为裴元仍旧是在套路他,还想表达下自己的决心,却被裴元轻易的就从地上拽了起来。
接著裴元鬆开夏助,热情的对夏儒招待道,“庆阳伯请坐,请上座。”
接著,又回头催促道,“让你们准备的茶呢,快上茶。”
很快就有锦衣卫进来,想给一脸忐忑的夏家父子斟茶。
裴元直接將手一伸,“拿来。”
等接过水壶之后,亲自给庆阳伯夏儒斟了一杯茶,这才交到那锦衣卫亲兵手中,由他为夏助添了茶,又去公案上,替裴元也换了一杯。
夏儒见裴元竟然亲自为他斟茶,一时脑海中思绪纷乱,迅速的闪过了第一宇宙定律、
广义相对论、宇称不守恆定律以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只是任他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这是怎么个回事?
为何一向桀驁不驯的裴元,竟然如此客气。
裴元等到亲兵上完茶,摆摆手说道,“都下去吧,本千户有事和庆阳伯密谈,帮我盯著点。”
守在公堂四周的几个锦衣卫当即退下,远远地戒备著这边。
裴元亲自去將公堂的大门关了。
这才回身看著夏儒,然后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口称,“小婿裴元,见过泰山大人。”
夏儒听的一头雾水,满是茫然。
“裴千户这是何意?”
说著连忙要来搀扶,只不过裴元心意甚坚,又好生拜了拜。
夏儒越发糊涂了。
他总共就三个女儿,除了夏皇后,一个嫁给了魏国公的孙子徐鹏举,一个嫁给了寿寧侯的儿子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宗说。
因为夏家和张家以及宜兴大长公主在天津爭地械斗的事情,夏家和张家的关係慢慢交恶。
后来张宗说醉酒失手打死了夏家女,这才让张太后和张家一定要除了夏家这个后患。
这裴元拜的什么岳父,称的什么小婿。
却见裴元抬头,有些得意的笑道,“实不相瞒,昨日小婿因事被太后召见进宫。等到事情办完,想起了和庆阳伯的交情不错,又顾念皇后在冷宫中无依无靠,这才去探望了一番。”
夏儒听得脸上都没有人色了。
他想著裴元刚才那顛三倒四的前因后果,有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他口中牙齿战战,失声说道,“你、你——”
裴元脸上一副唏嘘的表情,“没想到裴某和庆阳伯,竟然还能有一段翁婿之情。”
夏儒闻言如遭雷击,身子都软了下去,“你、你好大的胆子!你要害死我们啊!我女儿是皇后啊,那是你能睡得吗?“
裴元顿时感觉自己真没白把夏儒叫来。
怪不得扶弟魔太后面对自己的劝说,会那么容易动摇啊。
这种一个人憋在心里的暗爽,真的很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啊!
裴元这会儿,感觉自己的骨头都痒的舒服。
一念及此,竟忍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夏儒见裴元这般癲狂,一时间生出了最后的侥倖,“贤婿,你刚才是逗我的吧?”
说完,猛然意识到自己踏马的说了什么,赶紧给自己嘴上一巴掌,慌忙说道,“裴元,这不是真的吧?!”
裴元爽完了,想让两人滚蛋,但是意识到以后还要和夏皇后常来常往。
这两人岂不是相当於被自己拿捏的张家二侯?
裴元这才跋扈道,“当然是真的!她本该就是我的,老子只不过是提前把她夺过来而已!”
这下夏儒再也没有侥倖了,直接咕咚一声险些晕倒。
一旁听傻的夏助,这才上前,赶紧將夏儒扶好。
裴元觉得也是时候断了夏家父子的念想了。现在裴元需要的是夏家父子全力站在自己这边,为以后的夏太后垂帘消除一切不利因素。
他当即对夏儒道,“咱们皇帝是什么人,想必你也听过风声了吧。这些日子以来,陛下时常留宿豹房,与男子相戏。“
“莫非你们两位以为夏皇后还有什么盼头?”
“夏皇后身处冷宫,这小半年过去,陛下竟没有片言相询。而魔后张氏,则步步紧逼,疑忌苛待,若不是我出相助,恐怕皇后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如你不信的话,自可以找宫中信任的宦官打听。”
见夏儒回过神来,一脸的忧色。
裴元不动声色的又道,“那你还知不知道,陛下已经以异色龙笺召了寧王世子入京司香,你是外戚,又时常替皇家主持礼仪,这代表什么意思,你总不该不清楚吧?”
夏儒的脸色的忧色,已经完全变成了惊愕。
“你、你是说?”
裴元点头,“不错,就是你想的那样。陛下这一脉,已经完了。他已经选定了寧王世子继承大统。”
裴元继续浇灭著夏儒的希望。
“若是陛下从小辈宗室中,挑选一个太子也就罢了,夏皇后仍旧有以太后身份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寧王世子的辈分甚至比当今太后还要高。”
“就算夏皇后忍辱负重熬死了太后,熬死了陛下,她依旧什么都没有!”
裴元看著夏儒,好会,才慢慢道,“现在,你醒了吗?”
要说这大明的高层斗爭,路子就是很野的。
裴元身边的就有三个。
一个是焦芳。
当初焦芳在翰林编修的位置上熬满年头,要突破境界晋升学士的时候,內阁大学士万安和人閒聊,说了一句“不学如芳,亦学士乎。”
內阁大学士和人说这个,摆明了就是要暗示身边的狗腿小弟们,要阻断焦芳的仙途。
焦芳闻言,直接勃然大怒的放话,要在长安道上把彭华给砍死。
那彭华是谁呢?
彭华是当时首辅大学士彭时的族弟,三辅大学士万安的狐朋狗友。
焦芳威胁的难道真是彭华吗?
焦芳这话无疑就是说,他这个翰林编修要一手一把西瓜刀,衝进文渊阁。左手砍首辅彭时,右手砍三辅万安,然后看次辅商輅嚇得尿裤子。
焦芳这种黑道手段好使吗?
好使。
內阁三票通过。
再者,就是毛纪这个侍郎为了扶正背刺王华,以及毛澄这个翰林学士为了进入內阁奇袭梁储的两件事了。
毛纪的谋划被韩千户识破,然后裴元为了结个善缘,替他遮住了因果。
毛澄奇袭梁储的事情,就彻底扑街了。
一来天子需要梁储这个门面招牌,二来卡位在前面的靳贵及时的识破了毛澄的计谋,赶紧遏制了倒梁的氛围。
之后,发起“贡院大奇袭”的毛澄,就被赶去南京了。
杨旦现在身处突破的瓶颈期,自然像个疯狗一样到处寻找突破的机缘。
记住我们101看书网
真要是让他通过青签案查到点什么,拿住了杨廷和的把柄。
那换一个六部侍郎或者副都御使,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一想到这里,裴元就感受到了意外之喜,杨旦想要咬人,自己刚好有目標要对付。
岂不是瞌睡时就有人送枕头?
而且杨旦乃是“三杨”中杨荣的曾孙,“三杨”又是大明文官的精神图腾。
要是能把杨旦拉下水,正好可以弥补裴元阵营道德高地不高的短板。
杨荣的子孙中,能出杨泰和杨曄这种草菅人命、暴横乡里的禽兽,裴元不相信这个杨旦就是多乾净的人。
这老傢伙虽然在游街礼的时候,表现的十分出色,但裴元不觉得他会很难缠。
在真正的政治凶器面前,这样的能力,只是达到了可以一战的门槛。
歷史上,就在杨旦马上要成为九卿之首的吏部尚书时,结果和张璁、桂萼只交手了两回合就被挑落马下。
那时候,他甚至在从南京赶往北京接任的路上。
想到这里,裴元对萧通说道,“去给杨旦回话,就说我很愿意见他,我也知道他想要什么,只不过眼下时机不对,不妨让他稍作忍耐。“
萧通闻,立刻要起身。
裴元摆手道,“不必你亲自去,找个锦衣卫去捎个话就行。“
说完,对萧通道,“你去做另一件事。等到翰林院散衙的时候,你去找霍韜问问,看他和桂萼联繫上了吗?”
萧通看看天色,当即道,“翰林院比较清閒,说不定霍韜现在就回去了,我去打听打听。”
霍韜馆选了庶吉士,平时没事就在翰林院打酱油。
庶吉士的就业方向比较明確,表现好的留在翰林院,成为朝官中的绝顶清贵,天之骄子。
表现差一点的就会依次流向六科、都察院以及六部。
以庶吉士们半步翰林的地位,六科自然是首选。
朝廷其实也乐於把人安排在六科。
因为庶吉士进六部,就得腾出实权主事;进都察院,也得是担任要职的监察御史。
去做六科给事中就比较灵活了。
裴元对霍韜的安排,就是在考核的时候落选,然后出来担任六科给事中。
裴元可以不要翰林学士,但是六科给事中这种一刀封喉的刺客角色,却不能没有。
裴元对霍韜的期待也很简单,平时默默在六科蹲草,然后在最关键的时候跳出来,达成一次对圣旨的封驳,那这安排就足够回本了。
所以霍韜在翰林院学习的时候表现的很佛系,就等著落选,然后赶紧去六科潜伏。
霍韜和桂萼都在正德六年考过,彼此有点交情。
上次去山东的时候,裴元就叮嘱霍韜留心桂萼的事情。
这两人能在歷史上成为政治盟友,相性应该是比较接近的。
何况这“一条鞭法”的构想,歷史上本就是桂萼后来提出来的,这说明他本身就有这样的思路和观念。
裴元有“一条鞭法”做为诱饵,有这个变法的机会钓著,不怕桂萼不上鉤。
到时候可以设法把桂萼弄去山东当个县令,实际的参与变法。
待到萧通和陆永离开后,裴元刚把想要进步的杨旦记到小本本上,就听外面锦衣卫回报,说是庆阳伯夏儒,以及庆阳伯世子夏助来了。
裴元闻言大喜,连忙道,“快请!”
说完又觉得不妥,连忙道,“人在哪里,我亲自去接。“
那传信的亲兵有些懵逼。
这对父子哪次回去不是灰头土脸,鼻青脸肿的,什么时候裴千户这么客气了。
他连忙道,“回稟千户,已经带进了寺里,人在前面佛堂。”
裴元连忙看看身上,见官服穿的还齐整,当即对那亲兵说道,“快去准备茶水。”
然后就匆匆而出,往中院的佛堂而去。
那锦衣卫亲兵愣了一会儿,才赶紧去预备。
裴元到了前面往常迎客的佛堂,正见夏儒和夏助魂不守舍的等著。
见到裴元大步而来。
侍立的夏助惊得连退两步,夏儒的脸色也刷的白了,连忙从蒲团上起来。
裴元笑眯眯的进来。
见裴元心情还好,夏儒这才壮著胆子招呼道,“今日老夫得千户盛情相邀,不知所为何事啊?”
裴元上前,抓著庆阳伯的手臂爽朗笑道,“庆阳伯这话说得,没事咱们就不能多亲近亲近吗?”
庆阳伯看著裴元那熊羆一样的身形,距离这么近的凑过来,只感觉有一种心悸的压迫感。
他脸上似哭似笑的勉强道,“千户说得也对,该多走动,该多动。”
裴元迫不及待就想和这两位分享自己心中的小秘密。
但是这佛堂却不是什么清静之所,四下里还有不少锦衣卫值守,也有那些裴元刻意留下的僧人,维持著智化寺的运作。
裴元连忙邀请道,“裴某已经准备了好茶,还请庆阳伯移步东院,再行敘话。”
夏儒闻言有些畏惧,夏助更是尤甚。
这边人多,那裴元或许不敢施暴,真要去了东院那边,还不知道要被怎么折辱。
裴元见夏儒犹犹豫豫的不想动,他也不好强迫,当即亲切的看著夏助,“贤弟,走哇。”
夏助立刻感觉自己腿也疼,胳膊也疼,腰也疼,连忙对夏儒道,“父亲,咱们来都来了,何必违逆了千户美意?“
庆阳伯听懂了夏助话里的意思,想想確实也没什么挣扎的余地。
於是只能硬著头皮,被裴元领著,往东院而去。
这对父子心中戚戚,看著沿途那些密密麻麻值守的锦衣卫,感觉有一种走进了詔狱的既视感。
等到了东院正堂,三人刚进入堂中,夏助就很利索的一个滑跪,等著裴元吩咐。
裴元倒是吃了一惊,连忙將他扶起,“贤弟,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快起来。”
夏助只以为裴元仍旧是在套路他,还想表达下自己的决心,却被裴元轻易的就从地上拽了起来。
接著裴元鬆开夏助,热情的对夏儒招待道,“庆阳伯请坐,请上座。”
接著,又回头催促道,“让你们准备的茶呢,快上茶。”
很快就有锦衣卫进来,想给一脸忐忑的夏家父子斟茶。
裴元直接將手一伸,“拿来。”
等接过水壶之后,亲自给庆阳伯夏儒斟了一杯茶,这才交到那锦衣卫亲兵手中,由他为夏助添了茶,又去公案上,替裴元也换了一杯。
夏儒见裴元竟然亲自为他斟茶,一时脑海中思绪纷乱,迅速的闪过了第一宇宙定律、
广义相对论、宇称不守恆定律以及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只是任他绞尽脑汁也没想明白,这是怎么个回事?
为何一向桀驁不驯的裴元,竟然如此客气。
裴元等到亲兵上完茶,摆摆手说道,“都下去吧,本千户有事和庆阳伯密谈,帮我盯著点。”
守在公堂四周的几个锦衣卫当即退下,远远地戒备著这边。
裴元亲自去將公堂的大门关了。
这才回身看著夏儒,然后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地,口称,“小婿裴元,见过泰山大人。”
夏儒听的一头雾水,满是茫然。
“裴千户这是何意?”
说著连忙要来搀扶,只不过裴元心意甚坚,又好生拜了拜。
夏儒越发糊涂了。
他总共就三个女儿,除了夏皇后,一个嫁给了魏国公的孙子徐鹏举,一个嫁给了寿寧侯的儿子锦衣卫都指挥使张宗说。
因为夏家和张家以及宜兴大长公主在天津爭地械斗的事情,夏家和张家的关係慢慢交恶。
后来张宗说醉酒失手打死了夏家女,这才让张太后和张家一定要除了夏家这个后患。
这裴元拜的什么岳父,称的什么小婿。
却见裴元抬头,有些得意的笑道,“实不相瞒,昨日小婿因事被太后召见进宫。等到事情办完,想起了和庆阳伯的交情不错,又顾念皇后在冷宫中无依无靠,这才去探望了一番。”
夏儒听得脸上都没有人色了。
他想著裴元刚才那顛三倒四的前因后果,有一种十分不好的预感,他口中牙齿战战,失声说道,“你、你——”
裴元脸上一副唏嘘的表情,“没想到裴某和庆阳伯,竟然还能有一段翁婿之情。”
夏儒闻言如遭雷击,身子都软了下去,“你、你好大的胆子!你要害死我们啊!我女儿是皇后啊,那是你能睡得吗?“
裴元顿时感觉自己真没白把夏儒叫来。
怪不得扶弟魔太后面对自己的劝说,会那么容易动摇啊。
这种一个人憋在心里的暗爽,真的很需要来自外界的肯定啊!
裴元这会儿,感觉自己的骨头都痒的舒服。
一念及此,竟忍不住仰天哈哈大笑起来。
夏儒见裴元这般癲狂,一时间生出了最后的侥倖,“贤婿,你刚才是逗我的吧?”
说完,猛然意识到自己踏马的说了什么,赶紧给自己嘴上一巴掌,慌忙说道,“裴元,这不是真的吧?!”
裴元爽完了,想让两人滚蛋,但是意识到以后还要和夏皇后常来常往。
这两人岂不是相当於被自己拿捏的张家二侯?
裴元这才跋扈道,“当然是真的!她本该就是我的,老子只不过是提前把她夺过来而已!”
这下夏儒再也没有侥倖了,直接咕咚一声险些晕倒。
一旁听傻的夏助,这才上前,赶紧將夏儒扶好。
裴元觉得也是时候断了夏家父子的念想了。现在裴元需要的是夏家父子全力站在自己这边,为以后的夏太后垂帘消除一切不利因素。
他当即对夏儒道,“咱们皇帝是什么人,想必你也听过风声了吧。这些日子以来,陛下时常留宿豹房,与男子相戏。“
“莫非你们两位以为夏皇后还有什么盼头?”
“夏皇后身处冷宫,这小半年过去,陛下竟没有片言相询。而魔后张氏,则步步紧逼,疑忌苛待,若不是我出相助,恐怕皇后连这个冬天都熬不过去。”
“如你不信的话,自可以找宫中信任的宦官打听。”
见夏儒回过神来,一脸的忧色。
裴元不动声色的又道,“那你还知不知道,陛下已经以异色龙笺召了寧王世子入京司香,你是外戚,又时常替皇家主持礼仪,这代表什么意思,你总不该不清楚吧?”
夏儒的脸色的忧色,已经完全变成了惊愕。
“你、你是说?”
裴元点头,“不错,就是你想的那样。陛下这一脉,已经完了。他已经选定了寧王世子继承大统。”
裴元继续浇灭著夏儒的希望。
“若是陛下从小辈宗室中,挑选一个太子也就罢了,夏皇后仍旧有以太后身份东山再起的机会。可是寧王世子的辈分甚至比当今太后还要高。”
“就算夏皇后忍辱负重熬死了太后,熬死了陛下,她依旧什么都没有!”
裴元看著夏儒,好会,才慢慢道,“现在,你醒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