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单刀直入
初秋的长安,晨雾如纱般笼罩着巍峨的宫墙。
一辆辆制式的马车,在禁卫的护卫之下缓缓抵达了宫城。
一辆马车之上,面色苍白的刘备,正隔着车窗望着高耸而又崭新的城墙,嘴角泛苦。
坐在刘备对面的庞统见状,心中不禁轻叹了口气。
荆州兵败,是意料之中,也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最后在各方的权衡之下,张允被推了出来,献出了襄阳城。
他虽然知晓,但却无法阻止。
因为当时的陈群就在他的身边。
陈群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大汉的希望,在于外,而不在于内。”
四路兵马皆败,这已然不仅是实力上的差距了,而是荆州人心不在汉室。
如今之天下,再想于中原之地重塑大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唯有召集向汉之士,外出另起炉灶,方有成事的可能。
庞统伸手将车窗幔子放下,挡住刘备凝视城墙的目光,车厢内陡然暗了几分。
此行前来,庞统不仅是刘备的辅佐,更是刘备的“医师”。
襄阳城破之时,刘备本欲自戕以表汉室忠烈,但被庞统劝住了。
“主公,当年高祖困于彭城,丢盔弃甲而逃;光武昆阳之战前,亦被王邑大军逼入绝境!”
“活着,才有希望重兴汉室。高祖让中原于项羽,亦可取西南巴蜀之地重立基业。既然中原不可得,那便西进另造大汉,待到时机成熟,再杀回中原。”
听着庞统的疏导,刘备面色微黯,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如何不明白,庞统此言只是出于安慰。
以大齐如今之国力,想要杀回中原,谈何容易,只怕没有数百载难以成事。
马车在青石板上颠簸,车辕吱呀声与刘备沉重的叹息交织。
“主公,到了!”赶车的陈到看着面前的宫殿,停住了马车,轻声道。
刘备缓缓下车,看着眼前的宫墙朱院,神色复杂无比。
在侍者的引领下,刘备和庞统二人来到了偏殿的议事厅,田泽早已煮好了清茶等待。
身后的田安略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位容貌平凡但却给人一种舒服感觉的诸侯。
跟随诸子和诸葛亮求学时,他也曾听过众人点评天下局势与众诸侯。
对于刘备,众人的评价都不低。
尤其是那几位在田安看来颇为严厉的儒学大家,也同样如此。
即使是自己的父亲,对于刘备的评价也很高,称其颇有汉高祖之风。
见刘备到来,田泽微微一笑:“玄德,许久不见。”
抬手示意二人落座,青瓷茶盏在案几上发出轻响,袅袅茶香混着晨雾漫进殿中。
刘备缓缓就坐,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是啊,不曾想再见会是如今这种场面。”
田泽闻言,淡淡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到数年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或许数年之后,你又建造出一个新的大汉也说不定。”
“你想让我去征讨身毒?”刘备单刀直入的说道。
田泽点了点头:“身毒小国、部落林立,但人口近四千万,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我需要你帮我拿下此地。”
“我能得到什么?”
田泽伸手转动着茶盏,釉面折射的光晕在他眼底流转:“与你所获得人口相比,五比一的汉人。以及,待我离去后,重立大汉的机会。”
刘备握着茶盏的手猛然收紧,青瓷表面的冰裂纹路硌的掌心生疼。
“此言当真?”强行压住心中的激动,刘备沉声道。
“朕从无虚言。”田泽淡笑道。
“此外,此次朕于国内大兴改革之举,只怕有不少官员、世家豪强会联系你,你尽可收之。”
留着几大诸侯,不仅是为了开疆拓土,也可以作排毒之用。
田泽先于刘备离去前便开启新一轮的改革,就是要看看国内的这些心怀不甘之辈的情况,同时给他们留条后路。
“陛下,臣有一事请教。”刘备身后的庞统忽的道。
言语间以臣属相称,刘备本能的眉头微皱,但很快便舒展开来。
有些台阶,他不方便下,庞统此言,无疑是递了个梯子。
“士元,但讲无妨。”田泽淡笑道。
对于庞统,田泽还是极为欣赏的。在稷下学宫之时,没少招揽。
只可惜,其已经认准了刘备。
“陛下既已得天下,又为何在此时骤然兴起如此激烈之改革?缓缓图之,不好吗?”庞统问道。
“重疾用猛药,有些事情,拖得越久越麻烦。而且,朕也想看看这天下之人,还有几分心向汉室。”
说到这里,田泽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刘备。
他定下的改革,结果将会如何,他很清楚。
若说以往官员为官已经是被极大的限制,行事无法肆意妄为。
此次的改革一下,只怕是“官不聊生”了。
没了特权的官员,在土地上、经商上还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连带家人都被牵连。
虽然依旧有着优渥的待遇可以衣食无忧。
但是对比以往,权、钱、特殊待遇俱全的情况要差上太多了。
虽然田泽相信在他一直以来的教育引导和督查考核之下,大齐的官员大半都是相对清廉、愿意干事的。
可是必然还有不少为权为财之人心生愤恨。
“即便大齐有至少不下三成中上层官员是反对改革的,但依旧没有翻起任何的风浪。甚至就连复辟大汉的口号都没有喊出来。”田泽淡淡道。
听到田泽此言,刘备的脸色略显难看。
大汉养士四百载,如今看来,也只是养士而已。
于百姓而言,他们亲身感受到的更多是桓灵二帝造的孽,否则也不会有黄巾起义之事。
对于大汉的印象,多是由地方世家豪强宣传而知的。
但如今,当大齐的官员直达村镇后,这些地方豪强再想蒙骗裹挟百姓,已不再可能了。
“所谓民心所向,并非是世家豪强之心所向,而是百姓之心所向。这一点,玄德你做的不比我差,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而已。”
“如今新的大世已经拉开了帷幕,浩大的舞台可以任由群雄施展,玄德你不去一遭,岂不可惜?”
(本章完)
初秋的长安,晨雾如纱般笼罩着巍峨的宫墙。
一辆辆制式的马车,在禁卫的护卫之下缓缓抵达了宫城。
一辆马车之上,面色苍白的刘备,正隔着车窗望着高耸而又崭新的城墙,嘴角泛苦。
坐在刘备对面的庞统见状,心中不禁轻叹了口气。
荆州兵败,是意料之中,也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最后在各方的权衡之下,张允被推了出来,献出了襄阳城。
他虽然知晓,但却无法阻止。
因为当时的陈群就在他的身边。
陈群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大汉的希望,在于外,而不在于内。”
四路兵马皆败,这已然不仅是实力上的差距了,而是荆州人心不在汉室。
如今之天下,再想于中原之地重塑大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唯有召集向汉之士,外出另起炉灶,方有成事的可能。
庞统伸手将车窗幔子放下,挡住刘备凝视城墙的目光,车厢内陡然暗了几分。
此行前来,庞统不仅是刘备的辅佐,更是刘备的“医师”。
襄阳城破之时,刘备本欲自戕以表汉室忠烈,但被庞统劝住了。
“主公,当年高祖困于彭城,丢盔弃甲而逃;光武昆阳之战前,亦被王邑大军逼入绝境!”
“活着,才有希望重兴汉室。高祖让中原于项羽,亦可取西南巴蜀之地重立基业。既然中原不可得,那便西进另造大汉,待到时机成熟,再杀回中原。”
听着庞统的疏导,刘备面色微黯,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如何不明白,庞统此言只是出于安慰。
以大齐如今之国力,想要杀回中原,谈何容易,只怕没有数百载难以成事。
马车在青石板上颠簸,车辕吱呀声与刘备沉重的叹息交织。
“主公,到了!”赶车的陈到看着面前的宫殿,停住了马车,轻声道。
刘备缓缓下车,看着眼前的宫墙朱院,神色复杂无比。
在侍者的引领下,刘备和庞统二人来到了偏殿的议事厅,田泽早已煮好了清茶等待。
身后的田安略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这位容貌平凡但却给人一种舒服感觉的诸侯。
跟随诸子和诸葛亮求学时,他也曾听过众人点评天下局势与众诸侯。
对于刘备,众人的评价都不低。
尤其是那几位在田安看来颇为严厉的儒学大家,也同样如此。
即使是自己的父亲,对于刘备的评价也很高,称其颇有汉高祖之风。
见刘备到来,田泽微微一笑:“玄德,许久不见。”
抬手示意二人落座,青瓷茶盏在案几上发出轻响,袅袅茶香混着晨雾漫进殿中。
刘备缓缓就坐,望着杯中沉浮的茶叶:“是啊,不曾想再见会是如今这种场面。”
田泽闻言,淡淡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谁能想到数年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或许数年之后,你又建造出一个新的大汉也说不定。”
“你想让我去征讨身毒?”刘备单刀直入的说道。
田泽点了点头:“身毒小国、部落林立,但人口近四千万,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我需要你帮我拿下此地。”
“我能得到什么?”
田泽伸手转动着茶盏,釉面折射的光晕在他眼底流转:“与你所获得人口相比,五比一的汉人。以及,待我离去后,重立大汉的机会。”
刘备握着茶盏的手猛然收紧,青瓷表面的冰裂纹路硌的掌心生疼。
“此言当真?”强行压住心中的激动,刘备沉声道。
“朕从无虚言。”田泽淡笑道。
“此外,此次朕于国内大兴改革之举,只怕有不少官员、世家豪强会联系你,你尽可收之。”
留着几大诸侯,不仅是为了开疆拓土,也可以作排毒之用。
田泽先于刘备离去前便开启新一轮的改革,就是要看看国内的这些心怀不甘之辈的情况,同时给他们留条后路。
“陛下,臣有一事请教。”刘备身后的庞统忽的道。
言语间以臣属相称,刘备本能的眉头微皱,但很快便舒展开来。
有些台阶,他不方便下,庞统此言,无疑是递了个梯子。
“士元,但讲无妨。”田泽淡笑道。
对于庞统,田泽还是极为欣赏的。在稷下学宫之时,没少招揽。
只可惜,其已经认准了刘备。
“陛下既已得天下,又为何在此时骤然兴起如此激烈之改革?缓缓图之,不好吗?”庞统问道。
“重疾用猛药,有些事情,拖得越久越麻烦。而且,朕也想看看这天下之人,还有几分心向汉室。”
说到这里,田泽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刘备。
他定下的改革,结果将会如何,他很清楚。
若说以往官员为官已经是被极大的限制,行事无法肆意妄为。
此次的改革一下,只怕是“官不聊生”了。
没了特权的官员,在土地上、经商上还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连带家人都被牵连。
虽然依旧有着优渥的待遇可以衣食无忧。
但是对比以往,权、钱、特殊待遇俱全的情况要差上太多了。
虽然田泽相信在他一直以来的教育引导和督查考核之下,大齐的官员大半都是相对清廉、愿意干事的。
可是必然还有不少为权为财之人心生愤恨。
“即便大齐有至少不下三成中上层官员是反对改革的,但依旧没有翻起任何的风浪。甚至就连复辟大汉的口号都没有喊出来。”田泽淡淡道。
听到田泽此言,刘备的脸色略显难看。
大汉养士四百载,如今看来,也只是养士而已。
于百姓而言,他们亲身感受到的更多是桓灵二帝造的孽,否则也不会有黄巾起义之事。
对于大汉的印象,多是由地方世家豪强宣传而知的。
但如今,当大齐的官员直达村镇后,这些地方豪强再想蒙骗裹挟百姓,已不再可能了。
“所谓民心所向,并非是世家豪强之心所向,而是百姓之心所向。这一点,玄德你做的不比我差,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而已。”
“如今新的大世已经拉开了帷幕,浩大的舞台可以任由群雄施展,玄德你不去一遭,岂不可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