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逝,岁月如梭。
    转眼过去两个月。
    一九九八年已成过去式,迎来了崭新的一九九九年。
    陈军在这新一年的一月份,总算是完成了全军经验分享讲课,重新回到钢七营主持训练工作。
    此时距离过年只剩一个多月,常规部队都进入到了休整期。
    而正处于强化训练中的钢七营,却依旧处于紧锣密鼓的高强度训练中,不敢耽搁哪怕一分一秒。
    一年之期已经过去将近一半,留给钢七营的时间已经不多。
    不争分夺秒训练。
    怎能通得过一年后的考验。
    在过去的这将近半年时间里,高城严格执行陈军的训练大纲,将各项基础训练操练的很扎实。
    陈军如今回到钢七营主持工作,基础工作已经不需要他来负责。
    陈军需要做的工作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对整个营进行精修,揪出每个连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提升的方向,针对性的进行强化。
    这是一项复杂且深入的工作,执行者需要极其丰富的经验。
    否则没办法找出各连队问题,把各连队存在的暗疾给修复,精修整个营也就会变成一场空谈。
    所以陈军制定了详细方案,深入每个连队进行实地调查。
    且在下连队进行针对调查前,陈军为了能够更好的发现各连潜在的问题,让这场精修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专门针对合成部队的特性,加入了全新的合同战术理念——
    “侦控打评链路理论!”
    这是后世很成熟的战术思想,能有效整合合成部队各兵种的打法,提前拿出来对提升战斗力很有帮助。
    侦控打评链路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
    “侦”就是侦查,获取敌人情报;
    “控”就是控场,掌控战场局势,控制战斗的节奏;
    “打”就是字面上的战斗。
    “评”是战后评估。
    俗话说的吸取教训才能进步,战后总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怎么总结最有效也是需要技巧的。
    在这套理论中的评估方式,就是对战斗的过程进行沙盘复盘。
    把这四个环节融会贯通,让其成为肌肉记忆般的流程,就能通过不断演练和优化来提升战斗力。
    最后的链路理论四个字,指的是四个环节形成闭环,强调协同和持续改进。
    简单版本的解答就几十个字,好像谁看一遍都能够学会似的,可实际执行转化的难度很大。
    为了钢七营能更好的理解、消化这一套新理论。
    陈军不仅特意做了细分方案,还针对这套理论中每个关键的核心,都挑出来进行了详细讲解。
    侦控打评链路理论是一种以协同为核心的流程管理方法,特色是通过四个关键环节形成闭环,提升组织效率与作战能力。
    其核心内涵有三类十条:
    第一类为“理论框架”,以四条核心作为基础支撑。
    第一条是“侦查”。
    通过结合电子对抗大队和特侦连,发挥出虚拟和实体的各自优势,最终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强调信息收集与情报分析环节,通过多维度数据获取构建决策基础。
    合同部队是信息化背景下的产物,注定了信息和数字化将成为主导,有效整合战场侦察与电磁情报获取能力,才能最大化发挥出战斗力。
    第二条是“控场”。
    体现为对资源与流程的动态掌控,对战场态势感知与指挥体系调控。
    举个最形象,最恰当的例子
    就是要把合成部队的多个兵种,像控制一个巴掌的五根手指一样,灵活且快速的摆出“剪刀手”、“ok”、“石头”等动作,将部队指挥玩出来。
    能够有更多的组合和搭配,有更强的可操控性,就是合成部队和传统部队之间最大的区别。
    传统部队的战术打法单一,合成部队则具备多样化作战能力。
    第三条是“打”。
    也就是战斗。
    围绕的核心其实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怎么在付出最小的代价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消灭敌军。
    要想高效地完成这一点,就需要精通大量的战术打法。
    且以信息化合成战术为最优!
    比如结合前面的情报与控场,精准掌控了敌人的信息与战场局势,发射导弹打掉的指挥中枢,通过电子战干扰敌方通讯,将敌方指挥系统彻底瘫痪,然后再出动突击部队发起突袭。
    整个流程执行下来的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战斗。
    第四条是“评估”。
    通过复盘优化形成持续改进机制,以沙盘推演与实战数据回溯,优化“侦察-打击-评估“响应链路。
    还要建立战略绩效系统,对过程、举措、人员组合等进行深度分析。
    现在国内一派太平没有战斗,那就把平日的对抗训练,各种大小实战演习,全部纳入评估内。
    通过总结训练演习中的问题,不断优化战斗体系,修补存在问题。
    第二类是“协同机制”,共归为三条。
    首先是流程标准化:
    将复杂的任务进行拆解,成为可协同的标准化动作。
    将所有的训练流程变成流水线,使各连队像流水线一样高效协同,以最小的时间获得最大收益。
    其次是数据驱动战斗:
    构建情报平台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让每一场战斗开始前,都有足够数据铺垫,把敌人了解透澈。
    简单形容就是一句话,情报一定要走在战斗前面。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而要想将这种做到最优化,就需要一个覆盖整个部队的指挥系统,也是钢七营目前所欠缺的。
    在这个数据化信息化的时代,整个部队综合到一个系统平台上,让指挥变得更加的高效和便捷,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也是必须做到的事情。
    陈军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想办法,想要解决指挥系统这个大问题,只可惜现在依旧没有头绪。
    开发一个全新的系统,而且还要符合军队需求的系统。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仅需要有大量的可用军费,在上级的支持下打造一个开发实验室,还需要关键的核心人物来领导。
    而这年头懂程序开发的顶级人才,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万人抢的香饽饽。
    以军队的条件,还真挺难抢到。
    在没有找到具备领导整个项目,按要求完成开发的领导级程序开发高手之前,这个项目就只能暂时搁置。
    哪怕有足够军费,也没办法启动。
    更别说以现在钢七营的级别,根本就没实力打造开发所需的实验室,项目启动起码得到合成团以后。
    因此现在再急也没有用,不用在这上面费太多的心思。
    主打随缘即可!
    第三条是责任下沉:
    通过中心划分与增量分享机制,把训练成果与考核绩效挂钩,没有达到要求的带兵干部,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甚至会被调离钢七营。
    没能达到训练要求的战士,同样也会被调离钢七营。
    当然。
    如果表现好,也会有奖励。
    通过清楚的奖惩责任机制,激发带兵干部和战士们的动力,进一步提升训练的质量和成绩。
    第三大类是“设定目标”,同样也是分为三条。
    首先是在训练效能上的提升,通过执行链路理论的持续优化,将整体训练效率起码提升百分之四十。
    其次是完成作战模式的革新,各连的综合成绩必须提升一倍以上。
    最后是组织韧性大幅度增强,通过最小作战单元的专业化分工与协同,实现“一加一大于三“的倍增。
    以上三大类共十条的链路理论,就是陈军向全营进行推广的新思路。
    以陈军在钢七营的主导级影响力,新的链路理论必然会很顺畅的执行下去,钢七营很快便会跨入新阶段。
    理论的具体执行交给高城负责,陈军这才正式展开了“精修”工作。
    首先被陈军盯上的是装甲连!
    钢七营经过上一次的扩编之后,现在已经有了两个标准的坦克连,配置的都是重型主战坦克。
    陈军首先来到了装甲一连,从训练到小考核全部走了一遍。
    不得不说。
    红三连的基本盘非常的扎实,敢和高城叫板的三连长黄洋能力也不错,对新事物的吸收能力非常强。
    陈军在装甲一连整整考察了两天,基本上没发现什么大问题。
    不管是单车组突击作战,还是多车主组合作战;不管是炮弹的命中率,还是集团冲击的效率;不管是常规的战术,还是陈军研发的合同战术。
    等等各个方面。
    考核下来成绩都是非常出色,全部达到了优秀成绩的标准。
    也达到了陈军要求的标准。
    陈军对钢七营是非常严格的,在这里永远都不会有合格和良好,只存在不合格和优秀两个级别。
    达不到优秀标准就是不合格,一切都是向顶级战力对标。
    只有一些不足为虑的小问题,陈军相信只要他指出来之后,用不了多久时间就能全部改正。
    检阅的第一个连队就这么优秀,证明大家确实都在努力拼搏。
    陈军的心情非常不错。
    带着这一份开门红的好心情,陈军随后就来到了装甲二连检查。
    装甲二连是后续军区扩编的,上到连长下到每一个坦克兵,都是新加入的,到现在也才来了不到半年。
    相比装甲一连少了好几个月训练,等于接触合同战术时间少了一半多。
    不管是连长还是下面的兵,他们对合同战术以及合成部队的理解,比起装甲一连都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当陈军来到连队,进行了一番全面小考核后。
    发现综合成绩略低于装甲一连,在单车组和多车组协同战术表现上,也和装甲一连有一定差距。
    陈军并未表现出什么不满,这已经在他的期望值以内。
    仅半年时间就能总体良好以上,绝大部分成绩都环境达到优秀标准,就足以证明装甲二连下了苦功夫。
    陈军相信只要保持这种状态下去,不出两个月就可以达到优秀标准。
    “不愧是军区亲自组的装甲连,学习速度就是快,单兵基础素质和能力,恐怕比装甲一连还好。”
    陈军暗自夸奖装甲二连,两个装甲连的表现都没问题,让他的心情更加愉悦。
    到此装甲部队只剩最后一个环节,也就是两个连队进行协同作战,没问题就可以去下一个兵种。
    在两个连队展开协同作战前,陈军觉得应该就是走个过场。
    以两个连队这么优秀的综合成绩,各种战术以及技能都已炉火纯青,没道理会出现什么幺蛾子。
    然而就是陈军最有信心的事情,偏偏就出了问题。
    陈军本来想着就是走个流程,没有搞什么复杂的科目,于是就让两个连一起,进行了一场协同战术冲击。
    根据战术的打法及其要求,两个连只要一主一辅,搭配进攻即可完成战术。
    结果两个连投入到正式演练场,却并没有体现出战术要求的章法,反而显得非常的混乱无序。
    本应该是一个连为主攻手,另外一个连在两侧进行策应辅助。
    结果却变成了两个连争夺主攻权,你来我往在演练场上较起了劲,连齐头并进都没有办法做到。
    这要是放到了战场上面,两个坦克连如此没有章法,后果将是极其恶劣的。
    “搞什么?这特么不是乱来?”
    本来因为前面两个连表现不错,脸上一直都挂着笑容的陈军,被这两个连的乱搞气得骂了起来。
    而两个装甲连为什么分开是龙,组合到一起变成了两条泥鳅。
    原因其实很简单!
    以陈军部队多年的经历和经验,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所在,显然就是两个连谁都不服谁,都想要争主力装甲连的地位。
    俗话说:
    一山不容二虎。
    能够来到钢七营的连队,在外面个个都是实力强劲的猛虎。
    如今来到了全军首个试点合成营,猛虎们自然是谁都不肯屈居人下,都想成为那最强的存在。
    尤其是同为装甲连的猛虎,彼此之间的竞争定然会更激烈。
    (本章完)

章节目录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酸甜小苹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酸甜小苹果并收藏从钢七连到合成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