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白玉丛林,白蚁蛀地(月末求月票~)
程心瞻看着风吹劫云,认真估算了一下,劫云向金丹移动的速度快了足有五倍,这也就是说,他的第二次金丹劫就在十年之后。
程心瞻对这个速度很满意。
他又抽出一缕风来,送到右眼阴殿中,感悟其中蕴含的太阴法则。
这果然是一道了不得的天罡,此罡一来,尽管只有一缕,但「雨泽沛霖罡」、「重云遮天罡」、「紫火烂桃煞」、「北极寒光煞」、「白眚无常煞」全部被挤到了一边,端的霸道无比。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因为这次采风一共就得了五铢的罡露,所以在黄庭里显化出的素风也不多。尽管他只是抽出了一缕出来,但还是影响了劫云吹向金丹的速度,虽然影响很小,应当只是推后了十天半个月。
不过也由此可见,罡露的多少,对劫云的影响也很大。
程心瞻想起来,寒识和尚说过,西康修行「衰风苦」的很少,他晓得的就两个。
一个朽寿禅院已经被自己拿下,还有一个石梅古刹,在北方,现在投靠了白骨禅院。不知道这石梅古刹传承的又是什么风,是真衰风,还是取巧之风。
得去看看才是,而且从素风吹劫云这立竿见影的效果来看,还是宜早不宜迟。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收束心神,专心去体悟素风里的太阴法意。
【肃杀】、【灾疠】、【衰老】、【磨灭】、【死亡】,还有,【时令】、【流年】、【光阴】……
这道天罡里有天时的法意在,便异常的高深,但程心瞻结合自己化身为蝉的经历去感悟,也略有所得。
他缓缓睁开眼,再度望向窗外,太阴星几乎遁去不见,只剩下一条极细的银边,似乎随时会消失不见。
时间过得太快,自己是在廿二那夜采的风,月相下弦如锁,一个恍惚,今夜都到廿九了,月相由弦变晦。
是了,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连太阴星都尚有圆缺,更何况世人呢?那真是如朝露般短暂了,究竟要修到什么境界,才能说一声永寿呢?
他看着月亮感叹着,这时,他又忽然想起三十二年前,自己拜入三清山的那个晚上,在月光下和济虎道兄的问答,不禁洒然一笑。
三十二年前的自己凡夫俗子一个,尚有万丈豪情,如今都是余寿几百年的金丹羽客了,难不成还要有什么消沉之意吗?
想到这里,方才因体悟「素风凉天罡」而悄然生发的些许消沉哀愁之意,被他一扫而空。
他看着晦月,笑道,
“晦朔循环,终则有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这一刻,他忽地豁然开朗,解开了太阴法咒的第四个咒字。
【转】。
至此,得自师叔的太阴法咒八个字,自己已解一半。
第一个咒字,【显】,于满月时自己在摩崖山凿壁抄经,观壁如镜,显照自身时所悟。
第二个咒字,【锁】,于下弦月时自己夜观天象,见天地杀劫渐盛,掩星遮月,劫云如锁,羁绊着芸芸众生,感悟而解。
第三个咒字,【寂】,于朔月时自己炼化「北极寒光煞」,见漆夜无月,天地昏暗无光,万籁俱寂,有感而悟。
第四个咒字,【转】,于今夜观晦月,炼「素风凉天罡」,感晦朔循环,终则有始,得悟。
————
第二日,程心瞻出关。
他一出门,便发现许多人都看着自己,他眉头一皱,自己明明已经很注意了,出门后就没张过嘴,他们不应能看见呀。
直到他走出剑阁,来到广场上,正好遇见了同样要出门的吴玫,便被她叫住了,且听她道,
“云来,你可算出关了,你知道最近有多少人来找我打听你吗?”
程心瞻不解其意,以天枢穴发声腹语,
“怎么了?”
以他对肉身的精妙操控,这天枢穴发声倒是和他的口声差不多。
不过这可把吴玫吓了一跳,她指着程心瞻的肚子,连问,
“这,这是怎么回事?”
程心瞻便扯谎道,
“自己炼新丹,出了差错,试丹的时候麻了嘴,动不了了,最近便以腹语发声。”
吴玫没想到还能这样,便说,
“那你嘴巴严不严重,可要看医?”
程心瞻微微一笑,
“我就是医,不碍事。”
“哦。”
吴玫点点头,可这一下子被打了太大的岔,都有些想不起来自己要说什么了。
“你说许多人找你打听我。”
程心瞻见状提示道。
“哦,对了!”
吴玫想起来,继续说,
“你怎么忽然跑白河口去了,还撞上了魔教偷袭,出了好大的风头,现在几个剑阁都传开了!”
程心瞻这才明白为什么到处都有人看自己。
“刚好在那边采气,听到动静后就过去了。”
吴玫于是道,
“那你是见到周轻云了,她的剑霞如何?”
“堪称收放自如,已达术之极。”
程心瞻道。
“嗯。”
吴玫点点头,在她看来,这就是很高的评价了,而她自己的问题她也知道,“放”字没什么问题,“收”字自己还得再深耕。
“对了,听说,叶道长把《太乙分光剑法》传授给你了?”
吴玫两眼亮晶晶看着程心瞻,许多人找自己就是想求证这件事,她自己也有些好奇。
如果峨眉真能把独家秘术传给一个东方来的散人,那就没理由不传给蜀中的门派,那峨眉这次属实就是大手笔,也没诓骗大家,大家也好卖力杀魔不是?
程心瞻没想到消息走的这么快,不过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点了点头。
吴玫心里有了数,便转头聊起别的话题,
“云来本事高强,你那两个童儿也都不简单呀。”
“是吗?”
程心瞻有些好奇,那两个小东西搞出什么动静来了?
不过,只见吴玫眼珠一转,却是又起了另一个话题,
“云来这是要到哪里去?”
程心瞻便答,
“不知道,准备出去瞎晃晃,见山观山,见魔杀魔。”
不过实际上,他是准备去北边雀儿山看看的,看看石梅古刹,以及打探打探白骨禅院的实力。
“云来倒是洒脱。”
吴玫称赞一声,但心里想着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若让他闲下来,那岂不是西川剑阁的失职?所以她便道,
“我正要去你那两个童儿所在的地方,若是云来有闲暇,同去如何?路上我再与你说说你那两个童儿的本事。”
“好!”
程心瞻欣然应允,去北边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去看看两个童儿也好。
于是两个人便飞身而起,并在吴玫的带领下往北方飞去。
程心瞻有些意外,便道,
“是在北边?什么位置?”
吴玫答说,
“不远,就在金沙江上游东岸,在白骨禅院以南,两者相离不过两百里。”
程心瞻点点头,那离石梅古刹也不远。
“前些日子,就是你上次离开剑阁的时候吧,人英给他们在阁里挂了名,安排他们去「白玉丛林」。
“毕竟两个童儿年纪还小,又未结丹,不像云来你这般哪里都能去。所以人英没让他们独行,安排和剑阁弟子一起结伴出去的,是江师叔,哦,就是醐清师叔带的队。”
吴玫解释说。
“嗯。”
程心瞻点点头,严人英做事确实稳妥,他且问道,
“「白玉丛林」又是个什么地方?”
吴玫便解释说,
“那可是个大魔窟,那里有很多魔寺聚集,不过他们的寺庙都是用巨大的石头垒起来的,他们把那一片叫做「白玉丛林」,我们是习惯称「石垒山」。”
程心瞻听着神色一动,便问,
“垒石?那些魔僧自己垒的?”
吴玫点点头,说,
“不错,那里的石头极大,小的几千斤,多的数万斤,都是他们自己垒上去的,不光如此,他们没事身上就背个石头,管这叫修行。”
程心瞻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修八苦中的「负石苦」的。
吴玫继续说,
“石垒山很大,石庙也多,人在里面就像蝼蚁,石上都刻着符纹,组成了阵法,进去了那片地方就像进了迷宫。
“那里面藏着的魔头很多,算是除了悬心寺和白骨禅院之外的一股大势力了,所以他们才敢称丛林。”
程心瞻心里有数,他听寒味和尚说过,西康八苦法脉,最好修行的就是「负石苦」了,因为西康别的不多,就山多、石头多,于是自然修行的人就多。
“我们西川剑阁老早就盯上石垒山了,打了许久了,直到现在也未曾彻底诛灭,但同时又因为摸得熟悉,所以也把此地当作了轮战之地,从蜀中过来的、没有除魔经验的弟子基本都会让先来这里,这里人多,也好照看。
“你那两个童儿在这里表现就很亮眼,在二境里是数一数二的,让醐清师叔都赞不绝口。现在,两人都有了名号。”
“哦?”
程心瞻微微一笑,腹道,“什么名号?”
“白龙童子人称「掷山君」,其力能拔山远掷,炤璃童子人称「流金君」,其火能流金铄石。”
“哈哈哈——”
程心瞻险些大笑张口,咬紧了牙这才忍住,好呀,一手养大的小猫小狗都闯出名号来了。
“守玫再快些,我要早些看看二君的本事!”
“哈哈,敢不从命?”
两人散去身形,施展剑遁,一个化霞,一个化火,倏忽远逝。
————
两道遁光沿着金沙江一路北上,纵飞五百里后,要到地方了,两人又从遁光返还身形。
程心瞻也意识到吴玫口中说的石垒山很大,到底是指多大了。
那分明是把百多座白龙旗山丢一起了!
那些巨山极高,直插云霄,摩天碍日,万仞穿空。
而且不像西康一般的高山,山顶上是皑皑一片,山腰山脚是绿意盎然。此处不同,顶上冰雪覆盖,山腰山脚却也不见植被,是通体的白,仿佛一根根擎天白玉柱。要说那些魔僧自称是「白玉丛林」,还真不是自夸,可谓是贴切的很。
这样一片白玉丛林,矗立在鎏金流火一样的金沙江畔,金玉交辉,真是壮观的很!
他又想咏诗了,不过这次被他生生忍住,毕竟咏诗总归是雅事,用肚子咏出来感觉不太好。
等到两道遁光再飞近些,程心瞻便发现了更为壮观之处,那些山并非天生造物,竟是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巨石垒起来的!
“这些山全是垒起来的?”
程心瞻惊道。
他本以为吴玫说的垒石成寺是在山上或者山下开山凿石,再垒石成寺,但没想到她说的是垒石成山,再以山为寺!他也没想到,吴玫口中的巨石是这般的巨石!
吴玫点点头,答道,
“不错,那里原本是一块平地,是那些魔僧垒了几千年,才垒成了这样的山林,而且他们几千年了,从未停过,直到我们这次开始围攻绞杀。”
程心瞻此刻有些佩服这些魔僧了,不过他马上想到另一个问题,有些不理解,便问,
“要垒这样的山,那这些魔僧还要虏夺圈养凡人吗?凡人能为他们做什么?不说负石了,怕是在石上都寸步难行吧?”
吴玫这时摇了摇头,
“他们没有虏夺圈养凡人。”
程心瞻脸色变了,沉声道,
“那算什么魔人?”
如果人家只是老老实实垒自己的山,那玄门喊着除魔卫道的口号来杀人就不对了。
吴玫看着程心瞻,解释道,
“他们不杀凡人,但却比一般的魔头还要恶。他们垒了几千年的石头,云来以为这些石头怎么来的?
“他们挖地脉、切水脉、断山脉,再把山上的植被林草、飞禽走兽、虫蛇鱼虾全部烧干净,只留一座光秃秃的山,再把大山分成巨石方砖,扛到这里垒起来,搭建他们的白玉丛林,他们管这叫,‘修行’。”
吴玫眼中流露出厌恶之色,
“我们则是管这些魔僧叫「白蚁僧」,他们是彻头彻尾的蛀虫,只顾自己的修行,目无余物。我见过数千年前西康的图册,那时,比现在要美丽的多。”
程心瞻听闻后稍作沉默,最后点点头,
“是魔僧,是该杀。”
(本章完)
程心瞻看着风吹劫云,认真估算了一下,劫云向金丹移动的速度快了足有五倍,这也就是说,他的第二次金丹劫就在十年之后。
程心瞻对这个速度很满意。
他又抽出一缕风来,送到右眼阴殿中,感悟其中蕴含的太阴法则。
这果然是一道了不得的天罡,此罡一来,尽管只有一缕,但「雨泽沛霖罡」、「重云遮天罡」、「紫火烂桃煞」、「北极寒光煞」、「白眚无常煞」全部被挤到了一边,端的霸道无比。
与此同时,他也发现,因为这次采风一共就得了五铢的罡露,所以在黄庭里显化出的素风也不多。尽管他只是抽出了一缕出来,但还是影响了劫云吹向金丹的速度,虽然影响很小,应当只是推后了十天半个月。
不过也由此可见,罡露的多少,对劫云的影响也很大。
程心瞻想起来,寒识和尚说过,西康修行「衰风苦」的很少,他晓得的就两个。
一个朽寿禅院已经被自己拿下,还有一个石梅古刹,在北方,现在投靠了白骨禅院。不知道这石梅古刹传承的又是什么风,是真衰风,还是取巧之风。
得去看看才是,而且从素风吹劫云这立竿见影的效果来看,还是宜早不宜迟。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他收束心神,专心去体悟素风里的太阴法意。
【肃杀】、【灾疠】、【衰老】、【磨灭】、【死亡】,还有,【时令】、【流年】、【光阴】……
这道天罡里有天时的法意在,便异常的高深,但程心瞻结合自己化身为蝉的经历去感悟,也略有所得。
他缓缓睁开眼,再度望向窗外,太阴星几乎遁去不见,只剩下一条极细的银边,似乎随时会消失不见。
时间过得太快,自己是在廿二那夜采的风,月相下弦如锁,一个恍惚,今夜都到廿九了,月相由弦变晦。
是了,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连太阴星都尚有圆缺,更何况世人呢?那真是如朝露般短暂了,究竟要修到什么境界,才能说一声永寿呢?
他看着月亮感叹着,这时,他又忽然想起三十二年前,自己拜入三清山的那个晚上,在月光下和济虎道兄的问答,不禁洒然一笑。
三十二年前的自己凡夫俗子一个,尚有万丈豪情,如今都是余寿几百年的金丹羽客了,难不成还要有什么消沉之意吗?
想到这里,方才因体悟「素风凉天罡」而悄然生发的些许消沉哀愁之意,被他一扫而空。
他看着晦月,笑道,
“晦朔循环,终则有始。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这一刻,他忽地豁然开朗,解开了太阴法咒的第四个咒字。
【转】。
至此,得自师叔的太阴法咒八个字,自己已解一半。
第一个咒字,【显】,于满月时自己在摩崖山凿壁抄经,观壁如镜,显照自身时所悟。
第二个咒字,【锁】,于下弦月时自己夜观天象,见天地杀劫渐盛,掩星遮月,劫云如锁,羁绊着芸芸众生,感悟而解。
第三个咒字,【寂】,于朔月时自己炼化「北极寒光煞」,见漆夜无月,天地昏暗无光,万籁俱寂,有感而悟。
第四个咒字,【转】,于今夜观晦月,炼「素风凉天罡」,感晦朔循环,终则有始,得悟。
————
第二日,程心瞻出关。
他一出门,便发现许多人都看着自己,他眉头一皱,自己明明已经很注意了,出门后就没张过嘴,他们不应能看见呀。
直到他走出剑阁,来到广场上,正好遇见了同样要出门的吴玫,便被她叫住了,且听她道,
“云来,你可算出关了,你知道最近有多少人来找我打听你吗?”
程心瞻不解其意,以天枢穴发声腹语,
“怎么了?”
以他对肉身的精妙操控,这天枢穴发声倒是和他的口声差不多。
不过这可把吴玫吓了一跳,她指着程心瞻的肚子,连问,
“这,这是怎么回事?”
程心瞻便扯谎道,
“自己炼新丹,出了差错,试丹的时候麻了嘴,动不了了,最近便以腹语发声。”
吴玫没想到还能这样,便说,
“那你嘴巴严不严重,可要看医?”
程心瞻微微一笑,
“我就是医,不碍事。”
“哦。”
吴玫点点头,可这一下子被打了太大的岔,都有些想不起来自己要说什么了。
“你说许多人找你打听我。”
程心瞻见状提示道。
“哦,对了!”
吴玫想起来,继续说,
“你怎么忽然跑白河口去了,还撞上了魔教偷袭,出了好大的风头,现在几个剑阁都传开了!”
程心瞻这才明白为什么到处都有人看自己。
“刚好在那边采气,听到动静后就过去了。”
吴玫于是道,
“那你是见到周轻云了,她的剑霞如何?”
“堪称收放自如,已达术之极。”
程心瞻道。
“嗯。”
吴玫点点头,在她看来,这就是很高的评价了,而她自己的问题她也知道,“放”字没什么问题,“收”字自己还得再深耕。
“对了,听说,叶道长把《太乙分光剑法》传授给你了?”
吴玫两眼亮晶晶看着程心瞻,许多人找自己就是想求证这件事,她自己也有些好奇。
如果峨眉真能把独家秘术传给一个东方来的散人,那就没理由不传给蜀中的门派,那峨眉这次属实就是大手笔,也没诓骗大家,大家也好卖力杀魔不是?
程心瞻没想到消息走的这么快,不过这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点了点头。
吴玫心里有了数,便转头聊起别的话题,
“云来本事高强,你那两个童儿也都不简单呀。”
“是吗?”
程心瞻有些好奇,那两个小东西搞出什么动静来了?
不过,只见吴玫眼珠一转,却是又起了另一个话题,
“云来这是要到哪里去?”
程心瞻便答,
“不知道,准备出去瞎晃晃,见山观山,见魔杀魔。”
不过实际上,他是准备去北边雀儿山看看的,看看石梅古刹,以及打探打探白骨禅院的实力。
“云来倒是洒脱。”
吴玫称赞一声,但心里想着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若让他闲下来,那岂不是西川剑阁的失职?所以她便道,
“我正要去你那两个童儿所在的地方,若是云来有闲暇,同去如何?路上我再与你说说你那两个童儿的本事。”
“好!”
程心瞻欣然应允,去北边倒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去看看两个童儿也好。
于是两个人便飞身而起,并在吴玫的带领下往北方飞去。
程心瞻有些意外,便道,
“是在北边?什么位置?”
吴玫答说,
“不远,就在金沙江上游东岸,在白骨禅院以南,两者相离不过两百里。”
程心瞻点点头,那离石梅古刹也不远。
“前些日子,就是你上次离开剑阁的时候吧,人英给他们在阁里挂了名,安排他们去「白玉丛林」。
“毕竟两个童儿年纪还小,又未结丹,不像云来你这般哪里都能去。所以人英没让他们独行,安排和剑阁弟子一起结伴出去的,是江师叔,哦,就是醐清师叔带的队。”
吴玫解释说。
“嗯。”
程心瞻点点头,严人英做事确实稳妥,他且问道,
“「白玉丛林」又是个什么地方?”
吴玫便解释说,
“那可是个大魔窟,那里有很多魔寺聚集,不过他们的寺庙都是用巨大的石头垒起来的,他们把那一片叫做「白玉丛林」,我们是习惯称「石垒山」。”
程心瞻听着神色一动,便问,
“垒石?那些魔僧自己垒的?”
吴玫点点头,说,
“不错,那里的石头极大,小的几千斤,多的数万斤,都是他们自己垒上去的,不光如此,他们没事身上就背个石头,管这叫修行。”
程心瞻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修八苦中的「负石苦」的。
吴玫继续说,
“石垒山很大,石庙也多,人在里面就像蝼蚁,石上都刻着符纹,组成了阵法,进去了那片地方就像进了迷宫。
“那里面藏着的魔头很多,算是除了悬心寺和白骨禅院之外的一股大势力了,所以他们才敢称丛林。”
程心瞻心里有数,他听寒味和尚说过,西康八苦法脉,最好修行的就是「负石苦」了,因为西康别的不多,就山多、石头多,于是自然修行的人就多。
“我们西川剑阁老早就盯上石垒山了,打了许久了,直到现在也未曾彻底诛灭,但同时又因为摸得熟悉,所以也把此地当作了轮战之地,从蜀中过来的、没有除魔经验的弟子基本都会让先来这里,这里人多,也好照看。
“你那两个童儿在这里表现就很亮眼,在二境里是数一数二的,让醐清师叔都赞不绝口。现在,两人都有了名号。”
“哦?”
程心瞻微微一笑,腹道,“什么名号?”
“白龙童子人称「掷山君」,其力能拔山远掷,炤璃童子人称「流金君」,其火能流金铄石。”
“哈哈哈——”
程心瞻险些大笑张口,咬紧了牙这才忍住,好呀,一手养大的小猫小狗都闯出名号来了。
“守玫再快些,我要早些看看二君的本事!”
“哈哈,敢不从命?”
两人散去身形,施展剑遁,一个化霞,一个化火,倏忽远逝。
————
两道遁光沿着金沙江一路北上,纵飞五百里后,要到地方了,两人又从遁光返还身形。
程心瞻也意识到吴玫口中说的石垒山很大,到底是指多大了。
那分明是把百多座白龙旗山丢一起了!
那些巨山极高,直插云霄,摩天碍日,万仞穿空。
而且不像西康一般的高山,山顶上是皑皑一片,山腰山脚是绿意盎然。此处不同,顶上冰雪覆盖,山腰山脚却也不见植被,是通体的白,仿佛一根根擎天白玉柱。要说那些魔僧自称是「白玉丛林」,还真不是自夸,可谓是贴切的很。
这样一片白玉丛林,矗立在鎏金流火一样的金沙江畔,金玉交辉,真是壮观的很!
他又想咏诗了,不过这次被他生生忍住,毕竟咏诗总归是雅事,用肚子咏出来感觉不太好。
等到两道遁光再飞近些,程心瞻便发现了更为壮观之处,那些山并非天生造物,竟是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巨石垒起来的!
“这些山全是垒起来的?”
程心瞻惊道。
他本以为吴玫说的垒石成寺是在山上或者山下开山凿石,再垒石成寺,但没想到她说的是垒石成山,再以山为寺!他也没想到,吴玫口中的巨石是这般的巨石!
吴玫点点头,答道,
“不错,那里原本是一块平地,是那些魔僧垒了几千年,才垒成了这样的山林,而且他们几千年了,从未停过,直到我们这次开始围攻绞杀。”
程心瞻此刻有些佩服这些魔僧了,不过他马上想到另一个问题,有些不理解,便问,
“要垒这样的山,那这些魔僧还要虏夺圈养凡人吗?凡人能为他们做什么?不说负石了,怕是在石上都寸步难行吧?”
吴玫这时摇了摇头,
“他们没有虏夺圈养凡人。”
程心瞻脸色变了,沉声道,
“那算什么魔人?”
如果人家只是老老实实垒自己的山,那玄门喊着除魔卫道的口号来杀人就不对了。
吴玫看着程心瞻,解释道,
“他们不杀凡人,但却比一般的魔头还要恶。他们垒了几千年的石头,云来以为这些石头怎么来的?
“他们挖地脉、切水脉、断山脉,再把山上的植被林草、飞禽走兽、虫蛇鱼虾全部烧干净,只留一座光秃秃的山,再把大山分成巨石方砖,扛到这里垒起来,搭建他们的白玉丛林,他们管这叫,‘修行’。”
吴玫眼中流露出厌恶之色,
“我们则是管这些魔僧叫「白蚁僧」,他们是彻头彻尾的蛀虫,只顾自己的修行,目无余物。我见过数千年前西康的图册,那时,比现在要美丽的多。”
程心瞻听闻后稍作沉默,最后点点头,
“是魔僧,是该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