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745谁言寸草心
    距离小两口上次来这边,已经将近一年。
    上一次是乘坐公交车过来的,由于不是清明节,公墓很是静穆。
    今儿与往常大不一样,公墓的大门敞开着,广场上停了不少车。
    车停稳后,司机下车给叶志娟开车门,小王同学和唐植桐自行下车。
    唐植桐下车后扫了一眼停着的车,有轿子、有吉普,品牌不一,型号多样,大多数都是老爷车。
    小王同学一手拿梧桐,一手拎着叶主任带来的篮子,唐植桐回回神,朝小王同学伸出手,说道:“我去打桶水,顺带跟人家借壶热水,把茶给泡上。”
    “行,那我陪咱妈先过去。”小王同学将篮筐递给丈夫,转身过去挽住叶志娟的胳膊。
    这次不同于上次,唐植桐去借水桶的时候,工作人员和气的要求登记,并言明需要抵押证件取桶:“今天过来的家属多,我们人手有限,实在是记不过来,同志多担待。”
    “没事,理解。”对于公墓工作人员的要求,唐植桐很配合,放下篮子,将自己的学生证掏出来递了过去。
    在自己所有的证件里,学生证应该是最不显眼的了。
    手续很快办妥,工作人员交给唐植桐一个水桶,交代好,归还时再凭桶换证。
    “同志,我自己带了些茶,想用咱们点热水泡一下,请问打哪儿接?”唐植桐眼瞅着这边也没个暖瓶啥的,拎上桶,提上篮子,问道。
    “出门左转,走二十米再左转就能看到开水房,那边有人值班。”躺在这儿的都是与国有功的,能在今天前来扫墓的肯定也沾亲带故,所以工作人员很客气。
    “好嘞,谢谢。”唐植桐跟人家道了谢,两三分钟后就到了开水房。
    开水房不光有人值班,地上还摆了好几溜暖瓶,唐植桐目测得有三十多个。
    这个时间段正是前来扫墓的高峰,过来借用开水的人不少,唐植桐留意了一下,大多数都带着白手套。
    值班人员在一旁犹如一个循环播放的喇叭,不停地说着这边的规定:“同志们,锅炉里的水没烧开,暖瓶里都是开水,大家凭需取用。由于暖瓶有限,为了方便大家,暖瓶概不外借……”
    有人不光拿开水冲茶,还将开水倒入盛有冷水的水桶内,将水调成温水。
    唐植桐心如古佛,波澜不惊,往茶壶里倒上大半壶开水,拎起篮子和空桶就往回走。
    王父墓碑那边有个水龙头,从那边接水省力。
    至于水温嘛,唐植桐觉得眼下这个气温没必要浪费开水。
    人多眼杂,这回就不动用外挂了。
    唐植桐接完水,往墓碑那走,远远地就看到叶主任正在跟别人寒暄,一位干瘦的中年妇女,妇女后面还站了一个古铜肤色的男青年,一看就是常年在日头底下晒的。
    小王同学看到丈夫后,快步迎过去从唐植桐手里接过篮子。
    “敢情在这碰到熟人了?”唐植桐轻声问道。
    “在这边长眠的都在县团以上,今天人多,难免碰到认识人。”小王同学轻声解释一句。
    “说的也是。”唐植桐点点头,圈子就那么大,今天又是清明节,碰到几个认识人不奇怪。
    “这就是文文的爱人吧?真是一表人才,跟文文很般配。”跟叶志娟寒暄的中年妇人见小王同学迎唐植桐过来,开口问道。
    “桉子,这是你谢阿姨。”叶志娟背对着唐植桐,听朋友这么问,才发现唐植桐已经打水回来了。
    “谢阿姨好。”唐植桐走近前,放下水桶,双手放在身前,恭敬的问好,同时还不忘朝谢阿姨身后的男青年点头致意。
    “好,好。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在哪工作啊?”老谢一点也不见外,笑眯眯的问道。
    “在邮政局。”唐植桐刚过来,摸不准她的路数,再加上小王同学刚才只是说“认识人”,而不是“熟人”,所以只是微笑相待。
    “不错,是个好单位。这是我儿子丁建辉,在供电局工作。你们年轻人有共同语言,以后多亲近。”老谢不见外,侧侧身,将自己儿子介绍给唐植桐。
    “你好,唐植桐。”当着叶志娟的面,最基本的面子唐植桐还是给的,主动向丁建辉伸出了手。
    “你好。”丁建辉没想到亲妈来这一手,一时间有些手足无措,赶忙放下手里的桶,朝唐植桐伸出了手。
    “桉子,你带纸了吗?给建辉留个通讯地址。”叶志娟在旁边补了一句。
    “我这有,我带着呢。”老谢立马接茬,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来。
    唐植桐见状,从上衣左上方口袋里抽出别着的钢笔,在谢阿姨递过来的本子上写下了押运处的地址和电话,又递了回去。
    “写的字真俊,这是建辉的地址,小唐,你收着。”老谢接过本子,看了一眼唐植桐的字,又从上面撕了一页下来,递给唐植桐。
    “好嘞!”唐植桐双手接过来,认真看了一下,然后折叠起来贴身放好。
    “叶主任,那我们不耽误你们了。”老谢心满意足的合上本子,跟叶志娟告辞。
    丁建辉完全没想到今天亲妈会来这么一出,就跟蓄谋已久似的,在走出一段距离后,才开口道:“妈,您这是干嘛?也太上赶着了。”
    “你知道个屁!”老谢瞪了儿子一眼,跟刚才让人满面春风的状态判若两人。
    “你爹走的早,很多人情关系人走茶凉,根本指靠不住。我今天给你牵线搭桥,让你们年轻人自己联络下感情,还不是为了你?为了这个家?”
    “人呐,相识于微末,风起于青萍。遇到事了再去求人,谁搭理咱?”
    “那……那我跟他也不算微末,他穿四个口袋的衣服,手上也没几个老茧,一看就是坐办公室的干部。妈,您以后不要这样了,我自己以后能行。”丁建辉有些难过,难过自己这么大了还要让母亲操心,难过母亲为了自己舍下脸面。
    “你发现小唐是干部了?我打听好才拉你过来的,人家小小年纪就副科了。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可得跟人家处好关系,宁愿用不上,也不能用上时找不到人。记住了吗?”老谢郑重的叮嘱道。
    “知道了,妈。”丁建辉很难过,转头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
    告别丁建辉母子后,叶志娟没再说什么。
    走到丈夫的墓碑前,叶志娟拿出早已准备的毛巾投入水桶中,捞出来拧个半干,展开细细擦拭。
    一边擦,一边低声细语:
    “老王,我们来看你了。”
    “家里都好。敬民虽然顽皮了些,但学习成绩不错;静莹去年也考上了四九实验中学;文文和桉子的工作都很顺利。”
    “今年全国的供应都很紧张,但咱家里在桉子的帮持下过的还行,没有短了孩子们。”
    “老家……咱妈那边,我一直没断了寄钱。”
    “我听那边的同志说了,当地供应情况很紧张。”
    “咱妈这一年来了好几次信,每次都是要钱。”
    “我回信让咱妈过来,咱妈也不来。只是一味的要钱。”
    “我也是当妈的,我知道咱妈是心疼那几个小的,担心过来后我不给那边寄钱。”
    “我现在每个月给那边寄五十五块钱,比你在的时候多了不少,这得亏是我涨了工资,要不然还真寄不起。”
    “五十五都赶上一个工人两个月工资了,这钱怎么着都够咱妈销了。”
    “你走了,我会给咱妈养老,但我养不起老家一家子。”
    “如果咱妈后面再来信让多寄钱,我不打算再涨了,毕竟咱家里也有孩子要照顾,接下来的年景……我得做最坏的打算,多为孩子们考虑。”
    “你要怪,就怪我吧。”
    叶志娟碎碎叨叨,在唐植桐听来没有什么条理,像是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听着叶志娟说年景不好,做最坏打算时,唐植桐机警的扫了一下四周,生怕有人偷听。
    好在四周无人,只有风吹过树梢,传出“沙沙”的动静,不知道这是逝者对生者的安抚,还是赞许。
    在唐植桐看来,叶志娟做的没毛病,每个月五十五块钱,放普通老百姓身上,养活一家七八口人绰绰有余,但放在如下的川渝……
    也许王家老太太心里也清楚,但照着川渝那狠命往外调粮的劲头看,恐怕她也在为膝下儿孙做打算吧?
    叶志娟擦完墓碑,小王同学摆上梧桐,然后倒上茶水,唐植桐倒好酒。
    小两口站在叶志娟身后两侧,一起三鞠躬,扫墓就算结束了。
    “文文,你去洗一把毛巾,顺带把水桶还回去。我跟桉子说会话。”叶志娟没有立马走人的意思。
    “好。”小王同学得令后拎起水桶就想走。
    “哎,文文,我在那边压了学生证,你还桶的时候别忘了给取回来。”唐植桐在旁提醒道。
    “行,放心吧。”小王同学笑笑,拎着桶走出这片墓林,将桶里的水浇在了路旁的青松下面。
    小王同学走后,叶志娟直接坐在了王父墓碑前,并指指地上:“桉子,坐下说吧。”
    “好。”唐植桐没废话,坐在了叶志娟的斜对面,眼下公墓用地不紧张,墓碑与墓碑之间的距离还是蛮大的,两人坐下并不拥挤。
    待唐植桐坐下后,叶志娟开始娓娓道来:
    “那位谢阿姨是我以前同事老丁的遗孀,老丁走得早,老丁走的时候,建辉还在读初中。”
    “建辉这孩子学习不大行,上学、毕业分配,老谢都求了不少人,把老丁的那点人情都用了。”
    “这么多年,老谢一手拉扯起四个孩子,很不容易。”
    叶志娟叹口气,接着说道:
    “建辉起初在石景山发电厂工作,前年的时候四九城成立供电局,石景山发电厂划归供电局,建辉才调到市里。”
    “老谢虽然也有工作,但身体一直不是很好。这次见面我都吓了一跳,快瘦脱相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我听别人说她也没多少日子了……唉!”
    “以后,无论是你谢阿姨,还是建辉,有事找你的话,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同样是遗孀,叶志娟对这位前同事的遗孀还是很佩服的,也得亏之前把丁建辉的工作协调在四九城,若是去了外地,等她一走,后面几个小的没爹没娘,哥哥也在外面,该怎么活?
    至于今儿“偶遇”这一出,叶志娟并未放在心上,都是当妈的,她很能理解。
    “好,我记住了,妈。”唐植桐点点头,将此事记在心上。
    “这大半年,静莹、敬民动不动就说姐夫说怎么着,你现在说话比文文都管用。”
    “说起来,妈得谢谢你。这一年多,要不是因为你那些发明,我现在也不可能坐在这个位置上。”
    叶志娟回想起这一年多的日子,笑眯眯的说道。
    “妈,您说哪里话,咱是一家人,这都是我该做的。”唐植桐摸摸脑袋,被叶主任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被抬的太高了。
    “实事求是嘛,一家人也得说。”叶志娟乐呵呵的补充道:“文文从小被我们惯坏了,脾气大了些。她要是哪做的不对,你别当面跟她呛呛。毕竟你们是要过日子的,呛呛的多了影响感情。你私下里给我说,我教训她。”
    “妈,您言重了,文文做的挺好,我妈满意的不得了。
    我妈说了,我能从一个投递员干到现在的位置,起码有一半功劳是文文的。
    我妈还说文文旺我,让我好好待文文,要是我对文文不好,她第一个就饶不了我。”
    聊起这个,唐植桐也打开了话匣子,对于小王同学这样的媳妇,怎么可能不满意?
    “那就好,那就好。把篮子里的茶杯拿出来,咱把茶水喝了,往回走。”叶志娟听后很高兴,虽然“旺”人这种事属于封建迷信,但考虑到亲家母的出身,能说出这种话已经是对女儿极大地认可了,不能指摘。
    有日子没喝茶了,这乍一喝,感觉味道还不赖。
    唐植桐给小王同学留了一杯,待她回来喝掉,叶志娟起身准备往回走。
    唐植桐将王父墓前的茶水、酒水一并浇在地上,才和小王同学一同收拾好跟上。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工具超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工具超人并收藏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