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箸破空而来,郑国泰听到风声的瞬间,脖颈肌肉瞬间绷紧,整个人如离弦之箭向左侧扑出。蟒袍下摆扫过地面青砖,耳际传来凌厉的破空声,那支银筷擦着耳垂飞过,带着温热血痕。
“铮”的一声闷响,银筷深深钉入蟠龙金柱,筷尾震颤不止,木屑簌簌落在青砖缝隙。
“石大人好身手。”
郑国泰直起身子,左手仍扣着赵志皋后颈,蟒袍广袖随着动作掀起,露出腰间金丝暗绣的蟒纹。右手随意理了理被带乱的发冠,指尖摩挲着翡翠扳指:“可惜千日醉专克内家真气,你又能撑多久?”
石星撑着案几的手指关节发白,额角冷汗顺着下颌线滑进衣领。右臂经脉传来如沸水翻涌的剧痛,每呼吸一次都像有钢针在脏腑间搅动。勉力站直,官袍下肌肉因真气逆行而不住抽搐:“郑国泰,你可知谋逆当诛九族?”
话音未落,喉间泛起腥甜,一滴血珠顺着嘴角滚落。
“欻欻~~”
殿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整齐的步伐如同重锤敲击地面。
三百名褐衣死士涌入广场,刀鞘与甲胄碰撞发出细碎声响。为首将领抬手摘下兜鍪,露出阴鸷面容。
张维贤将兜鍪随意抛在地上,铁制护面与青砖相撞,发出刺耳声响:“石尚书,别来无恙。”
腰间佩刀在抽出半寸的瞬间,被郑国泰抬手止住。
“报——”
锦衣卫的喊声撕破凝滞的空气。混身浴血的校尉踉跄着撞开殿门,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他胸前甲胄裂开半幅,染血的绣春刀刀柄还攥在手中:“东华门失守!指挥使大人……殉国了!”
话音未落,整个人向前栽倒,额头在地面磕出闷响。
“哈哈哈~~”
郑国泰见状放声大笑,笑声在空旷大殿回荡。抬手抚过腰间羊脂玉扣:“石尚书听见了?现在整个紫禁城,都是我的人。”
松开赵志皋,后者踉跄着扶住柱子,剧烈咳嗽起来。
石星突然剧烈摇晃,左手死死按住胸口。千日醉的毒性正在经脉里肆虐,眼前开始泛起黑雾。摸索着抓住案几边缘,指节在木质表面刮出三道血痕。余光瞥见张维贤身后死士开始结阵,刀光在冷风中泛着幽蓝。
“把他押下去。”
郑国泰对着张维贤扬了扬下巴:“等新君登基,再慢慢炮制。”
两名死士上前架住石星,却被他突然发力甩开。石星踉跄着撞向蟠龙金柱,右手握住钉在柱上的银筷用力一拔。木屑纷飞中,他挥舞银筷划出半弧,在身前形成防御圈。
张维贤冷笑一声,腰间长刀出鞘三寸:“垂死挣扎。”
话音未落,石星突然暴起,银筷直取郑国泰咽喉。郑国泰反应极快,后仰避开,蟒袍领口却被银筷划破。千钧一发之际,张维贤长刀横斩,刀背重重砸在石星肩头。
石星单膝跪地,银筷脱手坠地。他大口喘息着,鲜血顺着嘴角滴落在青砖上,在地面晕开暗红痕迹。
郑国泰整了整衣领,弯腰捡起银筷端详:“可惜了这身功夫。”
随手将银筷随手抛向空中,张维贤长刀出鞘,刀光闪过,银筷断成两截。
“带走。”
郑国泰转身走向殿外,蟒袍下摆扫过地面血迹。张维贤挥了挥手,死士们上前将石星架起。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一道黑影自梁上飞掠而下,坠落时带起一阵劲风。
“铛!”
骆思源落地瞬间绣春刀出鞘,刀刃精准架住张维贤副将的雁翎刀,金属碰撞声震得殿内众人耳膜发痛。他借力旋身,刀光掠过三名死士咽喉,鲜血喷溅在蟠龙柱上,在朱漆表面划出三道暗红痕迹。
“护驾!”
骆思源咬破鹰骨哨,二十余名乐工同时撕开外袍。有人从筚篥中抽出细剑,有人掀开琵琶弹出弩箭。前排死士还未反应过来,咽喉已被弩箭贯穿,尸体重重栽倒在青砖上。
郑国泰后退时踩到血泊,蟒袍下摆沾满血污。他伸手去扶立柱,玉带钩却被飞来的暗器削断。金属断裂声中,羊脂玉扣滚落在地,厉声喊道:“张维贤!”
殿外弓弦声响成一片。三棱箭镞穿透窗纱,一名锦衣卫被射中胸口,整个人倒飞出去撞在柱上。石星踉跄着翻滚避箭,顺手抓住徐作的尸体拽到身前。密集的箭矢钉入尸体,老尚书的獬豸补子瞬间插满箭羽,血水顺着衣摆滴落在地。
“走!”
骆思源抓住石星衣领,一个纵身,破窗而出。
郑国泰怒吼道:“抓住他们!!”
……………
坤宁宫暖阁内,万历帝正倚在填漆龙纹榻上小憩。
张诚跪在一旁打扇,忽听得远处传来异响,那声音如闷雷滚过金砖地面。
“陛下!”
李芳慌慌张张冲进来,帽翅都歪了:“郑国泰造反了!奉天殿已经被他控制住了,正朝这边赶来……”
万历帝猛地坐起,十二章衮服上的日月纹饰剧烈晃动:“御林军呢?”
“都被调去玄武门演武了……”
李芳面如土色:“是三天前下的中旨……”
皇帝手指一颤,茶盏坠地粉碎。他想起昨日郑贵妃撒娇讨要的那道手谕——当时她纤纤玉指蘸着朱砂,在自己掌心画圈的模样……
“报——”
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扑进来:“叛军过了乾清门!”
万历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丝丝血迹。张诚急忙捧来金痰盂,却被皇帝一把推开。
“更衣。”
万历帝声音嘶哑:“取朕的铠甲来。”
当郑国泰带着死士闯进暖阁时,看到的却是万历帝端坐龙椅,头戴金丝翼善冠,身着永乐年间传下的金鳞锁子甲。阳光透过琉璃窗,在那张浮肿的脸上投下诡异的光斑。
“陛下……”
郑国泰的气势顿时矮了三分,不自觉地跪了下来。他身后死士见状,也纷纷放下兵器。
万历帝缓缓抬起右手,袖中滑出一柄镶满宝石的短剑。这是波斯使臣进贡的宝物,剑身淬有剧毒。
“爱卿…”
皇帝的声音轻得如同梦呓:“过来领赏。”
郑国泰额头沁出冷汗。他太熟悉这个语调,去年有个御史弹劾郑家侵占民田,皇帝也是这般温柔地赐了杯鸩酒…
“轰隆!”
暖阁雕门突然爆裂!郑贵妃抱着朱常洵冲了进来,身后跟着二十余名身着飞鱼服的带刀侍卫。她今日特意换了戎装,云鬓间却仍簪着那支点翠凤钗。
“陛下受惊了。”
郑贵妃将孩子往皇帝怀里一塞,转身抽出一名侍卫的绣春刀:“臣妾护驾来迟。”
万历帝的表情瞬间鲜活起来,颤抖着抚摸幼子脸庞,却见朱常洵袖中寒光一闪——孩童竟握着柄镶金小匕首!
“洵儿乖…”
郑贵妃柔声引导:“把匕首给父皇看看……”
“爱妃…”
万历话刚出口,郑贵妃的手指突然紧扣住万历帝的手腕,指甲深深陷入皇帝浮肿的皮肉。万历帝想要抽手,却发现这个平日柔弱的妃子此刻力气大得惊人。
“陛下别动。”
郑贵妃的声音很轻,右手却将朱常洵往前推了半步:“洵儿,把匕首举高些。”
五岁的朱常洵踮起脚尖,镶金匕首的尖端正对着万历帝的咽喉。孩子的手很稳,眼神却透着不符合年龄的冷静。万历帝注意到匕首柄上刻着‘福寿康宁’四个小字——这是他去年亲笔所题。
万历帝脸色一变:“你…洵儿,快放下!”
张诚扑过来想拦住郑贵妃,却被郑贵妃的侍卫一脚踹在膝窝。老太监跪倒在地,额头撞上龙椅扶手,鲜血立刻糊住了右眼。
捂着眼睛,张诚死死瞪着那侍卫,心中暗恨,要不是自己把丘成云派出去,今天焉能让他们放肆!
“爱妃…这是何意?”
万历帝的声音发颤,锁子甲下的亵衣已经被冷汗浸透。试图用目光向殿内其他太监求救,却发现所有人都低垂着头。
郑贵妃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绫,缓缓展开:“请陛下用印。”
万历帝看清内容后,喉结剧烈滚动。这是份禅位诏书,字迹模仿了他的笔迹,只缺玉玺印鉴。诏书中将朱常洵称为“天资聪颖,仁孝天成”,而长子朱常洛则被写成“性情乖张,不堪大任”。
“朕…朕需要想想……”
郑贵妃突然攥住皇帝右手拇指,用力按向诏书末尾。万历帝挣扎间,指甲在黄绫上划出三道裂痕。
朱常洵的匕首立刻向前递了半寸,刀尖刺破皇帝颈部的皮肤,渗出一颗血珠。
“用印!”
郑贵妃厉喝一声,朝侍卫使了个眼色,两名壮汉立刻拖来被捆成粽子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老太监嘴里塞着麻核,右手指节已经被砸碎。
万历帝的瞳孔剧烈收缩。他看到田义腰间挂着的鎏金钥匙——那是存放玉玺的檀木匣钥匙。郑贵妃顺着他的目光,嘴角勾起冷笑:
“陛下若不肯,臣妾只好让洵儿自己取钥匙了。”
朱常洵闻言,匕首下移指向田义的眼睛。孩子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梆子声。郑国泰的亲兵在门外高喊:
“娘娘!石星突破景运门了!”
郑贵妃脸色骤变,一把夺过朱常洵手中的匕首,亲自抵住万历帝咽喉:“快决定!是盖印,还是让洵儿现在就即位?”
万历帝的嘴唇哆嗦着,目光扫过殿内。张诚趴在地上吐血,田义昏死过去,其余太监都像木偶般站着。
“拿…拿玉玺来……”
皇帝终于瘫软在龙椅上。郑贵妃立刻松开匕首,从田义腰间扯下钥匙。她没注意到,万历帝说这话时,左手正悄悄将一枚翡翠扳指转到了掌心内侧。
……………
石星将雁翎刀横咬在口中,双手抓住排水槽边缘。左肩的箭伤仍在渗血,温热的血顺着铁甲缝隙流到手腕。
下方巡逻的七名叛军正背对着他,头盔与护颈间露出两寸空隙。远处传来号角声,离他最近的叛军闻声转头的瞬间,石星从屋檐纵身跃下。
膝盖重重砸在叛军后颈,骨骼碎裂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石星同时抽出雁翎刀横扫,第二人的喉管被利刃割开,鲜血喷溅在宫墙上。剩余五人转身时,石星已踢起地上的长矛,矛尖贯穿第三人胸膛。
第四人慌忙举起弩机,石星甩手掷出刚夺来的腰刀。旋转的刀身劈开对方锁骨,失控的弩箭斜斜射进同伴眼眶。第五人挥刀劈来,石星侧身避开,反手一刀挑开其腹甲,肠子顺着缺口滑落出来。
最后两人转身想逃,石星掷出长矛,将一人钉在宫墙上。另一人刚喊出“敌袭”,就被突然打开的窗扇拍中面门。骆思源从窗内探出身子,绣春刀精准刺入叛军太阳穴。
“武库被占了。”
骆思源脸上沾满烟灰,飞鱼服右袖焦黑:“杨尚书带人守着典籍库,但火势已经蔓延到史馆。”
石星抹去脸上血迹,问道:“陛下呢?”
“暖阁全是郑家的人。”
骆思源掏出半块兵符:“路上遇到英国公的亲兵,他们被堵在武英殿……”
石星突然按住骆思源的嘴。一队铁甲军从拐角处跑来,为首将领大声咆哮:“每个角落都搜!石星必须死在日落前!”
等脚步声远去,石星扯下叛军号衣裹住雁翎刀:“你带人去文渊阁救火,我去暖阁。”
“就你一个?”
石星解开染血的护腕,露出暗袋里的小瓷瓶:“杨尚书给的‘雷火散’,够炸开暖阁侧窗。”
顿了顿,看着骆思源:“若我失手……你知道该找谁。”
骆思源神色凝重地点头,带着三名部下冲向浓烟滚滚的文渊阁。
石星贴着阴影疾行,路过文华殿时听见郑国泰在殿内怒吼:“……必须在天黑前拿到诏书!”
紧接着是瓷器摔碎的声音。
心念一动,石星调转头绕到殿后割断马厩里所有缰绳,用刀背猛抽马臀。
受惊的战马嘶鸣着冲向前院,顿时引发一片混乱。趁着守卫追马的间隙,石星翻进暖阁后厨。两个厨子正在熬药,药罐里飘着刺鼻的朱砂味。
石星无声地拧断两人脖子,将尸体塞进柴堆。透过传菜口缝隙,他看见郑贵妃正把万历帝的手按在诏书上,朱常洵持刀站在一旁。(本章完)
“铮”的一声闷响,银筷深深钉入蟠龙金柱,筷尾震颤不止,木屑簌簌落在青砖缝隙。
“石大人好身手。”
郑国泰直起身子,左手仍扣着赵志皋后颈,蟒袍广袖随着动作掀起,露出腰间金丝暗绣的蟒纹。右手随意理了理被带乱的发冠,指尖摩挲着翡翠扳指:“可惜千日醉专克内家真气,你又能撑多久?”
石星撑着案几的手指关节发白,额角冷汗顺着下颌线滑进衣领。右臂经脉传来如沸水翻涌的剧痛,每呼吸一次都像有钢针在脏腑间搅动。勉力站直,官袍下肌肉因真气逆行而不住抽搐:“郑国泰,你可知谋逆当诛九族?”
话音未落,喉间泛起腥甜,一滴血珠顺着嘴角滚落。
“欻欻~~”
殿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整齐的步伐如同重锤敲击地面。
三百名褐衣死士涌入广场,刀鞘与甲胄碰撞发出细碎声响。为首将领抬手摘下兜鍪,露出阴鸷面容。
张维贤将兜鍪随意抛在地上,铁制护面与青砖相撞,发出刺耳声响:“石尚书,别来无恙。”
腰间佩刀在抽出半寸的瞬间,被郑国泰抬手止住。
“报——”
锦衣卫的喊声撕破凝滞的空气。混身浴血的校尉踉跄着撞开殿门,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他胸前甲胄裂开半幅,染血的绣春刀刀柄还攥在手中:“东华门失守!指挥使大人……殉国了!”
话音未落,整个人向前栽倒,额头在地面磕出闷响。
“哈哈哈~~”
郑国泰见状放声大笑,笑声在空旷大殿回荡。抬手抚过腰间羊脂玉扣:“石尚书听见了?现在整个紫禁城,都是我的人。”
松开赵志皋,后者踉跄着扶住柱子,剧烈咳嗽起来。
石星突然剧烈摇晃,左手死死按住胸口。千日醉的毒性正在经脉里肆虐,眼前开始泛起黑雾。摸索着抓住案几边缘,指节在木质表面刮出三道血痕。余光瞥见张维贤身后死士开始结阵,刀光在冷风中泛着幽蓝。
“把他押下去。”
郑国泰对着张维贤扬了扬下巴:“等新君登基,再慢慢炮制。”
两名死士上前架住石星,却被他突然发力甩开。石星踉跄着撞向蟠龙金柱,右手握住钉在柱上的银筷用力一拔。木屑纷飞中,他挥舞银筷划出半弧,在身前形成防御圈。
张维贤冷笑一声,腰间长刀出鞘三寸:“垂死挣扎。”
话音未落,石星突然暴起,银筷直取郑国泰咽喉。郑国泰反应极快,后仰避开,蟒袍领口却被银筷划破。千钧一发之际,张维贤长刀横斩,刀背重重砸在石星肩头。
石星单膝跪地,银筷脱手坠地。他大口喘息着,鲜血顺着嘴角滴落在青砖上,在地面晕开暗红痕迹。
郑国泰整了整衣领,弯腰捡起银筷端详:“可惜了这身功夫。”
随手将银筷随手抛向空中,张维贤长刀出鞘,刀光闪过,银筷断成两截。
“带走。”
郑国泰转身走向殿外,蟒袍下摆扫过地面血迹。张维贤挥了挥手,死士们上前将石星架起。
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一道黑影自梁上飞掠而下,坠落时带起一阵劲风。
“铛!”
骆思源落地瞬间绣春刀出鞘,刀刃精准架住张维贤副将的雁翎刀,金属碰撞声震得殿内众人耳膜发痛。他借力旋身,刀光掠过三名死士咽喉,鲜血喷溅在蟠龙柱上,在朱漆表面划出三道暗红痕迹。
“护驾!”
骆思源咬破鹰骨哨,二十余名乐工同时撕开外袍。有人从筚篥中抽出细剑,有人掀开琵琶弹出弩箭。前排死士还未反应过来,咽喉已被弩箭贯穿,尸体重重栽倒在青砖上。
郑国泰后退时踩到血泊,蟒袍下摆沾满血污。他伸手去扶立柱,玉带钩却被飞来的暗器削断。金属断裂声中,羊脂玉扣滚落在地,厉声喊道:“张维贤!”
殿外弓弦声响成一片。三棱箭镞穿透窗纱,一名锦衣卫被射中胸口,整个人倒飞出去撞在柱上。石星踉跄着翻滚避箭,顺手抓住徐作的尸体拽到身前。密集的箭矢钉入尸体,老尚书的獬豸补子瞬间插满箭羽,血水顺着衣摆滴落在地。
“走!”
骆思源抓住石星衣领,一个纵身,破窗而出。
郑国泰怒吼道:“抓住他们!!”
……………
坤宁宫暖阁内,万历帝正倚在填漆龙纹榻上小憩。
张诚跪在一旁打扇,忽听得远处传来异响,那声音如闷雷滚过金砖地面。
“陛下!”
李芳慌慌张张冲进来,帽翅都歪了:“郑国泰造反了!奉天殿已经被他控制住了,正朝这边赶来……”
万历帝猛地坐起,十二章衮服上的日月纹饰剧烈晃动:“御林军呢?”
“都被调去玄武门演武了……”
李芳面如土色:“是三天前下的中旨……”
皇帝手指一颤,茶盏坠地粉碎。他想起昨日郑贵妃撒娇讨要的那道手谕——当时她纤纤玉指蘸着朱砂,在自己掌心画圈的模样……
“报——”
一名小太监连滚带爬扑进来:“叛军过了乾清门!”
万历帝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指缝间渗出丝丝血迹。张诚急忙捧来金痰盂,却被皇帝一把推开。
“更衣。”
万历帝声音嘶哑:“取朕的铠甲来。”
当郑国泰带着死士闯进暖阁时,看到的却是万历帝端坐龙椅,头戴金丝翼善冠,身着永乐年间传下的金鳞锁子甲。阳光透过琉璃窗,在那张浮肿的脸上投下诡异的光斑。
“陛下……”
郑国泰的气势顿时矮了三分,不自觉地跪了下来。他身后死士见状,也纷纷放下兵器。
万历帝缓缓抬起右手,袖中滑出一柄镶满宝石的短剑。这是波斯使臣进贡的宝物,剑身淬有剧毒。
“爱卿…”
皇帝的声音轻得如同梦呓:“过来领赏。”
郑国泰额头沁出冷汗。他太熟悉这个语调,去年有个御史弹劾郑家侵占民田,皇帝也是这般温柔地赐了杯鸩酒…
“轰隆!”
暖阁雕门突然爆裂!郑贵妃抱着朱常洵冲了进来,身后跟着二十余名身着飞鱼服的带刀侍卫。她今日特意换了戎装,云鬓间却仍簪着那支点翠凤钗。
“陛下受惊了。”
郑贵妃将孩子往皇帝怀里一塞,转身抽出一名侍卫的绣春刀:“臣妾护驾来迟。”
万历帝的表情瞬间鲜活起来,颤抖着抚摸幼子脸庞,却见朱常洵袖中寒光一闪——孩童竟握着柄镶金小匕首!
“洵儿乖…”
郑贵妃柔声引导:“把匕首给父皇看看……”
“爱妃…”
万历话刚出口,郑贵妃的手指突然紧扣住万历帝的手腕,指甲深深陷入皇帝浮肿的皮肉。万历帝想要抽手,却发现这个平日柔弱的妃子此刻力气大得惊人。
“陛下别动。”
郑贵妃的声音很轻,右手却将朱常洵往前推了半步:“洵儿,把匕首举高些。”
五岁的朱常洵踮起脚尖,镶金匕首的尖端正对着万历帝的咽喉。孩子的手很稳,眼神却透着不符合年龄的冷静。万历帝注意到匕首柄上刻着‘福寿康宁’四个小字——这是他去年亲笔所题。
万历帝脸色一变:“你…洵儿,快放下!”
张诚扑过来想拦住郑贵妃,却被郑贵妃的侍卫一脚踹在膝窝。老太监跪倒在地,额头撞上龙椅扶手,鲜血立刻糊住了右眼。
捂着眼睛,张诚死死瞪着那侍卫,心中暗恨,要不是自己把丘成云派出去,今天焉能让他们放肆!
“爱妃…这是何意?”
万历帝的声音发颤,锁子甲下的亵衣已经被冷汗浸透。试图用目光向殿内其他太监求救,却发现所有人都低垂着头。
郑贵妃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绫,缓缓展开:“请陛下用印。”
万历帝看清内容后,喉结剧烈滚动。这是份禅位诏书,字迹模仿了他的笔迹,只缺玉玺印鉴。诏书中将朱常洵称为“天资聪颖,仁孝天成”,而长子朱常洛则被写成“性情乖张,不堪大任”。
“朕…朕需要想想……”
郑贵妃突然攥住皇帝右手拇指,用力按向诏书末尾。万历帝挣扎间,指甲在黄绫上划出三道裂痕。
朱常洵的匕首立刻向前递了半寸,刀尖刺破皇帝颈部的皮肤,渗出一颗血珠。
“用印!”
郑贵妃厉喝一声,朝侍卫使了个眼色,两名壮汉立刻拖来被捆成粽子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老太监嘴里塞着麻核,右手指节已经被砸碎。
万历帝的瞳孔剧烈收缩。他看到田义腰间挂着的鎏金钥匙——那是存放玉玺的檀木匣钥匙。郑贵妃顺着他的目光,嘴角勾起冷笑:
“陛下若不肯,臣妾只好让洵儿自己取钥匙了。”
朱常洵闻言,匕首下移指向田义的眼睛。孩子的手没有一丝颤抖。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梆子声。郑国泰的亲兵在门外高喊:
“娘娘!石星突破景运门了!”
郑贵妃脸色骤变,一把夺过朱常洵手中的匕首,亲自抵住万历帝咽喉:“快决定!是盖印,还是让洵儿现在就即位?”
万历帝的嘴唇哆嗦着,目光扫过殿内。张诚趴在地上吐血,田义昏死过去,其余太监都像木偶般站着。
“拿…拿玉玺来……”
皇帝终于瘫软在龙椅上。郑贵妃立刻松开匕首,从田义腰间扯下钥匙。她没注意到,万历帝说这话时,左手正悄悄将一枚翡翠扳指转到了掌心内侧。
……………
石星将雁翎刀横咬在口中,双手抓住排水槽边缘。左肩的箭伤仍在渗血,温热的血顺着铁甲缝隙流到手腕。
下方巡逻的七名叛军正背对着他,头盔与护颈间露出两寸空隙。远处传来号角声,离他最近的叛军闻声转头的瞬间,石星从屋檐纵身跃下。
膝盖重重砸在叛军后颈,骨骼碎裂的脆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石星同时抽出雁翎刀横扫,第二人的喉管被利刃割开,鲜血喷溅在宫墙上。剩余五人转身时,石星已踢起地上的长矛,矛尖贯穿第三人胸膛。
第四人慌忙举起弩机,石星甩手掷出刚夺来的腰刀。旋转的刀身劈开对方锁骨,失控的弩箭斜斜射进同伴眼眶。第五人挥刀劈来,石星侧身避开,反手一刀挑开其腹甲,肠子顺着缺口滑落出来。
最后两人转身想逃,石星掷出长矛,将一人钉在宫墙上。另一人刚喊出“敌袭”,就被突然打开的窗扇拍中面门。骆思源从窗内探出身子,绣春刀精准刺入叛军太阳穴。
“武库被占了。”
骆思源脸上沾满烟灰,飞鱼服右袖焦黑:“杨尚书带人守着典籍库,但火势已经蔓延到史馆。”
石星抹去脸上血迹,问道:“陛下呢?”
“暖阁全是郑家的人。”
骆思源掏出半块兵符:“路上遇到英国公的亲兵,他们被堵在武英殿……”
石星突然按住骆思源的嘴。一队铁甲军从拐角处跑来,为首将领大声咆哮:“每个角落都搜!石星必须死在日落前!”
等脚步声远去,石星扯下叛军号衣裹住雁翎刀:“你带人去文渊阁救火,我去暖阁。”
“就你一个?”
石星解开染血的护腕,露出暗袋里的小瓷瓶:“杨尚书给的‘雷火散’,够炸开暖阁侧窗。”
顿了顿,看着骆思源:“若我失手……你知道该找谁。”
骆思源神色凝重地点头,带着三名部下冲向浓烟滚滚的文渊阁。
石星贴着阴影疾行,路过文华殿时听见郑国泰在殿内怒吼:“……必须在天黑前拿到诏书!”
紧接着是瓷器摔碎的声音。
心念一动,石星调转头绕到殿后割断马厩里所有缰绳,用刀背猛抽马臀。
受惊的战马嘶鸣着冲向前院,顿时引发一片混乱。趁着守卫追马的间隙,石星翻进暖阁后厨。两个厨子正在熬药,药罐里飘着刺鼻的朱砂味。
石星无声地拧断两人脖子,将尸体塞进柴堆。透过传菜口缝隙,他看见郑贵妃正把万历帝的手按在诏书上,朱常洵持刀站在一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