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提拔起来的几个将校,霍嬗还是比较有信心。
倒不是单纯的因为他们在历史上证明了自己、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而是他们本身的能力或者出身都是不错的。
张安世、韩增就不用说,出身名门,自小接受了很不错的教育,所以现在能够迅速的出人头地,在军中的表现也值得称道。
而赵充国出身虽然平民,可是在基层历练的比较多,现在给了他机会,自然就可以迅速成长起来了。
这些就是他们现在能够在军中站住脚的原因,说到底军中的就是尊敬强者,单纯有着出身是远远不够的。
仔细的吩咐赵充国这些人需要注意的重点,给他们提前安排一些任务,这才足以使得霍嬗放心。
“陈叔,你先跟着一起过去。”霍嬗对陈居安排说道,“军中的事情你用不着插手,不过你也是久在行伍,很多事情也都知道,发现情况立刻派人来报我。”
陈居一点也不推辞,说道,“那我收拾收拾就准备动身,带十个小子过去,就在朔方提前安排一下等着君侯。”
霍嬗笑着点头,“这样也好,提前安排一下自然可以。只是用不着太过,我到底是去打仗。”
陈居就是笑了笑,他就是为霍嬗去打前哨的,所以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需要开始提前安排了,这在他看来才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情。
军中的一些情况稍微留意一下就行,真的要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会给霍嬗传信。
但是陈居也觉得他就是冠军侯的部曲,军中的事情自然有人来处置。他要做的就是安排好一些事情,免得君侯到了朔方的时候吃不好、住不好。
冯胥、刘漠等人也都没意见,也就是陈居现在身子骨比较好,所以现在让他多跑一下也是应该的。
君侯还要过段时间再出征,所以提前安排好一些事情,那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霍嬗出去打仗,这肯定不是出去享福。但是在一些人看来,也没必要没苦硬吃,该提前准备一下的肯定也都是要准备一下。
对此霍嬗也懒得多说什么,陈居等人的心意他明白,再者就是在不是影响恶劣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陈居等人到了朔方,也确实可以对一些人形成震慑,这到底是霍嬗的心腹部曲,很多人也都知道陈居等人对于霍嬗的重要性。
安排出征前的事情,这对霍嬗来说还是非常重要,不过现在看起来一切也都是比较顺利。
等到霍嬗再次来到建章宫的时候,刘彻笑着问道,“这几天看着还行,一直都是在忙着正事。”
“我可一直都没有闲着,只是这几天更忙了而已。”霍嬗难得的没有抬杠,说道,“陛下,我仔细想了想,大军出动还是稍微晚了点。”
刘彻则说道,“也不算晚,远处的大军早就动身了。京军现在动身也不晚,总不能整个冬日都在歇着。”
这么一想也对,虽然行军可能需要不少的时间,虽然在冬天的时候行军也不是特别方便等等。
但是这绝对不代表到了冬天就只能猫冬,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行军,无非就是速度稍微慢一点而已,该动身的时候就要继续动身。
看到霍嬗没有顶嘴,刘彻也笑着说道,“你记好了啊,这一战能打胜自然是最好。打不胜也没关系,耗着这些匈奴人就行。”
霍嬗不高兴的放下酒爵,吐槽起来,“陛下,我可没出征呢!我可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我什么时候打过败仗?”
看着霍嬗,刘彻心里最为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一点。
刚过易折,以前的霍去病是这样,现在的霍嬗也是一样,甚至在有些地方,霍嬗表现的比霍去病还要坚决。
刘彻就连忙安抚着说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朕也相信你。你既然出征,那肯定是大获全胜。若非如此,朕岂会将十多万大军尽数交予你手?”
霍嬗就连连点头,不过还是不满的说道,“陛下既然信任臣,知道臣肯定能大获全胜,那还提什么不能取胜的事情?”
还好现在的刘彻血压不高,要不然真的要被霍嬗给气出来一个好歹了,这孩子有些时候看似就是不会动脑子,说话有些时候也确实太直接了。
但是刘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都是他教的。最主要的是霍嬗这样的态度,也不是针对所有人。
有些人想要得到霍嬗直接一点的态度都难,也就是在最为信任的皇帝面前,霍嬗才表现的不愿意动脑子。在其他人面前,这孩子要么直接走人、要么就不听。
这可不是在欺负老实人,这是只有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才不会设防。
刘彻语重心长的对霍嬗说道,“匈奴虽然不如以往,只是到底还有几分家底。想要一战彻底灭了他们,说起来都不容易,做起来也更难。”
听到刘彻这么说,霍嬗也没有反驳,道理他自然也明白,理想的状况下自然是一战彻底将匈奴给灭掉。
就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匈奴也确实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虚弱的时候,似乎是有机会在一场决战的时候将匈奴彻彻底底的给解决掉。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以匈奴游牧的习性,就算是决战胜利,那也是打垮了匈奴的王庭、击败了匈奴的主力等等。
到那时还会有些逃散的匈奴部众,还会有一些比较小的部族等等,那些人也会重新聚集,说不定也会慢慢的开始发展状况。
想要彻彻底底的完全将草原上给清理出来,这显然也是有那么一些不现实的。
刘彻就继续说道,“嬗儿,这几年匈奴根本就无心恢复,这些事情你也该心里清楚。”
听到刘彻这么说,霍嬗自然也是在点头,这个道理他确实明白,现在的匈奴真的是没有什么办法认真的恢复。
当年的漠北之战后,匈奴逃去漠北、丢失了河西走廊,这就意味着匈奴人失去了最好的草场等,他们的发展就开始受到了限制。
至于当年的大战死伤无数青壮,或者是后续还有很多的匈奴部族投降大汉,这也是对匈奴的持续削弱。更何况在漠北之战后看似是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可是汉军时常也会进入草原,这对匈奴人来说也是一种威慑和干扰,他们很难安心放牧等。
再者就是前几年的大战,匈奴又死伤了一批青壮,他们只能蜷缩在漠北努力的恢复生产、恢复国力等。
刘彻继续耐心说道,“匈奴人比不上我们,我大汉就算是再难,底子还是在。你这一次进入草原之后杀伤一些匈奴人,他们以后就更难了。”
刘彻的意思其实也非常简单,能够决战取胜自然是最好的,这也是最为理想的一个状态。
可是如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没什么关系,只要给匈奴制造了大量的死伤,只要进一步的削弱了匈奴,那在战略上来说就算是胜利了。
刘彻进一步的解释着说道,“这一回你要是再杀五万青壮,匈奴人就没多少青壮了。没了这么一批敢战之士,我汉军就能持续杀伤他们。”
霍嬗有些不高兴的说道,“陛下,我知道您的意思。那些早就由盛而衰了,从我阿翁和大将军败了匈奴主力之后,那些人就很难再恢复了。”
刘彻笑着点头,这也是他引以为傲的地方了,匈奴这个数百年来中原王朝的隐患,在他手里可算是被彻彻底底的给收拾惨了。
大汉建立近百年,匈奴一直都是死敌。可是再往前看看,秦时也是有防御匈奴的事情,春秋战国时也会忌惮这些人。
所以说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绝对不是只有到了大汉才有的问题,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历史遗留问题了,这是数百年来中原王朝都需要防备的敌人。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看着霍嬗,刘彻耐心说道,“这一次要是不能全胜,再打一次就是。”
这一下霍嬗的压力陡然间增加了,在他看来大汉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家底可以继续发动一些大规模的征战了。
可是在刘彻的眼里显然不是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有机会,那就彻彻底底的去解决掉一些隐患就行。
这一次没有完全灭掉匈奴不要紧,只要在持续的削弱匈奴就好,大汉就是咬咬牙的事情而已,以后再打个一两次,困扰着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匈奴就没了。
这也是刘彻的自信,他其实真的不会担心太多的事情,因为他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
要说百官、百姓有些怨言等等,刘彻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是有些事情他真的不会在意太多的事情。
这么些年他在折腾百官、折腾权贵,可是这些人有敢反抗的吗?一百多个列侯说废黜就废黜了,一些官员说杀就杀了,大汉的家底子近乎见底了。
可是即使如此,那些权贵、官员在面对皇帝的旨意时,一个个的也都只能是乖乖的等待着最后的处决,他们根本没有其他的法子。
百姓的日子难过、赋税等在不断提高,有些流民确实难以为继,可是现如今的大汉还是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起义等等。
能够掌控这一切,刘彻自然也就显得信心十足了,看起来这个天下就没有他控制不了的事情。
霍嬗笑着对刘彻开口,“陛下,您这么说可就不好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我还没出征呢,给了我退路的话,我就没那么坚决。”
刘彻就严肃起来了,“正是因为朕知道你的脾性,才得给你提前说好。这一战你不用尽全功,只要你将匈奴给削弱了、灭了他们主力,这就够了。”
这是刘彻的心里话,一战而彻底灭掉匈奴,他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持续的削弱、打掉敌人的主力,后续的一系列施压才能让其灭国。
可是在刘彻的眼里,霍嬗就是不喜欢留后路的人,这孩子有些时候心太实了。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出征,这才二十出头的孩子而已,哪能一次次的让他承担这样的压力呢。
更何况这还是针对匈奴的决战,如果全都将压力和责任摆在霍嬗的肩头,刘彻也担心压垮了霍嬗,担心他培养的大将出问题。
他对霍嬗的感情,也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君臣而已。他对霍嬗的期许,也不只是帮着他灭了匈奴而已,以后这孩子还要继续为大汉皇帝掌控兵权。
刘彻温和说道,“如果是大将军,朕不会多说。他懂这些,你和去病不一样,你俩只知道完成朕的旨意,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霍嬗反驳说道,“我有些时候也不是那样,做不到的事情我有些时候也不愿意做。”
“什么叫做不到的事情不愿意做?”刘彻就头疼的说道,“你和你阿翁一样,做不到的事情还要先去尝试,会拼了命的去试,到最后做不成才认了。”
刘彻有些话还没有明说,霍去病、霍嬗父子两个不只是会拼命尝试之后撞的头破血流,甚至这父子俩是事后还会懊恼、自责,会想法子将事情办成。
执拗有些时候是好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办成一些事情。
只是有些时候太过于执拗,那就会导致刚过易折了。
这是刘彻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现在的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一些事情了。
毕竟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刘彻自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第三代冠军侯了,霍嬗这个大司马骠骑将军不容有失。
要不然的话现在的大汉军中就彻底的没有大将了,甚至以后到了刘据的手里,很有可能也是无将可用。
这样的窘迫刘彻知道有多难受,他不希望刘据也有这样的感受。
最主要的是朝中无大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哪怕周边没有什么强敌,军中也需要有着一个威望高的大将镇守。
所以现在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说,但是刘彻不得不说。
他就是担心霍嬗太极端,担心霍嬗这小子认准了一件事情必须要办成!(本章完)
倒不是单纯的因为他们在历史上证明了自己、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而是他们本身的能力或者出身都是不错的。
张安世、韩增就不用说,出身名门,自小接受了很不错的教育,所以现在能够迅速的出人头地,在军中的表现也值得称道。
而赵充国出身虽然平民,可是在基层历练的比较多,现在给了他机会,自然就可以迅速成长起来了。
这些就是他们现在能够在军中站住脚的原因,说到底军中的就是尊敬强者,单纯有着出身是远远不够的。
仔细的吩咐赵充国这些人需要注意的重点,给他们提前安排一些任务,这才足以使得霍嬗放心。
“陈叔,你先跟着一起过去。”霍嬗对陈居安排说道,“军中的事情你用不着插手,不过你也是久在行伍,很多事情也都知道,发现情况立刻派人来报我。”
陈居一点也不推辞,说道,“那我收拾收拾就准备动身,带十个小子过去,就在朔方提前安排一下等着君侯。”
霍嬗笑着点头,“这样也好,提前安排一下自然可以。只是用不着太过,我到底是去打仗。”
陈居就是笑了笑,他就是为霍嬗去打前哨的,所以很多的事情自然也就需要开始提前安排了,这在他看来才是不折不扣的大事情。
军中的一些情况稍微留意一下就行,真的要是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也会给霍嬗传信。
但是陈居也觉得他就是冠军侯的部曲,军中的事情自然有人来处置。他要做的就是安排好一些事情,免得君侯到了朔方的时候吃不好、住不好。
冯胥、刘漠等人也都没意见,也就是陈居现在身子骨比较好,所以现在让他多跑一下也是应该的。
君侯还要过段时间再出征,所以提前安排好一些事情,那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霍嬗出去打仗,这肯定不是出去享福。但是在一些人看来,也没必要没苦硬吃,该提前准备一下的肯定也都是要准备一下。
对此霍嬗也懒得多说什么,陈居等人的心意他明白,再者就是在不是影响恶劣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陈居等人到了朔方,也确实可以对一些人形成震慑,这到底是霍嬗的心腹部曲,很多人也都知道陈居等人对于霍嬗的重要性。
安排出征前的事情,这对霍嬗来说还是非常重要,不过现在看起来一切也都是比较顺利。
等到霍嬗再次来到建章宫的时候,刘彻笑着问道,“这几天看着还行,一直都是在忙着正事。”
“我可一直都没有闲着,只是这几天更忙了而已。”霍嬗难得的没有抬杠,说道,“陛下,我仔细想了想,大军出动还是稍微晚了点。”
刘彻则说道,“也不算晚,远处的大军早就动身了。京军现在动身也不晚,总不能整个冬日都在歇着。”
这么一想也对,虽然行军可能需要不少的时间,虽然在冬天的时候行军也不是特别方便等等。
但是这绝对不代表到了冬天就只能猫冬,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行军,无非就是速度稍微慢一点而已,该动身的时候就要继续动身。
看到霍嬗没有顶嘴,刘彻也笑着说道,“你记好了啊,这一战能打胜自然是最好。打不胜也没关系,耗着这些匈奴人就行。”
霍嬗不高兴的放下酒爵,吐槽起来,“陛下,我可没出征呢!我可是大司马骠骑将军,我什么时候打过败仗?”
看着霍嬗,刘彻心里最为担心的其实就是这一点。
刚过易折,以前的霍去病是这样,现在的霍嬗也是一样,甚至在有些地方,霍嬗表现的比霍去病还要坚决。
刘彻就连忙安抚着说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朕也相信你。你既然出征,那肯定是大获全胜。若非如此,朕岂会将十多万大军尽数交予你手?”
霍嬗就连连点头,不过还是不满的说道,“陛下既然信任臣,知道臣肯定能大获全胜,那还提什么不能取胜的事情?”
还好现在的刘彻血压不高,要不然真的要被霍嬗给气出来一个好歹了,这孩子有些时候看似就是不会动脑子,说话有些时候也确实太直接了。
但是刘彻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都是他教的。最主要的是霍嬗这样的态度,也不是针对所有人。
有些人想要得到霍嬗直接一点的态度都难,也就是在最为信任的皇帝面前,霍嬗才表现的不愿意动脑子。在其他人面前,这孩子要么直接走人、要么就不听。
这可不是在欺负老实人,这是只有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才不会设防。
刘彻语重心长的对霍嬗说道,“匈奴虽然不如以往,只是到底还有几分家底。想要一战彻底灭了他们,说起来都不容易,做起来也更难。”
听到刘彻这么说,霍嬗也没有反驳,道理他自然也明白,理想的状况下自然是一战彻底将匈奴给灭掉。
就现在的一些情况来看,匈奴也确实是处在一个相对比较虚弱的时候,似乎是有机会在一场决战的时候将匈奴彻彻底底的给解决掉。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以匈奴游牧的习性,就算是决战胜利,那也是打垮了匈奴的王庭、击败了匈奴的主力等等。
到那时还会有些逃散的匈奴部众,还会有一些比较小的部族等等,那些人也会重新聚集,说不定也会慢慢的开始发展状况。
想要彻彻底底的完全将草原上给清理出来,这显然也是有那么一些不现实的。
刘彻就继续说道,“嬗儿,这几年匈奴根本就无心恢复,这些事情你也该心里清楚。”
听到刘彻这么说,霍嬗自然也是在点头,这个道理他确实明白,现在的匈奴真的是没有什么办法认真的恢复。
当年的漠北之战后,匈奴逃去漠北、丢失了河西走廊,这就意味着匈奴人失去了最好的草场等,他们的发展就开始受到了限制。
至于当年的大战死伤无数青壮,或者是后续还有很多的匈奴部族投降大汉,这也是对匈奴的持续削弱。更何况在漠北之战后看似是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可是汉军时常也会进入草原,这对匈奴人来说也是一种威慑和干扰,他们很难安心放牧等。
再者就是前几年的大战,匈奴又死伤了一批青壮,他们只能蜷缩在漠北努力的恢复生产、恢复国力等。
刘彻继续耐心说道,“匈奴人比不上我们,我大汉就算是再难,底子还是在。你这一次进入草原之后杀伤一些匈奴人,他们以后就更难了。”
刘彻的意思其实也非常简单,能够决战取胜自然是最好的,这也是最为理想的一个状态。
可是如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也没什么关系,只要给匈奴制造了大量的死伤,只要进一步的削弱了匈奴,那在战略上来说就算是胜利了。
刘彻进一步的解释着说道,“这一回你要是再杀五万青壮,匈奴人就没多少青壮了。没了这么一批敢战之士,我汉军就能持续杀伤他们。”
霍嬗有些不高兴的说道,“陛下,我知道您的意思。那些早就由盛而衰了,从我阿翁和大将军败了匈奴主力之后,那些人就很难再恢复了。”
刘彻笑着点头,这也是他引以为傲的地方了,匈奴这个数百年来中原王朝的隐患,在他手里可算是被彻彻底底的给收拾惨了。
大汉建立近百年,匈奴一直都是死敌。可是再往前看看,秦时也是有防御匈奴的事情,春秋战国时也会忌惮这些人。
所以说匈奴这个心腹大患,绝对不是只有到了大汉才有的问题,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历史遗留问题了,这是数百年来中原王朝都需要防备的敌人。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看着霍嬗,刘彻耐心说道,“这一次要是不能全胜,再打一次就是。”
这一下霍嬗的压力陡然间增加了,在他看来大汉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家底可以继续发动一些大规模的征战了。
可是在刘彻的眼里显然不是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有机会,那就彻彻底底的去解决掉一些隐患就行。
这一次没有完全灭掉匈奴不要紧,只要在持续的削弱匈奴就好,大汉就是咬咬牙的事情而已,以后再打个一两次,困扰着中原王朝数百年的匈奴就没了。
这也是刘彻的自信,他其实真的不会担心太多的事情,因为他自认为能够掌控一切。
要说百官、百姓有些怨言等等,刘彻自然也是知道的,可是有些事情他真的不会在意太多的事情。
这么些年他在折腾百官、折腾权贵,可是这些人有敢反抗的吗?一百多个列侯说废黜就废黜了,一些官员说杀就杀了,大汉的家底子近乎见底了。
可是即使如此,那些权贵、官员在面对皇帝的旨意时,一个个的也都只能是乖乖的等待着最后的处决,他们根本没有其他的法子。
百姓的日子难过、赋税等在不断提高,有些流民确实难以为继,可是现如今的大汉还是没有什么大规模的起义等等。
能够掌控这一切,刘彻自然也就显得信心十足了,看起来这个天下就没有他控制不了的事情。
霍嬗笑着对刘彻开口,“陛下,您这么说可就不好了。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我还没出征呢,给了我退路的话,我就没那么坚决。”
刘彻就严肃起来了,“正是因为朕知道你的脾性,才得给你提前说好。这一战你不用尽全功,只要你将匈奴给削弱了、灭了他们主力,这就够了。”
这是刘彻的心里话,一战而彻底灭掉匈奴,他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持续的削弱、打掉敌人的主力,后续的一系列施压才能让其灭国。
可是在刘彻的眼里,霍嬗就是不喜欢留后路的人,这孩子有些时候心太实了。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出征,这才二十出头的孩子而已,哪能一次次的让他承担这样的压力呢。
更何况这还是针对匈奴的决战,如果全都将压力和责任摆在霍嬗的肩头,刘彻也担心压垮了霍嬗,担心他培养的大将出问题。
他对霍嬗的感情,也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君臣而已。他对霍嬗的期许,也不只是帮着他灭了匈奴而已,以后这孩子还要继续为大汉皇帝掌控兵权。
刘彻温和说道,“如果是大将军,朕不会多说。他懂这些,你和去病不一样,你俩只知道完成朕的旨意,不达目标誓不罢休。”
霍嬗反驳说道,“我有些时候也不是那样,做不到的事情我有些时候也不愿意做。”
“什么叫做不到的事情不愿意做?”刘彻就头疼的说道,“你和你阿翁一样,做不到的事情还要先去尝试,会拼了命的去试,到最后做不成才认了。”
刘彻有些话还没有明说,霍去病、霍嬗父子两个不只是会拼命尝试之后撞的头破血流,甚至这父子俩是事后还会懊恼、自责,会想法子将事情办成。
执拗有些时候是好事,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办成一些事情。
只是有些时候太过于执拗,那就会导致刚过易折了。
这是刘彻绝对不希望看到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现在的他最不希望看到的一些事情了。
毕竟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刘彻自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培养第三代冠军侯了,霍嬗这个大司马骠骑将军不容有失。
要不然的话现在的大汉军中就彻底的没有大将了,甚至以后到了刘据的手里,很有可能也是无将可用。
这样的窘迫刘彻知道有多难受,他不希望刘据也有这样的感受。
最主要的是朝中无大将,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哪怕周边没有什么强敌,军中也需要有着一个威望高的大将镇守。
所以现在明知道有些事情不应该说,但是刘彻不得不说。
他就是担心霍嬗太极端,担心霍嬗这小子认准了一件事情必须要办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