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743案件告破
    掀开苫布的一角,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捆捆钱!
    “张处!张处!找到了!找到了!”在一旁的举着手电的民警也看到了赃物,立马大声朝张新平报喜。
    张新平一听,也顾不得在院子里指导其他同事的工作了,立马奔西厢房小跑过去。
    其实在抓捕赵全一之前,在这边监视三号院的民警就发现了异常,赵家昨天一早倒出来的炉灰里面含有燃烧过的纸灰。
    纸灰已经被拿回市局做化验,目前还没有出结果。
    整个市局上上下下,甚至连部里都在担心那些纸灰是钱燃烧后的灰烬,更担心赵全一这老小子把钱转移掉,那国家的损失就大了。
    再加上最高层已经发了话,要在十天内破案,部里、市局更是立了军令状,所以现在公安系统的上上下下都非常紧张,恨不能在抓捕赵全一后立马找到赃款。
    赵全一的老母亲在屋内也听到了办案民警的高声呼喊,那颗悬着的心立马死了,哭声变的有气无力起来。
    在这一刻,她知道儿子跑不掉了,那一丝丝侥幸破灭的同时,她心里如释重负,这半个月以来,她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这下子彻底解脱了。
    随同张新平上前的,还有市局的其他同事,不一会的工夫,蜂窝煤旁边就围满了市局的人。
    “干得好!”张新平也看到了苫布下面的纸币,大喜过望,重重的拍了拍举着手电的同事。
    “嘿嘿,是武爱军发现的,我就配合着打了个手电。”受到表扬后,这位同志没有迷了心智,立马将发现纸币的关键人点了出来。
    “不错,不错,都是好同志!爱军,回头我给你请功!”张新平这下子更高兴了,没白费了自己朝上面打报告把武爱军要过来,真特么给自己争脸!
    “嘿!”这一刻,武爱军满腔的自豪,破了这种上面点了名的大案、要案,起码一个嘉奖是跑不掉的,到时候可以在父母面前挺起胸膛说自己不是靠他们了。
    尽管满腔喜悦,但武爱军还没昏了头,浑身干劲的再次拿起铁锨:“张处,您往后点儿,我把这片全挖开!别溅您一身土。”
    市局的同志很配合,武爱军的动作也很快,一会的工夫就将整个苫布给挖了出来。
    挖出来并不算完成工作,下一步还得清点。
    张新平和武爱军将赃款抬进屋里,当着赵全一母亲和孩子的面,将一捆捆的钱分到同事手里。
    两个同事一组,每个人点一遍,既能防着有人藏钱,也能保证点钱的准确性,张新平则站在身后拿着小本本纵览全局,同时记下每捆钱的金额。
    眼下的纸币最大面值只有十元,即便是所有的纸币全是最大面值,每一捆也就一千,二十万得有二百捆!
    但赵全一很精明,为了日后好消费,骗钱的时候着重跟人行强调不要新纸币,要求提供已流通的、不连号的旧纸币,而且面值不能全是最大面额,得大小都有才行。
    所以,市局的同志点钱点的那叫一个辛苦,他们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有点钱点到手抽筋的一天。
    清点到最后,金额只有191409元,已经很接近二十万了。
    张新平重重的松了一口气,这件案子总算告一段落了。
    虽然相差八千多块钱,但算上那些烧掉的,加起来应该差不多了。
    “钱不够,少的那些是不是了?”尽管张新平心里已经有了猜测,但还是照例问了一下赵全一的母亲。
    “没有,我们一分钱都没敢。少的那些孩子他爸烧了。”赵全一的母亲此时也不再心存侥幸,老老实实的招了。
    “收拾一下,跟我们一块回趟局里,把事情说清楚。”张新平点点头,没有为难老太太。
    老太太一句话,已经表明她在这里面是知情的,无论赵全一如何判,她一个包庇是跑不掉的,不过她年龄大了,再加上还有个孩子在,后面如何处理……
    张新平不想操这个心,自己先按照规矩办事,剩下的交给法院得了。
    赵全一的孩子还太小,这会熬不住,已经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
    明显不能只将孩子留在家里,张新平没办法,只能背上孩子,一同带回市局。
    不过,为了保险,张新平还是留了个人在这边守着,生怕还有未搜出来的赃款藏在某处,打算先回去对一下口供,再决定是否撤掉对三号院的监视。
    经过这么一折腾,天已经开始蒙蒙亮。
    四九城仿佛开始苏醒,除了偶尔有零星的鸡鸣声出来,不少住户家里已经开始飘起袅袅炊烟。
    张新平领着市局同事在李广桥南街三号院收尾的时候,市局也不消停,预审员立马提审了赵全一。
    在预审员眼里,赃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赵全一如何伪造签名、如何实施骗局。
    并且为了防止他说谎,很多问题都是要打乱了、反反复复、猛地提及。
    赵全一早在被薅出被窝的时候,对自己的下场已经有了估计,抵抗的欲望并不强,所以审讯很顺利。
    在把所有过程理顺后,预审员这边才问起赃款的去向。
    在这一点上,赵全一就没那么老实了,一口咬死,钱被自己全烧了。
    赵全一想的很明白,自己左右是个死,但家里还有老母亲和孩子,他们以后该怎么办?
    他走之前就跟母亲交代好了,万一自己有这么一天,钱就留给他们过日子用。
    所以,赵全一母亲一开始才一问三不知,直到市局把钱搜了出来才老实。
    面对赵全一的说法,预审员非常不愿意相信,只能竭尽所能去审,试图找出其中的破绽。
    赵全一怎么说都是个胆敢冒充最上层签字、只身去人行行骗的诈骗犯,心理素质还是有一点的,无论预审员怎么问,交代的都很一致。
    至于预审员嘴里说的纸灰,赵全一承认是烧的钱,并且承认每天都有烧,甚至能说出哪一天烧了多少钱。
    无论预审员怎么抽查日期,赵全一的说法都丝毫不差。
    赵全一铁了心的想把那些钱给母亲和孩子保住,他同时也相信公安口的同志只是发现了一部分,无法再往前追溯。
    如此,审讯陷入了僵局。
    这边还没有审出结果,张新平那边已经带着赵全一的老母亲和儿子回到了市局。
    张新平回来做的第一件事是吩咐同事将祖孙俩关起来,由于孩子太小,只能暂时关在一起,吩咐等会再提审赵全一母亲。
    然后亲自盯着,将赃款交到证物科。
    赃款与其他证物不同,其他证物不一定有价值,但赃款这东西丢上几张就是大事,所以由不得张新平不重视。
    一切办理妥当,张新平才前往审讯室了解情况。
    “怎么样了?”张新平忙活了一宿,刚才有破案后带来的多巴胺刺激着,一时没觉出困,此时已是哈气连天,分给同事一颗烟,自己也点上一颗提神。
    “顽固的很,一口咬定把赃款全烧了。”审讯室外面的同事跟张新平通报道。
    “嘿,不用他交代了,赃款找到了。我回去取点证物,看这老小子还怎么嘴硬。”张新平乐了,使劲吸一口烟,转身再次离开。
    赃款进了证物科,张新平再想拿出来可就难了,即便拿出来,钱也都长一个样子,很难让赵全一老实交代。
    所以张新平这次拿的是包钱的那张苫布!
    面对那块眼熟的、还沾着黄土的苫布,赵全一犹如被打断了脊梁骨,浑身瘫软,痛哭流涕,很快就全部交代了出来。
    确如赵全一母亲所说,这钱一分钱都没敢,被武爱军挖出来的钱,加上赵全一烧掉的钱,正好凑齐二十万。
    至此,证据链清晰,案件完美告破!
    接下来的事情肯定是要将赵全一移交看守所,等待法律的审判,不过赵全一的母亲和孩子如何处理,还是很让人头疼的。
    老太太明显包庇,严格来说得进去。
    孩子还小,又找不到他的妈妈,如何处理成了难题。
    这要是放在民国时期,说不得就得跟着家人一同坐牢,但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公安市局这边的领导讨论了一下,在获取了老太太口供后,将祖孙俩暂时放了回去,并交代街道、学校、派出所留意,千万别让他们跑了。
    张新平吃完午饭眯了个把小时,起来洗把脸抓紧组织材料,给武爱军请功的事情一定要快,趁事情的影响还在,得把报告打上去,这样更容易通过一些……
    为了保证不掉链子,唐植桐上午抽时间将自己写的普通话研究班的培训材料又过了一遍,脚扣的图纸暂时搁浅。
    吃过午饭,唐植桐直奔押运处。
    处里种下的土豆已经发芽冒出了尖尖,远远看去一片翠绿,绿色代表着希望,让人赏心悦目、心生欣喜。
    由于上个星期六刚处理了财务科的事情,今儿格外清闲,唐植桐收拾一下出门去找方圆。
    “圆哥,我昨天处理家里母鸡的时候想起个事来,过来跟您请示一下,看看妥不妥当。”唐植桐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啥事?”方圆侧耳倾听。
    “咱们处里女同志不少,我看也有怀孕的。现在鸡蛋供应紧张,咱们是不是淘换两只母鸡养起来?
    下了蛋补贴一下产妇,表示一下处里的关怀。
    鸡的话,在院子里散养,吃点虫子啥的,等冬天的时候,无论是再卖了,还是吃了,都不算赔钱。”
    唐植桐小的时候见过果园里养的走地鸡,真真的是在土里刨食,主家多少会喂一点粮食,但不多。
    由于处里种的是土豆,土豆叶中自带龙葵素,动物基因中写明了,这玩意不能大量食用,所以不用考虑鸡糟蹋地里的土豆。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下班的时候得有人把鸡窝的门给堵上,防着黄大仙上门“拜年”。
    “你这想法不错,陈大姐那边正头疼工会福利呢。”方圆可太知道鸡蛋不好买了,自家媳妇的奶水一直不够钢蛋吃的,目前除了订牛奶以外,还熬点小米,给孩子撇点小米油、米汤凑合,倒是想买点鸡蛋蒸个鸡蛋羹,但压根买不着。
    “要不您跟陈大姐商量一下?”唐植桐一听方圆把陈大姐牵扯进来,那必定有打工会费主意的想法,现在见月收工会费,福利却没怎么见长,也就偶尔发点电影票。
    费用解决,但还有一个大难题,那就是母鸡从哪来。
    主意是自己提的,收尾自然也是自己来,所以唐植桐补充道:“我这边倒是有点路子,能买到一两年的母鸡,下蛋勤快,价格也不贵。”
    “不会是你家养的那几只鸡吧?你拿个人的东西来补贴公家,这不合适。”方圆一听唐植桐这话,立马想到了唐植桐家里的鸡。
    “那不能,我家养了四只鸡,我昨儿个全卖了。卖的时候跟那鸡贩子聊了一会,人家门路宽,什么鸡都能收到,价格也公道,要真买的话,可以找他,只不过没法开收据。”唐植桐连连摆手,把自己给撇清。
    上次哥俩在安东给职工倒腾了点福利,差点因此栽跟头,所以这次得事先把事说明白。
    “眼下这个节骨眼,一个个稀罕肉稀罕的眼都绿了,收据不收据的,没人在意。那边母鸡怎么卖?”方圆对收据的事不在意,上次是有人想捡软柿子捏,现在那帮人已经靠边的靠边,进去的进去,没有人会再不开眼。
    比起收据,方圆更在意价格,现在副食品店的母鸡供应已经名存实亡,鸡笼子天天都是空的,连鸡屎都是以前没收拾干净的。
    “看大小,他一般都是三十、四十收,加上十来块钱往外卖。我家养的鸡个头大,肉多,他很相得中,就跟我多聊了几句。如果去找他,我估摸着能在收购价基础上加个三五块钱。”至于什么鸡贩子,肯定是不存在的。
    唐植桐进屋前还想着自己找个什么理由往外面薅鸡,但方圆都说了要走工会费,那就顺手推舟处理几只鸡吧。
    (本章完)

章节目录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工具超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工具超人并收藏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